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版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铜版纸又称印刷涂布纸。在原纸表面涂一层白色涂料,经超级压光加工而成,分单面和双面两种,纸面又分光面和布纹两种。纸表面光滑、洁白度高、吸墨着墨性能很好。主要用于胶印、凹印细网线印刷品,如高级画册、年历、书刊等。在铜版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附着在纸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膜。
现有的覆膜装置通常通过过滤网方便对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的提纯处理,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
现有的覆膜装置在覆膜过程中,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纸面上的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进行涂抹,因此在铜版纸随收卷轮移动的过程中,其表面极易凹凸不平,影响质量,同时通过直接浸在覆膜池中对其进行覆膜容易造成两面覆膜情况不一致的状况发生,影响铜版纸的质量,并且该种结构不能够对铜版纸进行干燥,需要利用其它机械对其进行干燥后在进行收卷,较为麻烦,影响生产进度。
为此,提出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通过设置覆膜机构,能够对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滚动按压,使其表面的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均匀分布,避免其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提高铜版纸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对涂抹均匀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风干,因此能够直接对经过覆膜机构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收卷,提高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包括覆膜池、万向轮、放卷轮、收卷轮以及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池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万向轮,且覆膜池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两组所述转动孔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卷轮与收卷轮,且覆膜池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覆膜机构,所述放卷轮、覆膜机构以及收卷轮之间设置有铜版纸本体。
通过设置覆膜机构,能够对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滚动按压,使其表面的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均匀分布,避免其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提高铜版纸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对涂抹均匀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风干,因此能够直接对经过覆膜机构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收卷,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覆膜框、喷涂组件、辊压组件以及干燥组件,所述覆膜框固定连接于覆膜池的中间位置,且覆膜框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覆膜池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覆膜框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向孔,且铜版纸本体的一端位于放卷轮表面,另一端贯穿导向孔并延伸至收卷轮表面,所述覆膜框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喷涂组件、辊压组件以及干燥组件。
优选的,所述喷涂组件包括连接管一、连接管二、储料腔、喷涂头以及泵体一,所述覆膜框的内部靠近左侧位于导向孔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储料腔,两组所述储料腔相通,位于导向孔下方的一组储料腔内表面的底端设置有泵体一,且泵体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贯穿于两组储料腔之间,且储料腔内表面与靠近导向孔的一侧嵌入式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喷涂头,所述喷涂头的远离导向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且连接管二远离喷涂头的一端与连接管一固定连接并相通。
优选的,所述辊压组件包括导向辊、空腔、光滑层、储液腔以及加热组件,所述覆膜框内部位于导向孔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空腔,且空腔位于储料腔的右侧,两组所述空腔的内表面的顶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贯穿至导向孔的内部,且导向辊的外表面设置有光滑层,两组所述导向辊的外表面均与铜版纸本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腔体内表面的一端位于导向辊左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刮板,且刮板的一端与导向辊外表面的光滑层紧密贴合,所述刮板靠近导向辊的一端外表面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框、进液管、出液管一、出液管二以及泵体二,所述导向辊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储液腔,且储液腔横截面大于导向辊横截面的一半,所述覆膜池的内表面位于覆膜框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框,且加热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管,所述加热框的内部设置有泵体二,且泵体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泵体的一端呈U型,且进液管呈U型的一端分别贯穿两组导向辊对应的一组转动轴并延伸至导向辊的内部与导向辊转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导向辊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且出液管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二,所述出液管二远离出液管一的一端贯穿至加热框的内部并与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储液腔内表面与出液管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出液孔,所述转动环的外表面也设置有光滑层并与导向辊外表面的光滑层在同一面上,且转动环的内表面与导向辊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干燥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动叶片、固定环、齿轮、齿条、弹簧、活动板以及限位筒,所述出液管一远离导向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筒的内部,所述限位筒固定连接于空腔内表面,且限位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筒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活动板的横截面呈T型,两组所述空腔的内部靠近导向孔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转动叶片,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与转动杆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外表面与齿条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自然状态下,活塞位于出液管二的左侧,所述导向孔的内表面与干燥组件对应的位置嵌入式固定连接有镂空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覆膜机构,能够对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滚动按压,使其表面的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均匀分布,避免其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提高铜版纸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对涂抹均匀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风干,因此能够直接对经过覆膜机构后的铜版纸本体进行收卷,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覆膜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的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2的C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2的D的放大图。
图中:1、覆膜池;2、万向轮;3、放卷轮;4、收卷轮;5、覆膜机构;51、覆膜框;52、喷涂组件;521、连接管一;522、连接管二;523、储料腔;524、喷涂头;525、泵体一;53、导向孔;6、转动孔;7、铜版纸本体;8、辊压组件;81、导向辊;82、空腔;83、光滑层;84、储液腔;85、加热组件;851、加热框;852、进液管;853、出液管一;854、泵体二;855、加热管;856、转动槽;857、转动环;858、出液管二;859、出液孔;86、刮板;9、干燥组件;91、转动杆;92、齿轮;93、齿条;94、弹簧;95、活动板;96、固定环;97、转动叶片;98、限位筒;99、通孔;10、活塞;11、固定杆;12、镂空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铜版纸表面覆膜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覆膜池1、万向轮2、放卷轮3、收卷轮4以及覆膜机构5,所述覆膜池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万向轮2,且覆膜池1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转动孔6,两组所述转动孔6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放卷轮3与收卷轮4,且覆膜池1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覆膜机构5,所述放卷轮3、覆膜机构5以及收卷轮4之间设置有铜版纸本体7。
通过设置覆膜机构5,能够对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7进行滚动按压,使其表面的糊状聚氯乙烯树脂液均匀分布,避免其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状况,提高铜版纸生产质量,同时能够对涂抹均匀后的铜版纸本体7进行风干,因此能够直接对经过覆膜机构5后的铜版纸本体7进行收卷,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覆膜机构5包括覆膜框51、喷涂组件52、辊压组件8以及干燥组件9,所述覆膜框51固定连接于覆膜池1的中间位置,且覆膜框51的前后两端外表面与覆膜池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覆膜框51的一侧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导向孔53,且铜版纸本体7的一端位于放卷轮3表面,另一端贯穿导向孔53并延伸至收卷轮4表面,所述覆膜框51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喷涂组件52、辊压组件8以及干燥组件9,所述喷涂组件52包括连接管一521、连接管二522、储料腔523、喷涂头524以及泵体一525,所述覆膜框51的内部靠近左侧位于导向孔53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储料腔523,两组所述储料腔523相通,位于导向孔53下方的一组储料腔523内表面的底端设置有泵体一525,且泵体一52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521,所述连接管一521贯穿于两组储料腔523之间,且储料腔523内表面与靠近导向孔53的一侧嵌入式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喷涂头524,所述喷涂头524的远离导向孔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522,且连接管二522远离喷涂头524的一端与连接管一521固定连接并相通。
在生产过程中,铜版纸本体7的一端依次贯穿放卷轮3、覆膜机构5以及收卷轮4,并向收卷轮4方向移动,在该过程中泵体一525开始工作,不断的将储料腔523内部的涂料依次通过连接管一521、连接管二522以及喷涂头524喷向铜版纸本体7的表面,从而对铜版纸表面进行覆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辊压组件8包括导向辊81、空腔82、光滑层83、储液腔84以及加热组件85,所述覆膜框51内部位于导向孔53上下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空腔82,且空腔82位于储料腔523的右侧,两组所述空腔82的内表面的顶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导向辊81,所述导向辊81贯穿至导向孔53的内部,且导向辊81的外表面设置有光滑层83,两组所述导向辊81的外表面均与铜版纸本体7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两组所述腔体内表面的一端位于导向辊81左侧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刮板86,且刮板86的一端与导向辊81外表面的光滑层83紧密贴合,所述刮板86靠近导向辊81的一端外表面呈弧形。
经过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7向辊压组件8方向持续移动,因此带动导向辊81向右侧转动,同时导向辊81对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涂料进行按压抚平,提高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平整度,在导向辊81与铜版纸本体7接触的过程中,导向辊81表面容易附着一定量的糊状涂料,容易在其随着铜版纸本体7转动的过程中影响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平整度,因此通过设置刮板86的外表面与导向管辊外表面光滑层83紧密贴合,能够有效的对导向辊81表面附着的糊状涂料进行刮除,从而包装铜版纸本体7的生产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加热组件85包括加热框851、进液管852、出液管一853、出液管二858以及泵体二854,所述导向辊81的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储液腔84,且储液腔84横截面大于导向辊81横截面的一半,所述覆膜池1的内表面位于覆膜框51底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框851,且加热框8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管855,所述加热框851的内部设置有泵体二854,且泵体二8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852,所述进液管852远离泵体的一端呈U型,且进液管852呈U型的一端分别贯穿两组导向辊81对应的一组转动轴并延伸至导向辊81的内部与导向辊8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辊81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均开设有转动槽856,且转动槽85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857,所述转动环85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853,且出液管一8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二858,所述出液管二858远离出液管一853的一端贯穿至加热框851的内部并与加热框851固定连接,所述储液腔84内表面与出液管一85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出液孔859,所述转动环857的外表面也设置有光滑层83并与导向辊81外表面的光滑层83在同一面上,且转动环857的内表面与导向辊8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通过设置加热组件85,能够向辊筒的内部导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水流,且水流的温度通过导向辊81穿导入铜版纸表面,从而使实现对铜版纸覆膜之后的初步预热,并且能够保证空腔82内部空气的温度,能够保证覆膜的均匀度,同时在该过程中能够保证水流处于流动状态,反复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保证导向辊81内部温度的稳定,在加热框851内部加热后的水流在泵体二854的作用下经流进液管852进入储液腔84的内部,在导向辊81转动的过程中,导向辊81与转动环857相对转动,当出液孔859与储液管一相对应时,储液腔84的内部的水流在水压作用下依次进入出液管一853、出液管二858并在此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进行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干燥组件9包括转动杆91、转动叶片97、固定环96、齿轮92、齿条93、弹簧94、活动板95以及限位筒98,所述出液管一853远离导向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99,且通孔9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5,且活动板95远离活塞10的一端贯穿至限位筒98的内部,所述限位筒98固定连接于空腔82内表面,且限位筒98的内部设置有弹簧94,所述弹簧94的一端与限位筒98内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95固定连接,且活动板95的横截面呈T型,两组所述空腔82的内部靠近导向孔53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组转动杆91,所述转动杆9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96,且固定环9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转动叶片97,所述活动板95的外表面与转动杆91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的一端与齿条9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1外表面与齿条93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齿轮92,且齿轮92与齿条93相啮合,自然状态下,活塞10位于出液管二858的左侧,所述导向孔53的内表面与干燥组件9对应的位置嵌入式固定连接有镂空网12。
同时通过设置干燥组件9与加热组件85相互配合,能够在导向辊81转动的过程中使转动杆91带动其表面的固定环96以及转动叶片97转动,从而实现对覆膜后的铜版纸本体7进行干燥,自然状态下,活塞10位于出液管二858的左侧,当导向辊81表面开设的出液孔859与出液管一853相对应时,泵体二854持续工作,因此储液腔84内部的水流在其水压作用下向出液管一853的内部流动并推动活塞10向出液管二85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活塞10推动活动板95挤压弹簧94,当活塞10位于出液管二858的右侧时,水流通过出液管二858的内部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此时出液孔859与出液管一853相错开,出液管一853内部的水压降低,活动板95在弹簧94的作用下向出液管一853内部推动活塞10,使活塞10复位,如此反复,因此在该过程中,活动板95带动固定杆11以及齿条93沿出液管一853的方向反复移动,由齿条93与齿轮92相互啮合,因此在齿条93反复移动过程中,齿轮92带动转动杆91以及其表面的转动叶片97反复转动,对铜版纸本体7进行干燥。
工作原理:在生产过程中,铜版纸本体7的一端依次贯穿放卷轮3、覆膜机构5以及收卷轮4,并向收卷轮4方向移动,在该过程中泵体一525开始工作,不断的将储料腔523内部的涂料依次通过连接管一521、连接管二522以及喷涂头524喷向铜版纸本体7的表面,从而对铜版纸表面进行覆膜,经过喷涂后的铜版纸本体7向辊压组件8方向持续移动,因此带动导向辊81向右侧转动,同时导向辊81对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涂料进行按压抚平,提高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平整度,在导向辊81与铜版纸本体7接触的过程中,导向辊81表面容易附着一定量的糊状涂料,容易在其随着铜版纸本体7转动的过程中影响铜版纸本体7表面的平整度,因此通过设置刮板86的外表面与导向管辊外表面光滑层83紧密贴合,能够有效的对导向辊81表面附着的糊状涂料进行刮除,从而包装铜版纸本体7的生产质量;
同时通过设置加热组件85,能够向辊筒的内部导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水流,且水流的温度通过导向辊81穿导入铜版纸表面,从而使实现对铜版纸覆膜之后的初步预热,并且能够保证空腔82内部空气的温度,能够保证覆膜的均匀度,同时在该过程中能够保证水流处于流动状态,反复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保证导向辊81内部温度的稳定,在加热框851内部加热后的水流在泵体二854的作用下经流进液管852进入储液腔84的内部,在导向辊81转动的过程中,导向辊81与转动环857相对转动,当出液孔859与储液管一相对应时,储液腔84的内部的水流在水压作用下依次进入出液管一853、出液管二858并在此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进行加热;
同时通过设置干燥组件9与加热组件85相互配合,能够在导向辊81转动的过程中使转动杆91带动其表面的固定环96以及转动叶片97转动,从而实现对覆膜后的铜版纸本体7进行干燥,自然状态下,活塞10位于出液管二858的左侧,当导向辊81表面开设的出液孔859与出液管一853相对应时,泵体二854持续工作,因此储液腔84内部的水流在其水压作用下向出液管一853的内部流动并推动活塞10向出液管二85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活塞10推动活动板95挤压弹簧94,当活塞10位于出液管二858的右侧时,水流通过出液管二858的内部进入加热框851的内部,此时出液孔859与出液管一853相错开,出液管一853内部的水压降低,活动板95在弹簧94的作用下向出液管一853内部推动活塞10,使活塞10复位,如此反复,因此在该过程中,活动板95带动固定杆11以及齿条93沿出液管一853的方向反复移动,由齿条93与齿轮92相互啮合,因此在齿条93反复移动过程中,齿轮92带动转动杆91以及其表面的转动叶片97反复转动,对铜版纸本体7进行干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