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1652A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1652A CN103761652A CN201310631779.2A CN201310631779A CN103761652A CN 103761652 A CN103761652 A CN 103761652A CN 201310631779 A CN201310631779 A CN 201310631779A CN 103761652 A CN103761652 A CN 1037616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image
- information
- verification
-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338 frost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所述防伪方法包括: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所述防伪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各步骤功能的模块。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并进行所述对象真伪的验证,然后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用户的位置将验证提示信息投射到用户眼底,帮助用户在没有对应的验证知识或者在没有意识到要去验证对象真伪的情况下得到对象的真伪验证提示信息,整个验证过程非常自然,不需要用户做任何额外的验证动作即可知道注视对象的真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且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目前大众生活中广泛用到的防伪技术是在待防伪的对象上或对象中设置一些防伪特征,例如商品防伪、票据防伪、印刷防伪等等。一些防伪特征用户可以根据经验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判别其真伪,另一些防伪特征——例如一些防伪标签的真伪通常都需要专用设备、上网查询或者电话查询,不够方便直接。其中,有时候用户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去辨别所述防伪特征的真伪,另外,在一些场合下,由于条件的限制或场合的限制,用户有可能不方便去进行对象真伪辨别。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自然、方便、有效的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以辅助用户自然、方便、有效地进行观察对象的真伪判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方法,包括:
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防伪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侧自动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以及进行所述对象真伪的验证,并将验证提示信息与对象相对于用户的位置对应地投射到用户眼底,帮助用户在没有对应的验证知识或者在没有意识到要去验证对象真伪的情况下得到对象的真伪验证提示信息,整个验证过程非常自然,不需要用户做任何额外的验证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方法中真伪验证步骤的流程图;
图3a至3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方法用户看到的验证提示信息与对象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方法使用的光斑图案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方法获得的眼底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防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b和6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几种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防伪装置中的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7c和7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检测模块进行位置检测时对应光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防伪装置应用在眼镜上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防伪装置应用在眼镜上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防伪装置应用在眼镜上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防伪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要验证对象真伪的场合,例如:在接收他人给出的钱币时、在购买一些可能被仿冒的产品时、以及在通过网页进行支付、转账等时,由于一些原因(例如经验缺乏而无法验证、当前场合不方便进行验证或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要进行防伪验证),人们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辨认出仿冒的对象而蒙受损失。因此,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方法,包括:
S110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S120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S130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本发明实施例自动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并进行所述对象真伪的验证,然后将验证提示信息投射到用户眼底,帮助用户在没有对应的验证知识或者在没有意识到要去验证对象真伪的情况下得到对象的真伪验证提示信息,整个验证过程非常自然,不需要用户做任何额外的验证动作即可知道注视对象的真伪。此外,根据对象的位置投射验证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在观看对象时,眼睛不需要再调焦就可以自动看清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并且获得更真实的提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各步骤:
S110: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优选地可以通过用户的可穿戴设备来获取所述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的一智能眼镜上的摄像头来自动拍摄所述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还有可能通过交互来获得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例如,当用户在注视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信息时,该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的注视并将该图像信息传递至被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步骤S110获取。当然,当用户注视对象为没有信息交互功能的对象时,一般还是通过拍摄的方式获得所述图像。
S120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为真对象的提供商为了防伪的需要设置在对象表面的特殊标记。例如:所述防伪特征为对象表面上的一特定图案(所述特定图案包括特定的颜色、颜色组合、特定的形状或颜色与形状的组合等),该特定图案可以是直接形成在所述对象上的,例如纸币表面的防伪图案;或者还可以是另外固定在所述对象上的,例如粘贴在对象表面的一镭射标签;该特定图案在所述对象上可能是有特定的位置,例如所述纸币表面特定位置上的特定图案;或者还可以是位于对象表面任意位置,例如上述的镭射标签就有可能粘贴在对象表面的任何位置;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防伪特征在对象上的位置还有可能是不断改变的,例如所述对象为一电子设备显示的一图像信息,例如一电子银行的网页时,该防伪特征可以是嵌入在所述网页中,但是其位置可能是在窗口中任意浮动的。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步骤S120通过验证所述待验证对象对应的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来获得一验证提示信息。一般来说,当包含时,得到表示所述对象为真的验证提示信息,不包含时,得到表示所述对象为伪的验证提示信息。一种特殊的情况为,当所述对象为真时,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有可能不包含提示信息,仅在对象为伪时提示;或者相反的,尽在对象为真时提示,为伪时不提示,即,用户没有看到对应的提示信息时,则可以了解该对象有可能是假的。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伪验证步骤S120包括:
特征获取步骤S121,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
特征验证步骤S122,验证所述待验证特征是否符合预定的验证标准,得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包括: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位置和/或图案对应的图像特征。即,例如:
1)当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为对象上特定区域具有的特定图案时:
所述步骤S121包括:根据所述对象的图像获取与所述特定区域对应的区域的图案作为所述待验证特征;
所述步骤S122包括:验证所述获取的图案是否符合预定的验证标准(如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特定图案一致;或者与一参考图案组合后是否得到预定的验证图案等等);当然,一个对象上可能有多个区域包含多个不同的特定图案,例如纸币上多个特定位置的防伪图案,此时需要对每个区域的图案都进行验证。
2)当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为对象上不定区域的特定图案时:
所述步骤S121包括:获取所述对象的图像中与所述特定图案一致或最接近的图像特征;
所述步骤S122包括:验证所述获取的图像特征是否与所述特定图案一致。当然,所述获取的图案有可能包括多个,只要该多个图像特征中至少有一个包含所述特定图案即可。
除了图2所示的实施例以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伪验证步骤S120包括:
将所述获取的图像向外部发送;
接收外部返回的验证提示信息。
即,除了上述通过步骤S121和S122在本地进行所述对象的真伪验证以外,还可以将所述获得的待验证对象的图像发送到远端的服务器或者第三方机构等,在远端根据所述图像对所述对象进行真伪验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然后再将该验证提示信息返回。在该实施例中,在本地不需要对图像进行具体的验证过程,可以降低本地设备的性能要求。
S130: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在本发明中,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包括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距离和方向。
通过步骤S110和S120获得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之后,需要通过步骤S130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投射到用户的眼底,使得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被用户感知。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对象相对于用户的位置进行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的投射,可以使得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直接显示在所述对象所在的位置处,如图3a和3b为用户看到的对象和对应验证提示信息(其中Authentic表示对象为真,Fake表示对象为伪)的示意图,这样使得用户不用进行眼睛焦距的调节就可以在注视所示对象的同时来看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此外,通过眼底投射这种方式既自然又比较保密,使得用户在看对象的同时看到对象的真伪验证信息,同时他人也不会看到这些信息。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对象表面部分区域被污迹覆盖或污染,使得上述步骤S120得到了对象为伪的验证提示信息,但此时对象仍有可能是真的。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标识信息。这样,可以提示用户根据上述验证提示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得到自己的判断结果,减少误判断的可能。
此时,为了在用户看到的对象的图像上标识出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标识信息,需要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地投射,如图3c所示,在所述对象的验证过程中发现图3c中纸币的金字塔部分不符合验证要求,除了显示表示该对象为伪的Fake标识外,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中包括一个圆形标识信息M,并且该标识信息M与图像中不符合验证要求的部分(金字塔部分)对应的投射,使得用户一眼就能看出哪里验证出现问题。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包括:
投射步骤,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参数调整步骤,调整所述投射位置与所述用户的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投射成像参数,直至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的图像相对应地清晰成像在所述用户的眼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调整步骤包括:
调节所述投射位置与所述用户的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光学器件的至少一成像参数和/或在光路中的位置。
这里所述成像参数包括光学器件的焦距、光轴方向等等。通过该调节,可以使得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被合适地投射在用户的眼底,例如通过调节所述光学器件的焦距使得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清晰地在用户的眼底成像。或者在下面提到的实施方式中,需要进行立体显示时,除了在生成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时直接生成带视差的左、右眼图像外,通过将相同的验证提示信息图像具有一定偏差地分别投射至两只眼睛也可以实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的立体显示效果,此时,例如可以调节所述光学器件的光轴参数来达到该效果。
由于用户观看对象时眼睛的视线方向可能会是不同的,需要在用户眼睛的视线方向不同时都能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较好的投射到用户的眼底,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还包括:
分别对应所述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传递。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能会需要通过曲面分光镜等曲面光学器件来实现上述步骤的功能,但是通过曲面光学器件传递后,待显示的内容一般会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还包括:
对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进行与所述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对应的反变形处理,使得眼底接收到需要呈现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例如:对待投射的验证提示信息进行预处理,使得投射出的验证提示信息具有与所述变形相反的反变形,该反变形效果再经过上述的曲面光学器件后,与曲面光学器件的变形效果相抵消,从而用户眼底接收到的验证提示信息是需要呈现给用户的效果。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中包括:
对齐调整步骤,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用户看到的对象的图像对齐后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为了实现上述的对齐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位置检测步骤,检测所述用户的注视点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
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根据所述用户注视点相对于所述用户的所述位置将所述投射的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用户看到的图像在所述用户的眼底对齐。此处“对齐”指的是,用户看到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在距离和方向上都是对应的,即可以看成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是叠加在所述对象上的。
这里,由于用户此时正在注视所述对象,例如一张纸币或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信息,因此,用户的注视点对应的位置即为所述对象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所述用户注视点位置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
i)采用一个瞳孔方向检测器检测一个眼睛的光轴方向、再通过一个深度传感器(如红外测距)得到眼睛注视场景的深度,得到眼睛视线的注视点位置,该技术为已有技术,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
ii)分别检测两眼的光轴方向,再根据所述两眼光轴方向得到用户两眼视线方向,通过所述两眼视线方向的交点得到眼睛视线的注视点位置,该技术也为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iii)根据采集到眼睛的成像面呈现的最清晰图像时图像采集位置与眼睛之间光路的光学参数以及眼睛的光学参数,得到所述眼睛视线的注视点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会在下面给出该方法的详细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道,除了上述几种形式的注视点检测方法外,其它可以用于检测用户眼睛注视点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
其中,通过第iii)种方法检测用户当前的注视点位置的步骤包括:
眼底图像采集步骤,采集一所述用户眼底的图像;
可调成像步骤,进行所述眼底图像采集位置与所述用户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成像参数的调节直至采集到一最清晰的图像;
图像处理步骤,对采集到的所述眼底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与所述最清晰的图像对应的所述眼底图像采集位置与所述眼睛之间光路的所述成像参数以及所述眼睛的至少一光学参数,并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注视点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
通过对眼睛眼底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采集到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的光学参数,从而计算得到视线当前的对焦点位置,为进一步基于该精确的对焦点的位置对观察者的观察行为进行检测提供基础。
这里的“眼底”呈现的图像主要为在视网膜上呈现的图像,其可以为眼底自身的图像,或者可以为投射到眼底的其它物体的图像,例如下面提到的光斑图案。
在可调成像步骤中,可通过对眼睛与采集位置之间的光路上的光学器件的焦距和/或在光路中的位置进行调节,可在该光学器件在某一个位置或状态时获得眼底最清晰的图像。该调节可为连续实时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光学器件可为焦距可调透镜,用于通过调整该光学器件自身的折射率和/或形状完成其焦距的调整。具体为:1)通过调节焦距可调透镜的至少一面的曲率来调节焦距,例如在双层透明层构成的空腔中增加或减少液体介质来调节焦距可调透镜的曲率;2)通过改变焦距可调透镜的折射率来调节焦距,例如焦距可调透镜中填充有特定液晶介质,通过调节液晶介质对应电极的电压来调整液晶介质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焦距可调透镜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光学器件可为:透镜组,用于通过调节透镜组中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完成透镜组自身焦距的调整。或者,所述透镜组中的一片或多片透镜为上面所述的焦距可调透镜。
除了上述两种通过光学器件自身的特性来改变系统的光路参数以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光学器件在光路上的位置来改变系统的光路参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图像处理步骤进一步包括:
对在眼底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到最清晰的图像;
根据所述最清晰的图像、以及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已知的成像参数计算眼睛的光学参数。
所述可调成像步骤中的调整使得能够采集到最清晰的图像,但是需要通过所述图像处理步骤来找到该最清晰的图像,根据所述最清晰的图像以及已知的光路参数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眼睛的光学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图像处理步骤中还可包括:
向眼底投射光斑。所投射的光斑可以没有特定图案仅用于照亮眼底。所投射的光斑还可包括特征丰富的图案。图案的特征丰富可以便于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如图4a所示为一个光斑图案P的示例图,该图案可以由光斑图案生成器形成,例如毛玻璃;图4b所示为在有光斑图案P投射时采集到的眼底的图像。
为了不影响眼睛的正常观看,优选的,所述光斑为眼睛不可见的红外光斑。此时,为了减小其它光谱的干扰:可滤除所投射光斑中的眼睛不可见光之外的光。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的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控制投射光斑亮度。该分析结果例如包括所述采集到的图像的特性,包括图像特征的反差以及纹理特征等。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投射光斑亮度的一种特殊的情况为开始或停止投射,例如观察者持续注视一点时可以周期性停止投射;观察者眼底足够明亮时可以停止投射,利用眼底信息来检测眼睛当前视线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
此外,还可以根据环境光来控制投射光斑亮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图像处理步骤还包括:
进行眼底图像的校准,获得至少一个与眼底呈现的图像对应的基准图像。具言之,将采集到的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进行对比计算,获得所述最清晰的图像。这里,所述最清晰的图像可以为获得的与所述基准图像差异最小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可以通过现有的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当前获得的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差异,例如使用经典的相位差值自动对焦算法。
所述眼睛的光学参数可包括根据采集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的特征得到的眼睛光轴方向。这里眼睛的特征可以是从所述最清晰图像上获取的,或者也可以是另外获取的。根据所述眼睛的光轴方向可以得到用户眼睛视线的注视方向。具言之,可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底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并且通过眼底的特征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精确度更高。
在向眼底投射光斑图案时,光斑图案的大小有可能大于眼底可视区域或小于眼底可视区域,其中:
当光斑图案的面积小于等于眼底可视区域时,可以利用经典特征点匹配算法(例如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SIFT)算法)通过检测图像上的光斑图案相对于眼底位置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
当光斑图案的面积大于等于眼底可视区域时,可以通过得到的图像上的光斑图案相对于原光斑图案(通过图像校准获得)的位置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确定观察者视线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瞳孔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这里眼睛瞳孔的特征可以是从所述最清晰图像上获取的,也可以是另外获取的。通过眼睛瞳孔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为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还可包括对眼睛光轴方向的校准步骤,以便更精确的进行上述眼睛光轴方向的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已知的成像参数包括固定的成像参数和实时成像参数,其中实时成像参数为获取最清晰图像时所述光学器件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可以在获取所述最清晰图像时实时记录得到。
在得到眼睛当前的光学参数之后,就可以结合计算得到的眼睛对焦点到眼睛的距离(具体过程将结合装置部分详述),得到眼睛注视点的位置。
为了让用户看到的验证提示信息具有立体显示效果、更加真实,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中,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立体地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如上面所述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立体的显示可以是将相同的信息,通过信息投射步骤S130中投射位置的调整,使得用户两只眼睛看到的具有视差的信息,形成立体显示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分别与所述用户的两眼对应的立体信息,所述信息投射步骤S130中,分别向所述用户的两眼投射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即: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与用户左眼对应的左眼信息以及与用户右眼对应的右眼信息,投射时将所述左眼信息投射至用户左眼,将右眼信息投射至用户右眼,使得用户看到的验证提示信息具有适合的立体显示效果,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所述图像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可以是用户视野中出现的所有对象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视野中一个或一些主要的待防伪对象进行上述验证过程。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先确定用户的注视对象,再针对该对象进行上述验证过程,避免其它不必要对象的验证。因此,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在进行真伪验证之前还包括:
注视对象确认步骤S140,确认用户的注视对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用户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
注视对象确认步骤S140,根据所述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确认所述用户注视的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这里的位置检测步骤与信息投射步骤中的位置检测步骤相同,甚至可以是同一步骤,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序号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6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装置600,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模块620,用于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模块630,用于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装置自动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并进行所述对象真伪的验证,然后将验证提示信息投射到用户眼底,帮助用户在没有对应的验证知识或者在没有意识到要去验证对象真伪的情况下得到对象的真伪验证提示信息,整个验证过程非常自然,不需要用户做任何额外的验证动作即可知道注视对象的真伪。此外,根据对象的位置投射验证提示信息,使得用户在观看对象时,眼睛不需要再调焦就可以自动看清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并且获得更真实的提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的各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取模块610可以为一图像采集模块,优选为用户头部附近的可穿戴设备上的图像采集模块,例如用户佩戴的一智能眼镜上的摄像头。通过该图像采集模块来对用户注视的对象进行图像采集,进而得到所述对象的图像。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取模块610例如还可以是一设备间的交互模块,例如当所述对象为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信息时,在检测(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检测或者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检测)到用户正在注视该对象时,可以通过该电子设备与所述图像获取模块610之间的信息交互来获取所述对象的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定义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真伪验证模块620通过验证所述待验证对象对应的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来获得一验证提示信息。一般来说,当包含时,得到表示所述对象为真的验证提示信息,不包含时,得到表示所述对象为伪的验证提示信息。一种特殊的情况为,当所述对象为真时,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有可能不包含提示信息,仅在对象为伪时提示;或者相反的,尽在对象为真时提示,为伪时不提示,即,用户没有看到对应的提示信息时,则可以知道该对象有可能是假的。
如图6b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真伪验证模块620包括:
特征获取子模块621,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
特征验证子模块622,用于验证所述待验证特征是否符合预定的验证标准,得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特征获取子模块62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位置和/或图案对应的图像特征作为所述待验证特征。
所述特征获取子模块621以及特征验证子模块622获取以及验证所述图像中待验证特征的过程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6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伪验证模块620包括:第一通信子模块623,用于
将所述获取的图像向外部发送;
接收外部返回的验证提示信息。
即,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子模块623将所述获得的待验证对象的图像发送到远端的服务器或者第三方机构等,在远端根据所述图像对所述对象进行真伪验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然后再将该验证提示信息返回。在该实施例中,在本地不需要对图像进行具体的验证过程,可以降低本地设备的性能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用于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此处“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指的是,用户看到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在距离和方向上都是对应的,即可以看成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是叠加在所述对象上的。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的获取在下面会详细提到。
如图6b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包括:
投射子模块631,用于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参数调整子模块632,用于调整所述投射位置与所述用户的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投射成像参数,直至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的图像相对应地清晰成像在所述用户的眼底。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对象表面部分区域被污迹覆盖或污染,使得所述真伪验证模块620得到了对象为伪的验证提示信息,但此时对象仍有可能是真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标识信息;
此时,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还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地投射(例如图3c所示的投射出到对象上的图像)。
这样,可以提示用户根据上述验证提示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得到自己的判断结果,减少误判断的可能。
在本发明中,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包括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距离和方向。
如图6b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包括:
一曲面分光器件633,用于分别对应所述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传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包括:
一反变形处理子模块634,用于对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进行与所述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对应的反变形处理,使得眼底接收到需要呈现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上述投射模块的各子模块的功能参见上面方法实施例中对应步骤的描述,并且在下面图7a-7d,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也会给出实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对象相对于用户的位置进行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的投射,可以使得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直接显示在所述对象所在的位置处,使得用户不用进行眼睛焦距的调节就可以在注视所示对象的同时来看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此外,通过眼底投射这种方式既自然又比较保密,使得用户在看对象的同时看到对象的真伪验证信息,同时他人也不会看到这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所述图像获取步骤中获取的图像可以是用户视野中出现的所有对象的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视野中全部、或一些主要的待防伪对象进行上述验证过程。但是由于用户可能只需要对自己注视的对象进行验证,这样将用户视野中的所有对象进行验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先确定用户的注视对象,再针对该对象进行上述验证过程,避免其它不必要对象的验证。如图6b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注视对象确认模块640,用于确认用户的注视对象。
此时,优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位置检测模块650,用于检测用户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
所述注视对象确认模块640,根据所述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确认所述用户注视的对象。
这里,由于用户此时正在注视所述对象,因此,用户的注视点对应的位置即为所述对象所在的位置。即所述位置检测模块650得到的结果可用于所述信息投射模块630的投射过程中。
下面具体说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650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方法实施例的i)-iii)种所述方法对应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图7a-图7d、图8以及图9对应的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第iii)种方法对应的位置检测模块:
如图7a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0包括:
一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用于采集一所述用户眼底的图像;
一可调成像子模块720,用于进行所述眼底图像采集位置与所述用户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成像参数的调节直至采集到一最清晰的图像;
一图像处理子模块730,用于对采集到的所述眼底的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与所述最清晰的图像对应的所述眼底图像采集位置与所述眼睛之间光路的所述成像参数以及所述眼睛的至少一光学参数,并计算所述用户当前的注视点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
本位置检测模块700通过对眼睛眼底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获得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的光学参数,就可以计算得到眼睛当前的注视点位置。
这里的“眼底”呈现的图像主要为在视网膜上呈现的图像,其可以为眼底自身的图像,或者可以为投射到眼底的其它物体的图像。这里的眼睛可以为人眼,也可以为其它动物的眼睛。
如图7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为微型摄像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还可以直接使用感光成像器件,如CCD或CMOS等器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成像子模块720包括:可调透镜器件721,位于眼睛与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之间的光路上,自身焦距可调和/或在光路中的位置可调。通过该可调透镜器件721,使得从眼睛到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之间的系统等效焦距可调,通过可调透镜器件721的调节,使得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在可调透镜器件721的某一个位置或状态时获得眼底最清晰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透镜器件721在检测过程中连续实时的调节。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透镜器件721为:焦距可调透镜,用于通过调节自身的折射率和/或形状完成自身焦距的调整。具体为:1)通过调节焦距可调透镜的至少一面的曲率来调节焦距,例如在双层透明层构成的空腔中增加或减少液体介质来调节焦距可调透镜的曲率;2)通过改变焦距可调透镜的折射率来调节焦距,例如焦距可调透镜中填充有特定液晶介质,通过调节液晶介质对应电极的电压来调整液晶介质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焦距可调透镜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调透镜器件721包括:多片透镜构成的透镜组,用于调节透镜组中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完成透镜组自身焦距的调整。所述透镜组中也可以包括自身焦距等成像参数可调的透镜。
除了上述两种通过调节可调透镜器件721自身的特性来改变系统的光路参数以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可调透镜器件721在光路上的位置来改变系统的光路参数。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不影响用户对观察对象的观看体验,并且为了使得系统可以便携应用在穿戴式设备上,所述可调成像子模块720还包括:分光单元722,用于形成眼睛和观察对象之间、以及眼睛和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之间的光传递路径。这样可以对光路进行折叠,减小系统的体积,同时尽可能不影响用户的其它视觉体验。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分光单元,位于眼睛和观察对象之间,用于透射观察对象到眼睛的光,传递眼睛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的光。
所述第一分光单元可以为分光镜、分光光波导(包括光纤)或其它适合的分光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的图像处理子模块730包括光路校准单元,用于对系统的光路进行校准,例如进行光路光轴的对齐校准等,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处理子模块730包括:
图像分析单元731,用于对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到最清晰的图像;
参数计算单元732,用于根据所述最清晰的图像、以及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系统已知的成像参数计算眼睛的光学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可调成像子模块720使得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可以得到最清晰的图像,但是需要通过所述图像分析单元731来找到该最清晰的图像,此时根据所述最清晰的图像以及系统已知的光路参数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眼睛的光学参数。这里眼睛的光学参数可以包括眼睛的光轴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投射子模块740,用于向眼底投射光斑。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微型投影仪来视线该投射子模块的功能。该投射子模块740与上面所述的信息投射模块630的投射子模块可以由同一设备实现其功能。
这里投射的光斑可以没有特定图案仅用于照亮眼底。
在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射的光斑包括特征丰富的图案。图案的特征丰富可以便于检测,提高检测精度。如图4a所示为一个光斑图案P的示例图,该图案可以由光斑图案生成器形成,例如毛玻璃;图4b所示为在有光斑图案P投射时拍摄到的眼底的图像。
为了不影响眼睛的正常观看,优选的,所述光斑为眼睛不可见的红外光斑。
此时,为了减小其它光谱的干扰:
所述投射子模块的出射面可以设置有眼睛不可见光透射滤镜。
所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的入射面设置有眼睛不可见光透射滤镜。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处理子模块730还包括:
投射控制单元734,用于根据图像分析单元731得到的结果,控制所述投射子模块740的投射光斑亮度。
例如所述投射控制单元734可以根据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10得到的图像的特性自适应调整亮度。这里图像的特性包括图像特征的反差以及纹理特征等。
这里,控制所述投射子模块740的投射光斑亮度的一种特殊的情况为打开或关闭投射子模块740,例如用户持续注视一点时可以周期性关闭所述投射子模块740;用户眼底足够明亮时可以关闭发光源只利用眼底信息来检测眼睛当前视线注视点到眼睛的距离。
此外,所述投射控制单元734还可以根据环境光来控制投射子模块740的投射光斑亮度。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处理子模块730还包括:图像校准单元733,用于进行眼底图像的校准,获得至少一个与眼底呈现的图像对应的基准图像。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731将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730得到的图像与所述基准图像进行对比计算,获得所述最清晰的图像。这里,所述最清晰的图像可以为获得的与所述基准图像差异最小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现有的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当前获得的图像与基准图像的差异,例如使用经典的相位差值自动对焦算法。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数计算单元732包括:
眼睛光轴方向确定子单元7321,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
这里眼睛的特征可以是从所述最清晰图像上获取的,或者也可以是另外获取的。根据眼睛光轴方向可以得到用户眼睛视线注视的方向。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睛光轴方向确定子单元7321包括: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底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与通过瞳孔和眼球表面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相比,通过眼底的特征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精确度更高。
在向眼底投射光斑图案时,光斑图案的大小有可能大于眼底可视区域或小于眼底可视区域,其中:
当光斑图案的面积小于等于眼底可视区域时,可以利用经典特征点匹配算法(例如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SIFT)算法)通过检测图像上的光斑图案相对于眼底位置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
当光斑图案的面积大于等于眼底可视区域时,可以通过得到的图像上的光斑图案相对于原光斑图案(通过图像校准单元获得)的位置来确定眼睛光轴方向确定用户视线方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眼睛光轴方向确定子单元7321包括: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得到所述最清晰图像时眼睛瞳孔的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这里眼睛瞳孔的特征可以是从所述最清晰图像上获取的,也可以是另外获取的。通过眼睛瞳孔特征得到眼睛光轴方向为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处理子模块730还包括:眼睛光轴方向校准单元735,用于进行眼睛光轴方向的校准,以便更精确的进行上述眼睛光轴方向的确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已知的成像参数包括固定的成像参数和实时成像参数,其中实时成像参数为获取最清晰图像时所述可调透镜器件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可以在获取所述最清晰图像时实时记录得到。
下面再计算得到眼睛注视点到眼睛的距离,具体为:
图7c所示为眼睛成像示意图,结合经典光学理论中的透镜成像公式,由图7c可以得到公式(1):
其中和分别为眼睛当前观察对象7010和视网膜上的实像7020到眼睛等效透镜7030的距离,为眼睛等效透镜7030的等效焦距,X为眼睛的视线方向(可以由所述眼睛的光轴方向得到)。
图7d所示为根据系统已知光学参数和眼睛的光学参数得到眼睛注视点到眼睛的距离的示意图,图7d中光斑7040通过可调透镜器件721会成一个虚像(图7d中未示出),假设该虚像距离透镜距离为(图7d中未示出),结合公式(1)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
其中为光斑7040到可调透镜器件721的光学等效距离,为可调透镜器件721到眼睛等效透镜7030的光学等效距离,为可调透镜器件721的焦距值,为所述眼睛等效透镜7030到可调透镜器件721的距离。
由(1)和(2)可以得出当前观察对象7010(眼睛注视点)到眼睛等效透镜7030的距离如公式(3)所示:
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观察对象7010到眼睛的距离,又由于之前的记载可以得到眼睛光轴方向,则可以轻易得到眼睛的注视点位置,为后续与眼睛相关的进一步交互提供了基础。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模块800应用在眼镜G上的实施例,其包括图7b所示实施方式的记载的内容,具体为:由图8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眼镜G右侧(不局限于此)集成了本实施方式的模块800,其包括:
微型摄像头810,其作用与图7b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相同,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观看对象的视线,其被设置于眼镜G右外侧;
第一分光镜820,其作用与图7b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第一分光单元相同,以一定倾角设置于眼睛A注视方向和摄像头810入射方向的交点处,透射观察对象进入眼睛A的光以及反射眼睛到摄像头810的光;
焦距可调透镜830,其作用与图7b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焦距可调透镜相同,位于所述第一分光镜820和摄像头810之间,实时进行焦距值的调整,使得在某个焦距值时,所述摄像头810能够拍到眼底最清晰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处理子模块在图8中未表示出,其功能与图7b所示的图像处理子模块相同。
由于一般情况下,眼底的亮度不够,因此,最好对眼底进行照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发光源840来对眼底进行照明。为了不影响用户的体验,这里优选的发光源840为眼睛不可见光,优选对眼睛A影响不大并且摄像头810又比较敏感的近红外光发光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源840位于右侧的眼镜架外侧,因此需要通过一个第二分光镜850与所述第一分光镜820一起完成所述发光源840发出的光到眼底的传递。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光镜850又位于摄像头810的入射面之前,因此其还需要透射眼底到第二分光镜850的光。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提高摄像头810的采集清晰度,所述第一分光镜820优选地可以具有对红外反射率高、对可见光透射率高的特性。例如可以在第一分光镜820朝向眼睛A的一侧设置红外反射膜实现上述特性。
由图8可以看出,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800位于眼镜G的镜片远离眼睛A的一侧,因此进行眼睛光学参数进行计算时,可以将镜片也看成是眼睛A的一部分,此时不需要知道镜片的光学特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800可能位于眼镜G的镜片靠近眼睛A的一侧,此时,需要预先得到镜片的光学特性参数,并在计算注视点距离时,考虑镜片的影响因素。
本实施例中发光源840发出的光通过第二分光镜850的反射、焦距可调透镜830的投射、以及第一分光镜820的反射后再透过眼镜G的镜片进入用户眼睛,并最终到达眼底的视网膜上;摄像头810经过所述第一分光镜820、焦距可调透镜830以及第二分光镜850构成的光路透过眼睛A的瞳孔拍摄到眼底的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装置的其它部分也实现在所述眼镜G上,并且,由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和所述信息投射模块有可能同时包括:具有投射功能的设备(如上面所述的信息投射模块的投射子模块,以及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投射子模块);以及成像参数可调的成像设备(如上面所述的信息投射模块的参数调整子模块,以及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可调成像子模块)等,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和所述投射模块的功能由同一设备实现。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源840除了可以用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照明外,还可以作为所述信息投射模块的投射子模块的光源辅助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源840可以同时分别投射一个不可见的光用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照明;以及一个可见光,用于辅助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源840还可以分时地切换投射所述不可见光与所述可见光;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可以使用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来完成照亮眼底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光镜820、第二分光镜850以及所述焦距可调透镜830除了可以作为所述的信息投射模块的参数调整子模块外,还可以作为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可调成像子模块。这里,所述的焦距可调透镜8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焦距可以分区域的调节,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于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和所述投射模块,焦距也可能会不同。或者,所述焦距可调透镜830的焦距是整体调节的,但是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微型摄像头810的感光单元(如CCD等)的前端还设置有其它光学器件,用于实现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成像参数辅助调节。此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配置使得从所述发光源840的发光面(即验证提示信息投出位置)到眼睛的光程与所述眼睛到所述微型摄像头810的光程相同,则所述焦距可调透镜830调节至所述微型摄像头810接收到最清晰的眼底图像时,所述发光源840投射的验证提示信息正好在眼底清晰地成像。
由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防伪装置的位置检测模块与信息投射模块的功能可以由一套设备实现,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更加便于携带。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位置检测模块90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9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相似,包括微型摄像头910、第二分光镜920、焦距可调透镜930,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子模块940为投射光斑图案的投射子模块940,并且通过一个曲面分光镜950作为曲面分光器件取代了图8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分光镜。
这里采用了曲面分光镜950分别对应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将眼底呈现的图像传递到眼底图像采集子模块。这样摄像头可以拍摄到眼球各个角度混合叠加的成像,但由于只有通过瞳孔的眼底部分能够在摄像头上清晰成像,其它部分会失焦而无法清晰成像,因而不会对眼底部分的成像构成严重干扰,眼底部分的特征仍然可以检测出来。因此,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可以在眼睛注视不同方向时都能很好的得到眼底的图像,使得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模块适用范围更广,检测精度更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装置的其它部分也实现在所述眼镜G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和所述信息投射模块也可以复用。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地,此时所述投射子模块940可以同时或者分时切换地投射光斑图案以及所述验证提示信息;或者所述位置检测模块将投射的验证提示信息作为所述光斑图案进行检测。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光镜920、第二分光镜950以及所述焦距可调透镜930除了可以作为所述的信息投射模块的参数调整子模块外,还可以作为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可调成像子模块。
此时,所述第二分光镜950还用于分别对应眼睛光轴方向不同时瞳孔的位置,进行所述信息投射模块与眼底之间的光路传递。由于所述投射子模块940投射的验证提示信息经过所述曲面的第二分光镜950之后会发生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射模块包括:
反变形处理模块(图9中未示出),用于对所述验证提示信息进行与所述曲面分光器件对应的反变形处理,使得眼底接收到需要呈现的验证提示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射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立体地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分别与所述用户的两眼对应的立体信息,所述投射模块,分别向所述用户的两眼投射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
如图10所示,在需要进行立体显示的情况下,所述防伪装置1000需要分别与用户的两只眼睛对应的设置两套投射模块,包括:
与用户的左眼对应的第一信息投射模块;以及
与用户的右眼对应的第二信息投射模块。
其中,所述第二信息投射模块的结构与图10的实施例中记载的复合有位置检测模块功能的结构类似,也为可以同时实现位置检测模块功能以及投射模块功能的结构,包括与所述图10所示实施例功能相同的微型摄像头1021、第二分光镜1022、第二焦距可调透镜1023,第一分光镜1024(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的图像处理子模块在图10中未示出),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射子模块为可以投射右眼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的第二投射子模块1025。其同时可以用于检测用户眼睛的注视点位置,并且把与右眼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清晰投射至右眼眼底。
所述第一信息投射模块的结构与所述第二信息投射模块1020的结构类似,但是其不具有微型摄像头,并且没有复合位置检测模块的功能。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信息投射模块包括:
第一投射子模块1011,用于将与左眼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向左眼眼底投射;
第一焦距可调透镜1013,用于对所述第一投射子模块1011与眼底之间的成像参数进行调节,使得对应的验证提示信息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左眼眼底并且使得用户可以看到呈现在所述图像上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第三分光镜1012,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射子模块1011与所述第一焦距可调透镜1013之间进行光路传递;
第四分光镜1014,用于在所述第一焦距可调透镜1013与所述左眼眼底之间进行光路传递。
通过本实施例,使得用户看到的验证提示信息具有适合的立体显示效果,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防伪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并不对防伪装置1100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如图11所示,该防伪装置11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11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120、存储器(memory)1130、以及通信总线1140。其中:
处理器1110、通信接口1120、以及存储器1130通过通信总线11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120,用于与比如客户端等的网元通信。
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程序11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11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11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130,用于存放程序1132。存储器11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11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所述防伪装置1100执行以下步骤:
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程序11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1200,包含上面所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所述的防伪装置1210。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为一眼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眼镜例如可以为图8-图10的结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1)
1.一种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步骤,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步骤,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投射步骤包括:
投射步骤,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参数调整步骤,调整所述投射位置与所述用户的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投射成像参数,直至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的图像相对应地清晰成像在所述用户的眼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标识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投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地投射。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包括:方向和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伪验证步骤包括:
特征获取步骤,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
特征验证步骤,验证所述待验证特征是否符合预定的验证标准,得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伪验证步骤包括:
将所述获取的图像向外部发送;
接收外部返回的验证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包括: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位置和/或图案对应的图像特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包括一电子设备显示的图像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注视对象确认步骤,确认用户的注视对象。
11.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位置检测步骤,检测用户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
所述注视对象确认步骤,根据所述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确认所述用户注视的对象。
12.一种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注视对象的图像;
真伪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图像中是否包含预定的防伪特征,得到一验证提示信息;
信息投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象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将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向所述用户的眼底投射。
1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投射模块包括:
投射子模块,用于投射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参数调整子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投射位置与所述用户的眼睛之间光路的至少一投射成像参数,直至所述验证提示信息与所述对象的图像相对应地清晰成像在所述用户的眼底。
14.如权利要求13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标识信息;
所述信息投射模块还用于:将所述标识信息与所述图像不符合验证要求部分的位置相对应地投射。
15.如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包括:方向和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伪验证模块包括:第一通信子模块,用于:
将所述获取的图像向外部发送;
接收外部返回的验证提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伪验证模块包括:
特征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对应的待验证特征;
特征验证子模块,用于验证所述待验证特征是否符合预定的验证标准,得到所述验证提示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获取子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图像获取与所述预定的防伪特征的位置和/或图案对应的图像特征作为所述待验证特征。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注视对象确认模块,用于确认用户的注视对象。
2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
所述注视对象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视点相对于用户的位置确认所述用户注视的对象。
2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伪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1779.2A CN103761652A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PCT/CN2014/081503 WO2015078182A1 (en) | 2013-11-30 | 2014-07-02 | Anti-counterfei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
US14/906,002 US20160155000A1 (en) | 2013-11-30 | 2014-07-02 | Anti-counterfei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31779.2A CN103761652A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1652A true CN103761652A (zh) | 2014-04-30 |
Family
ID=5052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31779.2A Pending CN103761652A (zh) | 2013-11-30 | 2013-11-30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165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8182A1 (en) * | 2013-11-30 | 2015-06-04 |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 Anti-counterfei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
CN114613062A (zh) * | 2020-12-03 | 2022-06-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43982A (zh) * | 2009-07-10 | 2011-01-12 | 北京大学 | 基于被跟踪的眼睛运动的图像操作 |
US8020993B1 (en) * | 2006-01-30 | 2011-09-20 | Fram Evan K | Viewing verification systems |
CN102903173A (zh) * | 2012-09-29 | 2013-01-30 | 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图像识别的票证鉴别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
CN202711361U (zh) * | 2012-03-14 | 2013-01-30 | 宋昀泽 | 一种验钞灯 |
CN102937745A (zh) * | 2012-11-13 | 2013-02-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开放式头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3190883A (zh) * | 2012-12-20 | 2013-07-10 | 乾行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和图像调节方法 |
WO2013117999A1 (en) * | 2012-02-06 | 2013-08-15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Gaze tracking with projector |
-
2013
- 2013-11-30 CN CN201310631779.2A patent/CN1037616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020993B1 (en) * | 2006-01-30 | 2011-09-20 | Fram Evan K | Viewing verification systems |
CN101943982A (zh) * | 2009-07-10 | 2011-01-12 | 北京大学 | 基于被跟踪的眼睛运动的图像操作 |
WO2013117999A1 (en) * | 2012-02-06 | 2013-08-15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Gaze tracking with projector |
CN202711361U (zh) * | 2012-03-14 | 2013-01-30 | 宋昀泽 | 一种验钞灯 |
CN102903173A (zh) * | 2012-09-29 | 2013-01-30 | 我查查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基于图像识别的票证鉴别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
CN102937745A (zh) * | 2012-11-13 | 2013-02-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开放式头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3190883A (zh) * | 2012-12-20 | 2013-07-10 | 乾行讯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和图像调节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78182A1 (en) * | 2013-11-30 | 2015-06-04 |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 Anti-counterfei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
CN114613062A (zh) * | 2020-12-03 | 2022-06-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613062B (zh) * | 2020-12-03 | 2024-10-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31840B (zh) | 眼睛光学参数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3557859B (zh) | 图像采集定位方法及图像采集定位系统 | |
CN103630116B (zh) | 图像采集定位方法及图像采集定位装置 | |
CN103475893B (zh) | 三维显示中对象的拾取装置及三维显示中对象的拾取方法 | |
CN103558909A (zh) | 交互投射显示方法及交互投射显示系统 | |
CN103500331A (zh) | 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08027881B (zh) | 使用多种捕捉技术的用户认证 | |
CN103530623A (zh) | 信息观察方法及信息观察装置 | |
CN106445167B (zh) | 单眼视界自适配调整方法及装置、头戴式可视设备 | |
CN104036169B (zh) | 生物认证方法及生物认证装置 | |
US20120213418A1 (en) | Multimodal ocular biometric system and methods | |
CN103604412A (zh) | 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
CN109804302A (zh) | 用于确定眼镜镜片边缘的表示的方法和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 |
CA3077970A1 (en) | Liveness detection | |
JP7168953B2 (ja) | 自動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を行う視線計測装置、視線計測方法および視線計測プログラム | |
CN104661580A (zh) | 斜视检测 | |
CN103678971A (zh) | 用户信息提取方法及用户信息提取装置 | |
KR101417480B1 (ko) | 얼굴 인증 센서 | |
US20160155000A1 (en) | Anti-counterfeiting for determination of authenticity | |
CN103631503B (zh) | 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装置 | |
WO2015032270A1 (zh) | 虹膜采集装置 | |
CN103761653A (zh)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
CN103616998B (zh) | 用户信息获取方法及用户信息获取装置 | |
CN103761652A (zh) | 防伪方法及防伪装置 | |
CN106648075B (zh) |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