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1878B - 喷墨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印刷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1878B CN114571878B CN202210297291.XA CN202210297291A CN114571878B CN 114571878 B CN114571878 B CN 114571878B CN 202210297291 A CN202210297291 A CN 202210297291A CN 114571878 B CN114571878 B CN 1145718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sheet
- chain
- roller
- turn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 B65H29/0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 B65H29/041—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包括机架、滚筒机构、输纸机构、进纸开关装置、收纸机构、收纸开关装置、喷墨印刷机构和纸张翻转机构;滚筒机构与机架铰接连接;输纸机构连接进纸口;进纸开关装置设置在进纸口内;收纸机构连接出纸口;收纸开关装置设置在出纸口内;喷墨印刷机构和纸张翻转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且分别位于滚筒机构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纸张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滚筒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头侧以将纸张放置到纸张翻转机构上,纸张翻转机构还用于将纸张从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滚筒机构上。本申请只设置一个喷墨印刷机构即可完成对纸张的双面打印,有利于降低喷墨印刷机的成本,喷墨印刷机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墨印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喷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喷墨印刷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材料的表面进行彩色照片级印刷,图案可以一次印刷完成,无需制版、晒版和重复套色,印刷后的图像附着力强,色彩靓丽,效果逼真,防水、防晒性能好,耐磨损。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实现纸张的双面印刷,喷墨印刷机上配置有两个喷墨印刷机构,纸张正面利用其中一个喷墨印刷机构印刷完成后,通过传纸机构将纸张翻转并运送到另一套喷墨印刷机构处,并由另一套喷墨印刷机构完成纸张背面的印刷。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的方案,喷墨印刷机中喷头的数量较多,从而使得喷墨印刷机的成本较高,并且使得喷墨印刷机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本申请的喷墨印刷机在实现纸张双面印刷的同时,降低了喷墨印刷机的成本,且使得喷墨印刷机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纸口和出纸口;
滚筒机构,所述滚筒机构与所述机架铰接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进纸口和出纸口分别位于所述滚筒机构的两侧;
输纸机构,所述输纸机构连接所述进纸口,所述输纸机构用于向所述滚筒机构上输送纸张;
进纸开关装置,所述进纸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进纸口内,所述进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纸口的开闭;
收纸机构,所述收纸机构连接所述出纸口,所述收纸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滚筒机构上的纸张;
收纸开关装置,所述收纸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出纸口内,所述收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纸口的开闭;
喷墨印刷机构,所述喷墨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筒机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侧;
纸张翻转机构,所述纸张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筒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纸张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滚筒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头侧以将所述纸张放置到所述纸张翻转机构上,所述纸张翻转机构还用于将所述纸张从所述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所述滚筒机构上。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纸张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链条、两个翻转机构链轮、定位装置、翻转机构牙排和摆动器;
所述翻转机构链条套设在两个所述翻转机构链轮上,所述翻转机构链轮与所述滚筒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定位装置和翻转机构牙排均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所述翻转机构牙排上设有多个翻转机构叼牙;
所述摆动器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和所述滚筒机构之间,所述摆动器的第一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机架铰接连接,所述摆动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摆动器的第二端设有摆动器叼牙。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设有两个所述翻转机构牙排,两个所述翻转机构牙排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等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滚筒机构上设有三组叼纸装置,三组所述叼纸装置沿所述滚筒机构的外周侧等间距设置。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叼纸装置包括挡规和叼牙,所述挡规用于与所述纸张相抵接,所述叼牙用于将所述纸张叼到所述滚筒机构上。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收纸机构包括收纸机构链条、两个收纸机构链轮和多个收纸机构牙排;
所述收纸机构链条套设在两个所述收纸机构链轮上,所述收纸机构链轮与所述滚筒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
多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纸张的长度;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上设有多个收纸机构叼牙。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设有三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三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在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等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还包括储纸台,所述储纸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输纸机构连接所述储纸台和所述进纸口。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还包括收纸台,所述收纸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收纸台位于所述收纸机构朝向所述纸张翻转机构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可选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滚筒机构、输纸机构、进纸开关装置、收纸机构、收纸开关装置、喷墨印刷机构和纸张翻转机构通信连接。
本申请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包括机架、滚筒机构、输纸机构、进纸开关装置、收纸机构、收纸开关装置、喷墨印刷机构和纸张翻转机构,机架上设有进纸口和出纸口;滚筒机构与机架铰接连接,沿第一方向进纸口和出纸口分别位于滚筒机构的两侧;输纸机构连接进纸口,输纸机构用于向滚筒机构上输送纸张;进纸开关装置设置在进纸口内,进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进纸口的开闭;收纸机构连接出纸口,收纸机构用于接收滚筒机构上的纸张;收纸开关装置设置在出纸口内,收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出纸口的开闭;喷墨印刷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滚筒机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侧;纸张翻转机构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滚筒机构沿第二方向的第二侧,纸张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滚筒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头侧以将纸张放置到纸张翻转机构上,纸张翻转机构还用于将纸张从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滚筒机构上。本申请在使用时,纸张可从输纸机构上到达滚筒表面(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打开);纸张随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处,喷墨印刷机构对纸张的第一面进行打印;纸张继续随滚筒转动,此过程中收纸开关装置关闭,纸张转动到纸张翻转机构处,纸张的纸头侧被纸张翻转机构拉动,纸张逐渐从滚筒上到达纸张翻转机构上;当纸张完全到纸张翻转机构上后,纸张翻转机构将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滚筒上,此时纸张完成翻面;纸张继续随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处(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关闭),喷墨印刷机构对纸张的第二面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纸张随滚筒转动到收纸机构,收纸开关装置打开,纸张被收纸机构收走,整个双面打印过程结束。本申请利用纸张翻转机构对纸张进行翻面,从而使得喷墨印刷机中只设置一个喷墨印刷机构即可完成对纸张的双面打印,有利于降低喷墨印刷机的成本,且使得喷墨印刷机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纸张翻转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收纸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在双面打印时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在单面打印时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0-机架;
200-滚筒机构;210-挡规;220-叼牙;
300-输纸机构;310-储纸台;
400-进纸开关装置;
500-收纸机构;510-收纸机构链条;520-收纸机构链轮;530-收纸机构牙排;540-收纸台;
600-收纸开关装置;
700-喷墨印刷机构;
800-纸张翻转机构;810-翻转机构链条;820-翻转机构链轮;830-定位装置;840-翻转机构牙排;850-摆动器;
900-控制系统;
X-第一方;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为了实现纸张的双面印刷,喷墨印刷机上配置有两个喷墨印刷机构,纸张正面利用其中一个喷墨印刷机构印刷完成后,通过传纸机构将纸张翻转并运送到另一套喷墨印刷机构处,并由另一套喷墨印刷机构完成纸张背面的印刷。
但是,采用相关技术的方案,喷墨印刷机中喷头的数量较多,从而使得喷墨印刷机的成本较高,并且使得喷墨印刷机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通过设置纸张翻转机构,纸张翻转机构可以从纸张的纸头侧将纸张拉倒纸张翻转机构上,再从纸张的纸尾侧将纸张送到滚筒上,从而完成纸张的翻面,这样喷墨印刷机可以利用一个喷墨印刷机构即可实现对纸张的双面打印,从而降低了喷头的数量,有利于节省喷墨印刷机的成本,且使得喷墨印刷机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本申请的内容。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纸张翻转机构的结构简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滚筒机构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收纸机构的结构简图。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机,包括:
机架100,机架100上设有进纸口和出纸口。机架100可以由金属制成,进纸口和出纸口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
滚筒机构200,滚筒机构200与机架100铰接连接,沿第一方向X进纸口和出纸口分别位于滚筒机构200的两侧。本实施例的滚筒机构设置在机架100内部,滚筒机构200包括滚筒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滚筒相对于机架100转动,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驱动滚筒绕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进行逆时针转动。沿第一方向X进纸口和出纸口分别位于滚筒机构200的两侧,从而可以实现一侧进纸、另一侧出纸。
输纸机构300,输纸机构300连接进纸口,输纸机构300用于向滚筒机构200上输送纸张。输纸机构300可以是皮带传送装置、滚轮传送装置等,纸张放置在输纸机构300的表面,在输纸机构300的带动下逐渐到达进纸口。
进纸开关装置400,进纸开关装置400设置在进纸口内,进纸开关装置400用于控制进纸口的开闭。当进纸开关装置400打开时,纸张可以通过进纸口而到达滚筒的表面;当进纸开关装置400关闭时,纸张不能够通过进纸口,从而无法到达滚筒的表面。
收纸机构500,收纸机构500连接出纸口,收纸机构500用于接收滚筒机构200上的纸张。收纸机构500可以是皮带传送装置、滚轮传送装置等,纸张从滚筒上到达收纸机构500后被收集。
收纸开关装置600,收纸开关装置600设置在出纸口内,收纸开关装置600用于控制出纸口的开闭。当收纸开关装置600打开时,滚筒上的纸张可以通过出纸口到达收纸机构500;当收纸开关装置600关闭时,纸张不能够通过出纸口,从而无法到达收纸机构500。
喷墨印刷机构700,喷墨印刷机构700设置在机架100上且位于滚筒机构200沿第二方向Y的第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Y的第一侧可以是图1中所示上侧,喷墨印刷机构700的喷头朝向滚筒一侧,从而对滚筒表面的纸张进行印刷。
纸张翻转机构800,纸张翻转机构800设置在机架100上且位于滚筒机构200沿第二方向Y的第二侧,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Y的第二侧可以是图1中所示下侧。纸张翻转机构800用于接收滚筒机构200上的纸张的纸头侧以将纸张放置到纸张翻转机构800上,纸张翻转机构800还用于将纸张从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滚筒机构200上。纸张的纸头侧从滚筒机构200上到纸张翻转机构800时,纸张的第一面朝向纸张翻转机构800设置;而当纸张的纸尾侧从纸张翻转机构800到滚筒机构200上时,纸张的第一面贴附在滚筒表面,而纸张的第二侧显露在滚筒表面,从而实现了对纸张的翻面。
本申请在使用时,纸张可从输纸机构300上到达滚筒表面(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400打开);纸张随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700处,喷墨印刷机构700对纸张的第一面进行打印;纸张继续随滚筒转动,此过程中收纸开关装置600关闭,纸张转动到纸张翻转机构800处,纸张的纸头侧被纸张翻转机构800拉动,纸张逐渐从滚筒上到达纸张翻转机构800上;当纸张完全到纸张翻转机构800上后,纸张翻转机构800将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滚筒上,此时纸张完成翻面;纸张继续随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700处(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400关闭),喷墨印刷机构700对纸张的第二面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纸张随滚筒转动到收纸机构500,收纸开关装置600打开,纸张被收纸机构500收走,整个双面打印过程结束。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利用纸张翻转机构800对纸张进行翻面,从而使得喷墨印刷机中只设置一个喷墨印刷机构700即可完成对纸张的双面打印,有利于降低喷墨印刷机的成本;且使得喷墨印刷机整体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纸张翻转机构800包括翻转机构链条810、两个翻转机构链轮820、定位装置830、翻转机构牙排840和摆动器850。
其中,翻转机构链条810套设在两个翻转机构链轮820上,两个翻转机构链轮820的其中一个可以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翻转机构链轮820与滚筒机构200的转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链轮820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进行顺时针转动。
定位装置830和翻转机构牙排840均设置在翻转机构链条810上,定位装置830例如可以是垂直设置在翻转机构链条810上的挡板,定位装置830用于纸张的定位,以便摆动器850将纸张的纸尾侧递交给滚筒时位置准确。翻转机构牙排840上设有多个翻转机构叼牙,翻转机构牙排840用于将纸张从滚筒上叼到翻转机构链条810上。
摆动器850设置在翻转机构链条810和滚筒机构200之间,摆动器850的第一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机架100铰接连接,摆动器850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摆动器850的第二端设有摆动器叼牙。摆动器850可以在翻转机构链条810和滚筒机构200间的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当摆动器850从翻转机构链条810一侧向滚筒机构200一侧摆动时,可以将纸张叼到滚筒上。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830的位置可以根据纸张的长度设定,最终使得纸张两端分别位于摆动器850与定位装置830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这种翻转机构链条810上设有两个翻转机构牙排840,两个翻转机构牙排840在翻转机构链条810上等间隔设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筒机构200上设有三组叼纸装置,三组叼纸装置沿滚筒机构200的外周侧等间距设置。
具体的,叼纸装置包括挡规210和叼牙220,挡规210用于与纸张相抵接,叼牙220用于将纸张叼到滚筒机构200的滚筒上。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收纸机构500包括收纸机构链条510、两个收纸机构链轮520和多个收纸机构牙排530。
其中,收纸机构链条510套设在两个收纸机构链轮520上,两个收纸机构链轮520的其中一个可以为主动轮,另一个为从动轮。收纸机构链轮520与滚筒机构200的转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收纸机构链轮520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进行顺时针转动。收纸机构牙排530上设有多个收纸机构叼牙,收纸机构牙排530可以将滚筒上的纸张叼到收纸机构链条510上。
本实施例中多个收纸机构牙排530等间距的设置在收纸机构链条510上,相邻的两个收纸机构牙排530之间的间隔大于纸张的长度。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收纸机构链条510上设有三个收纸机构牙排530,三个收纸机构牙排530在收纸机构链条510上等间隔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还包括储纸台310,储纸台310设置在机架100上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侧(也即图1中右侧),输纸机构300连接储纸台310和进纸口,从而将储纸台上的纸张送到滚筒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收纸台540,收纸台540设置在机架100上沿第一方向X的第二侧(也即图1中左侧),且在第二方向Y上,收纸台540位于收纸机构500朝向纸张翻转机构800的一侧,也就是说在第二方向Y上,收纸台540位于收纸机构500的下方,收纸台540可以收集印刷好的纸张。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系统900,控制系统900设置在机架100上,控制系统900与滚筒机构200、输纸机构300、进纸开关装置400、收纸机构500、收纸开关装置600、喷墨印刷机构700和纸张翻转机构800通信连接,从而控制上述零部件进行相应的动作。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在双面打印时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喷墨印刷机在进行双面打印时,纸张从储纸台310开始传输,经过输纸机构300到达滚筒机构200的滚筒表面,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400保持打开。纸张的纸头侧到达滚筒机构200上其中一组叼纸装置中挡规210位置,滚筒转动时叼牙220叼住纸张的纸头侧,从而将纸张逐渐移动到滚筒的表面。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700处,喷墨印刷机构700对纸张的第一面进行打印。随后,滚筒继续旋经过收纸机构500,此时收纸开关装置600保持闭合,纸张不会被收纸机构500收集。纸张继续跟随滚筒旋转至纸张翻转机构800,纸张翻转机构800上的翻转机构牙排840叼住纸张的纸头侧下行,纸张从滚筒转移到翻转机构链条810上,移动一段距离后纸张的纸头侧到达定位装置830,翻转机构牙排840松开,纸张移动到位,此时纸张的第一面朝向翻转机构链条810;随后摆动器850叼住纸张的纸尾侧并上摆,由滚筒机构200表面的叼牙220叼住纸张的纸尾侧,滚筒旋转使得纸张逐渐回到滚筒的表面,此时纸张的第二面显露在外。纸张随滚筒继续转动,再次经过进纸开关装置400,此时进纸开关装置400保持关闭。滚筒继续旋转再次到达喷墨印刷机构700处,喷墨印刷机构700对纸张的第二面进行打印,从而实现纸张的双面印刷。当纸张随滚筒再次旋转至收纸机构500附近时,收纸开关装置600打开,收纸机构牙排530叼住纸张的纸尾侧,滚筒上的叼牙220松开,收纸机构链条510将纸张转移到收纸台540,完成整个纸张双面打印流程。
在此过程中,滚筒机构200上每间隔一组叼纸装置接收一张纸张,也就是说滚筒每旋转240度叼一张新纸。相应的,滚筒上的第一张纸张第一面打印完成后,纸张翻转机构800将第一张纸张进行翻面,之后滚筒每旋转240度,纸张翻转机构800对该位置的纸张进行翻面。滚筒上的第一张纸张第二面打印完成后,收纸机构500将第一张纸张从滚筒转移到收纸台540,之后滚筒每旋转240度,收纸机构500对该位置的纸张进行收取转移。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墨印刷机在单面打印时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纸张的单面打印。具体的,在进行纸张的单面打印时,储纸台310开始传输,经过输纸机构300到达滚筒机构200的滚筒表面,此过程中进纸开关装置400保持打开。纸张的纸头侧到达滚筒机构200上其中一组叼纸装置中挡规210位置,滚筒转动时叼牙220叼住纸张的纸头侧,从而将纸张逐渐移动到滚筒的表面。滚筒转动到喷墨印刷机构700处,喷墨印刷机构700对纸张的第一面进行打印。随后,滚筒继续旋经过收纸机构500,收纸开关装置600打开,收纸机构牙排530叼住纸张的纸头侧,滚筒上的叼牙220松开,收纸机构链条510将纸张转移到收纸台540,完成整个纸张单面打印流程。
在此过程中,滚筒机构200上每一组叼纸装置接收一张纸张,也就是说滚筒每旋转120度叼一张新纸。相应的,滚筒上的第一张纸张打印完成后,收纸机构500将第一张纸张从滚筒转移到收纸台540,之后滚筒每旋转120度,收纸机构500对该位置的纸张进行收取转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纸口和出纸口;
滚筒机构,所述滚筒机构与所述机架铰接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进纸口和出纸口分别位于所述滚筒机构的两侧;
输纸机构,所述输纸机构连接所述进纸口,所述输纸机构用于向所述滚筒机构上输送纸张;
进纸开关装置,所述进纸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进纸口内,所述进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纸口的开闭;
收纸机构,所述收纸机构连接所述出纸口,所述收纸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滚筒机构上的纸张;
收纸开关装置,所述收纸开关装置设置在所述出纸口内,所述收纸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纸口的开闭;
喷墨印刷机构,所述喷墨印刷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筒机构沿第二方向的第一侧;
纸张翻转机构,所述纸张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筒机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所述纸张翻转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滚筒机构上的纸张的纸头侧以将所述纸张放置到所述纸张翻转机构上,所述纸张翻转机构还用于将所述纸张从所述纸张的纸尾侧重新输送到所述滚筒机构上;
所述纸张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链条、两个翻转机构链轮、定位装置、翻转机构牙排和摆动器;
所述翻转机构链条套设在两个所述翻转机构链轮上,所述翻转机构链轮与所述滚筒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定位装置和翻转机构牙排均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所述定位装置为垂直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的挡板,所述定位装置用于纸张的定位;所述翻转机构牙排上设有多个翻转机构叼牙,所述翻转机构牙排用于将纸张从所述滚筒机构上叼到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
所述摆动器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和所述滚筒机构之间,所述摆动器的第一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机架铰接连接,所述摆动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所述摆动器的第二端设有摆动器叼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设有两个所述翻转机构牙排,两个所述翻转机构牙排在所述翻转机构链条上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机构上设有三组叼纸装置,三组所述叼纸装置沿所述滚筒机构的外周侧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叼纸装置包括挡规和叼牙,所述挡规用于与所述纸张相抵接,所述叼牙用于将所述纸张叼到所述滚筒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纸机构包括收纸机构链条、两个收纸机构链轮和多个收纸机构牙排;
所述收纸机构链条套设在两个所述收纸机构链轮上,所述收纸机构链轮与所述滚筒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
多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纸张的长度;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上设有多个收纸机构叼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设有三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三个所述收纸机构牙排在所述收纸机构链条上等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纸台,所述储纸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侧,所述输纸机构连接所述储纸台和所述进纸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纸台,所述收纸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收纸台位于所述收纸机构朝向所述纸张翻转机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滚筒机构、输纸机构、进纸开关装置、收纸机构、收纸开关装置、喷墨印刷机构和纸张翻转机构通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7291.XA CN114571878B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喷墨印刷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7291.XA CN114571878B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喷墨印刷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1878A CN114571878A (zh) | 2022-06-03 |
CN114571878B true CN114571878B (zh) | 2024-05-03 |
Family
ID=8177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97291.XA Active CN114571878B (zh) | 2022-03-24 | 2022-03-24 | 喷墨印刷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718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0241B (zh) * | 2022-09-05 | 2024-11-12 | 潍坊瑞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单组喷头式单张纸单双面喷墨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7310A (ja) * | 1991-10-11 | 1993-04-20 | Kaneda Kikai Seisakusho:Kk | 印刷物整列搬出装置 |
JPH091777A (ja) * | 1995-06-23 | 1997-01-07 | Ryobi Ltd | 枚葉印刷機の紙送り装置 |
JP2932436B1 (ja) * | 1998-06-24 | 1999-08-09 | 松本機械製作株式会社 | 枚葉印刷機械のデリバリーシートブレーキ装置 |
CN101045365A (zh) * | 2006-03-28 | 2007-10-03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用于将粉末施加到印张上的装置 |
CN203077798U (zh) * | 2012-12-28 | 2013-07-24 | 苍南县龙港新峰网印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高速丝网印刷机快速印刷装置 |
JP2013241264A (ja) * | 2012-04-24 | 2013-12-05 | Komori Corp | 印刷装置 |
CN106827831A (zh) * | 2017-02-27 | 2017-06-13 | 天津长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张纸喷码印刷机 |
CN211683933U (zh) * | 2019-09-03 | 2020-10-16 | 浙江大源机械有限公司 | 模切烫印机的牙排驱动机构 |
-
2022
- 2022-03-24 CN CN202210297291.XA patent/CN1145718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97310A (ja) * | 1991-10-11 | 1993-04-20 | Kaneda Kikai Seisakusho:Kk | 印刷物整列搬出装置 |
JPH091777A (ja) * | 1995-06-23 | 1997-01-07 | Ryobi Ltd | 枚葉印刷機の紙送り装置 |
JP2932436B1 (ja) * | 1998-06-24 | 1999-08-09 | 松本機械製作株式会社 | 枚葉印刷機械のデリバリーシートブレーキ装置 |
CN101045365A (zh) * | 2006-03-28 | 2007-10-03 |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 用于将粉末施加到印张上的装置 |
JP2013241264A (ja) * | 2012-04-24 | 2013-12-05 | Komori Corp | 印刷装置 |
CN203077798U (zh) * | 2012-12-28 | 2013-07-24 | 苍南县龙港新峰网印机械有限公司 | 全自动高速丝网印刷机快速印刷装置 |
CN106827831A (zh) * | 2017-02-27 | 2017-06-13 | 天津长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张纸喷码印刷机 |
CN211683933U (zh) * | 2019-09-03 | 2020-10-16 | 浙江大源机械有限公司 | 模切烫印机的牙排驱动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1878A (zh) | 2022-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53092B2 (ja) | 片面/両面同時印刷デジタル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巻き掛け方法 | |
JP5023215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5866471B2 (ja) | 両面印刷を行う装置 | |
RU2423241C2 (ru) | Листовая печатная машина | |
CN114571878B (zh) | 喷墨印刷机 | |
CN110802926B (zh) | 纸箱原材双面印刷机 | |
CN212579453U (zh) | 一种基于叼牙滚筒的单张纸双面走纸结构 | |
CN103753955B (zh) | 一种数码喷墨印刷机 | |
JPH0624848B2 (ja) | 片面印刷と両面印刷との間で切換え可能な枚葉紙輪転印刷機 | |
US6089158A (en) | Printing press with delivery including independently mounted sprockets | |
JP3600727B2 (ja) | 印刷装置 | |
JP3624881B2 (ja) | サテライト型印刷機のシート反転装置 | |
CN211684173U (zh) | 翻面机构及其组成的双面喷印装置和双面喷印系统 | |
JP3611310B2 (ja) | 枚葉印刷機 | |
CN115320241B (zh) | 单组喷头式单张纸单双面喷墨印刷机及印刷控制方法 | |
JP3549747B2 (ja) | 印刷装置 | |
JP3028570B2 (ja) | 両面印刷装置 | |
JP3474473B2 (ja) | 印刷装置 | |
JP3706079B2 (ja) | 印刷版排出装置 | |
WO2006051558A1 (en) | A servo-synchronized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 |
JP4254985B2 (ja) | 用紙送り装置 | |
CN115139644A (zh) | 单张纸数字喷墨双面印刷单元及印刷机 | |
CN116811446A (zh) | 单张纸正反面一次性喷墨印刷设备 | |
JP2015209291A (ja) | シート積載装置 | |
JP2013241274A (ja) | スイン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