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90493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0493B
CN114690493B CN202210269853.XA CN202210269853A CN114690493B CN 114690493 B CN114690493 B CN 114690493B CN 202210269853 A CN202210269853 A CN 202210269853A CN 114690493 B CN114690493 B CN 114690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connector
layer
display panel
a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98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0493A (zh
Inventor
余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98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04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0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0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0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0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Multilayer wi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有源层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有源层一侧的第三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有源层包括源极接触部,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源极接触部及数据线均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将第一连接体和数据线分别设置在有源层的上下相对两层中,有利于实现有源层与数据线的重叠设置,缩小了有源层及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体和扫描线位于不同导电膜层中,有利于第一连接体向扫描线的布线区域扩展,形成对第一连接体与有源层之间连接孔的遮盖,防止刻蚀过程损伤有源层。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已经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VR和AR行业迎来爆发风口,国内外终端厂商均有布局。显示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VR技术和AR技术的进步,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和视角场的提升是显示技术的长期开发方向,而像素密度(Pixel Per Inch,PPI)是决定显示装置分辨率和视角场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显示装置的PPI在1000左右,其无法满足VR设备对高分辨率的需求。
所以,目前显示装置存在像素密度偏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于改善目前显示装置存在的像素密度偏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
有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源层包括源极接触部、漏极接触部、以及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之间的沟道部;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以及
第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源极接触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还与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漏极接触部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有源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有源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重合。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数据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源层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有源层为长条形。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至少局部重合,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至少局部重合。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扫描线在所述有源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沟道部重合。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第五导电层,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至少覆盖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的重叠区。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三导电层一侧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像素电极;
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电性连接。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在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第三连接体,所述第四导电层还包括第四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屏蔽走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体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四连接体均与公共电压走线电性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基板一侧的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的远离基板一侧的有源层、设置于有源层的远离第一导电层一侧的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于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有源层一侧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所述有源层包括源极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源极接触部及所述数据线均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将第一连接体和数据线分别设置在有源层的上下相对两层中,并将第一连接体和扫描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不同导电膜层上,有利于实现有源层与数据线的重叠设置,缩小了有源层及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体和扫描线位于不同导电膜层中,使得第一连接体可以向扫描线的布线区域扩展,从而完全遮盖第一连接体与有源层之间的连接孔,防止刻蚀过程损伤有源层,进而提高制程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基板一侧的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的远离基板一侧的有源层、设置于有源层的远离第一导电层一侧的第二导电层、以及设置于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有源层一侧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所述有源层包括源极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源极接触部及所述数据线均电性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连接体和数据线分别设置在有源层的上下相对两层中,并将第一连接体和扫描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不同导电膜层上,有利于实现有源层与数据线的重叠设置,缩小了有源层及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体和扫描线位于不同导电膜层中,使得第一连接体可以向扫描线的布线区域扩展,从而完全遮盖第一连接体与有源层之间的连接孔,防止刻蚀过程损伤有源层,进而提高制程良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相关技术特征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透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一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板100一侧的有源层150,所述有源层150包括源极接触部、漏极接触部、以及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之间的沟道部153,所述源极接触部包括源极重掺杂区1511和源极轻掺杂区1512,所述漏极接触部包括漏极重掺杂区1521和漏极轻掺杂区1522;设置于所述有源层150的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一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171;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所述有源层150一侧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191。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91与所述源极接触部电性连接,具体为,与所述源极重掺杂区1511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体191还与所述数据线111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线111的至少局部与所述有源层150重叠设置。所述数据线111传输的数据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191传输至所述源极接触部。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和所述数据线111分别设置在所述有源层150的上下两侧,便于实现有源层150与数据线111的重叠设置,缩小了有源层150及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且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和所述扫描线171设置在不同导电膜层中,使得第一连接体191可以向扫描线171的布线区域扩展,实现对第一连接体191与有源层150之间的连接孔的遮挡,防止刻蚀过程刻蚀液通过连接孔损伤有源层150。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体211,所述第二连接体211与所述漏极接触部电性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体211与所述漏极接触部的漏极重掺杂区152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向所述有源层150传输的数据信号,经所述源极接触部、所述沟道部153和所述漏极接触部传输至所述第二连接体211。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二连接体211与所述第一连接体191设置在不同的导电膜层中,有利于实现将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向所述第二连接体211的一侧充分扩展,且有利于将所述第二连接体211向所述第一连接体191的一侧充分扩展,在保证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11具有足够宽度的同时,保证所述第一连接体191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11之间的区间跨度最小化,从而缩小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AA和与所述显示区AA相邻的非显示区NA;所述显示区AA对应该显示面板中具有显示画面功能的区域;所述非显示区NA可以是该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也可以是通过弯折部弯曲至显示面板背部的区域,在所述非显示区NA内设置有多种信号走线、驱动电路和薄膜晶体管器件等,并且在部分膜层结构上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内的膜层结构相同或相近。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缓冲层120;设置于所述缓冲层120上的第五导电层,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屏蔽走线131,所述第五导电层的局部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NA内;设置于所述缓冲层120上且覆盖所述第五导电层的第一绝缘层140,所述有源层150设置有所述第一绝缘层140上;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40上且覆盖所述有源层150的第二绝缘层160,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60上;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160上且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第三绝缘层180,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180上;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180上且覆盖所述第三导电层的第四绝缘层200,所述第四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四绝缘层200上。
其中,所述基板100可以是玻璃基板或聚酰亚胺基板等;所述缓冲层120可以包括由氮化硅、氧化硅等形成的复合结构膜层;所述第一绝缘层140、所述第二绝缘层160、所述第三绝缘层180和所述第四绝缘层200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和所述第五导电层可以均由导电金属制作而成,例如金属铜、银等;所述有源层150可以是由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制作,并通过离子掺杂工艺形成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体191通过第一过孔H1与所述数据线11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过孔H1为穿过所述缓冲层120、所述第一绝缘层140、所述第二绝缘层160和所述第三绝缘层180的孔;所述第一连接体191还通过第二过孔H2与所述源极接触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过孔H2为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160和所述第三绝缘层180的孔;所述第二连接体211通过第三过孔H3与所述漏极接触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过孔H3为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160、所述第三绝缘层180和所述第四绝缘层200的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150为长条形;所述有源层15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有源层150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11重合。其中,所述有源层150的延伸方向可以指有源层150的长度方向,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可以指数据线111的长度方向。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有源层150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相同,缩减了有源层150在垂直于数据线111延伸方向上的跨度,实现了有源层150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占据空间的减小,有利于缩减相邻两数据线111之间的间距,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和显示分辨率的提升。
进一步地,在垂直于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数据线11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源层150的尺寸;或者,所述数据线11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源层150的宽度。本实施例将数据线11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有源层150的宽度,且二者的设置位置上下对应,从而形成数据线111对有源层150的遮挡效果,防止从基板100一侧射入该显示面板的光线对有源层150的性能产生影响,提升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11至少局部重合,所述第二连接体211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111至少局部重合。可以理解,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第一连接体191和第二连接体211沿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排布的设计,进而实现所述有源层150、所述第一连接体19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211均沿所述数据线111设置的布局特征,使得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占据较小的横向空间,有利于促进显示面板像素密度和分辨率的提升。
所述扫描线17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所述数据线111的延伸方向垂直,或者形成其它特定角度。所述扫描线171与所述有源层150在空间布局上存在交叉重叠区,并且所述扫描线171在所述有源层15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沟道部153重合;更具体地,所述扫描线171与所述有源层150的重叠区在所述有源层15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沟道部153重合。
位于所述第五导电层的所述屏蔽走线131至少覆盖所述数据线111与所述扫描线171的重叠区,从而所述屏蔽走线131至少覆盖所述沟道部153。可以理解,位于所述有源层150一侧的数据线111在传输数据信号时,其产生的电场会对有源层150产生影响,导致有源层150异常导通或异常截止,从而影响薄膜晶体管的性能;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数据线111与所述有源层150之间设置所述屏蔽走线131,对所述数据线111产生的电场进行屏蔽,提升有源层150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屏蔽走线131电性连接公共电压走线,以接入公共电压,从而产生更好的信号屏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绝缘层200上且覆盖所述第四导电层的平坦层220,所述平坦层220上设置有多个将所述第四导电层局部暴露的过孔;设置于所述平坦层220上的第一公共电极230,所述第一公共电极230电性连接公共电压走线,以接入公共电压;设置于所述平坦层220上且覆盖所述第一公共电极230的第一钝化层240,所述第一钝化层240上设置有将所述第四导电层局部暴露的过孔;设置于所述第一钝化层240上的像素电极250,所述像素电极250通过所述平坦层220上的过孔以及所述第一钝化层240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11电性连接,从而接收由所述第二连接体211传输的数据信号;设置于所述第一钝化层240上且覆盖所述像素电极250的第二钝化层260;设置于所述第二钝化层260上的第二公共电极270,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与所述公共电压走线电性连接,以接入公共电压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公共电极230、所述像素电极250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可以有氧化铟锡材料制作而成。
可以理解,随着薄膜晶体管尺寸的减小,其栅极尺寸也减小,该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电路中的存储电容也会随之减小,存储电容的减小则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功能异常;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像素电极250的上下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公共电极230和第二公共电极270,以弥补存储电容减小而导致的电场强度的损失,提升显示面板显示品质和显示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非显示区NA内,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第三连接体192,所述第四导电层还包括第四连接体212。所述第三连接体192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140、所述第二绝缘层160、所述第三绝缘层180上的过孔与所述屏蔽走线131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体212通过所述第四绝缘层200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三连接体19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通过所述平坦层220、所述第一钝化层240和所述第二钝化层260上的过孔与所述第四连接体212电性连接;进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所述第四连接体212、所述第三连接体192和所述屏蔽走线131均形成与公共电压走线的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的远离所述第二钝化层260一侧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内设置有液晶;以及位于所述液晶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公共电极270一侧的对置基板,所述对置基板内可以设置有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对应各个像素单元设置色阻。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源层150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所述有源层150一侧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111,所述有源层150包括源极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171,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191,所述第一连接体191与所述源极接触部及所述数据线111均电性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连接体191和数据线111分别设置在有源层150的上下相对两层中,并将第一连接体191和扫描线171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不同导电膜层上,有利于实现有源层150与数据线111的重叠设置,缩小了有源层150及其对应的薄膜晶体管的占据空间,实现显示面板像素密度的提升;并且由于第一连接体191和扫描线171位于不同导电膜层中,使得第一连接体191可以向扫描线171的布线区域扩展,从而完全遮盖第一连接体191与有源层150之间的连接孔,防止刻蚀过程损伤有源层150,进而提高制程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数据线;
有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有源层包括源极接触部、漏极接触部、以及位于所述源极接触部和所述漏极接触部之间的沟道部;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层的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扫描线;以及
第三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远离所述有源层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源极接触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还与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朝靠近所述扫描线的一侧延伸设置,且遮挡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有源层之间的连接孔;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导电层一侧的第四导电层,所述第四导电层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漏极接触部电性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三导电层一侧的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的像素电极,
其中,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的上下相对两侧;
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电性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有源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第五导电层,所述第五导电层包括屏蔽走线,所述屏蔽走线至少覆盖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的重叠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
在所述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三导电层还包括第三连接体,所述第四导电层还包括第四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屏蔽走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体与所述第三连接体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四连接体均与公共电压走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有源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数据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源层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至少局部重合,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数据线至少局部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在所述有源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沟道部重合。
CN202210269853.XA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面板 Active CN114690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9853.XA CN114690493B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9853.XA CN114690493B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0493A CN114690493A (zh) 2022-07-01
CN114690493B true CN114690493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139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9853.XA Active CN114690493B (zh) 2022-03-18 2022-03-18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04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4608A (zh) * 2023-11-10 2024-0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735A (zh) * 2001-10-11 2003-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视觉检查装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检查方法
CN103454817A (zh) * 2013-08-2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472646A (zh) * 2013-08-30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42311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
CN107492555A (zh) * 2016-06-13 2017-12-1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晶体管阵列面板
CN111240115A (zh) * 2020-03-17 2020-06-05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CN111341793A (zh) * 2020-04-03 2020-06-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34292A (zh) * 2020-07-28 2020-10-2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36095A (zh) * 2021-01-15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735281A (zh) * 2021-01-15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08854B1 (ko) * 1998-12-21 2002-10-3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735A (zh) * 2001-10-11 2003-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视觉检查装置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检查方法
CN103454817A (zh) * 2013-08-26 2013-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472646A (zh) * 2013-08-30 2013-12-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423110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阵列基板
CN107492555A (zh) * 2016-06-13 2017-12-1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晶体管阵列面板
CN111240115A (zh) * 2020-03-17 2020-06-05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CN111341793A (zh) * 2020-04-03 2020-06-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34292A (zh) * 2020-07-28 2020-10-27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36095A (zh) * 2021-01-15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2735281A (zh) * 2021-01-15 2021-04-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0493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0772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2013618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372490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US1218324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00365458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wire break of array substrate
CN1099917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0652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H10268340A (ja) 表示装置
US1082584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20230178560A1 (en) Thin-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EP0682282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shielded pixel structure
US20250116905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3109972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87190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4690493B (zh) 显示面板
CN214476185U (zh) 显示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9976058A (zh) 超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US675703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990482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6083350U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95637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19417956U (zh) 阵列基板及电子纸显示装置
CN11418520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240558B (zh) 第一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4578624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