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1959A -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01959A CN114601959A CN202111385369.5A CN202111385369A CN114601959A CN 114601959 A CN114601959 A CN 114601959A CN 202111385369 A CN202111385369 A CN 202111385369A CN 114601959 A CN114601959 A CN 1146019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kin care
- sodium hyaluronate
- concentration
- care dressing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42—Proteins; Polypeptides;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e.g. albumin, gelatin or ze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8—Solu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6/001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6/0023—Polysacchari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09—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6/0028—Polypeptides; Proteins; Degrad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61L26/0033—Collag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6/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wound dressings or bandages in liquid, gel or powder form
- A61L26/006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6/0066—Medicaments; Bioci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包括浓度不小于1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1wt%的透明质酸钠,浓度不小于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合计浓度不小于0.1wt%的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和水。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能够溶解、负载临床现已使用的多种皮肤外用药物,并且能够促进这些药物的透皮吸收率以及发挥护理皮肤的辅助治疗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医用耗材领域。
背景技术
敷料是指用于物品主料之外的辅属材料。传统敷料主要是干纱布和油纱。现代伤口敷料包括交互式伤口敷料、藻酸钙敷料、银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和水凝胶敷料等。
交互式伤口敷料是内含具有超效吸收的丙烯酸酯聚合物,被林格氏液激活后,连续24小时释放林格氏液,持续、主动、强效清洁伤口,适用于所有开放性伤口(除狭深伤口),包括感染性伤口及愈合各期,尤以清创期为佳。
藻酸钙敷料是海藻酸和钙离子的混合物,与伤口渗液、渗血接触后形成光滑凝胶,保护创面,并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银敷料是银离子可以直接杀死细菌,控制伤口感染,加速伤口愈合,去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是一种理想的抗感染敷料。
泡沫敷料多数由水分子材料发泡而成的敷料,表面覆盖一层聚氨酯半透膜。高度的渗液吸收能力,高效的渗液管理能力,高度的亲水材料,减少伤口粘连的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泡沫垫缓冲外界压力。
水胶体敷料是采用密闭保湿原理,亲水CMC微粒与伤口渗出相接触作用,创面表面形成一层湿润的凝胶体,持续营造湿润环境,不与创面粘连。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水胶体敷料。该敷料具有高吸液性,能够应用于高渗出性创面的敷料中。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含脂质体的无定形水胶体敷料。该敷料有主动抗渗出和主动抑菌功能、能促进愈合。
水凝胶敷料为高含水量的亲水性聚氨酯聚合物,自动调节伤口的湿润度,有少量吸收渗液的能力,不粘伤口,容易去除。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海藻酸盐基水凝胶敷料。该敷料具有保湿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透明度好的优点。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抗菌水凝胶敷料,该敷料可以利用其多孔结构将药物包裹其中,直接作用于创面,并且其本身具有杀菌能力。
然而,现有技术均未揭示能够溶解、负载多种皮肤外用药物,并且兼顾促进该皮肤外用药物透皮吸收、发挥护理皮肤的辅助治疗作用的敷料。
特别是针对小儿血管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提示,在我国小儿血管瘤发病率4-10%,沿海地区高发。婴幼儿血管瘤好发部位70%在头面部,直接影响美观。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多种,例如激光、冷冻、电烧、化学剂烧灼等的有创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其中有创治疗痛苦大,而且会遗留痕迹。口服药物治疗,如抗肿瘤药物、心得安(β受体阻滞剂)等,但由于婴幼儿组织、器官发育尚示成熟,对小儿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外用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包含β受体阻滞剂的液体制剂、凝胶制剂、软膏制剂。
其中,液体制剂的使用需要将含有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药液浸湿纱布或棉球,用医用胶布粘贴于婴幼儿血管瘤表面。其药物透皮性不确定,因此,用量无法科学估量。
软膏制剂或凝胶制剂虽然有报道,但是均是将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制备成软膏制剂或凝胶制剂。由于专属的外用药申请审批周期长达数年,投入高,很多药物属小众用药,因此,很少有药厂愿意申报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外用药。结果尽管有报告关于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外用药的文献,但是,真正用于临床来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外用药却没有,这使得病人得不到损伤小、疗效高的外用治疗。
另外,一些皮肤外用药物尽管以软膏制剂或凝胶制剂使用,但是,针对例如小儿血管瘤这样的疾病,对其透皮治疗效果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可以认为,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可以溶解、负载多种皮肤外用药物,并且使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得以提高,同时兼具辅助治疗作用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CN108339145B
专利文献2:CN106474526B
专利文献3:CN106492260B
专利文献4:CN106693042B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能够溶解、负载临床现已使用的多种皮肤外用药物,并且能够促进这些药物的透皮吸收率以及发挥护理皮肤的辅助治疗作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溶解、负载已知皮肤外用药物,并且改善该药物的透皮治疗效果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溶解、负载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外用药物,并且改善该药物的透皮治疗效果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提供: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包括浓度不小于1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1wt%的透明质酸钠,浓度不小于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合计浓度不小于0.1wt%的选自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和水。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改善了现有临床皮肤外用药物(例如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治疗黄褐斑的药物、促进局部愈合的药物、或局部止痛药物)的透皮治疗效果,特别是弥补了现有临床治疗小儿血管瘤外用药物的不足以及用药缺陷,本发明的敷料使用后10-30分钟成膜,解决了特殊部位(如头面部、会阴部等)治疗的难题,为临床治疗小儿血管瘤提供了便利的用药方式,提高了β受体阻滞剂透皮吸收率,并且具有保湿修护、促进患处愈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氨甲环酸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图;
图2为氨甲环酸标准品的HPLC色谱图;
图3-图16依次为样品A01、A02、A03、A04、A05、A06、A07、B01、B02、B03、B04、B05、B06、B07的体外透皮吸收结果;
图17为西罗莫司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图;
图18为西罗莫司标准品的HPLC色谱图;
图19-图32依次为样品E01、E02、E03、E04、E05、E06、E07、F01、F02、F03、F04、F05、F06、F07的体外透皮吸收结果;
图33-图41依次为样品ⅠA01、ⅠA02、ⅠA03、ⅡB01、ⅡB02、ⅡB03、ⅢC01、ⅢC02、ⅢC03的体外透皮吸收结果;
图42-图44为配方A、配方B、配方C的成膜性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包括浓度不小于1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1wt%的透明质酸钠,浓度不小于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合计浓度不小于0.1wt%的选自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和水。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
所述透明质酸钠包括高分子透明质酸钠、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优选地,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所述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2wt%,所述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5wt%,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5wt%。
所述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1800kDa。
所述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0-1800kDa。
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1000kDa。
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0wt%,优选为2-8wt%,更优选为3-6wt%,例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5.5wt%、6wt%、6.5wt%、7wt%、7.5wt%、8wt%、8.5wt%、9wt%、9.5wt%、10wt%。
优选地,所述透明质酸钠的浓度为1-10wt%,优选为1-5wt%,更优选为1-3wt%,例如,所述透明质酸钠的浓度为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5.5wt%、6wt%、6.5wt%、7wt%、7.5wt%、8wt%、8.5wt%、9wt%、9.5wt%、10wt%。
优选地,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1-10wt%,优选为0.5-2wt%,更优选为0.5-1wt%,例如,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1wt%、0.5wt%、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5.5wt%、6wt%、6.5wt%、7wt%、7.5wt%、8wt%、8.5wt%、9wt%、9.5wt%、10wt%。
优选地,选自所述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的合计浓度为0.1%-10wt%,优选为0.4-4wt%,更优选为0.5-2wt%,例如,选自所述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的合计浓度为0.1wt%、0.5wt%、1wt%、1.5wt%、2wt%、2.5wt%、3wt%、3.5wt%、4wt%、4.5wt%、5wt%、5.5wt%、6wt%、6.5wt%、7wt%、7.5wt%、8wt%、8.5wt%、9wt%、9.5wt%、10wt%。
所述水的添加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只要能够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即可,例如,水的添加量相对于所述敷料整体为80wt%以上、90wt%以上,97.8wt%以下、96wt%以下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适量水,置于容器中备用;
(2)按规定量分别称取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
(3)将(2)中称取的成分加入到(1)盛有水的容器中,置于室温静止6-8小时;
(4)搅拌,使(3)中的原料溶解均匀;
(5)按规定量称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4)中,搅拌溶解;
(6)加水,使各原料的浓度达到本发明规定的浓度范围;
(7)搅拌即得。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在制备促进皮肤外用药物透皮吸收的试剂中的应用。
所述皮肤外用药物包括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治疗黄褐斑的药物、促进局愈合的药物、或局部止痛药物。
所述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所述β受体阻滞剂优选选自马来酸噻吗洛尔、普萘洛尔、盐酸卡替洛尔、盐酸倍他洛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包括西罗莫司、他克莫司。
所述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左旋维生素C。
所述促进局部愈合的药物包括生长因子、康复新液。
所述局部止痛药包括利多卡因、硝酸甘油。
[本发明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医用皮肤护理敷料的方法,包括(1)称取适量水,置于容器中备用;(2)按规定量分别称取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以及任选的组分;(3)将(2)中称取的成分先后加入到(1)盛有水的容器中,置于室温静止6-8小时;(4)搅拌,使(3)中的透明质酸钠、羧甲纤维素钠等原料溶解均匀;(5)按规定量称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4)中,搅拌使其溶解;(6)加水,使各原料的浓度达到本发明规定的浓度范围;(7)搅拌即得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制备例1
准备高分子透明质酸钠(购自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代码:HA-THM)的合计含量为0.3g,中分子透明质酸钠(购自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代码:HA-T)的含量为0.6g,小分子透明质酸钠(购自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代码:HA-TLM)的合计含量为0.6g、1g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0.6g的胶原蛋白(购自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藻酸钠(购自青岛黄海生物制药)和壳聚糖(购自麦克林生物)(比例为1:1:1),加入盛有50g生产用水的容器中,置于室温下静止6-8个小时。之后,利用电动搅拌器,连续搅拌,使透明质酸钠、羧甲纤维素钠等原料溶解均匀,加入6g泊洛沙姆407,利用电动搅拌器,连续搅拌使其溶解,用生产用水补至产品总重100g,使各原料的浓度达到本发明规定的浓度。利用电动搅拌器,持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制得待分装产品。利用分装设备将所得产品按照罐装要求罐装入预先处理的容器内,密封加盖即得成品。
制备例2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合计含量为0.9g,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1.8g,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1.8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3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5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4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泊洛沙姆的添加量为1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5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总添加量为5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6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合计含量为1.8g,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3.6g,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3.6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7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10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8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泊洛沙姆的添加量为10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制备例9
按照与制备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中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总添加量为10g,其它成分的添加量与制备例1相同。
性能测试
供试品: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规格:5mL:25mg,噻吗洛尔含量为0.5%,有效成分化学名称:(一)-(叔丁氨基)-3-[(4-吗啉基-1,2,5-噻二唑-3-基)]-2-丙醇马来酸盐(C13H24N4O3S·C4H4O4,分子量:432.49,结构式:
氨甲环酸注射液,规格:10ml:1.0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9B7,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西罗莫司口服溶液,50ml:50mg,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一、稳定性试验
将制备例1的产品与供试品按1:1比例混合,考察混合后室温放置后噻吗洛尔含量的变化。试验分为3组,第一组(W1)仅为制备例1的样品,平行4份,每份0.5g;第二组(W2)为制备例1与供试品的混合样品,取制备例1的药液5g(约5ml),加入5ml供试品混匀,平行分装为12份,每份500μl;第三组(W3)仅为供试品,平行12份,每份500μl;将以上28份样品分别室温放置5天和12天。
每个取样时间点(5天、12天):第一组样品取2份,用甲醇稀释20万倍混匀;第二组样品取6份,用甲醇稀释10万倍混匀;第三组样品取6份,用甲醇稀释20万倍混匀。分析当日,按W1组和W3组方法新鲜配制样品(0天-W1和0天-W3),用甲醇稀释20万倍混匀。分析当日,配制噻吗洛尔标准曲线一套。混匀后的样品采用LC-MS方法分析噻吗洛尔含量。
表1
试验结果如下表2和表3:
表2.稳定性数据-5天
注: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为不含0天数据的统计结果;
稳定性%=噻吗洛尔含量平均值/0天噻吗洛尔含量×100%
表3.稳定性数据-12天
注: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为不含0天数据的统计结果;
稳定性%=噻吗洛尔含量平均值/0天噻吗洛尔含量×100%
采用室温放置的样品中噻吗洛尔含量平均值与当天配制的同类型样品中噻马洛尔含量的比值,考察室温放置稳定性。稳定性试验数据表明,制备例1的样品与供试品等比例混合后,室温放置的稳定性在93.7%-109.8%之间;供试品室温放置稳定性为100.3%。制备例1的样品对供试品室温放置稳定性无影响,制备例1的样品与供试品不发生化学反应。
二、细胞毒性试验
本试验按照GB/T 16886.5-2017的方法要求,使用体外培养哺乳动物L-929细胞,测试制备例1的样品的潜在细胞毒性作用。
将制备例1的样品与对照样品分别放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于37℃浸提24小时。在浸提结束后将培养24小时的96孔板(104个/孔)内细胞培养基去除,换成相应浸提液,并在细胞培养箱(37℃,5%CO2,>90%湿度)中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裂解情况,并采用MTT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胞毒性值。
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MEM含10%FBS,制造商:Hyclone)和阴性对照组(高密度聚乙烯,制造商:Hatano Research Institute.FDSC)中细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形态完好正常,没有显示细胞毒性反应。阳性对照组(ZDEC,制造商:Sigma-Aldrich)中显示严重的细胞毒性反应。测试样品100%浓度浸提液在孵育细胞24小时后细胞形态基本完好(表4),细胞活力值为82.0%(表5),测试物对L-929细胞没有潜在的细胞毒性。
表4.观察细胞形态
表5.MTT结果
三、皮肤刺激试验
本试验按照GB/T 16886.5-2017的方法要求,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试验,对制备1的样品在试验条件下产生皮肤刺激反应的潜在性做出评价。
在本实验中,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浸提样品,于37℃、60rpm恒温培养摇床浸提72小时。同样条件制备阴性对照溶液(氯化钠注射液,制造商: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将浸饱试验样品和对照样品浸提液的纱布(约2.5cm×2.5cm)直接接触动物脊柱两侧的皮肤(接触前24小时剃毛),然后用绷带固定贴敷至少4小时。结束后取下敷贴片。于1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后,观察敷贴部位及周围皮肤组织反应,包括红斑、水肿和坏死等,并记录评分。
结果显示(表6),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皮肤完好,未出现皮肤红斑、水肿和坏死。阳性对照组(SDS,制造商:SIGMA)动物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和坏死等明显刺激反应。试验样品(制备例1)的浸提液组动物皮肤完好,未出现红斑、水肿和坏死等反应。各组数据符合验收标准,本次试验结果有效。基于以上结果可得出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试验样品在刺激实验中没有皮肤刺激作用。
表6.皮肤反应结果观察
四、致敏试验
本试验按照GB/T 16886.5-2017的方法要求,使用豚鼠最大限度试验法观察制备例1的样品的潜在皮肤致敏作用。
在本实验中,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浸提样品,于37℃、60rpm恒温培养摇床浸提72小时。同样条件制备阴性对照溶液。将配制好的浸提液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成稳定性乳化剂,在每只动物去毛的肩胛骨内侧部位皮内注射乳化剂进行皮内诱导和局部诱导。局部诱导后14天,在诱导阶段未试验部位进行激发试验。激发后24小时和48小时,在全光谱光线下分别观察供试品组和对照组动物激发部位皮肤反应情况,按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的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评分。
结果显示(表7),阴性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制造商: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中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皮肤完好,未出现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阳性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DNCB,制造商: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动物出现明显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试验样品组(制备例1)浸提液组动物皮肤完好,未出现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各组数据符合验收标准,本次试验结果有效。基于以上结果可得出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供试样品在致敏实验中没有皮肤致敏作用。
表7.豚鼠致敏皮肤反应
五、透皮吸收试验
(1)考察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的透皮吸收作用
动物皮肤制备:取SD雄性大鼠1只,将皮肤表面绒毛剔除,采用CO2安乐死,采用解剖刀剔除大鼠背部皮肤,并用剪刀将皮肤内侧的脂肪清理干净,用于透皮吸收试验。
透皮试验:采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吸收液,将每个扩散池内放入磁力搅拌子并加满吸收液(约10mL);将大鼠皮肤覆盖在扩散池口部,将上部加样槽盖在皮肤上,并用夹子将扩散池、大鼠皮肤和加样槽固定在一起:将透皮吸收仪水槽内加满水,将覆盖大鼠皮肤的扩散池放入透皮吸收仪样品孔内;将水浴温度设定为32℃,磁力搅拌转速设定为350转/min,开启仪器;待仪器温度稳定后,向加样槽内加入样品溶液2mL;加入样品溶液后,在预试验确定的透过率达稳定的时间30h从扩散池中部取出500μL的吸收液,用等量的甲醇稀释后,进行LC-MS分析。分析当日,配制噬吗洛尔标准曲线溶液一套,一起进样。
样品溶液配制:样品设定为3组,第一组(G1)为空白组,采用16mL的0.9%生理盐水溶液,平行2份;第二组(G2)为试验组,取8g(约8mL)的制备例1的样品加入8mL供试品混匀,作为第二组样品溶液,平行6份;第三组(G3)为对照组,取8mL的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加入8mL的0.9%生理盐水混匀,作为第三组样品溶液,平行6份。
样品分析
准确称量马来酸噻吗洛尔标准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配制成1.0mg/mL的储备液。用乙腈将马来酸噻吗洛尔储备液稀释成标准曲线样品:10ng/mL(LLOQ),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由于LC-MS方法检测物质为噻吗洛尔,因此将标准曲线样品浓度折算为噻吗洛尔质量浓度为:7.31ng/mL(LLOQ)、14.6ng/mL、36.5ng/mL、73.1ng/mL、146ng/mL。
标准曲线包含5个非零点,LLOQ的准确度应该在80-120%之间:除了LLOQ,标准曲线上其他各点的准确度应该在85-115%之间,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RSD=[∑(R-R平均)2/(n-1)]1/2/R平均×l00
准确度:Acu%=C测定浓度/C理论浓度×l00
试验结果
表8.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注:接收液浓度=实测浓度×2(稀释倍数);斜体加黑数据为异常数据,不参与统计采用SD雄性大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考察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对马来酸噻吗洛尔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见附表8。马来酸噻吗洛尔与生理盐水等比例混合,透皮吸收30h后,接收液中噻吗洛尔含量小于最低定量限(LLOQ)7.31ng/mL;本发明制备例1的样品透皮吸收30h后,接收液中噻吗洛尔含量平均值为49.7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44.9%。
试验结论
透皮吸收试验数据表明,仅存在马来酸噻吗洛尔的情况下,透皮吸收率很低,几乎不透过;当采用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后,接收液中噻吗洛尔浓度大大增加,说明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能够促进马来酸噻吗洛尔的透皮吸收。
本发明按照以上相同的测试方法测试了制备例2-9的样品,其结果显示均具有稳定性、无细胞毒性、无皮肤刺激性、无致敏性,且能提高马来酸噻吗洛尔的透皮吸收率。
(2)考察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对氨甲环酸注射液的透皮吸收作用实验原理:Franze扩散池原理。
样品分组:
A组:生理盐水&氨甲环酸注射液
取1支氨甲环酸注射液,并将10ml该药物移入混合瓶中,再用移液管取5ml生理盐水放入混合瓶中,上下摇晃1分钟,使药物与作为敷料的生理盐水均匀混合。
B组: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氨甲环酸注射液
取1支氨甲环酸注射液,并将10ml该药物移入混合瓶中,再将5g制备例8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推入混合瓶中,上下摇晃1分钟,使药物与敷料均匀混合,静置30min,待混合物中气泡全部消失。
实验考察的时间点:
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联合氨甲环酸注射液与单独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透皮1h、2h、4h、6h、8h、12h、24h这7个时间点接收扩散池中样品1ml,供后续分析使用。
分析方法:
试剂:如表9所示,所有的溶剂与试剂均为色谱级,氨甲环酸标准品购买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如表10所示。
表9.实验试剂
表10.实验仪器
样品处理:1)12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2)取上清液于内衬管中,用HPLC检测。
HPLC分析:
本实验所用的仪器为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waters 2424蒸发光检测器。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TFA水/7:93,漂移管温度85℃,喷雾器温度30℃,氮气流速25psi,增益100,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10μL。
氨甲环酸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色谱图如图2所示。
表11
实验结果:
表12.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注:样品名中的01-07为7个取样时间点。
结论:如表12所示,B组在同个取样点药物透皮量均高于A组,可见,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对氨甲环酸有明显的促透效果,该结果由图3-图16示出。
(3)考察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对西罗莫司口服液的透皮吸收作用
实验原理:Franze扩散池原理。
样品分组:
E组:CMC-Na&西罗莫司口服液
用移液管取5ml西罗莫司口服液放入烧杯,再将5g CMC-Na敷料推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使药物与敷料均匀混合,成软膏状即可。(特别提示:配置好后进行避光冷藏处理)。
F组: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西罗莫司口服液
用移液管取5ml西罗莫司口服液放入烧杯,再将5g制备例8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推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使药物与敷料均匀混合,成软膏状即可。(特别提示:配置好后进行避光冷藏处理)。
实验考察的时间点:
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联合西罗莫司口服液与空白CMC-Na凝胶联合西罗莫司口服液,透皮1h、2h、4h、6h、8h、12h、24h这7个时间点接收扩散池中样品1ml,供后续分析使用。
分析方法:
试剂:如表13所示,所有的溶剂与试剂均为色谱级,标准品购买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仪器:如表14所示。
表13.实验试剂
表14.实验仪器
样品处理:1)12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2)取上清液于内衬管中,用HPLC检测。
HPLC分析:
本实验所用的仪器为waters 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DAD检测器。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等度洗脱(7.5:62.5:30),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50℃,进样量10μL。
西罗莫司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如图17所示,色谱图如图18所示。
表15
实验结果:
表16.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样品名 | 峰面积 | 浓度(ug/ml) | 对比值 |
E01 | NA | NA | 100% |
E02 | 2365 | 0.42 | 100% |
E03 | 17354 | 1.26 | 100% |
E04 | 21836 | 1.51 | 100% |
E05 | 24876 | 1.68 | 100% |
E06 | 35513 | 2.27 | 100% |
E07 | 49181 | 3.04 | 100% |
F01 | 1462 | 0.37 | 88% |
F02 | 6006 | 0.62 | 49% |
F03 | 7207 | 0.69 | 46% |
F04 | 11326 | 0.92 | 55% |
F05 | 37756 | 2.40 | 143% |
F06 | 64941 | 3.92 | 173% |
F07 | 124714 | 7.27 | 239% |
注:样品名中的01-07为7个取样时间点。
结论:如表16所示,F组在前4个时间取样点(1h、2h、4h、6h)的透皮性较E组略低,这是由于产品的缓释功能,在第5-7个取样点,F组透皮量大幅提升,24h透皮吸收量为E组的2.39倍。由于西罗莫司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大,每日使用量为1-2次,F组的缓释和促透效果符合产品特性,其结果如图19-图32所示。
(4)考察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中不同含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于透皮吸收的影响
实验原理:Franze扩散池原理。
样品分组:
Ⅰ组:将制备例8的敷料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5%&氨甲环酸注射液:取1支氨甲环酸注射液,并将10ml该药物移入混合瓶,再将5g含有5%泊洛沙姆的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推入混合瓶中,上下摇晃1分钟,使药物与敷料均匀混合,静置30min,待混合物中气泡全部消失。
Ⅱ组:将制备例8的敷料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7%&氨甲环酸注射液:制备方法与Ⅰ组样品相同。
Ⅲ组:将制备例8的敷料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9%&氨甲环酸注射液:制备方法与Ⅰ组样品相同。
实验考察的时间点:
以上各组样品透皮1h、4h、12h这3个时间点,接收扩散池中样品1ml,供后续分析使用。
分析方法:与实验(2)相同。
表17.体外透皮吸收试验
样品名 | 峰面积 | 浓度(mg/ml) | 对比值 |
ⅠA01 | 1878 | 0.0571 | 100% |
ⅠA02 | 76382 | 0.0943 | 100% |
ⅠA03 | 719737 | 0.4160 | 100% |
ⅡB01 | 6782 | 0.0595 | 104% |
ⅡB02 | 191671 | 0.1520 | 161% |
ⅡB03 | 1275459 | 0.6939 | 167% |
ⅢC01 | 454657 | 0.2835 | 496% |
ⅢC02 | 1327373 | 0.7198 | 173% |
ⅢC03 | 3013105 | 1.5627 | 376% |
注:样品名中的01-03为3个取样时间点。
结论:如表17所示,随着配方中起主要促透作用的泊洛沙姆的添加量增加,各取样点的药物渗透量有大幅提升趋势,可见,促透效率和泊洛沙姆在一定范围内的添加量成正比,其结果如图33-41所示。
六、保湿性实验
1.测试原理
采用电容法测定人体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是基于水和其他物质的介电常数差异显著,按照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的不同,测得的皮肤的电容值不同,其参数可代表皮肤水分含量。
2.检测环境
本次测试的测试环境为温度20℃~22℃;相对湿度45.0%~55.0%,符合《QB/T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测试环境要求。
3.检测仪器
Courage+Khazaka皮肤水分测试探头Corneometer CM825
该仪器采用电容法测定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测试区域为前臂内侧,每个区域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该仪器测定的数值越大代表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越高。
4.测试方法
根据《QB/T 4256-2011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选择前臂内侧测试区域,采用电容法皮肤测定仪(Corneometer Uint)测试皮肤水分基础C.U.值在15~45之间的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30例,其中年龄为25~35岁10例,年龄为35~45岁10例,年龄为45~55岁10例。在单次使用测试产品前和使用后测试前臂内侧测试区域的角质层水分含量的情况。
5.样品分为三组:
A组:考察制备例1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5ml与5ml纯化水混合后制得的凝胶对皮肤的保湿效果;
B组:考察制备例1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5ml与10ml纯化水混合后制得的凝胶对皮肤的保湿效果;
C组:考察制备例1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5ml与10ml纯化水混合后制得的凝胶,涂抹皮肤后再加喷5ml纯化水,对皮肤的保湿效果。
6.实验时间考察点:
分别测试涂抹凝胶0、2、4、8h后皮肤水分含量,每组10人,取平均值。
7.实验结果
表18
结论:
(1)皮肤水分增长最高百分比出现在皮肤含水量最低组(即45-55岁年龄段),说明产品在越是缺水状态的皮肤给湿性能越好。但缺水状态的保湿时间不够持久,需增加给药次数。
(2)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保湿效果逐渐下降,8小时后恢复到使用前水平,证明给药时间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8小时,每天给药次数4-6次为宜。
(3)同年龄段受试者使用产品浓度越高,保湿效果越好,说明外加水量不是本品保湿性能的来源,产品保湿机理源自改善皮肤细胞通透性,而不是靠外界水源。
七、成膜性实验
1.配方组分
配方A:将制备例8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5%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配方B:将制备例8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7%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配方C:将制备例8的敷料中的泊洛沙姆的含量变为9%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
2.环境
温度:室温(25℃±2℃,);湿度:60%±10%。
3.成膜效率
如图42-44所示。
4.结论
配方C(即组方中泊洛沙姆含量为9%)成膜时间最短,配方B其次,配方A成膜时间最长,可见成膜时间和泊洛沙姆在一定添加量范围内的添加量成反比。
本发明所提供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可在均匀涂抹于皮肤20—30min快速成膜,成膜后不沾粘衣物,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由于噻吗洛尔滴眼液本身为降眼压药物,如无法固定,流入患儿眼内可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特殊发病部位,如眼眶、耳缘及会阴部位,本发明的产品这项优势尤为突出。
八、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小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
实验入选标准:
根据Waner等的血管瘤分类方法诊断为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
1、瘤体厚度≤3mm;年龄<6个月;
2、既往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
3、血管瘤最大直径<5cm;表面无破溃、感染、出血等;
4、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实验排除标准:
1、年龄>6个月;
2、既往曾接受激光、冷冻、局部注射等治疗;
3、瘤体近期有消退或有消退迹象;
4、瘤体厚度>3mm。
实验方法:
选取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4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实验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078)均匀混合5g制备例8得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形成凝胶,均匀敷在血管瘤表面,每日3次,连续6个月。
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打湿医用棉球均匀敷在血管瘤表面20min,每日3次,连续6个月。
实验记录:
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瘤颜色、大小、质地等变化;
观察患处周边皮肤有无破溃、皮疹、干燥脱屑等不良反应;
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消耗数量。
血管瘤颜色,质地和大小、患处周边皮肤是否存在干燥脱屑病变、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使用数量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治疗效果评判:
治疗效果采取Achauer等提出的四级标准予以划分即:
表19
等级 | 评判标准 |
差 | 瘤体缩小低于25% |
中 | 皮损颜色褪去和瘤体不低于26% |
好 | 皮损颜色褪去及瘤体不低于51%; |
优 | 优为皮损褪去超过75%,瘤体不见同时病损部位恢复或与正常肤色相差无几 |
有效率以等于或者超过中等计算,治愈率以优等计算,差等视为无效。
表20(A001~A020为实验组,B001~B020为对照组):
结论: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5%;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25%;实验组的药品平均使用量为18瓶,对照组的药品平均使用量为43瓶。
因此,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与马来酸噻吗洛尔合用,能够实现对小儿血管瘤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敷料中含有的多重分子量的药用级透明质酸钠,可以深层补水、治疗修复一体到位,患儿无红肿、起皮、脱屑、破溃等药物副反应症状出现。
九、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联合氨甲环酸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
实验药物:取1支氨甲环酸注射液,并将10ml该药物移入混合瓶中,再将5g制备例8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推入混合瓶中,上下摇晃1分钟,使药物与敷料均匀混合,静置30min,待混合物中气泡全部消失。
对照药物:氨甲环酸注射液。
实验分组:
实验组:对11例黄褐斑患者使用所述实验药物;
对照组:对14例黄褐斑患者使用对照药物。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的变化情况
分别在用药后2周(2W)、4周(4W)、8周(8W)、12周(12W)统计黄褐斑面积的变化,其结果如下所示:
表21
表22
结论:外用本发明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联合氨甲环酸的治疗方案在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上优于单纯外敷氨甲环酸注射液的治疗方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为临床皮肤用药,其可以与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治疗黄褐斑的药物、促进局部愈合的药物、或局部止痛药物联合使用,特别是为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提供了便利的用药方式,并且改善了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同时具有保湿修护、促进患处愈合的作用。
Claims (9)
1.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包括浓度不小于1wt%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1wt%的透明质酸钠,浓度不小于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合计浓度不小于0.1wt%的选自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泊洛沙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肤护理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包括高分子透明质酸钠、中分子透明质酸钠和小分子透明质酸钠,
优选地,相对于所述医用皮肤护理敷料整体,所述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2wt%,所述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5wt%,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0.01-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护理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1800kDa,所述中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0-1800kDa,所述小分子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1000kD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10wt%,优选为2-8wt%,更优选为3-6wt%,
所述透明质酸钠的浓度为1-10wt%,优选为1-5wt%,更优选为1-3wt%,
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为0.1-10wt%,优选为0.5-2wt%,更优选为0.5-1wt%,
选自所述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的至少一种的合计浓度为0.1%-10wt%,优选为0.4-4wt%,更优选为0.5-2wt%。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适量水,置于容器中备用;
(2)按规定量分别称取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胶原蛋白、藻酸盐和壳聚糖;
(3)将(2)中称取的成分加入到(1)盛有水的容器中,置于室温静止6-8小时;
(4)搅拌,使(3)中的原料溶解均匀;
(5)按规定量称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4)中,搅拌溶解;
(6)加水,使各原料的浓度达到本发明规定的浓度范围;
(7)搅拌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在制备促进皮肤外用药物透皮吸收的试剂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外用药物包括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治疗黄褐斑的药物、促进局部愈合的药物、或局部止痛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治疗小儿血管瘤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所述β受体阻滞剂优选选自马来酸噻吗洛尔、普萘洛尔、盐酸卡替洛尔、盐酸倍他洛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治疗小儿脉管畸形的药物包括西罗莫司、他克莫司,
所述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左旋维生素C,
所述促进局部愈合的药物包括生长因子、康复新液,
所述局部止痛药包括利多卡因、硝酸甘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221544 | 2020-11-23 | ||
CN202011322154 | 2020-11-2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01959A true CN114601959A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185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85369.5A Pending CN114601959A (zh) | 2020-11-23 | 2021-11-22 |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0195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98321A (zh) * | 2023-09-22 | 2023-12-29 | 山东融元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05485A (en) * | 1987-09-18 | 1998-01-06 | Ethicon, Inc. | Ge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growth factors |
CN108578747A (zh) * | 2018-05-24 | 2018-09-28 | 广州芬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梯度透明质酸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21
- 2021-11-22 CN CN202111385369.5A patent/CN1146019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05485A (en) * | 1987-09-18 | 1998-01-06 | Ethicon, Inc. | Ge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growth factors |
CN108578747A (zh) * | 2018-05-24 | 2018-09-28 | 广州芬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梯度透明质酸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谭城等: "《皮肤病中医特色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丛书 皮肤病中药渗透疗法》", vol. 1,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pages: 18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98321A (zh) * | 2023-09-22 | 2023-12-29 | 山东融元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horasani et al. | Aloe versus silver sulfadiazine creams for second-degree bur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 |
ES2473577T3 (es) | Composición antioxidante que comprende galactomanano y N-acetil-ciste�na | |
CN102078636A (zh) | 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306358B (zh) | 止痒祛疤涂膜剂 | |
Choi et al. | Hydrogel incorporated with chestnut honey accelerates wound healing and promotes early HO-1 protein expression in diabetic (db/db) mice | |
CN110974781A (zh) | 一种用于皮肤创面修复的凝胶 | |
EP2895209B1 (en) | Improved wound heal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microspheres | |
CN111956611A (zh) | 一种负载姜黄素的纳米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WO2025011657A1 (zh) | 一种能够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敷料 | |
EP1446168B1 (en) | Medical dressings | |
Zhang et al. | A novel natural polysaccharide dissolving microneedle capable of adsorbing pus to load EGCG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 |
CN114601959A (zh) |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Maqbool et al. | Improved wound care via novel dextran and boric acid loaded wound healing gel in excision mice wound model | |
Padalkar et al. | Investigation of curcumin nanoparticles and D–panthenol for diabetic wound healing in wistar rats: Formulation,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and in-vivo evaluation | |
CN117883370A (zh) | 一种角蛋白和氧化透明质酸负载中药冻干粉的水凝胶及其应用 | |
KR20090126692A (ko) | 지방세포 분화 촉진용 조성물 | |
CN114573839A (zh) | 一种负载姜黄素的人发角蛋白/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KR20100025045A (ko) | (-)카테친, (-)에피카테친 갈레이트 및 (-)갈로카테친을 함유하는 피부 미용, 성형용, 및 당뇨병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 |
Khokhlenkova | Prospects of using biopolymeric films in medicine and pharmacy | |
PL205732B1 (pl) | Zastosowanie połączenia polimerowego absorbenta i niemetabolizującego cukru do wytwarzania kompozycji leczniczej i/lub kompozycji do stosowania w laboratoriach do traktowania kultur komórkowych | |
CN11314384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聚合物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58310B (zh) | 复方蒙脱石蔗糖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4886794B (zh) |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6747209B (zh) | 一种用于改善皮肤痤疮的柔性干式贴片 | |
Hu et al. | Repair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Electrospinning Nanocomposite Material with Gelatin-Bletilla Striata Gum/Salvia Miltiorrhiza on Orthopedic Refractory Woun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