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75203A -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75203A
CN114475203A CN202111460841.7A CN202111460841A CN114475203A CN 114475203 A CN114475203 A CN 114475203A CN 202111460841 A CN202111460841 A CN 202111460841A CN 114475203 A CN114475203 A CN 11447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ing
wall
arm
fixed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60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ngro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ngro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ngro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ngro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608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75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7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75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08Resilient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12Arrangement of engine supports
    • B60K5/125Telescopic supports, e.g. telescopic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包括主壳、缓震组件、平移组件、过油组件和连臂,所述连臂顶端侧壁中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连臂右部贯穿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螺栓孔,所述连臂左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通过平移组件的设置,内部组件单向滑动,通过橡胶材质对平面振动进行吸收,并通过导杆的辅助,将垂直螺杆套方向的振动受力传递到缓震组件,分水平振动和竖直振动的两部分力进行分别抵消,避免采用单独的缓震材料进行多方向的扭曲缓震,导致缓震材料被剪向力破坏结构,导致使用寿命受限。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机器,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汽车发动机与车身的连接,通过三点式悬架固定装配,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授权公告号CN212289490U),该专利技术能够在螺栓螺母与发动机支架接触的表面压出齿纹,可以使发动机支架与发动机牢固连接,但是,减震效果差;结构简陋不能拆分,后期维护检修及更换不便;装置整体受力分配不合理,容易损坏,更换不便导致使用寿命短。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包括主壳、缓震组件、平移组件、过油组件和连臂,所述连臂顶端侧壁中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连臂右部贯穿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螺栓孔,所述连臂左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主壳顶端左部固定安装有与平移组件配合的导杆,导杆和平移组件滑动装配,所述平移组件中部贯穿安装有螺杆,螺杆外侧位于平移组件上部旋接装配安装有自锁螺母,所述螺杆底端固定安装有扣壳,扣壳内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装配片,上装配片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上胶碗,所述扣壳下部套设安装有底壳,底壳底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装配片,下装配片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下胶碗,所述上胶碗底端和下胶碗顶端之间装配安装有过油组件,所述底壳底端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头,所述主壳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座,稳定座中部开设有与螺栓头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主壳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左部开设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孔。
优选的:所述上胶碗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扣壳顶端内壁与上胶碗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上油腔,所述下胶碗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底壳底端内壁与下胶碗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下油腔,所述上油腔和下油腔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下胶碗和上胶碗内部分别设置有上空腔和下空腔。
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中环、支片、转套、上缓震环、导套、内缓震环、下缓震环、螺杆套和防磨衬环,所述转套左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片,支片端部固定安装有导套,所述转套内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防磨衬环,位于上部的所述防磨衬环内壁固定安装有上缓震环,位于下部的所述防磨衬环内壁固定安装有下缓震环,两个所述防磨衬环之间滑动安装有中环,中环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套,螺杆套套设安装在螺杆外侧,所述上缓震环和下缓震环之间固定安装有与中环配合的内缓震环。
优选的:所述上缓震环和下缓震环内壁采用分瓣弧形内壁结构,所述上缓震环和下缓震环的分瓣呈九十度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油组件包括内环、过油管和旋接套,两个所述内环分别与上胶碗底端和下胶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旋接套,位于下部的所述旋接套内侧下部设置有内折凸沿,两个所述旋接套之间通过螺纹旋接连接安装有过油管。
优选的:过油管顶端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工具插槽,所述过油管中部设置有沙漏型中孔。
优选的:所述底壳底端内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所述底壳顶端和扣壳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胶圈。
优选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包括平移组件、托臂座和支臂,所述支臂右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支臂左端固定安装有托臂座,所述支臂前后侧壁设置有交错设置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托臂座包括插杆、开孔压套、连架、盲孔压套、橡胶套、转轴、内转套和装配座,所述连架前后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装配座,装配座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连架内侧贯穿安装有橡胶套,所述连架前后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转套,两个内转套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外侧套设安装有插杆,插杆右端固定连接支臂左端,所述连架右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配合的开孔压套,所述连架左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配合的盲孔压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平移组件的设置,内部组件单向滑动,通过橡胶材质对平面振动进行吸收,并通过导杆的辅助,将垂直螺杆套方向的振动受力传递到缓震组件,分水平振动和竖直振动的两部分力进行分别抵消,避免采用单独的缓震材料进行多方向的扭曲缓震,导致缓震材料被剪向力破坏结构,导致使用寿命受限;
2、通过缓震组件的设置,内部结构采用可拆卸的组合,可以对易损的橡胶件进行单独的更换,并且采用液力流动进行辅助支撑,应对较大震动幅度,对振动吸收及时,保证车身较大幅度的振动不会直接大幅的传导到发动机;
3、通过过油组件的设置,搭配两个油腔内部设置有液压油,对振动进行形变吸收,内部的液压油会通过过油组件上下流动,将橡胶材质的形变反弹一部分转化为液压油与过油管的摩擦,保证振动的充分转化吸收,对发动机的高频小幅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抵消;
4、通过托臂座的设置,将发动机的上下振动进行稳定和支撑,进而通过橡胶材质的形变将上下振动吸收抵消,开孔压套和盲孔压套将橡胶套端部压紧,保证橡胶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右视角度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中连臂、转套和螺杆之间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中缓震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中平移组件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中连臂和转套之间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主壳1、加强筋2、连臂3、中环4、螺杆5、扣壳6、底板7、导杆8、支片9、转套10、上缓震环11、导套12、内缓震环13、贯穿螺栓14、支臂16、插杆17、开孔压套18、连架19、盲孔压套20、橡胶套21、转轴22、内转套23、装配座24、橡胶圈25、下缓震环26、螺杆套27、底壳28、上胶碗29、上装配片30、防磨衬环31、上空腔32、内环33、下胶碗34、下空腔35、下装配片36、稳定座37、螺栓头38、十字槽39、过油管40、旋接套41、自锁螺母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请参阅图1~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包括主壳1、缓震组件、平移组件、过油组件和连臂3,所述连臂3顶端侧壁中部设置有加强筋2,提高连臂3的结构强度,所述连臂3右部贯穿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连接,所述连臂3左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可以进行水平方向的振动缓冲,将水平方向的振动进行吸收抵消;
所述主壳1顶端左部固定安装有与平移组件配合的导杆8,导杆8和平移组件滑动装配,对平移组件进行稳定的导向,并保证平移组件能且仅能进行上下移动,防止将水平方向的力传导到缓震组件上,分水平振动和竖直振动的两部分力进行分别抵消,避免采用单独的缓震材料进行多方向的缓震,导致使用寿命受限;
所述平移组件中部贯穿安装有螺杆5,螺杆5外侧位于平移组件上部旋接装配安装有自锁螺母42,将平移组件和缓震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可以进行拆装更换,所述螺杆5底端固定安装有扣壳6,扣壳6内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装配片30,上装配片30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上胶碗29,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对上胶碗29进行单独的更换,所述扣壳6下部套设安装有底壳28,底壳28底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装配片36,下装配片36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下胶碗34,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对下胶碗34进行单独的更换,橡胶件更换方便快捷,后期维护更加简便;
上胶碗29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扣壳6顶端内壁与上胶碗29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上油腔,下胶碗34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底壳28底端内壁与下胶碗34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下油腔,所述上胶碗29底端和下胶碗34顶端之间装配安装有过油组件,两个油腔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所述下胶碗34和上胶碗2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空腔32和下空腔35,当平移组件将竖直方向的振动传导到扣壳6时,扣壳6上下振动,会将橡胶材质的上胶碗29和下胶碗34压缩变形,对振动进行形变吸收,同时上部的容油槽压缩体积缩小,内部的液压油会通过过油组件进入下油腔,因为过油组件的过油通道狭窄,过油速度不会过快,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的同时,液压油逐步进入下部,会将下胶碗34挤压扩大,当下部压力大于压力时,液压油会在下胶碗34的压力作用下反流,将橡胶材质的形变反弹一部分转化为液压油与过油管40的摩擦,保证振动的充分转化吸收,对发动机的高频小幅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抵消,随着振动幅度的增加,液压油的移动阻力不变,液体压缩率小,便会单位时间内提供更大的支撑力,使液压油向两侧挤压,将上空腔32和下空腔35压扁,应对较大震动幅度,防止振动吸收不及时,导致车身较大幅度的振动直接传导到发动机,可以对下胶碗34和上胶碗29提供更加有效的的辅助支撑,保证下胶碗34和上胶碗29的使用寿命,对所述底壳28底端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头38,所述主壳1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座37,稳定座37中部开设有与螺栓头38配合的螺纹孔,可以将底壳28旋出,可以对底壳28进行更换,所述主壳1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7,底板7左部开设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孔。
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中环4、支片9、转套10、上缓震环11、导套12、内缓震环13、下缓震环26、螺杆套27和防磨衬环31,所述转套10左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片9,支片9端部固定安装有导套12,通过导杆8进行导向,保证平移组件只能单向滑动,所述转套10内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防磨衬环31,对中环4进行滑动导向,防止螺杆套27垂直防磨衬环31方向移动,位于上部的所述防磨衬环31内壁固定安装有上缓震环11,位于下部的所述防磨衬环31内壁固定安装有下缓震环26,两个所述防磨衬环31之间滑动安装有中环4,中环4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套27,螺杆套27套设安装在螺杆5外侧,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之间固定安装有与中环4配合的内缓震环13。
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内壁采用分瓣弧形内壁结构,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的分瓣呈九十度交错设置,通过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对螺杆套27进行挤压缓震,将振动进行吸收。
所述过油组件包括内环33、过油管40和旋接套41,两个所述内环33分别与上胶碗29底端和下胶碗3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33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旋接套41,位于下部的所述旋接套41内侧下部设置有内折凸沿,两个所述旋接套41之间通过螺纹旋接连接安装有过油管40,通过装配时的结构,可以进行组合式的装配和拆装,对磨损较大的过油管40内壁可以进行更换,保证液压有流动的阻力,所述过油管40顶端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工具插槽,所述过油管40中部设置有沙漏型中孔,缩小液压油流过的通道直径,实现振动发生时的低速流动,提供流性的柔性支撑。
所述底壳28底端内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39,方便进行底壳28的拆装操作,所述底壳28顶端和扣壳6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胶圈,防止外部杂质进入。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包括平移组件、托臂座和支臂16,所述支臂16右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支臂16左端固定安装有托臂座,对发动机的下部进行支撑,所述支臂16前后侧壁设置有交错设置的加强筋,保证支臂16的结构强度。
所述托臂座包括插杆17、开孔压套18、连架19、盲孔压套20、橡胶套21、转轴22、内转套23和装配座24,所述连架19前后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装配座24,装配座24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连架19内侧贯穿安装有橡胶套21,所述连架19前后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转套23,两个内转套23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22,转轴22外侧套设安装有插杆17,插杆17受到振动会在转轴22的作用下,对橡胶套21进行挤压,进而将上下振动吸收抵消,所述插杆17右端固定连接支臂16左端,所述连架19右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21配合的开孔压套18,所述连架19左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21配合的盲孔压套20,将橡胶套21左右两端压紧,防止橡胶套21被挤压从连架19两端溢出,保证橡胶套2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平移组件的设置,内部组件单向滑动,通过橡胶材质对平面振动进行吸收,并通过导杆8的辅助,将垂直螺杆套27方向的振动受力传递到缓震组件,分水平振动和竖直振动的两部分力进行分别抵消,避免采用单独的缓震材料进行多方向的扭曲缓震,导致缓震材料被剪向力破坏结构,导致使用寿命受限;
通过缓震组件的设置,内部结构采用可拆卸的组合,可以对易损的橡胶件进行单独的更换,并且采用液力流动进行辅助支撑,应对较大震动幅度,对振动吸收及时,保证车身较大幅度的振动不会直接大幅的传导到发动机;
通过过油组件的设置,搭配两个油腔内部设置有液压油,对振动进行形变吸收,内部的液压油会通过过油组件上下流动,将橡胶材质的形变反弹一部分转化为液压油与过油管的摩擦,保证振动的充分转化吸收,对发动机的高频小幅的振动进行有效的吸收抵消;
通过托臂座的设置,将发动机的上下振动进行稳定和支撑,进而通过橡胶材质的形变将上下振动吸收抵消,开孔压套18和盲孔压套20将橡胶套21端部压紧,保证橡胶套21的使用寿命。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包括主壳(1)、缓震组件、平移组件、过油组件和连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臂(3)顶端侧壁中部设置有加强筋(2),所述连臂(3)右部贯穿安装有等距排列的螺栓孔,所述连臂(3)左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主壳(1)顶端左部固定安装有与平移组件配合的导杆(8),导杆(8)和平移组件滑动装配,所述平移组件中部贯穿安装有螺杆(5),螺杆(5)外侧位于平移组件上部旋接装配安装有自锁螺母(42),所述螺杆(5)底端固定安装有扣壳(6),扣壳(6)内侧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装配片(30),上装配片(30)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上胶碗(29),所述扣壳(6)下部套设安装有底壳(28),底壳(28)底端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下装配片(36),下装配片(36)中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下胶碗(34),所述上胶碗(29)底端和下胶碗(34)顶端之间装配安装有过油组件,所述底壳(28)底端外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栓头(38),所述主壳(1)内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稳定座(37),稳定座(37)中部开设有与螺栓头(38)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主壳(1)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7),底板(7)左部开设有前后对称的装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碗(29)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扣壳(6)顶端内壁与上胶碗(29)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上油腔,所述下胶碗(34)中部开设有容油槽,所述底壳(28)底端内壁与下胶碗(34)位于容油槽处的内壁围设形成下油腔,所述上油腔和下油腔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下胶碗(34)和上胶碗(29)内部分别设置有上空腔(32)和下空腔(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包括中环(4)、支片(9)、转套(10)、上缓震环(11)、导套(12)、内缓震环(13)、下缓震环(26)、螺杆套(27)和防磨衬环(31),所述转套(10)左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支片(9),支片(9)端部固定安装有导套(12),所述转套(10)内侧固定安装有上下对称的防磨衬环(31),位于上部的所述防磨衬环(31)内壁固定安装有上缓震环(11),位于下部的所述防磨衬环(31)内壁固定安装有下缓震环(26),两个所述防磨衬环(31)之间滑动安装有中环(4),中环(4)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套(27),螺杆套(27)套设安装在螺杆(5)外侧,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之间固定安装有与中环(4)配合的内缓震环(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内壁采用分瓣弧形内壁结构,所述上缓震环(11)和下缓震环(26)的分瓣呈九十度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油组件包括内环(33)、过油管(40)和旋接套(41),两个所述内环(33)分别与上胶碗(29)底端和下胶碗(3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33)中部贯穿固定安装有旋接套(41),位于下部的所述旋接套(41)内侧下部设置有内折凸沿,两个所述旋接套(41)之间通过螺纹旋接连接安装有过油管(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过油管(40)顶端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工具插槽,所述过油管(40)中部设置有沙漏型中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8)底端内壁中部开设有十字槽(39),所述底壳(28)顶端和扣壳(6)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胶圈。
8.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包括平移组件、托臂座和支臂(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16)右端固定安装有平移组件,所述支臂(16)左端固定安装有托臂座,所述支臂(16)前后侧壁设置有交错设置的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座包括插杆(17)、开孔压套(18)、连架(19)、盲孔压套(20)、橡胶套(21)、转轴(22)、内转套(23)和装配座(24),所述连架(19)前后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装配座(24),装配座(24)左右两端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连架(19)内侧贯穿安装有橡胶套(21),所述连架(19)前后内壁固定安装有内转套(23),两个内转套(23)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轴(22),转轴(22)外侧套设安装有插杆(17),插杆(17)右端固定连接支臂(16)左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架(19)右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21)配合的开孔压套(18),所述连架(19)左端固定安装有与橡胶套(21)配合的盲孔压套(20)。
CN202111460841.7A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Pending CN114475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0841.7A CN114475203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60841.7A CN114475203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75203A true CN114475203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60841.7A Pending CN114475203A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7520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398A (ko) * 1997-08-29 1999-03-15 양재신 차량용 엔진마운팅의 댐퍼
KR19990030115U (ko) * 1997-12-29 1999-07-26 정몽규 자동차용 마운트의 가동판
CN102588501A (zh) * 2011-12-29 2012-07-18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动机液压悬置
CN203805683U (zh) * 2014-01-24 2014-09-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级隔振液压悬置机构
CN105041958A (zh) * 2015-07-17 2015-11-11 瑞安市恒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液压减震支架
CN207984539U (zh) * 2018-03-30 2018-10-19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两级减振功能的悬置总成
CN212921110U (zh) * 2020-06-18 2021-04-09 襄阳微精联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软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19398A (ko) * 1997-08-29 1999-03-15 양재신 차량용 엔진마운팅의 댐퍼
KR19990030115U (ko) * 1997-12-29 1999-07-26 정몽규 자동차용 마운트의 가동판
CN102588501A (zh) * 2011-12-29 2012-07-18 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动机液压悬置
CN203805683U (zh) * 2014-01-24 2014-09-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级隔振液压悬置机构
CN105041958A (zh) * 2015-07-17 2015-11-11 瑞安市恒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液压减震支架
CN207984539U (zh) * 2018-03-30 2018-10-19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两级减振功能的悬置总成
CN212921110U (zh) * 2020-06-18 2021-04-09 襄阳微精联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软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3473U (zh) 一种高抗震双轴电机底座
CN203702962U (zh) 气压式发电减震器
CN206972817U (zh) 一种弹簧‑空气减震器
CN207740388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悬置
CN216554113U (zh) 智能型高压柴油发电机组
CN114475203A (zh) 一种高强度抗震汽车发动机托臂和支架
CN201836284U (zh) 能量收集式减振器
CN102454741A (zh) 能量收集式减振器
CN201818694U (zh) 自行车用的减震器
CN119572658A (zh) 一种空气弹簧
CN112747063B (zh) 一种减振装置、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04265823B (zh) 带底座发电的减振器
CN114810905B (zh) 一种可回收振动能量的减振器
CN203098723U (zh) 整体气囊式减震器
CN201209741Y (zh) 混凝土泵车用弹性阻尼减震器
CN216599221U (zh) 一种具有正压保护机构的潜水电机
CN210283866U (zh) 悬置结构
CN215928859U (zh) 一种发动机支撑固定结构
CN212177743U (zh) 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
CN110217086B (zh) 一种悬置结构
CN110103695B (zh) 一种复合防扭拉杆减振结构
CN205991127U (zh) 一种可变式油气分离单筒减震器
CN106286204A (zh) 两级活塞增压式真空压缩泵
CN213451515U (zh) 一种管道与水泵的同步减震装置
CN105346348B (zh) 一种基于空气压缩的板簧减震器发电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