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7762B - 电动躺椅 - Google Patents
电动躺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87762B CN114287762B CN202110881036.5A CN202110881036A CN114287762B CN 114287762 B CN114287762 B CN 114287762B CN 202110881036 A CN202110881036 A CN 202110881036A CN 114287762 B CN114287762 B CN 1142877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dge
- groove
- internal gear
- supporting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51 slip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2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2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 A47C1/025—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by means of a rack-and-pinion or like gear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e.g. one gear without sun gea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 A47C1/02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 A47C1/024—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 A47C1/0242—Reclining or easy chairs having independently-adjustable supporting parts the parts, being the back-rest, or the back-rest and seat unit, having adjustable and lockable inclination by electric mo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躺椅,目的为提供可通过在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直接/简介地被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接触支撑并被配备于内齿轮中的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接触支撑,以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保障强度)的电动躺椅。本发明作为通过楔块的动作使结合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的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电动躺椅;使得在内齿轮的收容槽内以冲缘加工部为中心维持一定半径的支撑槽形成段差,使楔块以可沿着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内,而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或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并通过载荷的分散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躺椅(DEVICE RECLINER FOR VEHICLE),尤其涉及一种在内齿轮的收容槽内部形成支撑槽,楔块以可沿着所述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当受到载荷时,楔块的一侧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或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从而可以对在躺椅中产生的载荷进行分散并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的电动躺椅。
背景技术
通常,躺椅可以对相对于坐垫的座椅靠背前后方向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在躺椅动作时确保部件之间的强大的结合力而保障乘客的安全,分为通过乘客的操纵杆操作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手动型以及通过开关操作借助于电机的动力自动动作的电动型。
现有的电动躺椅如图16所示,包括与座椅靠背(未图示)结合且形成有内齿槽2a的内齿轮2以及形成有外齿槽3a的外齿轮3,所述内齿轮2以及外齿轮3在结构上是通过不同的齿轮大小(齿轮齿数)以及不同的节圆直径(PCD:Pitch Circle Diameter)在组装状态下使得外齿轮3偏心结合到内齿轮2中,从而在通过介于两者之间的空间的一对楔块(Wedge)4、5维持偏心状态的同时,维持锁定(Locking)状态或可使躺椅动作的解锁(Unlocking)状态。图16中的未说明编号1是指操作杆座,3b是指压入固定到外齿轮中的轴承,而6是指楔块弹簧。
但是,当如上所述的现有的躺椅在座椅靠背的前方或后方受到冲击载荷时,载荷将通过内齿轮与外齿轮的齿合部位传递到外齿轮中,而传递到外齿轮中的载荷将通过楔块以及凸轮传递到外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从而导致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的现象。尤其是,当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时,内齿轮的内齿槽与外齿轮的外齿槽之间的齿合将分离,从而导致集中受到冲击载荷的部位的齿槽发生破损等安全强度下降的问题。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613449号(2016.04.12)
(专利文献2)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003718号(2010.12.17)
(专利文献3)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711826号(2017.02.24)
(专利文献4)注册专利公报注册编号第10-1938576号(2019.01.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在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直接/简介地被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接触支撑并被配备于内齿轮中的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接触支撑,从而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保障强度)的电动躺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在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传递到楔块中的载荷(外力)传递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以及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而对载荷进行分散,并通过载荷的分散提升躺椅的动作性以及耐久性的电动躺椅。
本发明作为通过楔块的动作使得结合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的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电动躺椅;
使得在内齿轮的收容槽内以冲缘加工部为中心维持一定半径的支撑槽形成段差,并使得楔块以可沿着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内,从而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或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并通过载荷的分散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
本发明可以在躺椅因为冲击等原因受到可能会导致躺椅的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的程度的载荷时,使得楔块的一侧被内齿轮的支撑槽的一侧接触支撑并对传递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的载荷进行分散,从而防止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并借此维持内齿轮与外齿轮的稳定的齿合状态。
本发明可以通过将在楔块上凸出形成的支撑凸起插入组装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从而在躺椅收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的支撑凸起被内齿轮的支撑槽接触支撑并借此提升保障强度(最大强度)的高强度电动躺椅。
本发明可以通过将楔块的支撑凸起与内齿轮收容槽的支撑槽以相隔一定间隙G的方式组装安装,确保楔块可以通过操作杆座顺畅地执行旋转动作。
本发明不仅可以适用于安装有凸轮的电动躺椅,还可以适用于没有安装凸轮的电动躺椅。
附图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另一例示图。
图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内齿轮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楔块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5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组装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6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一例示图。
图7是对图6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8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二例示图。
图9是对图8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10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三例示图。
图11是对图10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1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没有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1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没有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另一例示图。
图1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四例示图。
图15是对图14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图16是对现有的躺椅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操作杆座
11:第一动作凸起
12:第二动作凸起
20、20a、20b、20c:楔块
21:支撑凸起
21a:凸起段差面
21b:凸起外周面
22:楔块主体
22a:楔块内周面
22b:楔块外周面
23:一侧端部
24:另一侧端部
25:弹簧支撑槽
30:凸轮
31:凸轮中央孔
32:楔块接触面
33:凸轮主体
34:凸轮凸起
40:内齿轮
41:收容槽
41a:内侧面
41b:第一内侧面
41c:第二内侧面
42:冲缘加工部
43:支撑槽
43a:内侧段差面
43b:外侧段差面
44:内齿槽
50:外齿轮
51:轴承
52:外齿槽
53:中央孔
60:楔块弹簧
70:楔块罩
80:躺椅罩
100、100`:电动躺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作为通过操作杆座旋转驱动时的楔块的动作使得结合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的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电动躺椅;
使得在内齿轮的收容槽内以冲缘加工部为中心维持一定半径的支撑槽形成段差,并使得楔块的一侧以可沿着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内,从而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双重接触支撑,或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
即,本发明作为通过操作杆座使得楔块以及凸轮旋转动作并借此使得一侧与内齿轮齿合的外齿轮发生旋转的电动躺椅,或通过操作杆座使得楔块旋转动作并借此使得一侧与内齿轮齿合的外齿轮发生旋转的电动躺椅;
在对内齿轮进行收容的内齿轮的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段差并形成支撑槽,并使得楔块的一侧以可沿着所述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内,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或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从而将传递到楔块中的载荷(外力)同时传递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以及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并通过载荷的分散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如图1至图11所示的包括:配备有凸轮30、楔块20、楔块弹簧60以及冲缘加工部42的内齿轮40;压入安装有轴承51的外齿轮50;以及,操作杆座10;的所有电动躺椅100,或
如图12至图15所示的包括:配备有楔块20、楔块弹簧60以及冲缘加工部42的内齿轮40;压入安装有轴承51的外齿轮50;以及,操作杆座10;的所有电动躺椅100`,因此电动躺椅的构成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结合附图对配备或没有配备凸轮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对适用本发明的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另一例示图,图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内齿轮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楔块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5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组装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6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一例示图,图7是对图6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8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二例示图,图9是对图8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10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三例示图,图11是对图10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本发明可以包括:内齿轮40,在中央凸出形成冲缘加工部42,在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内齿槽44,以位于冲缘加工部42与内齿槽44之间的方式在收容槽的内侧面41a以一定深度形成支撑槽43;
凸轮30,以一侧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接触的方式安装;
外齿轮50,沿着外周面形成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44齿合的外齿槽52,可供轴承51压入固定并被偏心插入到内齿轮的收容槽41内;
一对楔块20,配置在外齿轮的轴承51与凸轮30之间,以一侧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43内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
操作杆座10,一侧嵌入结合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内,可对楔块20以及凸轮30进行旋转驱动。
所述内齿轮4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收容槽41,可供外齿轮50偏心插入;内齿槽44,沿着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且一侧与外齿轮的外齿槽52齿合;冲缘加工部42,以位于收容槽41的中央的方式凸出形成;以及,支撑槽,以位于内齿槽44与冲缘加工部42之间且在收容槽的内侧面41a形成段差的方式以一定深度形成。
即,适用本发明的内齿轮40在对凸轮30、一对楔块20以及外齿轮50进行收容的收容槽41内形成与收容槽内侧面41a形成段差的支撑槽43,从而使得收容槽41以及支撑槽43形成双重凹槽结构。
所述支撑槽43可供楔块20的一侧插入,从而在因为座椅靠背受到冲击而导致躺椅受到较大载荷作用时,使得插入到支撑槽内的楔块的一侧被支撑槽43的内侧段差面43a接触支撑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从而提升躺椅的最大强度。
所述支撑槽43,以位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与内齿槽44之间的方式在收容槽内侧面41a以冲缘加工部42为中心维持一定半径的环状形态形成。
此外,所述收容槽41的内侧面41a通过支撑槽43分为第一内侧面41b以及第二内侧面41c。此外,所述收容槽41的内侧面41a,包括:第一内侧面41b,位于支撑槽43与冲缘加工部42之间,可对凸轮30以及楔块20或凸轮30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安置支撑;以及,第二内侧面41c,位于支撑槽43与内齿槽44之间,可对外齿轮50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安置支撑。
此外,所述支撑槽43,包括:内侧段差面43a;以及,外侧段差面43b,以与所述内侧段差面43a相隔一定距离的方式形成;所述内侧段差面43a在受到载荷作用时,对楔块的支撑凸起21进行接触支撑,而外侧段差面43b以通过与楔块的支撑凸起相隔一定距离而不会发生接触的方式形成,从而确保楔块可以通过操作杆座顺畅地执行旋转动作。
此时,所述内侧段差面43a与第一内侧面41b连接,而外侧段差面43b与第二内侧面41c连接。
所述凸轮30,可以起到将操作杆座10的旋转力传递到外齿轮50的功能以及通过使一侧与楔块20以及冲缘加工部42贴紧接触而维持躺椅的锁定状态的功能。
所述凸轮30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可以包括:凸轮主体33,形成可供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插入的凸轮中央孔31,配备一侧与楔块20接触的楔块接触面32;以及,凸轮凸起34,在没有形成楔块接触面32的凸轮主体33的另一侧凸出形成,一侧与操作杆座10接触。
所述凸轮主体33在一侧一体形成楔块接触面32,而在另一侧一体形成凸轮凸起34,楔块接触面32的一侧分别被楔块20的一侧接触支撑,从而在凸轮30与轴承51之间产生与楔块20的摩擦力并借此维持躺椅的锁定状态。
所述凸轮凸起34与旋转动作的操作杆座10的一侧,即根据操作杆座10的旋转方向与第一动作凸起11或第二动作凸起12接触,从而将操作杆座的旋转力传递到凸轮主体33。
如上所述构成的凸轮30的凸轮中央孔31被插入到冲缘加工部42,并以可转动地安置支撑在内齿轮收容槽41的内侧面41b上的方式组装安装到内齿轮中。
所述外齿轮50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中心部形成可供轴承51压入安装的中央孔53,沿着外周面连续形成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44齿合的外齿槽52,外齿槽52的一侧以与内齿轮的内齿槽44一侧齿合的方式插入安装到内齿轮的收容槽41内。
所述楔块20如图1以及图2所示,成对形成具有相同构成的2个楔块,以相互对称的方式配置在外齿轮的轴承51与凸轮30之间,起到使得内齿轮的内齿槽44与外齿轮的外齿槽52维持偏心齿合状态的功能以及维持躺椅的锁定状态的功能。
所述楔块20采用其宽度从配备弹簧支撑槽25的一侧端部23向与操作杆座10的一侧接触的另一侧端部24逐渐减小的楔子形状。
所述楔块20,包括:楔块主体22,以位于凸轮30与轴承51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21,以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43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一体形成。
所述楔块主体22的楔块外周面22b被外齿轮的轴承51接触支撑,而楔块内周面22a的一侧被凸轮的楔块接触面32一侧接触支撑。
所述支撑凸起21从楔块主体的一侧端部23到另一侧端部24与楔块主体22一体形成,从而在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凸起段差面21a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43a接触支撑。
所述楔块20以楔块内周面22a与凸起段差面21a形成段差的方式在楔块主体22形成支撑凸起21,如图4中的(a)所示,楔块20a可以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大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楔块20以楔块内周面22a与凸起段差面21a形成段差的方式在楔块主体22形成支撑凸起21,如图4中的(b)所示,楔块20b可以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小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此外,所述楔块20可以以与一侧被凸轮30接触支撑的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22a与被插入到支撑槽43内的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一体形成的方式构成,即以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22a与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没有段差而一体延长形成的方式构成。作为一实例,所述楔块20如图4中的(c)所示,楔块内周面22a与凸起段差面21a可以一体延长形成,即楔块20c可以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等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即,楔块20a可以以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22a相当于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且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相当于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22a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所述楔块20由如图4中的(a)所示的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大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的楔块20a构成时,凸轮30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以安置在收容槽的内侧面即第1内侧面41b中的方式进行安装。
此外,在所述楔块20由如图4中的(b)所示的以楔块主体的宽度W1小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在楔块主体22中凸出形成支撑凸起21的楔块20b构成时,凸轮30如图8以及图9所示,以安置在收容槽的第1内侧面41b以及支撑凸起21中的方式进行安装。
此外,在所述楔块20由如图4中的(c)所示的以楔块主体的宽度W1等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楔块主体22与支撑凸起21一体形成的楔块20c构成时,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凸轮以楔块接触面32位于收容槽的支撑槽43上的方式进行安装。
此时,所述楔块主体的宽度W1是指从楔块主体的楔块外周面22b到楔块内周面22a为止的长度(距离),而支撑凸起的宽度W2是指从支撑凸起的凸起外周面21b到凸起段差面21a为止的长度(距离)。
此外,所述楔块主体的楔块外周面22b与支撑凸起的凸起外周面21b可以一体延长形成,也可以以形成段差的方式形成,较佳地,楔块主体的楔块外周面22b与支撑凸起的凸起外周面21b以没有段差的方式一体延长形成。此外,在楔块主体的楔块外周面22b与支撑凸起的凸起外周面21b以没有段差的方式一体延长形成时,楔块外周面22b与凸起外周面21b以一个曲面构成,一侧被轴承51支撑的一侧面相当于楔块外周面22b,而插入到支撑槽43内的一侧面相当于凸起外周面21b。
如上所述构成的楔块20,以支撑凸起21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43内且楔块主体22位于收容槽41内的方式,在压入安装到外齿轮中的轴承51与凸轮30之间相互对称安装。此时,所述楔块20的楔块弹簧60的两端被分别插入安装到弹簧支撑槽25内部并借此得到支撑。
此外,在将楔块以楔块主体22位于外齿轮的轴承51与凸轮30之间的方式插入安装时,所述支撑凸起21如图6、图8以及图10所示,凸起段差面21a将以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43a相隔一定间隙G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43内,而凸起外周面21b将位于与支撑槽的外侧段差面43b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
所述间隙G应在考虑到方便于楔块20的动作性的装配公差,以及可以在通过内齿轮与外齿轮的接触部位P沿着内齿轮→楔块→凸轮→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方向传递载荷(外力)时防止对图5中的接触部位P造成齿形缺损或齿形脱离现象的程度的冲缘加工部变形的范围的前提下进行设定。
作为一实例,所述间隙G可以在0.1~0.4㎜的范围内进行设定,较佳地可以在约0.2~0.3㎜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在所述间隙G被设定为不足0.1㎜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楔块通过操作杆座动作时发生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43a接触的现象,从而不仅会导致楔块的动作性(躺椅的动作性)下降的问题,还会导致冲缘加工部42、凸轮30、楔块20以及轴承51的摩擦接触力的下降并进一步导致无法顺利地对躺椅进行锁定的问题。
此外,在所述间隙G被设定为超过0.4㎜的情况下,在因为座椅靠背受到冲击等原因而导致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可能会因为在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21a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43a接触支撑之前载荷通过凸轮30传递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并导致冲缘加工部42发生变形,因此在所述适当范围内进行设定。
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安装的楔块20,可以维持内齿轮40与外齿轮50的偏心状态,并通过与操作杆座10的旋转方向连动旋转而使得外齿轮50发生旋转。
即,所述楔块20的楔块弹簧60的两端被分别插入安装到弹簧支撑槽25内部并借此得到支撑,并通过操作杆座10的旋转相互接近动作,或者通过楔块弹簧60的弹性力彼此远离动作,从而使得外齿轮50发生旋转。通过如上所述的楔块的动作带动躺椅动作的构成以及功能属于公知的功能,所以在此将省略与其相关的详细说明。
所述楔块弹簧60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以两侧末端分别被楔块20的弹簧支撑槽25连接支撑的方式进行安装,通过借助于自身弹性力使得一对楔块彼此远离并相隔一定距离,可以使得楔块20贴紧接触到凸轮30以及轴承51中,从而在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与外齿轮的轴承51之间产生摩擦力。(内齿轮与外齿轮的锁定状态维持)
所述操作杆座10与驱动轴(未图示)轴结合,从而向楔块20或同时向楔块20以及凸轮30传递驱动力,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相隔一定距离凸出形成用于使一侧楔块20'以及与凸轮30或另一侧楔块20"以及30移动的第一、第二动作凸起11、12。
所述第一、第二动作凸起11、12以位于凸轮30与轴承51之间的方式凸出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动作凸起11以位于一侧楔块20'与凸轮的凸轮凸起34之间的方式形成,而第二动作凸起12以位于另一侧楔块20"与凸轮的凸轮凸起34之间的方式形成。
所述操作杆座10通过驱动轴(未图示)连接到电机中并通过电机的驱动动作,但是驱动轴(未图示)也可以与操作旋钮连接,从而通过搭乘人员的手动作业进行驱动。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可以在操作杆座进行旋转动作时,使得操作杆座的第一动作凸起(或第二动作凸起)与一侧楔块(或另一侧楔块)的另一侧端部接触并借此使得一些楔块(或另一侧楔块)向操作杆座的旋转方向连动旋转,
在操作杆座的第二动作凸起(或第一动作凸起)与凸轮的凸轮凸起接触且凸轮进行旋转动作时,另一侧楔块(或一侧楔块)将借助于楔块弹簧的弹性力向操作杆座的旋转方向连动旋转,从而使得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躺椅角度调节)
此外,本发明通过借助于楔块弹簧的弹性力使得一对楔块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可以维持楔块与凸轮以及外齿轮的轴承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得外齿轮的外齿槽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一侧发生齿轮接触并进入锁定状态。此时,楔块的支撑凸起位于内齿轮的支撑槽内,而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将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维持一定的间隙G。(躺椅锁定状态)
此外,本发明在躺椅被锁定的状态下因为座椅靠背受到冲击而导致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如图5所示,通过内齿轮的内齿槽与外齿轮的外齿槽的齿轮接触部位(接触点,P)将外力(载荷)传递到外齿轮中,而传递到外齿轮中的外力将被依次传递到外齿轮→楔块→凸轮→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从而通过冲缘加工部对载荷进行支撑。
此外,在躺椅所受到的载荷增加时,楔块将通过外齿轮向冲缘加工部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楔块的支撑凸起一侧即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与内齿轮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支撑并借此对楔块进行支撑,因此传递到外齿轮的外力如图7、图9以及图11所示,借助于楔块的支撑凸起与内齿轮的支撑槽的接触支撑以及以凸轮为媒介的楔块与冲缘加工部的接触支撑而得到分散支撑,从而防止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
在图12至图15中,对楔块以位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与外齿轮的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而楔块通过操作杆座旋转动作并借此使得一侧与内齿轮齿合的外齿轮发生旋转的电动躺椅100`进行了图示。
图12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没有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例示图,图13是对适用本发明的没有配备凸轮的电动躺椅的构成进行图示的另一例示图,图14是对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的内部构成进行图示的第四例示图,图15是对图14中的载荷分散过程进行图示的例示图。
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100`,在座椅靠背受到负载作用时,使得楔块的支撑凸起21被内齿轮的支撑槽43的内侧段差面43a支撑,而楔块主体22的楔块内周面22a被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接触支撑,从而借助于双重接触支撑对载荷进行分散并借此稳定地维持内齿轮40与外齿轮50的齿合状态。
即,本发明可以包括:内齿轮40,在中央凸出形成冲缘加工部42,在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内齿槽44,以位于冲缘加工部42与内齿槽44之间的方式在收容槽的内侧面41a以一定深度形成支撑槽43;
外齿轮50,沿着外周面形成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44齿合的外齿槽52,可供轴承51压入固定并被偏心插入到内齿轮的收容槽41内;
一对楔块20,配置在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与外齿轮的轴承51之间,以支撑凸起21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43内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
操作杆座10,一侧嵌入结合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内,用于对楔块20进行旋转驱动;
所述楔块20,可以包括:楔块主体22,以位于凸轮与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21,以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43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22一体形成;而且楔块20a`可以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大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作为一实例,所述楔块20a`可以以图4的(a)所图示的楔块20a的变形形态构成。
即,所述楔块20a如图12至图15所示,可以以楔块主体22位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与外齿轮的轴承51之间且支撑凸起21的凸起段差面21a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43a形成一定间隙G的方式将支撑凸起21插入安装到内齿轮的收容槽的支撑槽43内。
此时,所述间隙G应在考虑到方便于楔块20的动作性的装配公差以及可以在传递载荷(外力)时防止对接触部位P造成齿形缺损或齿形脱离现象的程度的冲缘加工部变形的范围的前提下进行设定。作为一实例,所述间隙G可以在0.1~0.4㎜的范围内进行设定,较佳地可以在约0.2~0.3㎜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此外,所述内齿轮40在对一对楔块20以及外齿轮50进行收容的收容槽41内形成与收容槽内侧面41a形成段差的支撑槽43,从而使得收容槽41以及支撑槽43形成双重凹槽结构。
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动躺椅100`,与在上述内容中进行记载的电动躺椅100相比只在是否配备凸轮方面存在差异,而其余构成的结构、连接关系以及动作均相同,因此对电动躺椅100`的内齿轮40、外齿轮50、楔块20以及操作杆座10的详细构成的说明,将利用在上述内容中进行说明的电动躺椅100中所记载的内齿轮40、外齿轮50、楔块20以及操作杆座10的说明进行替代。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电动躺椅100`,可以在操作杆座10进行旋转动作时,使得操作杆座10的第一动作凸起(或第二动作凸起)与一侧楔块(或另一侧楔块)的另一侧端部接触并借此使得一些楔块(或另一侧楔块)向操作杆座的旋转方向连动旋转,
在操作杆座的第二动作凸起(或第一动作凸起)与另一侧楔块接触且楔块进行旋转动作时,另一侧楔块(或一侧楔块)将借助于楔块弹簧的弹性力向操作杆座的旋转方向连动旋转,从而使得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躺椅角度调节)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躺椅100`通过借助于楔块弹簧60的弹性力使得一对楔块20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可以维持楔块20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42以及外齿轮的轴承51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得外齿轮的外齿槽52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44一侧发生齿轮接触并进入锁定状态。此时,楔块的支撑凸起位于内齿轮的支撑槽内,而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将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维持一定的间隙G。(躺椅锁定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电动躺椅100`在躺椅被锁定的状态下因为座椅靠背受到冲击而导致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通过内齿轮的内齿槽与外齿轮的外齿槽的齿轮接触部位(接触点)将外力(载荷)传递到外齿轮中,而传递到外齿轮中的外力将被依次传递到外齿轮→楔块→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从而通过冲缘加工部对载荷进行支撑。
此外,在躺椅所受到的载荷增加时,楔块将通过外齿轮向冲缘加工部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楔块的支撑凸起的凸起段差面与内齿轮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支撑并借此对楔块进行支撑,因此传递到外齿轮的外力如图15所示,借助于楔块的支撑凸起支撑槽的接触以及楔块与冲缘加工部的接触而得到分散支撑,从而防止冲缘加工部发生变形。
如上所述,适用本发明的电动躺椅100、100`采用在受到载荷作用时楔块的支撑凸起被配备于内齿轮上的支撑槽的一侧接触支撑的构成,从而与载荷被直接传递到冲缘加工部的现有的躺椅相比,其最大强度可以提升约50%以上。作为一实例,在最大强度为2,000~2,200Nm的规格条件下,通过利用支撑凸起与支撑槽以及楔块与冲缘加工部的双重接触支撑而实现的在和分散,可以使得最大强度提升至3,000Nm以上的高强度。
在本发明的附图中,未说明编号70是指楔块罩,而80是指躺椅罩。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如上所述的特定的较佳实施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请求的本发明之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而如上所述的变更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范围之内。
此外,在本发明中记载的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区分并帮助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并不因为所记载的术语而受到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作为通过操作杆座旋转驱动时的楔块的动作使得结合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的外齿轮发生偏心旋转并借此对座椅靠背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电动躺椅;
使得在内齿轮的收容槽内以冲缘加工部为中心维持一定半径的支撑槽形成段差,并使得楔块以可沿着支撑槽移动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支撑槽内,
从而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凸轮双重接触支撑,或使得楔块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双重接触支撑,并借此对载荷进行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电动躺椅,包括:
内齿轮,在中央凸出形成冲缘加工部,在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内齿槽,以位于冲缘加工部与内齿槽之间的方式在收容槽的内侧面以一定深度形成支撑槽;
凸轮,以一侧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接触的方式安装;
外齿轮,沿着外周面形成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齿合的外齿槽,可供轴承压入固定并被偏心插入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
一对楔块,配置在外齿轮的轴承与凸轮之间,以一侧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
操作杆座,一侧嵌入结合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内,可对楔块以及凸轮进行旋转驱动;
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凸轮的一侧通过楔块被冲缘加工部接触支撑,且楔块的支撑凸起被内齿轮支撑槽的一侧接触支撑,从而借助于双重接触支撑对载荷进行分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楔块,包括:楔块主体,以位于凸轮与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以可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一体形成;以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与凸起段差面形成段差的方式在楔块主体形成支撑凸起,以楔块主体的宽度(W1)大于支撑凸起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楔块,包括:楔块主体,以位于凸轮与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以可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一体形成;以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与凸起段差面形成段差的方式在楔块主体形成支撑凸起,以楔块主体的宽度(W1)小于支撑凸起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楔块,包括:楔块主体,以位于凸轮与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以可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一体形成;
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与凸起段差面以没有段差的方式一体延长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楔块以楔块主体的宽度(W1)等于支撑凸起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电动躺椅,包括:
内齿轮,在中央凸出形成冲缘加工部,在收容槽的内侧面形成内齿槽,以位于冲缘加工部与内齿槽之间的方式在收容槽的内侧面以一定深度形成支撑槽;
外齿轮,沿着外周面形成一侧与内齿轮的内齿槽齿合的外齿槽,可供轴承压入固定并被偏心插入到内齿轮的收容槽内;
一对楔块,配置在外齿轮的轴承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之间,以一侧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
操作杆座,一侧嵌入结合到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内,可对楔块进行旋转驱动;
在座椅靠背受到载荷作用时,楔块的一侧与冲缘加工部接触,且楔块的支撑凸起与内齿轮支撑槽的一侧接触,从而借助于双重接触支撑对载荷进行分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楔块,包括:楔块主体,以位于内齿轮的冲缘加工部与轴承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以及,支撑凸起,以可插入到内齿轮的支撑槽内的方式与楔块主体一体形成;以楔块主体的楔块内周面与凸起段差面形成段差的方式在楔块主体形成支撑凸起,以楔块主体(22)的宽度(W1)大于支撑凸起(21)的宽度(W2)的方式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支撑槽,包括:内侧段差面;以及,外侧段差面,以通过与楔块的支撑凸起相隔一定距离而不会发生接触的方式形成;
所述支撑凸起,以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形成一定间隙的方式插入安装到收容槽的支撑槽内,
从而在躺椅动作时,使得楔块的支撑凸起以相对于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维持一定间隙(G)的方式动作,
在躺椅受到载荷作用时,使得支撑凸起的一侧被支撑槽的内侧段差面接触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G)被设定在0.1~0.4㎜的范围之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129650A KR102216952B1 (ko) | 2020-10-07 | 2020-10-07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
KR10-2020-0129650 | 2020-10-07 | ||
KR1020200149175A KR102442453B1 (ko) | 2020-11-10 | 2020-11-10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
KR10-2020-0149175 | 2020-11-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87762A CN114287762A (zh) | 2022-04-08 |
CN114287762B true CN114287762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073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81036.5A Active CN114287762B (zh) | 2020-10-07 | 2021-08-02 | 电动躺椅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28992B2 (zh) |
CN (1) | CN114287762B (zh) |
DE (1) | DE1020211230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20049277A (ko) * | 2020-10-14 | 2022-04-21 |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JP7399062B2 (ja) * | 2020-10-29 | 2023-12-15 | 株式会社Tf-Metal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5816A (zh) * | 2005-06-09 | 2006-12-13 |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 座椅倾斜装置 |
KR101003718B1 (ko) * | 2010-08-03 | 2010-12-24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자동차 시트용 무단 조절식 리클라이너 |
CN102481862A (zh) * | 2009-08-12 | 2012-05-30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连续接合的倾斜调节器自由间隙系统以及精密切割的齿轮毂 |
FR2984814A1 (fr) * | 2011-12-21 | 2013-06-28 | Das Co Ltd | Dispositif d'inclinaison de siege de vehicule |
KR101419700B1 (ko) * | 2014-05-20 | 2014-07-16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소형 라운드 리클라이너 |
KR101635354B1 (ko) * | 2016-03-09 | 2016-07-01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JP2018079827A (ja) * | 2016-11-17 | 2018-05-24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CN109515263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重庆韩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用旋转式斜倚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938666C5 (de) * | 1999-08-14 | 2008-01-03 | Keiper Gmbh & Co.Kg | Verstellbeschlag für Sitze mit neigungseinstellbarer Lehne,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zeugsitze |
DE102004011268B3 (de) * | 2004-03-09 | 2005-09-22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 Neigungsverstellbeschlag für di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DE102004013272B3 (de) * | 2004-03-18 | 2006-01-26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 Neigungsverstellbeschlag für di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DE102005026658B3 (de) * | 2005-06-09 | 2006-11-02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 Neigungsverstellbeschlag für di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DE102005028779B4 (de) * | 2005-06-22 | 2007-07-26 | Keiper Gmbh & Co.Kg |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DE102005052781B3 (de) * | 2005-11-05 | 2006-12-14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Kg | Neigungsverstellbeschlag für di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DE102007007362B4 (de) * | 2007-02-14 | 2009-07-09 |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Verstellmechanismus |
CN101677689B (zh) * | 2007-05-08 | 2011-05-11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连接装置 |
JP5167948B2 (ja) * | 2008-05-22 | 2013-03-2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FR2963288B1 (fr) * | 2010-07-29 | 2014-04-25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mecanisme. |
WO2013033829A1 (en) * | 2011-09-08 | 2013-03-14 | Magna Seating Inc. | Quick adjust continuously engaged recliner |
KR101372952B1 (ko) * | 2012-03-06 | 2014-03-10 | 현대다이모스(주) | 차량 시트용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KR101711826B1 (ko) | 2015-12-03 | 2017-03-03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밀림방지형 리클라이너 |
KR101613449B1 (ko) | 2016-02-02 | 2016-04-19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KR101938576B1 (ko) | 2016-09-21 | 2019-01-15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US11845367B2 (en) * | 2019-04-18 | 2023-12-19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Recliner heart having lubricant member |
KR20200129650A (ko) | 2019-05-09 | 2020-11-1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단위 셀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
-
2021
- 2021-08-02 CN CN202110881036.5A patent/CN114287762B/zh active Active
- 2021-08-13 US US17/402,001 patent/US1152899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9-07 DE DE102021123060.8A patent/DE102021123060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5816A (zh) * | 2005-06-09 | 2006-12-13 |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 座椅倾斜装置 |
CN102481862A (zh) * | 2009-08-12 | 2012-05-30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连续接合的倾斜调节器自由间隙系统以及精密切割的齿轮毂 |
JP2013501683A (ja) * | 2009-08-12 | 2013-01-17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 連続的に係合するリクライナ・フリープレイ・システムおよび精密打ち抜きギアハブ |
KR101003718B1 (ko) * | 2010-08-03 | 2010-12-24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자동차 시트용 무단 조절식 리클라이너 |
FR2984814A1 (fr) * | 2011-12-21 | 2013-06-28 | Das Co Ltd | Dispositif d'inclinaison de siege de vehicule |
KR101419700B1 (ko) * | 2014-05-20 | 2014-07-16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소형 라운드 리클라이너 |
KR101635354B1 (ko) * | 2016-03-09 | 2016-07-01 | 대원정밀공업(주)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JP2018079827A (ja) * | 2016-11-17 | 2018-05-24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WO2018092526A1 (ja) * | 2016-11-17 | 2018-05-24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CN109515263A (zh) * | 2017-09-20 | 2019-03-26 | 重庆韩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用旋转式斜倚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104621A1 (en) | 2022-04-07 |
DE102021123060A1 (de) | 2022-04-07 |
US11528992B2 (en) | 2022-12-20 |
CN114287762A (zh) | 2022-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13573B2 (en) | Continuous recliner | |
CN114287762B (zh) | 电动躺椅 | |
KR101419700B1 (ko) | 소형 라운드 리클라이너 | |
KR101711826B1 (ko) | 밀림방지형 리클라이너 | |
EP2261074B1 (en) |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EP1013500A2 (en) | Seat recliner | |
EP1700738A1 (en) |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 |
KR101635354B1 (ko)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
US20140290454A1 (en) | Connecting rod and double reclining mechanism | |
KR101709599B1 (ko)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
KR102216952B1 (ko)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 |
KR20140085059A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펌핑디바이스 | |
KR20110124425A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 |
KR101613449B1 (ko)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장치 | |
KR101058472B1 (ko) | 차량용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KR102442453B1 (ko) | 파워 리클라이너 | |
US11065995B2 (en) | Pumping device for seat of vehicle | |
CN110386037B (zh) | 驱动装置 | |
KR101107985B1 (ko) |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KR101999118B1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 |
KR101073457B1 (ko) |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US11274719B2 (en) | Pumping device for seat of vehicle | |
EP4321376A1 (en) | Recliner for vehicle seat | |
CN107933383B (zh) | 一种电动座椅及其角度调节装置 | |
KR101107987B1 (ko) |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