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6763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06763B CN114206763B CN201980098230.7A CN201980098230A CN114206763B CN 114206763 B CN114206763 B CN 114206763B CN 201980098230 A CN201980098230 A CN 201980098230A CN 114206763 B CN114206763 B CN 114206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car
- time
- door
- control op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电梯装置具备地震探测器(9)、轿厢(1)、运转控制部(21)、门检测部(23)、中断部(22)以及判定部(24)。中断部(22)在门检测部(23)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打开时,中断管制运转。判定部(24)根据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当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管制运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电梯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梯装置中,当发生地震时,进行用于使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3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电梯装置中,在地震后的管制运转中,有时轿厢在到达最近楼层之前紧急停止。在这样的情况下,乘客会被困于轿厢内。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地震后乘客被困于轿厢内的情况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备:地震探测器;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运转控制单元,其在地震探测器输出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门检测单元,其检测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中断单元,其在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打开时,中断管制运转;以及判定单元,其根据门检测单元检测出门打开的打开时间,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如果判定单元判定为重新开始条件成立,则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中断单元中断的管制运转。重新开始条件在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的情况下成立。基准时间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电梯装置具备:地震探测器;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运转控制单元,其在地震探测器输出了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门检测单元,其检测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中断单元,当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打开时,该中断单元中断管制运转;判定单元,其根据由门检测单元检测出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移动指令单元,其在管制运转被中断单元中断了的情况下,如果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则输出用于使轿厢移动特定的距离的移动指令;以及距离检测单元,其检测轿厢根据移动指令而移动的距离。如果特定的距离与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距离之差比基准距离短,则重新开始条件成立。当判定单元判定为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中断单元中断的管制运转。基准时间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
本发明的再一电梯装置具备:地震探测器;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运转控制单元,其在地震探测器输出了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门检测单元,其检测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中断单元,当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打开时,该中断单元中断管制运转;以及判定单元,其在门检测单元不再检测出门打开之后,根据由门检测单元检测出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当判定单元判定为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中断单元中断的管制运转。
发明效果
如果是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则能够减少地震后乘客被困于轿厢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功能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判定部所具有的功能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判定部所具有的功能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控制装置所具有的功能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例子的图。电梯装置例如具备轿厢1和对重2。轿厢1在井道3中上下移动。对重2在井道3中上下移动。轿厢1和对重2借助于主绳索4被吊挂在井道3中。
主绳索4绕挂在曳引机5的驱动绳轮6上。轿厢1由曳引机5驱动。曳引机5由控制装置7控制。图1示出曳引机5及控制装置7设置于井道3上方的机房8的例子。曳引机5以及控制装置7也可以设置于井道3。在曳引机5设置于井道3的情况下,曳引机5可以设置于井道3的顶部,也可以设置于井道3的底坑。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机房8设置有地震探测器9。地震探测器9也可以设置于井道3。地震探测器9例如是加速度计。地震探测器9检测建筑物的加速度。地震探测器9输出与检测出的加速度相应的信号。来自地震探测器9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7。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地震探测器9对应于检测出的加速度输出三级信号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特定的第1等级以上的加速度时,输出第1信号。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特定的第2等级以上的加速度时,输出第2信号。第2等级的加速度大于第1等级的加速度。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特定的第3等级以上的加速度时,输出第3信号。第3等级的加速度大于第2等级的加速度。
轿厢1具备门10和门开关11。例如如果门10关闭,则门开关11输出关门信号。作为另一例,如果门10打开,则门开关11输出开门信号。来自门开关11的关门信号或开门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7。
图2是示出控制装置7所具有的功能的例子的图。控制装置7例如具备存储部20、运转控制部21、中断部22、门检测部23以及判定部24。
运转控制部21例如控制自动运转、管制运转以及诊断运转。自动运转是用于使轿厢1依次响应所登记的呼梯的运转。管制运转是用于在地震刚刚发生后使轿厢1内的乘客避难的运转。诊断运转是用于判定有无异常的运转。诊断运转是通过在管制运转结束后使轿厢1实际移动来进行的。
以下,也参照图3至图6,对电梯装置所具有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图3至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3至图5示出一系列的动作流程。
在运转控制部21进行自动运转的期间,在控制装置7中,判定是否从地震探测器9输入了第3信号(S101)。若在S101中判定为“否”,则判定在控制装置7中是否从地震探测器9输入了第2信号(S102)。若在S102中判定为“否”,则判定在控制装置7中是否从地震感测器9输入了第1信号(S103)。
例如,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第1等级以上且小于第2等级的加速度时,输出第1信号。由此,在S103中判定为“是”。当在S103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开始用于使轿厢1停靠于最近楼层的管制运转(S104)。
当在S104中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特定的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05)。例如,在控制装置7中具备安全电路。作为一例,中断条件在安全电路动作时成立。若中断条件不成立,则判定轿厢1是否已停靠在最近楼层(S109)。当在S109中判定为“否”时,在S105中,再次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即,中断部22进行的S105的判定在管制运转中直到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为止的期间中持续进行。若在S105中判定为“是”,则中断部22使管制运转中断,使轿厢1紧急停止(S106)。
例如,门检测部23根据来自门开关11的开门信号,检测门10打开的情况。当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10打开时,安全电路进行动作。由此,中断条件成立,管制运转被中断。即,轿厢1紧急停止。安全电路动作的条件并不仅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在从其它安全装置向控制装置7输入了特定的信号的情况下,安全电路也进行动作。
当在S106中轿厢1紧急停止时,中断部22判定中断条件是否继续成立(S107)。当在S107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不重新开始管制运转。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保持停止。另一方面,当在S107中判定为“否”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管制运转(S108)。例如,在S108中,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以比自动运转下的移动速度慢的特定的低速向最近楼层移动。上述低速例如为10m/min。
当在S108中重新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05)。当在S105中判定为“是”时,再次进行上述动作。另一方面,当通过进行管制运转而使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时(S109的“是”),运转控制部21使门10打开。由此,乘客能够从轿厢1出来。当从打开门10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运转控制部21使门10关闭。当在最近楼层门10关闭时,判定从门10关闭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10)。当在S110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通常运转(S111)。
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第2等级以上且小于第3等级的加速度时,输出第2信号。由此,在S102中判定为“是”。当在S102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开始用于使轿厢1停靠最近楼层的管制运转(S112)。
当在S112中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特定的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13)。例如,当安全电路动作时,中断条件成立。如果中断条件不成立,则判定轿厢1是否已停靠在最近楼层(S117)。当在S117中判定为“否”时,在S113中,再次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即,中断部22进行的S113的判定在管制运转中直到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为止的期间中持续进行。当在S113中判定为“是”时,中断部22使管制运转中断,使轿厢1紧急停止(S114)。
S113中的中断条件也可以与S105中的中断条件相同。例如,当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10打开时,安全电路动作。由此,中断条件成立,管制运转被中断。即,轿厢1紧急停止。
当在S114中轿厢1紧急停止时,中断部22判定中断条件是否继续成立(S115)。当在S115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不重新开始管制运转。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保持停止。另一方面,当在S115中判定为“否”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管制运转(S116)。例如,在S116中,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以上述低速向最近楼层移动。
当在S116中重新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13)。当在S113中判定为“是”时,再次进行上述动作。另一方面,当轿厢1由于进行管制运转而停靠在最近楼层时(S117的“是”),运转控制部21打开门10。由此,乘客能够从轿厢1出来。当从打开门10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运转控制部21使门10关闭。当在最近楼层关闭门10时,判定从门10关闭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18)。
当在S118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开始诊断运转(S119)。当在诊断运转中检测出异常(S120的“是”),运转控制部21中止运转。另外,进行向外部的报告(S121)。另一方面,如果在诊断运转中没有检测出异常(S120的“否”),则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通常运转(S122)。
地震探测器9在检测出第3等级以上的加速度时,输出第3信号。由此,在S101中判定为“是”。当在S101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开始用于使轿厢1停靠于最近楼层的管制运转(S123)。
当在S123中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特定的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24)。例如,当安全电路动作时,中断条件成立。如果中断条件不成立,则判定轿厢1是否已停靠在最近楼层(S128)。当在S128中判定为“否”时,在S124中,再次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即,中断部22进行的S124的判定在管制运转中直到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为止的期间中持续进行。当在S124中判定为“是”时,中断部22使管制运转中断,使轿厢1紧急停止(S125)。
S124中的中断条件可以与S105中的中断条件或S113中的中断条件相同。如上所述,门检测部23检测门10打开的情况。当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10打开时,安全电路进行动作。由此,中断条件成立,管制运转被中断。即,轿厢1紧急停止。
当在S125中管制运转被中断、轿厢1紧急停止时,判定部24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S126)。判定部24根据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门10打开的时间,进行S126的判定。当在S126中判定为“否”时,运转控制部21不重新开始管制运转。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保持停止。另一方面,当在S126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管制运转(S127)。例如,在S127中,运转控制部21使轿厢1以上述低速朝最近楼层移动。
当在S127中重新开始管制运转时,中断部22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124)。当在S124中判定为“是”时,再次进行上述动作。另一方面,当通过进行管制运转而使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时(S128的“是”),运转控制部21使门10打开。由此,乘客能够从轿厢1出来。当从打开门10时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运转控制部21使门10关闭。当在最近楼层关闭门10时,判定从门10关闭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129)。
当在S129中判定为“是”时,运转控制部21开始诊断运转(S130)。当在诊断运转中检测出异常时(S131的“是”),运转控制部21中止运转。另外,进行向外部的报告(S132)。另一方面,如果在诊断运转中没有检测出异常(S131的“否”),则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通常运转(S133)。
图6是示出判定部24所具有的功能的例子的流程图。图6示出在S126中进行的动作流程的例子。以下,也将由门检测部23检测出门10打开的时间表述为“打开时间t1”。当在S125中管制运转被中断时,判定部24判定中断条件是否成立(S201)。如果是在S124中中断条件暂时成立之后中断条件不再成立,则在S201中判定为“否”。当在S201中判定为“否”时,判定部24判定S125中的管制运转的中断是否是由于门检测部23检测出门10打开而产生的(S202)。当在S202中判定为“否”时,重新开始条件不成立(S203)。
当在S202中判定为“是”时,判定部24根据来自门开关11的开门信号来计算打开时间t1(S204)。接着,判定部24判定在S204中计算出的打开时间t1是否比特定的基准时间T短(S205)。基准时间T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0中。例如,基准时间T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如果打开时间t1比基准时间T短,则在S205中判定为“否”。当在S205中判定为“否”时,重新开始条件不成立(S203)。即,在S126中判定为“否”。另一方面,如果打开时间t1比基准时间T短,则在S205中判定为“是”。当在S205中判定为“是”时,重新开始条件成立(S206)。即,在S126中判定为“是”。
如上所述,当在S126中判定部24判定为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在S125中中断的管制运转(S127)。另一方面,如果在S126中判定部24没有判定为重新开始条件成立,则运转控制部21不重新开始在S125中中断的管制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在S125中管制运转中断的情况下,如果重新开始条件成立,则再次进行管制运转。因此,如果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则能够减少地震后乘客被困于轿厢1内的情况。
在从地震探测器9输出了第3信号的情况下,并不知道实际发生了多大程度的地震。以往,在开始管制运转后安全电路动作时,不使管制运转重新开始,而使轿厢1直接停止。但是,申请人对管制运转实际被中断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知道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在进行管制运转时门10打开极短的时间而使得管制运转被中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进行管制运转时发生了余震。
而且,通过申请人的调查知晓,如果余震较小,则门10打开的时间也短,紧接着门10立即关闭。而且,确认到:在因门10仅打开极短的时间而使管制运转中断的情况下,即使之后重新开始管制运转,也几乎不会产生问题。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电梯装置是基于这样的申请人的调查而实现的。例如,申请人在调查的范围内确认到,如果基准时间T为500msec,则即使重新开始管制运转也完全不会产生问题。
以下,对本电梯装置能够采用的其它功能进行说明。本电梯装置也可以组合采用以下所示的多个功能。
图7是示出判定部24所具有的功能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图7示出在S126中进行的动作流程的例子。图7所示的动作流程相当于在图6所示的动作流程中追加了S207所示的处理的流程。
当在S202中判定为“是”时,判定部24判定从在S125中管制运转被中断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207)。例如,在S207中,判定从门检测部23不再检测出门10打开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当在S207中判定为“是”时,判定部24根据来自门开关11的门信号来计算打开时间t1(S204)。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重新开始条件在从在S125中管制运转被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在S204中计算出的打开时间t1比基准时间T短的情况下成立。如果是图7所示的例子,则在从产生余震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能够重新开始管制运转。S207的判定也可以在S205中判定为“是”之后进行。
作为另一例,控制装置7也可以还具备移动指令部25。在该情况下,电梯装置还具备位移传感器12。位移传感器12是检测轿厢1实际移动的距离的单元的一例。位移传感器12例如设置于轿厢1。表示位移传感器12检测出的距离的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7。另外,上述单元也可以根据主绳索4移动的距离来检测轿厢1实际移动的距离。作为另一例子,上述机构也可以根据与轿厢1的移动联动的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来检测轿厢1实际移动的距离。
图8是示出控制装置7所具有的功能的另一例的流程图。图8示出在S126中进行的动作流程的例子。图8所示的动作流程相当于在图6所示的动作流程中追加了S208以及S209所示的处理的流程。
当在S205中判定为“是”时,移动指令部25对曳引机5输出移动指令(S208)。在S208中输出的移动指令例如是用于使轿厢1向轿厢1离开对重2的方向移动特定的距离l1的指令。距离l1例如为50mm。通过从移动指令部25输出移动指令,轿厢1向远离对重2的方向移动。并且,由位移传感器12检测轿厢1根据来自移动指令部25的移动指令而实际移动的距离l2。此外,在S208中输出的移动指令也可以是用于使轿厢1向轿厢1接近对重2的方向移动的指令。在S208中输出的移动指令也可以是用于使轿厢1向轿厢1远离对重2的方向和轿厢1接近对重2的方向的双方向移动的指令。
接着,判定部24判定距离l1与距离l2之差是否比特定的基准距离L短(S209)。基准距离L例如为0.1mm。即,在S209中,判定轿厢1是否实际遵照来自移动指令部25的移动指令那样进行了移动。如果距离l1与距离l2之差比基准距离L短,则在S209中判定为“否”。当在S209中判定为“否”时,重新开始条件不成立(S203)。另一方面,如果距离l1与距离l2之差比基准距离L短,则在S209中判定为“是”。当在S209中判定为“是”时,重新开始条件成立(S206)。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如果距离l1与距离l2之差比基准距离L短,则不重新开始管制运转。因此,如果是图8所示的例子,则能够例如在主绳索4由于余震而勾挂在井道3内的设备上的情况下,阻止管制运转的重新开始。
另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与图7所示的例子同样地,在进行S204所示的处理之前或之后进行S207所示的处理。例如,当在S202中判定为“是”时,判定部24判定从S119中管制运转被中断起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207)。在该情况下,移动指令部25从S119中管制运转被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在S204中计算出的打开时间t1比基准时间T短的情况下,在S208中输出移动指令。
作为另一例,控制装置7也可以还具备转矩检测部26。转矩检测部26检测曳引机5的转矩。中断部22在S126中重新开始条件成立而重新开始管制运转时,也根据转矩检测部26检测出的转矩来中断管制运转。例如,中断部22在管制运转重新开始后、转矩检测部26检测出的转矩超过基准转矩时,中断管制运转。基准转矩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0中。由此,在主绳索4由于余震而勾挂在井道3内的设备上的情况下,能够立即中断重新开始后的管制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标号20~26表示控制装置7所具有的功能。图9是示出控制装置7的硬件资源的例子的图。控制装置7具备包含例如处理器31和存储器32的处理电路30作为硬件资源。存储部20所具有的功能通过存储器32来实现。控制装置7通过由处理器31执行存储于存储器32中的程序,来实现标号21~26所示的各部的功能。
图10是示出控制装置7的硬件资源的另一例的图。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控制装置7例如具备包含处理器31、存储器32以及专用硬件33的处理电路30。图10示出通过专用硬件33实现控制装置7所具有的一部分功能的例子。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33来实现控制装置7所具有的全部功能。作为专用硬件33,能够采用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它们的组合。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在地震后进行管制运转的电梯装置。
标号说明
1:轿厢;2:对重;3:井道;4:主绳索;5:曳引机;6:驱动绳轮;7:控制装置;8:机房;9:地震探测器;10:门;11:门开关;12:位移传感器;20:存储部;21:运转控制部;22:中断部;23:门检测部;24:判定部;25:移动指令部;26:转矩检测部;30:处理电路;31:处理器;32:存储器;33:专用硬件。
Claims (11)
1.一种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地震探测器;
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
运转控制单元,其在所述地震探测器输出了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所述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
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
中断单元,当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所述管制运转时所述门打开时,该中断单元中断所述管制运转;以及
判定单元,其根据由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所述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的所述管制运转,
所述重新开始条件在所述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的情况下成立,
所述基准时间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所述打开时间比所述基准时间短的情况下,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
曳引机,其驱动所述轿厢;以及
转矩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曳引机的转矩,
所述中断单元在所述管制运转重新开始后,根据由所述转矩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矩来中断所述管制运转。
4.一种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地震探测器;
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
运转控制单元,其在所述地震探测器输出了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所述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
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
中断单元,当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所述管制运转时所述门打开时,该中断单元中断所述管制运转;
判定单元,其根据由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
移动指令单元,其在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了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则输出用于使所述轿厢移动特定的距离的移动指令;以及
距离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轿厢根据所述移动指令而移动的距离,
如果所述特定的距离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距离之差比基准距离短,则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所述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的所述管制运转,
所述基准时间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指令单元在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了的情况下,如果从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所述打开时间比所述基准时间短,则输出所述移动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
曳引机,其驱动所述轿厢;以及
转矩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曳引机的转矩,
所述中断单元在所述管制运转重新开始后,根据由所述转矩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矩来中断所述管制运转。
7.一种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具备:
地震探测器;
轿厢,其在井道中移动;
运转控制单元,其在所述地震探测器输出了特定的信号时,进行用于使所述轿厢内的乘客避难的管制运转;
门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轿厢的门打开的情况;
中断单元,当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在进行所述管制运转时所述门打开时,该中断单元中断所述管制运转;以及
判定单元,其在所述门检测单元不再检测出所述门打开之后,根据由所述门检测单元检测出所述门打开的打开时间,来判定特定的重新开始条件是否成立,
当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时,所述运转控制单元重新开始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的所述管制运转;
其中,所述重新开始条件在所述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的情况下成立,所述基准时间是500msec以下的特定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所述打开时间比所述基准时间短的情况下,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
移动指令单元,其在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了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打开时间比特定的基准时间短,则输出用于使所述轿厢移动特定的距离的移动指令;以及
距离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轿厢根据所述移动指令而移动的距离,
如果所述特定的距离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距离之差比基准距离短,则所述重新开始条件成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指令单元在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了的情况下,如果从所述管制运转被所述中断单元中断起经过了规定时间且所述打开时间比所述基准时间短,则输出所述移动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所述电梯装置还具备:
曳引机,其驱动所述轿厢;以及
转矩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曳引机的转矩,
所述中断单元在所述管制运转重新开始后,根据由所述转矩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转矩来中断所述管制运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9/027406 WO2021005762A1 (ja) | 2019-07-10 | 2019-07-10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6763A CN114206763A (zh) | 2022-03-18 |
CN114206763B true CN114206763B (zh) | 2023-05-09 |
Family
ID=7214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98230.7A Active CN114206763B (zh) | 2019-07-10 | 2019-07-10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747613B1 (zh) |
CN (1) | CN114206763B (zh) |
WO (1) | WO2021005762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30685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異常監視装置 |
JP2007331902A (ja) * | 2006-06-16 | 2007-1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N101966947A (zh) * | 2009-07-27 | 2011-02-09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具有减震结构部的建筑物中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
CN102574666A (zh) * | 2009-10-20 | 2012-07-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WO2019077645A1 (ja) * | 2017-10-16 | 2019-04-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20113287A (ko) * | 2010-04-05 | 2012-10-12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
JP6222162B2 (ja) * | 2015-04-20 | 2017-11-01 |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復旧方法 |
JP6421686B2 (ja) * | 2015-04-22 | 2018-11-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地震感知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2017088280A (ja) * | 2015-11-05 | 2017-05-25 |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の制御方法 |
-
2019
- 2019-07-10 CN CN201980098230.7A patent/CN11420676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10 JP JP2019565956A patent/JP6747613B1/ja active Active
- 2019-07-10 WO PCT/JP2019/027406 patent/WO202100576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30685A (ja) * | 2006-02-28 | 2007-09-13 |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戸開閉異常監視装置 |
JP2007331902A (ja) * | 2006-06-16 | 2007-12-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CN101966947A (zh) * | 2009-07-27 | 2011-02-09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具有减震结构部的建筑物中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
CN102574666A (zh) * | 2009-10-20 | 2012-07-1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WO2019077645A1 (ja) * | 2017-10-16 | 2019-04-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06763A (zh) | 2022-03-18 |
WO2021005762A1 (ja) | 2021-01-14 |
JPWO2021005762A1 (ja) | 2021-09-13 |
JP6747613B1 (ja) | 2020-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35012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KR100960440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 |
KR100928118B1 (ko) |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 |
JP6351853B2 (ja) | 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および油圧式エレベータの戸開走行異常検出方法 | |
JP201320920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5645324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4206763B (zh) | 电梯装置 | |
JP5456836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JP7243866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判定装置 | |
KR102512225B1 (ko) | 엘리베이터의 이용자 갇힘을 회피시키는 감시 장치 | |
JP5939354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07331902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WO2010086960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2018150087A (ja) | 異常音の検出方法 | |
JP2007254036A (ja) |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 |
CN110678410B (zh) | 电梯装置 | |
JP6923102B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JP2019202852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JP5420708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2996740B (zh) | 电梯装置 | |
JP200711921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 |
WO2021070325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 |
JP4353750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 |
JPH06255930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
HK1185853B (zh) | 電梯的控制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SERVICE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