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中空玻璃生产的玻璃下片系统,通过成组设置在支架输送轨道上的携带部例如电动吸盘,实现输送轨道上的携带部在完成单次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运输两次玻璃至包装台架上进行堆垛,相比与机械手装置逐个拾取玻璃的下片操作,提升了玻璃堆垛的效率并替代了静电吸附的工序,解决了玻璃堆垛下片效率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空玻璃生产的玻璃下片系统,包括铺纸机,还包括:
辊道单元,用于将玻璃输送至铺纸机的辊道单元布置在铺纸机的送纸端一侧;
包装台架,用于承载玻璃的包装台架布置于辊道单元与铺纸机之间;以及
堆垛单元,将所述辊道单元上的玻璃堆垛至包装台架上的堆垛单元布置于辊道单元与包装台架之间;
所述堆垛单元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固设有输送轨道,输送轨道途径包装台架和辊道单元的上方;
运输组件,至少一组运输组件活动设于输送轨道上;以及
携带部,若干个携带部分别固设于运输组件上;
成组的携带部分别位于辊道单元和包装台架上方的输送轨道上,运输组件使辊道单元上方的携带部将抓取的玻璃移动至包装台架处,同时包装台架上方的携带部完成玻璃堆垛后被运输组件复位至辊道单元处。
进一步,所述输送轨道包括分别活动设有单个携带部且成组设置的往复式轨道或至少活动设有一组携带部的环路式轨道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运输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活动安装在输送轨道上;
驱动部,固设于连接部上的驱动部与输送轨道传动连接;以及
伸缩部,所述伸缩部的两端分别固设于连接部与携带部上。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改变携带部相对于输送轨道位置的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用于调整水平位置的横向调整部或用于调整高度位置的纵向调整部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调整运输组件运行状态的导动组件,导动组件固设于包装台架上方的输送轨道上,所述导动组件包括:
导体,所述导体沿输送轨道布置并形成回路;以及
切换部,用于将驱动部或伸缩部分别与导体形成闭合回路的切换部活动设于连接部上。
进一步,所述切换部包括: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拆卸安装于包装台架上方的输送轨道上;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活动设于连接部上,导电件分别与朝向导体、驱动部以及伸缩部的方向设置有电触点,
输送轨道上的运输组件接触到导动组件时,导电件受定位件的推动沿连接部滑动,使导电件的电触点从分别与导体和驱动部接触转换为分别与导体和伸缩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铺纸机包括:
牵引机构,用于将间隔纸导向至堆垛玻璃表面的牵引机构布置于包装台架两侧且与铺纸机传动连接;
上纸机构,用于补充铺纸机中间隔纸的上纸机构固设于铺纸机上方;以及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固设于牵引机构下方并用于调整牵引机构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回转部,用于牵引间隔纸向堆垛玻璃表面移动的回转部安装于铺纸机上;
绕卷部,与回转部传动连接的绕卷部分布在包装台架两侧;以及
引导部,若干个用于固定间隔纸的引导部固设于绕卷部上。
进一步,所述上纸机构包括:
纸仓,用于装载若干个间隔纸筒轴的纸仓固设于铺纸机顶部;
纸辊,用于装夹间隔纸筒轴的纸辊活动对设于纸仓一端的侧壁;以及
隔板,所述隔板倾斜固设于纸仓中,隔板底端与纸仓一端开设有大于间隔纸筒轴直径且小于间隔纸直径的开口。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转移堆垛玻璃的转运组件,转运组件固设于包装台架的底部;
所述转运组件包括用于调整包装台架姿态的翻转部以及用于盛接包装堆垛玻璃的装载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成组设置在支架输送轨道上的携带部例如电动吸盘,实现输送轨道上的携带部在完成单次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运输两次玻璃至包装台架上进行堆垛,相比与机械手装置逐个拾取玻璃的下片操作,提升了玻璃堆垛的效率并替代了静电吸附的工序。
(2)本发明通过将输送轨道布置成闭环结构的环路式轨道,使携带部沿同一方向运行实现重复的堆垛玻璃,充分利用携带部在输送轨道上的移动路径将辊道单元上的玻璃堆垛至包装台架上;配合在输送轨道的路径上布置若干组的辊道单元、包装台架以及铺纸机,实现在单个携带部沿输送轨道移动一周的过程中,对多块玻璃进行堆垛。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调整组件,使相邻输送轨道上的携带部在交汇时错开,避免玻璃堆垛过程中在输送轨道路径上受到相邻携带部的干涉,实现密集布置的输送轨道对大尺寸的玻璃进行堆垛。
(4)本发明通过利用运输组件移动至输送轨道的相应位置时,使切换部控制运输组件中驱动部以及伸缩部的运行状态,实现玻璃的堆垛,节省了对运输组件运行状态的控制步骤,并提升了玻璃堆垛在包装台架上的位置精度。
(5)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上纸机构,在纸仓中装载的间隔纸随倾斜的隔板向下滚落至纸仓的一端,接着对设的纸辊相互靠近装夹至间隔纸的筒轴中,随后拨纸部挑起筒轴上绕卷的间隔纸,使铺纸机继续进行铺纸;便于将被拨纸部挑起,以直接进行铺纸,减少了人工更换铺纸机中间隔纸筒轴的操作,进一步提升可堆垛玻璃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提升玻璃深加工完成后在包装堆垛工序中的效率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 “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中空玻璃生产的玻璃下片系统,包括铺纸机1,还包括:
辊道单元2,用于将玻璃10输送至铺纸机1的辊道单元2布置在铺纸机1的送纸端一侧;
包装台架3,用于承载玻璃10的包装台架3布置于辊道单元2与铺纸机1之间;以及
堆垛单元4,将所述辊道单元2上的玻璃10堆垛至包装台架3上的堆垛单元4布置于辊道单元2与包装台架3之间;
所述堆垛单元4包括:
支架41,所述支架41上固设有输送轨道42,输送轨道42途径包装台架3和辊道单元2的上方;
运输组件43,至少一组运输组件43活动设于输送轨道42上;以及
携带部44,若干个携带部44分别固设于运输组件43上;
成组的携带部44分别位于辊道单元2和包装台架3上方的输送轨道42上,运输组件43使辊道单元2上方的携带部44将抓取的玻璃10移动至包装台架3处,同时包装台架3上方的携带部44完成玻璃10堆垛后被运输组件43复位至辊道单元2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成组设置在支架41输送轨道42上的携带部44例如电动吸盘,使其在堆垛玻璃10的过程中,当抓取有玻璃10的携带部44移动至包装台架3的过程中,成组设置的另一个携带部44完成玻璃10堆垛并移动复位至辊道单元2如传送带处,同时在此过程中的铺纸机1完成一次对堆垛在包装台架3上玻璃10的铺纸动作,如此往复,实现输送轨道42上的携带部44在完成单次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运输两次玻璃10至包装台架3上进行堆垛,相比与机械手装置逐个拾取玻璃10的下片操作,提升了玻璃10堆垛下片的效率;
值得说明的是,在玻璃10堆垛至包装台架3上时,为保证携带部44如电动吸盘释放后一块堆垛的玻璃10与包装台架3上已堆垛玻璃10间不产生跌落碰撞,在运输组件43抵达包装台架3上方时,运输组件43会驱动携带部44降下,直至运输组件43检测到与包装台架3上已堆垛玻璃10的距离满足携带部44上玻璃10的堆垛条件后,例如在运输组件43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包装台架3上堆垛玻璃10顶部间的距离,再使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释放玻璃10,从而将玻璃10逐个的堆垛起来;
还值得说明的是,在输送轨道42上成组布置的运输组件43之间连接有牵引绳,实现单个运输组件43沿输送轨道42的主动驱动带动其他运输组件43沿输送轨道42的从动移动,并保持成组运输组件43之间在输送轨道42上的距离精度。
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输送轨道42包括分别活动设有单个携带部44且成组设置的往复式轨道421或至少活动设有一组携带部44的环路式轨道422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例如将输送轨道42布置成线性或线性的往复式轨道421,使携带部44仅能通过在输送轨道42上进行往复式移动实现重复的堆垛玻璃10;更进一步,还可以将输送轨道42布置成闭环结构的环路式轨道422,使携带部44沿同一方向运行实现重复的堆垛玻璃10,充分利用携带部44在输送轨道42上的移动路径将辊道单元2上的玻璃10堆垛至包装台架3上;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还可在输送轨道42的路径上布置若干组的辊道单元2、包装台架3以及铺纸机1,配合布置在输送轨道42路径中的若干个辊道单元2,使成组的携带部44沿环路式轨道422间隔布置,并使携带部44之间的距离匹配若干个辊道单元2以及若干个包装台架3之间在输送轨道42上的间隔距离,实现在单个携带部44沿输送轨道42移动一周的过程中,对多块玻璃10进行堆垛。
具体的,如图6-8所示,所述运输组件43包括:
连接部431,所述连接部431活动安装在输送轨道42上;
驱动部432,固设于连接部431上的驱动部432与输送轨道42传动连接;以及
伸缩部433,所述伸缩部433的两端分别固设于连接部431与携带部44上。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32如轨道电机牵引连接部431如滑动安装在输送轨道42上的卡块移动起来,使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固定的玻璃10移动至包装台架3处,随后伸缩部433如电动推杆伸长使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的玻璃10降下,配合安装在伸缩部433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与包装台架3上铺设间隔纸间的距离,使携带部44电动吸盘上的玻璃10被降下至接触间隔纸的位置进行堆垛;本实施例中,利用玻璃10与间隔纸对红外距离传感器的红外线不同的反射率来识别与已铺设间隔纸间的的距离;
同样的,还可在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安装应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使得在伸缩部433下降的过程中,当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的玻璃10接触到包装台架3并转移了部分重力后,使电动吸盘上的负载降低并被应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此时停止伸缩部433的动作并使电动吸盘释放下玻璃10。
具体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用于改变携带部44相对于输送轨道42位置的调整组件5,所述调整组件5包括用于调整水平位置的横向调整部51或用于调整高度位置的纵向调整部52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横向调整部51例如采用垂直于输送轨道42行进方向设置的桁架,使运输组件43中的伸缩部433通过桁架滑动安装在连接部431上,在成组设置的往复式轨道421或环路式轨道422中,使抓取有玻璃10的携带部44与相邻输送轨道42上空置的携带部44交汇而过时,同时横向调整部51的桁架使交汇的携带部44之间相互远离;
同样的,纵向调整部52例如通过控制伸缩部433的电动推杆在完成玻璃10堆垛后,电动推杆收缩的长度小于抓取有玻璃10时的长度,或者使输送轨道42从包装台架3向辊道单元2的路径高度高于输送轨道42从辊道单元2向包装台架3的路径高度,使相邻输送轨道42上的携带部44交汇时,在高度位置上错开;
从而避免玻璃10堆垛过程中在输送轨道42路径上的干涉,实现密集布置的输送轨道42对大尺寸玻璃10的堆垛。
更具体的,如图4、6-8所示,还包括用于调整运输组件43运行状态的导动组件6,导动组件6固设于包装台架3上方的输送轨道42上,所述导动组件6包括:
导体61,所述导体61沿输送轨道42布置并形成回路;以及
切换部62,用于将驱动部432或伸缩部433分别与导体61形成闭合回路的切换部62活动设于连接部431上。
本实施例中,根据下片系统中输送轨道42以及包装台架3的布置形式,对应安装导动组件6,并使运输组件43中驱动部432的轨道电机与伸缩部433的电动推杆分别通过切换部62与导体61连接,在运输组件43接触到导动组件6时,切换部62产生动作使导体61与驱动部432轨道电机的连接断开,停止驱动部432的运行;同样的,切换部62动作使导体61与伸缩部433的电动推杆连接,进而控制携带部44降下将玻璃10堆垛至包装台架3上;
值得说明的是,还可利用导体61与切换部62对运输组件43中驱动部432以及伸缩部433连接状态的控制作用,使导体61连接成的闭合回路状态作为电信号进行控制,进而可以在驱动部432以及伸缩部433中采用非电能驱动的元件,例如液压马达或气缸,增加运输组件43的适用性。
具体的,如图7-8所示,所述切换部62包括:
定位件621,所述定位件621可拆卸安装于包装台架3上方的输送轨道42上;
导电件622,所述导电件622活动设于连接部431上,导电件622分别与朝向导体61、驱动部432以及伸缩部433的方向设置有电触点6221,
输送轨道42上的运输组件43接触到导动组件6时,导电件622受定位件621的推动沿连接部431滑动,使导电件622的电触点6221从分别与导体61和驱动部432接触转换为分别与导体61和伸缩部433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将定位件621固定在包装台架3上方的输送轨道42上,当运输组件43驱动携带部44移动到导动组件6的位置时,使导电件622受输送轨道42上定位件621的位置干涉,进而沿连接部431产生移动,导电件622表面的电触点6221成对布置,且导电件622朝向驱动部432以及伸缩部433的电触点6221面积小于朝向导体61的电触点6221面积,使得导电件622在连接部431中的滑动变换保持电触点6221与导体61的接触状态,而导电件622的电触点6221仅与驱动部432或伸缩部433其中一者接触,从而实现切换部62对运输组件43的控制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3、9-11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铺纸机1包括:
牵引机构11,用于将间隔纸导向至堆垛玻璃10表面的牵引机构11布置于包装台架3两侧且与铺纸机1传动连接;
上纸机构12,用于补充铺纸机1中间隔纸的上纸机构12固设于铺纸机1上方;以及
抬升组件13,所述抬升组件13固设于牵引机构11下方并用于调整牵引机构11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堆垛单元4每完成一次玻璃10堆垛后,铺纸机1的送纸端即向包装台架3上堆垛的玻璃10进行铺纸,脱离铺纸机1的间隔纸被牵引机构11导向覆盖在玻璃10表面,当铺纸机1中筒轴上的间隔纸消耗完后,通过上纸机构12撤去空筒轴并装载新筒轴,在铺纸过程中的抬升组件13例如电控升降杆,根据堆垛玻璃10的厚度数据,在完成前一块堆垛玻璃10的铺纸后,使牵引机构11同步向上升起,继而使牵引机构11与铺纸机1送纸端之间的间隔纸升起并被裁切分离。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所述牵引机构11包括:
回转部111,用于牵引间隔纸向堆垛玻璃10表面移动的回转部111安装于铺纸机1上;
绕卷部112,与回转部111传动连接的绕卷部112分布在包装台架3两侧;以及
引导部113,若干个用于固定间隔纸的引导部113固设于绕卷部112上。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机构11中的回转部111和绕卷部112,可采用安装在杆件机构上的链轮及链带机构,引导部113可采用静电条,当包装台架3上堆垛有一块玻璃10后,回转部111的链轮驱动绕转部的链带使引导部113的静电条沿玻璃10表面往复扫掠而过,同时在铺纸过程中使铺纸机1的出纸端设置除静电装置去除间隔纸上的静电,并使间隔纸搭附在静电条的表面实现对玻璃10的覆盖,当绕卷部112持续运转使静电条脱离玻璃10区域后,间隔纸即被附着在玻璃10表面;
需要补充的是,在将堆垛玻璃10转移至包装台架3外侧时,用于安装牵引机构11的杆件机构收回至铺纸机1中,释放出用于包装台架3的移动空间。
具体的,如图9、11所示,所述上纸机构12包括:
纸仓121,用于装载若干个间隔纸筒轴的纸仓121固设于铺纸机1顶部;
纸辊122,用于装夹间隔纸筒轴的纸辊122活动对设于纸仓121一端的侧壁;以及
隔板123,所述隔板123倾斜固设于纸仓121中,隔板123底端与纸仓121一端开设有大于间隔纸筒轴直径且小于间隔纸直径的开口1230。
在本实施例中,当纸辊122上转动装夹的间隔纸使用完后,活动对设于纸仓121侧壁上的纸辊122相互远离,使得筒轴落下并沿隔板123底端的开口1230排出,纸仓121中装载的间隔纸随倾斜的隔板123向下滚落至纸仓121的一端,接着对设的纸辊122相互靠近装夹至间隔纸的筒轴中,随后拨纸部挑起筒轴上绕卷的间隔纸,使铺纸机1继续进行铺纸;
值得说明的是,装载于纸仓121中的间隔纸绕卷的旋向与纸辊12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便于将被拨纸部挑起,以直接进行铺纸,减少了人工更换铺纸机1中间隔纸筒轴的操作,进一步提升可堆垛玻璃10的效率。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还包括用于转移堆垛玻璃10的转运组件31,转运组件31固设于包装台架3的底部;
所述转运组件31包括用于调整包装台架3姿态的翻转部311以及用于盛接包装堆垛玻璃10的装载部312。
本实施例中,包装台架3上的玻璃10在堆垛至一个包装单元的容量后,翻转部311例如安装在包装台架3底部的液压杆组以及滑台,使包装台架3向一侧移动脱离堆垛单元的位置后进行翻转,同时在包装台架3的翻转动作前,装载部312例如安装在液压杆组上的堆垛架被放置在包装台架3一侧并与堆垛玻璃10的侧面及上表面相接触,使得翻转部311配合装载部312进行同步翻转,将包装堆垛的玻璃10稳定的转运出来,以便于包装台架3上继续进行玻璃10堆垛。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3所示,对于布置有若干组辊道单元2、包装台架3以及铺纸机1的下片系统,可以通过架空下片系统的各机构,使包装台架3下方具备升降空间用于转运组件31的运行;同样的也可以在包装台架3的一侧设置可移动布置的辊道单元2或铺纸机1,在进行玻璃10堆垛完成进行需进行转运时,挪开以作为装载部312移动的空间。
工作步骤
步骤一、当抓取有玻璃10的携带部44移动至包装台架3的过程中,成组设置的另一个携带部44完成玻璃10堆垛并移动复位至辊道单元2如传送带处,同时在此过程中的铺纸机1完成一次对堆垛在包装台架3上玻璃10的铺纸动作,如此往复,实现输送轨道42上的携带部44在完成单次循环移动的过程中运输两次玻璃10至包装台架3上进行堆垛;
步骤二、在运输组件43抵达包装台架3上方时,运输组件43会驱动携带部44降下,直至运输组件43检测到与包装台架3上已堆垛玻璃10的距离满足携带部44上玻璃10的堆垛条件后,例如在运输组件43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与包装台架3上堆垛玻璃10顶部间的距离,再使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释放玻璃10,从而将玻璃10逐个的堆垛起来;
步骤三、在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固定的玻璃10移动至包装台架3处时,随后伸缩部433如电动推杆伸长使携带部44的电动吸盘上的玻璃10降下,配合安装在伸缩部433上的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与包装台架3上铺设间隔纸间的距离,使携带部44电动吸盘上的玻璃10被降下至接触间隔纸的位置进行堆垛;
步骤四、横向调整部51的桁架,在抓取有玻璃10的携带部44与相邻输送轨道42上空置的携带部44交汇而过时,同时横向调整部51的桁架使交汇的携带部44之间相互远离;纵向调整部52例如通过控制伸缩部433的电动推杆在完成玻璃10堆垛后的收缩长度小于抓取有玻璃10时的长度,使相邻输送轨道42上的携带部44交汇时,在高度位置上错开;
步骤五、在运输组件43接触到导动组件6时,切换部62产生动作使导体61与驱动部432轨道电机的连接断开,停止驱动部432的运行;随后切换部62动作使导体61与伸缩部433的电动推杆连接,进而控制携带部44降下将玻璃10堆垛至包装台架3上;
步骤六、运输组件43驱动携带部44移动到导动组件6的位置时,使导电件622受输送轨道42上定位件621的位置干涉,进而沿连接部431产生移动,使得导电件622在连接部431中的滑动变换保持电触点6221与导体61的接触状态,而导电件622的电触点6221仅与驱动部432或伸缩部433其中一者接触,实现切换部62对运输组件43的精确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