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6794A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86794A CN114886794A CN202210585153.1A CN202210585153A CN114886794A CN 114886794 A CN114886794 A CN 114886794A CN 202210585153 A CN202210585153 A CN 202210585153A CN 114886794 A CN114886794 A CN 1148867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n
- composition
- inflammatory
- essential oil
- effe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3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A61K8/5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or phosphorus
- A61K8/585—Organosilicon compou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61K8/92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of vegetable orig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8—Antioxidants, e.g. antiradic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4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ingredients
- A61K2800/59—Mixtures
- A61K2800/592—Mixtures of compounds complementing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otan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二者的质量比为1:20~20:1,该组合物中还含有红毛丹提取物,红毛丹提取物和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0:1。本发明的组合物及其化妆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提高皮肤自身抗氧化能力,可有效减轻皮肤炎症和氧化损伤,并且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达到1+1>2的效果,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薰衣草精油和红毛丹提取物三者也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解决皮肤红、肿、热、痛等问题,改善皮肤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灼烧感、痛感、瘙痒感及功能障碍等。作为防御机制,适度的炎症反应通常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当炎症反应过度或发展成慢性炎症时,就会有一系列问题甚至疾病的产生。皮肤是人体对抗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刺激均可刺激角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从而激活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等信号通路,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IL-8)、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管细胞粘附因子(VCAM-1)等,进而引发免疫细胞募集和迁移,以及血管扩张、通透性改变等血管反应,最终造成红、肿、热、痛等皮肤炎症急性期反应;炎症因子若得不到及时的清除,则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通常所说的“抗氧化”是指抵抗引起机体损伤的活性氧自由基。人体内的自由基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副产物,适量的自由基作为细胞信号分子对于细胞生存、损伤应答、细胞增殖、能量代谢等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人体本身具有自由基平衡系统,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可以及时地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但当人体受到内外界压力(例如紫外线辐射、空气污染、熬夜、压力、不健康饮食习惯等)的影响时,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超出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过量的自由基不仅会破坏机体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还会造成脂质、蛋白质和DNA等重要物质的氧化损伤。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称玻璃酸,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结缔组织的大分子糖胺聚糖,是皮肤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黏弹性、润滑性、吸水性、可塑性和生物相容性,被誉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黏腻感较强、易降解等。因此,需要对透明质酸改性,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Dimethyl Silanol Hyaluronate,DSHA)是一种HA经过硅烷醇酯化后的衍生物,可有效减轻HA的黏腻感,抗降解,有研究表明,平均分子量150kDa~750kDa的HA与硅烷醇结合的复合物可提高细胞活性,从而具有预防和修复皮肤损伤的作用(MC200122);平均分子量800kDa~1450kDa的DSHA具有较好的保湿作用,与肌肽复配可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加强对皮肤的抗皱和修复作用(CN 104095767 B);平均分子量300kDa~1800kDa的DSHA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CN 106491634 B)。但上述分子量的DSHA透皮吸收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在皮肤表面功能的发挥,并且目前未见DSHA在抑制炎症反应和抗氧化方面的专利/文献报道。
薰衣草精油(Lavender Essential Oil,LEO)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芳香族小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挥发油,具有强烈的薰衣草花香,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有机溶剂萃取、超声波萃取、微波提取、分子蒸馏等方式从盛开的薰衣草花(含部分茎或叶)中获得,成分组成和含量受到种植环境、蒸馏工艺和植物种类等的影响,其中典型的成分有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乙酸薰衣草酯、β-罗勒烯、1,8-桉油醇、萜-4-醇、β-石竹烯、樟脑等。除作为芳香剂外,LEO还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例如抗炎、抗氧化、抑菌、促进伤口愈合、镇静、助眠等,甚至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保肝等功效。但是,由于LEO渗透性极佳,且存在一些易致敏成分,可能会对敏感肌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其常作为芳香剂使用,很难在皮肤上达到其真正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又名毛荔枝,其叶、果实、种子及果皮均具有较高的护肤价值。研究发现,红毛丹果皮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功效;红毛丹果皮提取物还可作为5α-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雄性激素性或激素依赖性脱发(JP19910189133)。红毛丹种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增白、保湿、增强毛囊和防止皮肤表面和/或黏膜出现和/或减少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的作用(JP 2002145730、CN105534812、CN 110037949 A、CN 111714417 A);还有报道红毛丹提取物有增加皮肤和/或粘膜紧致度的作用(WO 201820300、CN 110603031A),还能减少污染物对皮肤、毛发的有害影响(CN 110944720 A);此外,红毛丹在组合物中也有应用,在专利申请CN 114224803 A中,所公布的组合物能够促进完整有序且高质量的胶原蛋白合成,以及保护成纤维细胞形态,其中包括红毛丹叶提取物;申请CN105534812中公开了一种对皮肤具有抗衰老、祛角质、抗炎和保湿性质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几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其中包括红毛丹,但并未对红毛丹单独使用是否具有抗炎效果进行描述,且未揭示其在组合物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本发明采用平均分子量100kDa~1000kDa的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利用3D表皮皮肤模型进行体外功效研究,并结合人体功效和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发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具有抑制受损皮肤中的炎症因子表达和提高皮肤自身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同薰衣草精油复配使用在抗炎和抗氧化方面可协同增效;此外,本发明意外发现,在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基础上,添加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炎抗氧化效果,三者可用于化妆品中作为一种抗炎抗氧化的组合物,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对皮肤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和皮肤自身抗氧化能力,来协同减轻皮肤炎症和氧化损伤,将该组合物添加至化妆品中,可减少红、肿、热、痛等皮肤问题,达到舒缓皮肤炎症和减少氧化损伤、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该组合物中还可添加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达到1+1+1>3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包括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为1:20~20:1。优选的,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为1:10~10:1。
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kDa~1000kDa,所述平均分子量是指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激光散射法(GPC-MALLS)测定的平均分子量。优选的,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300kDa~800kDa。
所述组合物除了含有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还含有红毛丹提取物。
所述红毛丹提取物和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0:1。
所述红毛丹提取物是通过旋转蒸发仪减压蒸馏获得的,不添加外来溶剂,其提取方法为:将旋转蒸发仪预热后,加入适量干净的红毛丹叶和/或枝和/或果肉和/或果皮。在温度为55~65℃,转速为50~80r/min,压力为负60~负80kPa的条件下进行提取,红毛丹叶和/或枝和/或果肉和/或果皮细胞水形成蒸气并冷凝,收集液体,提取时间为2~3h,所得液体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的冻干粉即为红毛丹提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组合物在制备皮肤局部使用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化妆品中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重量比为0.01~0.1%,薰衣草精油的重量比为0.005~0.2%,红毛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0.001~0.1%。
优选的,所述化妆品以液体(单层或多层型)、凝胶、膏、霜、乳液、面膜或冻干粉的形式体现。
所述化妆品可用于皮肤表面,起到减轻皮肤炎症反应、提高皮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皮肤状态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并且与薰衣草精油复配使用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可有效解决皮肤红、肿、热、痛等问题,改善皮肤状态;
2)薰衣草精油可扰动皮肤表面角质形成细胞之间高度有序的细胞间脂质结构,促进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透皮吸收;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由于分子量较大,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延缓薰衣草精油的渗透,起到一定的缓释效果,减少薰衣草精油中的易致敏成分对皮肤的刺激,使二者功效得到更好的发挥。
3)在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的基础上复配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的提高组合物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达到1+1+1>3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IL-1α含量的影响结果图;
图2为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图;
图3为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图;
图4为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SOD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图;
图5为对比例4和实施例9~10对皮肤血红素EI值的影响结果图;
图6为对比例4和实施例9~10对VISIA面部红区a值的影响结果图;
其中,图1~4中,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0.01<P<0.05表示为#,P<0.01表示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性以*表示,0.01<P<0.05表示为*,P<0.01表示为**。
其中,图5~6中,与对比例4相比,显著性以*表示,0.01<P<0.05表示为*,P<0.01表示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不应视作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使用的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来源于山东安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kDa,优选平均分子量范围在300~800kDa;薰衣草精油来源于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8提供了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原料配方如下表1所示,作为比较,表1中还同时提供了对比例1~3。对比例1~3相较实施例1~8缺少该组合物中的任意两种。实施例1~8和对比例1~3均用EpiGrowth培养液为溶剂配制相应浓度的样品。
表1实施例1~8与对比例1~3组合物原料配比
将组合物加入到护肤霜基质中,制成具有抗炎舒缓作用的护肤品即实施例9~10,同时设置安慰剂组即对比例4,具体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并通过人体功效实验,对其抗炎舒缓功效进行测试。
表2实施例9~10与对比例4化妆品原料配比
所述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A相各组分依次加入油相罐,加热至75~80℃,搅拌溶解,制成A相;
(2)将水和甘油加入乳化罐中,升温至75~80℃;
(3)按所述用量将卡波姆分散在双丙甘醇中,然后将分散液加入乳化罐中,75~80℃保温搅拌溶解,制成B相;
(4)将A相缓慢加入B相中,保持温度75~80℃,乳化均质10~15min,直至形成均匀的乳化体,然后加入氨丁三醇,搅拌均匀后通冷却水降温;
(5)降温至65~70℃时,加入C相各组分,然后继续降温;
(4)当乳化罐降温至40~45℃时,加入D相各组分,搅拌均匀,获得具有抗炎舒缓作用的护肤品。
为了对组合物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考察,将组合物制成水溶液(实施例11~12)进行人体皮肤封闭型斑贴实验,同时设置对比例5~7进行对照,其特征在于不含组合物或只含组合物中的一种物质。
表3实施例11~12与对比例5~7原料配比
所述水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4加入原料2、3中,搅拌混合均匀;
(2)将(1)中混合液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原料5、6,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所述水溶液。
性能测试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性能测试,具体如下:
实验材料准备:
本测试所用3D表皮皮肤模型批号:ES220303,由广东博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UVB照射作为建模方式,剂量为600mJ/cm2;IL-1αELISA试剂盒(Abcam)、PGE2 ELISA试剂盒(Abcam)、TNF-αELISA试剂盒(Abcam)、SOD试剂盒(碧云天)、BCA试剂盒(碧云天)。
一、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IL-1α含量的影响
1、实验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样品组(对比例1~3/实施例1、2、4、5、6、8),选择生长良好的3D表皮皮肤模型,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及样品组采用600mJ/cm2的UVB刺激,构建体外皮肤损伤模型,每组设置3个平行,继续培养24h后,收集3D表皮皮肤模型培养液于EP管中,采用ELISA法测试IL-1α含量。
2、实验结果:IL-1α是角质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的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在皮肤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UVB刺激后会导致3D表皮皮肤模型的IL-1α含量显著增加,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显著减少UVB诱导的IL-1α含量,对皮肤起到舒缓炎症的作用。如图1和表4所示,采用UVB刺激后,阴性对照组中IL-1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提升(P<0.01),证明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在添加对比例1~3及实施例1、2、4、5、6和8的基础上进行UVB刺激后,相较于阴性对照组,IL-1α表达量分别降低了11.12%、11.70%、7.03%、27.02%、45.91%、20.65%、40.76%、58.85%和34.17%,且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实施例2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2,说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在抑制UVB诱导的炎症因子IL-1α的表达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达到舒缓皮肤炎症的效果。而实施例6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3和实施例2,说明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炎效果,达到1+1+1>3的效果。
表4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IL-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汇总表
样品名称 | 平均含量(pg/mL) | SD | P-value | 抑制率 |
空白组 | 2.56 | 0.12 | / | / |
阴性对照 | 67.03 | 0.69 | 0.0000## | / |
对比例1 | 59.57 | 0.21 | 0.0000** | 11.12% |
对比例2 | 59.18 | 0.23 | 0.0000** | 11.70% |
对比例3 | 62.31 | 2.80 | 0.0474* | 7.03% |
实施例1 | 48.92 | 2.01 | 0.0001** | 27.02% |
实施例2 | 36.25 | 1.77 | 0.0000** | 45.91% |
实施例4 | 53.18 | 1.57 | 0.0001** | 20.65% |
实施例5 | 39.71 | 2.00 | 0.0000** | 40.76% |
实施例6 | 27.58 | 1.88 | 0.0000** | 58.85% |
实施例8 | 44.12 | 1.98 | 0.0000** | 34.17% |
二、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PGE2含量的影响
1、实验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样品组(对比例1~3/实施例2、3、6、7),选择生长良好的3D表皮皮肤模型,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及样品组采用600mJ/cm2的UVB刺激,构建体外皮肤损伤模型,每组设置3个平行,继续培养24h后,收集3D表皮皮肤模型培养液于EP管中,采用ELISA法测试PGE2含量。
2、实验结果:生物膜上的磷脂可被磷脂酶A2水解,释放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生产PGE2,PGE2可诱发炎症,促进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红、肿、热、痛等症状。UVB刺激后会导致3D表皮皮肤模型的PGE2含量显著增加,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显著减少UVB诱导的PGE2含量,对皮肤起到舒缓炎症的作用。如图2和表5所示,采用UVB刺激后,阴性对照组中PGE2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提升(P<0.01),证明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在添加对比例1~3及实施例2、3、6和7的基础上进行UVB刺激后,相较于阴性对照组,PGE2表达量分别降低了32.90%、34.29%、5.99%、45.56%、40.55%、86.64%和80.34%,除对比例3外,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实施例2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2,说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在抑制UVB诱导的炎症因子PGE2的表达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达到舒缓皮肤炎症的效果。而实施例6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3和实施例2,说明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炎效果,达到1+1+1>3的效果。
表5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汇总表
三、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TNF-α含量的影响
1、实验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样品组(对比例1~3/实施例2、3、6、7),选择生长良好的3D表皮皮肤模型,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及样品组采用600mJ/cm2的UVB刺激,构建体外皮肤损伤模型,每组设置3个平行,继续培养24h后,收集3D表皮皮肤模型培养液于EP管中,采用ELISA法测试TNF-α含量。
2、实验结果:TNF-α是炎症反应急性期的促炎因子之一,参与全身的炎症反应。UVB刺激后会导致3D表皮皮肤模型的TNF-α含量显著增加,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显著减少UVB诱导的TNF-α含量,对皮肤起到舒缓炎症的作用。如图3和表6所示,采用UVB刺激后,阴性对照组中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提升(P<0.01),证明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在添加对比例1~3及实施例2、3、6和7的基础上进行UVB刺激后,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对比例2~3组的TNF-α表达量分别下降了2.86%和4.39%,但不具有显著性,对比例1和实施例2、3、6和7的TNF-α表达量分别降低了6.76%、8.05%、7.60%、16.83%和11.08%,且均具有显著性,且实施例2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2,说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在抑制UVB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达到舒缓皮肤炎症的效果。而实施例6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3和实施例2,说明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炎效果,达到1+1+1>3的效果。
表6对比例1~3和实施例2、3、6、7对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汇总表
四、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SOD酶活力的影响
1、实验方法:实验设置空白组、阴性对照组、样品组(对比例1~3/实施例1、2、4、5、6、8),选择生长良好的3D表皮皮肤模型,按组别进行相应处理,其中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及样品组采用600mJ/cm2的UVB刺激,构建体外皮肤损伤模型,每组设置3个平行,继续培养24h后,用无菌PBS清洗模型表面残留的受试物,用无菌棉签拭去模型内、外残留液体,收集模型,根据BCA及SOD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
2、实验结果:SOD是机体内重要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清除剂,它可以把有害的O2 -·转化为H2O2,清除体内过剩自由基,维持机体内部自由基的相对稳定,减少因自由基过量引起的氧化损伤。UVB刺激后会导致3D表皮皮肤模型的自由基大量增加和SOD酶活力显著降低,本发明组合物可以提高因UVB刺激引起的SOD酶活力的下降,从而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减少过量自由基造成的皮肤氧化损伤,提高皮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如图4和表7所示,采用UVB刺激后,阴性对照组中SOD酶活力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证明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在添加对比例1~3及实施例1、2、4、5、6和8的基础上进行UVB刺激后,相较于阴性对照组,SOD酶活力分别提升了37.33%、33.83%、41.51%、51.13%、66.68%、46.58%、87.01%、98.19%和73.83%,且均具有显著性(P<0.01),且实施例2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2,表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可显著改善UVB刺激引起的SOD酶活力下降,且可协同增效,减少因自由基过量引起的氧化损伤,提高皮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减轻氧化自由基对皮肤的损伤。而实施例6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3和实施例2,说明红毛丹提取物可更好地提高组合物的抗氧化效果,达到1+1+1>3的效果。
表7对比例1~3和实施例1、2、4、5、6、8对SOD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汇总表
五、人体功效性实验
1、志愿者选择及要求
通过乳酸刺痛实验筛选敏感肌志愿者90名(女69人,男21人),年龄在20~45岁,分为三组(实施例9~10组与对比例4组),每组各30人(男女比例相同),所有受试者均无皮肤或系统性疾患史,受试部位无异常,且受试期间不涂抹任何与实验无关的药物或者化妆品。
2、测试环境
测试场所恒温恒湿,环境温度20℃~22℃,相对湿度40%~60%,测试前受试者应保持机体为稳定状态。使用35℃左右的清水清洗受试者面部后,于测试环境下静坐30min后开始测试。
3、样品使用方法:每日2次,早晚洁面后各使用1次,每次约1g样品,连续使用28天。
4、测试项目
(1)实验方法:皮肤血红素EI值检测
组间对照,采用皮肤黑色素和血红素测试仪(Mexameter MX18,Courage andKhazaka,德国)分别测量皮肤连续使用实施例9或10或对比例4的第14天和第28天的面部皮肤血红素EI值,以测试前基础值为0,计算改善率。皮肤血红素EI值可以反映皮肤的炎症状态,一定范围内,皮肤血红素值越小,说明皮肤泛红程度越低,产品舒缓炎症的效果越好。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志愿者在使用测试样品28天后,实施例9~10组相对于对比例4组皮肤血红素EI值显著改善,改善率约为对比例4组的3.39倍、4.76倍(p<0.05),说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及其化妆品对皮肤有一定的舒缓炎症的效果,且在此基础上复配红毛丹提取物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2)实验方法:面部VISIA红区检测
组间对照,采用面部成像系统VISIA CR(Canfield Imaging Systems,Fairfield,NY,USA)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连续使用实施例9或10或对比例4的第14天和第28天的后面部红区进行测量,通过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面部红区a值进行分析,以测试前基础值为0,计算面部红区a值的改善率,从而反映产品的舒缓炎症效果。面部红区a值可反映皮肤的发红程度,一定范围内,a值越低,代表皮肤炎症越少,说明产品的舒缓效果越好。
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志愿者在使用测试样品28天后,实施例9~10组面部红区a值显著改善(p<0.01),对比例4组改善不明显,实施例9~10组改善率约为对比例4组的3.31倍、4.16倍,说明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组合物及其护肤品对皮肤有一定的舒缓炎症的效果,且在此基础上复配红毛丹提取物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六、人体安全性实验
1、志愿者选择及要求:参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七章中受试者选择标准进行志愿者招募与筛选,选择志愿者30人(女27人,男3人)进行实验。
2、实验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试器,将0.020~0.025mL受试物放入斑试器小室内。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贴敷在受试者背部,持续24h。24h后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分别于去除后0.5h、24h、48h观察皮肤反应,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如表8),记录观察结果。
表8皮肤封闭型斑贴实验皮肤反应分级标准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除去斑试器0.5h后观察,对比例6中,1级皮肤不良反应出现了5例,而对比例5中1级皮肤不良反应仅有1例,表明薰衣草精油可能存在一定的皮肤刺激性,而实施例11中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进行组合,可有效减少薰衣草精油的皮肤刺激性,提高了薰衣草精油的使用安全性,可保障薰衣草精油在护肤品中的添加量达到其可真正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另外,实施例12中添加红毛丹提取物后也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该组合物较温和,可安全使用。
表9皮肤封闭型斑贴实验结果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为1:20~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和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为1:1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00kDa~1000kD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300kDa~800kD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含有红毛丹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毛丹提取物和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0:1。
8.权利要求1或6所述组合物在制备皮肤局部使用的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化妆品以液体(单层或多层型)、凝胶、膏、霜、乳液、面膜或冻干粉的形式体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化妆品中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酯复合物的重量比为0.01~0.1%,薰衣草精油的重量比为0.005~0.2%,红毛丹提取物的重量比为0.001~0.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85153.1A CN114886794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85153.1A CN114886794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86794A true CN114886794A (zh) | 2022-08-12 |
CN114886794B CN114886794B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2725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85153.1A Active CN114886794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8679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5767A (zh) * | 2014-07-31 | 2014-10-15 | 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CN106491634A (zh) * | 2016-10-31 | 2017-03-15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复合物及其组合物 |
CN107875054A (zh) * | 2017-11-20 | 2018-04-06 | 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薰衣草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18230A (zh) * | 2021-02-07 | 2021-06-25 | 广州美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4129483A (zh) * | 2021-12-15 | 2022-03-04 | 杭州配方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红毛丹果皮多酚和牛奶蛋白的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
-
2022
- 2022-05-27 CN CN202210585153.1A patent/CN1148867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95767A (zh) * | 2014-07-31 | 2014-10-15 | 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CN106491634A (zh) * | 2016-10-31 | 2017-03-15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玻璃酸二甲基硅烷醇复合物及其组合物 |
CN107875054A (zh) * | 2017-11-20 | 2018-04-06 | 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薰衣草复方精油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18230A (zh) * | 2021-02-07 | 2021-06-25 | 广州美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4129483A (zh) * | 2021-12-15 | 2022-03-04 | 杭州配方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红毛丹果皮多酚和牛奶蛋白的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86794B (zh) | 2023-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31992B2 (en) | Antioxidant composition | |
JP4693963B2 (ja) | エストロゲン様作用剤、コラーゲン産生促進剤、及び線維芽細胞増殖剤 | |
WO2024045952A1 (zh) | 含重组胶原蛋白具有修护舒缓功效的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的眼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352418A (zh) | 一种抗衰老精华液 | |
CN109276523A (zh) | 一种薄荷面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52385A (zh) | 抗衰老精华液 | |
CN116549367A (zh) | 一种含水蛭提取物的冻干头部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402342A (zh) | 一种抗老化的化妆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4737B (zh) | 一种以姜花作为抗衰老护肤因子的化妆品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352384A (zh) | 具有抗衰老功效的精华液 | |
KR101639578B1 (ko) | 바실씨앗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 |
CN118267326A (zh) | 一种抗衰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TW202106323A (zh) | 迷迭香癒傷組織萃取物用於製備抑制肌膚老化的組合物之用途以及用以誘導迷迭香癒傷組織的培養基 | |
CN114053181A (zh) | 一种抗皱组合物及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 |
CN114886794B (zh)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6807947A (zh) | 一种抗衰皮肤调理剂及其应用 | |
CN116270287A (zh) | 抗衰抗紫外损伤的水蛭素提取物冻干精华液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4712269A (zh) | 一种抗衰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3101245A (zh) | 一种具有修复妊娠纹功效的组合物和护理产品 | |
CN118845579B (zh) | 一种维稳修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日化品 | |
CN113368164B (zh) | 一种用于抗敏的中药组方发酵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
KR101460672B1 (ko) | 참바늘버섯 자실체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모발손상 방지용 조성물 | |
CN119385909A (zh) | 一种具有舒缓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5154360A (zh) |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及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8593409A (zh) | 一种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