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400486B -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0486B
CN114400486B CN202111540102.9A CN202111540102A CN114400486B CN 114400486 B CN114400486 B CN 114400486B CN 202111540102 A CN202111540102 A CN 202111540102A CN 114400486 B CN114400486 B CN 114400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ylinder
driving
displacemen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0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0486A (zh
Inventor
梁龄予
陈文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Jinfeng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Jinfeng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Jinfeng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Jinfengs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01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0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0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涉及到端子线自动组装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机柜,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显示控制器,还包括位移机构和检测组件,位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固定架和安装腔体,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和安装腔体转动安装于安装腔体的内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盘沿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方向进行同向转动,由于摆动件偏心安装于转动盘表面凹槽的内部进而带动摆动件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作大于转动盘转动直径的圆周运动,视觉检测器捕捉到的端子照片与标准品照片作比对,以此区分实际产品的缺陷,可对端子进行不同横面的检测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线自动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在电子微电子及汽车电子相似行业中,常常需要用到某些端子配件,端子的组装领域越来越趋向于全自动化组装,逐渐淘汰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传统人工组装;目前的端子组装机的集成度较低,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无法达到全线自动化生产,限制了生产效率,另外为提高金属导线的连接性能,需要对没有压接端子的一端的导线线芯进行沾锡,沾锡后的导线再与端子进行铆接,现有的产品只能完成单线或双线沾锡,现有端子组装机中并没有能自动完成双线单根沾锡的机器,仍需要人工进行金属导线的移动或裁剪,才能完成单根沾锡的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此外在传统端子组装设备使用过程中,大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和推拉力计的配合,由于人为的因素,人手持的方式很难保证其运行方向水平,影响检测结果,使得的检测的数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准确性,不能保证产品是否一定合格,同时自动化强度低,集成化程度不高,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批量化生产。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控制机柜,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显示控制器,还包括位移机构和检测组件,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固定架和安装腔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和安装腔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摆动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摆动件呈偏心状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表面凹槽的内部,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位移件,所述检测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位移件的一侧;
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固定有位移气缸,所述位移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位移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位移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延伸安装有电磁器,所述控制机柜的一侧固定有检测槽,所述控制机柜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拽动件,所述拽动件的内部和所述电磁器电磁连接,所述检测台和检测槽为隔断状结构;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腔、视觉检测器和环形腔,所述视觉检测器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环形腔的中心位置相匹配,所述环形腔呈穿心中空状结构,所述环形腔的内部均匀排列有光源器,所述环形腔、视觉检测器和所述检测槽的顶部呈垂直状安装,所述安装腔通过底座安装于所述位移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偏心件,所述偏心件的表面呈波浪状结构,所述位移件的一侧安装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偏心件表面波浪状结构的一侧,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辅助件对所述检测台和位移件滑动限位。
优选地,所述检测槽通过固定块和所述矩形槽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外界驱动源相连接,所述外界驱动源为电机结构,所述矩形槽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半径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矩形槽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在矩形槽的内部留有间隙,所述拽动件滑动安装于间隙之间且表面分别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的一侧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组件,控制机柜的一侧安装有搬料机构,所述搬料机构包括搬运气缸、限位板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对所述搬运气缸和第二驱动电机固定支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传动带装配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贯穿限位板转动安装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呈双向结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隔断件,所述隔断件为中心贯穿状结构,所述隔断件的一侧为半弧形贯穿结构,所述隔断件一侧半弧形贯穿状结构的两侧和所述滑动轮双向结构之间相抵接,所述隔断件的一侧连接有锁止架,所述锁止架的一侧安装有搬运件,所述搬运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顶端,所述搬运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隔断件中心贯穿状结构的内部和所述锁止架的一侧万向相连接,所述隔断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调节锁止架高度的调节槽。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固定有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支撑件、裁切腔体和裁切气缸,所述支撑件和所述限位板的底部相持平,所述裁切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裁切腔体的顶部,所述裁切腔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衔接件,所述裁切气缸的输出端贯穿裁切腔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衔接件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固定有裁切台,所述裁切台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夹持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支撑有辅助气缸。
优选地,所述辅助气缸和所述支撑件为可拆卸支撑,所述辅助气缸输出端的一侧固定有换位件,所述换位件的表面开平行设有至少三组安装孔,所述辅助气缸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换位件一侧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适配件和第二适配件,所述第一适配件和第二适配件的两侧相适配,所述衔接件的底部安装有裁切刀,所述裁切刀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夹持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裁切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换机构和收料件,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减速器和第一转换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减速器减速,所述第一转换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器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一转换件呈环形“Y”状结构,所述第一转换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和夹爪,所述第一转换件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放置台,所述第一放置台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呈垂直状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夹爪和第二驱动气缸的结构相等,所述第一转换件的转动半径和所述裁切腔体的一侧相平行,所述夹爪的一侧位于所述收料件一侧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换机构,所述第二转换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二转换件和第二放置台,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放置台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放置台和第一驱动气缸相平行,所述第二转换件和所述第二放置台的一侧相连接,且和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呈垂直状安装,所述第二放置台的表面固定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的一侧和所述检测槽的一侧相持平,所述第二放置台的底部安装有纵向驱动件,所述纵向驱动件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放置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纵向驱动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件,所述横向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纵向驱动件的底部连接安装。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端子沿输送组件的表面进行传输至搬料机构的一端,通过搬料机构的搬运转动和适当的高度调整将端子由输送组件的表面搬运至裁切机构的一侧进行冲切。
S2:冲切完成后的端子由第一转换机构正向至裁切机构的一侧,将端子转换至第一放置台的一侧进行放置,通过第二转换机构180度的转动将第一放置台顶部的端子进行抓取,第二转换机构再进行180度的反向转动将端子放置第二转换机构的一侧,通过横向驱动件和纵向驱动件的横向或者纵向的运动调节,将第二转换机构抓取的端子贴合于检测槽的内部完成端子的插装。
S3:端子插装完成后,利用检测组件通过位移机构的运动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多方位拍摄对比,且通过电磁器对拽动件的内部产生电磁吸力,由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拽动件进行反向拉伸,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拉力检测。
S4:检测合格后的端子通过纵向驱动件和横向驱动件的沿上述步骤反向运动回至原点,第二转换机构反向转动回正直第一放置台的顶端,将端子放置于第一放置台的顶部,最后第一转换机构反向转动,由第一转换机构的一端将端子转换至收料件的一侧进行输送至收料件的内部进行后续的组装或者其他作业。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盘沿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方向进行同向转动,由于摆动件偏心安装于转动盘表面凹槽的内部进而带动摆动件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作大于转动盘转动直径的圆周运动,摆动件的一侧通过螺栓或者卡槽装配结构和位移件的一侧进行连接,摆动件通过转动盘转动的同时带动位移件产生直线的往复运动,检测组件安装于位移件的一侧,随着位移件的运动直径变化而变化,利用光源器对端子打光,视觉检测器捕捉到的端子照片与标准品照片作比对,以此区分实际产品的缺陷,可对端子进行不同横面的检测作业。
2、上述方案,进一步设置拽动件通过电磁器产生电磁吸力时,由于端子本身为铁质或者其它磁性材料组成(保证导电的传输性能),与拽动件产生吸力,检测槽内部的端子和拽动件的电磁吸力产生感应,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抵接拽动件进行滑动时,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产生拉力,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拽动件沿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矢量方向进行滑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时,带动拽动件沿检测槽的矢量方向进行滑动,拽动件和检测槽内部的端子通过导磁件或者感应吸力进行拉力的检测,实现多方式的检测功能,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的特点。
3、上述方案,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端子沿输送组件的表面进行传输至搬料机构的一端,通过搬料机构的搬运转动和适当的高度调整将端子由输送组件的表面搬运至裁切机构的一侧进行冲切,冲切完成后的端子由第一转换机构正向至裁切机构的一侧,将端子转换至第一放置台的一侧进行放置,通过第二转换机构180度的转动将第一放置台顶部的端子进行抓取,第二转换机构再进行180度的反向转动将端子放置第二转换机构的一侧,通过横向驱动件和纵向驱动件的横向或者纵向的运动调节,将第二转换机构抓取的端子贴合于检测槽的内部完成端子的插装,端子插装完成后,利用检测组件通过位移机构的运动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多方位拍摄对比,且通过电磁器对拽动件的内部产生电磁吸力,由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拽动件进行反向拉伸,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拉力检测,检测合格后的端子通过纵向驱动件和横向驱动件的沿上述步骤反向运动回至原点,第二转换机构反向转动回正直第一放置台的顶端,将端子放置于第一放置台的顶部,最后第一转换机构反向转动,由第一转换机构的一端将端子转换至收料件的一侧进行输送至收料件的内部进行后续的组装或者其他作业,该组装接线端子的工艺步骤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效率高,次品率低,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构之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部A分放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检测调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推拉力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裁切机构及其搬料机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搬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中C部分放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裁切上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一转换机构及其第二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控制机柜;2、位移机构;3、裁切机构;4、搬料机构;5、第一转换机构;6、输送组件;7、第二转换机构;8、收料件;9、检测组件;
21、第一驱动电机;22、固定架;23、安装腔体;24、摆动件;25、转动盘;26、位移件;27、位移气缸;28、偏心件;29、辅助件;
31、支撑件;32、裁切腔体;33、裁切气缸;34、衔接件;35、裁切台;36、滑动槽;37、夹持件;38、辅助气缸;39、换位件;
41、搬运气缸;42、限位板;43、第二驱动电机;44、隔断件;45、锁止架;46、搬运件;47、滑动轮;
51、第三驱动电机;52、减速器;53、第一转换件;54、第一驱动气缸;55、夹爪;56、第二驱动气缸;57、第一放置台;
71、第四驱动电机;72、第二转换件;73、第二放置台;74、承接件;75、纵向驱动件;76、横向驱动件;
91、安装腔;92、视觉检测器;93;环形腔;94、光源器;95、底座;
201、定位件;202、检测台;203、电磁器;204、固定块;205、检测槽;206、矩形槽;207、拽动件;208、第一转动件;209、第二转动件;
301、裁切刀;302、第一适配件;303、第二适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6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控制机柜1,控制机柜1的顶部安装有显示控制器,下述实施例中的各项结构参数或者操作方向通过显示控制器进行显示或者调节,还包括位移机构2和检测组件9,检测组件9安装于位移机构2的一侧对端子进行多方位的检测对比,位移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21、固定架22和安装腔体23,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22和安装腔体23转动安装于安装腔体23的内部,固定架22对安装腔体23进行支撑,安装腔体2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摆动件24,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5,转动盘25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摆动件24呈偏心状结构固定安装于转动盘25表面凹槽的内部,安装腔体23的内部和摆动件24之间存在空档,空档的直径大于摆动件24和转动盘25的转动直径,防止摆动件24的转动对安装腔体23的内壁产生刮痕损伤,安装腔体2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位移件26,检测组件9固定安装于位移件26的一侧,安装腔体23的内部固定有位移气缸27,位移气缸27的输出端和位移件26的一侧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盘25沿第一驱动电机21输出端的转动方向进行同向转动,由于摆动件24偏心安装于转动盘25表面凹槽的内部进而带动摆动件24沿转动盘25的转动方向作大于转动盘25转动直径的圆周运动,摆动件24的一侧通过螺栓或者卡槽装配结构和位移件26的一侧进行连接,摆动件24通过转动盘25转动的同时带动位移件26产生直线的往复运动,在位移件26进行运动过程中安装腔体23的内部固定有位移气缸27,位移气缸27的输出端和位移件26的一侧相连接,位移气缸27的运动方向和摆动件24带动位移件26的运动方向同步进行,保证位移件26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支撑性;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腔体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偏心件28,偏心件28的表面呈波浪状结构,位移件26的一侧安装有辅助件29,辅助件29滑动安装于偏心件28表面波浪状结构的一侧,位移件26在移动过程中,辅助件29沿偏心件28的表面进行同时滑动,通过设置偏心件28表面波浪形结构对辅助件29进行导向,防止在正常转动过程中出现辅助件29和偏心件28表面接触打滑的现象发生,造成运动阻力,安装腔体23的内部安装有定位件201,定位件201通过辅助件29对检测台202和位移件26滑动限位,检测组件9安装于位移件26的一侧,随着位移件26的运动直径变化而变化,可对端子进行不同横面的检测作业。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6-8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位移件2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台202,检测台202的一侧延伸安装有电磁器203,控制机柜1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矩形槽206,矩形槽20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拽动件207,拽动件207的内部和电磁器203电磁连接,对拽动件207产生相应的电磁吸,控制机柜1的一侧固定有检测槽205,检测槽205的结构和端子进行适配,对端子进行固定,其中,检测槽205的内部可排列导电体,利用外界电流给导电体进行通电,以此达到对端子导电性能的检测,实现多方式的检测功能;
检测槽205通过固定块204和矩形槽206的一侧相连接,进行固定支撑,矩形槽2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208,第一转动件208和外界驱动源相连接,外界驱动源为电机结构,矩形槽206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转动件208半径相适配的转动槽,矩形槽206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209,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在矩形槽206的内部留有间隙,拽动件207滑动安装于间隙之间且表面分别和第一转动件208、第二转动件209的一侧相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外界驱动源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转动件208进行同向旋转,通过皮带或者连接装配结构带动第二转动件209进行同步转动,其中外界驱动源的动力输出为正向和反向转动,转动槽分别开设于位移件26的两侧为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带动拽动件207提供抵接条件;
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在矩形槽206的内部同向转动进而带动拽动件207的滑动轨迹随着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的转动方向变化而变化,例如,当拽动件207通过电磁器203产生电磁吸力时,由于端子本身为铁质或者其它磁性材料组成保证导电的传输性能,与拽动件207产生吸力,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和拽动件207的电磁吸力产生感应,通过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抵接拽动件207进行滑动时,对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产生拉力,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拽动件207沿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的矢量方向进行滑动,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时,带动拽动件207沿检测槽205的矢量方向进行滑动,其中拽动件207和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通过导磁件或者感应吸力进行拉力的检测。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8-9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检测组件9包括检测腔91、视觉检测器92和环形腔93,视觉检测器92和环形腔93固定安装于检测腔91的内部,视觉检测器92的中心位置和环形腔93的中心位置相匹配,进行精确定位,环形腔93呈穿心中空状结构,对视觉检测器92提供检测通道,环形腔93的内部均匀排列有光源器94,对视觉检测器92检测过程中进行补光操作,检测台202和检测槽205为隔断状结构,在上述位移件26进行移动过程中,检测台202与检测槽205的一侧相靠近,环形腔93、视觉检测器92和检测槽205的顶部呈垂直状安装,检测腔91通过底座95安装于位移件26的一侧,对插于检测槽205一侧的端子进行不同位置的定位拍摄。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检测组件9,利用视觉检测器92通过相外界连接器与标准品做比对以此检测检测槽205一侧端子的合格程度,通过光源器94对产品打光,视觉检测器92捕捉到的端子照片与标准品照片作比对,以此区分实际产品的缺陷,在检测拍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盘25沿第一驱动电机21输出端的转动方向进行同向转动,由于摆动件24偏心安装于转动盘25表面凹槽的内部进而带动摆动件24沿转动盘25的转动方向作大于转动盘25转动直径的圆周运动,摆动件24的一侧通过螺栓或者卡槽装配结构和位移件26的一侧进行连接,摆动件24通过转动盘25转动的同时带动位移件26产生直线的往复运动,替代了传统的以电缸作为传输的驱动源,保证工作时的容错性和低成本性,检测组件9安装于位移件26的一侧,随着位移件26的运动直径变化而变化,可对端子进行不同横面的检测作业;
在进行产品检测的同时进一步通过拽动件207通过电磁器203产生电磁吸力,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在矩形槽206的内部同向转动进而带动拽动件207的滑动轨迹随着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的转动方向变化而变化,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抵接拽动件207进行滑动时,对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产生拉力,进行推拉力的检测,实现双工位的检测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检测精度高的特点。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0-11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控制机柜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组件6,控制机柜1的一侧安装有搬料机构4,搬料机构4包括搬运气缸41、限位板42和第二驱动电机43,限位板42的两侧分别对搬运气缸41和第二驱动电机43固定支撑,第二驱动电机43为传动带装配结构,第二驱动电机43的一侧贯穿限位板42转动安装有滑动轮47实现滑动轮47的转动,滑动轮47呈双向结构,限位板4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隔断件44,隔断件44为中心贯穿状结构,隔断件44的一侧为半弧形贯穿结构,隔断件44一侧半弧形贯穿状结构的两侧和滑动轮47双向结构之间相抵接,隔断件44的一侧连接有锁止架45,锁止架45的一侧安装有搬运件46,搬运件46位于输送组件6的顶端,搬运气缸41的输出端贯穿隔断件44中心贯穿状结构的内部和锁止架45的一侧万向相连接,隔断件4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调节锁止架45高度的调节槽,其中,第二驱动电机43的转动方向为正转和反转。
在该实施例中,输送组件6表面的端子通过搬运件46进行夹取,在夹取过程中,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3进行转动,带动滑动轮47进行旋转,滑动轮47沿隔断件44半弧形贯穿状结构转动时带动锁止架45和搬运件46发生位置变化,其中隔断件44表面半弧形贯穿状结构的直径大于搬料机构4到裁切机构3的直径,保证在搬运件46搬运过程中距离的容错性,在搬运件46和锁止架45通过隔断件44进行转动的同时,搬运气缸41的输出端和锁止架45为万向连接,不影响隔断件44转动的前提下通过隔断件44表面的调节槽进行高度设置,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43的转动联动上述结构进行连贯性操作;
实施例4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2-14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控制机柜1的顶部固定有裁切机构3,裁切机构3包括支撑件31、裁切腔体32和裁切气缸33,支撑件31和限位板42的底部相持平,安装高度相等,保证上述搬运件46夹取端子能准确移入到裁切机构3进行作业,裁切气缸33固定安装于裁切腔体32的顶部,裁切腔体3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衔接件34,裁切气缸33的输出端贯穿裁切腔体32固定安装于衔接件34的一侧,通过裁切气缸33输出端的启动带动衔接件34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作业,支撑件31的顶部固定有裁切台35,裁切台35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36,滑动槽3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夹持件37,来自上述搬运件46夹取的端子放置于夹持件37的顶部进行后续作业,支撑件31的一侧支撑有辅助气缸38;
辅助气缸38和支撑件31为可拆卸支撑,辅助气缸38输出端的一侧固定有换位件39,换位件39的表面开平行设有至少三组安装孔,辅助气缸38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于安装孔的内部,通过辅助气缸38改变安装的位置,对不同规格的夹持件37进行适配,始终保持夹持件37在滑动槽36内部的运动轨迹,换位件39一侧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适配件302和第二适配件303,第一适配件302和第二适配件303的两侧相适配并抵接于夹持件37的两侧,衔接件34的底部安装有裁切刀301,裁切刀301的一侧抵接于夹持件37的顶部,对位于夹持件37顶部的端子进行裁切作业。
实施例5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裁切机构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换机构5和收料件8,第一转换机构5包括第三驱动电机51、减速器52和第一转换件53,第三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52减速,第一转换件53固定安装于减速器52输出端的一侧,第一转换件53呈环形“Y”状结构,第一转换件5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54和夹爪55,第一转换件53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56,控制机柜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放置台57,第一放置台57和第二驱动气缸56的底部呈垂直状结构,第一驱动气缸54、夹爪55和第二驱动气缸56的结构相等,第一转换件53的转动半径和裁切腔体32的一侧相平行,夹爪55的一侧位于收料件8一侧的顶端。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4中通过夹持件37对端子完成裁切作业后,通过人工或者辅助气缸38使夹持件37退回换位件39的一侧,此时启动第三驱动电机51进行工作,第三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减速器52的输出端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换件53进行减速旋转,在减速旋转的过程中,第二驱动气缸56和第二驱动气缸56一侧的夹爪55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驱动气缸56和第二驱动气缸56一侧的夹爪55进行旋转,由于第一转换件53的转动半径和裁切腔体32的一侧相平行通过第二驱动气缸56一侧的夹爪55将端子进行抓取,其中第三驱动电机51的转动方向为正向和反向转动,带动夹持件37顶部端子放置于第一放置台57的顶部,逆时针转动第一转换件53时,第一驱动气缸54和第一驱动气缸54一侧的夹爪55将第一放置台57顶部的端子进行抓取位移至收料件8的一侧,由收料件8进行集中收集。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5所示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控制机柜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换机构7,第二转换机构7包括第四驱动电机71、第二转换件72和第二放置台73,第四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放置台73转动安装于第一放置台57的一侧,第二放置台73和第一驱动气缸54相平行,保证端子始终处于相同的水平面,第二转换件72和第二放置台73的一侧相连接,且和第一放置台57的一侧呈垂直状安装,第二放置台73的表面固定有承接件74,承接件74的一侧和检测槽205的一侧相持平,第四驱动电机71的旋转方向为正转和反转,第四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顺时针转动180度过程中,带动第二转换件72和第二放置台73进行相同方向的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换件72将第一放置台57表面的端子进行抓取,反向操作第四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顺时针转动180度,将端子转于180度的相反方向,由图1-3所示,第二转换机构7和位移机构2为向对状态,其中承接件74的一侧和检测槽205的一侧相持平,承接件74为放置端子的平台,为检测槽205在检测过程中,等待放置时使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以第二转换件72抓取端子为例,第二放置台73的底部安装有纵向驱动件75,纵向驱动件75的滑动端和第二放置台73的底部相连接,纵向驱动件7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件76,横向驱动件76的输出端和纵向驱动件75的底部连接安装,对第四驱动电机71、第二转换件72、第二放置台73和承接件74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调节,使第二转换件72所抓取的端子与检测槽205向对,启动横向驱动件76进行横向操作,带动第二转换件72抓取的端子插于检测槽205的内部,完成上述实施例1-2中对端子的检测作业,在面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时,横向驱动件76反向操作上述步骤将第二转换件72抓取的端子放置于承接件74的表面或者人工进行统一处理,统一处理为显而易见的公知常识,不加以赘述,以此完成端子作业过程。
上述实施例1-5中,抓取端子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气缸夹爪结构,优选地为气缸结构,保证输出动力的同时,在成本使用过程中,将能源消耗最低化。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端子沿输送组件6的表面进行传输至搬料机构4的一端,通过搬料机构4的搬运转动和适当的高度调整将端子由输送组件6的表面搬运至裁切机构3的一侧进行冲切。
S2:冲切完成后的端子由第一转换机构5正向至裁切机构3的一侧,将端子转换至第一放置台57的一侧进行放置,通过第二转换机构7180度的转动将第一放置台57顶部的端子进行抓取,第二转换机构7再进行180度的反向转动将端子放置第二转换机构7的一侧,通过横向驱动件76和纵向驱动件75的横向或者纵向的运动调节,将第二转换机构7抓取的端子贴合于检测槽205的内部完成端子的插装。
S3:端子插装完成后,利用检测组件9通过位移机构2的运动对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进行多方位拍摄对比,且通过电磁器203对拽动件207的内部产生电磁吸力,由第一转动件208和第二转动件209的转动带动拽动件207进行反向拉伸,对检测槽205内部的端子进行拉力检测。
S4:检测合格后的端子通过纵向驱动件75和横向驱动件76的沿上述步骤反向运动回至原点,第二转换机构7反向转动回正直第一放置台57的顶端,将端子放置于第一放置台57的顶部,最后第一转换机构5反向转动,由第一转换机构5的一端将端子转换至收料件8的一侧进行输送至收料件8的内部进行后续的组装或者其他作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控制机柜,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显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机构和检测组件,所述位移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固定架和安装腔体,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和安装腔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摆动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摆动件呈偏心状结构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动盘表面凹槽的内部,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位移件,所述检测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位移件的一侧;
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固定有位移气缸,所述位移气缸的输出端和所述位移件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位移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一侧延伸安装有电磁器,所述控制机柜的一侧固定有检测槽,所述控制机柜的一侧连接安装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拽动件,所述拽动件的内部和所述电磁器电磁连接,所述检测台和检测槽为隔断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偏心件,所述偏心件的表面呈波浪状结构,所述位移件的一侧安装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滑动安装于所述偏心件表面波浪状结构的一侧,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通过所述辅助件对所述检测台和位移件滑动限位;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腔、视觉检测器和环形腔,所述视觉检测器的中心位置和所述环形腔的中心位置相匹配,所述环形腔呈穿心中空状结构,所述环形腔的内部均匀排列有光源器,所述环形腔、视觉检测器和所述检测槽的顶部呈垂直状安装,所述安装腔通过底座安装于所述位移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槽通过固定块和所述矩形槽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矩形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外界驱动源相连接,所述外界驱动源为电机结构,所述矩形槽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半径相适配的转动槽,所述矩形槽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在矩形槽的内部留有间隙,所述拽动件滑动安装于间隙之间且表面分别和所述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的一侧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组件,控制机柜的一侧安装有搬料机构,所述搬料机构包括搬运气缸、限位板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对所述搬运气缸和第二驱动电机固定支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传动带装配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贯穿限位板转动安装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呈双向结构,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隔断件,所述隔断件为中心贯穿状结构,所述隔断件的一侧为半弧形贯穿结构,所述隔断件一侧半弧形贯穿状结构的两侧和所述滑动轮双向结构之间相抵接,所述隔断件的一侧连接有锁止架,所述锁止架的一侧安装有搬运件,所述搬运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顶端,所述搬运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隔断件中心贯穿状结构的内部和所述锁止架的一侧万向相连接,所述隔断件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调节锁止架高度的调节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固定有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支撑件、裁切腔体和裁切气缸,所述支撑件和所述限位板的底部相持平,所述裁切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裁切腔体的顶部,所述裁切腔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衔接件,所述裁切气缸的输出端贯穿裁切腔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衔接件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固定有裁切台,所述裁切台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夹持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支撑有辅助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气缸和所述支撑件为可拆卸支撑,所述辅助气缸输出端的一侧固定有换位件,所述换位件的表面开平行设有至少三组安装孔,所述辅助气缸输出端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换位件一侧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适配件和第二适配件,所述第一适配件和第二适配件的两侧相适配,所述衔接件的底部安装有裁切刀,所述裁切刀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夹持件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换机构和收料件,所述第一转换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减速器和第一转换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减速器减速,所述第一转换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器输出端的一侧,所述第一转换件呈环形“Y”状结构,所述第一转换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和夹爪,所述第一转换件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放置台,所述第一放置台和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底部呈垂直状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夹爪和第二驱动气缸的结构相等,所述第一转换件的转动半径和所述裁切腔体的一侧相平行,所述夹爪的一侧位于所述收料件一侧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柜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换机构,所述第二转换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二转换件和第二放置台,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放置台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所述第二放置台和第一驱动气缸相平行,所述第二转换件和所述第二放置台的一侧相连接,且和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呈垂直状安装,所述第二放置台的表面固定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的一侧和所述检测槽的一侧相持平,所述第二放置台的底部安装有纵向驱动件,所述纵向驱动件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放置台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纵向驱动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件,所述横向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纵向驱动件的底部连接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的 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端子沿输送组件的表面进行传输至搬料机构的一端,通过搬料机构的搬运转动和适当的高度调整将端子由输送组件的表面搬运至裁切机构的一侧进行冲切;
S2:冲切完成后的端子由第一转换机构正向至裁切机构的一侧,将端子转换至第一放置台的一侧进行放置,通过第二转换机构180度的转动将第一放置台顶部的端子进行抓取,第二转换机构再进行180度的反向转动将端子放置第二转换机构的一侧,通过横向驱动件和纵向驱动件的横向或者纵向的运动调节,将第二转换机构抓取的端子贴合于检测槽的内部完成端子的插装;
S3:端子插装完成后,利用检测组件通过位移机构的运动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多方位拍摄对比,且通过电磁器对拽动件的内部产生电磁吸力,由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拽动件进行反向拉伸,对检测槽内部的端子进行拉力检测;
S4:检测合格后的端子通过纵向驱动件和横向驱动件的沿上述步骤反向运动回至原点,第二转换机构反向转动回正直第一放置台的顶端,将端子放置于第一放置台的顶部,最后第一转换机构反向转动,由第一转换机构的一端将端子转换至收料件的一侧进行输送至收料件的内部进行后续的组装或者其他作业。
CN202111540102.9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Active CN114400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102.9A CN114400486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102.9A CN114400486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0486A CN114400486A (zh) 2022-04-26
CN114400486B true CN114400486B (zh) 2022-07-15

Family

ID=81226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0102.9A Active CN114400486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0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49154B (zh) * 2024-04-15 2024-10-18 安徽越洋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引出线端子自动压合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720A (zh) * 2017-09-27 2018-04-13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和工艺方法
WO2020026912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および端子挿入方法
CN110875568A (zh) * 2019-12-05 2020-03-10 苏州艾欧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插针机
CN211981114U (zh) * 2020-03-27 2020-11-20 苏州汉特士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端子料带检测裁切一体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720A (zh) * 2017-09-27 2018-04-13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连接器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和工艺方法
WO2020026912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端子挿入装置および端子挿入方法
CN110875568A (zh) * 2019-12-05 2020-03-10 苏州艾欧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插针机
CN211981114U (zh) * 2020-03-27 2020-11-20 苏州汉特士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端子料带检测裁切一体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0486A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8950B (zh) 全自动双头压接端子插入机
CN108080958A (zh) 一种法兰全自动钻孔机的去毛刺装置
CN112452818B (zh) 一种电源线自动测试系统
CN112828571B (zh) 一种自动插线机
CN114400486B (zh) 一种端子线自动组装设备及组装工艺
CN109227111B (zh) 一种led光电模组零配件自动化插接装配的设备
CN209624753U (zh) 一种开关电源自动老化测试设备
CN215268191U (zh) 一种连接器的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12338345A (zh) 一种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用铜排进行压焊的装置
CN116519714B (zh) 一种金属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09968319A (zh) 一种用于插线的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9650071B (zh) 一种液晶屏排插机
CN111751649A (zh) 一种高压逆变器性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8879493B (zh) 剥线机
CN111055118B (zh) 一种自动穿芯棒设备
CN209896414U (zh) 一种dc充电端子自动焊线机
CN116275435B (zh) 自动化焊接生产设备
CN108712827B (zh) 一种印制板与插针自动组装设备
CN115236466B (zh) 一种全自动继电器检测机
CN112743311B (zh) 一种插板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及插板的装配方法
CN214322428U (zh) 一种插板的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9257883B (zh) 一种pcb板研发用多工位载物台
CN219688307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镀锡机上料机构
CN213495004U (zh) 一种蝴蝶状工件ccd全检装置
CN111682460A (zh) 一种全自动去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