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9508A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79508A CN114679508A CN202210311023.9A CN202210311023A CN114679508A CN 114679508 A CN114679508 A CN 114679508A CN 202210311023 A CN202210311023 A CN 202210311023A CN 114679508 A CN114679508 A CN 1146795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sound hole
- hole
- shell
- mobil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的声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壳体与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第一发声器件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卷轴组件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相隔离,且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导通,后声腔与第二声孔导通,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卷轴组件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同时导通,后声腔与第二声孔相隔离。利用上述发明能够通过卷轴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立体音效的移动终端,通常在终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发声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上端的发声装置的出音路径进一步包括外放时的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以及移动终端屏幕顶部的听筒模式的出音路径;由于两个出音路径不是相互独立的,当终端用户使用听筒模式进行通话时,会导致部分声音信号通过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传播出去,即存在终端漏音问题,影响用户的私密性需求以及发声装置的整体音效。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移送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存在的容易漏音,影响用户的私密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所述卷轴组件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导通,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所述卷轴组件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同时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如上所述的声学装置,所述声学装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所述终端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声孔连通的第一出音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声孔连通的第二出音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听筒模式和和外放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所述卷轴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摆动;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所述卷轴组件沿第二预设方向摆动。
本实施例中的声学装置,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第一声孔与前声腔导通,第二声孔可切换地与前声腔导通或与后声腔导通,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发声器件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中的转换。当卷轴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摆动时,第二声孔与后声腔导通,第一发声器件实现受话器模式,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形成声偶极子,于使用者周围的人,起到降低漏音的作用。当卷轴组件沿第二预设方向摆动时,第二声孔与前声腔导通,第一发声器件实现扬声器模式,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共同辐射前声腔声波。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卷轴组件及马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状态一下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状态二下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发声器件1、后声腔11、前声腔12、壳体2、第一壳体23、第二壳体24、第一声孔21、第二声孔22、屏幕组件3、卷轴组件4、转轴41、凸起411、柔性板42、凹槽421、马达5、减速器6、第二发声器件8、终端壳体9。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详细描述本发明内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分解示意结构和局部剖面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内的卷轴组件及马达示意结构;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不同状态下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
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内的第一发声器件1,壳体2与第一发声器件1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
其中,在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其中,在第一发声器件1和壳体2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4;卷轴组件4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如图4所述位置),以使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相隔离,且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12与第一声孔21导通,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11与第二声孔22导通,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此时声学装置处于受话器模式状态,第一发声器件1的声音信号主要通过侧面出声孔传出,能够防止第二声孔22漏音,提高通话的私密性;以及,卷轴组件4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位置),以使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12与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同时导通,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11封闭,此时声学装置处于扬声器模式状态,能够通过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同时进行声音传递,进而与移动终端的第二发声器件配合实现立体声效果。
可知,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设置,通过卷轴组件4在不同的方向之间进行位置切换,能够实现声学装置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切换,进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声学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当声学装置处于受话器模式时,卷轴组件4处于隔离第一声孔21与第二声孔22的位置,此时的第二声孔22与第一声孔21形成偶极子效应,后声腔1111通过路径A与外界导通,起到消减声学装置背面远场漏音,降低声音泄漏量的作用,而第一声孔21贴近人耳,前声腔12通过路径B与外界导通,不影响声音的响度,进而实现通话声音清晰,并防止通话内容泄露的效果。
当声学装置处于扬声器模式时,卷轴组件4处于连通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的位置,第一发声器件1的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传出,即路径B和路径C同时与前声腔12导通,后声腔11封闭,能够起到输出较大声压级的作用,进而与移动终端的第二发声器件进行配合,实现高质量的立体声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卷轴组件4可进一步包括转轴41、驱动转轴41转动的马达5,以及设置在转轴41上并可绕转轴41向第一预设方向或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的卷板,转轴41可通过减速器6与马达5连接,此外还可在外壳的外侧壁或壳体2的内侧壁上设置阻尼支架(图中未示出),马达5通过阻尼支架限位固定在转轴41的一侧,能够通过阻尼支架降低马达5振动对声学装置的干扰。
具体地,卷板可设置为与转轴41相互啮合的柔性板42;当转轴41向第一声孔21一侧旋转时,柔性板42用于封堵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11,且第一声孔21与第二声孔22同时与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12导通;当转轴41向背离第一声孔21一侧旋转时,柔性板42用于隔离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且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12与第一声孔21导通,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11与第二声孔22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为确保柔性板42与转轴41之间的位置精度,防止柔性板42自行滑动,还可在转轴41的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均匀分布的凸起411,在柔性板42上设置有与凸起411相适配的凹槽421;并且,相邻两凸起411之间的弧长等于相邻两凹槽421之间的距离,通过凸起411和凹槽421的配合,能够使得转轴41带动柔性板42进行预设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二声孔22与第一发声器件1的封堵或导通。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可采用齿轮和齿槽的配合形式,实现转轴41和柔性板42的活动连接,例如,在转轴的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齿轮,在柔性板42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适配的齿槽;并且,齿轮相邻两轮齿之间的弧长等于相邻两齿槽之间的距离,进而通过齿轮和齿槽的配合,也能够达到对柔性板42的移动方向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柔性板42具有一定的柔性,为了保证其对第二声孔22或后声腔11的封堵效果,还可在壳体2的内部设置与卷板相适配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的设置位置即为柔性板42的运行轨迹,进而可对其进行精确的位置限定,最终使得卷板通过导向结构对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进行导通或隔离。
在本发明的声学装置中,第一发声器件1可进一步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声孔21一侧的振膜以及固定在振膜上并悬设在磁路系统内的音圈;并且,卷轴组件4可固定在第一发声器件1的外壳的外侧壁或者声学装置的壳体2的内侧壁上,当卷轴组件4设置在第一发声器件1的外壳上时,卷轴组件4和第一发声器件1可作为整体结构安装在声学装置内部,进而简化组装工艺。
在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壳体2内还设置有固定第一发声器件1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底部设有出声孔;在壳体2上设置有屏幕组件3,出声孔位于第一发声器件1与屏幕组件3之间,屏幕组件3与壳体2之间形成出声通道,出声孔与出声通道和第一声孔21连通;换言之,在壳体2上可设置有与第一发声器件1相适配的限位槽及设置在限位槽内的出声孔,第一发声器件1固定在限位槽内,可在出声孔处设置防尘网,第一发声器件1发出的声音信号,通过出声孔、出声通道和第一声孔21传递出去。
此外,还可在柔性板4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弹性密封件,例如硅胶等柔性材质,该柔性密封件的设置不仅能够实现柔性板42与壳体2之间的柔性接触,减少壳体2内壁的损伤,还能够确保密封效果,实现受话器模式下对第二声孔22的有效封堵。
在本发明的声学装置中,壳体2可进一步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23和第二壳体24,该声学装置可以理解为常规意义上的扬声器模组,其自身形成前声腔和后声腔,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移动终端中;此外还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壳体,即声学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采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即利用终端壳体的结构作为声学装置的部分壳体,与移动终端的壳体组装后形成前声腔和/或后声腔,进而节省声学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
具体地,壳体2可包括正面、背面、连接正面和背面的侧面,屏幕组件可设置在正面,第一声孔设于壳体的正面或者设于正面和侧面的连接处,第二声孔可设于背面、侧面或者背面与侧面的连接处。
与上述声学装置相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地,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结构。
如图6所述,上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9和上述的声学装置,声学装置设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形成第一发声器件1,在终端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声孔连通的第一出音部,以及与第二声孔连通的第二出音部;其中,移动终端具有听筒模式和外放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联动件沿第一预设方向摆动;当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联动件沿第二预设方向摆动。
此外,移动终端的底部还可设有第二发声器件8,终端壳体上还设有供第二发声器件8的声波传导到外界的底部出音部。
根据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第一声孔与前声腔导通,第二声孔通过卷轴组件可切换地与前声腔导通或与后声腔导通,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发声器件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中的转换,当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相隔离时,能够降低第二声孔的漏音,保护受话模式下的个人隐私;当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相导通时,能够使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同时导通,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封闭,进而通过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配合实现立体声音效果,整体结构简单,组装便捷,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声学需求。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11)
1.一种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
在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
所述卷轴组件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导通,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
所述卷轴组件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同时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轴组件包括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可绕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或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的卷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板为与所述转轴相互啮合的柔性板;
当所述柔性板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声孔远离所述第一声孔的一侧时,所述柔性板用于封堵所述后声腔,且所述第一声孔与所述第二声孔同时与所述前声腔导通;
当所述柔性板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之间的位置时,所述柔性板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轴的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在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并且,
相邻两凸起之间的弧长等于相邻两凹槽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卷板相适配的导向结构;
所述卷板通过所述导向结构对所述顶面出声孔和所述正面出声孔进行导通或隔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声孔一侧的振膜以及固定在所述振膜上并悬设在所述磁路系统内的音圈;并且,
所述卷轴组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或者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至少一部分为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
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前声腔的出声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具有正面、背面、连接所述正面和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正面设有所述屏幕组件,所述第一声孔设于所述正面或者设于所述正面和所述侧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声孔设于所述背面、所述侧面或者所述背面与所述侧面的连接处。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声学装置,所述声学装置设于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所述终端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声孔连通的第一出音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声孔连通的第二出音部;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听筒模式和和外放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所述卷轴组件沿第一预设方向摆动;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所述卷轴组件沿第二预设方向摆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设有第二发声器件,所述终端壳体上还设有供所述第二发声器件的声波传播到外界的底部出音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11023.9A CN114679508B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11023.9A CN114679508B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9508A true CN114679508A (zh) | 2022-06-28 |
CN114679508B CN114679508B (zh) | 2024-08-16 |
Family
ID=8207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11023.9A Active CN114679508B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7950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96787A (zh) * | 2022-08-26 | 2022-11-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终端 |
CN115412787A (zh) * | 2022-08-26 | 2022-11-2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3110B1 (en) * | 1998-12-18 | 2004-07-13 | Lg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Ltd. | Sound guide for speaker and handse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same |
CN106162467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声管道、扬声器总成和双侧出声手机 |
WO2017177545A1 (zh) * | 2016-03-08 | 2017-10-19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CN108769311A (zh) * | 2018-05-29 | 2018-11-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213342568U (zh) * | 2020-09-25 | 2021-06-01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CN112887459A (zh) * | 2021-01-22 | 2021-06-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099364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225643A (zh) * | 2021-04-29 | 2021-08-06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装置及智能头戴设备 |
CN113873070A (zh) * | 2021-10-29 | 2021-12-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17563671U (zh) * | 2022-03-28 | 2022-10-1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2022
- 2022-03-28 CN CN202210311023.9A patent/CN1146795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3110B1 (en) * | 1998-12-18 | 2004-07-13 | Lg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Ltd. | Sound guide for speaker and handset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same |
WO2017177545A1 (zh) * | 2016-03-08 | 2017-10-19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CN106162467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声管道、扬声器总成和双侧出声手机 |
CN108769311A (zh) * | 2018-05-29 | 2018-11-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213342568U (zh) * | 2020-09-25 | 2021-06-01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CN112887459A (zh) * | 2021-01-22 | 2021-06-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099364A (zh) * | 2021-03-31 | 2021-07-0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225643A (zh) * | 2021-04-29 | 2021-08-06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装置及智能头戴设备 |
CN113873070A (zh) * | 2021-10-29 | 2021-12-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217563671U (zh) * | 2022-03-28 | 2022-10-1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96787A (zh) * | 2022-08-26 | 2022-11-25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终端 |
CN115412787A (zh) * | 2022-08-26 | 2022-11-29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15396787B (zh) * | 2022-08-26 | 2024-04-3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79508B (zh) | 2024-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72919B (zh) | 一种扬声器模组 | |
CN112272250B (zh) |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0876931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4679508A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267157B (zh) | 移动终端 | |
JP6655786B2 (ja) |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 |
KR20030029163A (ko) | 휴대용 통신 단말장치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전기 음향 변환기 | |
CN108965522A (zh) | 一种受话器模组及终端设备 | |
CN217563671U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SE522176C2 (sv) | Högtalaranordning med resonanskammare | |
CN217590857U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4938405B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20250048011A1 (en) | Sound output apparatus | |
CN210042193U (zh) | 扬声器 | |
CN113825071B (zh) | 音频输出模式调整结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51005A1 (zh) |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 |
CN207475801U (zh) | 一种降噪耳机 | |
CN106454650B (zh) | 一种传声组件及手机 | |
CN114945051B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6095555A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6112850A (zh) | 发声装置和穿戴设备 | |
CN114679509B (zh) |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8156547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107995551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112311926A (zh) | 电子设备及其听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