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613062B -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3062B
CN114613062B CN202011394803.1A CN202011394803A CN114613062B CN 114613062 B CN114613062 B CN 114613062B CN 202011394803 A CN202011394803 A CN 202011394803A CN 114613062 B CN114613062 B CN 1146130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feiting
counterfeiting detection
image
detecte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48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3062A (zh
Inventor
杨笑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48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3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3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3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3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3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20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防伪检测方法包括: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置光学防伪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对象的光学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以实现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并保证防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用户通常需要使用钞票、发票、银行券、支票等票券,而随着造假技术的提高,用户若接收到伪造票券则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由此,票券的防伪检测尤为重要。目前,用户通常依赖于专门的防伪检测装置例如验钞机等进行票券的防伪检测,而由于市面上的防伪检测装置的便携性通常较差,大多数用户无法随身携带,从而在票券防伪检测方面仍旧更多的采用人工识别(例如肉眼、手感等)方式,防伪检测准确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兼顾票券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采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中的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中的各步骤。
由上可见,根据本申请方案所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然后,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进一步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最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置光学防伪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对象的光学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以实现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并保证防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指令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装置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兼顾票券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的缺陷,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该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智能腰带等,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主体部分示意图,图中A为图像采集组件,该图像采集组件包括摄像头,B为防伪光线发射组件,该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等符合防伪检测需求的组件,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图像采集组件对特殊防伪光线照射至待检测对象表面的图像的有效采集,本实施例的图像采集组件还可以配置有滤光片。
如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图,该防伪检测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步骤201、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待检测对象可以为钞票、发票、银行券、支票等票券,由于票券通常采用特殊纸张制作,其纸张硬度、密度及印刷油墨厚度均相对较高,从而在实际应用中,真伪待检测票券对于防伪光线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可以为红外光发射组件、紫外光发射组件等发射不可见光的组件,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红外光发射组件,红外光发射组件包括若干只红外二极管。
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若保持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常开则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功耗,由此,本实施例可以针对防伪光线发射组件设置负载开关,当用户具备防伪检测需求时,触发负载开关进入打开状态,以控制防伪光源组件进入工作状态。当然,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针对智能穿戴设备设置多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A为常规使用系统,另一个系统B为防伪检测使用系统,当用户具备防伪检测需求时,可以控制智能穿戴设备切换至系统B即可。
步骤202、控制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具体的,本实施例根据不同待检测对象的材质对于防伪光线的穿透能力不同的原理,通过配置有特殊滤光片的摄像头摄录待检测对象被防伪光线照射后的图像。
此外,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穿戴设备上可以配置有多个图像采集组件,其中图像采集组件A上未配置滤光片,以供用户常规使用,而图像采集组件B配置有滤光片,以供用户进行防伪检测使用。本实施例可以对当前图像采集场景进行识别,并根据所识别的图像采集场景调用对应的图像采集组件。
步骤203、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真伪待检测票券对于防伪光线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从而最终所采集到的防伪检测图像的特征表现也有所不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对应于真实防伪检测对象的图像特征数据。本实施例在采集到防伪检测图像之后,将图像特征与真实图像特征进行相关度比对,以确定待检测对象是否真实。
步骤204、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置一相关度阈值,然后将比对得到的相关度与该相关度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等于相关度阈值时,确定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为真实,反之,防伪检测结果则为伪造。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集成防伪检测功能,由于智能穿戴设备携带方便,从而可以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另外,结合图像识别和特征比对的方法来进行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光线发射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的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接收到防伪检测指令时,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
步骤302、从多个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中,选取对应于目标波长的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
步骤303、控制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穿戴设备上所配置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例如红外光发射组件不仅用于防伪使用,还可供其它使用(例如测距使用),而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所要求的光线波长有所不同;抑或针对不同防伪检测场景下的不同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光线波长也可能有所不同。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配置有多个所发射的光线波长不同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然后根据防伪检测指令确定当前处于防伪检测场景,并根据当前防伪检测场景所要求的光线波长,从多个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中适应性选取对应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然后触发所选取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进入工作状态。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穿戴设备上也可以仅配置有单个防伪光线发射组件,而该防伪光线发射组件支持发射多种波长不同的光线,由此,可以根据当前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所需发射的光线的波长,并依此对防伪光线发射组件进行对应控制。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检测指令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上述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的步骤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环境图像;
步骤402、对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进行识别,获取目标对象相应的对象属性;
步骤403、在根据对象属性确定目标对象为防伪检测对象时,生成防伪检测指令。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由用户在具备防伪检测需求时手动输入防伪检测指令,而为了保证用户操作便捷性,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图像采集组件实时进行环境图像采集,然后识别当前是否有防伪检测对象出现,通常用户具备防伪检测需求时,会将防伪检测对象靠近图像采集组件,而若识别到防伪检测对象,则说明目前用户具备防伪检测需求,而自动生成防伪检测指令,由此,用户并不需要在智能穿戴设备上手动触发防伪检测选项,而仅需直接将待检测对象靠近图像采集组件即可自动触发防伪检测,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多个光源类型不同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分别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相对应的,上述控制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的步骤具体包括:针对多个光源类型分别选取配置有对应滤光片的图像采集组件;控制所选取的多个图像采集组件,分别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单一的防伪检测方式的准确性有限,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复合防伪检测方式,也即结合不同防伪光线(例如红外光与紫外光的组合)来实现防伪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配置多个光源类型不同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同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防伪光线,然后通过滤光片配置不同的图像采集组件分别采集对应的防伪检测图像,然后对多个防伪检测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比对,若多个防伪检测图像的特征比对均通过,所得到的待检测对象真实的检测结果更为可靠。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待检测对象相应的目标对象类型;根据预设的对象类型与图像特征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对应于目标对象类型的图像特征数据确定为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防伪检测的多样性,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支持多种类型不同的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例如可以同时支持不同面值/国别的钞票、发票等的检测。本实施例预先针对不同类型防伪检测对象配置有对应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然后可以根据用户通过对象类型选择选项输入的对象类型,或通过图像识别所获取的对象类型,来选取对应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使用。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前,还具体包括:获取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检测准确性等级;从多个可用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中,确定对应于检测准确性等级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在不同防伪检测场景下对防伪检测准确性的要求有所不同,本实施例的检测准确性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其中,不同检测准确性等级下所对应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的特征丰富程度有所不同,检测准确性等级越高,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中所包含的特征越丰富,本实施例根据用户对检测准确性的实际需求确定对应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以实现防伪检测准确性与防伪检测效率的折中。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识别防伪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将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与符合防伪检测要求的标准图像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相对应的,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符合防伪检测要求时,执行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不符合防伪检测要求时,返回执行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的步骤。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受环境光线因素的影响或用户摆放待检测对象的位置因素的影响,所采集的防伪检测图像可能并不符合防伪检测需求,由此,本实施例在对防伪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之前,对当前所采集的防伪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若图像质量符合防伪检测要求,则利用该防伪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反之,则返回执行上述步骤201,重新采集防伪检测图像。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控制智能穿戴设备输出操作指示,以向用户指示待检测对象的摆放位置,以使待检测对象与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准确对位。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在对防伪检测结果进行输出时,可以采用语音方式或显示方式进行输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唯一限定。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然后,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进一步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最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置光学防伪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对象的光学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以实现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并保证防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5中的方法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化的防伪检测方法,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该防伪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501、在接收到防伪检测指令时,获取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防伪光线的目标波长。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防伪检测场景下的不同待检测对象,例如发票、钞票等,由于其材质有所不同,从而进行防伪检测时所要求的光线波长也可能有所不同。
步骤502、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为了满足不同防伪检测场景,可以支持不同波长的防伪光线的输出。该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可以为红外光发射组件、紫外光发射组件等。
步骤503、控制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具体的,本实施例根据不同待检测对象的材质对于防伪光线的穿透能力不同的原理,可以通过配置有特殊滤光片的摄像头摄录待检测对象被防伪光线照射后的图像。
步骤504、获取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检测准确性等级。
步骤505、从多个可用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中,确定对应于检测准确性等级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具体的,本实施例考虑到用户在不同防伪检测场景下对防伪检测准确性的要求有所不同,本实施例的检测准确性等级可以分为高、中、低,其中,不同检测准确性等级下所对应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的特征丰富程度有所不同。
步骤506、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步骤507、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置一相关度阈值,然后将特征比对得到的相关度与该相关度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等于相关度阈值时,确定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为真实,反之,防伪检测结果则为伪造。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步骤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唯一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首先,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然后,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进一步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最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置光学防伪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对象的光学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以实现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并保证防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伪检测装置。该防伪检测装置可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如图6所示,该防伪检测装置主要包括:
发射模块601,用于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采集模块602,用于控制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比对模块603,用于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604,用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射模块601具体用于:在接收到防伪检测指令时,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从多个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中,选取对应于目标波长的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控制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防伪检测装置还包括:生成模块,用于:在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之前,控制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环境图像;对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进行识别,获取目标对象相应的对象属性;在根据对象属性确定目标对象为防伪检测对象时,生成防伪检测指令。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射模块601具体用于:控制多个光源类型不同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分别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相对应的,采集模块602具体用于:针对多个光源类型分别选取配置有对应滤光片的图像采集组件;控制所选取的多个图像采集组件,分别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防伪检测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获取待检测对象相应的目标对象类型;根据预设的对象类型与图像特征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对应于目标对象类型的图像特征数据确定为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在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获取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检测准确性等级;从多个可用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中,确定对应于检测准确性等级的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防伪检测装置还包括:比较模块,用于:在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识别防伪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将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与符合防伪检测要求的标准图像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相对应的,比对模块603具体用于: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符合防伪检测要求时,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发射模块601还用于: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不符合防伪检测要求时,控制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二实施例中的防伪检测方法均可基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伪检测装置实现,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防伪检测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伪检测装置,首先,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然后,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进一步地,将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最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的实施,在智能穿戴设备上配置光学防伪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对象的光学检测图像进行特征比对,以实现防伪检测,可有效提升防伪检测的便捷性,并保证防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可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防伪检测方法。如图7所示,该电子装置主要包括:
存储器701、处理器702、总线703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通过总线703连接。处理器702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防伪检测方法。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701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701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702与存储器701耦合。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设置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存储器。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防伪检测方法。进一步的,该计算机可存储介质还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伪检测方法,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所述目标波长与防伪检测场景对应;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包括:
在接收到防伪检测指令时,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
从多个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中,选取对应于所述目标波长的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
控制所述目标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所述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对应于防伪检测场景的目标波长之前,还包括:
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实时采集环境图像;
对所述环境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相应的对象属性;
在根据所述对象属性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为防伪检测对象时,生成所述防伪检测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包括:
控制多个光源类型不同的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分别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
所述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光源类型分别选取配置有对应滤光片的所述图像采集组件;
控制所选取的多个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分别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对象相应的目标对象类型;
根据预设的对象类型与图像特征数据的映射关系,将对应于所述目标对象类型的所述图像特征数据确定为所述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对象所要求的检测准确性等级;
从多个可用标准图像特征数据中,确定对应于所述检测准确性等级的所述标准图像特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伪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之前,还包括:
识别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将所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与符合防伪检测要求的标准图像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在所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符合所述防伪检测要求时,执行所述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
在所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不符合所述防伪检测要求时,返回执行所述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的步骤。
8.一种防伪检测装置,应用于包括防伪光线发射组件以及图像采集组件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防伪光线发射组件向待检测对象发射目标波长的防伪光线,所述目标波长与防伪检测场景对应;
采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采集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图像;
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防伪检测图像的实际图像特征数据与标准图像特征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对应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防伪检测结果。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总线;
所述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存储器、处理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394803.1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13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4803.1A CN11461306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4803.1A CN11461306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3062A CN114613062A (zh) 2022-06-10
CN114613062B true CN114613062B (zh) 2024-10-18

Family

ID=8185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4803.1A Active CN114613062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306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69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深圳贝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纸钞或票券鉴伪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及其鉴伪方法
CN103761652A (zh) * 2013-11-30 2014-04-3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CN110853217A (zh) * 2018-07-24 2020-02-28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鉴伪波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314C (zh) * 1999-02-17 2005-07-06 欧洲工业技术开发公司 生产基于无水石膏Ⅲ或α无水石膏的水硬粘结剂的方法和所获得的水硬粘结剂
JP4266495B2 (ja) * 2000-06-12 2009-05-20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幣処理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1693A (zh) * 2011-06-15 2012-12-19 深圳贝斯特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纸钞或票券鉴伪功能的便携式移动终端及其鉴伪方法
CN103761652A (zh) * 2013-11-30 2014-04-30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CN110853217A (zh) * 2018-07-24 2020-02-28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鉴伪波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3062A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892B2 (en)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 identity recognition based on skin features
CN104520879A (zh) 用于对文件的特征进行光谱鉴别的系统和方法
EP403345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ace anti-spoof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W200818030A (en)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using template matching with fast masked 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
CN107180352A (zh)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206192A1 (fr) Procédé de sécurisation et de verification d'un document
CN107113349A (zh) 终端设备和识别指纹的方法
TW201344546A (zh) 相片資料夾之代表縮圖之自動選擇方法及自動選擇系統
CN109816893A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57668A (zh) 一种读卡设备、读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74906A (zh) 指纹防伪方法及装置
JP2020526835A (ja) 画像を投稿するためのユーザのアカウントを動的に識別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03702021A (zh) 一种验钞摄像头
CN107729833A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807501A (zh) 一种便携式二维码投射设备
CN107451543A (zh) 事件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613062B (zh)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3397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端
US10846676B2 (en) Financi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11160235B (zh) 活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564706A (zh) 一种智能存币系统及存币方法
CN113377980A (zh) 一种信息标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an et al. Malaysian banknote reader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
CN107463885A (zh) 生物识别模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780952B (zh) 一种伪钞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