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00935B -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0935B
CN114400935B CN202111675143.9A CN202111675143A CN114400935B CN 114400935 B CN114400935 B CN 114400935B CN 202111675143 A CN202111675143 A CN 202111675143A CN 114400935 B CN114400935 B CN 114400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motor
formula
control
limited time
finit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51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0935A (zh
Inventor
尹忠刚
高翌轩
高峰涛
刘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6751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0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0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0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0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0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3Observer control, e.g. using Luenberger observers or Kalman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解耦,实现对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步骤2、根据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步骤3、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步骤3得到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结合,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实现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感应电机系统无法在有限时间收敛,面对复杂工况抗扰动性能不足,扰动补偿速度不佳的问题,实现了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Description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感应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电机因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中;感应电机作为强耦合、工况复杂、参数时变的非线性系统,其控制策略一直被广泛关注并研究。然而,随着控制方法理论的渐渐深入以及应用场合要求逐步提高,传统的感应电机控制策略已经无法实现电机调速系统的高性能控制,且传统控制策略在系统快速性、鲁棒性和抗扰性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研究一种适用于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高性能控制策略成了迫切的需要。
有限时间控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有限时间控制从控制系统某一状态(多为误差信号)收敛时间最优的角度出发,使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平衡点,由于有限时间控制器中引入了指数幂,相较于PI调节器等线性控制器有更大的控制增益,有限时间控制可确保系统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又因传统的线性控制器只能实现指数收敛,即在时间趋近于无穷时系统状态才得以收敛到零,有限时间控制以其非线性形式可证明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零。此外,有限时间控制相较于线性控制器(如PI调节器)还具有更好的抗扰动性,提升系统的鲁棒性;相较于非连续的滑模控制器没有抖振问题。基于以上优点,有限时间控制技术在航天器姿态协调控制、导弹末端制导控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以及交流电机伺服控制等领域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为提升由有限时间控制算法本身带来的抗扰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扰动观测能够提高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抗扰能力,设计一个精度高且快速收敛的扰动观测器则尤为关键。传统的线性扰动观测器能线性收敛,扰动收敛时间过长不能精确控制收敛时间,且只能对线性扰动进行有效观测,对于复杂工况下非线性时变扰动观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感应电机系统无法在有限时间收敛,面对复杂工况抗扰动性能不足,扰动补偿速度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解耦,实现对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
步骤2、根据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
步骤3、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步骤3得到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结合,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实现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速度环采用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形成转速控制的闭环交流调速系统,反馈电流经过Clark变换(3s/2s)和Park变换(2s/2r)转换为旋转的两相坐标系下的电流值、/>,反馈实际转子电角速度/>与给定电角速度/>的差值经过有限时间控制复合控制器之后,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给定电流/>,反馈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差值分别经过PI调节器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的输出电压/>、/>,再经过Park逆变换(2r/2s)之后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经过PWM发生模块的调制,产生PWM波经过三相逆变桥施加到感应电机三相绕组上。
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步骤为: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电压方程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公式如下式所示:
(1)
式(1)中,L s 、L r 、L m分别为定、转子电感、互感;u sd 、u sq分别为d、q轴定子电压;i sd 、i sq分别为d、q轴电流;R s 、R r分别为定、转子电阻;为转子磁链;/>为转子电角速度;/>为同步电角速度;/>为漏磁系数;
步骤1.2,感应电机运动学公式如下所示:
(2)
式(2)中,n p为极对数;J为转动惯量;T e为电磁转矩;T l为负载转矩;
步骤1.3,感应电机电磁转矩公式如下所示:
(3)。
步骤2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有限时间定义具体为:
(4)
式(4)中,为开区域U上对x连续的函数,且U包含原点;U包含原点且在原点处函数值为0;当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速度环一阶状态方程的解为x= 0时,矢量控制系统转速误差有限时间收敛到0;
对于一阶系统,
(5)
其中xu是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律,为一阶系统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律,
(6)
其中ka分别是增益系数和指数幂;当k>0,0<a<1 时,系统(5)是有限时间稳定的;
步骤2.2,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如下:
定义给定电角速度和反馈实际电角速度/>的误差状态,
(7)
式(5)中,e为速度误差;为给定转速;/>为实际转速;
将公式(2)、公式(3)和公式(7)联立求微分后,得到速度误差系统的一阶状态方程:
(8)
式(8)中,为转矩系数;/>为电机转动惯量;/>为负载转矩;/>为给定转矩电流;
通过公式(5)、公式(6)和公式(8)设计得到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具体如下:
(9)
假设速度给定为阶跃信号,将负载扰动以及内环电流误差看为集总扰动,则式(9)改写为:
(10)。
步骤3具体为,根据有限时间原理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扰动器,公式如下所示:
(11)
式中,y 1为转速的估计量;y 2为扰动的估计量;e 1为转速估计误差;扰动输出的输出通过有限时间函数达到有限时间数的效果,进而达到扰动有限时间输出。
步骤3中有限时间函数虽能达到输入误差有限时间收敛的目的,但在输入误差变大时收敛速度会变慢,甚至不如线性收敛,需要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对扰动进行有限时间观测,改进公式如式(12)所示:
(12)
改进的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式(12)中,将有限时间函数进行了分段处理,在初始阶段采用传统有限时间控制快速跟踪参考,然后利用有限时间控制提高所在环路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对步骤3中公式(10)和公式(12)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具体如下:
(13)
式(13)中,前一项主要负责转速误差有限时间收敛,后一项为速度环集总扰动,由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估计得到;控制器与观测器均得到收敛时间上限,而总收敛时间上限小于二者收敛时间总和,将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快速有限时间观测器输出相加,即完成对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设计有限时间控制系统,利用有限时间控制的快速性实现了速度的快速收敛,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有限时间控制系统存在扰动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收敛的问题,且在复杂工况下的扰动抑制能力更好,速度环控制器具有误差快速收敛的性能和良好的抗扰性能,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满足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的高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感应电机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通过有限时间估计扰动量作为补偿,提高电机在复杂工况时扰动估计的快速性和抗扰性,与有限时间控制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从而实现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在速度环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器,通过有限时间控制改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系统的快速收敛能力和抗扰性能;在有限时间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利用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对速度环扰动进行有限时间观测补偿,并将二者结合设计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进而提升感应电机速度环性能。
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在速度环采用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形成转速控制的闭环交流调速系统,反馈电流经过Clark变换(3s/2s)和Park变换(2s/2r)转换为旋转的两相坐标系下的电流值、/>,反馈实际转子电角速度/>与给定电角速度/>的差值经过有限时间控制复合控制器之后,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给定电流/>,反馈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差值经过PI调节器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的输出电压/>、/>,再经过Park逆变换(2r/2s)之后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经过PWM发生模块的调制,产生PWM波经过三相逆变桥施加到感应电机三相绕组上。
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解耦,实现对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
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步骤为: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电压方程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公式如下式所示:
(1)
式(1)中,L s 、L r 、L m分别为定、转子电感、互感;u sd 、u sq分别为d、q轴定子电压;i sd 、i sq分别为d、q轴电流;R s 、R r分别为定、转子电阻;为转子磁链;/>为转子电角速度;/>为同步电角速度;/>为漏磁系数;
步骤1.2,感应电机运动学公式如下所示:
(2)
式(2)中,n p为极对数;J为转动惯量;T e为电磁转矩;T l为负载转矩;
步骤1.3,感应电机电磁转矩公式如下所示:
(3)。
步骤2、根据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
步骤2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有限时间定义具体为:
(4)
式(4)中,为开区域U上对x连续的函数,且U包含原点;U包含原点且在原点处函数值为0;当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速度环一阶状态方程的解为x= 0时,矢量控制系统转速误差有限时间收敛到0。
对于一阶系统,
(5)
其中xu是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律,为一阶系统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律,
(6)
其中ka分别是增益系数和指数幂;当k>0,0<a<1 时,系统(5)是有限时间稳定的。
步骤2.2,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如下:
定义给定电角速度和反馈实际电角速度/>的误差状态,
(7)
式(5)中,e为速度误差;为给定转速;/>为实际转速。
将公式(2)、公式(3)和公式(7)联立求微分后,得到速度误差系统的一阶状态方程:
(8)
式(8)中,为转矩系数;/>为电机转动惯量;/>为负载转矩;/>为给定转矩电流;
通过公式(5)、公式(6)和公式(8)设计得到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具体如下:
(9)
假设速度给定为阶跃信号,将负载扰动以及内环电流误差看为集总扰动,则式(9)改写为:
(10)。
步骤3、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
步骤3具体为,根据有限时间原理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扰动器,如图2所示,公式如下所示:
(11)
式中,y 1为转速的估计量;y 2为扰动的估计量;e 1为转速估计误差;扰动输出的输出通过有限时间函数达到有限时间数的效果,进而达到扰动有限时间输出。
然而,有限时间函数虽然可以达到输入误差有限时间收敛的目的,但在输入误差变大时收敛速度会变慢,甚至不如线性收敛,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对扰动进行有限时间观测,如图3所示,改进公式如式(12)所示:
(12)
改进的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式(12)中,将有限时间函数进行了分段处理,在初始阶段采用传统有限时间控制快速跟踪参考,然后利用有限时间控制提高所在环路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观测误差变大时以保证系统的快速响应。由于改进后的快速有限时间收敛函数在误差变大时控制增益大于传统的有限时间控制,即收敛速度大于传统有限时间控制,即保证收敛时间小于传统有限时间控制,达到有限时间收敛且提高收敛速度的目的。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步骤3得到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结合,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实现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对公式(10)和公式(12)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具体如下:
(13)
式(13)中,前一项主要负责转速误差有限时间收敛,后一项为速度环集总扰动,由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估计得到;控制器与观测器均得到收敛时间上限,而总收敛时间上限小于二者收敛时间总和,将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快速有限时间观测器输出相加,即可完成对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本发明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将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设计为有限时间收敛系统,利用有限时间控制的优点,实现了速度误差的快速收敛,提高了系统的误差收敛性能。对于有限时间控制系统受到扰动时存在静差、稳态精度不足,通过在有限时间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利用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抗扰性能强的优点,设计出的有限时间速度环复合控制器实现了优异的收敛性能和良好的抗扰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抗扰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满足了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的高性能要求。

Claims (2)

1.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解耦,实现对感应电机的解耦控制;
步骤2、根据有限时间控制理论设计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
步骤3、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步骤3得到的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结合,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实现对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
所述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速度环采用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形成转速控制的闭环交流调速系统,反馈电流经过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转换为旋转的两相坐标系下的电流值、/>,反馈实际转子电角速度/>与给定电角速度/>的差值经过有限时间控制复合控制器之后,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给定电流/>,反馈电流/>、/>与给定电流/>、/>的差值分别经过PI调节器得到两相旋转坐标的输出电压/>、/>,再经过Park逆变换之后转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两相电压/>、/>,经过PWM发生模块的调制,产生PWM波经过三相逆变桥施加到感应电机三相绕组上;
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1.1、建立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具体步骤为: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感应电机电压方程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公式如下式所示:
(1)
式(1)中,L s 、L r 、L m分别为定、转子电感、互感;u sd 、u sq分别为d、q轴定子电压;i sd 、i sq分别为d、q轴电流;R s 、R r分别为定、转子电阻;为转子磁链;/>为转子电角速度;/>为同步电角速度;/>为漏磁系数;
步骤1.2,感应电机运动学公式如下所示:
(2)
式(2)中,n p为极对数;J为转动惯量;T e为电磁转矩;T l为负载转矩;
步骤1.3,感应电机电磁转矩公式如下所示:
(3);
步骤2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有限时间定义具体为:
(4)
式(4)中,为开区域U上对x连续的函数,且U包含原点,在原点处函数值为0;当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速度环一阶状态方程的解为x = 0时,矢量控制系统转速误差有限时间收敛到0;
对于一阶系统,
(5)
其中xu是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律,为一阶系统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律,
(6)
其中ka分别是增益系数和指数幂;当k > 0,0 < a < 1 时,系统(5)是有限时间稳定的;
步骤2.2,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速度环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如下:
定义给定电角速度和反馈实际电角速度/>的误差状态,
(7)
式(7)中,e为速度误差;
将公式(2)、公式(3)和公式(7)联立求微分后,得到速度误差系统的一阶状态方程:
(8)
式(8)中,为转矩系数;/>为电机转动惯量;/>为负载转矩;/>为给定转矩电流;
通过公式(5)、公式(6)和公式(8)设计得到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具体如下:
(9)
当速度给定为阶跃信号时,将负载扰动以及内环电流误差看为集总扰动,则式(9)改写为:
(10);
根据有限时间原理设计基于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公式如下所示:
(11)
式中,y 1为转速的估计量;y 2为扰动的估计量;e 1为转速估计误差;扰动输出通过有限时间函数达到有限时间数的效果,进而达到扰动有限时间输出;
将公式(11)改进为式(12)为:
(12)
将有限时间函数进行了分段处理,在初始阶段采用传统有限时间控制快速跟踪参考,然后利用有限时间控制提高所在环路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对公式(10)和公式(12)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具体如下:
(13)
式(13)中,将速度环有限时间控制器和快速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输出相加,即完成对快速有限时间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CN202111675143.9A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400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5143.9A CN11440093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5143.9A CN11440093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0935A CN114400935A (zh) 2022-04-26
CN114400935B true CN114400935B (zh) 2024-02-23

Family

ID=81229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5143.9A Active CN114400935B (zh) 2021-12-31 2021-12-31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0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1917B (zh) * 2023-11-17 2025-04-04 雅科贝思精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有限时间控制和有限时间干扰补偿的直线自动门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563A (zh) * 2018-09-04 2018-12-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光滑控制技术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10764418A (zh) * 2019-11-13 2020-02-07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有限时间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
CN111498147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挠性航天器的有限时间分段滑模姿态跟踪控制算法
CN111884556A (zh) * 2020-07-29 2020-11-0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感应电机有限时间重复控制方法
GB2585253A (en) * 2019-07-02 2021-01-06 Univ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Dynamic gain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spacecraft consensus
CN112953335A (zh) * 2021-03-29 2021-06-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有限时间自适应复合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563A (zh) * 2018-09-04 2018-12-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非光滑控制技术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GB2585253A (en) * 2019-07-02 2021-01-06 Univ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Dynamic gain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spacecraft consensus
CN110764418A (zh) * 2019-11-13 2020-02-07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基于有限时间收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器
CN111498147A (zh) * 2020-04-03 2020-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挠性航天器的有限时间分段滑模姿态跟踪控制算法
CN111884556A (zh) * 2020-07-29 2020-11-0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感应电机有限时间重复控制方法
CN112953335A (zh) * 2021-03-29 2021-06-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有限时间自适应复合控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for PMSM Speed Regulation System;Shihua Li eta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第9卷(第4期);第1879-1891页 *
基于加性分解的复合控制在稳定平台中的应用;任彦;刘慧;;信息与控制(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0935A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et al. A composit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PMSM drives based on a new hybrid reaching law with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N111431460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
CN104953915B (zh) 一种基于趋近律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策略
CN112701968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鲁棒性能提升方法
CN105827168B (zh) 基于滑模观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752806B (zh) 改进趋近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滑模转速控制方法
CN110429881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08092567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844868U (zh) 永磁同步电机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系统
CN104967382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CN107994826A (zh) 一种基于误差加权的全阶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
CN113193809A (zh) 一种改进二阶线性自抗扰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5790660A (zh) 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自适应鲁棒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201779A (zh) 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磁链检测电磁转矩的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Fast-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speed loop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SVM-DTC
CN110061671B (zh) 一种基于变速趋近率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5694289B (zh) 永磁同步电机的自抗扰显式模型预测直接速度控制方法
CN108336935B (zh) 一种反步控制协同eso的直线电机控制方法
CN110995102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35740A (zh) 一种基于电压前馈补偿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
CN104953916A (zh)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新型速度控制器
CN107834933B (zh) 一种基于转矩环自抗扰技术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17691903A (zh)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方法
CN114567226A (zh) 考虑铁损耗的pmsm调速系统变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
CN114400935B (zh) 基于快速有限时间控制的感应电机复合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