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597768A -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7768A
CN114597768A CN202111468606.4A CN202111468606A CN114597768A CN 114597768 A CN114597768 A CN 114597768A CN 202111468606 A CN202111468606 A CN 202111468606A CN 114597768 A CN114597768 A CN 114597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upport rail
locking
section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86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克劳彭堡
雅斯切斯洛·扬岑
马丁·格布哈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4597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7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5Boards, panels, desk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04Mounting thereon of switches or of other devices in general, the switch or device having, or being without, casing
    • H02B1/052Mounting on r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Frameworks
    • H02B1/012Details of mechanic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5Boards, panels, desk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04Mounting thereon of switches or of other devices in general, the switch or device having, or being without, casing
    • H02B1/052Mounting on rails
    • H02B1/0523Mounting on rails locked into position by a slid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2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 H02B1/34Rac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面(400)上的固定装置(100),具有可固定在面(400)上的固定元件(110),其具有用于支承该支承轨道(200)的支承轨道支承面(112)和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在固定状态下至少局部地穿过构造在支承轨道(200)上的开口(212、213),并且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具有后啮合部(116),在固定状态下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推入其中,并具有锁定装置(150),其中锁定装置(150)具有锁定元件(151),其构造得使通过锁定元件(151)的旋转运动进行固定元件(110)和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从而将支承轨道(200)推入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并张紧。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例如开关柜的壁或安装板上的固定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借助这种固定装置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上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固定装置的组件和开关柜。
背景技术
支承轨道可以设计为长形的U形或C形型材并且用于容纳多个接线端子,尤其是接线盒。通过支承轨道,接线端子可安装在开关柜中。支承轨道大多具有多个开口,通过这些开口,支承轨道可借助于螺栓固定在开关柜的壁处。因为当支承轨道装备有接线端子时,螺栓不再可触及,所以支承轨道必须首先借助于螺栓固定在开关柜中,并且在支承轨道固定或安装在开关柜的壁上之后才可以为支承轨道装备接线端子。或者,在预加工的支承轨道系统中必须首先将一对连接元件从支承轨道上拆卸,以便能够例如利用螺栓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或壁上。因此,预先装配有接线端子的支承轨道难以安装在开关柜中。由此也不可能自动化地装备支承轨道。因此,为开关柜装备接线端子和支承轨道的安装费用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一种方法、一种组件以及一种开关柜,其中可以降低安装费用并且尤其是可以将预先装配有接线端子的支承轨道尽可能无间隙地固定在面、如壁或安装板上。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利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所述固定装置具有可固定在面上的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具有用于支承该支承轨道的支承轨道支承面和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在固定状态下至少局部地穿过在支承轨道上构造的开口,并且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具有后啮合部,在固定状态下支承轨道的区段推入到该后啮合部中。此外,固定装置包括锁定装置,其中锁定装置包括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设计成使得通过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进行固定元件和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从而支承轨道被推入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后啮合部中并被张紧。
为了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特别是开关柜的壁或安装板上,现在设有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的固定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首先固定在面上,并且随后将预加工的、例如装配有接线端子的支承轨道固定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上并且因此固定在面上。支承轨道可以推入固定在壁上的固定元件中,从而支承轨道通过推入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内可以保持和固定在壁上。不再必须将其它常见的固定机构、例如多个螺栓固定在支承轨道上,以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上。这导致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安装的明显简化。
接线端子在支承轨道的上侧的区域中卡接在支承轨道上。通过支承轨道的与上侧相对的下侧将支承轨道安装在面上,在该下侧上刚好不会卡有接线端子。通过下侧,固定元件以其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穿过支承轨道的开口,从而在固定状态下固定元件以其支承轨道固定区段至少局部地穿过支承轨道的开口伸出。沿着支承轨道的长度,支承轨道优选具有多个这样的开口,其中,在每个开口中可布置有这样的固定元件,以便将支承轨道固定在壁上。因此,固定装置也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这种固定元件。支承轨道上的开口优选分别构造成长形的,从而它们的长度大于宽度。支承轨道固定区段沿着其长度具有后啮合部,在装配时支承轨道的与开口邻接的区段可以推入到该后啮合部中,从而支承轨道在固定状态下与后啮合部接合并且通过后啮合部通过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保持在固定装置上。支承轨道由此可以通过纯形状配合的连接保持和固定在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上并因此保持和固定在面上。通过这种固定装置,已经装备有接线端子的支承轨道、所谓的预加工的支承轨道可以快速且简单地并因此以较小的安装费用固定在面上。
为了能够防止支承轨道从固定元件的后啮合部中不期望地滑出,固定装置还具有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能够实现支承轨道在固定元件上无间隙的张紧,尤其是在固定元件的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后啮合部中无间隙的张紧。锁定装置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锁定元件。例如,锁定元件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面上,支承轨道的安装在该面上进行。该锁定元件与固定元件和/或支承轨道配合,使得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导致固定元件和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其中支承轨道通过该直线运动被进一步推入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后啮合部中,使得支承轨道能够无间隙地张紧到后啮合部中。该直线运动在支承轨道的纵向延伸方向上进行。锁定元件能够在其旋转运动期间直接作用在固定元件上,以便以这种方式使固定元件以及因此支承轨道固定区段连同其后啮合部直线移动,使得支承轨道固定区段被进一步推到支承导轨的区段上,从而支承轨道的区段更深地插入到后啮合部中。此外,锁定元件还可以在其旋转运动期间直接作用在支承轨道上,并因此压靠支承轨道,使得支承轨道直线移动,并因此向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方向被进一步推动,并因此被更深地推入到后啮合部中。
后啮合部能够以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外周面上构造的凹口的形式构成。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可以具有柱状的并且因此长形的形状,其例如可以具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凹口可以形成在这种柱状形状的外周面上。凹口可以以切口的形式构造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外周面上。凹口从外周面出发向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中轴线方向延伸。通过该凹口,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可具有平行于支承轨道的纵轴线延伸的栓,在该栓的在固定状态中指向支承轨道方向的下侧上可构造后啮合部。
凹口可以从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外周面出发朝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中轴线的方向逐渐变细。通过渐缩部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支承轨道的区段引入到后啮合部中。此外,可以使将支承轨道的区段引入到后啮合部中变得容易。
后啮合部可以由至少一个壁面限定,其中,壁面可以具有斜坡形状。壁面优选构成栓的在固定状态下指向支承轨道方向的下侧。通过斜坡形状,壁面能够构成斜面。壁面例如可以相对于中轴线以30°至80°之间、优选40°至70°之间的角度延伸。通过斜坡形状可以补偿支承轨道的公差。此外,由此可以在固定装置的固定元件上固定具有不同材料厚度的支承轨道。
锁定装置可以具有操作面,其可以与固定元件或支承轨道相互作用,以引起直线运动。锁定装置可以通过操作面直接作用在支承轨道或固定元件上,以便能够在支承轨道和固定元件之间产生直线推移。为此,操作面优选地直接贴靠在支承轨道或固定元件上,其中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可以导致操作面沿着支承轨道或固定元件滑动。
操作面可以优选地以斜面的形式构造。斜面优选具有倾斜度。倾斜度优选构成为,使得在锁定装置的纵轴线、尤其锁定元件的纵轴线之间构成有角度,其中该角度优选为<90°、尤其在10°≤α≤70°之间、优选在20°≤α≤55°之间、特别优选在25°≤α≤45°之间。斜面便于将推力施加到固定元件或支承轨道上,以便引起固定元件与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在锁定元件旋转运动时,锁定装置或锁定装置的构造有斜面的部分可沿着锁定装置的纵轴线运动,由此斜面可将压力且因此将推力施加到固定元件或支承轨道上。
如果锁定装置直接与固定元件共同作用,以便使固定元件相对于支承轨道运动或推移,使支承轨道的区段可以进一步移入到后啮合部中,则固定元件可以具有滑动面,该滑动面可以与锁定装置的操作面共同作用。为了引起固定元件与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锁定装置可以以其操作面沿着滑动面滑动或游移。锁定装置在此优选平面地贴靠在滑动面上。滑动面优选具有与操作面相同的倾斜度。如果操作面构造为斜面,则操作面也优选构造为斜的或者说倾斜的,从而滑动面优选具有与构造为斜面的操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
例如,滑动面可以构造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上。如果锁定装置与固定元件共同作用,则锁定装置可因此直接将力、尤其压力施加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在其上构造有后啮合部)上,以便使固定元件相对于支承轨道推移。因此,可以实现短的力行程,由此可以降低所需施加的力的大小。滑动面优选构造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背离后啮合部的侧面上。
锁定元件例如可以是螺栓,它具有螺栓头和螺栓杆。在螺栓杆上优选地形成有螺纹,通过该螺纹,螺栓和因此锁定元件可被拧入支承轨道将要被固定在的面中。
如果锁定元件是螺栓,则可以在螺栓头上构造操作面。在螺栓旋转运动时,螺栓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到固定元件或支承轨道上,以便引起固定元件与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通过在螺栓头上构造操作面,螺栓杆可以仅具有在面上可靠固定的功能。
如果操作面构造在螺栓头上并且操作面构造成斜面的形式,则螺栓头可以具有锥形的形状。由于锥形的形状,斜面可以围绕螺栓头的整个外圆周面延伸。锥形的形状优选地如此构造,即,螺栓头朝螺栓头在螺栓杆上的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变细。该锥形成形的螺栓头既可以作用到支承轨道上,也可以作用到固定元件上,以便能够引起支承轨道和固定元件之间的直线运动。
此外也可以规定,操作面不设置在锁定元件上,而是锁定装置具有设置在锁定元件上的操作元件,操作面可以构造在该操作元件上。那么,锁定元件通过其旋转运动而间接地作用在支承轨道上或作用在固定元件上,以实现支承轨道和固定元件之间的直线运动。锁定元件直接作用到操作元件上,并且操作元件又直接作用到支承轨道上或固定元件上。操作元件可以以如下方式布置在锁定元件上,即,当锁定元件进行旋转运动时,操作元件被锁定元件在轴向运动中带动,从而操作元件在该轴向运动中可以促使固定元件和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该轴向运动沿着锁定元件的纵轴线延伸。操作元件的轴向运动优选地横向于固定元件和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定向。
操作元件例如可以这样构造,使得操作元件具有第一腿部,操作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腿部设置在锁定元件上,并且操作元件具有第二腿部,操作面构造在所述第二腿部上,其中,第二腿部可以相对于第一腿部弯折地设置。弯折地构造的第二腿部于是可以构成作为操作面的斜面。在此,操作元件例如能够是薄板,其被冲压并且弯曲成期望的形状。因此,操作元件可以是冲压弯曲件。在此,锁定元件可以是螺栓,其中,螺栓可以是标准螺栓进而不必具有锥形成型的螺栓头。操作元件可以布置在锁定元件的螺栓杆上,其方式是,操作元件的第一腿部具有开口,锁定元件以其螺栓杆引导穿过该开口。
此外也可以规定,锁定元件具有偏心轮的形状。于是,锁定元件可以具有从其外周面突出的凸鼻,操作面可以构造在该凸鼻上。在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期间,锁定元件则可以通过其凸鼻压靠支承轨道或固定元件,以便引起固定元件和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在最终位置中,其中支承轨道无间隙地张紧在固定元件上,锁定元件则可以通过其凸鼻卡入固定元件或支承轨道上。
锁定装置可与固定元件间隔地布置。在这种设计方案中,锁定装置优选直接作用到支承轨道上,以便引起支承轨道和固定元件之间的直线运动。
然而,此外也可能的是,固定元件具有容纳区段,锁定装置能够设置在所述容纳区段上。容纳区段例如可以具有长孔,锁定装置的锁定元件被引导穿过该长孔。那么,锁定装置可集成到固定元件中。在这种设计方案中,锁定装置优选直接作用在固定元件上,以便使固定元件这样推移,即,使固定元件相对于支承轨道推移,由此支承轨道的区段可进一步插入后啮合部中并可张紧在其中。锁定装置的锁定元件能够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元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一种用于借助于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的固定装置将支承轨道固定在面上的方法来实现,在其中,固定装置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被固定在面上,固定装置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借助于其支承轨道固定区段至少局部地被引导穿过构造在支承轨道上的开口,并且接着固定装置的锁定装置的锁定元件被旋转,使得进行固定元件与支承轨道之间的直线运动,使支承轨道被推入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的后啮合部中并被张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借助于一种组件实现,该组件具有支承轨道和如上所述的构造和改进的固定装置,其中,支承轨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面上,以便将支承轨道保持在面上。优选地,沿着支承轨道的长度可设置固定装置的多个固定元件,从而支承轨道能够以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固定在面上。固定装置的沿着支承轨道的长度设置的固定元件优选相互间隔地设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借助一种开关柜来实现,该开关柜具有至少一个前述的、改进和扩展的组件,该组件固定在开关柜的面上,例如开关柜的壁或安装板上。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阐述本发明。
附图示出了
图1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之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支承轨道和固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图1中所示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3示出了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具有在固定状态中的锁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支承轨道和固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图4中所示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6示出了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具有在固定状态中的锁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支承轨道和固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图7中所示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9示出了在图7和图8中示出的、具有在固定状态中的锁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支承轨道和固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图10中示出的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在安装锁定装置时在图10和图11中示出的组件的另一个示意剖视图,和
图13示出了在图10至图12中示出的、具有在固定状态下的锁定装置的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3分别示出具有支承轨道200的组件300,所述支承轨道借助固定装置100固定在面400、如壁或安装板上。为了简化图示,在这里未示出卡接在支承轨道200上的连接元件。面400例如可以是开关柜的壁或安装板,在该开关柜中安装支承轨道200。
在所有在图1至图13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中,固定装置100具有固定元件110和锁定装置150。也可以沿着支承轨道200的长度设置多个这样的固定元件110,以便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面400上。固定装置100相反优选地仅具有一个锁定装置150,其布置在支承轨道200的端部区段210处,以便将支承轨道200无间隙地相对于所述固定元件110或相对于所述多个固定元件110夹紧。
固定元件110具有基体111,其中,基体111具有块的形状。基体111在支承轨道200的固定状态下在面400上设置在支承轨道200和面400之间。基体111具有支承轨道支承面112,支承轨道200在固定状态下支承在该支承轨道支承面上。支承轨道支承面112在此在横截面中具有U形形状,支承轨道200在固定状态下嵌入到该U形形状中。支承轨道支承面112构造在基体111的上侧113上,其中,基体111以及由此固定元件110以基体111的与上侧113相对的下侧114贴靠在面400上并且固定在面400上。
固定元件110还包括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布置在、尤其一体地成型在基体111上。
如在截面图中可以看出的那样,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构造有后啮合部116,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可以推入该后啮合部116中,以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固定元件110上。区段211构造成直接与支承轨道200的开口212、213相邻,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穿过该开口并且穿过该开口伸出。
后啮合部116构成侧凹。后啮合部116以形成于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外周面上的凹口的形式形成。凹口以及因此后啮合部116从外周面出发向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1的中轴线M的方向延伸。界定后啮合部116的壁面117通过使壁面117相对于中轴线M以角度β延伸而倾斜地形成。优选地,角度β是45°≤β≤80°,特别优选50°≤β≤70°。通过该凹口,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可以具有平行于支承轨道200的纵轴线延伸的栓162,在该栓的在固定状态下指向支承轨道200方向的下侧上构造后啮合部116。下侧由壁面117构成。该壁面117以及因此栓162的下侧形成斜坡形状,以便将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导入后啮合部116中。
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背离基体111延伸,使得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从基体111向支承轨道200的方向突出。为了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面400上,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穿过开口212、213,以便支承轨道200能够以其限定开口212、213的区段211卡入或钩住后啮合部116。
在将支承轨道200安装在面400上时,首先将固定装置100的固定元件110固定在面400上。
接着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已经固定在面400上的固定元件110上。在此,将支承轨道200这样地放置到固定元件110上,使得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穿过相应的构造在支承轨道200上的开口212、213。在该时间点,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还与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间隔开,通过该区段实现支承轨道200在固定元件110上的真正的固定。
为了达到固定的最终状态,进行支承轨道200的推移运动,使得支承轨道200的邻接开口212构造的区段211被推入到固定元件110的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在多个固定元件110的情况下,将支承轨道200以支承轨道200的相应区段211同时推入相应固定元件110的后啮合部116中。
接着借助锁定装置150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支承轨道200在固定元件110上的固定的锁定,即借助锁定装置150将支承轨道200无间隙地张紧在固定元件110上,尤其张紧在固定元件110的支承轨道固定元件115的后啮合部116中。
在图1至图13所示的所有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50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锁定元件151,其中通过锁定元件151的旋转运动进行固定元件110和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使得支承轨道200被推入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并被张紧。
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中,锁定元件151以螺栓的形式构成,其具有螺栓头152和螺栓杆153。在螺纹杆153上构造有螺纹154,锁定元件151通过该螺纹旋入到构造在面400上的开口410中并且由此被固定。
在螺栓头152上构成操作面155,该操作面155在这里与支承轨道200共同作用,以便将支承轨道200进一步推入到后啮合部116中并且在那里张紧。操作面155在此以斜面的形式构造。斜面具有倾斜度。在此,该倾斜度被构造为,使得在锁定装置150或锁定元件151的纵轴线L之间构造有角度α,其中,该角度α在此为大约30°。斜面便于在锁定元件151旋转运动期间将推力施加到支承轨道200上,以便引起在固定元件110与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在锁定元件151旋转运动时,在此,锁定元件151沿着纵轴线L朝面400的方向运动并且拧入到所述面中,由此,锁定元件151的构成为斜面的操作面155能够将压力D进而将推力施加到支承轨道200上,以便将支承轨道200以其区段211进一步推入到后啮合部116中。
螺栓头152在此通过构造为斜面的操作面155而具有锥形的形状。由于锥形的形状,斜面可以围绕螺栓头152的整个外周面延伸。锥形的形状在此这样构成,使得螺栓头162向螺栓头152在螺栓杆153上的连接部方向逐渐变细。由于锥形的形状,随着锁定元件151向面400的开口410内的旋入或拧入,锁定元件151能够以螺栓头152使支承轨道200进一步向后啮合部116的方向推动并因此直线地沿方向B移动。
在此,支承轨道200在其端部区段210处具有开口213,其具有U形形状。锁定元件151嵌入该开口213中,以便使支承轨道200借助其螺栓头152直线推移。在锁定元件151旋转运动时,螺栓头152沿着支承轨道200的限定开口213的边缘面214滑动。
图3示出了固定状态。与螺栓头152重叠的凸缘156成型在螺栓头152上,该凸缘在固定状态下贴靠在支承轨道200上,并且因此可以防止锁定元件152过度旋入。在该固定状态下,锁定元件151以其操作面155抵靠支承轨道200的边缘面214张紧,以便能够将支承轨道200无间隙地张紧在后啮合部116中,如在图3中可见。
图4至图6示出锁定装置150的另一设计方案。锁定装置150的锁定元件151在此也以螺栓的形式构造。在锁定元件151的螺栓头152上构造操作面155,其中,操作面155在这里也构成为斜面。因此,螺栓头152在这里也具有锥形的形状。
与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不同,在图4至图6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中,锁定装置150不与固定元件110间隔地布置,而是固定元件110具有容纳区段118,锁定装置150容纳在该容纳区段118中。容纳区段118在此构造为长孔的形式。通过将容纳区段118构造为长孔,能够实现固定元件110相对于锁定装置150的推移运动以实施直线运动B。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锁定装置150的锁定元件151的转动运动实现固定元件150向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的方向的直线推移,由此所述区段能够进一步插入到后啮合部116中。
在锁定元件151转动运动时,该锁定元件在此直接作用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以便使固定元件110直线推移。为此,在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构造有滑动面119,在锁定元件151转动运动时,锁定元件151能够以其螺栓头152沿着该滑动面滑动,如在图5和图6中可看到的那样。
滑动面119具有与锁定元件151的操作面155相同的倾斜度,从而滑动面119也以斜面的形式构造。如果锁定元件151以其操作面155沿着滑动面119向下滑动,以便拧入面400的开口410中,则锁定元件152将压力D施加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以便进一步向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的方向推动所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以及由此推动固定元件110,因此,固定元件可以更深地嵌入后啮合部116并张紧在其中,如图6所示。
在图7至图9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中,锁定装置150除了锁定元件151之外还具有操作元件157。操作面155在此构造在操作元件157上、而不是在锁定元件151上。因此,锁定元件151在这里间接地作用到固定元件110上,以便引起固定元件110和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
锁定元件151在这里以市场上常规的螺栓的形式构成。锁定元件151在此正如在图4至图6中示出的设计方案那样设置在固定元件110的容纳区段118上。容纳区段118在此也以长孔的形式构成。通过将容纳区段118构造为长孔,能够实现固定元件110相对于锁定装置150的推移运动以实施直线运动B。因此,在该设计方案中,通过锁定装置150的锁定元件151的旋转运动将压力施加到操作元件157上,由此操作元件157沿着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滑动进而将压力D施加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从而实现固定元件150向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方向的直线运动B,以便该区段能够进一步插入到后啮合部116中。
操作元件157设置在锁定元件151上。操作元件157是冲压弯曲件,其能够由薄板构成。
操作元件157具有第一腿部158,操作面155构造在所述第一腿部上。此外,操作元件157具有第二腿部159,操作元件157经由所述第二腿部设置在锁定元件151上。第一腿部158相对于第二腿部159以角度γ弯折。角度γ为100°≤γ≤170°,优选为110°≤γ≤150°。通过第一腿部158的弯折,在第一腿部158上构造的操作面155构造为斜面。在锁定元件151旋转运动时,操作元件157的第一腿部158以操作面155沿着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滑动面119滑动。在图7至图9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与图4至图6所示的设计方案中相同地构造。
在操作元件157的第二腿部159上构造有开口160,锁定元件151以其螺栓杆153穿过所述开口伸出。锁定元件151以螺栓头152放置在第二腿部159的上侧上,从而在锁定元件151为了固定在面400上而旋转运动时,锁定元件151向面400的方向带动操作元件157。
在图10至图13中示出另一设计方案,其中锁定元件151具有偏心的形状。锁定元件151和进而锁定装置150在此与固定元件110间隔开地布置。锁定装置150直接作用在支承轨道200上,以便将支承轨道200进一步推入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并且由此能够张紧在其中。
锁定元件151具有圆柱形的基本形状,其中设有从基本形状的外周面突出的凸鼻161,在所述凸鼻上构造操作面155。在锁定元件151旋转运动时,锁定元件151能够以其凸鼻161相对于支承轨道200或相对于支承轨道200的端部区段210施加压力D,以便引起在固定元件110和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在图13中示出的最终位置中,其中支承轨道200无间隙地张紧在固定元件110上,锁定元件151以其凸鼻161卡在支承轨道200上,其方式是,凸鼻161插入开口213中并且卡入其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固定装置
110 固定元件
111 基体
112 支承轨道支承面
113 上侧
114 下侧
115 支承轨道固定区段
116 后啮合部
117 壁面
118 容纳区段
119 滑动面
150 锁定装置
151 锁定元件
152 螺栓头
153 螺栓杆
154 螺纹
155 操作面
156 凸缘
157 操作元件
158 第一腿部
159 第二腿部
160 开口
161 凸鼻
162 栓
200 支承轨道
210 端部区段
211 区段
212 开口
213 开口
214 边缘面
300 组件
40 面
410 开口
L 纵轴线
B 直线运动
M 中轴线
D 压力
α 角度
β 角度
γ 角度

Claims (16)

1.用于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面(400)上的固定装置(100),该固定装置具有能固定在面(400)上的固定元件(110),该固定元件具有用于支承该支承轨道(200)的支承轨道支承面(112)和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在固定状态下至少局部地穿过构造在支承轨道(200)上的开口(212、213),并且其中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具有后啮合部(116),在固定状态下支承轨道(200)的区段(211)推入该后啮合部中,并且该固定装置具有锁定装置(150),其中锁定装置(150)具有锁定元件(151),该锁定元件构造得使通过锁定元件(151)的旋转运动进行固定元件(110)和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从而将支承轨道(200)推入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并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装置(150)具有操作面(155),该操作面与固定元件(110)或支承轨道(200)共同作用,以引起直线运动(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面(155)以斜面的形式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110)具有滑动面(119),该滑动面与锁定装置(150)的操作面(155)共同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滑动面(119)构造在该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151)是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螺栓具有螺栓头(152),其中,该操作面(155)构造在该螺栓头(15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螺栓头(152)具有锥形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装置(150)具有设置在锁定元件(151)上的操作元件(157),在该操作元件上构造该操作面(1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操作元件(157)具有第一腿部(158),该操作元件(157)通过第一腿部设置在该锁定元件(151)上,操作元件(157)具有第二腿部(159),该操作面(155)构造在该第二腿部上,其中,该第二腿部(159)相对于第一腿部(158)弯折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锁定元件(151)具有从其外周面突出的凸鼻(161),该操作面(155)形成在该凸鼻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锁定装置(150)与固定元件(110)间隔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元件(110)具有容纳区段(118),该锁定装置(150)设置在该容纳区段上。
14.用于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00)将支承轨道(200)固定在面(400)上的方法,其中,该固定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110)固定在面(400)上,该固定装置(100)的至少一个固定元件(110)借助于其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至少局部地穿过构造在支承轨道(200)上的开口(212、213),并且接着旋转固定装置(100)的锁定装置(150)的锁定元件(151),使得进行固定元件(110)与支承轨道(200)之间的直线运动(B),使得支承轨道(200)被推入到支承轨道固定区段(115)的后啮合部(116)中并且被张紧。
15.组件(300),该组件具有支承轨道(20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构造的固定装置(100),其中支承轨道(200)通过固定装置(100)固定在面(400)上。
16.开关柜,该开关柜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300),该组件固定在该开关柜的面(400)上。
CN202111468606.4A 2020-12-03 2021-12-03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Pending CN114597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2090.6 2020-12-03
DE102020132090.6A DE102020132090A1 (de) 2020-12-03 2020-12-03 Befestigungseinrichtung,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r Tragschiene an einer Fläche, Anordnung sowie Schaltschra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7768A true CN114597768A (zh) 2022-06-07

Family

ID=78820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8606.4A Pending CN114597768A (zh) 2020-12-03 2021-12-03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09457B1 (zh)
CN (1) CN114597768A (zh)
DE (1) DE1020201320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504626B1 (de) 2023-06-29 2024-12-30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Befestigungselement zum Befestigen einer Tragschiene an einer Fläche
DE102023117138A1 (de) 2023-06-29 2025-01-0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Befestigungselement zum Befestigen einer Tragschiene an einer Fläch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6545A1 (de) * 1977-10-17 1979-04-19 Wilhelm Bader Schaltgeruest
GB2062082A (en) * 1979-10-10 1981-05-20 Vickers Ltd Storage Cabinet
US7819676B1 (en) * 2009-11-12 2010-10-26 Power Distribution Inc.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2668286A (zh) * 2009-12-17 2012-09-12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将模块单元固定在支承轨道上的装置
CN108206254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在电池壳体处的固定组件和带有这样固定组件的电池壳体
CN110233435A (zh) * 2019-07-18 2019-09-13 浙江华保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防火性能的开关柜
CN11158704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纪建德 一种便于维修的多功能散热通信机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44284A (en) * 1940-10-07 1942-04-07 John Bristow Tucker Improvements in or connected with electric switch boxes or the like
DE1775270A1 (de) * 1968-05-27 1971-08-12 Medizintechnik Leipzig Veb Klemm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von Tragarmen,Flanschen,Traversen od.dgl.an Stangen
DE3025330C2 (de) * 1980-07-04 1983-01-05 Starkstrom Gummersbach GmbH, 5277 Marienheide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von elektrischen Geräten auf einer Platte
CN103532030B (zh) * 2013-09-29 2016-11-02 国家电网公司 带有活动滑轨式安装板的配电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46545A1 (de) * 1977-10-17 1979-04-19 Wilhelm Bader Schaltgeruest
GB2062082A (en) * 1979-10-10 1981-05-20 Vickers Ltd Storage Cabinet
US7819676B1 (en) * 2009-11-12 2010-10-26 Power Distribution Inc.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2668286A (zh) * 2009-12-17 2012-09-12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用于将模块单元固定在支承轨道上的装置
CN108206254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在电池壳体处的固定组件和带有这样固定组件的电池壳体
CN110233435A (zh) * 2019-07-18 2019-09-13 浙江华保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防火性能的开关柜
CN11158704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纪建德 一种便于维修的多功能散热通信机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科学技术与工程》第十二卷分类索引", 科学技术与工程, no. 36, 28 December 2012 (2012-12-28), pages 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9457A1 (de) 2022-06-08
DE102020132090A1 (de) 2022-06-09
EP4009457B1 (de) 2023-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76196B2 (ja) 車両用ルーフアンテナ取付け装置
CN114597768A (zh) 固定装置,支承轨道在面上的固定方法,组件以及开关柜
JP6154896B2 (ja) 異形断面材レール用のホルダ
JP2005526202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支持システム
CA2452664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xing a guide rail
US6923484B2 (en) Flange connection between a longitudinal beam of a vehicle and a carrier element that can be mounted to it
CN101341344B (zh) 用螺栓-螺母组件通过旋拧方式装配两个构件的装置
US20070022665A1 (en) Assembly for holding a window pane of a window lifter
JP2013536384A (ja) ケージナット
KR19980071281A (ko) 신속 해제 패스너
JP2009537748A (ja) ボルトを維持する固定手段を装備した引張りレールまたはガイドレール
US8348569B2 (en) Cage for blind securing of objects
US20050129458A1 (en) Attachment system
KR20080039276A (ko) 유리홀더
RU2006130420A (ru) Замок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в отверстиях на тонкой стене
CN102472306B (zh) 连接两个组件的装置
JP3647038B2 (ja) レール係止装置
CN109114085B (zh) 螺母紧固夹及螺母紧固夹组件
JP2004500771A (ja) 車両アンテナを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DE102004001788A1 (de) Anordnung zur axial verstellbaren Halterung eines berührungslos arbeitenden Sensors
US20130320175A1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12392838B (zh) 螺栓紧固件
US10017123B2 (en) Roof rail retainer, roof rail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the roof rail assembly
CN115298405A (zh) 门把手组
CN102198859B (zh) 用于机舱内部组件的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