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30619A -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0619A
CN114630619A CN202080076703.6A CN202080076703A CN114630619A CN 114630619 A CN114630619 A CN 114630619A CN 202080076703 A CN202080076703 A CN 202080076703A CN 114630619 A CN114630619 A CN 114630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plunger
housing
biasing member
pie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67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米丽·韦尔奇
艾伦·海耶斯
欧文·贝尔蒂尔
杰克·梅亚
本·卡萨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SSO Inc
Original Assignee
TASS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SSO Inc filed Critical TASS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630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0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22Source of blood for capillary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53Details for enhanced collection of blood or interstitial fluid at the sample site, e.g. by applying compression, heat, vibration, ultrasound, suction or vacuum to tissue; for reduction of pain or discomfort; Skin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needles, lancets or canulas, with adjustable piercing sp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175Adjustment of penetration dep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21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42Blade-like piercing elements, e.g. blades, cutters, knives, for cutt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03Piercing procedure
    • A61B5/15107Piercing being assisted by a triggering mechanism
    • A61B5/15113Manually triggered, i.e. the triggering requires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such as pressing a drive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28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e.g. cams, curved guide rails or threa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式装置可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以及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壳体内的皮肤刺穿组件和柱塞。该皮肤刺穿组件可包括刀片和偏置构件,如扭簧。该柱塞可相对于该壳体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该柱塞可配合该皮肤刺穿组件以将该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该柱塞从该第一位置到该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使该柱塞与该皮肤刺穿组件脱离,以允许该第一偏置构件驱动刀片穿过和/或通过基座中的该开口。

Description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894,531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从患者收集体液,特别地,涉及手持式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收集如血液的体液的装置,系统,和方法被广泛用于个性化,临床,和现场医疗应用。通常使用简单的采血装置或需要经过培训的人员的更复杂的装置(例如,静脉切开静脉穿刺术(phlebotomy venipunctures))来收集生物样品。将体液转移至容器,器皿,或分析装置通常需要几个步骤,这可能是耗时的,容易出错的,和/或麻烦的。此外,为未经培训的使用者设计的许多个性化装置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体液的体积,这反过来叉限制了此类装置的应用。
附图简要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反而,重点被放在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
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在使用期间的体液收集装置的立体图;图1C是示出了从体液收集装置拆卸收集储液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A-1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3A-3D是图1A-1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用于将体液引导至收集储液器的流体通道的图1A-1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俯视横截面视图。
图5A和5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用于将体液引导至收集储液器的微流体通道的图1A-1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俯视横截面视图。
图6A-6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柔性膜的图1A-1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并示出了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7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8A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侧横截面视图;图8B是体液收集装置的皮肤刺穿组件的侧视图;图8C是体液收集装置的保持特征和基座部分的后视图。
图9A-9E是图8A-8C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
图10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侧横截面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处于展开前配置和展开后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图11C是图11A和11B的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图11D是沿图11C中的线11D截取的壳体的侧横截面视图。
图12A-12C是沿图11A中的线12A截取的图11A和11B的体液收集装置的腔的侧横截面视图,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处于展开前位置,展开中位置,和展开后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
图13A是耦接至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的皮肤刺穿组件的部分透明侧视图。
图14A-14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别处于展开前位置,展开中位置,和展开后位置的图13A的皮肤刺穿组件的侧视图。
图15A和15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耦接至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的一部分的皮肤刺穿组件的立体侧视图和横截面侧视图。
图15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5A和15B的壳体的侧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大体上涉及朝向/进入患者的皮肤展开皮肤刺穿特征以抽出和收集体液(例如,血液)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可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被配置为其位置抵向患者的皮肤的基座。该基座可包括延伸穿过其的开口,用于收集体液。皮肤刺穿组件和柱塞的位置可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该壳体内。该皮肤刺穿组件可包括驱动构件,耦接至该驱动构件的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刀片),和耦接至该驱动构件的偏置构件。该柱塞可被配置为相对于该壳体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该第一位置,该柱塞可以配合该皮肤刺穿组件的该驱动构件以将第一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当该第一偏置构件处于该偏置配置时,该皮肤刺穿特征可以旋转远离该基座中的该开口。然而,该柱塞从该第一位置到该第二位置的移动可以使该柱塞与该驱动构件脱离,以允许该第一偏置构件驱动该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该基座中的该开口以切开受试者的皮肤。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该装置可被用于快速且容易地获得足以用于下游测试和分析的体液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的该基座被配置为抵向受试者的皮肤密封。该装置还可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该柱塞的密封构件,使得该柱塞从该第一位置到该第二位置的移动增加该壳体内的密封容积以产生真空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该柱塞脱离该皮肤刺穿组件并且该皮肤刺穿特征被驱动进入皮肤之前产生该真空压力。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真空压力可将皮肤至少部分地拉入该开口,以例如,增加所抽出的体液的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该柱塞脱离该皮肤刺穿组件并且该皮肤刺穿特征被驱动进入皮肤期间和/或之后产生该真空压力。
本文参考图1A-15C描述了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的具体细节。然而,本技术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的情况下实施。在一些实例中,通常与体液收集装置相关联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详细示出,以免混淆本技术。下面呈现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旨在以其最广泛合理的方式进行解释,即使其与本技术的某些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结合使用。下面甚至可能会强调某些术语;然而,旨在以任何限制性方式解释的任何术语将在此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公开且具体地定义。
附图描绘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其范围。所描绘的多个元件的大小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这些多个元件可被任意放大以提高易读性。当这些细节对于如何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完整理解为不必要时,可在图中抽象化部件细节以排除如部件位置和这些部件之间的某些精确连接之类的细节。图中所示的许多细节,尺寸,角度,和其他特征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其他实施例可具有其他细节,尺寸,角度,和特征。
图1A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装置100”)的立体图。装置100可以是手持式的,其大小易于由患者的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和操纵。这样的手持式装置有利地允许患者在没有另一个人帮助的情况下收集体液样品(例如,血液样品)。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手持式装置可以由医疗环境外(例如,在家中或在现场诊所中)的非专业人员来操作,而无需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100包括壳体102和致动器104。致动器104(例如,按钮)可相对于壳体102移动以致动/开始从患者抽出体液。壳体102可移除地耦接至收集储液器106(例如,管或筒),用于接收从患者抽出的体液。储液器106可以用作体液的可移动且标准化的容器,其可以被拆卸并插入临床和实验室设备或工作流程中(例如,用于诊断和/或生物标志物检测)。
图1B是患者使用中的体液收集装置100的立体图。为了收集体液样品,将装置100应用于患者的身体,壳体102的底表面的位置被设置为抵向患者的皮肤101,而致动器104的位置被设置为远离皮肤101。致动(例如,按下,扭转,拉动)致动器104从装置100内展开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刀片,刺血针)以刺穿皮肤101。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被配置为在装置100内产生真空,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皮肤,并且在皮肤刺穿特征展开之前和/或之后。来自所产生的切口的体液被抽入壳体102并被收集入储液器106。
图1C是示出了从装置100拆卸储液器106的立体图。一旦已将想要的量的体液收集入储液器106,就将装置100从皮肤101移除,并将储液器106从壳体102拆卸。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A-1C的装置100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装置100在图2中处于展开前配置。装置100包括壳体102,致动器104,皮肤刺穿组件220,和柱塞230(例如,平台,释放构件,内壳体)。在所示实施例中,壳体102包括基座部分210和从基座部分210延伸(例如,大体上垂直于基座部分210并远离基座部分210向上延伸)的侧壁部分212。基座部分210和侧壁部分212一起限定腔214(例如,开口,空腔),皮肤刺穿组件220和柱塞230的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其中。基座部分210还包括面对(例如,开向)腔214的上表面211a和与上表面211a相对的下表面211b。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下表面211b被配置为将其位置设置为抵向患者的皮肤101(图1B)和/或与之相邻。
开口216(例如,孔,收集处)可以延伸穿过上表面211a和下表面211b之间的基座部分210,使得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开口216与患者的皮肤101相邻。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216可以具有在上表面211a和下表面211b之间变化的横截面尺寸(例如,宽度,面积),以例如,有助于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将患者的皮肤101拉入和/或拉向腔214。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与开口216相邻/限定开口216的基座部分210的部分213(例如,侧壁)具有沿下表面211b朝向上表面211a的方向的向内弯曲的形状/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部分210的部分213可以具有其他形状/轮廓,如向内倾斜的线形轮廓,向外弯曲的曲形轮廓,向外倾斜的线形轮廓,或大体上垂直的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参考图4和图5详细描述的,开口216可以流体连接至形成在基座部分210之中,之上,和/或穿过基座部分210的流体通道(例如,微流体通道)。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流体通道可以将体液从开口216引导至储液器106(图1A-1C)。
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220包括耦接至第一偏置构件224(在图2中被遮住且因此以虚线示出)的驱动构件2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置构件224将驱动构件222耦接至壳体102,使得驱动构件222可旋转/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102的腔214内。例如,第一偏置构件224可以是扭簧(torsion spring)或连接在驱动构件222和壳体102的侧壁部分212和/或壳体102的另一部分之间的其他合适的偏置构件。更具体地,驱动构件222可以包括在第一部分221a和第二部分221b之间延伸的大体上伸长的主体,并且第一偏置构件224可以耦接至驱动构件222的第二部分221b或在其附近,使得驱动构件222可绕枢轴P枢转(例如,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
皮肤刺穿组件220还可包括(i)在驱动构件222的第二部分221b处或附近耦接至驱动构件222的皮肤刺穿特征226和(ii)在驱动构件222的第一部分221a处或附近耦接的释放构件228(例如,凸舌,杆,突出部)。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226是具有锋利切割边缘227的刀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226是针,刺血针(例如,圆柱形或其他形状的刺血针),或被配置为刺穿患者的皮肤101(图1B)的其他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220可包括多个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多个偏移刀片以产生变化的切割模式)。释放构件228被配置为配合柱塞230以将皮肤刺穿组件220维持在图2所示的偏置(例如,卷绕)配置。更具体地,在所示实施例中,柱塞230包括基座部分232(例如,上部分)和从基座部分232延伸(例如,大体上垂直于基座部分232并远离基座部分232向下延伸)的侧壁部分23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部分232和侧壁部分234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皮肤刺穿组件220的位置设置在其中的腔236。柱塞230还可以包括约束部分238(例如,突出部,凸缘),其远离基座部分232向下延伸并与侧壁部分234一起限定通道239。在所示实施例中,当皮肤刺穿组件220处于偏置配置,皮肤刺穿组件220的释放构件228的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通道239内,使得柱塞230的约束部分238配合释放构件228并抑制驱动构件222(和皮肤刺穿特征226)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绕枢轴P枢转。
在所示实施例中,柱塞230可操作地耦接至(i)致动器104和(ii)第二偏置构件240(例如,压缩弹簧),其被配置为驱动柱塞230穿过腔214远离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例如,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例如,柱塞230的基座部分232可耦接至致动器104。同样地,柱塞230可以包括远离侧壁部分234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235,并且第二偏置构件240可耦接在凸缘部分235和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柱塞230可用其他方式可操作地耦接至第二偏置构件240。例如,凸缘部分235可以从柱塞230的侧壁部分234向内突出,使得第二偏置构件240的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柱塞230的腔236内,或者第二偏置构件240可以在柱塞230的基座部分232和壳体102之间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偏置构件240处于压缩/偏置配置并因此对柱塞230施加偏置力。因此,当装置100处于图2所示的展开前时,第一偏置构件224和第二偏置构件240均处于偏置状态。为了将装置100维持/锁定在展开前配置,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柱塞230的位置锁定在壳体102内的锁定机制242(示意性示出)。致动器104可以可操作地耦接至锁定机制242并被配置使得致动器104的致动选择性地解锁锁定机制242以允许第二偏置构件240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向上驱动柱塞230。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致动器104可被称为释放构件,释放致动器,或释放机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向上和/或向下按下和/或拉动致动器104可以解锁锁定机制242并释放柱塞230。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制24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配合特征(例如,凸缘,凹槽),其位置设置在致动器104和壳体102之上/之间(例如,壳体的侧壁部分212的内表面)。因此,例如,在腔214内扭转致动器104和/或平移致动器104可以解锁致动器104和可操作地耦接至其上的柱塞230。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器104可以可滑动地耦接至壳体102,使得致动器104可滑动(例如,水平地)脱离与柱塞230的配合,从而释放柱塞230。在叉一些实施例中,锁定机制242可以是机械或电气开关。
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100还包括位置设置在柱塞230的侧壁部分234和壳体102的侧壁部分212之间的密封构件244。密封构件244可以包括O形环,唇形密封件,四边形环(quad ring),卷式膜等,并且被配置为密封柱塞230和壳体102之间的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锁定机制242解锁时,柱塞230的凸缘部分235配合密封构件244,使得密封构件244由柱塞230向上驱动(例如,沿箭头B的方向),以例如,在与开口216相邻的壳体102的腔214的一部分内产生真空。
装置100的多个部件可以包括金属,塑料,和/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致动器104,柱塞230,驱动构件222,和/或装置100的其他部件可为3D打印的,模塑的(例如,注射模塑的),或以其他方式由塑料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可以制造成具有图2所示的展开前配置。
图3A-3D是装置100的侧横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从患者抽出体液(例如,血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首先参考图3A,装置100最初以图2所示的展开前配置(例如,第一配置,初始配置,偏置配置)抵向患者的皮肤101放置。更具体地,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的下表面211b的位置可被设置为抵向皮肤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可与患者的皮肤101形成密封,使得(i)壳体102的开口216与装置100周围的环境封离和(ii)装置100包括在壳体102的腔214的一部分内的密封容积。
图3B示出了在致动器104已被致动以解锁锁定机制242(图3A)并释放柱塞230之后处于部分展开后配置(例如,第二配置)的装置10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偏置构件240向上(例如,沿箭头B的方向)驱动柱塞230穿过腔214并远离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柱塞230也相对于皮肤刺穿组件220被向上驱动,使得柱塞230的约束部分238相对于皮肤刺穿组件220的释放构件228移动。也就是说,随着柱塞230相对于皮肤刺穿组件220向上移动,释放构件228从在通道239的上端部分附近的位置移动到在通道239的下端部分附近的位置。然而,在图3B所示的部分展开后配置中,柱塞230的约束部分238仍然配合皮肤刺穿组件220的释放构件228,使得皮肤刺穿组件220维持偏置配置并且驱动构件222不绕枢轴P枢转。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偏置构件240还向上驱动密封构件244穿过壳体102-从而增加壳体102的腔214内的密封容积。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增加腔214内的密封容积在其中产生降低的压力(例如,真空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降低的压力可将皮肤101至少部分地拉入开口216,如图3B所示。也就是说,降低的压力可以将皮肤101偏转到壳体102的开口216和/或腔21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开口216相邻/限定开口216的基座部分210的部分213具有有助于皮肤101移动到开口216中的形状/轮廓。
图3C示出了在柱塞230在壳体102的腔214内继续向上移动之后处于展开后配置(例如,第三配置,切口配置)的装置10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偏置构件240已驱动柱塞230向上(例如,沿箭头B的方向)穿过腔214,直到柱塞230的约束部分238与皮肤刺穿组件220的释放构件228间隔开并且不再与之配合。也就是说,第二偏置构件240的松弛长度可以足够长,以使第二偏置构件240能够向上驱动柱塞230,直到释放构件228的位置不再处于通道239内。当皮肤刺穿组件220不再受柱塞230约束时,第一偏置构件224驱动驱动构件222绕枢轴P枢转(例如,沿箭头A的方向)。驱动构件222的这种移动使皮肤刺穿特征226向下枢转朝向/进入开口216和皮肤101。如所示,切割边缘227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移动穿过开口216并且可以接触和切开位于其中的皮肤101。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释放构件228从通道239内瞬时或几乎瞬时释放,这可以增加皮肤刺穿特征226的速度以有助于,例如,更清洁的切口,减少的患者疼痛,和/或更大的抽吸体积(draw volume)。
皮肤刺穿组件220相对于开口216的位置和皮肤刺穿特征226的相对大小和/或形状可以变化以改变切口的大小。例如,装置100可被配置为在皮肤101中产生切口,该切口是:约3毫米长和约2毫米深,或约5毫米长和约1毫米深。此外,可以选择柱塞230的约束部分238的高度H以在释放和触发皮肤刺穿组件220之前提供想要的真空水平。例如,增加高度H可以增加壳体102的腔214中密封容积的大小,从而增加在皮肤刺穿组件220移出与柱塞230的配合并触发旋转之前所产生的真空压力。相反,降低高度H可导致在皮肤刺穿特征226切开皮肤101期间和/或之后产生更多的真空压力。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度H可以选择为刚好足够大以将皮肤刺穿组件220固定在展开前配置(图3A)。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柱塞230被向上驱动时,其迅速脱离皮肤刺穿组件220,使得在皮肤刺穿组件220开始枢转之后产生基本上所有的真空压力。
图3D示出了在壳体102的腔214内的皮肤刺穿组件220继续旋转之后处于缩回后配置(例如,第四配置)的装置10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偏置构件224已经驱动驱动构件222围绕枢轴P,直到(i)皮肤刺穿特征226已经扫过开口216并且不再接触患者的皮肤101和(ii)驱动构件222的第一部分221a(例如,释放构件228)接触柱塞230的侧壁部分234。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构件222可被配置(例如,形状和大小被设计)以绕枢轴P进一步旋转,使得例如,驱动构件222在缩回后配置中不接触柱塞230。此外,在缩回后配置中,皮肤刺穿组件220与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垂直间隔开。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这样的间隙可有助于体液346移动进入装置100。
如图3D所示,切开皮肤101导致体液346(例如,血液)从皮肤101流入装置100-例如,流入壳体102的腔214和/或流到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的上表面211a上。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在用皮肤刺穿特征226切割皮肤101之前在装置100内产生的真空压力可以增加皮肤101内的毛细管作用并因此增加抽出/收集的体液346的量。类似地,皮肤刺穿特征226的高旋转速度可增加抽出/收集的体液346的量,同时还使得该过程对患者而言相对无痛。
抽出到装置100中的体液346的量,也称为“抽吸体积”,可以足够大以用于体液346的下游测试和分析,例如,用于对血液样品进行诊断和/或生物标志物检测。如本文所用,抽吸体积可指可从指定百分比的患者群体,例如,从至少90%的患者收集的体液的最大体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的抽吸体积可以在100-1000μL之间(例如,在约600-700μL之间)。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与传统装置相比,装置100被配置为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抽吸体液346。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可以在小于约1分钟,小于约45秒,小于约30秒,或小于约15秒内收集抽吸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被配置为一次性使用装置。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100被配置为使得当装置100处于缩回后配置时致动器104的致动不会使皮肤刺穿特征226枢转进入开口216。具体而言,第一偏置构件224在缩回后配置中不再被偏置,并因此不能驱动皮肤刺穿特征226朝向开口216。在其他实施例中,装置100可以具有被专门配置为将装置100限制为一次性使用的其他特征。例如,致动器104可被配置为在使用后不重新配合皮肤刺穿组件220的直通式致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特征,该一个或多个流体特征被配置为有助于体液346从开口216转移/移动到储液器106(图1A-1C)。例如,图4-5B是壳体102和储液器106的俯视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将体液346从开口216引导至储液器106的多个流体特征。
参考图4,装置100可包括流体通道450,该流体通道450形成在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之中和/或之上,并且被配置为将壳体102的开口216流体耦接至储液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装置100可以与重力场对齐(例如,如箭头G所示),使得储液器106的位置设置在开口216下方。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450被配置(例如,大小和形状被设计)以经由重力将体液346(图3D)从开口216引导至储液器106。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流体通道450不被配置为在体液346上施加任何毛细管力。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流体通道450基本上不对体液346施加剪切力一这可以对测试目的提高体液346的质量(例如,诊断性血液测试)。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450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是倾斜的-例如,向上倾斜远离开口216朝向储液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倾斜度使得重力仍然足够大以将体液346从开口216驱动至储液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可涂有疏水(例如,超疏水)材料,有助于促进体液346从开口216流向储液器106,而无需毛细管力。
一起参考图2-4,皮肤刺穿组件220可被配置为(例如,大小,形状,和位置被设置为)沿任何方向扫过/掠过开口216,从而在患者的皮肤101中产生切口,该切口具有相对于流体通道450的任何所选择的取向。例如,皮肤刺穿组件220可被配置为沿大体上平行于流体通道450的方向(例如,如图4的箭头I1所示),沿大体上垂直于流体通道450的方向(例如,如图4的箭头I2所示),和/或沿相对于流体通道450成角度的方向(例如,如图4的箭头I3所示)切开患者的皮肤101。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216具有大体上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216可具有其他横截面形状(例如,直线形,多边形,不规则)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参考图5A,装置100可包括微流体通道552,该微流体通道552形成在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之中和/或之上,并且被配置为将壳体102的开口216流体耦接至储液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体通道552是开放通道(例如,包括基座表面,侧壁,和在基座表面上方/与之相对的伸长的开口),其被配置为在体液346(图3D)上施加毛细管力。微流体通道552可以是(i)于2013年7月23日提交的名称为“与开放的微流体通道有关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949,108,和/或(ii)于2015年8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重力增强的微流体收集,处理,和流体转移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4/816,994中详细描述的类型,两个申请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装置100的使用期间,装置100可以与重力场对齐(例如,如箭头G所示),使得储液器106的位置设置在开口216下方。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体通道552被配置(例如,大小和形状被设计)以经由毛细管力,重力,或毛细管力和重力将体液346从开口216引导至储液器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微流体通道554(以虚线示出),其被配置为将体液346从开口216引导至储液器106。也就是说,例如,装置100可包括被配置为将体液346引导至储液器106的微流体网络。同样地,一起参考图2-3D和5A,皮肤刺穿组件220可被配置为(例如,大小,形状,和位置被设置为)沿任何方向扫过/掠过开口216,从而在患者的皮肤101中产生切口,该切口具有相对于微流体通道552和/或微流体通道554的任何想要的取向。
参考图5B,开口216可以是穿过/沿着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延伸至储液器106的微流体通道556的一部分。一起参考图2-3D和5B,皮肤刺穿组件220可被配置为(例如,大小,形状,和位置被设置为)沿着微流体通道556的长度扫过/掠过开口216,从而在皮肤101中产生切口。因此,微流体通道556可以完全延伸穿过基座部分210,并且可以通过至少在刀片226被配置为扫过微流体通道556位置的相对侧壁来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流体通道556被配置为在体液346(图3D)上施加毛细管力。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在微流体通道556内切开皮肤101可以减少体液346从切口流至储液器106所需的时间。
图6A-6C是根据本技术额外实施例的包括柔性膜660的装置100的侧横截面视图,并示出了从患者抽出体液(例如,血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首先参考图6A,柔性膜660可附接至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的下表面211b,并且可以横跨开口216。柔性膜660可为可弯曲的和/或可拉伸的(例如,弹性的)。例如,柔性膜660可包含聚氨酯,硅树脂,和/或其他合适的弹性材料。柔性膜660可密封壳体102的腔214以在壳体102内产生密封容积。因此,装置100可以在使用前被完全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膜660可以相对薄-例如,其厚度小于或等于约250μm,或在约50-400μ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膜660可以是于2019年9月13日提交的名称为“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6/571,028中详细描述的类型,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如图6A所示,装置100最初以展开前配置抵向患者的皮肤101放置,装置100完全密封。更具体地,柔性膜660的下表面的位置可被设置为抵向皮肤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膜660接触并耦接至皮肤101以对皮肤101提供气密密封。可将粘合剂(未示出)施加至柔性膜660的底表面以有助于对皮肤101的密封。
图6B示出了在致动器104已被致动以解锁锁定机制242(图6A)并释放柱塞230之后处于部分展开后配置的装置10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偏置构件240还驱动密封构件244向上穿过壳体102以在壳体102的腔214内产生降低的压力(例如,真空压力)。壳体102内的真空压力可以将柔性膜660至少部分地拉入壳体102的开口216和/或腔214,使得柔性膜660呈现曲形形状。由于皮肤101和柔性膜660之间的密封,皮肤101也被拉向,拉入,和/或穿过开口216,并且呈现与柔性膜660的曲率相似的曲率。因此,柔性膜660可以控制皮肤101的曲率。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开口216相邻/限定开口216的基座部分210的部分213具有有助于柔性膜660和皮肤101移动到开口216中的形状。
图6C示出了在第一偏置构件224已经驱动驱动构件222以使皮肤刺穿特征226朝向开口216枢转之后处于展开后配置的装置100。驱动构件222的这种移动使皮肤刺穿特征226向下枢转朝向/进入开口216中的柔性膜660和皮肤101。如所示,切割边缘227的全部或一部分可扫过并切开位于开口216中的柔性膜660和皮肤101。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膜660可任选地包括允许皮肤刺穿特征226穿过其的孔。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柔性膜660有望提供对更大面积皮肤的改善的控制,从而允许装置100到达更多毛细管并增加可被抽出的体液346的体积。柔性膜660还可提供在切口点附近收集体液346的支持,以防止或至少减轻体液346在患者的皮肤101上/沿着患者的皮肤101流动。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与例如没有柔性膜660的装置相比,柔性膜660可使体液346更快速地从患者的伤口流动至储液器106(图1A-1C)。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膜660可允许在从毛细管提取体液346之后快速递送抗凝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和/或柔性膜660(例如,位于开口216内的柔性膜660的上表面)可涂有疏水(例如,超疏水)材料,有助于促进体液346从开口216流向储液器106(图1A-1C),而无需毛细管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可耦接至和/或形成在壳体102的基座部分210的下表面211b中。例如,装置100可包括耦接至下表面211b的刚性圆顶或其他结构。
图7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700(“装置700”)的部分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装置700可以包括与参考图1A-3D详细描述的装置100大体上相似的特征,并且可以与其大体上相似地操作。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700包括壳体702,致动器704,皮肤刺穿组件720,和柱塞730。壳体702包括具有被配置为将其位置设置与患者的皮肤相邻的开口716的基座部分710。致动器704为可致动以解锁锁定机制742(示意性示出)并释放柱塞730,该柱塞730可由第一偏置构件740向上驱动穿过壳体702。柱塞730的向上移动使柱塞730移出与皮肤刺穿组件720的配合。当柱塞730脱离皮肤刺穿组件720时,第二偏置构件724可以驱动皮肤刺穿组件720枢转,使得皮肤刺穿特征726至少部分地掠过开口716/沿着开口716扫过以刺穿患者的皮肤。
然而,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700包括位置设置在开口716上方并在装置700内形成腔772的密封构件770(例如,而不是密封构件244)。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构件770耦接在柱塞730(例如,柱塞730的侧壁部分734)和壳体702(例如,壳体702的基座部分710)之间。密封构件770可以是可弯曲和/或具有弹性的柔性膜。因此,柱塞730的向上移动(例如,沿箭头B的方向)可以拉伸密封构件770并增加腔772的容积-从而当基座部分710被密封在患者的皮肤上时在使用期间减少腔772中的压力。如参考图3A-3D和6A-6C详细描述的,该低压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皮肤以将皮肤拉向/拉入开口716,以例如,增加装置700的抽吸容积。
图8A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800(“装置800”)的侧横截面视图。装置800在图8A中处于展开前配置。装置800可以包括与参考图1A-7详细描述的装置100和/或装置700大体上相似的一些特征,并且可以与其大体上相似地操作。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800包括壳体802,致动器804,皮肤刺穿组件820,和柱塞830。
在所示实施例中,壳体802包括基座部分810,以及从基座部分810延伸(例如,大体上垂直于基座部分210并远离基座部分210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部分812a和第二侧壁部分812b。基座部分810和第一侧壁部分812a一起限定腔814,皮肤刺穿组件820和柱塞830的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其中。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基座部分810的下表面被配置为将其位置设置为抵向患者的皮肤(例如,图1B所示的皮肤101)和/或与之相邻。开口816可延伸穿过基座部分810,使得开口816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与患者的皮肤101相邻。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参考图4和5详细描述的,开口816可以流体连接至形成在基座部分810之中,之上,和/或穿过基座部分810的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可将体液从开口816引导至储液器和/或检测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口816被配置为(例如,形状和大小被设计为)有助于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将患者的皮肤101拉入和/或拉向腔814。
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820包括(i)耦接至第一偏置构件824(在图8A中被遮住且因此以虚线示出)的驱动构件822和(ii)耦接至驱动构件822的皮肤刺穿特征826。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826是具有锋利切割边缘827的刀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826是针,刺血针,或被配置为刺穿患者的皮肤101的其他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置构件824将驱动构件822耦接至壳体802,使得驱动构件822可旋转/可枢转地安装在壳体802的腔814内并且被配置为绕枢轴Q枢转(例如,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例如,第一偏置构件824可以是扭簧或连接在驱动构件822和壳体802的第二侧壁部分812b和/或壳体802的另一部分之间的其他合适的偏置构件。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800还包括保持特征880,该保持特征880被配置为将皮肤刺穿组件820保持在第一偏置构件824被偏置(例如,卷绕)的展开前配置。
更具体地,图8B是从壳体804移除皮肤刺穿组件820的侧视图,图8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图8A所示的保持特征880和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的后视图。一起参考图8A-8C,驱动构件822为大体上圆形,并且包括凹口882(例如,切口(cut-out)),该凹口882包括凹口表面884。保持特征880大体上可为U形,并且包括(i)从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延伸的一对腿状件886(分别被标示为第一腿状件886a和第二腿状件886b)和(ii)在腿状件886之间延伸并跨基座部分810中的开口816的横构件888。在图8A所示的展开前配置中,横构件888的下表面889被配置为与驱动构件822的凹口表面884配合/接触,以抑制驱动构件822(和皮肤刺穿特征826)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绕枢轴Q枢转。在其他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820和/或保持特征88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配置等,使得保持特征880被配置为抑制皮肤刺穿组件820在展开前配置中枢转。
再次参考图8A,在所示实施例中,柱塞830可操作地耦接至(i)致动器804和(ii)第二偏置构件840(例如,压缩弹簧),其被配置为驱动/偏置柱塞830远离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例如,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例如,柱塞830可包括(i)耦接至致动器804的基座部分832,(ii)从基座部分832延伸(例如,大体上垂直于基座部分832并远离基座部分832向下延伸)的侧壁部分834,和(iii)从侧壁部分834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835。第二偏置构件840可被耦接在凸缘部分835和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之间。
柱塞830还可包括远离基座部分832向下延伸并具有成角度的释放表面837的突出部833(例如,臂,释放部分)。如下面参考图9A-9E详细描述的,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致动器804被配置为向下按下/压下(例如,沿箭头E所示的方向)以驱动柱塞830穿过壳体802的腔814朝向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并抵抗第二偏置构件840的偏置力。随着致动器804被压下,突出部833的释放表面837被配置为接触保持特征880(例如,图8C所示的横构件888)并偏转保持特征880,使其脱离与皮肤刺穿组件820的驱动构件822的配合,以便第一偏置构件824可以驱动驱动构件822绕枢轴Q枢转。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820被平移地安装在壳体802的腔814内,使得当致动器804被压下时,皮肤刺穿组件820配合并驱动皮肤刺穿组件820朝向壳体802的开口基座部分810。
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800还包括密封构件870,该密封构件870耦接至壳体802(例如,耦接至壳体802的第二侧壁部分812b)和柱塞830并且在装置800内形成腔872。密封构件870可以是柔性膜,其可以在柱塞830的移动期间弯曲/拉伸以改变腔872的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800可包括经由例如,柱塞830的基座部分832中的开口或洞831耦接至腔872的阀890。阀890可以是单向阀,当腔872的容积减小时(例如,随着柱塞830沿箭头E的方向移动),其允许空气从腔872内逸出,但是,当腔872的容积增加时(例如,随着第二偏置构件840沿箭头D的方向驱动柱塞830和密封构件870远离基座部分810),其阻止空气进入腔872。在装置800的使用期间,阀890可有助于在腔872内产生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皮肤101的低压区域(例如,真空)。
装置800的多个部件可以包括金属,塑料,和/或其他材料。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802,致动器804,柱塞830,驱动构件822,和/或装置800的其他部件可为3D打印的,模塑的(例如,注射模塑的),或以其他方式由塑料材料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制造成具有图8A所示的展开前配置。
图9A-9E是装置800的侧横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本技术额外实施例的从患者抽出体液(例如,血液)的过程的多个阶段。首先参考图9A,装置800最初以图8A所示的展开前配置抵向患者的皮肤101放置。更具体地,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的下表面的位置可被设置为抵向皮肤101,使得开口816与皮肤101相邻。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可与患者的皮肤101形成密封,使得由密封构件870在壳体802内形成的腔872与装置800周围的环境封离。
图9B示出了在致动器804已经沿箭头E的方向被压下以向下驱动柱塞830穿过壳体802的腔814朝向基座部分810之后处于部分展开后配置的装置800。在一些实施例中,患者可以使用他们的一个或多个手指向下按下致动器804。在所示实施例中,突出部833接触保持特征880的横构件888并偏转保持特征880,使其脱离与皮肤刺穿组件820的驱动构件822的配合。更具体地,突出部833的释放表面837可以横向偏转保持特征880,使得横构件888的下表面889不再与驱动构件822的凹口表面884配合。如图9B进一步所示,致动器804的压下导致密封构件870收缩/缩小-减小密封腔872中的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随着致动器804被压下,空气通过阀890从腔872驱出。此外,致动器804的压下压缩第二偏置构件840,其随后对柱塞830施加偏置力。在其他实施例中,致动器804的压下还可驱动皮肤刺穿组件820部分地穿过腔814朝向基座部分810(例如,通过预定的距离)。
当皮肤刺穿组件820不再受保持特征880约束时,第一偏置构件824驱动驱动构件822绕枢轴Q枢转(例如,沿箭头C的方向)。例如,图9C示出了处于展开后配置的装置800,其中驱动构件822的移动使皮肤刺穿特征826向下枢转朝向/进入开口816和皮肤101。如所示,切割边缘827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移动穿过开口816并且可以接触并切开位于其中的皮肤101。皮肤刺穿组件820相对于开口816的位置以及皮肤刺穿特征826的相对大小和/或形状可以变化以改变切口的大小。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驱动构件822瞬时或几乎瞬时从保持特征880释放,这可以增加皮肤刺穿特征826的速度以有助于,例如,更清洁的切口,减少的患者疼痛,和/或更大的抽吸体积。
图9D示出了在皮肤刺穿组件820继续旋转之后处于缩回前配置的装置80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偏置构件824已经驱动驱动构件822围绕枢轴Q,直到(i)皮肤刺穿特征826已经扫过开口816并且不再接触患者的皮肤101和(ii)皮肤刺穿特征826接触柱塞830。在其他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820可被配置为(例如,形状和大小被设计为)使得皮肤刺穿特征826在缩回前配置中不接触柱塞830,在缩回前配置中接触保持特征880,和/或在缩回前配置中接触装置800的另一部分。如图9D所示,切开皮肤101导致体液946(例如,血液)从皮肤101流入装置800-例如,流入壳体102的腔814和/或流到壳体102的基座部分810的上表面上。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皮肤刺穿特征826的高旋转速度可增加抽出/收集的体液946的量,同时还使得该过程对患者而言相对无痛。
图9E示出了处于缩回后配置的装置,其中第二偏置构件840已经沿箭头E的方向向上驱动柱塞830穿过壳体802的腔814。例如,在患者释放致动器804之后,第二偏置构件840可以向上驱动柱塞830。随着柱塞830向上移动,密封腔872内的容积随着密封构件870的扩张/拉伸而增加。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由于阀890在腔872扩张期间不让空气进入腔872,因此增加腔872内的容积在其中产生降低的压力(例如,真空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降低的压力可以将皮肤101至少部分地拉入开口816(例如,如图3B-3D所示)。也就是说,降低的压力可以使皮肤101偏转进入壳体802的开口816和/或腔814。替代地或者额外地,降低的压力可以帮助将体液946吸入装置800。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密封构件870和阀890因此增加了装置800的抽吸体积。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800的抽吸体积可以在100-1000μL之间(例如,在600-700μL之间)。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与传统装置相比,装置800被配置为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抽吸体液946。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在小于约1分钟,小于约45秒,小于约30秒,或小于约15秒内收集抽吸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800被配置为一次性使用装置。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800被配置为使得当装置800处于缩回后配置时致动器804的致动不会使皮肤刺穿特征826枢转进入开口816。具体而言,第一偏置构件824在缩回后配置中不再被偏置,并因此不能驱动皮肤刺穿特征826朝向开口816。
图10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000(“装置1000”)的侧横截面视图。装置1000在图10中处于展开前配置。装置1000可以包括与参考图8A-9E详细描述的装置800大体上相似的一些特征,并且可以与其大体上相似地操作。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1000包括壳体802,致动器804,皮肤刺穿组件820,和柱塞830。
在所示实施例中,装置1000还包括保持特征1080(例如,搁板),该保持特征1080被配置为将皮肤刺穿组件820保持在第一偏置构件824被偏置(例如,卷绕)的展开前配置。保持特征1080可以包括从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延伸的垂直部分1086(例如,腿状件)和水平部分1088(例如,横构件)。在展开前配置中,水平部分1088与驱动构件822的凹口882(图8A和8B)配合以抑制驱动构件822(和皮肤刺穿特征826)枢转进入开口816。
在所示实施例中,柱塞830包括远离基座部分832向下延伸并具有成角度的释放表面1037的突出部1033(例如,臂,释放部分)。在装置1000的使用期间,致动器804被配置为向下按下/压下以驱动柱塞830穿过壳体802的腔814朝向壳体802的基座部分810。随着致动器804被压下,突出部1033的释放表面1037被配置为接触/配合保持特征1080(例如,水平部分1088的边缘部分)并偏转保持特征1080,使其脱离与皮肤刺穿组件820的驱动构件822的配合,以便第一偏置构件824可以驱动驱动构件822枢转。更具体地,突出部1033可以使保持特征1080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偏转出皮肤刺穿组件820的旋转平面。因此,与图8A-9E所示的实施例相比,释放表面1037相对于突出部833的释放表面837旋转(例如,旋转约90度)。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这有助于抑制保持特征1080在皮肤刺穿组件820旋转期间干扰皮肤刺穿组件820。在其他实施例中,突出部1033可被配置为接触皮肤刺穿组件820并使其偏转脱离与(例如,静止的)保持特征1080的配合。
图11A和11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处于展开前配置(例如,致动前位置)和展开后配置(例如,致动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1100(“装置1100”)的部分横截面侧视图。装置1100可以包括与参考图1A-10详细描述的装置100,700,800,和/或1000大体上相似的一些特征,和/或可以与其大体上相似地操作。例如,一起参考图11A和11B,装置1100包括壳体1102,致动器1104,皮肤刺穿组件1120(图11A和11B中未示出为横截面),柱塞1130,和密封构件1170。
在所示实施例中,壳体1102包括基座部分1110和从基座部分1110延伸的侧壁部分1112。基座部分1110和侧壁部分1112一起限定腔1114,皮肤刺穿组件1120和柱塞1130的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其中。在装置1100的使用期间,基座部分1110的下表面被配置为将其位置设置为抵向患者的皮肤(例如,图1B所示的皮肤101)和/或与之相邻。开口1116可以延伸穿过基座部分1110,使得开口1116在装置1100的使用期间与患者的皮肤相邻。壳体1102可进一步限定围绕侧壁部分1112延伸的通道或凹槽1118。
图11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1102的俯视图,图11D是沿图11C中的线11D截取的壳体1102的横截面侧视图。一起参考图11C和11D,壳体1102还包括柱塞引导件1180和从基座部分1110延伸和/或耦接至基座部分1110的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例如,鞍状件)。柱塞引导件1180可包括壁或限定凹部1181和开口1183的其他结构。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可包括第一部分1185和与第一部分1185间隔开的第二部分1187。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1116流体连接至流出通道1152,该流出通道1152经由形成在基座部分1110之中,之上,和/或穿过基座部分1110的流体通道1150延伸穿过侧壁。收集储液器1106(为清楚起见在图11D中省略)可以可释放地耦接至流出通道1152,用于经由流体通道1150从开口1116接收体液流。
再次参考图11A和11B,装置1100可进一步包括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槽1118中并且可操作地耦接在壳体1102和致动器1104之间的第一偏置构件1140(例如,压缩弹簧)。在图11A所示的展开前位置,第一偏置构件1140处于松弛或无偏置状态。为了将装置1100移动到图11B所示的展开后位置,使用者可以抵抗第一偏置构件1140的偏置力向下推动/压下致动器1104朝向基座部分11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构件1170的端部分1171可在凹槽1118中固定至壳体1102,使得密封构件1170延伸到腔1114上方并流体密封腔1114。
在所示实施例中,柱塞1130包括上部分1132,触发部分1134(例如,下部分;在图11B中被遮住),以及在上部分1132和触发部分1134之间延伸的伸长的中间部分1136。触发部分1134的位置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柱塞引导件1180的凹部1181内。上部分1132可操作地耦接至致动器1104和密封构件1170,使得致动器1104的向下移动(例如,按下)驱动柱塞1130朝向基座部分1110。更具体地,致动器1104的致动可以驱动柱塞1130的触发部分1134穿过凹部1181。在其他实施例中,柱塞1130可具有其他配置(例如,形状,尺寸,耦接)。
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120包括具有保持部分1121(在图11A和11B中部分地被遮住)的驱动构件1122(例如,驱动体),架部分1123,和毅部分1125。保持部分1121和架部分1123可各自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并且保持部分1121可具有比架部分1123更小的直径。架部分1123可限定至少部分地在其周围延伸(例如,由一对相邻的脊或凸缘隔开)的环形通道或凹槽1128。一起参考图11A-11D,驱动构件1122可以可旋转地耦接至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例如,架部分1123可以通过将凹槽1128的位置设置(例如,座合(seating))在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的第一部分1185上/上方而耦接至第一部分1185。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的第二部分1187可以与保持部分1121配合以进一步将驱动构件1122固定至壳体1102。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构件1122可经由第二偏置构件(在图11A和11B中被遮住但在图12A-12C中示出为第二偏置构件1224)可旋转地耦接至壳体1102,使得驱动构件1122可旋转/可枢转地安装至皮肤刺穿组件架1184。例如,第二偏置构件1224可以是扭簧或其他合适的偏置构件连接在驱动构件1122(例如,保持部分1121和/或架部分1123)和侧壁部分1112,第二部分1187,和/或壳体1102的另一部分之间。
在所示实施例中,架部分1123还包括径向突出的释放构件1129(例如,凸舌,杆,突出部,鳍状物)。在图11A所示的展开前位置,释放构件1129被配置(例如,形状,大小,位置被设置)以延伸穿过柱塞引导件1180中的开口1183并进入凹部1181。如下面参考图12A-12C更详细描述的,释放构件1129被配置为在展开前位置与柱塞1130的触发部分1134配合以阻止驱动构件1122的旋转。
再次参考图11A和11B,皮肤刺穿组件1120还可包括耦接至毅部分1125的皮肤刺穿特征1126。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1126是具有锋利切割边缘1127(在图11B中被遮住)的刀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1126可以是针,刺血针(例如,圆柱形或其他形状的刺血针),或被配置为刺穿患者的皮肤的其他特征。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120可包括多个皮肤刺穿特征(例如,多个偏移刀片以产生变化的切割模式)。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特征1126经由柱状件(post)1190和结合部1192固定至毅部分1125。结合部1192可包括焊接,粘合,压合,和/或其他结合,并且其位置可被设置在切割边缘1127的一部分处。在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将结合部1192的位置设置在切割边缘1127处可帮助确保皮肤刺穿特征1126在操作期间不移动-从而确保可靠的切割深度和长度。在所示实施例中,毅部分1125还包括切割表面1193,并且皮肤刺穿特征1126突出超过切割表面1193。在装置1100的操作期间,切割表面1193可以与患者的皮肤相邻。因此,皮肤刺穿特征1126突出超过切割表面1193的距离可以限定皮肤刺穿组件1120的最大切割深度,并且可以基于想要的切割深度进行调整/选择。
图12A-12C是沿图11A中的线12A截取的装置1100的腔1114的侧横截面视图,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处于展开前位置,展开中位置,和展开后位置的装置1100。首先一起参考图11A和12A,在展开前位置,第二偏置构件1224处于偏置位置(例如,存储能量),并且架部分1123的释放构件1129与柱塞1130的触发部分1134配合以通过将第二偏置构件1224维持在偏置位置来抑制皮肤刺穿组件1120的旋转。为了将装置1100移动到展开后位置,以例如,从患者抽出体液,装置1100的基座部分1110可以在装置1100处于展开前位置时最初抵向患者的皮肤放置。然后,使用者可以抵抗第一偏置构件1140的偏置力沿箭头F的方向(图11B)驱动(例如,压下)致动器1104。
一起参考图11A,11B,和12B,压下致动器1104驱动柱塞1130和密封构件1170向下穿过腔1114朝向基座部分1110。随着柱塞1130向下移动,触发部分1134被驱动穿过柱塞引导件1180的凹部1181。最初,如图12B所示,触发部分1134配合释放构件1129并驱动驱动构件1122抵抗第二偏置构件1224的偏置力旋转,例如,沿箭头CW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因此,柱塞1130的向下移动可以增加由第二偏置构件1224存储的能量。一起参考图11B和12C,当继续压下柱塞1130时,释放构件1129脱离(例如,滑过)触发部分1134,允许第二偏置构件1224驱动驱动构件1122以沿箭头C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随着驱动构件1122旋转,皮肤刺穿特征1126的切割边缘1127的延伸超过切割表面1193的部分被驱动穿过开口1116,并且可以接触并切开位于其中/其下方的皮肤。
参考图11A和11B且如上所述,切割表面1193可以接触皮肤并限定切口的最大大小(例如,深度,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皮肤架11844的配置(例如,高度或形状)以相对于开口1116设置皮肤刺穿组件1120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改变切口的大小。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100可被配置为产生在约0.5-1.5毫米深和约3-7毫米长之间的切口。
与上面参考图3D详细描述的实施例相似,皮肤刺穿组件1120可继续旋转至缩回后配置,其中皮肤刺穿特征1126已经旋转经过开口1116并且固定在腔1114内。在缩回后配置中,第二偏置构件1224已释放其所存储能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皮肤刺穿组件1120不再与柱塞1130配合(例如,经由触发部分1134与释放构件1129的配合)。因此,致动器1104的后续致动不会将皮肤刺穿特征1126驱动出开口1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释放致动器1104时,第一偏置构件1140可以沿箭头G的方向(图11B)向上驱动柱塞1130,密封构件1170,和致动器1104。向上移动密封构件1170可增加腔1114中的密封容积,从而产生可帮助将体液从切口吸入流体通道1150的真空压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配置的体液收集装置可具有(i)以其他方式驱动刀片或其他皮肤刺穿特征穿过开口的皮肤刺穿组件和/或(ii)用于控制切口长度和/或深度的额外的特征。例如,图13A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的耦接至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1302的一部分的皮肤刺穿组件1320的部分透明侧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壳体1302在图13A中示出为部分透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320可以(i)并入参考图1A-12C详细描述的装置100,700,800,1000,和/或1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ii)包括与皮肤刺穿组件120,720,820,1020,和/或1120大体上相似或相同的特征。
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320包括具有突出部1364的驱动体1322。皮肤刺穿特征1326(例如,刀片)可耦接至驱动体1322。壳体1302包括/限定轨道1362(例如,开口,通道,伸长路径),并且突出部1364最终部分地延伸进入轨道1362,使得突出部1364被限制沿轨道1362移动。轨道1362可在第一端部分1361和第二端部分1363之间延伸并且可以具有所选择的长度和形状(例如,变化的高度),以对应于皮肤刺穿特征1326想要的路径和由皮肤刺穿特征1326产生的切口的相应大小(例如,长度,深度)。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轨道1362包括抬高的中间部分1365。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体1322经由偏置构件1368可操作地耦接至壳体1302。在所示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368是在壳体1302和突出部1364之间延伸的扭簧,并且皮肤刺穿组件1320处于扭簧处于松弛状态的展开后位置。图14A-14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别处于展开前位置,展开中位置,和展开后位置的壳体1302和皮肤刺穿组件1320的侧视图。一起参考图13-14C,轨道1362的第一端部分1361可包括凹口1367(例如,保持表面,保持特征),其被配置(例如,形状,大小被设计)以在展开前位置与突出部1364配合,使得皮肤刺穿组件1320锁定在展开前位置,而偏置构件1368处于偏置状态。突出部1364和/或皮肤刺穿组件1320的另一特征可以可操作地耦接至致动器或体液收集装置的其他特征,并且致动器可被致动以使突出部1364与凹口1367脱离。在致动之后,偏置构件1368可以沿着由轨道1362的配置(例如形状,大小,长度)控制/限定的路径驱动皮肤刺穿组件1320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326穿过壳体中的开口(未示出),以例如,切开位于其下方的患者的皮肤。
例如,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320从第一端部分1361朝向第二端部分1363横向移动,同时随着突出部1364沿中间部分1365经过而旋转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326穿过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部分1365的配置可以控制由皮肤刺穿特征1326产生的切口的深度。例如,增加中间部分1365的高度可以减小切口的深度,而相反,减小中间部分1365的高度可以增加切口的深度。
图15A和15B分别是根据本技术额外的实施例配置的耦接至体液收集装置的壳体1502的一部分的皮肤刺穿组件1520的立体侧视图和横截面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520可以(i)并入参考图1A-12C详细描述的装置100,700,800,1000,和/或1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ii)包括与皮肤刺穿组件120,720,820,1020,1120,和/或1320大体上相似或相同的特征。
在所示实施例中,皮肤刺穿组件1520包括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1502中的开口1516上方的驱动体1522。皮肤刺穿特征1526(例如,刀片)可耦接至驱动体1522。图15C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1502的侧横截面视图。一起参考图15A-15C,壳体1502可以包括/限定第一轨道1562a和第二轨道1562b(例如,开口,通道,伸长路径;统称为“轨道1562”)。皮肤刺穿组件1520的驱动体1522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延伸进入第一轨道1562a的第一突出部1564a和最终部分地延伸进入第二轨道1562b的第二突出部1564b(统称为“突出部1564”)。突出部1564可被限制沿轨道1562移动。轨道1562可各自具有所选择的配置(例如,长度,形状),以对应于皮肤刺穿特征1526想要的路径和由皮肤刺穿特征1526产生的切口的相应大小(例如,长度,深度)。例如,轨道1562可以在第一端部分1561和第二端部分1563之间延伸并具有不同的高度。轨道156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体1522包括释放构件1528(例如,凸舌或突出部)并且经由一个或多个偏置构件1568(例如,单独标示的第一偏置构件1568a和第二偏置构件1568b)可操作地耦接至壳体1502。在所示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568是拉伸弹簧,并且皮肤刺穿组件1520处于拉伸弹簧处于偏置状态的展开前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置构件1568a在壳体1502和驱动体1522在第一突出部1564a处或附近的位置之间延伸,第二偏置构件1568b在壳体1502和驱动体1522在第二突出部1564b处或附近的位置之间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体1522可经由单个偏置构件或两个以上偏置构件耦接至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562a的第一端部分1561可包括凹口1567(例如,保持表面,保持特征),其被配置(例如,形状被设计)以在展开前位置配合第一突出部1564a,使得皮肤刺穿组件1520锁定在展开前位置,而偏置构件1568处于偏置状态。释放构件1528被配置为可释放地配合体液收集装置的特征-如柱塞的约束部分(例如,图2-3D所示的约束部分238),保持特征(例如,图8A-9E所示的保持特征880和/或图10所示的保持特征1080),和/或柱塞的触发部分(例如,图11A-12C所示的触发部分1136)。可致动体液收集装置以致动(例如,压下)释放构件1528,从而从轨道1562解锁突出部1564。在致动之后,偏置构件1568可沿着轨道1562驱动(例如,拉动)皮肤刺穿组件1520从第一端部分1561朝向第二端部分1563以展开皮肤刺穿特征1526穿过开口1516,以例如,切开位于其下方的患者的皮肤。
在其他实施例中,偏置构件1568可以是配置为驱动皮肤刺穿组件1520的其他类型的偏置构件。例如,偏置构件1568可以是被配置为沿着轨道1562推动皮肤刺穿组件1520的压缩弹簧。
以下示例说明了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
1.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和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可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以及
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脱离,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根据示例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示例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一偏置构件,并且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偏置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柱塞向所述第一位置偏置。
4.根据示例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是扭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是压缩弹簧。
5.根据示例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触发部分,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具有突出部的驱动构件,并且其中,所述触发部分在所述第一位置配合所述突出部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所述偏置配置。
6.根据示例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a)驱动所述触发部分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抵向所述突出部,然后(b)驱动所述触发部分经过所述突出部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7.根据示例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一偏置构件,并且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柱塞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偏置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示例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基座。
9.根据示例7或示例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
10.根据示例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锁定机制的释放致动器,其中,所述释放致动器的致动解锁所述锁定机制以允许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示例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柔性密封构件,该柔性密封构件耦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其位置被设置以限定所述壳体内的密封容积。
12.根据示例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扭簧。
13.根据示例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刀片。
14.根据示例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15.根据示例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驱动体,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驱动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耦接至所述驱动体。
16.根据示例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具有切割边缘的刀片,其中,所述切割边缘的一部分直接结合至所述驱动体。
17.根据示例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跨过所述开口耦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柔性膜,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以刺破所述柔性膜。
18.根据示例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储液器,可释放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和
流体通道,被配置为将体液从所述开口引导至所述储液器。
19.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驱动构件,耦接至所述驱动构件的刀片,和偏置构件;
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移动;
柱塞,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并具有展开前位置,其中-
在所述展开前位置,所述柱塞配合所述驱动构件以阻止所述刀片的旋转,以及
所述致动器沿朝向基座的方向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驱动构件脱离,以允许第一偏置构件旋转所述刀片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0.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
保持特征,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和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可移动穿过所述壳体以配合所述保持特征以偏转所述保持特征,使其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1.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第一偏置构件;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和
第二偏置构件,耦接至所述柱塞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柱塞穿过所述壳体从第一位置至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以及
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2.根据示例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柱塞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密封所述壳体和所述柱塞之间的界面。
23.根据示例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密封构件和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内产生真空压力。
24.根据示例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是扭簧。
25.根据示例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是压缩弹簧。
26.根据示例2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刀片。
27.根据示例21-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被配置为旋转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28.根据示例21-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驱动体,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耦接在所述驱动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耦接至所述驱动体。
29.根据示例21-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释放构件,其中,所述柱塞包括约束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约束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柱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配合所述释放构件以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维持在所述偏置配置。
30.根据示例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上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约束部分从所述上部分向下突出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
31.根据示例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从所述上部分向下突出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侧壁部分,其中,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约束部分限定在其间的通道,并且其中,当所述柱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释放构件被约束在所述通道内。
32.根据示例21-3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跨过所述开口耦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柔性膜,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第一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以刺破所述柔性膜。
33.根据示例21-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
34.根据示例3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锁定机制的释放致动器,其中,所述释放致动器的致动解锁所述锁定机制,以允许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驱动所述柱塞穿过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35.根据示例21-3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储液器,可释放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和
流体通道,被配置为将体液从所述开口引导至所述储液器。
上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穷尽或将本技术限制为上面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在上面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和示例,但是如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等同修改。例如,虽然步骤以给定顺序呈现,但是替代实施例可以用不同顺序执行步骤。本文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也可以被组合以提供进一步的实施例。
根据前述内容将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说明的目的在本文进行描述,但是为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没有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和功能。在情境允许的情况下,单数或复数术语也可以分别包括复数或单数术语。
此外,除非“或”一词明确限定为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列表中不包括其他项目的单个项目,否则在此类列表中使用“或”应解释为包括(a)列表中的任何单个项目,(b)列表中的所有项目,或(c)列表中项目的任何组合。另外,术语“包括”通篇是指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所述特征,使得不排除任何更多数量的相同特征和/或其他特征的附加类型。还将理解,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此外,虽然已经在这些实施例的情境中描述了与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但是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表现出这些优点,并且并非所有实施例都需要表现出这些优点才能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因此,本公开和相关技术可以包括本文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其他实施例。

Claims (35)

1.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和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可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以及
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脱离,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沿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的移动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一偏置构件,并且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致动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偏置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柱塞向所述第一位置偏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是扭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是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触发部分,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具有突出部的驱动构件,并且其中,所述触发部分在所述第一位置配合所述突出部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所述偏置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a)驱动所述触发部分抵抗所述偏置构件的偏置力抵向所述突出部,然后(b)驱动所述触发部分经过所述突出部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第一偏置构件,并且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柱塞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二偏置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基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锁定机制的释放致动器,其中,所述释放致动器的致动解锁所述锁定机制以允许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驱动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柔性密封构件,该柔性密封构件耦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其位置被设置以限定所述壳体内的密封容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是扭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刀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皮肤刺穿特征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驱动体,其中,所述偏置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驱动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耦接至所述驱动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具有切割边缘的刀片,其中,所述切割边缘的一部分直接结合至所述驱动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跨过所述开口耦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柔性膜,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以刺破所述柔性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储液器,可释放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和
流体通道,被配置为将体液从所述开口引导至所述储液器。
19.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驱动构件,耦接至所述驱动构件的刀片,和偏置构件;
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移动;
柱塞,可旋转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并具有展开前位置,其中-
在所述展开前位置,所述柱塞配合所述驱动构件以阻止所述刀片的旋转,以及
所述致动器沿朝向基座的方向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驱动构件脱离,以允许第一偏置构件旋转所述刀片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0.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偏置构件;
保持特征,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和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可移动穿过所述壳体以配合所述保持特征以偏转所述保持特征,使其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1.一种用于从患者抽出体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壳体,包括基座,该基座具有延伸穿过其的开口;
皮肤刺穿组件,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包括皮肤刺穿特征和第一偏置构件;
柱塞,位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和
第二偏置构件,耦接至所述柱塞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柱塞穿过所述壳体从第一位置至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基座的第二位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配合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以及
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使所述柱塞与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脱离,以允许所述第一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柱塞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密封所述壳体和所述柱塞之间的界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密封构件和所述柱塞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以在所述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内产生真空压力。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是扭簧。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偏置构件是压缩弹簧。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是刀片。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被配置为旋转所述皮肤刺穿特征。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驱动体,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构件耦接在所述驱动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耦接至所述驱动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皮肤刺穿组件还包括释放构件,其中,所述柱塞包括约束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约束部分被配置为当所述柱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配合所述释放构件以将所述第一偏置构件维持在所述偏置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上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约束部分从所述上部分向下突出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柱塞包括从所述上部分向下突出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侧壁部分,其中,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约束部分限定在其间的通道,并且其中,当所述柱塞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释放构件被约束在所述通道内。
3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跨过所述开口耦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基座的柔性膜,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柱塞被配置为脱离所述皮肤刺穿组件,以允许所述第一偏置构件驱动所述皮肤刺穿特征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基座中的所述开口以刺破所述柔性膜。
3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锁定机制,该锁定机制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柱塞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偏置构件维持在偏置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可操作地耦接至所述锁定机制的释放致动器,其中,所述释放致动器的致动解锁所述锁定机制,以允许所述第二偏置构件驱动所述柱塞穿过所述壳体从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第二位置。
3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储液器,可释放地耦接至所述壳体;和
流体通道,被配置为将体液从所述开口引导至所述储液器。
CN202080076703.6A 2019-08-30 2020-08-28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Pending CN1146306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94531P 2019-08-30 2019-08-30
US62/894,531 2019-08-30
PCT/US2020/048506 WO2021041881A1 (en) 2019-08-30 2020-08-28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0619A true CN114630619A (zh) 2022-06-14

Family

ID=7468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6703.6A Pending CN114630619A (zh) 2019-08-30 2020-08-28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59588A1 (zh)
EP (1) EP4021302A4 (zh)
JP (1) JP7554816B2 (zh)
CN (1) CN114630619A (zh)
WO (1) WO2021041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12877A1 (en) 2012-01-25 2013-08-01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EP4338669A3 (en) 2014-08-01 2024-05-22 Tasso, Inc. Systems for gravity-enhanced microfluidic collection, handling and transferring of fluids
AU2016377659B9 (en) 2015-12-21 2021-11-11 Tasso,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uation and retraction in fluid collection
WO2020056382A1 (en) 2018-09-14 2020-03-19 Erwin Berthier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AU2022227019A1 (en) * 2021-02-26 2023-08-31 Tasso, Inc.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2178979B2 (en) 2021-10-13 2024-12-31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delivering a pharmaceutical
US11964121B2 (en) 2021-10-13 2024-04-23 Satio, Inc. Mono dose dermal patch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US11452474B1 (en) 2021-04-14 2022-09-27 Satio, Inc. Dual lever dermal patch system
US12023156B2 (en) 2021-10-13 2024-07-02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2053284B2 (en) 2021-11-08 2024-08-06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1877848B2 (en) 2021-11-08 2024-01-23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US12214346B2 (en) 2021-10-13 2025-02-04 Satio, Inc. Dermal patch with a diagnostic test strip
US12048543B2 (en) 2021-11-08 2024-07-30 Satio, Inc. Dermal patch for collecting a physiological sample with removable vial
US11478175B1 (en) 2021-10-20 2022-10-25 Paulus Holdings Limited Devices for collecting capillary blood and methods for sam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4441A (en) * 1992-10-16 1994-05-24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Disposable slicing lancet assembly
US6221089B1 (en) * 1997-07-07 2001-04-24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Skin incision device with compression spring assembly
US2007004995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evice for sampling blood
US20080243159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Stat Medical Devices, Inc. Lancet device with combined trigger and c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20090287237A1 (en) * 2006-07-18 2009-11-19 Owen Mumford Limited Skin pricking device
US20110144537A1 (en) * 2009-12-16 2011-06-16 Facet Technologies, Llc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dual-link drive mechanism
US20120179185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Wah Leong Lum Contact activated incision device
US20130211289A1 (en) * 2012-01-25 2013-08-15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US20170172481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Tasso,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uation and Retraction in Fluid Collection
CN107115115A (zh) * 2010-01-13 2017-09-01 第七感生物系统有限公司 输送和/或抽出流体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1582A (en) * 1998-05-22 1999-09-14 Specialized Health Products, Inc. Lancet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0546542C (zh) * 2008-07-09 2009-10-07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安全单摆臂划口式采血针
SG194252A1 (en) * 2012-04-20 2013-11-29 Medipurpose Pte Ltd A lancet
WO2015116556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Intrinsyk, LLC Lancet assembly
PL234889B1 (pl) * 2014-02-14 2020-04-30 Htl Strefa Spolka Akcyjna Urządzenie nacinające skórę
US9730625B2 (en) * 2015-03-02 2017-08-15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Automated blood sampling device
CN106236112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天津华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足跟采血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4441A (en) * 1992-10-16 1994-05-24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Disposable slicing lancet assembly
US6221089B1 (en) * 1997-07-07 2001-04-24 International Technidyne Corporation Skin incision device with compression spring assembly
US2007004995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evice for sampling blood
US20090287237A1 (en) * 2006-07-18 2009-11-19 Owen Mumford Limited Skin pricking device
US20080243159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Stat Medical Devices, Inc. Lancet device with combined trigger and cock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20110144537A1 (en) * 2009-12-16 2011-06-16 Facet Technologies, Llc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dual-link drive mechanism
CN107115115A (zh) * 2010-01-13 2017-09-01 第七感生物系统有限公司 输送和/或抽出流体的装置
US20120179185A1 (en) * 2011-01-07 2012-07-12 Wah Leong Lum Contact activated incision device
US20130211289A1 (en) * 2012-01-25 2013-08-15 Tasso, Inc. Handheld Device for Drawing,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Bodily Fluid
US20170172481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Tasso,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uation and Retraction in Fluid Coll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59588A1 (en) 2021-03-04
JP7554816B2 (ja) 2024-09-20
JP2024161275A (ja) 2024-11-15
EP4021302A4 (en) 2023-09-06
EP4021302A1 (en) 2022-07-06
WO2021041881A1 (en) 2021-03-04
JP2022546365A (ja)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30619A (zh) 体液收集装置及相关方法
JP7591679B2 (ja) 体液収集装置および関連方法
CN109068979B (zh) 用于流体收集中的致动和缩回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JP7660157B2 (ja) 流体の送達および/または受け取り
US20230320639A1 (en) Bodily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4007399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ally powered bodily fluid extraction
JP7713573B2 (ja) 体液を採取するための装置
JP2025106344A (ja) 流体の送達および/または受け取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