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220725B - 一种电子显微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显微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0725B
CN114220725B CN202011393110.0A CN202011393110A CN114220725B CN 114220725 B CN114220725 B CN 114220725B CN 202011393110 A CN202011393110 A CN 202011393110A CN 114220725 B CN114220725 B CN 114220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electron beam
detector
control electrod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31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0725A (zh
Inventor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rui Strontium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cus eBeam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cus eBeam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cus eBeam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31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072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5541 priority patent/WO2022083789A1/zh
Priority to US17/758,363 priority patent/US1222415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22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0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0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0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244Detectors; Associated components or circui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6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02Details
    • H01J37/04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discharge,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or i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37/147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or deflecting the discharge along a desir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 H01J37/28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Electron or ion diffraction tubes with scannin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4Detec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detecting means
    • H01J2237/24485Energy spectrome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44Detec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detecting means
    • H01J2237/2449Detector devices with moving char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0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ing method
    • H01J2237/2804Scattered primary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7/00Discharge tubes exposing object to beam, e.g. for analysis treatment, etching, imaging
    • H01J2237/26Electron or ion microscopes
    • H01J2237/28Scanning microscopes
    • H01J2237/2803Scanning micr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ing method
    • H01J2237/2806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显微镜,包括:电子源,用于产生电子束;第一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第二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和所述第二束导管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控制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电子束的光轴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能够探测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显微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微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显微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显微分析仪器,通常电子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物镜汇聚到待测样品上,产生一个微小束斑,在该微区内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二次电子(SE),背散射电子(BSE)等信号电子,进而可通过探测器对待测样品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以及对材料成分进行分析。
其中,二次电子能够表征待测样品的形貌特征,背散射电子与被观察材料的原子序数有关,更多的表征待测样品的材质信息,相对于待测样品表面小角度发射的背散射电子受到了待测样品表面起伏的影响,也会反映出待测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因此,不同类别的信号电子、不同角度出射的信号电子反映不同的待测样品信息。因此,通过分别探测纯的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能够形成具有更好衬度的反映表面形貌或材质信息的图像,有助于更精确的分析待测样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显微镜,能够探测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电子显微镜,包括:
电子源,用于产生电子束;
第一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
第二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
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和所述第二束导管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控制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电子束的光轴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极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极为圆环形,所述圆环形的外侧壁开设凹槽,所述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探测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探测器圆周间隔分布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上至下方向上,所述凹槽径向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十五度至七十五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段为曲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九十度,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和所述控制电极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显微镜在第一束导管和第二束导管之间设置第一探测器,第一探测器与电子束的光轴之间设置有控制电极,控制电极改变电子源产生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使得第一探测器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的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控制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控制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子源;2、电子加速结构;3、第一束导管;4、第一透镜装置;5第二探测器;6、控制电极;7、第一探测器;8、第二束导管;9、第一偏转器;10、第二偏转器;11、第二透镜装置;12、待测样品;13、样品台;14、第一段;15、第二段;16、第三段;17、光轴。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显微镜包括电子源1、第一束导管3、第二束导管8、第一探测器7、控制电极6。
电子源1用于产生电子束,第一束导管3用于加速电子束,第二束导管8用于加速电子束,第一探测器7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用于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控制电极6设置于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用于改变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沿着电子源1到待测样品12方向依次设置有电子源1、第一束导管3、第一探测器7、控制电极6、第二束导管8、样品台13。控制电极6设置于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
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依次经过第一束导管3、控制电极6、第二束导管8,作用于放置在样品台13上的待测样品12。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控制电极6改变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第一探测器7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由于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能量相差较大,控制电极6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影响不同,从而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方向改变不同,通过对控制电极6的电压值控制,可以改变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方向,从而将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分离。二次电子运动方向改变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第一探测器7能够接收到纯的二次电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显微镜在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设置第一探测器7,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设置有控制电极6,控制电极6改变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使得第一探测器7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控制电极6为多孔结构。
控制电极6设置于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由于二次电子能量小,所以当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穿过第二束导管8经过控制电极6时,二次电子受控制电极6与第二束导管8和第一束导管3之间的电场影响较大。二次电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控制电极6为多孔结构,二次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上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控制电极6为圆环形,圆环形的外侧壁开设凹槽,第一探测器7设置于凹槽中。
控制电极6为圆环形,圆环形的中心孔用于电子束、背散射电子以及二次电子穿过。沿着圆环形外周向中心孔方向上,在圆环形的外侧壁上开设凹槽,第一探测器7设置于凹槽中,由于控制电极6为多孔结构,设置于凹槽中的第一探测器7与光轴17的距离更近,接收二次电子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凹槽为环形凹槽。
控制电极6为圆环形,圆环形的中心孔用于电子束、背散射电子以及二次电子穿过。沿着圆环形外周向中心孔方向上,在圆环形的外侧壁上开设凹槽,凹槽的形状为环形,在控制电极6的外侧壁上开设环形凹槽,便于第一探测器7可以安装在任意方向上的凹槽中。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第一探测器7为多个,多个第一探测器7圆周间隔分布在环形凹槽中。
第一探测器7可以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探测器7可以沿着环形凹槽的圆周方向上,在环形凹槽中间隔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空间等,自行设置第一探测器7的具体位置。
由于控制电极6对第一探测器7的屏蔽作用,第一探测器7不会对电子束的运动轨迹进行干扰。所以第一探测器7可以设置在环形凹槽中的任一位置。
优选的,多个第一探测器7圆周均匀间隔分布在环形凹槽中。
更优选的,第一探测器7也可以是圆环形的探测器,探测效率更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由上至下方向上,凹槽径向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4、第二段15、第三段16,第三段16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
具体的,由上至下方向上,即沿着电子束运动的方向,凹槽径向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4、第二段15、第三段16。第三段16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
第三段16向下倾斜,在第三段16形成的端面与第二束导管8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以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进行运动轨迹的改变,使得二次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上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第一探测器7可以接收更多的二次电子,第一探测器7的接收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十五度至七十五度。
第三段16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十五度至七十五度。
当第三段16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的第一夹角的角度值在十五度至七十五度范围时,在第三段16形成的端面与第二束导管8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以更好的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进行运动轨迹的改变,使得二次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上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第一探测器7可以接收更多的二次电子,第一探测器7的接收效率更高。
优选的,第三段16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为四十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第三段16为曲线。
为了形成需要的电场,更好的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进行运动轨迹的改变,第三段16可以为曲线。
当第三段16为曲线时,则第三段16对应的凹槽下侧面为曲面,曲面的弯曲角度可以改变控制电极6与第二束导管8之间形成的电场强度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需要的曲面弯曲角度,形成需要的电场强度分布,更好的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进行运动轨迹的改变,使得二次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上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第一探测器7可以接收更多的二次电子,第一探测器7的接收效率更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第一段14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九十度,第二段15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具体的,第一段14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九十度,优选的,夹角的角度为四十度。
第二段15与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二段15是垂直于水平面上的,第二段15的一端与第一段14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段16连接。第一段14向上倾斜,第三段16向下倾斜。如此第一段14和第二段15以及第三段16形成的凹槽,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不仅可以对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进行运动轨迹的改变,还便于第一探测器7的安装,由于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凹槽有了更大的容纳空间,便于容纳第一探测器7。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还包括第二探测器5,第二探测器5,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和控制电极6之间,用于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
优选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探测器5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下端。第二探测器5与第一束导管3下端连接。第二探测器5与第一束导管3处于同一电压值。用于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具体的,电子源1用于产生电子束。电子源1分为场致发射源和热发射源,场致发射源又分为热场和冷场两种,热发射源分为钨丝、六硼化镧等。在本申请中电子源1可以是任意一种用于产生电子束的电子源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源1的电压值为-5kV。
电子加速结构2的电压值为-2kV。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经电子加速结构2后,运动速度会增加。
第一束导管3的电压值为10kV。电子加速结构2与第一束导管3之间形成加速电场,经过加速结构的电子束,加速后进入第一束导管3。电子束在第一束导管3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第一透镜装置4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外周,第一透镜装置4可以为磁透镜,用于汇聚第一束导管3中高速运动的电子束。
电子束穿过第一束导管3,依次经过圆环形的第二探测器5的中心孔、圆环形的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进入第二束导管8,第二束导管8的电压值为10kV。电子束在第二束导管8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第二透镜装置11设置于第二束导管8外周,第二透镜装置11为一个复合式的电磁透镜结构,由磁透镜和第二束导管8下端与样品台13之间形成的减速电透镜构成,样品台13电压值为0kV,电子束入射到待测样品12上的落点能量为5keV,在第二束导管8和第二透镜装置11之间设置有偏转装置,偏转装置用于改变入射到待测样品12前的电子束的运动方向,能够产生任意偏转方向的扫描场。
进一步的,偏转装置包括第一偏转器9和第二偏转器10,也可以有更多的偏转器参与进来进行电子的扫描。第一偏转器9可以是磁偏转器或电偏转器,第二偏转器10可以是磁偏转器或电偏转器。第一偏转器9和第二偏转器10配合作用改变入射到待测样品12前的电子束的运动方向。第二透镜装置11设置于第二束导管8外周,电子束穿过第二束导管8,经过第二透镜装置11的上极靴和下极靴,第二透镜装置11汇聚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
汇聚后的扫描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二次电子能量低,小于50eV,背散射电子能量接近于5keV。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经过第二透镜装置11进入第二束导管8,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轨迹会形成交叉点,由于二次电子能量小。二次电子的轨迹形成交叉点低于背散射电子的轨迹形成交叉点。
第一探测器7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用于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控制电极6设置于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第一探测器7电压值为10kV,控制电极6电压值为1kV。穿过第二束导管8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向控制电极6运动。
第一束导管3的电压值为10kV,第二束导管8的电压值为10kV,控制电极6的电压值为1kV,沿着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方向,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一个减速电场。控制电极6和第一束导管3之间形成一个加速电场。
由于二次电子能量小,在运动到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的减速电场时,受减速电场的影响较大。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由于圆环形的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束导管8的孔径,控制电极6为多孔结构。部分二次电子会直接穿过控制电极6,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
进入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的二次电子,受到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的减速电场影响,二次电子运动速度降低,由于第一探测器7电压值为10kV,控制电极6电压值为1kV。所以被减速的二次电子会被第一探测器7吸引,从而被减速的二次电子穿过控制电极6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
由于背散射电子能量大,背散射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被设置在第一束导管3下端的第二探测器5接收,第二探测器5与第一束导管3处于同一电压值,电压值为10kV。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显微镜在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设置控制电极6,控制电极6改变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控制电极6与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的电场配合,可以将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分开。使得第二探测器5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第一探测器7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电子源1用于产生电子束。电子源1分为场致发射源和热发射源,场致发射源又分为热场和冷场两种,热发射源分为钨丝、六硼化镧等。在本申请中电子源1可以是任意一种用于产生电子束的电子源1。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源1的电压值V1可选0kV到-15kV之间任一值。
电子加速结构2的电压值V2可选3kV到-12kV之间任一值。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经电子加速结构2后,运动速度会增加。
第一束导管3的电压值V3为10kV。电子加速结构2与第一束导管3之间形成加速电场,经过加速结构的电子束,加速后进入第一束导管3。电子束在第一束导管3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第一透镜装置4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外周,第一透镜装置4可以为磁透镜,用于汇聚第一束导管3中高速运动的电子束。
电子束穿过第一束导管3,依次经过圆环形的第二探测器5的中心孔、圆环形的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进入第二束导管8,第二束导管8的电压值V7为10kV。电子束在第二束导管8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第二透镜装置11设置于第二束导管8外周,第二透镜装置11为一个复合式的电磁透镜结构,由磁透镜和第二束导管8下端与样品台13之间形成的减速电透镜构成,样品台13电压值V8为0kV,在第二束导管8和第二透镜装置11之间设置有偏转装置,偏转装置用于改变入射到待测样品12前的电子束的运动方向,能够产生任意偏转方向的扫描场。
进一步的,偏转装置包括第一偏转器9和第二偏转器10,也可以有更多的偏转器参与进来进行电子的扫描。第一偏转器9可以是磁偏转器或电偏转器,第二偏转器10可以是磁偏转器或电偏转器。第一偏转器9和第二偏转器10配合作用改变入射到待测样品12前的电子束的运动方向。第二透镜装置11设置于第二束导管8外周,电子束穿过第二束导管8,经过第二透镜装置11的上极靴和下极靴,第二透镜装置11汇聚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
汇聚后的扫描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二次电子能量低,背散射电子能量高。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经过第二透镜装置11进入第二束导管8,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轨迹会形成交叉点,由于二次电子能量小。二次电子的轨迹形成交叉点低于背散射电子的轨迹形成交叉点。
第一探测器7设置于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用于接收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控制电极6设置于第一探测器7与电子束的光轴17之间,第一探测器7电压值V6为10kV,控制电极6电压值V5可选0kV到10kV之间任一值。穿过第二束导管8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向控制电极6运动。
第一束导管3的电压值V3为10kV,第二束导管8的电压值V7为10kV,控制电极6的电压值为V5可选0kV到10kV之间任一值,沿着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运动方向,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一个减速电场。控制电极6和第一束导管3之间形成一个加速电场。
由于二次电子能量小,在运动到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的减速电场时,受减速电场的影响较大。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由于圆环形的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束导管8的孔径,控制电极6为多孔结构。部分二次电子会直接穿过控制电极6,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
进入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的二次电子,受到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的减速电场影响,二次电子运动速度降低,由于第一探测器7电压值V4为10kV,控制电极6电压值为V5可选0kV到10kV之间任一值。所以被减速的二次电子会被第一探测器7吸引,从而被减速的二次电子穿过控制电极6的孔,被第一探测器7接收。
由于背散射电子能量大,背散射电子会穿过控制电极6的中心孔,被设置在第一束导管3下端的第二探测器5接收,第一探测器5电压值V4与第一束导管3电压值V3处于同一电压值,V4电压值为10kV,V3电压值为10kV。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显微镜,该电子显微镜在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设置控制电极6,控制电极6改变电子源1产生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控制电极6与第一束导管3和第二束导管8之间的电场配合,可以将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分开。使得第二探测器5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第一探测器7能够接收到纯的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源1、电子加速结构2、第一束导管3、控制电极6、第一探测器7、第二束导管8、第二探测器5、样品台13等电压值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自行设定具体的电压值。
举例说明,当对第一束导管3、控制电极6、第二束导管8加载的电压值进行改变时,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之间形成一个减速电场。由于第二束导管8和控制电极6加载的电压值改变,所以减速电场的强度也发生改变。控制电极6和第一束导管3之间形成一个加速电场。由于控制电极6和第一束导管3加载的电压值改变,所以加速电场的强度也发生改变。汇聚后的扫描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12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等电子统称信号电子,信号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不同能量的信号电子反应不同的待测样品12信息。由于减速电场的强度和加速电场的强度均可以通过需要进行改变。所以不同能量的信号电子在进入减速电场和加速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不同,所以不同能量的信号电子的运动轨迹会发生不同改变。第一探测器7和第二探测器5可以有选择性的探测不同能量的信号电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调节电子源1、电子加速结构2、第一束导管3、控制电极6、第一探测器7、第二束导管8、第二探测器5、样品台13等的电压值,来获取需要的相应能量的信号电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源,用于产生电子束;
第一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
第二束导管,用于加速所述电子束;
电子加速结构,设置于所述电子源和所述第一束导管之间,用于与所述第一束导管之间形成加速电场;经过所述电子加速结构的所述电子束,加速后进入所述第一束导管;所述电子束在所述第一束导管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所述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第一透镜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外周,用于汇聚所述第一束导管中高速运动的电子束;所述电子束穿过所述第一束导管,进入所述第二束导管,所述电子束在所述第二束导管中保持高速运动,用于降低所述电子束中的空间电荷效应;
偏转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束导管和第二透镜装置之间,用于改变入射到待测样品前的所述电子束的运动方向;所述偏转装置产生任意偏转方向的扫描场;
所述第二透镜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束导管外周,用于汇聚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所述第二透镜装置由磁透镜和所述第二束导管下端与样品台之间形成的减速电透镜构成;
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和所述第二束导管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二次电子;
控制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电子束的光轴之间,用于改变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的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为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极为圆环形,所述圆环形的外侧壁开设凹槽,所述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探测器圆周间隔分布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方向上,所述凹槽径向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十五度至七十五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为曲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为零度至九十度,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显微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探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束导管和所述控制电极之间,用于接收所述电子束作用于待测样品上产生的背散射电子。
CN202011393110.0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子显微镜 Active CN114220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110.0A CN114220725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子显微镜
PCT/CN2021/135541 WO2022083789A1 (zh) 2020-12-02 2021-12-03 一种电子显微镜
US17/758,363 US12224153B2 (en) 2020-12-02 2021-12-03 Electron microscop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110.0A CN114220725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子显微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0725A CN114220725A (zh) 2022-03-22
CN114220725B true CN11422072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069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3110.0A Active CN114220725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子显微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224153B2 (zh)
CN (1) CN114220725B (zh)
WO (1) WO2022083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52501A1 (zh) * 2023-01-18 2024-07-25 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内置复合结构的探测系统
CN116631830B (zh) * 2023-07-20 2023-10-27 北京惠然肯来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偏转探测系统、探测方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17630073B (zh) * 2023-12-07 2024-12-20 屹东光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镜筒内二次电子探测方法及系统
US12261016B1 (en) 2024-04-23 2025-03-25 Ciqtek Co., Ltd. Electron detection devic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CN118098914B (zh) * 2024-04-23 2024-08-27 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探测装置和扫描电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299A (zh) * 2011-09-07 2014-04-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CN207425790U (zh) * 2017-11-21 2018-05-29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CN108231511A (zh) * 2017-11-21 2018-06-29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物镜系统及样品探测方法
CN110376229A (zh) * 2019-06-12 2019-10-25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具备复合式探测系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样品探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5524A (en) 1985-03-11 1987-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anning particle microscope with diminished boersch effect
EP0242602B1 (de) 1986-04-24 1993-07-21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Elektrostatisch-magnetische-Linse für Korpuskularstrahlgeräte
EP0274622B1 (de) 1986-12-12 1990-11-07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Detektoranordnung mit einem Detektorobjektiv für Korpuskularstrahlgeräte
US4897545A (en) 1987-05-21 1990-01-30 Electroscan Corporation Electron detector for use in a gaseous environment
US4926054A (en) 1988-03-17 1990-05-15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ur Halbleiterpruftechnik Mbh Objective lens for focusing charged particles in an electron microscope
US4963823A (en) 1988-06-27 1990-10-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ctron beam measuring instrument
US5146090A (en) 1990-06-11 1992-09-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having an immersion lens arranged in an intermediate image of the beam
JP3291880B2 (ja) * 1993-12-28 2002-06-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走査形電子顕微鏡
DE69638126D1 (de) 1995-10-19 2010-04-01 Hitachi Ltd Rasterelektronenmikroskop
US5780859A (en) 1996-02-16 1998-07-14 Act Advanc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Electrostatic-magnetic lens arrangement
JP3434165B2 (ja) 1997-04-18 2003-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走査電子顕微鏡
DE19732093B4 (de) 1997-07-25 2008-09-25 Carl Zeiss Nts Gmbh Korpuskularstrahlgerät
EP0910108B1 (de) 1997-09-29 2004-11-24 Advantest Corporation Elektronenstrahl-Linse
JP4302316B2 (ja) * 1998-03-09 2009-07-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走査形電子顕微鏡
DE19828476A1 (de) 1998-06-26 1999-12-30 Leo Elektronenmikroskopie Gmbh Teilchenstrahlgerät
JP4236742B2 (ja) * 1998-10-29 2009-03-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走査形電子顕微鏡
KR20000034962A (ko) 1998-11-19 2000-06-26 하이든 마틴 하전입자의 이중-모드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EP1022766B1 (en) 1998-11-30 2004-02-04 Advantest Corporation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JP3728956B2 (ja) 1998-12-22 2005-1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路パターン検査装置
US6642520B2 (en) 1999-04-13 2003-11-04 Kabushiki Kaisha Topc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US6392231B1 (en) 2000-02-25 2002-05-21 Hermes-Microvision, Inc. Swinging objective retarding immersion lens electron optics focusing, deflection and signal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960766B2 (en) 2000-02-25 2005-11-01 Hermes-Microvision, Inc. Swinging objective retarding immersion lens electron optics focusing, deflection and signal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3068241A (ja) 2000-11-08 2003-03-07 Seiko Instruments Inc 走査型電子線装置
AU2002330873A1 (en) 2002-03-21 2003-10-08 Hermes-Microvision (Taiwan) Inc. Swinging objectif retarding immersion lens electron optics focusing, deflection and signal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6674075B2 (en) 2002-05-13 2004-01-06 Applied Materials, Inc. Charged particle bea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samples
DE10233002B4 (de) 2002-07-19 2006-05-04 Leo Elektronenmikroskopie Gmbh Objektivlinse für ein Elektronenmikroskopiesystem und Elektronenmikroskopiesystem
US6825475B2 (en) 2002-09-19 2004-11-30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Defl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in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column
JP4167904B2 (ja) 2003-01-06 2008-10-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子ビーム描画装置及び電子ビーム描画方法
DE10301579A1 (de) 2003-01-16 2004-07-29 Leo Elektronenmikroskopie Gmbh Elektronenstrahlgerät und Detektoranordnung
DE10331137B4 (de) 2003-07-09 2008-04-30 Carl Zeiss Nts Gmbh Detektorsystem für ein Rasterelektronenmikroskop und Rasterelektronenmikroskop mit einem entsprechenden Detektorsystem
KR101041661B1 (ko) 2003-07-30 2011-06-14 어플라이드 머티리얼즈 이스라엘 리미티드 다중 검출기들을 갖는 스캐닝 전자 현미경 및 다중 검출기기반 이미징을 위한 방법
DE602004031817D1 (de) 2004-01-21 2011-04-28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Strahlenoptische Komponente mit einer teilchenoptischen Linse
US7141791B2 (en) 2004-09-07 2006-11-28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beam dark field imaging
US7067807B2 (en) 2004-09-08 2006-06-27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Charged particle beam column and method of its operation
JP5033310B2 (ja) 2005-02-18 2012-09-2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検査装置
US7233008B1 (en) 2005-03-14 2007-06-19 Applied Materials, Israel, Ltd. Multiple electrode lens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for inspecting an object
EP1703538B1 (en) 2005-03-17 2008-11-12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multiple perspective imaging
JP5004318B2 (ja) 2005-06-15 2012-08-22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イオン注入装置
US7348566B2 (en) 2006-02-28 2008-03-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berration-correcting cathode lens microscopy instrument
JP4790511B2 (ja) 2006-06-21 2011-10-12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DE102006043895B9 (de) 2006-09-19 2012-02-09 Carl Zeiss Nts Gmbh Elektronenmikroskop zum Inspizieren und Bearbeiten eines Objekts mit miniaturisierten Strukturen
US7825386B2 (en) 2006-10-25 2010-11-02 Hermes-Microvi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harged particle beam
JP5054990B2 (ja) 2007-01-30 2012-10-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形電子顕微鏡
DE102007010873B4 (de) 2007-03-06 2009-07-30 Carl Zeiss Nts Gmbh Objektivlinse
DE602007007468D1 (de) 2007-07-27 2010-08-12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Magnetische Linsenanordnung
JP4586051B2 (ja) 2007-08-03 2010-11-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型電子顕微鏡
JP5693241B2 (ja) 2008-02-28 2015-04-01 カールツァイス エスエムエス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Carl Zeiss SMS GmbH 微細化構造を有する物体の加工方法
CN101388317B (zh) 2008-03-21 2010-08-25 汉民微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
US7759653B2 (en) 2008-05-30 2010-07-20 Hermes Microvision, Inc.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US7960697B2 (en) 2008-10-23 2011-06-14 Hermes-Microvision, Inc.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DE102009028013B9 (de) 2009-07-24 2014-04-17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Teilchenstrahlgerät mit einer Blenden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eines Strahlstroms in einem Teilchenstrahlgerät
JP5439498B2 (ja) 2009-11-06 2014-03-1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子顕微鏡
JP5801891B2 (ja) 2010-07-30 2015-10-28 パルセータ, エルエルシーPulsetor, Llc 電子イメージングを用いて試料の画像を作成する荷電粒子線装置及び方法
US8319192B2 (en) 2010-08-24 2012-11-27 Hermes Microvision Inc. Charged particle apparatus
EP2518755B1 (en) 2011-04-26 2014-10-15 FEI Company In-column detector for particle-optical column
JP2013033671A (ja) 2011-08-03 2013-02-14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荷電粒子線装置
CN103890895B (zh) 2011-09-27 2016-05-18 Snu精度株式会社 具备反射电子检测功能的扫描电子显微镜
EP2629317B1 (en) 2012-02-20 2015-01-28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with dynamic foc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JP6150991B2 (ja) 2012-07-18 2017-06-2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子ビーム照射装置
DE102012215945A1 (de) 2012-09-07 2014-03-13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Teilchenstrahl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Teilchenstrahlgeräts
EP2706554B1 (en) 2012-09-10 2016-05-25 Fei Company Method of using a compound particle-optical lens
US8907281B2 (en) 2012-11-19 2014-12-09 Hermes Microvis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up in an electron beam apparatus
EP2735866A1 (en) 2012-11-27 2014-05-28 Fei Company Method of sampling a sample and displaying obtained information
EP2801997B1 (en) 2013-05-06 2016-03-09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Electron beam wafer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thereof
KR102234659B1 (ko) 2013-10-29 2021-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에너지 전자 빔을 이용하여 인-셀 오버레이 오프셋을 측정할 수 있는 sem 장치와 그 방법
JP6340216B2 (ja) 2014-03-07 2018-06-0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電子顕微鏡
US9767986B2 (en) 2014-08-29 2017-09-19 Kla-Tencor Corpor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methods of inspecting and reviewing samples
US9583306B2 (en) 2014-12-09 2017-02-28 Hermes Microvision Inc. Swing objective lens
US10008360B2 (en) 2015-01-26 2018-06-26 Hermes Microvision Inc. Objective lens system for fast scanning large FOV
US9842724B2 (en) 2015-02-03 2017-12-12 Kla-Tenc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aging of a photomask through a pellicle
CN104897700B (zh) 2015-06-10 2017-09-22 北京工业大学 在扫描电镜中对纳米液体样品的透射散射成像装置及方法
DE102015210893B4 (de) 2015-06-15 2019-05-09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Analyseeinrichtung zur Analyse der Energie geladener Teilchen und Teilchenstrahlgerät mit einer Analyseeinrichtung
DE102015210941B9 (de) 2015-06-15 2019-09-19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Teilchenstrahl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Teilchenstrahlgeräts
US9601303B2 (en) 2015-08-12 2017-03-21 ICT Integrated Circuit Testing Gesellschaft für Halbleiterprüftechnik mbH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and/or imaging a sample
US9620331B1 (en) 2015-11-19 2017-04-11 Carl Zeiss Microscopy Ltd. Method for analyzing an object and charge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10515778B2 (en) 2016-03-16 2019-12-24 Ngr Inc. Secondary particle detection system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P3236486A1 (en) 2016-04-22 2017-10-25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omposite image of an object an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JP6727024B2 (ja) 2016-04-28 2020-07-2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荷電粒子線装置
US10103002B1 (en) 2016-05-20 2018-10-16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of an object an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DE112017006846T5 (de) 2017-02-22 2019-10-02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adungspartikelstrahlvorrichtung
DE102017203553A1 (de) 2017-03-04 2018-09-06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Objektpräparationseinrichtung und Teilchenstrahlgerät mit einer Objektpräparationseinrich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s Teilchenstrahlgeräts
CN106920723A (zh) 2017-03-06 2017-07-04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聚焦系统及电子束控制方法
US20180364563A1 (en) 2017-06-20 2018-12-2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a sample
WO2019064496A1 (ja) 2017-09-29 2019-04-0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電子顕微鏡
CN208256614U (zh) 2018-02-09 2018-12-18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物镜系统
CN108807118B (zh) 2018-06-08 2024-05-07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及样品探测方法
KR20240018686A (ko) 2018-08-28 2024-02-13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시간 의존적 결함 검사 장치
US10658152B1 (en) 2018-10-04 2020-05-19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20200333271A1 (en) 2019-05-06 2020-10-22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unit of a particle beam device and particle beam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14256043B (zh) * 2020-12-02 2024-04-05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299A (zh) * 2011-09-07 2014-04-1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
CN207425790U (zh) * 2017-11-21 2018-05-29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CN108231511A (zh) * 2017-11-21 2018-06-29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物镜系统及样品探测方法
CN110376229A (zh) * 2019-06-12 2019-10-25 聚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具备复合式探测系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样品探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3789A1 (zh) 2022-04-28
US12224153B2 (en) 2025-02-11
CN114220725A (zh) 2022-03-22
US20230028903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0725B (zh) 一种电子显微镜
CN114256043B (zh) 一种电子束系统
US10777382B2 (en) Low voltag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method for specimen observation
US11217423B2 (en) Apparatus of plural charged-particle beams
US10453645B2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a specimen and charged particle multi-beam device
US6043491A (e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JP2022552751A (ja) 標本を検査する方法および荷電粒子ビーム装置
CN207425790U (zh) 一种低能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JP6880209B2 (ja) 走査電子顕微鏡
CN208256614U (zh)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物镜系统
CN108352284B (zh) 宽场大气压扫描电子显微镜
CN117096004A (zh) 一种低能高速扫描电子束成像系统
CN208208712U (zh) 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
CN118098914B (zh) 电子探测装置和扫描电镜
KR100813210B1 (ko) 진동 지연 침지 대물 렌즈의 전자 광 포커싱, 검출 및신호 수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035675A (zh) 带电粒子束设备
JP2016143514A (ja) 荷電粒子線装置
CN118629849A (zh) 粒子束显微镜
JPH0562634A (ja) 2次電子検出器及び電子線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127

Address after: 1st and 5th floors, Building 20, Chuange Huigu, 777 Zhongguan West Road, Zhuangshi Street, Zhenh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after: Ningbo Borui Strontium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Unit 8101-A, Building 3, No. 3 Yongchang North Road, Daxing Distric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100176

Patentee before: FOCUS-EBEAM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