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286972B -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6972B
CN114286972B CN202080001380.4A CN202080001380A CN114286972B CN 114286972 B CN114286972 B CN 114286972B CN 202080001380 A CN202080001380 A CN 202080001380A CN 114286972 B CN114286972 B CN 114286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foldable
cover plate
glass cov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13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6972A (zh
Inventor
谢志豪
冯彬峰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86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6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6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3Silicon compound, e.g. glass or organo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超薄玻璃盖板,位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该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其中,第二可折叠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可折叠部,第二平坦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平坦部。

Description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显示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折叠显示终端依赖于柔性显示屏的柔性,使得用户可以将其进行折叠或展平,成为显示终端的一个发展趋势。具体地,在折叠显示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面积较小,便于用户携带;在折叠显示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显示面积较大,视觉体验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
超薄玻璃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所述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其中,所述第二可折叠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可折叠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平坦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和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弹性模量。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70Gpa且小于或等于75Gpa。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硬度值大于或等于7H。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厚度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厚度为30μm-70μm。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强化深度大于或等于6μm,强化压应力大于或等于450MPa。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边缘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在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可折叠部和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超薄玻璃盖板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显示模组。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相对于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外扩0.2mm且至多外扩0.5mm。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折叠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壳体铰接的转轴;其中,
所述折叠显示面板为上述折叠显示面板;
所述转轴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壳体与所述折叠显示面板一起弯折或展平。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区域对应,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和弯折边缘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所述转轴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的弯曲轴重合。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边缘的端面之间的粘结层。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一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
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所述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
将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使得所述第二可折叠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可折叠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平坦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具体包括:
提供厚度为30μm-70μm的平面玻璃;
采用580℃-710℃的温度对所述平面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程后,获得边缘弯曲的超薄玻璃盖板,且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还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与弯曲边缘之间的第二平坦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其中,在将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之后,还包括:
提供一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的钢片;
对所述钢片进行蚀刻,使得蚀刻后的所述钢片的形状与所述平面玻璃的形状相似;
对蚀刻后的所述钢片的边缘进行冲压成型,形成边缘弯曲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曲率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的曲率相似;
将所述支撑板贴合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板完全覆盖所述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和图3中P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内”、“外”、“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目前市面上的折叠显示终端中,全是采用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柔性材料制作显示模组的盖板(Cover window)。由于PI的柔性较好、刚性不足,导致折叠显示终端在由折叠状态展平时,其折叠区域容易出现褶皱现象。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
显示模组01,该显示模组01包括:第一可折叠部A1,以及位于第一可折叠部A1两侧的第一平坦部B1;
超薄玻璃盖板02,位于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所在侧;该超薄玻璃盖板02包括:第二可折叠部A2,以及位于第二可折叠部A2两侧的第二平坦部B2;其中,第二可折叠部A2在显示模组0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可折叠部A1,第二平坦部B2在显示模组0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平坦部B1。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采用超薄玻璃盖板02来保护显示模组01,由于超薄玻璃盖板02不但具备玻璃材料的刚性特性,而且兼顾一定的弯折性,因此,使得折叠显示面板具备较好的可弯折性和足够的硬度,从而最大化减轻了折叠导致的褶皱现象。
具体地,在展平状态下,显示模组01的第一可折叠部A1和第一平坦部B1位于同一平面,相应地,超薄玻璃盖板02的第二可折叠部A2和第二平坦部B2也位于同一平面,如图2所示。在弯折状态下,第一可折叠部A1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相应地第二可折叠部A2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示例性地,图3具体示出了第一可折叠部A1和第二折叠部A2的弯折弧度为180°。
显示模组01可以是具有柔性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体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OLED)柔性显示面板,显示模组01亦可以为其他具有柔性能够弯曲的屏体,例如,微发光(Micro LED)柔性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QD)柔性显示面板等,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如图4所示,显示模组01与超薄玻璃盖板02之间可通过第一胶粘层03进行固定,例如光学(OCA)胶层或聚氨酯(TPU)胶层等,亦可通过静电吸附贴合,在此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01可以包括驱动背板101、与驱动背板101电连接的发光器件层102,以及偏光片103;其中,发光器件层102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每一发光器件包括但不限于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01的边缘C1和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朝向背离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一侧弯折,形成弯曲的弧面,以增强折叠显示面板的外观美感和显示画面的延展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01的弯折边缘C1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为实现超薄玻璃盖板02对显示模组01的保护效果,如图1所示,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朝向背离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L2,大于显示模组01的边缘C1朝向背离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L1。示例性地,L2与L1的差值可以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0.5mm。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弯折边缘C2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二可折叠部A2的弹性模量、第二平坦部B2的弹性模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弯折边缘C2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70Gpa且小于或等于75Gpa(例如72Gpa),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弯折边缘C2的硬度值大于或等于7H。
应当理解的是,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当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被弯曲成型后,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承受有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超薄玻璃盖板02的第二可折叠部A2和第二平坦部B2主要受拉伸应力,通过将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的弹性模量设计较大,可以使得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吸收应力的能力和抗冲击的能力较佳,从而不容易发生翘曲形变,因此,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与显示模组01的边缘C1之间不会产生剥离(peeling)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普通玻璃加工成超薄玻璃后,通过对超薄玻璃的边缘进行做弯(比如热弯)和硬化处理(比如更改成分结构或调整元素比例),形成具有弯曲边缘的超薄玻璃盖板02。并且经过上述处理,超薄玻璃盖板02的边缘C2的弹性模量大于其他区域(即第二可折叠部A2和第二平坦部B2)的弹性模量。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为使得超薄玻璃盖板02整体的弯折性和硬度均一适中,在垂直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二可折叠部A2的厚度、第二平坦部B2的厚度、以及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弯折边缘C2的厚度相同。
容易理解,超薄玻璃盖板02的厚度越大,则其刚度和抗冲击性能有所增强,但其弯折性、平面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厚度越小,其弯折性和平面度会更佳,但硬度和抗冲击性能会有所下降。此外,为利于例如手机终端产品的内部空间设计,超薄玻璃盖板02的厚度趋于更薄,但又要兼顾前述的硬度、平面度及抗冲击性能。较佳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模组中,在垂直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超薄玻璃盖板02的厚度为30μm-70μm,以使超薄玻璃盖板02超薄化的同时具备较好的可弯折性、足够的硬度及可靠性的抗冲击性能。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为使得超薄玻璃盖板02的可弯折性、硬度及抗冲击性能均较好,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强化深度需要大于或等于6μm,强化压应力需要大于或等于450MPa。示例性地,厚度为30μm的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强化深度大于或等于6μm,强化压应力大于或等于450MPa;厚度为50μm的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强化深度大于或等于7μm,强化压应力大于或等于500MPa;厚度为70μm的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强化深度大于或等于9μm,强化压应力大于或等于550MPa。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位于显示模组01背离超薄玻璃盖板02一侧的支撑板(Bracket)04,支撑板04的形状与显示模组01的形状相同或大致相同,以实现对显示模组01的有效支撑和保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全面保护显示模组01,支撑板04在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显示模组01;具体地,支撑板04可以相对于显示模组01外扩0.2mm-0.5mm,例如0.2mm、0.3mm、0.4mm、0.5mm等。可选地,支撑板04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例如SUS、Patten-SUS)、或钛合金等。为实现较好的支撑效果,可对支撑板04的弯曲边缘相对于其他区域进行加厚;或将支撑板04的弯曲边缘设置为双层结构,而其他区域设置为单层结构。此外,支撑板04与显示模组01之间具体可以通过第二胶粘层04进行固定,例如光学胶层(OCA)或网格胶层(FOAM)等。
由以上描述可见,显示模组01被夹在超薄玻璃盖板02与支撑板04之间,三者形成了夹心结构,且三者的边缘为具有相同曲率的弧面,实现了一种区别于相关技术中平面折叠产品的3D曲面结构的新形态折叠产品,同时解决了在折叠位置留下很明显折痕褶皱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壳体06,固定于壳体06上的折叠显示面板,以及与壳体06铰接的转轴07;其中,
折叠显示面板为上述折叠显示面板;
转轴07被配置为带动壳体06与折叠显示面板一起弯折或展平。
由于该折叠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折叠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另外,该折叠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手表、健身腕带、个人数字助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折叠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如图5所示,壳体06包括: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通过转轴07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一可折叠部A1与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之间的区域对应,第一可折叠部A1两侧的第一平坦部B1和弯折边缘C1分别容置于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使得第一壳体601包围第一可折叠部A1左侧的第一平坦部B1和弯折边缘C1,第二壳体602包围第一可折叠部A1右侧的第一平坦部B1和弯折边缘C1。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为利于实现折叠功能,转轴07在显示模组01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可折叠部A1的弯曲轴重合。
由于超薄玻璃盖板02和支撑板04的弯折长度均大于二者之间显示模组01的弯折长度,因此,会导致超薄玻璃盖板02的弯折边缘的端面、及支撑板04的弯折边缘的端面均与壳体06接触的情况下,显示模组01的弯折边缘的端面与壳体06之间具有间隙,基于此,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装置中,还可以在壳体06与显示模组01的弯折边缘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处填充粘结层,例如泡棉、防尘胶等绝缘材料,以更好地保护显示模组01。
另外,一般地,在支撑板04与壳体06围成的容置空间内,还可以设置电池、主板等部件,在此不做限定。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由于该制作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折叠显示面板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该制作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一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
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
将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使得第二可折叠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可折叠部,第二平坦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平坦部。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实现:
提供厚度为30μm-70μm的平面玻璃;
采用580℃-710℃的温度对平面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程后,获得边缘弯曲的超薄玻璃盖板,且该超薄玻璃盖板还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二可折叠部与弯曲边缘之间的第二平坦部。可选地,在本公开中,加热时间不做限定,只要可实现加热软化的效果即可。示例性的,加热温度较高时,玻璃很快就会软化,因此加热的时间稍短;而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玻璃软化所需时间就会较长。
可选地,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制作方法中,在将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提供一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的钢片;
对钢片进行蚀刻,使得蚀刻后的钢片的形状与平面玻璃的形状相似或相同;
对蚀刻后的钢片的边缘进行冲压成型,形成边缘弯曲的支撑板,其中,支撑板的边缘的曲率与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的曲率相似或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为增加支撑板的可弯折性,还可以在冲压成型前在支撑板上打孔,即制作多个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板的过孔;
将支撑板贴合于显示模组背离超薄玻璃盖板的一侧;其中,支撑板完全覆盖显示模组。
至此,完成了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超薄玻璃盖板,位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该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其中,第二可折叠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可折叠部,第二平坦部在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平坦部。在本公开中采用超薄玻璃盖板代替相关技术中的PI盖板或PET盖板来保护显示模组,由于超薄玻璃盖板不但具备玻璃材料的刚性特性,而且兼顾一定的弯折性,因此,使得折叠显示面板具备较好的可弯折性和足够的硬度,从而最大化减轻了折叠导致的褶皱现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折叠显示面板,其中,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
超薄玻璃盖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所述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其中,所述第二可折叠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可折叠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平坦部;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和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
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弹性模量;
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弹性模量大于或等于70Gpa且小于或等于75Gpa;
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硬度值大于或等于7H;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厚度为30μm -7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大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朝向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一侧弯折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弯折边缘的厚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强化深度大于或等于6μm,强化压应力大于或等于450MP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边缘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在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可折叠部和所述第二可折叠部的弧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超薄玻璃盖板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形状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显示模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相对于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外扩0.2 mm 且至多外扩0.5 mm。
10.一种折叠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壳体,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的折叠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壳体铰接的转轴;其中,
所述折叠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
所述转轴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壳体与所述折叠显示面板一起弯折或展平。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区域对应,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和弯折边缘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转轴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的弯曲轴重合。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弯折边缘的端面之间的粘结层。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
制作一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一平坦部;
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所述超薄玻璃盖板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两侧的第二平坦部;
将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使得所述第二可折叠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可折叠部,所述第二平坦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平坦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制作一超薄玻璃盖板,具体包括:
提供厚度为30μm -70μm的平面玻璃;
采用580℃-710℃的温度对所述平面玻璃加热软化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制程后,获得边缘弯曲的超薄玻璃盖板,且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还包括第二可折叠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可折叠部与弯曲边缘之间的第二平坦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在将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所在侧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进行贴合之后,还包括:
提供一厚度大于或等于0.1mm的钢片;
对所述钢片进行蚀刻,使得蚀刻后的所述钢片的形状与所述平面玻璃的形状相似;
对蚀刻后的所述钢片的边缘进行冲压成型,形成边缘弯曲的支撑板,其中,所述支撑板的边缘的曲率与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边缘的曲率相似;
将所述支撑板贴合于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超薄玻璃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支撑板完全覆盖所述显示模组。
CN202080001380.4A 2020-07-28 2020-07-28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2869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5293 WO2022021095A1 (zh) 2020-07-28 2020-07-28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972A CN114286972A (zh) 2022-04-05
CN114286972B true CN114286972B (zh) 2024-10-15

Family

ID=80036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1380.4A Active CN114286972B (zh) 2020-07-28 2020-07-28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167556B2 (zh)
CN (1) CN114286972B (zh)
WO (1) WO2022021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0267B (zh) * 2022-06-30 2023-11-1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675A (zh) * 2016-06-07 2016-11-23 南京百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油墨层的柔性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46963A (zh) * 2018-11-13 2019-01-18 厦门祐尼三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可弯折玻璃盖板、屏显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185247A (zh) * 2019-07-03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90479B1 (ko) * 2014-08-13 2021-08-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121656B2 (ja) * 2016-01-15 2022-08-18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折畳式電子デバイス組立体、及びその折畳式電子デバイス組立体のためのカバー要素
KR102609511B1 (ko) 2016-12-30 2023-12-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한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US10303218B2 (en) * 2017-02-01 2019-05-28 Apple Inc. Foldable cover and displa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6886253A (zh) 2017-02-21 2017-06-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盖板、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JP7375288B2 (ja) 2017-12-28 2023-1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透過性フィルム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
KR102551050B1 (ko) * 2018-08-22 2023-07-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110164315B (zh) 2019-06-05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盖板和显示装置
KR102663520B1 (ko) * 2019-08-23 2024-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415586B (zh) * 2020-03-30 2022-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10034115A1 (en) * 2020-06-15 2021-02-04 Intel Corporation Serviceable displays with narrow beze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675A (zh) * 2016-06-07 2016-11-23 南京百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油墨层的柔性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46963A (zh) * 2018-11-13 2019-01-18 厦门祐尼三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可弯折玻璃盖板、屏显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185247A (zh) * 2019-07-03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盖板、柔性显示模组和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6972A (zh) 2022-04-05
US20220304174A1 (en) 2022-09-22
WO2022021095A1 (zh) 2022-02-03
US12167556B2 (en) 202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9057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129262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18159A (zh) Oled显示屏及oled显示装置
CN111524934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667769B (zh) 粘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12089B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
US841620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ouch screen panel
CN112365804B (zh) 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4078394B (zh) 显示模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8281472B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3948563A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24019670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314512A (zh) 柔性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WO2021031079A1 (zh) 可折叠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286972B (zh)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12396960A (zh) 缓冲层及显示装置
CN113140161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973951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042609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414403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6061977A (ja) 表示装置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215581236U (zh) 屏幕模组、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019634A (zh) 显示屏组件、其制备方法和终端
CN113936550A (zh) 内折屏电子设备
CN114038339B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