[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901108B -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1108B
CN114901108B CN202080090156.7A CN202080090156A CN114901108B CN 114901108 B CN114901108 B CN 114901108B CN 202080090156 A CN202080090156 A CN 202080090156A CN 114901108 B CN114901108 B CN 114901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otorized drive
guide wheel
housing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0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1108A (zh
Inventor
N·迪皮耶莱
E·拉加德
R·索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mfy SA
Original Assignee
Somfy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mfy SA filed Critical Somfy SA
Publication of CN114901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1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1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5/00Devices for drawing draperies, curtains, or the like
    • A47H5/02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urt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1/00Curtain suspension devices
    • A47H1/04Curtain rails
    • A47H1/06Curtain rails fix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E06B9/368Driving means other than pulling co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5/00Devices for drawing draperies, curtains, or the like
    • A47H5/02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urtains
    • A47H2005/025Devices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curtains controlled by electronic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电动机、驱动轮、保持装置、驱动单元、和切换机构。驱动单元包括外壳、电动机和驱动轮。驱动轮被配置为借助于配置为与壳体和外壳相互作用的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切换机构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驱动保持装置的至少一个导轮,在第一位置中,机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安装,在第二位置中,机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拆卸,并且反之亦然。在第一位置中并且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轮借助于支撑在布置于外壳中的壁上的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并且借助于电动机被驱动围绕旋转轴线(X13)旋转。

Description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其被设置为使至少一个屏障物随着滑动运动沿着轨道运动。
本发明还涉及配备有这种机动驱动装置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以及包括这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家庭自动化设备。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包括机动驱动装置的帘领域,机动驱动装置使屏障物在至少第一位置和至少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轨道以滑动运动方式运动。
背景技术
已知文献WO 2012/004530 A1描述了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机动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电动机、驱动轮、第一保持装置、第二保持装置和弹性回位元件。驱动轮被配置为通过电动机旋转并被支撑在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轨道的至少一个运行表面上,以使机动驱动装置沿着轨道在行进方向上运动。第一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被配置为分别接合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和第二运行滑轨。第二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被配置为分别接合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和第二运行滑轨。
这种机动驱动装置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然而,这种机动驱动装置的缺点包括在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处具有弹性回位元件,并且更特别地,在外壳与拧到第二保持装置的臂的螺纹部分上的螺母之间。
因此,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外壳围绕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的旋转轴线枢转。
这样,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外壳在其端部之一处或多或少地远离轨道运动。
外壳相对于轨道的枢转运动受到驱动轮的限制,驱动轮在机动驱动装置的组装配置中布置在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之间,并且在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组装配置中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
因此,当将机动驱动装置安装在轨道上时,这种机动驱动装置结构可能需要由弹性回位元件施加的压力的调节,以确保驱动轮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无论屏障物相对于轨道的打开或闭合位置如何,同时避免与由驱动轮施加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过大的力相关的机动驱动装置的阻塞,特别是电动机的阻塞。
此外,驱动轮的旋转轴线是相对于外壳固定的。
因此,驱动轮相对于外壳的这种组装对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施加了显著的安装作用力,该作用力与当将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的导轮穿过轨道的槽插入时驱动轮相对于轨道的运行表面的压力有关。
文献US 3620284 A也是已知的,其描述了一种用于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机动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电动机、驱动轮、第一保持装置、第二保持装置和两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驱动轮被配置为通过电动机旋转并被支撑在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轨道的运行表面上,以使机动驱动装置沿着轨道在行进方向上运动。第一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被配置为接合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第二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导轮。机动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的组装配置中容纳在外壳内。驱动单元包括壳体、电动机和驱动轮。第一弹性回位元件被配置为一方面与外壳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壳体相互作用。驱动轮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的组装配置中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壳体被配置为在外壳内相对于外壳的中间平面倾斜。这种材料在需要时很难安装在轨道上或从轨道上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一种包括这种机动驱动装置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这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家庭自动化设备,使得可以便于将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进行安装,同时确保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压力最小,从而避免在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打滑,并且根据由机动驱动装置拉动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屏障物的重量,确保对该压力的适应性,从而在便于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安装和拆卸的同时优化机动驱动装置的效率。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机动驱动装置被设置用于使至少一个屏障物以滑动运动的方式沿着轨道运动,机动驱动装置至少包括:
-外壳,
-电动机,
-驱动轮,驱动轮被配置为借助于电动机旋转并被支撑在轨道的至少一个运行表面上,以使机动驱动装置在运动方向上沿着轨道运动,
-第一保持装置,第一保持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被配置为由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支撑,
-第二保持装置,第二保持装置至少包括第一导轮,第一导轮被配置为由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支撑,
-第一弹性回位元件,和
-驱动单元,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的组装配置中容纳在外壳内。
驱动单元至少包括:
-壳体,
-电动机,和
-驱动轮。
第一弹性回位元件被配置为一方面与外壳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壳体相互作用。驱动轮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的组装配置中通过第一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此外,壳体被配置为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相对于外壳的中间平面在外壳内倾斜。
根据本发明,机动驱动装置还至少包括:
-第一切换机构,第一切换机构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至少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
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的第一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安装的位置。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的第二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拆卸的位置。此外,在第一切换机构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轮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第一弹性回位元件支撑在布置于外壳中的壁上,并且驱动轮借助于电动机围绕旋转轴线旋转。
因此,这种机动驱动装置使得可以便于将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进行安装,同时确保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压力最小,从而避免在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打滑,并且根据由机动驱动装置拉动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屏障物的重量,确保对该压力的适应性,从而优化机动驱动装置的效率。
以这种方式,这种机动驱动装置使得可以省去在外壳外侧布置的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驱动轮的附加加压装置。
此外,第一切换机构便于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的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特征,壳体包括第一销和第二销。此外,当电动机被电启动时,根据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壳体的第一销或第二销抵靠外壳的肩部得以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借助于底盘连接到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机动驱动装置还至少包括:
-第二切换机构,第二切换机构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至少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第一保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轮,第二导轮被配置为被支撑在轨道的第二运行滑轨上。第二保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轮,第二导轮被配置为被支撑在轨道的第二运行滑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分别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是相对于机动驱动装置的外壳固定的。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至少包括:
-屏障物,
-轨道,和
-根据本发明并且如上所述的机动驱动装置,其中屏障物借助于机动驱动装置从轨道悬挂并且可沿着轨道运动。
相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机动驱动装置,这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具有与上述相似的特征和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特征,第一导轮被配置为通过轨道中的槽插入到轨道中或从轨道中取出,以便相对于轨道保持或拆下机动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第二导轮被配置为通过轨道中的槽插入到轨道中或从轨道中取出,以便相对于轨道保持或拆下机动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特征,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或第二切换机构的第一位置,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偏置,以便通过将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压抵轨道的第一运行滑轨和第二运行滑轨来相对于轨道保持机动驱动装置。此外,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或第二切换机构的第二位置,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在机动驱动装置沿着轨道的运动方向上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或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相对定位,以便通过轨道的槽将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插入到轨道中或从轨道中取出。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家庭自动化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
相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这种家庭自动化设备具有与上述类似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包括机动驱动装置的帘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第一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与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偏置;
图4是与图3类似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第二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与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相对定位;
图5是示意性侧视图,示出了图1至图4中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的组装,其中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被容纳在轨道中并分别被置于轨道的运行滑轨上;
图6是图1至图5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1至图6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外壳已被移除;
图8是图1至图7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示意性立体图,包括驱动单元和电子控制单元;
图9是图1至图7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示意性立体图,包括框架、第一保持装置和第二保持装置;
图10是图1至图9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前视图,其中外壳已被移除,该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
图11是类似于图10的图1至图9中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前视图,示出了处于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的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和
图12是图1至图11中所示的机动驱动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当驱动单元的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单元在外壳内在旋转方向上的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家庭自动化设备1,其安装在包括开口(未示出)的建筑物中,其中布置有窗户或门,配备有属于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至少一个屏障物2,特别是机动帘。
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在下文中被称为“掩蔽装置”。掩蔽装置3包括屏障物2,在附图的示例中,屏障物2由帘形成。
在一变型中,屏障物2可以由遮光帆布、帘或甚至板条形成。
掩蔽装置3还包括至少一个轨道4。轨道4也可以被称为杆或格条。轨道4是用于安装掩蔽装置3的屏障物2的支撑元件。
这里,轨道4包括至少一个槽5,如图1和图5所示。
这里并且如图5所示,轨道4包括顶壁4a、底壁4b和两个侧壁4c。轨道4的底壁4b包括槽5。轨道4的底壁4b包括设置在槽5两侧的第一部分4g和第二部分4d。
这里,轨道4具有方形截面。
轨道区不受限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其可以是矩形的。
有利地,轨道4的槽5在轨道4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有利地,轨道4的底壁4b包括内面和外面。
有利地,轨道4还包括凹部6。
这里,轨道4的凹部6形成在轨道4的顶壁4a、底壁4b和侧壁4c之间。
有利地,轨道4被配置为在设备1的组装配置中被固定到建筑物中的房间的天花板,换言之,轨道4在设备1的组装配置中被固定到建筑物中的房间的天花板。
这里,掩蔽装置3包括能沿着轨道4运动的单个屏障物2。屏障物2从轨道4悬挂。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掩蔽装置3包括两个屏障物2。两个屏障物2能沿着相同的轨道4或沿着彼此平行的两个单独的轨道运动。在两个屏障物2能沿着相同的轨道4运动的情况下,其均被布置在轨道4的一端附近。
有利地,掩蔽装置3还包括屏障物2的支撑元件7。支撑元件7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相对于轨道4保持屏障物2并且使屏障物2沿着轨道4运动。
轨道4还包括至少第一运行轨道8a和至少第二运行轨道8b。
有利地,轨道4的第一运行轨道8a和第二运行轨道8b设置在轨道4的槽5的两侧。
有利地,轨道4的第一运行轨道8a和第二运行轨道8b由轨道4的底壁4b的内面形成,更特别地,由轨道4的底壁4b的第一部分4g和第二部分4d的内面形成。
有利地,每个支撑元件7包括第一轮和第二轮(未示出)。支撑元件7的第一轮和第二轮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由轨道4的相应的第一运行轨道8a和第二运行轨道8b支撑。
有利地,每个支撑元件7还包括钩9。钩9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相对于轨道4悬挂屏障物2。此外,钩9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延伸穿过轨道4的槽5。
每个支撑元件7的第一轮和第二轮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自由旋转。
有利地,每个支撑元件7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旋转轴线正交于屏障物2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
掩蔽装置3还包括至少一个机动驱动装置10。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保持在轨道4上,换言之,从轨道4悬挂,并且沿着轨道4运动,以闭合或打开屏障物2。机动驱动装置10被设置,换言之,被配置为使屏障物2沿着轨道4以滑动运动方式运动。
这里,轨道4是机动驱动装置10的引导支撑件。
现在参照图2至图11描述图1所示的掩蔽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
如图8所示,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电动机11。
电动机11借助于电力源被供以电力。
有利地,电力源可以是电池12,例如,可充电类型的,即,蓄电池,如图6至图8、图10和图11所示,或者不可充电类型的,即,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
这里,电动机11是无刷直流型,也称为“BLDC”、或“永磁同步”、或DC型。
每个支撑元件7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电动机11的电启动时沿着轨道4运动,从而闭合或打开屏障物2。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在电池12具有低于阈值的荷电状态的情况下允许手动地使屏障物2运动。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驱动轮13。
轨道4还包括至少一个运行表面14,如图1和图5所示。
驱动轮13被配置为借助于电动机11旋转,特别是围绕旋转轴线X13旋转,并被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从而使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运动。
因此,轨道4的运行表面14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与驱动轮13相互作用,换言之,轨道4的运行表面14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与驱动轮13相互作用。
有利地,轨道4的运行表面14由轨道4的底壁4b的外侧形成,更特别地,由轨道4的底壁4b的第一部分4g和第二部分4d的外侧形成。
这里,轨道4的运行表面14因此由位于轨道4的槽5两侧的两个踏面形成。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轨道4的运行表面14可以由位于轨道4的槽5的任一侧的单个踏面形成。
这里,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沿着轨道4在运动方向上运动。机动驱动装置10相对于轨道4的运动方向对应于轨道4的纵向方向。此外,机动驱动装置10相对于轨道4的运动方向与屏障物2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相同。
有利地,驱动轮13的旋转轴线X13正交于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由控制单元15、16控制。控制单元可以是例如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如图1所示。
有利地,本地控制单元15可以以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连接到中央控制单元16。
有利地,中央控制单元16可以控制本地控制单元15,以及分布在整个建筑物中的其他类似的本地控制单元。
机动驱动装置10优选地被配置为执行用于闭合或打开掩蔽装置3的屏障物2的命令,该命令尤其能通过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传输。
设备1包括本地控制单元15、中央控制单元16,或本地控制单元15和中央控制单元16。
用于控制机动驱动装置10、使掩蔽装置3的屏障物2运动的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单元17,如图6和图8所示。该电子控制单元17能够使电动机11操作并且特别是能够向电动机11供以电力。该电子控制单元17还能够调节电动机11的旋转速度,以及修改电动机11的旋转速度,特别是在电动机11启动时增大该旋转速度或在电动机11停止时减小该旋转速度。
因此,电子控制单元17控制电动机11,特别是,以闭合或打开屏障物2。
用于控制机动驱动装置10的部件包括硬件和/或软件部件。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硬件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微控制器18。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9,如图8所示,特别是用于接收命令指示,命令指示由命令发射器发出,诸如,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这些命令指示旨在控制机动驱动装置10。
优选地,电子控制单元17的第一通信模块19是无线类型的。特别地,第一通信模块19被配置为接收无线电命令指示。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本地控制单元15和/或中央控制单元16可以与布置在建筑物内侧或留在建筑物外侧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未示出)通信。例如,这个或这些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温度、光度或湿度。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本地控制单元15和/或中央控制单元16还可以与服务器20通信,如图1所示,以便基于借助于通信网络,特别是可以连接到服务器20的互联网网络远程提供的数据来控制机动驱动装置10。
电子控制单元17可以由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控制。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设有控制键盘。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控制键盘包括一个或多个选择元件21,并且最终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元件22。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选择元件可以包括按钮和/或触摸感应键。显示元件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和/或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或TFT显示器(薄膜晶体管)。选择元件和显示元件也可以借助于触摸屏进行。
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信模块23。
因此,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被配置为传输命令指示,换言之,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传输命令指示,特别是通过无线方式,例如,无线电,或通过有线方式。
此外,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也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命令指示,换言之,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也可以接收命令指示,特别是借助于相同的方式。
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被配置为与电子控制单元17的第一通信模块19通信,换言之,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与电子控制单元17的第一通信模块19通信。
因此,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第二通信模块23与电子控制单元17的第一通信模块19单向或双向交换命令指示。
有利地,本地控制单元15是控制点,其可以是固定的或游动的。固定的控制点可以是旨在固定在建筑物壁的正面上或在窗户或门框的面上的控制盒。游动的控制点可以是遥控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有利地,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还包括控制器24。
机动驱动装置10,特别是电子控制单元17,优选地被配置为执行掩蔽装置3的屏障物2的运动命令指示,特别是用于闭合以及打开。这些命令指示可以被传输,尤其是通过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传输。
机动驱动装置10可通过用户控制,例如,通过接收对应于按下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的选择元件21或选择元件21之一的命令指示。
机动驱动装置10也可以被自动控制,例如,通过接收对应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至少一个信号和/或来自电子控制单元17,特别是微控制器18的时钟的信号的命令指示。传感器和/或时钟可以被集成在本地控制单元15或中央控制单元16中。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并且更特别地,电子控制单元17被配置为在检测到尤其是由用户手动实现的屏障物2的运动之后电启动电动机11。
因此,屏障物2的运动在第一步中是手动实现的,并且在第二步中借助于机动驱动装置10自动实现。
以这种方式,屏障物2的运动手动开启,然后通过机动驱动装置10自动继续。
这里,屏障物2的手动运动的检测通过电子控制单元17,并且特别是借助于计数装置25来实现,如图5和图8所示。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被配置为确定手动实现的屏障物2的运动方向,从而基于所确定的运动方向控制电动机11。
这里,屏障物2的手动运动方向的检测通过电子控制单元17,并且特别是借助于计数装置25来实现。
这里,电子控制单元17包括第一电子板26和第二电子板(未示出),第一电子板26被配置为驱动电动机11,第二电子板配备有第一通信模块19,被配置为接收命令指示并最终传输消息。
在一变体(未示出)中,电子控制单元17包括单个电子板26,配备有第一通信模块19,被配置为驱动电动机11并接收命令指示并最终传输消息。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包括流过电动机11的电流的强度值I的测量装置27。
因此,测量装置27可以在电动机11的电启动期间获知屏障物2的行程结束位置(闭合或打开),并检测所到达的这些行程结束位置之一。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传动装置28,如图8所示。传动装置28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连接到电动机11,换言之,传动装置28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连接到电动机11。此外,传动装置28被配置为在电动机11的电启动期间驱动驱动轮13。
有利地,传动装置28包括齿轮箱29。
这里,齿轮箱29包括两个减速级。齿轮箱29的第一减速级由蜗轮蜗杆系统30形成。齿轮箱29的第二减速级由包括输入齿轮32、行星齿轮33和输出齿轮34的齿轮系统31形成。蜗轮蜗杆系统30的轮30a与齿轮蜗杆系统30的螺钉30b啮合。行星齿轮33安装在枢转臂35上。蜗轮蜗杆系统30的轮30a与输入齿轮32成一体,并且更特别地,轮30a和输入齿轮32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X32。枢转臂35连接到输入齿轮32。根据枢转臂35相对于输入齿轮32的角定向,行星齿轮33被配置为与输出齿轮34啮合。此外,输出齿轮34与驱动轮13成一体。
齿轮箱的减速级的类型和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
有利地,当电子控制单元17执行停止电动机11的命令时,实现电动机11在与电动机11的初始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的驱动,从而脱离齿轮箱29,特别是第二减速级。
这里,齿轮箱29的脱离是通过枢转臂35的向后运动来实现的,从而使行星齿轮33相对于输出齿轮34脱离。
因此,在齿轮箱29,特别是齿轮箱29的第二减速级脱离之后,机动驱动装置10,并且更特别是屏障物2可以通过手动方式相对于轨道4运动。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计数装置25。此外,计数装置25被配置为与电子控制单元17相互作用。
有利地,计数装置25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36,特别是位置传感器。
这里并且如图6和图8所示,计数装置25包括两个传感器36,在图6中仅可见一个传感器。
计数装置中的传感器的数量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特别是等于一个或大于或等于三个。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计数装置25是磁性类型的,诸如,配备有一个或多个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编码器。
这里,计数装置25用于确定驱动轮13的角位置。
在一变型中,计数装置25用于确定电动机11的转子从参考位置进行的转数。
计数装置25的类型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特别地,该计数装置可以是光学类型的,例如,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光学传感器的编码器,或者是时态类型的,例如,微控制器的时钟。
因此,计数装置25可以检测到达的行程结束位置之一。
在一变型中,机动驱动装置10可以包括设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6的第一计数装置25和例如借助于微控制器18的时钟实现的基于时间的第二计数装置(未示出)。
因此,第一计数装置25可以检测到达行程结束位置之一,第二计数装置可以确定两个行程结束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从而使机动驱动装置10的电力消耗最小化并且增加电池12的运行时间。
有利地,电子控制单元17,特别是微控制器18,被配置为借助于计数装置25,特别是借助于由计数装置25向电子控制单元17传输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来确定齿轮箱29的脱离,特别是齿轮箱29的第二减速级的脱离。
因此,齿轮箱29的脱离,特别是齿轮箱29的第二减速级的脱离,在停止电动机11的命令之后,可以使得在检测到以手动方式、特别是借助于计数装置25实现的屏障物2的运动之后自动启动电动机11,以使屏障物2相对于轨道4运动。
齿轮箱29的脱离,特别是第二减速级的脱离,在停止电动机11的命令之后,也可以使得在电池12放电,换言之,具有低于预定阈值的荷电状态的情况下以手动方式闭合或打开屏障物2。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第一保持装置37至少包括第一导轮38a,并且最终包括第二导轮38b。第一导轮38a和第二导轮38b被配置为分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上,以相对于轨道4保持或释放机动驱动装置10。第二保持装置39至少包括第一导轮40a和第二导轮40b。第一导轮40a和第二导轮40b被配置为支撑在轨道4的至少相应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上,以相对于轨道4保持或拆下机动驱动装置10。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之间的中心距离L1是固定的,无论是在电动机11的电停用状态还是电启动状态下。该中心距离L1如图12所示。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之间的中心距离L2是固定的,无论是在电动机11的电停用状态还是电启动状态下。该中心距离L2如图12所示。
有利地,随着机动驱动装置10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借助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相对于轨道4被保持,中心距离L1、L2在第一保持装置37的相应的第一导轮38a或第二导轮38b与第二保持装置39的相应的第一导轮40a或第二导轮40之间保持固定。
这里,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因此,在图2至图1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第一保持装置37包括至少第一对导轮38a、38b,第二保持装置39包括至少第二对导轮40a、40b。此外,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中的每一个的导轮38a、38b、40a、40b之一相互作用,换言之,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中的每一个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中的每一个的导轮38a、38b、40a、40b之一相互作用。
这样,第一对导轮38a、38b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并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上,以便将机动驱动装置10相对于轨道4保持。此外,第二对导轮40a、40b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并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轨道8b上,以便相对于轨道4保持机动驱动装置10。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第一保持装置37可包括两对或更多对导轮38a、38b。同样地,第二保持装置39可以包括两对或更多对导轮40a、40b。
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自由旋转,特别是围绕旋转轴线X38a、X38b、X40a、X40b,如图2和图12中所示。中心距离L1被限定在轴线X38a和X40a之间。中心距离L2被限定在轴线X38b和X40b之间。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容纳在轨道4的凹部6内侧,换言之,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容纳在轨道4的凹部6内侧。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沿着机动驱动装置10沿轨道4的运动方向D布置在驱动轮13的旋转轴线X13的任一侧上,换言之,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沿着机动驱动装置10沿轨道4的运动方向D布置在驱动轮13的旋转轴线X13的任一侧上。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旋转轴线X38a、X38b、X40a、X40b正交于机动驱动装置10沿轨道4的运动方向D。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切换机构41、42。
这里,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
第一切换机构41被配置为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如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驱动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特别是相对于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
此外,第二切换机构42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特别是相对于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
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的第一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4安装的位置。这里,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分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中的至少一个上。
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的第二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4拆卸的位置。这里,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外壳43,其在图7至图11中未示出。
有利地,外壳43包括第一半壳43a和第二半壳43b。此外,第一半壳43a和第二半壳43b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借助于紧固元件(未示出)组装在一起,换言之,第一半壳43a和第二半壳43b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借助于紧固元件(未示出)组装在一起。
这里,外壳43的紧固元件是弹性卡扣紧固元件。
紧固元件的类型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其可以是螺钉紧固元件。
有利地,第一半壳43a和第二半壳43b之一是开口,以便允许接近电池12,特别是用以更换电池。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该或每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配置为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并且更特别是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将驱动轮13压抵轨道4的运行表面14。
这里,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两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此外,每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是弹簧,特别是压缩弹簧,并且形成为螺旋形。
第一弹性回位元件的数量和形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第一弹性回位元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个。此外,该或每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可以是拉簧并且可以制成为销或者可以是板簧。
有利地,驱动轮13可在外壳43内侧运动,特别是平移运动M,如图3、4和10-12所示,以便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并且更特别是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底盘45。此外,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通过底盘45连接到外壳43。
因此,底盘45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相互作用,换言之,底盘45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相互作用。
有利地,底盘45包括壁46,特别是顶壁。
这里,底盘45的壁46是外壳43的封闭壁。
有利地,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底盘45的壁46平行于轨道4的运行表面14。
有利地,底盘45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相互作用,换言之,底盘45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相互作用。
有利地,底盘45与外壳43是一体的。
这里,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构造中,底盘45,特别是底盘45的壁46,借助于固定元件(未示出)固定到外壳43。
这里,底盘45相对于外壳43的固定元件为紧固螺钉,数量为四个,图中未示出。每个紧固螺钉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穿过底盘45的壁46中的通孔47布置并拧入外壳43中的紧固孔48中。图6中仅示出外壳43中的两个紧固孔48。
固定元件的数量和类型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固定元件的数量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或更多个。此外,固定元件的类型例如可以是卡扣式弹性件。
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驱动单元49。驱动单元49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容纳在外壳43内,换言之,驱动单元49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容纳在外壳43内。驱动单元49包括壳体50。驱动单元49还包括至少电动机11、驱动轮13以及最终的传动装置28。
有利地,电动机11以及最终的传动装置28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容纳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内,并且因此在外壳43内,换言之,电动机11以及最终的传动装置28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容纳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内,并且因此在外壳43内。
有利地,驱动轮13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部分地容纳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内并且被配置为部分地布置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的外侧,换言之,驱动轮13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部分地容纳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内并且部分地布置在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的外侧。
这里,驱动轮13被配置为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43内,或者甚至被完全地容纳在外壳43内,换言之,驱动轮13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43内,或者甚至被完全地容纳在外壳43内。此外,驱动轮13被配置为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被部分地布置在外壳43的外侧,换言之,驱动轮13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被部分地布置在外壳43的外侧。
有利地,驱动轮13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布置在底盘45的壁46的中心部分中,并且更特别是通过底盘45的壁46的中心开口51,换言之,驱动轮13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布置在底盘45的壁46的中心部分中,并且更特别是通过底盘45的壁46的中心开口51。
该或每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配置为一方面与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相互作用。
因此,驱动单元49可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在外壳43内运动,特别是沿着平移运动M,以便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并且更特别是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将驱动轮13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
这里,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配置为一方面与布置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的下部的支撑壁52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相互作用。
有利地,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支撑壁52平行于轨道4的运行表面14。
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壁52是可移除的并且被抵靠外壳43支撑,特别是支撑在外壳43的底部区的区域处。
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并且更特别是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使得可以在机动驱动装置10通过电动机11的电启动而沿着轨道4的运动过程中考虑待借助于机动驱动装置10拉动或推动的屏障物2的质量的变化,机动驱动装置10通过电动机11的电启动而沿着轨道4的运动用于通过调节由驱动轮13施加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的压力来闭合屏障物2和打开屏障物2。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布置在外壳43的外侧,换言之,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布置在外壳43的外侧。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是相同的。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被配置为相对于机动驱动装置10的中间平面P,并且更特别是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对称地布置,换言之,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相对于机动驱动装置10的中间平面P,并且更特别是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对称地布置,图10和图12中示出了该中间平面P的轨迹。
这里,如图2中可见,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以交错布置的方式布置。
有利地,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偏置,以便通过使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分别与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接触来相对于轨道4保持机动驱动装置10。此外,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在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上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相对定位,使得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可以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因此,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偏置确保了机动驱动装置10相对于轨道4被保持,并且更特别地确保了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支撑在轨道4的相应的第一滑轨8a和第二滑轨8b上。此外,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对准允许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通过轨道4的槽5被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这样,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偏置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确保了机动驱动装置10借助于驱动轮13和电动机11沿着轨道4的运动。此外,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对准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允许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相对于轨道4容易地插入或取出,而不必拆卸屏障物2或轨道4。
这里,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在横向方向D'上偏置,在图3和图4中可见,该横向方向D'正交于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并且正交于驱动轮13相对于外壳43的平移运动M。此外,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在横向方向D'上以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同的水平相对定位,使得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可以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换言之,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在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的运动方向D上对准。
这种机动驱动装置10因此可以无需工具容易地相对于轨道4安装或拆卸,尤其是由用户来安装或拆卸。
此外,包括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这种机动驱动装置10可以被保持(换言之,悬挂)到轨道4,而无需对该机动驱动装置10的元件进行调节。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可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运动。此外,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运动通过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来实现。
这里,借助于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实现的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运动是旋转运动,优选地围绕平行于横向方向D'的轴线。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借助于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实现的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运动是平移运动。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相对于外壳43,并且更特别是相对于底盘45的壁46是固定的。
有利地,底盘45还包括第一分支53和第二分支54。
这里,第一支腿53和第二支腿54在外壳43内侧从底盘45的壁46并且特别是在正交于底盘45的壁46的方向上延伸。
有利地,驱动单元49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安装在底盘45的第一支腿53和第二支腿54之间,换言之,驱动单元49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安装在底盘45的第一支腿53和第二支腿54之间。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进一步包括至少第一臂55a、56a和第二臂55b、56b。第一臂55a、56a一方面连接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另一方面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此外,第二臂55b、56b一方面连接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另一方面连接到外壳43,并且更特别是连接到底盘45,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底盘45的壁46。
因此,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的运动通过第一保持装置37的相应的第一臂55a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6a相对于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相应的第二臂55b的运动来实现。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相对于底盘45并且更特别是相对于底盘45的相应的第一分支53或第二分支54围绕旋转轴线X55a、X56a可旋转地安装,如图9所示。
这里并且如图9所示,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相对于底盘45的旋转运动借助于旋转轴57来实现,旋转轴57一方面插入在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至少一个开口58中,另一方面,插入在底盘45的、并且更特别是底盘45的相应的第一臂53或第二臂54的至少一个开口59中。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相对于底盘45的旋转运动具有受限的行程。
这里并且如图9所示,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相对于底盘45的旋转运动的行程由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止动件60来确定。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止动件60被配置为与底盘45的开口61、并且更特别是底盘45的分别的第一分支53或第二分支54的开口61(特别是椭圆形的)相互作用,换言之,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止动件60与底盘45的开口61、并且更特别是底盘45的相应的第一分支53或第二分支54的开口61相互作用,开口61特别是椭圆形的。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和第一导轮38a、40a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具有第一累积厚度E1,如图3所示。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臂55b、56b和第二导轮38b、40b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具有第二累积厚度E2,如图3所示。此外,第一臂55a、56a和第一导轮38a、40a的第一累积厚度E1和第二臂55b、56b和第二导轮38b、40b的第二累积厚度E2分别小于轨道4的槽5的宽度L,如图5所示。
这里,第一臂55a、56a和第一导轮38a、40a的第一累积厚度E1等于第二臂55b、56b和第二导轮38b、40b的第二累积厚度E2。
有利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和第二导轮38b分别通过弹性卡扣配合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臂55a和第二臂55b上来组装。以同样的方式,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和第二导轮40b分别通过弹性卡扣配合到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6a和第二臂56b上来组装。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包括至少一个按钮62。
有利地,每个按钮62在外壳43的壁63处是可触及的,尤其是由用户可触及的。
这里并且如图6所示,每个按钮62通过设置在外壳43的壁63中的开口64布置。在图6中仅可见一个开口64,另一个开口相对于中间平面P与该图中可见的开口对称。
这里,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两个按钮62。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按钮62优选地布置在外壳43的两个相对侧上。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按钮62或第二按钮62被配置为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
因此,当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致动时,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对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第二导轮38b、40b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进行驱动。
这样,在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的致动之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相对定位,使得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可以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结果,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是通过按下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特别是借助于用户的一只手的两个手指)使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沿着机动驱动装置10沿轨道4的运动方向D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对准来实现的。
此外,当按下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时,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使驱动轮13朝向外壳43的内部运动(特别是沿着平移运动M),并且更特别是使驱动单元49朝向外壳43的内部运动(特别是沿着平移运动M)。
这样,在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致动时,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压缩,从而防止驱动轮13承抵轨道4的运行表面14。
此外,当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释放时,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对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在其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进行驱动。
以这种方式,在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的释放时,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变为再次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在横向方向D'上偏置,使得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与轨道4的第一滑轨8a和第二滑轨8b接触。
此外,当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释放时,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使驱动轮13从外壳43向外运动(特别是沿着平移运动M),并且更特别是使驱动单元49从外壳43向外运动(特别是沿着平移运动M)。
这样,当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释放时,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松弛,从而将驱动轮13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的第一按钮62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按钮62相对于底盘45,并且更特别是相对于底盘45的相应的第一分支53或底盘45的第二分支54围绕旋转轴线X62可旋转地安装,如图9至图11所示。
这里并且如图9所示,第一切换机构41的相应的第一按钮62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按钮62的旋转运动是借助于旋转轴65来实现的,旋转轴65一方面被插入到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相应的第一按钮62的至少一个开口66中,另一方面被插入到底盘45的至少一个开口67中,并且更特别是被插入到底盘45的相应的第一分支53或底盘45的第二分支54的至少一个开口67中。
这里,第一切换机构41的相应的第一按钮62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按钮62包括两个开口66。此外,底盘45,特别是底盘45的第一分支53和底盘45的第二分支54包括被配置为与插入在第一切换机构41的第一按钮62的两个开口66中的旋转轴65相互作用的两个开口67和被配置为与插入在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按钮62的两个开口66中的旋转轴65相互作用的两个开口67。
有利地,在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致动或释放时,驱动轮13相对于外壳43的平移运动M是借助于与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中的每一个相关的凸轮68来实现的,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中的每一个的凸轮68被配置为与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的销69相互作用,如图10至图12所示。为了便于阅读,与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中的每一个相关的凸轮68在图6、图7和图9中已被省略。
这里并且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中的每一个的凸轮68包括斜坡部70。此外,该斜坡部70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的销69相互作用。
有利地,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至少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
这里并且如图9至图11所示,机动驱动装置10包括两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此外,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之一相互作用,换言之,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中的每一个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与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之一相互作用。
这里,每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是弹簧,尤其是压缩弹簧,并且形成为螺旋形。
第二弹性回位元件的数量和形状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不同的。第二弹性回位元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个。此外,该或每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可以是拉簧并且可以被制成为销或可以是板簧。
此外,两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之一被配置为使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倾斜到初始位置,以便对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在其第二位置和其第一位置之间进行驱动。
有利地,两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之一被配置为借助于第一臂55a、56a使相应的第一按钮62或第二按钮62运动到被称为静止位置的初始位置。
有利地,当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被致动时,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使驱动轮13朝向外壳43的内部运动,并且更特别是使驱动单元49朝向外壳43的内部运动,然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40a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38b、40b相对定位,使得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能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因此,在第一按钮62和第二按钮62的致动时,在第一步骤中,驱动轮13的,并且更特别是驱动单元49的,以及在第二步骤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这种连续运动便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
以这种方式,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可以在不在轨道4上施加任何力(特别是由用户)的情况下来实现。
结果,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可以在不必预先将驱动轮13压抵轨道4(特别是由用户)的情况下来实现。
这里,两个第二弹性回位元件71之一被配置为分别相对于底盘45、特别是底盘45的第二分支54围绕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按钮62的旋转轴线X62,相对于底盘45、特别是底盘45的第一分支53围绕第一切换机构41的第一按钮62的旋转轴线X62安装。
有利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具有相应的直径
Figure GDA0004051008000000303
,如图10所示,其大于轨道4的槽5的宽度L。
因此,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这种尺寸使得可以在电动机11的电启动过程中改进机动驱动装置10的效率。
此外,机动驱动装置10的这种配置使得可以根据轨道4的尺寸适调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尺寸。
这里并且如图10至图12所示,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直径
Figure GDA0004051008000000301
是相同的。
这里,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的直径
Figure GDA0004051008000000302
小于轨道4的凹部6的高度H,换言之,轨道4的顶壁4a和底壁4b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
有利地,电池12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安装在外壳43内侧,特别是在外壳43的底部区域处,换言之,电池12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安装在外壳43内侧,特别是在外壳43的底部区域处。
这里,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电池12被抵靠外壳43的壁63支撑。此外,支撑壁52被抵靠电池12支撑。
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壳体50被配置为在外壳43内相对于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倾斜,如图12所示。
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特别是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驱动轮13借助于被支撑在支撑壁52上的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支撑壁52被布置,换言之,被设置在外壳43中,并且借助于电动机11并最终借助于传动装置28围绕旋转轴线X13旋转。
因此,压缩力施加在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上,导致驱动单元49在外壳43内侧的运动。驱动单元49在外壳43内侧的运动取决于电动机11的旋转方向及由此驱动轮13的旋转方向。
以这种方式,驱动单元49在外壳43内侧并且更特别地相对于轨道4处于倾斜位置。
结果,机动驱动装置10内产生拱起运动,导致驱动轮13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的力增大,从而使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运动。
这里,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止动件60运动,并随后支撑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斜坡部72上,其中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中仅一个在图9中可见。
有利地,壳体50包括第一销73和第二销74。此外,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根据电动机11的旋转方向,壳体50的第一销73或第二销74被抵靠外壳43的肩部75、76支撑。
因此,壳体50的第一销73或第二销74与外壳43的肩部75、76的支承使得一方面可以限制壳体50相对于外壳43的倾斜,并且,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驱动轮13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的压力最小,从而避免在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驱动轮13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打滑。
这里,外壳43的每个肩部75、76由外壳43的缩回角部形成,换言之,由外壳43的形成用于壳体50的第一销73或第二销74的止动件的两个壁形成。
有利地,当电动机11被电停用时,驱动单元49可以处于该驱动单元49的中间平面平行于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实际上叠加在中间平面P上)的位置,如图10所示。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当电动机11被电停用时,驱动单元49可以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并且在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的运动之后,保持相对于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处于倾斜位置,特别是由于驱动轮13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的力。
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在第一切换机构41和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当电动机11被电停用时,驱动轮13借助于支承在外壳43的壁63上并且更特别是在支撑壁52上的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支撑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
因此,力以平衡的方式施加在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上。该力被传递到外壳43的壁63,然后传递到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本身将该力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处传递到轨道4。
以这种方式,驱动单元49在外壳43内侧处于竖向位置,并且更特别地,相对于假设为水平的轨道4。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臂55a相对于底盘45的第一分支53的旋转轴线X55a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6a相对于底盘45的第二分支54的旋转轴线X56a布置在平行于轨道4的运行表面14的平面中。
此外,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臂55a、56a的止动件60不被底盘45的第一分支53和第二分支54之一的开口61的边缘支撑。
有利地,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被配置为借助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相对于轨道4保持在静态位置,换言之,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借助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相对于轨道4保持在静态位置。换句话说,外壳43不能围绕旋转轴线枢转,尤其是导轮38a、38b、40a、40b之一的旋转轴线。
因此,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相对于轨道4的该静态位置是由于机动驱动装置10借助于与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相互作用的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38a、38b和第二导轮40a、40b被相对于轨道4保持(无论在电动机11的电启动或电停用期间)来实现的。
这样,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的中间平面P相对于轨道4的底壁4b之间的角度值(未示出)是恒定的,无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相对于轨道4停止时或者在通过电动机11的电启动实现的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运动时。
结果,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借助于滑动连接相对于轨道4组装。
优选地,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的中间平面P相对于轨道4的底壁4b之间的角度的值为约90°。
机动驱动装置10的这种结构使得可以最小化该或每个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的刚度值。
在借助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相对于轨道4保持机动驱动装置10之后,第一弹性回复元件44的刚度值确定驱动轮13在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上的初始接触压力,只要电动机11被电停用。
得益于本发明,机动驱动装置使得可以便于将机动驱动装置相对于轨道安装,同时确保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压力最小,从而避免在电动机被电启动时驱动轮在轨道的运行表面上打滑,并且根据由机动驱动装置拉动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的屏障物的重量,确保对该压力的适应性,从而优化机动驱动装置的效率。
以这种方式,这种机动驱动装置使得可以省去驱动轮的在布置于外壳外侧的轨道的运行表面上的附加压力装置。
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许多修改。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中的每一个包括单个第一导轮38a、40a,第一导轮38a、40a中的每一个都被配置为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滑轨8a上。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机动驱动装置10仅包括第一切换机构41。此外,机动驱动装置10仅配备有一个按钮6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切换机构41可以被配置为与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或仅与第一保持装置37相互作用。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轨道4的横截面可以是例如圆形的,尤其在其下侧处被平点截断。在这种情况下,轨道4的平点包括槽5并形成第一运行滑轨8a和第二运行滑轨8b以及运行表面14。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轨道4的横截面可以是例如圆形的,特别是实心或空心的。这里,轨道4通常被称为圆杆或圆格条。此外,轨道4没有槽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装置37的相应的第一导轮38a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被配置为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上。此外,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位于轨道4的上侧处,轨道4的运行表面14位于轨道4的下侧处。此外,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可以没有第二导轮38b、40b。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屏障物2没有支撑元件7,特别是当轨道4具有圆形横截面时,圆形横截面可以被平点截断。在这种情况下,屏障物2包括孔眼。此外,轨道4穿过屏障物2的孔眼插入,以便使屏障物2相对于轨道4悬挂。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在掩蔽装置3包括两个屏障物2和单个轨道4的情况下,掩蔽装置3包括两个机动驱动装置10。在掩蔽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第一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保持到轨道4,换言之,从轨道4悬挂,并被配置为沿着轨道4运动,从而闭合或打开第一屏障物2。此外,第二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保持到轨道4,换言之,从轨道4悬挂,并被配置为沿着轨道4运动,从而闭合或打开第二屏障物2。
在一变型(未示出)中,机动驱动装置10还包括凸轮和销,销被配置为与凸轮的轮廓相互作用。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凸轮与驱动单元49的壳体50成一体,销与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成一体,或者反之亦然。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力借助于销和凸轮传递到驱动单元49,并且因此传递到驱动轮13。
有利地,凸轮轮廓被确定为避免驱动轮13在电动机11的电启动时相对于轨道4的运行表面14滑动。
此外,设想的实施方式和变型可以被组合以产生本发明的新的实施方式,而不背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被设置用于使至少一个屏障物(2)以滑动运动的方式沿着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轨道(4)运动,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至少包括:
-外壳(43),
-电动机(11),
-驱动轮(13),所述驱动轮(13)被配置为借助于电动机(11)旋转并被支撑在轨道(4)的至少一个运行表面(14)上,以便使机动驱动装置(10)沿着轨道(4)在运动方向(D)上运动,
-第一保持装置(37),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至少包括第一导轮(38a),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38a)被配置为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上,
-第二保持装置(39),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9)至少包括第一导轮(40a),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一导轮(40a)被配置为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运行滑轨(8a)上,
-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和
-驱动单元(49),所述驱动单元(49)被配置为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组装配置中被容纳在外壳(43)内,
所述驱动单元(49)至少包括:
-壳体(50),
-所述电动机(11),和
-所述驱动轮(13),
所述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被配置为一方面与外壳(43)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壳体(50)相互作用,
所述驱动轮(13)被配置为在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组装配置中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支撑在轨道(4)的所述运行表面(14)上,
所述壳体(50)被配置为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在外壳(43)内侧相对于外壳(43)的中间平面(P)倾斜,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还至少包括:
-第一切换机构(41),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1)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并且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驱动至少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
其中,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的第一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4)安装的位置,
其中,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的第二位置是机动驱动装置(10)被配置为相对于轨道(4)拆卸的位置,
并且其中,在第一切换机构(41)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所述驱动轮(13)借助于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支撑在轨道(4)的所述运行表面(14)上并且借助于电动机(11)围绕旋转轴线(X13)旋转,所述第一弹性回位元件(44)支撑在布置于外壳(43)中的壁支撑件(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包括第一销(73)和第二销(74),并且其中,当电动机(11)被电启动时,根据电动机(11)的旋转方向,所述壳体(50)的第一销(73)或第二销(74)抵靠外壳(43)的肩部(75、76)被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和第二保持装置(39)借助于底盘(45)连接到外壳(4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还至少包括:
-第二切换机构(42),所述第二切换机构(42)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并且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驱动至少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还包括第二导轮(38b),所述第一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38b)被配置为由轨道(4)的第二滑轨(8b)支撑,以及
-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9)还包括第二导轮(40b),所述第二保持装置的第二导轮(40b)被配置为由轨道(4)的第二滑轨(8b)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的机动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相对于机动驱动装置(10)的外壳(43)是固定的。
7.一种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其至少包括:
-屏障物(2),
-轨道(4),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驱动装置(10),所述屏障物(2)借助于机动驱动装置(10)从轨道(4)悬挂并且能沿着轨道(4)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和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以相对于轨道(4)保持或拆下机动驱动装置(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是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驱动装置,并且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和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被配置为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以相对于轨道(4)保持或拆下机动驱动装置(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驱动装置(10)是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驱动装置,并且其中:
-在相应的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一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偏置,使得机动驱动装置(10)通过分别支撑在轨道(4)的第一滑轨(8a)和第二滑轨(8b)上的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和第二导轮(38b)以及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和第二导轮(340b)相对于轨道(4)被保持,以及
-在第一切换机构(41)或第二切换机构(42)的第二位置中,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在机动驱动装置(10)的运动方向(D)上与相应的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二导轮(38b)或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二导轮(40b)沿着轨道(4)相对定位,以将所述第一保持装置(37)的第一导轮(38a)和第二导轮(38b)以及所述第二保持装置(39)的第一导轮(40a)和第二导轮(40b)通过轨道(4)的槽(5)插入到轨道(4)中或从轨道(4)中取出。
11.一种家庭自动化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自动化设备(1)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3)。
CN202080090156.7A 2019-11-29 2020-11-27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Active CN1149011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13485A FR3103693B1 (fr) 2019-11-29 2019-11-29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motorisé d’u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et installation associés
FRFR1913485 2019-11-29
PCT/EP2020/083571 WO2021105320A1 (fr) 2019-11-29 2020-11-27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motorisé d'u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et installation associé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1108A CN114901108A (zh) 2022-08-12
CN114901108B true CN114901108B (zh) 2023-05-23

Family

ID=6981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0156.7A Active CN114901108B (zh) 2019-11-29 2020-11-27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8958A1 (zh)
EP (1) EP4064942B1 (zh)
CN (1) CN114901108B (zh)
AU (1) AU2020392413B2 (zh)
FR (1) FR3103693B1 (zh)
WO (1) WO2021105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2271B (zh) * 2020-08-14 2023-12-29 卧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窗帘开合装置
CN116406917A (zh) * 2022-01-05 2023-07-1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窗帘开合装置
FR3133733B1 (fr) 2022-03-22 2024-05-31 Somfy Activites Sa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motorisé d’u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et procédés de montage et de démontage associés
CN114834841B (zh) * 2022-06-10 2024-05-14 南通理工学院 一种悬挂式吊架挂钩支点偏心光杆输送机构
FR3137404B1 (fr) 2022-06-30 2024-07-05 Somfy Activites Sa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motorisé d’u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et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associ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0284A (en) * 1970-08-19 1971-11-16 Charles A Shayman Remote controlled traverse assembly
CN103068285A (zh) * 2010-07-06 2013-04-24 Somfy两合公司 窗帘电动滑架和包括这种滑架的遮挡装置
CN104271008A (zh) * 2012-02-28 2015-01-07 Somfy两合公司 电动帘架、具有这种帘架的帘幕移动组件、遮蔽设备及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15149466A1 (zh) * 2014-04-04 2015-10-08 南京爱勃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搭接式可调节轨道
JP201717642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東洋アルミエコ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ネイルシート、ネイルシートの使用方法、ネイ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層ネイ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7495818A (zh) * 2017-06-21 2017-12-22 陈星光 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CN108888079A (zh) * 2018-06-22 2018-11-27 深圳市博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窗帘的轨道及电动窗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38423A (en) * 1968-02-28 1969-04-15 Fredrick H Melull Device for operating elongated cords
JPS584514A (ja) * 1981-07-02 1983-01-11 株式会社ヨコタ カ−テン開閉装置
NL1020272C2 (nl) * 2002-03-28 2003-09-30 Rolf Edward Goelst Inrichting voor het bewegen van een gordijn langs een gordijnrail.
US6910425B2 (en) * 2003-02-28 2005-06-28 Transol Corporation Trolley with tractor drive for use in curved enclosed tracks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5095364A (ja) * 2003-09-25 2005-04-14 Hiroatsu Kondo カーテン開閉装置
JP2005218800A (ja) * 2004-02-09 2005-08-18 Asmo Co Ltd 吊設部材駆動装置
CN2845634Y (zh) * 2005-08-17 2006-12-13 上海青鹰遮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窗帘轨电动手动离合器
US7699090B2 (en) * 2006-11-07 2010-04-20 Gerrit Jan Vrielink Drapery master carrier with automatic disengager
US7832052B2 (en) * 2007-05-22 2010-11-16 Gerrit Jan Vrielink Drapery motor remote activation by manual drapery pull
US7686063B2 (en) * 2008-06-04 2010-03-30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Motorized drapery system having a pull-away master car
FR2987249B1 (fr) * 2012-02-28 2015-05-15 Somfy Sas Chariot motorise et installation d'occultation comprenant un tel chariot
US10049835B2 (en) * 2016-02-03 2018-08-14 Texas Scenic Company Stage curtain motorized rigging limit switch
JP6635845B2 (ja) * 2016-03-30 2020-01-29 株式会社ロビット カーテン開閉装置及びカーテン開閉システム
US20180263399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Setting touch sensitivity for a motorized drap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20284A (en) * 1970-08-19 1971-11-16 Charles A Shayman Remote controlled traverse assembly
CN103068285A (zh) * 2010-07-06 2013-04-24 Somfy两合公司 窗帘电动滑架和包括这种滑架的遮挡装置
CN104271008A (zh) * 2012-02-28 2015-01-07 Somfy两合公司 电动帘架、具有这种帘架的帘幕移动组件、遮蔽设备及这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WO2015149466A1 (zh) * 2014-04-04 2015-10-08 南京爱勃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搭接式可调节轨道
JP201717642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東洋アルミエコー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ネイルシート、ネイルシートの使用方法、ネイ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層ネイル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7495818A (zh) * 2017-06-21 2017-12-22 陈星光 不易打滑的电动窗帘
CN108888079A (zh) * 2018-06-22 2018-11-27 深圳市博孚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窗帘的轨道及电动窗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4942B1 (fr) 2024-11-13
AU2020392413A1 (en) 2022-06-16
AU2020392413B2 (en) 2023-08-17
EP4064942A1 (fr) 2022-10-05
FR3103693A1 (fr) 2021-06-04
WO2021105320A1 (fr) 2021-06-03
CN114901108A (zh) 2022-08-12
US20220408958A1 (en) 2022-12-29
FR3103693B1 (fr)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01108B (zh)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日光保护装置及家庭自动化设备
CN103827432B (zh) 带有便于操作位置的电池供电的电动窗帘装置
JPH104774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吐出口開閉装置
US6755230B2 (en) Powered control system for a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20090314440A1 (en) Window blind with controlling axle
KR100706328B1 (ko) 슬라이드 도어의 전동 개폐장치
US11713619B2 (en) Screening device
US20240003185A1 (e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covering device and closure, covering or solar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such an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or such a covering device
CN114786542B (zh) 闭口或遮阳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闭口或遮阳装置及相关设备
CN216534859U (zh) 遮蔽装置及住宅自动化控制设备
CN115735045A (zh) 包括电动设备的遮蔽设备
CN109996928B (zh) 用于控制建筑物滑动窗户的机动驱动装置的操作的方法
KR101265048B1 (ko) 자동창문개폐장치
CN116096273A (zh) 用于掩蔽或遮阳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掩蔽或遮阳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328791A (zh) 掩蔽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及相关掩蔽装置
CN116792017A (zh) 掩蔽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及相关掩蔽装置
CN116784655A (zh) 机动驱动装置,掩蔽装置,及组装和拆除方法
CN118630524A (zh) 用于掩蔽装置的机动驱动装置、及相关掩蔽装置
CN109577792A (zh) 基于物联网控制的智能窗户
KR102146965B1 (ko) 자동, 수동, 반자동 개폐가 가능한 전동 창호
KR200398875Y1 (ko) 자석과 스크루를 이용한 커튼개폐장치
CN219387756U (zh) 窗帘控制装置
CN219387758U (zh) 窗帘控制装置
CN219387757U (zh) 窗帘控制装置
EP4140367A1 (fr) Dispositif d'entraînement motorisé d'un dispositif d'occul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