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731359B -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359B
CN114731359B CN202080076361.8A CN202080076361A CN114731359B CN 114731359 B CN114731359 B CN 114731359B CN 202080076361 A CN202080076361 A CN 202080076361A CN 114731359 B CN114731359 B CN 114731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hotosensitive
assembly
identification element
effective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63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1359A (zh
Inventor
吴炳
周凯伦
李潍
黄宇
金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103740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75198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103739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75198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31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1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和一感光组件。所述镜头包括一镜筒、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为非回转体,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 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摄像模组,尤其涉及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摄像装置成为电子终端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于满足使用者对拍摄影像的需求。阵列式摄像模组通常包含有至少两个摄像模组,根据不同的拍照需求进行不同功能的摄像模组的组合,实现在变焦拍摄、大视场拍摄等方面比单镜头摄像有更优秀的表现,成为当下及未来的热门应用。
目前,阵列式摄像模组通常包含有长焦摄像模组、广角摄像模组、普通模组等,比如常见的双摄模组采用长焦模组与广角模组组成。单个电子终端上配备阵列摄像模组,摄像模组数量的增加和新功能摄像模组的加入,对摄像模组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和组装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大广角摄像模组的视场角大,由于光线的倾斜度大引起的场曲畸变较大,比如130°的视场角的镜头,畸变大于10%。在利用现有棋盘式的标板拍照测试时,广角摄像模组在测试解像力时大畸变引起常规CTF标板四角解像力难以测试,即广角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受畸变影响外围测试直线弯曲严重。在利用现有刃边处理的算法进行计算时,误差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整体解像能力不良,通常采用软件来进行畸变校正。一方面,随着广角摄像模组的视场角越来越大,而软件可调整的畸变范围有限,难以满足超过110°的视场角产生的畸变校正。另一方面,软件畸变校正在调整区域会存在损失像素的问题,软件校正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量非常大,所需要的硬件要求也非常高。
为解决广角摄像模组的畸变问题,从光学系统的本身改进出发,采用自由曲面光学镜片来替换对镜头中的其中至少一个普通光学镜片,利用自由曲面的设计自由度来进行光学系统的光路设计,减少大广角带来的畸变影响,以便提高光学系统的技术参数。由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为非旋转对称体,因此在自由曲面光学镜片被安装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自由曲面光学镜片形成的有效成像区域对应到感光芯片的成像区域。带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在组装时很难观察到自由曲面的有效成像区域方向,从而给组装带来难度。摄像模组的镜头组件再被组装过程中,由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存在,不仅需要在平面方向的移动和倾斜,还需要根据有效成像区域与所述感光芯片的成像区域对应,因而需要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调整。现有技术的带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的组装速度受限于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位置调整,难以提高组装速度。
另一方面,对于能够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即带有马达的摄像模组,在现有的普通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马达先与镜头进行定高锁附,在主动对焦过程中,设备夹持马达与镜头整体,与感光组件进行调整。而当设置有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镜头仍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组装时,在旋转调整后,容易导致马达外壳与线路板错位,从而造成摄像模组的外观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为带有标记的镜头,以标识出所述镜头形成的一成像面位置,有利于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包括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通过标识的方式识别出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一有效径,以便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组装所述镜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包括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由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识别出所述镜头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以便基于所述有效径组装所述镜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标识出所述有效径,有利于简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工艺步骤,实现带第一镜片单元的摄像模组的快速组装,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生产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标识元件定向地组装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马达,以使得所述镜头与马达方向相适应,使模组的外观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简化了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校正的过程,利用光学系统本身的调整,减少畸变的设计,使得摄像模组图像校正过程的计算量和图像损失减少。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有利于视觉识别设备根据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定位识别所述镜头,有利于组装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镜头表面通在特定位置处设孔或设置凸起标识点的方式形成所述标识元件,简化了所述镜头的加工和制造流程。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是通过视觉识别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标记,根据所述标记的位置组装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组件和一感光组件,有利于提高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成品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记的位置,并根据所述标记位置计算得出所述镜头组件形成的一靶面位置,以便于在组装过程识别,使得光学系统的靶面与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对应,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记的位置定向地安装所述镜头于所述马达,并通过识别所述标记的位置使得马达外壳方向与线路板方向相适应。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记位置在主动对焦过程中,基于所述标记位置使得镜头与马达方向相适应,利用感光元件贴附方向与线路板矩形方向相适应,从而使得经历主动对焦调整后,当有效径与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域相适应时,马达方向与线路板方向也满足相适应的过程。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包括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通过标识的方式识别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一有效径,以便基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组装所述镜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外以涂黑、镀黑或者贴附黑色可识别的标记的方式形成所述标记元件,以便通过机器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在对应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结构光部的外侧设置具有遮光性能的所述标识元件,通过所述标识元件识别所述镜头形成的所述靶面的位置和形状,并且由所述标识元件遮挡进入到所述镜筒内的杂散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可被实施为一标识槽,其中所述标识槽被形成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片,通过可被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槽的位置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有效径方向,有利于简化加工制造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镜头标识出所述有效径,有利于简化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工艺步骤,实现带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快速组装,提高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生产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设备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确定所述镜头的安装方向,有利于简化安装步骤和提高安装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镜头,其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为非回转体;以及
至少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具有固定的预设角度,以便根据所述标识元件确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位置和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距离所述有效径部特定位置对应的所述镜筒,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位于距离所述标识元件特定位置,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被一体地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为一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进一步包括一标识主体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标识槽,所述标识主体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槽被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以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槽的方式识别所述标识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进一步包括一标识主体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切边,所述标识主体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切边被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以通过视觉识别所述切边的方式识别所述标识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为一涂层,所述标识元件被贴附于所述镜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筒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主体和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上端部和一镜筒下端部,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的所述镜筒上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筒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主体和一镜片安装腔,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所述镜筒主体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所述镜筒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上端部和一镜筒下端部,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的所述镜筒下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镜筒的所述镜筒主体具有一镜筒外侧壁,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的所述镜筒外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摄像模组,其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为非回转体;以及
至少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一感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在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形成一成像面,基于所述成像面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的安装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镜头固定装置,其中所述镜头的所述镜筒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马达和马达外壳,其中所述镜筒的所述标识元件的方向和所述马达的外壳的方向具有固定的预设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距离所述有效径部特定位置对应的所述镜筒,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位于距离所述标识元件特定位置,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镜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至少一标识元件于一镜筒;
(b)组装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于一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以及
(c)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调整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的位置至所述标识元件的特定位置,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所述标识元件被形成于所述镜筒的一镜筒主体,并且所述标识元件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的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所述标识元件被形成于所述镜筒的一镜筒主体,并且所述标识元件包括一标识主体和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的一标识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的一镜筒上端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的一镜筒下端部。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拍摄被夹取的一镜头组件,基于一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镜头组件的一镜头的至少一标识元件,和根据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确定所述镜头的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一有效径部的方向;
(b)电导通一感光组件,和获取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一图像信息;
(c)基于拍摄的所述图像信息调整所述镜头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镜头形成的一靶面覆盖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成像区,所述感光组件成像清晰;以及
(d)固定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凸起,其中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凹槽,其中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被涂覆于所述镜头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其中所述标识元件的形状适配于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被涂覆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片单元,其中所述标识元件的形状适配于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为形成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标识槽,由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识元件为形成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一标识槽,由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
(a0.1)识别所述镜头的所述标识元件和一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和
(a0.2)以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所述有效径部的方向适配于所述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的方式固定所述镜头于所述马达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a0.2)进一步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计算所述镜头的所述有效径部的方向与所述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的旋转角度差;
旋转所述镜头的所述镜筒,以使得所述有效径部的一边与所述马达外壳的一边平行;以及
点胶和固化所述镜头与一马达,以使得所述镜头与所述马达外壳平行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a.1)拍摄所述感光组件,和识别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元件的位置;和
(a.2)依据所述镜头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所述感光元件的位置初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以使所述有效径部的边缘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轮廓大致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的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旋转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的装置在X/Y方向平移;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平移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处理获取的图像,和捕捉所述感光元件的成像边缘;和
(c.2)根据图像边缘的暗角区域变化确定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感光元件成像边界的矫正方向,和计算所述镜头组件的矫正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3)基于得到的矫正角度方向地驱动所述镜头组件转动,以使得所述有效颈部的边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边在垂直方向平行且对应;和
(c.4)基于拍摄的图像信息平移和倾斜所述镜头组件,以使得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形成的一靶面区域覆盖所述感光元件的一成像感光区,所述感光组件获取清晰图像。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一镜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镜头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所述镜头形成的成像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C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D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E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一镜头的整体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C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D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E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F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形成的靶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与马达安装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调整动作示意图。
图14A至图14D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安装过程的矫正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6,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摄像模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10、一感光组件20以及一镜头固定装置30,其中所述镜头1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所述感光组件20在通电情况下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基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光学成像性能将所述镜头1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所述镜头10具有标识功能,其中所述镜头10基于所述镜头10的标识位置被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镜头1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
所述镜头10校正投射到所述感光组件20所述摄像模组视场范围内的成像光线产生的畸变,所述镜头10在对应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位置处形成一成像面101,其中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成像区域相适应,以通过所述镜头10校正的方式修正所述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换言之,所述镜头10在被安装时,所述镜头10被以所述成像面101形状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成像区域形状的方式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
如图2A所示,所述镜头10包括一镜筒11、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由所述镜筒11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由所述标识元件14标识出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定向地固定所述镜头10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即根据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固定所述镜头10的所述镜筒11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当所述镜头10被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后,所述标识元件14位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特定位置处,以便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
所述感光组件20包括一线路板21、一感光元件22、一镜座23以及至少一滤光片24,其中所述感光元件22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1,其中所述镜座23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1,所述滤光片24被贴附于所述镜座23。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根据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镜座23。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感光元件22具有一感光成像区221和环绕于所述感光成像区211的一非感光成像区222,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形状相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镜头10将所述成像面101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上表面,其中所述成像面101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尺寸,以便充分利用所述感光元件22以及预留一定的调整余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10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至少一表面为自由曲面,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为非旋转对称的镜片。因此,由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非圆形区域,即所述镜头10修正所述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而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22上表面的区域为非旋转对称的形状。由于所述镜头10的所述镜筒11为旋转对称体,当所述镜头10在被转动时,所述镜头10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成像面101随所述镜头10的转动而转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22形状的矩形面,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形状与所述镜头10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光学特性有关,即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
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被调试以固定时,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101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感光成像区域221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或调整所述感光组件20,以使得所述成像面101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具体而言,在所述摄像模组组装的过程中,所述感光组件20被点亮,其中所述感光组件2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20位置;或者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感光组件20相对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位置。组装设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根据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确定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位置和形状。在所述感光组件20被点亮的状态下,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调整所述感光组件20和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10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为非旋转对称体。因此,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或所述感光组件20的shift和title,即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平移,Z轴方向上的倾斜,以使得所述镜头10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感光元件22,所述镜头10的光心处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中心位置。此外,在主动对焦过程中还需要考虑rotation,即要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与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形状相适应,由组装设备对所述感光组件20或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调整,以保障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当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为矩形时,通过调试以使得所述成像面101的长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长边对应,所述成像面101的短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221的短边对应。优选地,所述镜头10基于可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14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并且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30与所述感光组件20调整和安装时,可使得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
如图2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摄像模组还可以被实施为能够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即带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相应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10、一感光组件20、至少一马达40和一马达外壳50,其中所述镜头10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马达40,由所述马达40基于所述马达外壳50驱动所述镜头10的移动,以调整所述镜头10的焦点位置。
所述镜头10被所述马达40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50,由所述马达外壳50固定所述镜头10于所述感光组件20。在所述镜头10被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50时,所述镜头10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被所述马达40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马达外壳。当所述镜头10被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50后,由所述马达外壳50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被调整而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时,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221,并且所述马达外壳50适应于所述感光组件20。换言之,当所述成像面101覆盖所述感光成像区221时,所述马达外壳5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20时,其中所述马达外壳50被固定的位置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20,避免所述马达外壳50与所述感光组件20的所述线路板21错位,而造成所述摄像模组的外观不良。
如图3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1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镜筒11包括一镜筒主体111和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一镜片安装腔112,其中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被所述镜筒主体111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112。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1的所述镜筒主体111,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位置的方式,确定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标识元件14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111,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镜片安装腔112,以便由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确定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被安装于所述镜筒11的所述镜片安装腔112后,基于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设置所述标识元件14于所述镜筒主体111,以便基于视觉识别出的所述标识元件14确定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镜筒11的所述镜筒主体111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上端部1111和自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镜筒下端部1112,其中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界定所述镜筒11的一上端开口1113,所述镜筒下端部1112界定所述镜筒11的一下端开口1114,其中所述镜片安装腔112连通所述上端开口1113和所述下端开口1114。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以便组装设备在所述镜筒11的上端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以识别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实施为一凸起,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包括一有效径部121和一结构部122,其中所述有效径部121位于所述结构部122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121到达所述成像面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部122达到所述成像面101的外侧。简言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对应于所述镜头10形成的所述成像面101的区域位置。相应地,所述标识元件14被用于标识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沿光轴方向的投影为矩形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其中至少一所述标识元件14对应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121长边或短边的中轴面与所述镜筒111交点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也就是说,视觉系统基于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相对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位置,以确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从而确定出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标识元件14被布置在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从而确定出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标识元件14凸出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的高度在0.1至0.3mm之间。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7A至图7E示出了所述镜头10的另外几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7A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A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A包括一镜筒11A、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A、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A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A,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A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A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A,由所述镜筒11A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A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A。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A的所述标识元件14A,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A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A,借以所述标识元件14A确定所述镜头10A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标识元件14A包括一标识主体141A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标识槽142A,其中所述标识槽142A被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141A。所述标识元件14A的所述标识主体141A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11A。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A的所述标识主体141A与所述镜筒11A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标识槽142A可被视觉识别,以基于所述标识槽142A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镜头10A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所述标识槽142A的深度在0.1至0.3mm之间。
如图7B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B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B包括一镜筒11B、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B、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B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B,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B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B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B,由所述镜筒11B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B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B。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B的所述标识元件14B,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B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B,借以所述标识元件14B确定所述镜头10B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标识元件14B包括一标识主体141B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切边142B,其中所述切边142B被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141B。所述标识元件14B的所述标识主体141B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11B。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B的所述标识主体141B与所述镜筒11B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切边142B可被视觉识别,以基于所述切边142B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镜头10B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所述切边142B的深度在0.1至0.3mm之间。
如图7C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镜头10C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C包括一镜筒11C、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C、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C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C,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C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C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C,由所述镜筒11C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C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C。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C的所述标识元件14C,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C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C,借以所述标识元件14C确定所述镜头10C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C被实施为贴附于所述镜筒11C的标识元件。优选地,所述标识元件14C可以但不限于一涂层,其中所述标识元件可被视觉系统识别以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C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镜头10C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如图7D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一镜头10D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D包括一镜筒11D、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D、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D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D,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D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D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D,由所述镜筒11D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D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D。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D的所述标识元件14D,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D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D的侧面。
具体地,所述镜筒11D的镜筒主体111D进一步具有一镜筒外侧壁1115D,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D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外侧壁1115D,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D可被视觉识别,借以所述标识元件14D确定所述镜头10D的一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D可以但不限于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11D的凸起结构,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111D且具有凹槽的标识元件,或者所述标识元件14D被实施为被贴附于所述镜筒主体111D且能够被视觉识别的一涂层。
如图7E所示,依照本发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的一镜头10E的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10E包括一镜筒11E、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E、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E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14E,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E和所述至少第二镜片单元13E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11E,由所述镜筒11E固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E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3E。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10E的所述标识元件14E,其中所述标识元件14E被设置于所述镜筒11E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镜筒11E包括一镜筒主体111E,其中所述镜筒主体111E包括一镜筒上端部1111E和自所述镜筒上端部1111E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镜筒下端部1112E。所述标识元件14E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下端部1112E。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14E可以但不限于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11E的凸起结构,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111E且具有凹槽的标识元件,或者所述标识元件14E被实施为被贴附于所述镜筒主体111E且能够被视觉识别的一涂层。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镜头10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设置至少一标识元件14于一镜筒11;
(b)组装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于所述镜筒11,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包括一有效径部121和一结构部122;以及
(c)基于所述标识元件14的位置调整所述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的位置至所述标识元件14的特定位置,借以所述标识元件14标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的所述有效径部121。
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形成于所述镜筒11的一镜筒主体111,并且所述标识元件14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凸起。
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形成于所述镜筒11的所述镜筒主体111,并且所述标识元件14包括一标识主体141和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141的一标识槽142。
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一镜筒上端部1111,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的方式辨识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在本发明的上述镜头的制造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标识元件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111的一镜筒下端部1112,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的方式辨识所述镜头10的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镜头10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组装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12和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13于一镜筒11,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2包括一有效径部121和一结构部122,其中所述结构部122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121;和
(II)识别出所述镜头10形成的一成像面101,和基于所述成像面101在距离所述有效径部121特定位置的所述镜筒11的位置设置至少一标识元件14,以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14确定所述成像面101的位置和形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制造方法中,所述标识元件14的设置方式和标识元件14的结构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8和图9A所示,依照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组件8100和一感光组件8200,通过所述组装方法将所述镜头组件8100被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8100设有标记,在组装过程中,设置于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标记可被组装设备的视觉识别系统识别,并且基于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记位置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和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以便所述镜头组件810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相匹配,所述感光组件8200能够正常成像。
如图9A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镜头组件8100包括一镜头810和一镜头固定装置830,其中所述镜头810被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所述感光组件8200在通电情况下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基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光学成像性能将所述镜头81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所述镜头810具有标识功能,其中所述镜头810基于所述镜头810的标识位置被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镜头81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设备识别所述镜头组件8100,和夹持固定视觉识别的所述镜头组件8100,所述组装设备通过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安装位置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即所述感光组件8200获得清晰可靠的成像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设备夹持所述镜头组件8100后,可通过调整所述镜头组件200相对于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感光组件8200适配于所述镜头组件8100。
所述镜头810对投射到所述感光组件8200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视场范围内的成像光线校正对应的畸变,所述镜头810在对应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位置处形成一靶面8101,其中所述靶面8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成像区域相适应,以通过所述镜头810校正的方式修正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换言之,所述镜头810在被安装时,所述镜头810被以其靶面8101形状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成像区域形状的方式由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固定所述感光组件8200。
如图9A所示,所述镜头810包括一镜筒811、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至少一镜片单元813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814,其中所述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和所述至少镜片单元813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811,由所述镜筒811固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和所述镜片单元813。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811,由所述标识元件814标识出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定向地固定所述镜头810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即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固定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当所述镜头810被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后,所述标识元件814位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的特定位置处,以便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
所述组装设备的一视觉识别系统可识别所述镜头810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其中所述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后,由所述组装设备的一夹持固定装置夹持所述镜头810和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调整所述镜头810的位置。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调整所述镜头810被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的位置,以便所述组装设备夹持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通过操作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的位置和角度将所述镜头组件8100以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
所述感光组件8200包括一线路板821、一感光元件822、一镜座823以及至少一滤光片824,其中所述感光元件822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821,其中所述镜座823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821,所述滤光片824被贴附于所述镜座823。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所述镜座823。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所述感光元件822具有一感光成像区8221和环绕于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一非感光成像区8222,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的形状与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形状相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镜头810将所述靶面8101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上表面,其中所述靶面8101的尺寸稍大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尺寸,以便充分利用所述感光元件822以及预留一定的调整余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810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至少一表面为自由曲面,即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为非旋转对称的镜片。因此,由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为非圆形区域,即所述镜头810修正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场曲畸变,而入射到所述感光元件822上表面的区域为非旋转对称的形状。由于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为旋转对称体,当所述镜头810在被转动时,所述镜头810形成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靶面8101随所述镜头810的转动而转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为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822形状的矩形面,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靶面8101的形状与所述镜头810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光学特性有关,即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因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
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被调试和固定时,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识别出所述靶面8101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感光成像区8221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或调整所述感光组件8200,以使得所述靶面8101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
具体而言,在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组装的过程中,所述感光组件8200被点亮,其中所述感光组件820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位置;或者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被固定,调整和固定所述感光组件8200相对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的位置。组装设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确定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位置和形状。在所述感光组件8200被点亮的状态下,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调整所述感光组件8200和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所述镜头810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为非旋转对称体。因此,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或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shift和title,即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平移,Z轴方向上的倾斜,以使得所述镜头810的光轴垂直于所述感光元件822,所述镜头810的光心处于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中心位置。此外,在主动对焦过程中还需要考虑rotation,即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或所述感光组件8200,以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形状相适应,由组装设备对所述感光组件8200或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调整,以保障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
当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为矩形时,通过调试以使得所述靶面8101的长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长边对应,所述靶面8101的短边与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短边对应。优选地,所述镜头810基于可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被定向地固定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并且当所述镜头固定装置83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调整和安装时,可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
如图9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还可以被实施为能够自动对焦的摄像模组,即带有马达的摄像模组。相应地,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包括一镜头组件8100A和一感光组件8200,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组件8100A,其中所述镜头组件8100A包括一镜头810、至少一马达840以及至少一马达外壳850,所述镜头810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马达840,由所述马达840基于所述马达外壳850驱动所述镜头810的移动,以调整所述镜头810的焦点位置。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被所述马达840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850,由所述马达外壳850固定所述镜头810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在所述镜头810被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850时,所述镜头810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被所述马达840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马达外壳850,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的方向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方向相适应。当所述镜头810被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850后,由所述马达外壳850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被调整而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时,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并且所述马达外壳850适应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换言之,当所述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时,所述马达外壳850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时,其中所述马达外壳850被固定的位置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避免所述马达外壳85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所述线路板821错位,而造成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外观不良。
根据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确定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以所述靶面8101被形成的方向和所述马达外壳850相适应的方式固定所述镜头810于所述马达840。示例性的,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确认所述靶面8101的方向和位置,并且调整所述靶面8101的长边方向平行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一边,利用感光元件822的贴附方向与所述线路板821矩形方向相适应,从而使得经历主动对焦调整后,当所述靶面8101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感光成像区8221的相适应时,所述马达外壳850与所述线路板821方向也满足相适应的过程。
详细地讲,所述镜头810被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850时,所述马达外壳850被固定在定高治具,其中所述安装设备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镜头810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和所述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根据识别出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和所述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确定出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被固定至所述马达外壳850所需要的旋转调整角度。所述安装设备夹持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和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调整所述镜筒811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的一边(比如长边)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的一边平行,以保证所述镜头810与所述马达840的平行组装。
如图9A或图9B所示,所述镜筒811包括一镜筒主体8111和形成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一镜片安装腔8112,其中所述镜片单元813和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被所述镜筒主体8111固定于所述镜片安装腔8112。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811的所述镜筒主体8111,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位置的方式,确定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标识元件814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其中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和所述镜片单元813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镜片安装腔8112,以便由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确定出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和所述镜片单元813被安装于所述镜筒811的所述镜片安装腔8112后,基于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设置所述标识元件814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以便基于视觉识别出的所述标识元件814确定出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大致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镜筒811的所述镜筒主体8111进一步包括一镜筒上端部81111和自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一体地向下延伸的一镜筒下端部81112,其中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界定所述镜筒811的一上端开口81113,所述镜筒下端部81112界定所述镜筒811的一下端开口81114,其中所述镜片安装腔8112连通所述上端开口81113和所述下端开口81114。
如图10A所示,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以便组装设备在所述镜筒811的上端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以识别出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被实施为一凸起,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标识元件814还可以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其他位置,比如所述镜筒下端部81112或者所述镜筒的外侧壁。也就是说,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的位置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组装设备的视觉识别系统可根据不同位置的所述标识元件814识别出所述标识元件814,以便计算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
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包括一有效径部8121和一结构光部8122,其中所述有效径部8121位于所述结构光部8122的内侧,其中外界光线经由所述有效径部8121到达所述靶面8101,外界光线经由所述结构光部8122达到所述靶面8101的外侧。简言之,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对应于所述镜头810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的区域位置。所述标识元件814被用于标识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位置和形状。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沿光轴方向的投影为矩形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于距离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特定位置处,比如所述标识元件814对应于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长边的中垂面的位置。组装设备利用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可计算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以便于所述组装设备根据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相对位置。或者,组装设备根据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得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调整所述有效径部8121方向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方向相适应。在所述镜头组件8100A的主动调焦过程中,所述组装设备夹持所述马达外壳850,当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所述成像感光区8221相适应时,所述马达外壳850的方向与所述线路板821的方向也相互适配。
优选地,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于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其中至少一所述标识元件814对应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长边或短边的中轴面与所述镜筒811的交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所述标识元件814被设置的位置和数量在此仅仅作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也就是说,视觉系统基于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相对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位置,以确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从而确定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是,可以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标识元件814被布置在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位置,确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从而确定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标识元件814凸出于所述镜筒主体8111的所述镜筒上端部81111,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的高度在0.1至0.3mm之间。
如图10B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镜头810B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810B包括一镜筒811B、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B、至少一镜片单元813B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814B,其中所述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B和所述至少镜片单元813B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811B,由所述镜筒811B固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B和所述镜片单元813B。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810B的所述标识元件814B,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B被设置于所述镜筒811B,借以所述标识元件814B确定所述镜头810B的一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
所述标识元件814B包括一标识主体8141B和进一步设有至少一标识槽8142B,其中所述标识槽8142B被形成于所述标识主体8141B。所述标识元件814B的所述标识主体8141B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811B。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B的所述标识主体8141B与所述镜筒811B为一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标识槽8142B可被视觉识别,以基于所述标识槽8142B所在位置确定所述镜头810B的一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优选地,所述标识槽8142B的深度在0.1至0.3mm之间。
如图10C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镜头810C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810C包括一镜筒811C、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至少一镜片单元813C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814C,其中所述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和所述至少镜片单元813C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811C,由所述镜筒811C固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和所述镜片单元813C。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810C的所述标识元件814C。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C的所述标识元件814C为设置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12C的所述结构光部8122C的黑色涂层,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C可被视觉识别以便根据所述标识元件814C的形状识别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C。换言之,所述标识元件814C被设置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C外,由所述标识元件814C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C,并基于可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C的位置和形状确认所述镜头810C形成的所述靶面8101C的位置和形状。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C被设置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C遮挡所述结构光部8122C。可选地,所述标识元件814C还可被设置于所述镜片单元813C,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C被以对应于所述结构光部8122C的位置的方式贴附于所述镜片单元813C。可选地,所述标识元件814C被设置于所述镜头810C的所述镜筒811C,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C被用于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C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C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标识元件814C可被实施为一遮光元件,其遮挡进入至所述结构光部8122C的光线,允许进入至所述有效径部8121C的光线通过。
如图10D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镜头810D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810D包括一镜筒811D、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D、至少一镜片单元813D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814D,其中所述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D和所述至少镜片单元813D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811D,由所述镜筒811D固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D和所述镜片单元813D。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810D的所述标识元件814D。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D的所述标识元件814D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810D的所述镜筒811D,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D以切边的方式在所述镜筒811D处形成一标识槽,其中所述标识槽对应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D的所述有效径121D,即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槽可得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D的所述有效径121D的位置,进而确定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
如图10E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镜头810E的另一可选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所述镜头810E包括一镜筒811E、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至少一镜片单元813E以及至少一标识元件814E,其中所述至少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和所述至少镜片单元813E被依次叠置于所述镜筒811E,由所述镜筒811E固定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和所述镜片单元813E。与上述较佳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镜头810E的所述标识元件814E。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镜头810E的所述标识元件814E被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810E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或所述镜片单元813E),其中所述标识元件814E以切边的方式在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的所述结构光部8122E的边缘处形成一标识槽,其中所述标识槽对应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E,即通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槽可得出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E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E的位置,进而确定出所述靶面8101的位置和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所述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拍摄被夹取的一镜头组件8100,基于一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一镜头810的至少一标识元件814,和根据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814确定所述镜头810的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一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
(b)电导通一感光组件8200,和获取所述感光组件8200拍摄的一图像信息;
(c)基于拍摄的所述图像信息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位置,以使所述镜头810形成的一靶面8101覆盖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感光成像区8221,所述感光组件8200成像清晰;以及
(d)固定所述镜头组件8100和所述感光组件8200。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由组装设备夹取所述镜头组件8100,所述组装设备的所述视觉识别系统拍摄所述镜头810,以识别出所述标识元件814,其中所述标识元件以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被设置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或所述镜片单元813。相应地,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元件814可被实施为凸起、凹槽或者涂层等。示例性的,所述标识元件814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筒811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可被所述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或者通过钻孔的方式将所述标识元件形成于所述镜筒811。
所述组装设备视觉识别所述标识元件814,并以所述标识元件814作为视觉识别对象,所述组装设备基于所述视觉识别对象的位置计算得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位置和形状。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
(a0.1)识别所述镜头810的所述标识元件814和一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和
(a0.2)以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812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适配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的方式固定所述镜头810于所述马达外壳850。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0.2)进一步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标识元件814的位置计算所述镜头810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方向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外部轮廓的旋转角度差;
旋转所述镜头810的所述镜筒811,以使得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一边与所述马达外壳850的一边平行;以及
点胶和固化所述镜头810与一马达840,以使得所述镜头810与所述马达外壳850平行组装。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a.1)拍摄所述感光组件8200,和识别所述感光组件8200的一感光元件822的位置;和
(a.2)依据所述镜头810的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所述感光元件822的位置初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8100,以使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边缘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轮廓大致平行。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8100旋转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8200拍摄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装置在X/Y方向平移;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8100平移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8200拍摄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处理获取的图像,和捕捉所述感光元件822的成像边缘;和
(c.2)根据图像边缘的暗角区域变化确定所述镜头组件8100与所述感光元件822成像边界的矫正方向,和计算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矫正角度。
在本发明的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3)基于得到的矫正角度方向地驱动所述镜头组件8100转动,以使得所述有效径部8121的边与所述感光元件822的边在垂直方向平行且对应;和
(c.4)基于拍摄的图像信息平移和倾斜所述镜头组件8100,以使得所述镜头组件8100的所述镜头810形成的一靶面8101区域覆盖所述感光元件822的一成像感光区8221,所述感光组件8200获取清晰图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1)

1.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组件;
一镜头固定装置;和
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
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依次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为非回转体;以及
至少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其中所述镜头基于所述镜头的标识位置被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以通过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位置的方式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线路板、一感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被可导通地设置于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在所述感光元件的上表面形成一成像面,基于所述成像面的位置和角度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感光组件的安装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通过视觉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识别出所述成像面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成像区域相对位置,进而调整所述镜头固定装置,以使得所述成像面适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感光成像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一马达和马达外壳,其中所述镜筒的所述标识元件的方向和所述马达的外壳的方向具有固定的预设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距离所述有效径部特定位置对应的所述镜筒,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包括一有效径部和一结构部,其中所述结构部向外地延伸自所述有效径部,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调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所述有效径部位于距离所述标识元件特定位置,借以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有效径部。
8.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感光组件;和
至少一马达;
一马达外壳;
一镜头,其中所述镜头被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镜头进一步包括:
一镜筒;
至少一第一镜片单元;和
至少一第二镜片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被设置于所述镜筒,其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为非回转体;以及
至少一标识元件,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设置于所述镜筒,所述标识元件用于定位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其中所述镜头被所述马达定高锁附于所述马达外壳,且所述镜头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被所述马达定向地设置于所述马达外壳,其中所述镜头由所述马达外壳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被调整而固定于所述感光组件,其中所述马达外壳被固定的位置适配于所述感光组件。
9.一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拍摄被夹取的一镜头组件,基于一视觉识别系统识别所述镜头组件的一镜头的至少一标识元件,和根据识别的所述标识元件确定所述镜头的一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一有效径部的方向;
(b)电导通一感光组件,和获取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一图像信息;
(c)基于拍摄的所述图像信息调整所述镜头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镜头形成的一靶面覆盖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成像区,所述感光组件成像清晰;以及
(d)固定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感光组件,其中在所述组装方法的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步骤:
(a0.1)识别所述镜头的所述标识元件和一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和
(a0.2)以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所述有效径部的方向适配于所述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的方式固定所述镜头于所述马达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凸起,其中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为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凹槽,其中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涂覆于所述镜头的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其中所述标识元件的形状适配于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被涂覆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片单元,其中所述标识元件的形状适配于所述有效径部,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为形成于所述镜头的一镜筒的一标识槽,由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标识元件为形成于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一标识槽,由所述标识元件标记所述自由曲面光学镜片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0.2)进一步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标识元件的位置计算所述镜头的所述有效径部的方向与所述马达外壳的外部轮廓的旋转角度差;
旋转所述镜头的镜筒,以使得所述有效径部的一边与所述马达外壳的一边平行;以及
点胶和固化所述镜头与一马达,以使得所述镜头与所述马达外壳平行组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a.1)拍摄所述感光组件,和识别所述感光组件的一感光元件的位置;和
(a.2)依据所述镜头的所述有效径部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所述感光元件的位置初步调整所述镜头组件,以使所述有效径部的边缘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轮廓大致平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的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旋转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进一步包括步骤:
控制夹持所述镜头组件的装置在X/Y方向平移;和
记录所述镜头组件平移过程中由所述感光组件拍摄的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1)处理获取的图像,和捕捉所述感光元件的成像边缘;和
(c.2)根据图像边缘的暗角区域变化确定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感光元件成像边界的矫正方向,和计算所述镜头组件的矫正角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进一步包括步骤:
(c.3)基于得到的矫正角度方向地驱动所述镜头组件转动,以使得所述有效径部的边与所述感光元件的边在垂直方向平行且对应;和
(c.4)基于拍摄的图像信息平移和倾斜所述镜头组件,以使得所述镜头组件的所述镜头形成的一靶面区域覆盖所述感光元件的一成像感光区,所述感光组件获取清晰图像。
CN202080076361.8A 2019-10-29 2020-08-31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Active CN1147313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7405.1A CN112751989B (zh) 2019-10-29 2019-10-29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110374051 2019-10-29
CN2019110373985 2019-10-29
CN201911037398.5A CN112751988B (zh) 2019-10-29 2019-10-29 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PCT/CN2020/112491 WO2021082708A1 (zh) 2019-10-29 2020-08-31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359A CN114731359A (zh) 2022-07-08
CN114731359B true CN114731359B (zh) 2024-01-26

Family

ID=75715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6361.8A Active CN114731359B (zh) 2019-10-29 2020-08-31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2070A1 (zh)
EP (1) EP4044576A4 (zh)
CN (1) CN114731359B (zh)
WO (1) WO20210827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76146A1 (en) * 2023-02-22 2024-08-29 Mobileye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572A (zh) * 2014-06-03 2017-02-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散装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CN208384208U (zh) * 2018-03-29 2019-01-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208572216U (zh) * 2018-05-30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阵列
CN11032062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6190A1 (ja) * 2006-01-25 2007-08-0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保持構造体
JP2010191345A (ja) * 2009-02-20 2010-09-02 Hitachi Maxell Ltd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WO2010101009A1 (ja) * 2009-03-02 2010-09-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レンズユニットとセンサーとの位置合わせ方法、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ウエハ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14077904A (ja) * 2012-10-11 2014-05-01 Olympus Corp 光学組立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立用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CN105445888B (zh) * 2015-12-21 2020-04-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调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校准方法
JP6976688B2 (ja) * 2017-01-26 2021-12-08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0557523B (zh) * 2018-05-30 2024-03-0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阵列及其组装方法
CN111090159B (zh) * 2018-10-24 2021-10-2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CN109683273B (zh) * 2019-03-04 2021-11-12 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572A (zh) * 2014-06-03 2017-02-2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散装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
CN208384208U (zh) * 2018-03-29 2019-01-15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CN110320625A (zh) * 2018-03-29 2019-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8572216U (zh) * 2018-05-30 2019-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阵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44576A1 (en) 2022-08-17
CN114731359A (zh) 2022-07-08
US20220382070A1 (en) 2022-12-01
EP4044576A4 (en) 2022-12-14
WO2021082708A1 (zh)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6325B (zh) 车载摄像头、车载摄像头的制造方法以及车体的制造方法
US6829011B1 (en) Electronic imaging device
US9712732B2 (en) Imagin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and imaging-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248369B1 (en) Camera focus for adas
CN114439827B (zh) 摄像模组组装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13037948B (zh) 自由曲面镜片、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4666464B (zh) 用于潜望式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和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4731359B (zh)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0557523B (zh) 摄像模组阵列及其组装方法
WO2019228109A1 (zh) 摄像模组阵列及其组装方法
CN112751989B (zh) 摄像模组、带标记的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US9791659B2 (en) Imag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730061B (zh) 摄像模组及其光学镜头、光学镜片和制造方法以及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2751988B (zh) 大广角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109015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CN112751992B (zh) 摄像模组及其镜头
JP2017103741A (ja) 車載カメ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車体の製造方法
CN112751991B (zh) 摄像模组和带标记的镜头
CN115716190A (zh) 一种多群镜头组的组装方法、设备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0958365A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CN219980947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0063236A1 (zh)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2751990B (zh)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JP2007047586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組立調整装置および組立調整方法
CN221149104U (zh) 灯具用红外摄像机构及自动追踪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