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37528A -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7528A
CN114437528A CN202011227031.2A CN202011227031A CN114437528A CN 114437528 A CN114437528 A CN 114437528A CN 202011227031 A CN202011227031 A CN 202011227031A CN 114437528 A CN114437528 A CN 114437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composite material
matte
resin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70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罗煜
陈欢
郑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sapoly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sapoly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sapoly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sapoly Mater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70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7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7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7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23/00 - C08L53/00
    • C08L55/02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包括PC树脂、ABS树脂、哑光粉和抗氧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PC树脂,35.5~57.8%,ABS树脂,30~60%,哑光粉,2~4%,抗氧剂,0.2~0.5%;哑光粉为一种二氧化硅粉体材料,其粒径为1.5±0.1μm。将上述的原材料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10分钟,然后将预混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上述复合材料,本发明在进行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时,双螺杆挤出机各段温度比正常工艺温度低20‑30℃,同时在样品注塑时也要低于正常注塑温度20℃,以此,本发明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ABS树脂改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ABS)的复合材料,结合了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材料的机械性、高冲击强度和耐温、抗紫外线等特性。该复合材料由于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而广泛地使用在汽车内部零件、家电用品、通讯器材、及照明设备上。该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内饰由于耐高温,使用寿命长,且造型多样而受到用户青睐,为了避免对驾驶员的视觉造成干扰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适用于汽车内的复合材料制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哑光效果。
为了使该复合材料的制件达到表面哑光的效果,一般采用如下的几种方法:
1、模具表面进行粗化处理。通过模具表面的粗化处理,使得该复合材料的制品表面具有一定的哑光效果,但是仍存在着粗化度的问题,如果模具的咬花纹比较细,则无法获得理想的哑光效果。
2、添加不相容的聚合物或者填料。如添加半结晶性聚酰胺微粉(CN105440562A)、半结晶性丙烯酸接枝聚丙烯微粉(201510973752)、大分子量SAN树脂(CN109705515A)、酸盐、铝酸盐等来降低该复合材料的光泽。但是无论是添加不相容的聚合物还是添加其他填料,都会使该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不能满足对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专利CN107573669A公开了一种低气味哑光剂及低气味哑光免喷涂PC/ABS合金,其使用的低气味哑光剂是以AS为载体,填充了碱式硫酸镁晶须和以纳米层状硅酸盐、硅藻土、坡缕石烧结碾磨而成的多空吸附剂。这样的低气味哑光剂加入到PC/ABS合金中,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合金的光泽度,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合金材料物性机械性能的下降。CN110066505A公开了哑光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细度一定的氧化锆、滑石粉以及碳酸钙作为哑光剂,单一的这些填料或者组合都可以降低PC/ABS合金的光泽度,但是都需要5份以上的添加量,这样必然会降低PC/ABS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光泽度分散均匀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时存在能耗偏高、性能恶化严重、光泽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包括PC树脂、ABS树脂、哑光粉和抗氧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PC树脂:35.5~67.8%,ABS树脂:30~60%,哑光粉:2~4%,抗氧剂:0.2~0.5%;其中,所述哑光粉为二氧化硅粉体,粒径为1.5±0.1μm。
优选地,所述PC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30g/10min(300℃,1.2kg)。
优选地,所述ABS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0g/10min(220℃,10kg)。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抗氧剂与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质量比为1:2。
优选地,所述哑光粉迁移到所述ABS树脂及所述PC树脂的表面并形成凹凸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PC树脂、所述ABS树脂、所述哑光粉、所述抗氧剂按配方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10min,得到预混料;将所述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10-220℃,五区210-220℃,六区210-220℃,七区210-220℃,八区210-220℃,九区210-220℃,十区210-220℃,机头220-230℃。
优选地,螺杆转速为300-40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50。
优选地,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30-240℃。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硅粉体迁移到ABS树脂及PC树脂的表面,形成凹凸层,当光线照射到该复合材料的表面时,光线会被漫射和散射。由于二氧化硅颗粒和所述ABS树脂及所述PC树脂的光学折射率差,当光线照射到该复合材料的表面时,会因此形成内消光,进一步地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哑光性。新型二氧化硅粉体的加入明显提高所述PC树脂及所述ABS树脂的塑化度,降低了所述PC树脂及所述ABS树脂的熔体粘度,从而提高所述PC树脂及所述ABS树脂加工流动性,降低了加工温度,减低加工能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能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大量的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是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粉体,制备出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哑光度均匀细腻,且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受哑光粉的影响。
由于二氧化硅粉体可以提高PC树脂及ABS树脂的塑化度,降低PC树脂及ABS树脂熔体粘度,提高PC树脂及ABS树脂的加工流动性,因此可以降低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30-40℃,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PC树脂、ABS树脂、哑光粉和抗氧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Figure BDA0002763900980000041
在本发明中,所述PC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30g/10min(300℃,1.2kg),为浙铁大风的PC02-10,熔融指数为10g/10min。所述ABS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0g/10min(220℃,10kg),为高桥石化的8391,熔融指数为25g/10min。所述哑光粉为一种新型二氧化硅粉体,其粒径为1.5±0.1μm,为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CW100。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1076与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168质量比为1:2。
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所述哑光粉可迁移到所述PC树脂及所述ABS树脂的表面并形成凹凸层,以此,当光线照射到制得的复合材料的表面时,光线会被漫射和散射,从而降低了该复合材料的哑光度,且该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受哑光粉的影响。
所述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所述ABS树脂、所述哑光粉、所述抗氧剂按配方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10min,得到预混料;
将所述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10-220℃,五区210-220℃,六区210-220℃,七区210-220℃,八区210-220℃,九区210-220℃,十区210-220℃,机头220-230℃。
进一步地,螺杆转速为300-40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50。
进一步地,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30-240℃。
实施例1-9及对比例1-4: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67.8%百分比、ABS树脂30%百分比、哑光粉2%、抗氧剂0.2%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57.7%百分比、ABS树脂40%百分比、哑光粉2%、抗氧剂0.3%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46.7%百分比、ABS树脂50%百分比、哑光粉3%、抗氧剂0.3%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36.6%百分比、ABS树脂60%百分比、哑光粉3%、抗氧剂0.4%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35.5%百分比、ABS树脂60%百分比、哑光粉4%、抗氧剂0.5%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45.6%百分比、ABS树脂50%百分比、哑光粉4%、抗氧剂0.4%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10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55.6%百分比、ABS树脂40%百分比、哑光粉4%、抗氧剂0.4%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10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46.7%百分比、ABS树脂50%百分比、哑光粉3%、抗氧剂0.3%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10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00℃,二区210℃,三区210℃,四区210℃,五区210℃,六区210℃,七区210℃,八区210℃,九区210℃,十区210℃,机头22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36.6%百分比、ABS树脂60%百分比、哑光粉4%、抗氧剂0.4%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10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00℃,二区210℃,三区210℃,四区210℃,五区210℃,六区210℃,七区210℃,八区210℃,九区210℃,十区210℃,机头22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1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39.6%百分比、ABS树脂60%百分比、抗氧剂0.4%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10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10℃,二区220℃,三区220℃,四区220℃,五区220℃,六区220℃,七区220℃,八区220℃,九区220℃,十区220℃,机头23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2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49.7%百分比、ABS树脂50%百分比、抗氧剂0.3%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二区230℃,三区230℃,四区230℃,五区230℃,六区230℃,七区230℃,八区230℃,九区230℃,十区230℃,机头24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30℃,二区240℃,三区240℃,四区24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3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59.5%百分比、ABS树脂40%百分比、抗氧剂0.5%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30℃,二区240℃,三区240℃,四区240℃,五区24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40℃,十区240℃,机头25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40℃,二区250℃,三区250℃,四区25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4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材料的配方(单位:%)如表1所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69.7%百分比、ABS树脂30%百分比、抗氧剂0.3%百分比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8min,得到预混料;
将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30℃,二区240℃,三区240℃,四区240℃,五区240℃,六区240℃,七区240℃,八区240℃,九区240℃,十区240℃,机头250℃。螺杆转速为35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1:44。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40℃,二区250℃,三区250℃,四区250℃。
将上述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如下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光泽度(%)测试标准ISO 2883,注塑色板测试角度为60°;
拉伸强度(50mm/min)ASTM D638;
IZOD缺口冲击强度(3.2mm)ASTM D256;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1组分及含量表
Figure BDA0002763900980000131
表2实施例和对比例物理性能
Figure BDA0002763900980000141
通过表1和表2的结果对比可知,通过加入粒径为1.5±0.1μm的二氧化硅粉体,使得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哑光度明显提高,且分布均匀细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等性能几乎不受哑光粉的影响,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随着哑光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通过实施例3和实施例8、实施例5和实施例9的对比,加工温度越低的情况下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光泽度越低;复合材料的光泽度可以通过哑光粉的含量来调节,可以做成半哑光、全哑光;二氧化硅粉体可以提高PC树脂及ABS树脂的塑化度,降低PC树脂及ABS树脂的熔体粘度,提高PC树脂及ABS树脂的加工流动性,因此可以降低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30-40℃,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PC树脂、ABS树脂、哑光粉和抗氧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
Figure FDA0002763900970000011
其中,所述哑光粉为二氧化硅粉体,粒径为1.5±0.1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C树脂的熔融指数为3~30g/10min(300℃,1.2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BS树脂的熔融指数为5~40g/10min(220℃,10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抗氧剂与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质量比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哑光粉迁移到所述ABS树脂及所述PC树脂的表面并形成凹凸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PC树脂、所述ABS树脂、所述哑光粉、所述抗氧剂按配方称量,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5-10min,得到预混料;
将所述预混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00-210℃,二区210-220℃,三区210-220℃,四区210-220℃,五区210-220℃,六区210-220℃,七区210-220℃,八区210-220℃,九区210-220℃,十区210-220℃,机头220-2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螺杆转速为300-400r/min,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50。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后期样品制备时,注塑机温度设定为:一区220-230℃,二区230-240℃,三区230-240℃,四区230-240℃。
CN202011227031.2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437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7031.2A CN114437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7031.2A CN114437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7528A true CN114437528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7031.2A Pending CN114437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75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774A (zh) * 2022-05-30 2022-08-23 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泽、永久抗静电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774A (zh) * 2022-05-30 2022-08-23 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泽、永久抗静电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9456B1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high metal textur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CN107541045A (zh) 一种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895261B (zh) 一种具有高cti性能的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7425A (zh) 一种高强高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0117B (zh) 一种玻纤增强as树脂的制备方法
KR20190047185A (ko) 그라프트 공중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1534099A (zh) 低成本低浮纤高玻纤含量的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6156B (zh) 一种阻燃挤出级pc/abs复合材料
CN112375362B (zh) 一种pc/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11713B (zh) 一种pc-pmm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57645B (zh) 一种聚碳酸酯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83876A (zh) 具有金属质感免喷涂的高流动高冲击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16459B (zh) 一种低翘曲、高光泽、高韧性的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7528A (zh)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723A (zh) 用于5g的增强聚苯硫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322A (zh) 一种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76640A (zh) 一种高流动性高韧性的as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434A (zh) 一种低翘曲、耐刮擦软触感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3823B (zh) 一种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Gn-PET/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684A (zh) 微弧氧化专用低线性膨胀系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1363351A (zh) 聚酰胺6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7863B (zh) 冰箱制冰盒用导热聚丙烯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材料的冰箱制冰盒和冰箱
CN115558204A (zh) 一种低收缩高光泽v0级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96599A (zh) 一种低光泽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7527A (zh) 一种具有哑光效果的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