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725082B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5082B
CN114725082B CN202210320498.4A CN202210320498A CN114725082B CN 114725082 B CN114725082 B CN 114725082B CN 202210320498 A CN202210320498 A CN 202210320498A CN 114725082 B CN114725082 B CN 114725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ubstrate
movable
emitting diod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04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5082A (zh
Inventor
陈张倩
余艳平
钟彩娇
李俊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04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5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5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5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5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5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subclasses H10B, H10F, H10H, H10K or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10H20/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H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H20/00Individual inorganic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10H2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covered by H01L21/00
    • H01L2221/67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221/683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221/68304Apparatus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接收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接收基板一侧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进行转移;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发光二极管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发光二极管可由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精准的转移至接收基板,保证最终形成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具有自发光、结构简单、体积小和节能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研发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微发光二极管有希望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但由于制备工艺的限制,如何实现微发光二极管大量、精准的转移,成为目前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制作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以实现发光二极管的精准转移,进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接收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接收基板一侧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进行转移;
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依次经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所述接收基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可移动转移基板和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移动,以使发光二极管依次经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接收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接收基板一侧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进行转移;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发光二极管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保证发光二极管可由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精准的转移至接收基板,保证最终形成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虽然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器件结构,驱动方法和制造方法的基本概念,拓展和延伸到其它的结构和附图,毋庸置疑这些都应该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基板与可移动转移基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转移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所揭示和提示的基本概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接收基板101以及位于接收基板101一侧的发光二极管102,发光二极管102通过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装置进行转移;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发光二极管102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101。
其中,接收基板101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二极管102电连接,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102发光。根据发光二极管102的驱动方式不同,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不同。具体的,当发光二极管102的驱动方式为主动驱动时,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通过薄膜晶体管驱动发光二极管102发光;当发光二极管102的驱动方式为被动驱动时,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阴极信号线和阳极信号线,通过阴极信号线和阳极信号线为发光二极管102通过发光所需的阴极信号和阳极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102发光。本发明实施例对像素驱动电路的具体设置方式不进行说明。
可选的,发光二极管102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微发光二极管可以为Micro LED或Mini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体积小,空间集成度高,便于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良好。
对发光二极管102的转运采用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的转移装置进行实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发光二极管102的容纳位置,可移动转移基板可以接收和容纳由可转移转移部件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的发光二极管102。可移动转移部件可以包括多个,可移动转移部件可以实际使用需求单独工作或共同工作,保证转移效率。可移动转移部件可以对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02进行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保证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精度。可移动转移部件完成发光二极管102转移后,可移动转移基板与接收基板101对位,使得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按照设计需求排列的发光二极管102精准的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对对位后的发光二极管102与接收基板101可以采用加热或光固化工艺进行键合,制备得到显示面板,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发光二极管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使得可移动转移基板与接收基板精准对位,实现发光二极管的巨量转移,提高转移效率,发光二极管和接收基板形成显示面板,有效简化制作工艺,保证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接收基板10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发光二极管102包括朝向接收基板101一侧的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第一基板电极103与第一电极105电连接,第二基板电极104与第二电极106电连接。
其中,接收基板101包括位于同一侧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发光二极管102可以包括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可以分别为阳极和阴极,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均位于朝向接收基板101一侧,便于与接收基板101的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对接。对应发光二极管102的结构,接收基板101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1011,每个凹槽1011内均可用于容纳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同时将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设置在凹槽1011内,第一电极105和第一基板电极103电连接,第二电极106和第二基板电极104电连接,使得发光二极管102接收经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102出光显示。同时凹槽1011的设计,提高发光二极管102与接收基板101的对接效果,并降低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的,接收基板101包括朝向发光二极管102一侧且位于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之间的第一凹槽107,发光二极管102包括朝向接收基板101一侧且位于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之间的重心调整结构108,重心调整结构108与第一凹槽107对接。
其中,通过在发光二极管102一侧设置重心调整结构108,通过重心调整结构108调整发光二极管102的重心,控制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形态,使得发光二极管102可以以调整后的重心转移,便于发光二极管102更好地与接收基板101对接。例如可以通过重心调整结构108调整发光二极管102的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以朝向接收基板101的一侧与接收基板101对接,便于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更好地与第一基板电极103和第二基板电极104对接。具体的,在接收基板101中设置与重心调整结构108对接的第一凹槽107,通过重心调整结构108与第一凹槽107对接,对接后至少部分重心调整结构108设置在第一凹槽107中,增加发光二极管102与接收基板101之间的对接精度的同时不会增加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基板与可移动转移基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转移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可选的,接收基板101包括第一对位结构109,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第二对位结构111;第一对位结构109与第二对位结构111对应设置。
其中,接收基板101包括第一对位结构109,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第二对位结构111;第一对位结构109与第二对位结构111对应设置,使得第一对位结构109和第二对位结构111的投影重叠,保证接收基板101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精准对位。第一对位结构109和第二对位结构111可以为具有相同图案或形状的结构,可以相对设置在对应基板上或是贯穿对应基板设置,方便后续利用对位检测设备对接收基板101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进行对位检测,保证对位精度,进而保证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的发光二极管102可以精准被接收基板101接收。
继续参考图4、图5和图6,可选的,第一对位结构109包括多个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间隔设置于接收基板101朝向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第二对位结构111包括多个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间隔设置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朝向接收基板101一侧。
其中,第一对位结构109和第二对位结构111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对位结构109和第二对位结构111设置相同的数量,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第一对位结构109包括多个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间隔设置于接收基板101朝向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第二对位结构111包括多个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间隔设置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朝向接收基板101一侧。接收基板101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尺寸可以相同,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可以靠近接收基板101的边缘间隔设置,对应的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可以靠近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边缘间隔设置,借助第一子对位结构1091和第二子对位结构1111进行多点位精准对位,保证接收基板101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精准对位,避免多次对位操作,实现单次、高精度的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02被接收基板101接收。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具备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图7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基于同一的发明构思,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转移装置300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和控制单元(图中并未示出);控制单元分别与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移动,以使发光二极管102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转移至接收基板101。
其中,转移装置300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和控制单元;可移动转移部件112用于接收发光二极管102,并经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带动发光二极管102移动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同时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可以自由移动并根据设计需求灵活寻址,将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对应的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对应发光二极管102的摆放位置,保证转移精度。转移装置300可以设置有多个可移动转移部件112,通过控制多个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同时工作,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效率。同时工作的各个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在各自区域进行移动,互不影响工作。控制单元可以为中央处理器或是电脑等具备信息接收、计算和控制的设备。控制单元分别与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和可移动转移基板110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可移动转移部件112移动,保证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可以自动移动,并带动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使得发光二极管102可以在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上形成图案化摆放,具体摆放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控制单元识别到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已将发光二极管102已完全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移动,使得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上的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形成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利用控制单元控制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移动,使得发光二极管依次经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有效提高发光二极管的转移精度,降低转移难度,进而保证由发光二极管与接收基板组成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8,可选的,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包括运动单元1121和转移单元1122,运动单元1121与转移单元1122连接,运动单元1121用于带动转移单元1122升降和/或平动;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升降单元1101和转移基板1102,升降单元1101和转移基板1102连接,用于带动转移基板1102升降。
其中,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可以包括运动单元1121和转移单元1122,运动单元1121与转移单元1122连接,运动单元1121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运动单元1121可以为机械臂或者其他可以升降和/或平动的运动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运动单元1121的具体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定,图8中仅以运动单元包括机械臂为例进行说明。运动单元1121可以接收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进行移动,以带动转移单元1122升降和/或平动单元,进而运动单元1121带动转移单元1122自由寻址,灵活移动。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升降单元1101和转移基板1102,升降单元1101和转移基板1102连接,升降单元1101围绕转移基板1102设置,以使升降单元1101带动转移基板1102升降,当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将发光二极管102全部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和接收基板101经对位结构对位后,升降单元1101也可以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升降单元1101执行下降操作,使得可移动转移基板110靠近接收基板101,将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上的发光二极管102释放,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发光二极管102全部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后,控制单元控制升降基板执行上升操作,使得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远离接收基板101,完成转移工作。由于接收基板101包括与发光二极管102对应的键合位置,保证接收基板101能够精准接收到发光二极管102,进而通过键合接收基板101和发光二极管102以形成显示面板。
继续参考图8,可选的,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转移基板本体以及沿转移基板的厚度方向(如图中所示Y方向)上贯穿转移基板本体的转移开口113;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还包括可移动滑块114,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X方向),可移动滑块11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转移基板本体内;第一方向与转移基板1102的厚度方向相交;控制单元还与可移动滑块114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可移动滑块114沿第一方向移动。
其中,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转移基板本体以及沿转移基板110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转移基板本体的转移开口113,转移开口113用于容纳经可移动转移部件112转移至转移基板1102的发光二极管102,同一转移基板1102上可以设置多个转移开口113,多个转移开口113可以图案化设置,进而实现发光二极管102的图案化摆放,对应接收基板101也设置有相同图案化的发光二极管102的键合位置,最终形成图案化的显示面板。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还包括可移动滑块114,沿第一方向,可移动滑块11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转移基板本体内,且可移动滑块114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可移动滑块114沿第一方向可伸缩设置,当可移动滑块114处于伸出状态时,可移动滑块114可以承接发光二极管102,避免发光二极管102由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掉落。当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在转移发光二极管102过程中,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可移动滑块114均处于伸出状态,直至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完全将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并且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与接收基板101对位完成后,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可移动滑块114沿第一方向缩回,以使得发光二极管102由转移开口113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实现精准转移。
继续参考图8,可选的,转移单元1122包括第一转移通道115;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为W1,发光二极管102的尺寸为W2,其中,W2<W1<2W2。
其中,转移单元1122设置有第一转移通道115,保证发光二极管102在转移单元1122内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大于发光二极管102的尺寸W2,可以保证发光二极管102在第一转移通道115内的顺畅移动,便于经转移单元112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同时将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W1小于两倍的发光二极管102的尺寸W2,使得在第一转移通道115内只能进行单个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保证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精度,进而通过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对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02进行精准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进而保证最终形成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8,可选的,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转移基板本体以及沿转移基板1102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转移基板本体的转移开口113;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为W1,转移开口113的开口尺寸为W3,其中,W1=W3。
其中,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沿转移基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转移基板本体设置的转移开口113;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W1等于转移开口113的开口尺寸为W3,由于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设置保证每次经过只有一个发光二极管102可以在第一转移通道115内,同时将转移开口113的开口尺寸设置成与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内径尺寸相同,使得每次经第一转移通道115转移的发光二极管102同样能在转移开口113内转移,保证发光二极管102的转移效果。
继续参考图8,可选的,转移单元1122包括远离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的第二凹槽116,第二凹槽116用于容纳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102。
其中,转移单元1122设置有远离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的第二凹槽116,第二凹槽116内可以容纳多个发光二极管102,避免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02分别单独转移至转移单元1122,并经转移单元1122转移至可移动基板,通过转移单元1122设置第二凹槽116容纳多个发光二极管102,并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转移通道115的尺寸,保证发光二极管102依次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有效简化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02依次转移至转移单元1122再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繁琐操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可选的,转移单元1122包括靠近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的第三凹槽117,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包括靠近第三凹槽117一侧的凸起结构118,第三凹槽117和凸起结构118卡接固定。
其中,通过对转移单元1122靠近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一侧设置第三凹槽117,对应的在可移动转移基板110靠近第三凹槽117一侧的凸起结构118,第三凹槽117和凸起结构118的形状互补,使得第三凹槽117和凸起结构118可以卡接固定,保证当转移单元1122携带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时,可以使得转移单元1122能够精准移动并卡接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处,使得转移单元1122的第一转移通道115和转移开口113对齐,保证位于转移单元1122中的发光二极管102可以精准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中的转移开口113内。转移单元1122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对齐后,使得位于转移单元1122内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转移开口113处,由于此时转移开口113内的可移动滑块114均处于伸出状态,发光二极管102由可移动滑块11承接,运动单元1121带动转移单元1122将位于第二凹槽116内的发光二极管102均转移到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对应转移开口112处,控制单元识别到待续转移的发光二极管102均转移完毕,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停止工作,将带有已按照图案化需求摆放的发光二极管102的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与接收基板101进行对位,依据外部对位检测设备将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第二对位结构111与接收基板101的第一对位结构109进行对位,进而使得发光二极管102与位于接收基板101的发光二极管的摆放位置对位,对位后利用位于可移动转移基板110的升降单元1101执行下降操作,带动转移基板1102靠近接收基板101后,控制单元控制可移动滑块114收缩,使得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接收基板101,完成转移。通过利用可移动转移部件112带动发光二极管102转移至可移动转移基板110,保证发光二极管102的精准转移,可移动转移基板110可承载大量发光二极管102,可使得大量发光二极管102经一步操作便可精准转移至接收基板101,降低对位难度,有效提高转移效率和转移精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基板以及位于所述接收基板一侧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进行转移;
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和可移动转移基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依次经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所述接收基板;
所述接收基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基板电极和第二基板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朝向所述接收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所述接收基板包括朝向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电极之间的第一凹槽,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朝向所述接收基板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重心调整结构,所述重心调整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板包括第一对位结构,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第二对位结构;
所述第一对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对位结构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子对位结构,所述第一子对位结构间隔设置于所述接收基板朝向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一侧,所述第二对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子对位结构,所述第二子对位结构间隔设置于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朝向所述接收基板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微型发光二极管。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6.一种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可移动转移部件、可移动转移基板和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移动,以使发光二极管依次经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和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转移至接收基板;
所述可移动转移部件包括运动单元和转移单元,所述运动单元与所述转移单元连接,所述运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转移单元升降和/或平动;
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升降单元和转移基板,所述升降单元和所述转移基板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移基板升降;
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转移基板本体以及沿所述转移基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转移基板本体的转移开口;
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还包括可移动滑块,沿第一方向,所述可移动滑块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转移基板本体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移基板的厚度方向相交;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可移动滑块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可移动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包括第一转移通道;
所述第一转移通道的内径尺寸为W1,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尺寸为W2,其中,W2<W1<2W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转移基板本体以及沿所述转移基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转移基板本体的转移开口;
所述第一转移通道的内径尺寸为W1,所述转移开口的开口尺寸为W3,其中,W1=W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包括远离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一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包括靠近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一侧的第三凹槽,所述可移动转移基板包括靠近所述第三凹槽一侧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凸起结构卡接固定。
CN202210320498.4A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Active CN114725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0498.4A CN114725082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0498.4A CN114725082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5082A CN114725082A (zh) 2022-07-08
CN114725082B true CN114725082B (zh) 2024-07-26

Family

ID=8223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0498.4A Active CN114725082B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508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026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170773A (zh) * 2017-05-23 2017-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9243A1 (ko) * 2017-03-13 2018-09-20 서울반도체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10546771B (zh) * 2017-06-15 2022-04-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转移方法、微发光二极管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2648463B1 (ko) * 2017-11-07 2024-03-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집적 회로 및 마이크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326549B (zh) * 2018-09-19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发光二极管的转移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8218B (zh) * 2019-05-31 2023-02-28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的转移方法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1244014B (zh) * 2020-01-10 2023-02-03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移基板、驱动背板、转移方法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0265A (zh) * 2016-04-19 2016-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170773A (zh) * 2017-05-23 2017-09-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5082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8870B (zh) 用于制造led模块的设备和方法
CN104991683B (zh) 一种oled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6816451B (zh) 微型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46606B (zh) 一种微芯片转印装置以及微芯片转印系统
US11715655B1 (en) Flexure-based continuous ejector pin mechanism for mini/micro chip mass transfer
WO2020233233A1 (zh)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424199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744557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081608B (zh) 芯片转移方法、芯片及显示面板
JP6027111B2 (ja) 手書き型電子ペーパー・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47291A1 (en) Touch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6775088A (zh) 触控装置
WO2021012267A1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6816448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919059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725082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发光二极管的转移装置
CN110379738A (zh) 一种微型电子元件排料转移与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11244014B (zh) 一种转移基板、驱动背板、转移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029360B (zh) micro-LED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JP6093125B2 (ja) ウェハカート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CN203366779U (zh) 导电膜
CN114823716B (zh) 一种驱动背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990635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
CN208874754U (zh) 用于组装键盘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的自动化设备
CN221719844U (zh) 一种加工平台的上下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