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383217B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3217B
CN114383217B CN202111524035.1A CN202111524035A CN114383217B CN 114383217 B CN114383217 B CN 114383217B CN 202111524035 A CN202111524035 A CN 202111524035A CN 114383217 B CN114383217 B CN 114383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ulating device
flow regulating
air conditioner
compressor
targe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40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3217A (zh
Inventor
王飞
吴丽琴
许文明
李晓
张鹏
武常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40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3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3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3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25Expansion valves having two or more valv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5Flow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和/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将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和/或,将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为了能够调节换热器管路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路,在换热器上增加了可双向导通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利用压缩机频率控制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能够改变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路,减少冷媒在热器管路中的压损,同时,减少流经路径降低功耗,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起冷凝放热作用,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起蒸发吸热作用,以降低室内温度;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起蒸发吸热作用,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起冷凝放热作用,以提升室内温度。如此,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调节。
目前,为保证室外换热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性能需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具有多条换热管路和与换热管路连通的旁通管路。在旁通管路上设置单向阀,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单向阀导通使多条换热管路组成并联通路;制冷模式下单向阀截止使多条换热管路组成串联通路,从而实现换热器的可变分流。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具有可变分流功能的空调器能够满足制热或制冷性能需求,但是当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稳定时,用户无法直接调节室外换热器管路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经流路,过冷段过长会增大系统的压损,制冷功耗上升,导致室外换热器不能发挥换热最佳性能,进而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综合考虑制热运行或制冷运行,调节换热管路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经流路,进而降低功制冷耗,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空调器的换热器包括:
串联设置的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
过冷旁通管,与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的第一管段并联连接;
分流旁通管,与第一管段和换热管组的第二管段并联连接;
过冷旁通管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分流旁通管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均可双向导通;
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和/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
将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和/或,将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包括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包括:
换热管组;
过冷管组,与换热管组串联连接;且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构成单列排布结构的流路;
过冷旁通管,过冷旁通管与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的第一管段并联连接;
分流旁通管,分流旁通管与第一管段和换热管组的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并联连接;
过冷膨胀阀,设置于过冷旁通管上;
分流膨胀阀,设置于分流旁通管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为了能够调节换热器管路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路,在换热器上增加了可双向导通的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利用压缩机频率控制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能够改变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经流路,减少冷媒在热器管路中的压损,同时,减少流经路径降低功耗,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保证用户持续制冷的需求,有利于整机的运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制冷模式下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制热模式下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下流量调节装置开度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下流量调节装置开度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下流量调节装置开度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换热管组;2:过冷管组;3:过冷旁通管;4:第一流量调节装置;5:分流旁通管;6:第二流量调节装置;
100: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家电设备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及智能应用的特征,智能家电设备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例如智能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用户对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一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和四通阀组成,其中四通阀用来改变冷媒循环系统内冷媒的流向。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通过四通阀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内换热器,最终回到压缩机重新压缩。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通过四通阀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依次经过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最终回到压缩机重新压缩。
具有可变分流功能的空调器,其室内换热器和/或室外换热器的内部冷媒的流通路径能够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而发生改变。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通路径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模式而发生改变。
如图1所示,室外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1、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分流旁通管5、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其中,过冷管组2与换热管组1是串联连接的,且过冷管组2和换热管组1构成单列排布结构的流路;过冷旁通管3与过冷管组2和第一管段并联连接;分流旁通管5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并联连接;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设置于过冷旁通管3上;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设置于分流旁通管5上;换热管组1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
可选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均可双向导通,其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为电磁阀或电子膨胀阀。
本文中,换热管组1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可以为换热管组1的与过冷管组2相连的,与过冷旁通管3相并联的换热管组1的一段,第二管段可以为换热管组1除第一管段之外的部分,其中,第二管段与分流旁通管5并联的部分为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第二管段的除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外的部分为第二管段的其他管段。
本文中,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可以为第一节点,第一管段与分流旁通管5的并联节点可以为第二节点,第一管段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可以为第三节点,分流旁通管5与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的并联节点可以为第四节点。
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如图2所示,冷媒在第二管段、第一管段、过冷管组2中流通,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从第四节点进入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流经第三节点,到第一管段,流经第二节点,到过冷管组2,控制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关闭,因此在制冷运行时,冷媒从第四节点到第一节点的流通过程,不流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即,冷媒从第四节点到第一节点的流通过程,不流经过冷旁通管3和分流旁通管5,冷媒通过换热管组1的第二管段到第一管段,然后经过过冷管组2,使冷媒在经过过冷管组2的时候得到再冷却,使冷媒能够充分冷却,使其不会过快蒸发,从而提高制冷运行过程的换热效率。
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如图3所示,冷媒在过冷旁通管3、第一管段、分流旁通管5中流通,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从第一节点进入过冷旁通管3,并在第一节点分流两路,一路流向过冷管组2,另一路流向过冷旁通管3,流向过冷旁通管3的冷媒流到第三节点,在点三节点再次分流两路,一路流向第一管段,在第二节点,流经过冷管组2的一路冷媒与流经第一管段的一路冷媒汇合,流向分流旁通管5,在第三节点的另一路流向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在第四节点,流经分流旁通管5的一路冷媒与流经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的一路冷媒汇合,流向第二管段的其他管段,形成三路分流。
这样,通过合理地布置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以及在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在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截止、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导通,实现了空调器的可变分流功能。但是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不稳定时,过冷段过长会增大系统的压损,制冷功耗上升。这里,若室内换热器具有上述换热通路,则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在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导通、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截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包括:
S10: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20:处理器100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和/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
S30:将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和/或,将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
在空调开机或制冷制热切换时,若此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则需要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截止,即形成一条流路;若此时空调器开机运行制热模式,则需要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导通,即形成多条并联流路。
由于空调器的压力不稳定,难以满足不同模式下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量和冷媒流经流路。此时,适时调整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和/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以减少冷媒在热器管路中的压损,减少流经路径降低功耗,进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可选地,处理器100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和/或,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其中,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不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需求也不同;并且室外温度影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影响冷媒的流速和流量。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室外温度,获得压缩机的频率;因此处理器100依据运行模式和室外温度确定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这里,空调器设有用于监测室外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电连接于处理器100并向处理器100实时发送室外温度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越高,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冷媒从第一总口进入室外换热器。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从第四节点进入分流旁通管,流经第二节点,到过冷管组2。这样,减少了冷媒流经路径;此时若室外温度较低,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较低,冷媒循环速度相对较慢。在第二流量调节装置4开度较小的情况下,冷媒流量较少,减少换热面积,进而会减少系统的压损,降低功耗。随时空调器的持续运行,室外温度逐渐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冷媒循环速度相对较快,进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4的开度逐渐变大。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随着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至设定目标频率,此时,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均关闭,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形成一条流路。
可选地,如图5所示,处理器100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S21: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一设定频率,确定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第一目标开度;
S22:将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一目标开度;
S23: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以第一目标转速进行转动。
可选地,第一设定频率的取值范围为25Hz至35Hz。示例地,第一设定频率可以选取25Hz、30Hz、35Hz中的任一数值。这里第一设定频率优选30Hz。
可选地,第一目标开度的开度大小取决于第一设定频率的取值范围。如,第一设定频率为25Hz,第二流量调节装置阀口打开40%;第一设定频率选取30Hz,第二流量调节装置阀口打开50%;第一设定频率选取35Hz,第二流量调节装置阀口打开6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一目标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一目标开度之后,处理器100还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以第一目标转速进行转动。以减小空调器能耗。
可选地,如图6所示,处理器100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S31: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大于第一设定频率,小于第二设定频率,确定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第二目标开度,第二目标开度大于第一目标开度。
S32:将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二目标开度;
S33: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以第二目标转速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升高到一定频率后,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的随之变大,冷媒的流速加快,进而增加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量。冷媒为气态,伴随冷媒依次经过分流旁通管5和过冷管组2,冷媒的状态逐渐经过气液混合,经过过冷管组2,最后在第一节点流出的冷媒保证充分冷凝为液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二目标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二目标开度之后,处理器100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从第一目标转速升高至第二目标转速,加快换热器换热,从而提高空调器整机系统的制冷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小于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压缩机运行频率较低,为了使冷媒能够直接经过过冷管组2换热,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始终大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的情况下,这样,才能保证冷媒经过过冷管组2内后直接从第二总口流出,完成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越高,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冷媒从第二总口进入室外换热器。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从第一节点进入过冷旁通管,流经第三节点,到换热管组1的第二管段。这样,减少了冷媒流经路径;此时若室外温度较低,则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较低,冷媒循环速度相对较慢。在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开度较小的情况下,冷媒流量较少,减少换热面积,进而会减少系统的压损,降低功耗。随时空调器的持续运行,室外温度逐渐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冷媒循环速度相对较快,进而第一流量调节装置6的开度逐渐变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冷媒不会经过经过过冷管路,减小系统压损,进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至设定目标频率,此时,第一流量调节装置4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6均打开,换热管组1、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和分流旁通管5形成多条并联流路。
可选地,如图7所示,处理器100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S41: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三设定频率,确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目标开度;
S42:将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从第一节点流入,阻力较大,为了减少流路阻力损失,多路分流能更好的降低整机功率。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三设定频率,此时,冷媒的流速较慢,进而换热器中的冷媒流量较少。冷媒依次经过过冷旁通管3和换热管组1的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最后在第一总口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第二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管组;过冷管组,与换热管组串联连接;且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构成单列排布结构的流路;过冷旁通管,过冷旁通管与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的第一管段并联连接;分流旁通管,分流旁通管与第一管段和换热管组的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并联连接;过冷膨胀阀设置于过冷旁通管上;分流膨胀阀设置于分流旁通管上。
结合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和存储器(memory)1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和总线103。其中,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2、存储器101可以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100可以调用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器包括:
串联设置的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
过冷旁通管,与所述过冷管组和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一管段并联连接;
分流旁通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二管段并联连接;
所述过冷旁通管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分流旁通管设置有第二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均可双向导通;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和/或,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
将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和/或,将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目标开度;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越高,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越大;
在空调器制冷运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一设定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第一目标开度;
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大于第一设定频率、小于第二设定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第二目标开度,所述第二目标开度大于所述第一目标开度;其中,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小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情况下,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越高,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三设定频率,确定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为目标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确定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目标开度,包括:
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三设定频率,确定第二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小于第一设定频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大于第一设定频率、小于第二设定频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为截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逐渐升高至设定目标频率,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和第二流量调节装置均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一目标开度之后,还包括:
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以第一目标转速进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度调节至第二目标开度之后,还包括:
控制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从第一目标转速升高至第二目标转速;
使换热器的风机转速以第二目标转速进行转动。
10.一种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管组;
过冷管组,与所述换热管组串联连接;且所述过冷管组和所述换热管组构成单列排布结构的流路;
过冷旁通管,所述过冷旁通管与所述过冷管组和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一管段并联连接;
分流旁通管,所述分流旁通管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换热管组的第二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并联连接;
过冷膨胀阀,设置于所述过冷旁通管上;
分流膨胀阀,设置于所述分流旁通管上。
13.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202111524035.1A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383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035.1A CN114383217B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4035.1A CN114383217B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217A CN114383217A (zh) 2022-04-22
CN114383217B true CN114383217B (zh) 2024-05-24

Family

ID=8119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4035.1A Active CN114383217B (zh) 2021-12-14 2021-12-14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3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1096A1 (zh) * 2021-09-19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4383218B (zh) * 2021-12-14 2024-03-19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5289647B (zh) * 2022-07-26 2025-03-21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5226641B (zh) * 2022-07-29 2024-06-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调节宠物舱温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587A (ja) * 1997-07-18 1999-02-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220616A (ja) * 2010-04-09 2011-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装置
WO2012147336A1 (ja) * 2011-04-25 2012-11-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444142A (zh) * 2018-05-17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751754A (zh) * 2019-01-10 2019-05-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JP2020020576A (ja) * 2019-11-08 2020-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11094875A (zh) * 2017-08-29 2020-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凝器和具备冷凝器的制冷装置
JP2020073854A (ja) * 2020-02-06 2020-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880144A (zh) * 2021-01-29 2021-06-0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CN114383218A (zh) * 2021-12-14 2022-04-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7587A (ja) * 1997-07-18 1999-02-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220616A (ja) * 2010-04-09 2011-11-04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凍装置
WO2012147336A1 (ja) * 2011-04-25 2012-11-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3518107A (zh) * 2011-04-25 2014-01-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11094875A (zh) * 2017-08-29 2020-05-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凝器和具备冷凝器的制冷装置
CN108444142A (zh) * 2018-05-17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751754A (zh) * 2019-01-10 2019-05-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JP2020020576A (ja) * 2019-11-08 2020-0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073854A (ja) * 2020-02-06 2020-05-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880144A (zh) * 2021-01-29 2021-06-0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CN114383218A (zh) * 2021-12-14 2022-04-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3217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83217B (zh)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83218B (zh)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4353249A (zh)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
WO2024051020A1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WO2023010956A1 (zh) 冷热源热泵集成系统及用于其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EP3835686A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4113970A1 (zh) 新风机控制方法、装置、新风机及存储介质
WO2024021439A1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N116518480A (zh) 空调及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865165A (zh) 用于空调器除霜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6576555B (zh) 空调系统和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17091204A (zh) 空调器、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183402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KR20150146212A (ko) 냉장고 냉각장치 및 냉장고 냉각장치 제어방법
CN119508985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738940B (zh) 用于空调器制冷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WO2024131041A1 (zh) 换热系统、空调和冷藏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8912661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JP7008658B2 (ja)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8705723A (zh) 用于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系统、存储介质
CN119826387A (zh) 复合空调系统及用于复合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8049732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8912660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8049730A (zh) 用于控制调温系统的方法及装置、调温系统、存储介质
CN118066724A (zh) 双级复叠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冻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Fei

Inventor after: Wu Liqin

Inventor after: Xu Wenming

Inventor after: Li Xiao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

Inventor after: Wu Changying

Inventor before: Xu Wen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F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Peng

Inventor before: Wu Changy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No. 118 Jinliu South Road,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450048

Applicant after: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