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11939B -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11939B CN114211939B CN202111369475.4A CN202111369475A CN114211939B CN 114211939 B CN114211939 B CN 114211939B CN 202111369475 A CN202111369475 A CN 202111369475A CN 114211939 B CN114211939 B CN 1142119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outlet
- blade
- air guide
-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包括壳体、出风口叶片、可移动式导风壳体;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出风口叶片沿出风风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出风口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以改变出风口的风向;其中,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内形成导风通道。出风口的内部设置了可移动的壳体,通过内部壳体的移动来引导气流,提供向上和向下的气流通道,而非仅在出口处使用叶片改变风向,从而产生较高的气流速度和较低的气流噪声,壳体内部有更多的气流空间和壳体内部的气量,为气流向驾驶员和乘客方向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出风口设置中,出风口的壳体内尤其是在出口的内侧会设置导风叶片,用于调节上下风向,并且,壳体中会预留能让叶片活动的空间,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附图1所示的,出风口叶片所处的空间较大,而出口细长。如此,当出风口叶片切换出风方向时,必然形成一部分通道是闭塞的,形成对气流的阻力和压降,出风口排出气流时会产生巨大的气流噪声,且风速被削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05437920A汽车窄型空调出风口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包括壳体、出风口叶片、可移动式导风壳体;
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出风口叶片沿出风风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出风口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以改变出风口的风向;
其中,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内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导风通道第二端与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壳体之间设有夹层空间,使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能在所述壳体内上下摆动,以改变所述导风通道的方向,且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出风口叶片被联动设置,使导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在可移动式导风壳体活动状态下保持对接导通,以控制导风通道的风向,实现改变出风风向;
当所述出风口叶片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导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形成一字型通道,并实现水平扫风;
所述出风口叶片被操作向上转动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被出风口叶片驱动向下转动,使出风通道排风端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同步上移,形成Λ型通道,并实现向下扫风;
所述出风口叶片被操作向下转动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被出风口叶片驱动向上转动,使出风通道排风端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同步下移,形成V型通道,并实现向上扫风。
优选的,出风口叶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出风口的后侧,且所述出风口叶片包括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的第一端与壳体铰接。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二端,使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第一叶片的连接处能同步的上移或下移;
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被联动的设置,能同步翻转,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也被联动的设置,并能随所述第一叶片的翻转而翻转。
优选的,所述导风通道的高度等于出风通道的高度,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当所述第一叶片翻转至上限位或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二端贴合,使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的厚度由前侧向后侧方向逐渐增加,形成由中间逐渐向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靠近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第二端连接有弧面,当所述第一叶片翻转至上限位或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弧面贴合。
优选的,第一叶片的第二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带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有销柱,所述销柱卡在所述弧形槽内壁,使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之间设有连动杆,且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旋钮,当所述第一旋钮被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密封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到所述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层空间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壳体内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出风口,包括上述方案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还包括:
前部叶片,包括多个被联动设置的竖直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
第二旋钮,连接到其中一个竖直叶片的转轴,能带动多个所述竖直叶片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旋钮的避让槽。
优选的,所述竖直叶片的前侧边沿被设置成具有斜边,以在所述前部叶片随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转动时,避免与所述第二叶片发生碰撞。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方案中的汽车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出风口的内部设置了可移动的壳体,通过内部壳体的移动来引导气流,提供向上和向下的气流通道,而非仅在出口处使用叶片改变风向,因此,在切换气流方向时,在排出吹风口之前,气流就已改变了流动方向,并且切换过程中不会对原有气流产生阻力,从而使吹出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气流速度和较低的气流噪声,壳体内部有更多的气流空间和壳体内部的气量,为气流向驾驶员和乘客方向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且,本发明出风口叶片隐藏式的设计,使出风口结构更加美观。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出风口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示的出风口处于向上吹风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示的出风口处于向下吹风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示的第一叶片和第一导风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示的第一叶片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示的可移动式导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现有技术中调节上下扫风一般通过叶片的运动调节出风口的方向,尤其是在上限位和下限位切换时,出口处的通道突然的减小,并且原有流通的通道至少有一半是被封堵的,对气流产生阻力,导致气流量下降,本发明旨在通过出风口内部移动的壳体来引导气流,提供向上和向下的气流通道,引导气流顺畅的排出出风口,减小出风风向改变而带来的风阻,从而产生较高的气流速度和较低的气流噪声。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
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出风口叶片和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
壳体
壳体包括能相互组装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组装后在壳体的第一端(图示的左侧)形成进风口,第二端(图示的右侧)形成出风口,并定义进风口处为前侧,出风口处为后侧。
优选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为硬塑材质注塑形成,采用卡合或拼接的方式组合形成整体。
出风口叶片
出风口叶片设置在出风口的后侧,出风口叶片旨在对出风口的风向进行导向,出风口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使风被以确定的方向排出。
出风口叶片包括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叶片401、第二叶片5和第三叶片402,(可选的,图示为第一叶片401、第二叶片5和第三叶片402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其中,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叶片401和第二叶片5之间,第二出风口位于第二叶片5和第三叶片402之间。
优选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高度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成两个或大于三个的出风口叶片,以对吹出的风进行导向。
进一步的,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为活动叶片4,第二叶片为静止叶片5。具体的,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的第一端与壳体铰接,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被联动的设置,能同步翻转。如此,以形成向上扫风或向下扫风。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之间设有连动杆42,且第一叶片401的第一端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一旋钮9,当第一旋钮9被转动时,同步带动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叶片401、第二叶片5和第三叶片402还可以被设置成同步运动的,即第二叶片5是非静止的,同样可实现对风的导向,出风通道的截面更大。
以下以第二叶片5是静止的为例。
可移动式导风壳体
结合图5和图7所示,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被设置到出风口叶片的后侧,包括第一导风板301(位于图示的上方)和第二导风板302(位于图示的下方),第一导风板301和第二导风板302呈上下分布,两个导风板之间设有侧板,形成左右两端开放的矩形导风通道。
其中,第一导风板301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叶片401的第二端,使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和第一叶片401的连接处能同步的上移或下移。
进一步的,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的第二端分别通过密封结构8连接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之间形成导风通道102,导风通道102的高度等于出风口的高度,在壳体和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之间形成夹层空间103,夹层空间内设有弹簧6,弹簧6的第一端连接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第二端连接到壳体内壁。
如此,可以在调节第一旋钮9时,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发生移动,使内部的导风通道102发生改变,并且在释放旋钮后,可以助力回弹至初始位置,保持导风通道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也被联动的设置,并能随第一叶片401的翻转而翻转,且当第一叶片401翻转至上限位或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301和第二导风板302的第一端与第二叶片5的第二端贴合,使导风通道102与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连通。
结合图3所示,出风口处于向上吹风方向位置,第一导风板301的第一端和第二叶片5贴合,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度,这就给出了气流对驾驶员和乘客头部的方向性。气流从壳体后部的通道101进入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内侧的导风通道102,经第二出风口朝向驾驶员或乘客。
结合图4所示,出风口处于向下吹风方向位置,第二导风板302的第一端和第二叶片5贴合,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度,这就给出了气流对驾驶员和乘客腿部的方向性。气流从壳体后部的通道101进入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内侧的导风通道102,经第一出风口朝向驾驶员或乘客。
如此,气流流通的空间大,内部的结构不会阻挡气流,气流可高速的吹向驾驶室,并且气流噪声低。
进一步的,第二叶片5的厚度由前侧向后侧方向逐渐增加,形成由中间逐渐向第一叶片401和第三叶片402靠近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第二端连接有弧面,当第一叶片翻转至上限位或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301或第二导风板302的第一端与弧面贴合,以形成密封效果,保持气流全部由出风口高速流出。
结合图5所示,第一叶片401的第二端设有钩部41,钩部41带有弧形槽,第一导风板301的第一端设有销柱31,销柱31卡在弧形槽内壁,使第一叶片401的第二端和第一导风板301的第一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第二叶片402和第二导风板302之间进行连接,以形成联动效果。
结合图5所示,密封结构8由连板81、连接板82一体注塑成型,密封结构8为EPDM密封条。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与第一导风板301、第二导风板302的连接部分设有密封结构8,第一导风板301和第二导风板302的第二端均设有连接柱32,连接柱32分别连接到连接板82。使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和壳体之间密封连接,提高气流密封性。
【汽车出风口】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出风口,包括上述方案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还包括前部叶片7和第二旋钮10。
结合图2所示,前部叶片7包括多个被联动设置的竖直叶片,连接在第一导风板301和第二导风板302之间。第二旋钮10连接到其中一个竖直叶片的转轴,能带动多个竖直叶片转动。如此,通过第二旋钮10可控制前部叶片7转动,当气流经过第一导风板301和第二导风板302之间时,能被前部叶片7改变左右风向。
其中,第二壳体2上设有容纳第二旋钮10的避让槽。如此,当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发生移动时,第二壳体2不会干涉第二旋钮10的运动。
优选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竖直叶片的前侧边沿被设置成具有斜边,以在前部叶片7随可移动式导风壳体3转动时,避免与5第二叶片发生碰撞。
【汽车】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方案中的汽车出风口。
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发明出风口的内部设置了可移动的壳体,通过内部壳体的移动来引导气流,提供向上和向下的气流通道,而非仅在出口处使用叶片改变风向,从而产生较高的气流速度和较低的气流噪声,壳体内部有更多的气流空间和壳体内部的气量,为气流向驾驶员和乘客方向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出风口叶片、可移动式导风壳体;
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出风口叶片沿出风风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出风口叶片之间形成出风通道,以改变出风口的风向;
其中,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内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导风通道第二端与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壳体之间设有夹层空间,使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能在所述壳体内上下摆动,以改变所述导风通道的方向,且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出风口叶片被联动设置,使导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在可移动式导风壳体活动状态下保持对接导通,以控制导风通道的风向,实现改变出风风向;
当所述出风口叶片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导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形成一字型通道,并实现水平扫风;
所述出风口叶片被操作向上转动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被出风口叶片驱动向下转动,使出风通道排风端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同步上移,形成Λ型通道,并实现向下扫风;
所述出风口叶片被操作向下转动时,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被出风口叶片驱动向上转动,使出风通道排风端和导风通道的进风端同步下移,形成V型通道,并实现向上扫风;
所述出风口叶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出风口的后侧,且所述出风口叶片包括高度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的第一端与壳体铰接;
所述导风通道的高度等于出风通道的高度,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将所述出风通道分为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当所述第一叶片翻转至上限位或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的第二端贴合,使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或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二端,使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和第一叶片的连接处能同步的上移或下移;
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导风通道;
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被联动的设置,能同步翻转,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也被联动的设置,并能随所述第一叶片的翻转而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的厚度由前侧向后侧方向逐渐增加,形成由中间逐渐向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靠近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第二端连接有弧面,当所述第一叶片翻转至上限位时,第二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弧面贴合,或当所述第一叶片翻转至下限位时,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弧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叶片的第二端设有钩部,所述钩部带有弧形槽,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设有销柱,所述销柱卡在所述弧形槽内壁,使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导风板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之间设有连动杆,且所述第一叶片的第一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旋钮,当所述第一旋钮被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第二端均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有密封结构,两个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到所述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空间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可移动式导风壳体,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壳体内壁。
8.一种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还包括:
前部叶片,包括多个被联动设置的竖直叶片,连接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
第二旋钮,连接到其中一个竖直叶片的转轴,能带动多个所述竖直叶片转动;
其中,第二壳体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二旋钮的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叶片的前侧边沿被设置成具有斜边,以在所述前部叶片随可移动式导风壳体转动时,避免与第二叶片发生碰撞。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出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69475.4A CN114211939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69475.4A CN114211939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1939A CN114211939A (zh) | 2022-03-22 |
CN114211939B true CN114211939B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0697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69475.4A Active CN114211939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11939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24438A (ja) * | 2012-07-26 | 2014-02-06 | Nippon Plast Co Ltd | 風向調整装置 |
JP2015006851A (ja) * | 2013-06-25 | 2015-01-15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風向調整装置 |
EP2846108A1 (de) * | 2013-09-05 | 2015-03-11 | Caverion Deutschland GmbH | Deckenluftauslass |
CN105437920A (zh) * | 2015-12-15 | 2016-03-30 |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窄型空调出风口机构 |
EP3372428A1 (en) * | 2017-03-09 | 2018-09-12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Internal air vent for vehicles |
CN108790705A (zh) * | 2017-05-03 | 2018-11-13 |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乘员车厢的空气送风装置 |
CN109835143A (zh) * | 2019-01-07 | 2019-06-04 |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汽车空调无前部叶片的出风方法 |
CN110239312A (zh) * | 2019-06-03 | 2019-09-17 | 南京上美冠丰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无前部叶片式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
EP3632726A1 (en) * | 2018-10-05 | 2020-04-08 | Seat, S.A. | Air diffuser for a vehicle |
CN111559226A (zh) * | 2020-04-20 | 2020-08-21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出风口结构 |
EP3702185A1 (en) * | 2019-02-27 | 2020-09-02 | Ningbo Joysonquin Automotive Systems Holding Co., Ltd | Air outlet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034557T3 (es) * | 1989-10-24 | 1993-04-0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Tobera de salida para instalaciones de ventilacion o de aire acondicionado. |
KR100256413B1 (ko) * | 1997-12-15 | 2000-05-15 | 윤종용 | 공기조화기의 좌우풍향 조절장치 |
JP2009203908A (ja) * | 2008-02-28 | 2009-09-10 | Daikin Ind Ltd | 送風機及び該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US9073408B2 (en) * | 2012-01-09 | 2015-07-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Register vane air deflector and method |
WO2013115095A1 (ja) * | 2012-02-01 | 2013-08-08 |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 空気吹出装置 |
JP5678953B2 (ja) * | 2012-12-28 | 2015-03-04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
JP2016088188A (ja) * | 2014-10-31 | 2016-05-23 |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 空気吹出装置 |
CN107672419B (zh) * | 2016-08-02 | 2022-08-12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出风口总成及组装出风口系统的方法 |
KR200487019Y1 (ko) * | 2016-08-18 | 2018-07-26 | 유순식 | 곡선형 유로형성부에 공간 분할판과 정화용 필터가 적층되는 형태의 구조 개선된 램프 일체형 차량용 공기정화기 |
CN107940719B (zh) * | 2017-06-28 | 2024-04-1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口部件及空调器 |
DE102018108812A1 (de) * | 2018-04-13 | 2019-10-17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
CN110281740B (zh) * | 2019-01-07 | 2024-08-27 |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出风口机构 |
CN210161873U (zh) * | 2019-06-03 | 2020-03-20 | 南京上美冠丰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隐藏式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
EP3895922A1 (en) * | 2020-04-16 | 2021-10-20 | PSA Automobiles SA | Air distribution air vent for vehicle dashboard |
CN111452596B (zh) * | 2020-04-16 | 2023-05-05 | 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调风装置 |
-
2021
- 2021-11-15 CN CN202111369475.4A patent/CN1142119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24438A (ja) * | 2012-07-26 | 2014-02-06 | Nippon Plast Co Ltd | 風向調整装置 |
JP2015006851A (ja) * | 2013-06-25 | 2015-01-15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風向調整装置 |
EP2846108A1 (de) * | 2013-09-05 | 2015-03-11 | Caverion Deutschland GmbH | Deckenluftauslass |
CN105437920A (zh) * | 2015-12-15 | 2016-03-30 | 上美塑胶(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窄型空调出风口机构 |
EP3372428A1 (en) * | 2017-03-09 | 2018-09-12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Internal air vent for vehicles |
CN108790705A (zh) * | 2017-05-03 | 2018-11-13 | 费希尔汽车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乘员车厢的空气送风装置 |
EP3632726A1 (en) * | 2018-10-05 | 2020-04-08 | Seat, S.A. | Air diffuser for a vehicle |
CN109835143A (zh) * | 2019-01-07 | 2019-06-04 | 南京塔塔汽车零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汽车空调无前部叶片的出风方法 |
EP3702185A1 (en) * | 2019-02-27 | 2020-09-02 | Ningbo Joysonquin Automotive Systems Holding Co., Ltd | Air outlet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vehicle |
CN110239312A (zh) * | 2019-06-03 | 2019-09-17 | 南京上美冠丰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无前部叶片式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
CN111559226A (zh) * | 2020-04-20 | 2020-08-21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汽车出风口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多维导风结构;黄俊豪等;《家电科技》;20180415(第04期);第76-78页 * |
汽车空调风道出风情况的CFD分析与优化;王琼;《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0920(第18期);第41-4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11939A (zh) | 2022-03-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174660B1 (en) |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 |
CN102858636B (zh) | 带有门的反向器 | |
US4840113A (en) | Louver vent for the ventilation of a motor 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
KR102499694B1 (ko) |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 |
CN105252989A (zh) | 空调薄型调风器 | |
CN102343785A (zh) | 包括偏转件的机动车出气口装置 | |
CN104501244A (zh) | 吸油烟机及其蜗壳 | |
CN114211939B (zh) | 汽车出风口的导风结构、汽车出风口及汽车 | |
CN112895850A (zh) |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 |
CN117621774A (zh) | 一种出风口气流控制机构及车辆 | |
CN217048200U (zh) | 汽车出风口结构 | |
CN209395546U (zh) | 空调出风结构 | |
JP5293731B2 (ja) | 車両用送風装置 | |
JP3237201B2 (ja) | 空気吹出口装置 | |
KR100633124B1 (ko) | 자동차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 |
CN213199403U (zh) | 通风系统和车内饰件 | |
CN114060928B (zh) | 一种空调柜机的双出风结构及空调柜机 | |
KR102686958B1 (ko) | 코안다 효과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에어벤트 장치 | |
JP3589803B2 (ja) |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 |
JPH05332609A (ja) | 空気吹出口装置 | |
CN219913233U (zh) | 空调器 | |
JPS6114426B2 (zh) | ||
CN219913393U (zh) |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KR20200049082A (ko) | 차량용 에어벤트의 슬라이딩형 개폐장치 | |
JP3654027B2 (ja) | デフレク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