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8322A - 侧链路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侧链路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28322A CN114128322A CN202080049398.1A CN202080049398A CN114128322A CN 114128322 A CN114128322 A CN 114128322A CN 202080049398 A CN202080049398 A CN 202080049398A CN 114128322 A CN114128322 A CN 1141283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allocation
- allocation scheme
- type
- terminal
- mo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侧链路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从基站为侧链路通信选择资源分配模式的移动性条件;基于将比较所述终端的移动性和所述移动性条件进行比较的结果,选择应用于所述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基于所选择的资源分配模式确定资源池;以及通过使用所确定的资源池执行侧链路通信。因此,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侧链路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终端速度来分配侧链路资源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经考虑第五代(5G)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电(NR)通信系统)用于处理无线数据,第五代(5G)通信系统使用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或LTE-高级(LTE-A)通信系统)以及4G通信系统的频带更高的频带。5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通信、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等。
4G通信系统和5G通信系统可以支持车对物(V2X)通信。在诸如4G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等蜂窝通信系统中支持的V2X通信可以称为“蜂窝-V2X(C-V2X)通信”。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对车辆(V2V)通信、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车辆对行人(V2P)通信、车辆对网络(V2N)通信等。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基于邻近的服务(ProSe)通信技术、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例如,可以为参与V2V通信的车辆建立侧链路信道,并且可以使用侧链路信道来执行车辆之间的通信。
同时,可以配置区(zones),并且可以为区中的每个配置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这里,区可以是地理区。位于特定区中的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该特定区的资源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关于映射到特定区的资源的信息可以从基站发送到终端。当终端高速移动时,终端所属的区可能改变。例如,终端所属的区可以从区#1变为区#2。在未从基站获得关于映射到区#2的资源的信息的状态下,位于区#2中的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前一区(即,区#1)的资源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侧链路通信的性能可能下降,并且可能需要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考虑终端速度而在侧链路通信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实现该目的的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为侧链路通信选择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基于比较终端的移动性和移动性条件的结果,选择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基于所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确定资源池;以及使用确定的资源池执行侧链路通信,其中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其中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资源池,并且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资源池。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变化;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属于每个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区列表和速度阈值。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第一映射信息或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基站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指示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终端所属区的标识符、终端所属区域的标识符、确定的资源池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实现该目的的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为侧链路通信选择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以及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区域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区,其中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其中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资源池,并且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资源池。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指示由终端基于比较终端的移动性和移动性条件的结果而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变化;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实现该目的的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向基站发送包括终端的移动性信息的第一消息;从基站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指示基于比较移动性信息和移动性条件的结果而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基于资源分配方案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以及使用资源池执行侧链路通信,其中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其中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资源池,并且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资源池。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基站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基站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变化;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基站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基站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第一映射信息或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映射到与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的资源池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映射到与位置信息对应的区的资源池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实现该目的的基站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终端接收包括该终端的移动性信息的第一消息;基于比较移动性信息和移动性条件的结果,选择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案;以及向终端发送包括指示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的第二消息,其中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其中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资源池,并且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资源池。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终端的移动性可以是速度变化;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终端发送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第一映射信息或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第一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映射到与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的资源池的信息,第二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映射到与位置信息对应的区的资源池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可以基于终端的移动性信息(例如,速度、速度变化)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案。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可以配置每个区域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而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可以配置每个区的侧链路资源。当终端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而当终端的速度小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即使当使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终端所属的区在同一区域内改变时,该终端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资源池(例如,映射到该区域的资源池)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因此,可以解决侧链路资源之间冲突的问题,并且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V2X通信场景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构成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终端速度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终端速度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公开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并详细描述了特定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该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于特定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公开覆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
尽管术语“第一(first)”、“第二(second)”等可以在本文中参考各种元素来使用,但是这些元素不应被解释为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二元素,并且第二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一元素。术语“和/或(and/or)”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当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个(an)”和“该(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出。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es)”和/或“包含(including)”当在此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部分和/或其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部分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会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此明确定义。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描述本公开时,为了便于整体理解,贯穿附图的描述,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图1是示出V2X通信场景的概念图。
如图1所示,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对车辆(V2V)通信、车辆对基础设施(V2I)通信、车辆对行人(V2P)通信、车辆对网络(V2N)通信等。V2X通信可以由蜂窝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系统140)支持,并且由蜂窝通信系统140支持的V2X通信可以被称为“蜂窝-V2X(C-V2X)通信”。这里,蜂窝通信系统140可以包括4G通信系统(例如,LTE通信系统或LTE-A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例如,NR通信系统)等。
V2V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第二车辆110(例如,位于车辆110中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V2V通信在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交换各种驾驶信息,例如速度、航向、时间、位置等。例如,基于通过V2V通信交换的驾驶信息,可以支持自动驾驶(例如,编队行驶)。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V通信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在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
V2I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位于路边的基础设施(例如,路边单元(RSU))120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120还可以包括位于路边的交通灯或路灯。例如,当执行V2I通信时,可以在位于第一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位于交通灯中的通信节点之间执行通信。可以通过V2I通信在第一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交换交通信息、驾驶信息等。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I通信也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在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
V2P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人130(例如,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V2P通信在车辆100与人130之间交换第一车辆100的驾驶信息和人130的运动信息,例如速度、航向、时间、位置等。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或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可以通过基于获得的驾驶信息和运动信息判断危险情况来生成指示危险的警报。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P通信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在通信节点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
V2N通信可以是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通过蜂窝通信系统140连接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V2N通信可以基于4G通信技术(例如,LTE或LTE-A)或5G通信技术(例如,NR)来执行。此外,可以基于车辆环境中的无线接入(WAVE)通信技术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中定义的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技术或IEEE802.15中定义的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通信技术来执行V2N通信。
同时,支持V2X通信的蜂窝通信系统140可以如下配置。
图2是示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如图2所示,蜂窝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络、核心网络等。接入网络可以包括基站210、中继器220、用户设备(UE)231至236等。UE231至236可以包括位于图1的车辆100和110中的通信节点、位于图1的基础设施120中的通信节点、由图1的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等。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4G通信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包括服务网关(S-GW)250、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26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70等。
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5G通信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包括用户平面功能(UPF)250、会话管理功能(SMF)260、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270等。可替代地,当蜂窝通信系统在非独立(NSA)模式下操作时,由S-GW250、P-GW260和MME270构成的核心网络可以支持5G通信技术以及4G通信技术,并且由UPF250、SMF260和AMF270构成的核心网络可以支持4G通信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
此外,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网络切片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分成多个逻辑网络切片。例如,可以配置支持V2X通信的网络切片(例如,V2V网络切片、V2I网络切片、V2P网络切片、V2N网络切片等),并且可以通过在核心网络中配置的V2X网络切片来支持V2X通信。
包括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例如,基站、中继器、UE、S-GW、P-GW、MME、UPF、SMF、AMF等)可以通过使用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频分多址(F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滤波OFDM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单载波FDMA(SC-FDMA)技术、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广义频分复用(GFDM)技术、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技术、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技术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技术来执行通信。
包括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例如,基站、中继器、UE、S-GW、P-GW、MME、UPF、SMF、AMF等)可以如下配置。
图3是示出构成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如图3所示,通信节点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0、存储器320和连接到网络用于执行通信的收发器330。此外,通信节点3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设备340、输出接口设备350、存储设备360等。通信节点300中包括的每个部件可以在通过总线370连接时彼此通信。
然而,通信节点300中包括的部件中的每个可以经由单独的接口或单独的总线而非公共总线370连接到处理器310。例如,处理器310可以经由专用接口连接到存储器320、收发器330、输入接口设备340、输出接口设备350和存储设备360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310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和存储设备360中的至少一个中的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310可以是指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的专用处理器。存储器320和存储设备36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存储器3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至少一个。
再次参考图2,在通信系统中,基站210可以形成宏小区(cell)或小小区,并且可以经由理想回程或非理想回程连接到核心网络。基站210可以将从核心网络接收的信号发送到UE231至236和中继器220,并且可以将从UE231至236和中继器220接收的信号发送到核心网络。UE231、232、234、235和236可以属于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UE231、232、234、235和236可以通过执行与基站210的连接建立过程而连接到基站210。UE231、232、234、235和236可以在连接到基站210之后与基站210通信。
中继器220可以连接到基站210,并且可以中继基站210与UE233和234之间的通信。即,中继器220可以将从基站210接收的信号发送到UE233和234,并且可以将从UE233和234接收的信号发送到基站210。UE234可以属于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和中继器220的小区覆盖范围,并且UE233可以属于中继器220的小区覆盖范围。即,UE233可以位于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之外。UE233和234可以通过执行与中继器220的连接建立过程而连接到中继器220。UE233和234可以在连接到中继器220之后与中继器220通信。
基站210和中继器220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例如,单用户(SU)-MIMO、多用户(MU)-MIMO、大规模MIMO等),协调多点(CoMP)通信技术、载波聚合(CA)通信技术、非许可频段通信技术(例如,许可辅助接入(LAA)、增强型LAA(eLAA)等)、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通信技术、D2D通信技术)等。UE231、232、235和236可以执行与基站210对应的操作和由基站210支持的操作。UE233和234可以执行与中继器220对应的操作和由中继器220支持的操作。
这里,基站210可以被称为节点B(NB)、演进节点B(eNB)、基站收发信台(BTS)、无线电远程头端(RRH)、发射接收点(TRP)、无线电单元(RU)、路边单元(RSU)、无线电收发器、接入点、接入节点等。中继器220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中继节点等。UE231至236中的每个可以被称为终端、接入终端、移动终端、站、用户站、移动站、便携式用户站、节点、设备、车载单元(OBU)等。
同时,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来执行UE235与UE236之间的通信。可以基于一对一方案或一对多方案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V通信时,UE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UE236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二车辆110中的通信节点。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I通信时,UE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UE236可以是位于图1的基础设施120中的通信节点。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P通信时,UE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UE236可以是由图1的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
根据参与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235和236)的位置,可以将侧链路通信所应用的场景如下表1所示分类。例如,图2所示的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侧链路通信场景C。
[表1]
同时,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235和236)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可以如下配置。
图4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如图4所示,左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5,右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6。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表1的侧链路通信场景A至D之一。UE235和236中的每个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物理(PHY)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可以使用PC5接口(例如,PC5-U接口)来执行。层-2标识符(ID)(例如,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可以用于侧链路通信,并且层2-ID可以是为V2X通信(例如,V2X服务)配置的ID。此外,在侧链路通信中,可以支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操作,并且可以支持RLC确认模式(RLC AM)或RLC未确认模式(RLC UM)。
同时,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235和236)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如下配置。
图5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图6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左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5,右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6。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表1的侧链路通信场景A至D之一。图5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是用于发送和接收广播信息(例如,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控制平面协议栈。
图5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PHY层、MAC层、RLC层和无线资源控制(RRC)层。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可以使用PC5接口(例如,PC5-C接口)来执行。图6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是用于一对一侧链路通信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图6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PC5信令协议层。
同时,在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中使用的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PSS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在UE(例如,UE235或236)中。PSC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也可以通过更高层信令配置在UE(例如,UE235或236)中。
PSDCH可以用于发现过程。例如,可以通过PSDCH发送发现信号。PSB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广播信息(例如,系统信息)。此外,解调参考信号(DM-RS)、同步信号等可以用于UE235与UE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同步信号可以包括主侧链路同步信号(PSSS)和次侧链路同步信号(SSSS)。
同时,如下表2所示,侧链路传输模式(TM)可以分为侧链路TM1至4。
[表2]
侧链路TM | 描述 |
1 | 使用基站调度的资源进行传输 |
2 | 无需基站调度的UE自主传输 |
3 | 在V2X通信中使用基站调度的资源的传输 |
4 | V2X通信中无需基站调度的UE自主传输 |
当支持侧链路TM3或4时,UE235和236中的每个可以使用由基站210配置的资源池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可以为侧链路控制信息和侧链路数据中的每个配置资源池。
可以基于RRC信令过程(例如,专用RRC信令过程、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可以通过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用于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当支持侧链路TM3时,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过程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基站210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调度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当支持侧链路TM4时,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来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由UE(例如,UE235或236)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自主选择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
当支持侧链路TM3时,可以不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基站210调度的资源来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当支持侧链路TM4时,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可以由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来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由UE(例如,UE235或236)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自主选择的资源来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
在下文中,将描述侧链路组播(groupcast)通信方法。即使当描述要在通信节点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例如,信号的发送或接收)时,对应的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执行与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对应的方法(例如,信号的接收或发送)。即,当描述UE#1(例如,车辆#1)的操作时,与其对应的UE#2(例如,车辆#2)可以执行与UE#1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相反,当描述UE#2的操作时,对应的UE#1可以执行与UE#2的操作对应的操作。在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的操作可以是位于车辆中的通信节点的操作。
侧链路信号可以是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同步信号和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SS/PBCH)块、侧链路同步信号(SLSS)、主侧链路同步信号(PSSS)、次侧链路同步信号(SSSS)等。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DM-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探测参考信号(SRS)、发现参考信号(DRS)等。
侧链路信道可以是PSSCH、PSCCH、PSDCH、PSBCH、物理侧链路反馈信道(PSFCH)等。此外,侧链路信道可以是指包括映射到对应侧链路信道中的特定资源的侧链路信号的侧链路信道。侧链路通信可以支持广播服务、多播服务、组播服务和单播服务。
同时,可以配置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区。区可以是地理区。可以为每个区配置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即,可以配置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基站可以配置区,并且可以配置映射到每个区的侧链路资源。可替代地,这些区可以在技术规范中预先定义。这些区可以如下配置。
图7是示出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概念图。
如图7所示,可以配置多个区,并且可以为多个区配置世界上唯一的单个参考点。该参考点可以是固定点。参考点的地理坐标可以设置为(0,0)。各个区的地理坐标可以基于参考点来表示。区域(area)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区组成。例如,区域#1可以包括区#10至#15,区域#2可以包括区#20至#25。不同的资源(例如,不同的资源池)可以映射在相邻区之间。区域#1和#2中的每个可以是跟踪区域(TA)或有效区域。同样,在一个区域内可以使用相同的系统信息。该区可以具有长度和宽度。区标识符(ID)可以基于区的长度、区的宽度、区的数量、参考点、终端的地理坐标等来确定。区的数量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方向(例如,纵向方向)的区的数量和位于第二方向(例如,宽度方向)的区的数量。可以执行取模运算以确定区ID。
当终端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区的配置信息。区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区的长度、区的宽度、区的数量等。位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外的终端可以使用技术规范中预定义的区的预定义配置信息(例如,区的长度、区的宽度、区的数量等)。
同时,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用于报告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地理坐标)的配置信息(例如,报告周期)。终端(例如,在基站覆盖范围内以RRC连接状态操作的终端)可以从基站接收用于地理位置信息报告的配置信息,并且基于该配置信息可以向基站报告其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根据预设的周期发送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地理位置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该地理位置信息识别终端所属的区。基站可以发送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SIB)21),该系统信息包括关于映射到终端所属区的资源(例如,资源池)的信息。终端可以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可以基于系统信息识别关于映射到终端所属区的资源的信息。终端可以使用由系统信息指示的资源(例如,资源池)来执行侧链路通信。
位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外的终端可以基于技术规范中定义的区与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来识别映射到该终端所属的区的资源(例如,资源池)。终端可以使用所识别的资源来执行侧链路通信。
同时,当终端高速移动时,终端在执行侧链路通信时可能不知道关于映射到其所属区的资源的信息。例如,位于区#14中的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关于资源(例如,映射到区#14的资源池)的信息来执行侧链路通信,然后,可以移动到区#12。由于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被周期性地报告给基站,因此即使终端位于区#12中,也可能无法在下一个报告周期之前向基站报告其地理位置信息(即,改变的地理位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终端不能从基站获得关于映射到区#12的资源的信息,因此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前一区(即,区#14)的资源在区#12中执行侧链路通信。由于这个原因,可能会发生侧链路资源之间的冲突,并且侧链路通信的性能可能恶化。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根据终端的速度而变化。资源分配方案可以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基于区域分配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的方案。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区。例如,图7所示的区域#1可以包括区#10至#15,图7所示的区域#2可以包括区#20至#25。当使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时,可以为各个区域配置不同的侧链路资源,并且可以为属于同一区域的区配置相同的侧链路资源。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终端所在区域的侧链路资源。在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即使当终端所在的区从区#14变为区#12时,由于终端所属的区域没有从区域#1改变,因此尽管区改变,终端也可以使用相同的侧链路资源。
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可以是基于区分配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的方案。当使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时,可以为各个区配置不同的侧链路资源。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终端所在区的侧链路资源。基于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侧链路通信可以如下执行。
图8是示出根据终端速度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5或UE236。基站和终端可以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地配置。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终端可以连接到基站,并且可以基于基站的调度执行侧链路通信。可替代地,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并且可以没有基站调度的情况下执行侧链路通信。
基站可以生成系统信息(例如,SIB1、SIB21或SIB26),系统信息包括下面表3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S801)。系统信息可以包括用于选择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例如,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例如,类型1-移动性状态、类型2-移动性状态、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移动性条件可以包括“类型1-移动性状态和类型2-移动性状态”、“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和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或“类型1-移动性状态、类型2-移动性状态、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和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
[表3]
终端的移动性状态(即,速度)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例如,高速、低速)或三种状态(例如,高速、中速、低速)。当移动性状态分为两种状态时,类型1-移动性状态可以是高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可以是低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一个速度阈值,等于或大于速度阈值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高速,小于速度阈值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低速。此外,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低速→高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高速→低速”。
当移动性状态分为三种状态时,类型1-移动性状态可以是高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可以是中速和低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两个速度阈值,等于或大于速度阈值#1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高速,小于速度阈值#1且等于或大于速度阈值#2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中速,并且小于速度阈值#2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低速。此外,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低速→高速”或“中速→高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高速→中速”、“高速→低速”、“中速→低速”或“低速→中速”。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在基站预先配置的测量周期(例如,两个测量点)中测量的速度变化。关于预先配置的测量周期(例如,两个测量点)的信息可以包括在步骤S801中发送的系统信息中。
可替代地,当移动性状态分为三种状态时,类型1-移动性状态可以是高速和中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可以是低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配置两个速度阈值,等于或大于速度阈值#1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高速,小于速度阈值#1且等于或大于速度阈值#2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中速,并且小于速度阈值#2的速度可以被确定为低速。此外,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低速→中速”、“低速→高速”或“中速→高速”,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高速→低速”或“中速→低速”。
包括表3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的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中的SI-SchedulingInfo)可以被配置为如下表4至6所示。在表4中,ListofZoneIDsAssociatedwithAreaID(与区域ID相关联的区ID列表)可能是区ID列表,AreaApplyState(区域应用状态)可能是类型1-移动性状态,ZoneApplyState(区应用状态)可能是类型2-移动性状态,AreaApplyStateTransition(区域应用状态转换)可能是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ZoneApplyStateTransition(区应用状态转换)可能是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SpeedThreshold(速度阈值)可能是速度阈值。
[表4]
[表5]
[表6]
终端可以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可以识别系统信息中包括的信息元素(例如,表3中列出的信息元素)。例如,终端可以确定其移动性状态(例如,高速、中速或低速),并且可以基于移动性状态选择要使用的资源分配方案(例如,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S802)。当终端的移动性状态是类型1-移动性状态时,终端可以确定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将用于侧链路通信。当终端的移动性状态是类型2-移动性状态时,终端可以确定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将用于侧链路通信。
可替代地,终端可以确定其移动性状态变化(例如,“低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高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或“高速→低速”),并且可以基于移动性状态变化选择资源分配方案(例如,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S802)。当终端的移动性状态变化是类型1-移动性状态变化时,终端可以确定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将用于侧链路通信。当终端的移动性状态变化是类型2-移动性状态变化时,终端可以确定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将用于侧链路通信。
同时,基站可以为每个区配置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并为每个区域配置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各个区域的侧链路资源可以不同地配置,属于同一区域的区的侧链路资源可以相同,并且属于不同区域的区的侧链路资源可以不同。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各个区的侧链路资源可以不同地配置。
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包括“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的系统信息(例如,SIB1、SIB21、SIB26)(S803)。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区的ID(例如,区ID)、关于映射到该区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等。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区域的ID(例如,区域ID)、属于该区域的区的列表、关于映射到该区域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等。终端可以通过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识别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
在步骤S801中,可以发送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在识别系统信息中包括的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之后执行步骤S802。
当在步骤S802中选择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时,终端可以识别终端所属的区域,并且基于系统信息识别映射到终端所属的区域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S804)。当在步骤S802中选择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时,终端可以识别终端所属的区,并且基于系统信息识别映射到终端所属的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S804)。
此外,终端可以生成包括下表7所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的消息,并且可以将生成的消息发送到基站(S805)。可以选择性地执行步骤S805。步骤S805中发送的消息可以是侧链路UE信息或UE辅助信息。基站可以通过从终端接收消息来识别下表7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表7]
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终端所属区域或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执行侧链路通信(S806)。当执行侧链路通信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周期向基站通知其地理位置信息。
图9是示出根据终端速度的侧链路通信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5或UE236。基站和终端可以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地配置。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6所示的协议栈。终端可以连接到基站,并且可以基于基站的调度执行侧链路通信。可替代地,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并且可以在不调度基站的情况下执行侧链路通信。
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系统信息(例如,SIB1、SIB21、SIB26),该系统信息包括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S901)。可以通过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而非系统信息来发送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可替代地,可以在步骤S904中发送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
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区的标识符(例如,区ID)、关于映射到该区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等。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可以包括区域的标识符(例如,区域ID)、属于该区域的区的列表、关于映射到该区域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等。终端可以通过从基站接收系统信息来识别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
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包括移动性状态信息或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的测量报告消息(S902)。此外,测量报告消息还可以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终端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地理位置、移动路径、移动方向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报告消息可以根据预设的周期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可以是侧链路UE信息或UE辅助信息。
移动性状态信息可以是终端的速度。当通过基站预先配置速度阈值时,终端可以将其自身的速度确定为高速、中速或低速。当终端的速度分为两种速度(例如,高速或低速)时,移动性状态信息可以指示高速或低速。当终端的速度分为三种速度(例如,高速、中速或低速)时,移动性状态信息可以指示高速、中速或低速。
移动性状态变化可以是终端的速度变化。当通过基站预先配置速度阈值和测量周期(例如,测量点)时,终端可以将其速度变化确定为“低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高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或“高速→低速”。当终端的速度被分类为两种速度(例如,高速或低速)时,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可以指示“低速→高速”或“高速→低速”。当终端的速度分为三种速度(例如,高速、中速或低速)时,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可以指示“低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高速”、“中速→低速”、“高速→中速”或“高速→低速”。
测量报告消息可以包括在下表8至11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表9中的MobilityState可以是移动性状态信息,表9中的MobilityStateTransition可以是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
[表8]
[表9]
[表10]
[表11]
基站可以从终端接收测量报告消息,并且基于该测量报告消息中包括的移动性状态信息或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可以选择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例如,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例如,当终端的速度是高速时,或者当终端的速度变化是“中速→高速”或“低速→高速”时,基站可以确定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将应用于终端。当终端的速度为中速或低速时,或者当终端的速度变化为“高速→中速”、“高速→低速”、“中速→低速”或“低速→中速”时,基站可以确定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将应用于终端。
基站可以生成包括指示将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的RRC消息,并且可以将该RRC消息发送到终端(S904)。RRC消息可以是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RRC消息还可以包括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和/或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知道终端的位置信息(例如,地理位置、移动方向)的基站可以估计终端所属的区或区域。因此,在步骤S904中发送的RRC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映射到终端所属区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或者关于映射到终端所属区域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
在4G通信系统(例如,LTE通信系统)中,RRC消息可以包括在下表12和13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并且在5G通信系统(例如,NR通信系统)中,RRC消息可以包括在下表14和15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表13和15中的V2X-AppliedAreaConfig可以指示将应用于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设置为“ValidityArea”的V2X-AppliedAreaConfig可以指示将使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设置为“Zone”的V2X-AppliedAreaConfig可以指示将使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表12]
[表13]
[表14]
[表15]
终端可以从基站接收RRC消息,并且基于RRC消息中包括的信息元素(例如,V2X-AppliedAreaConfig),可以识别应用于自身的资源分配方案(例如,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或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当将使用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时,终端可以基于当前位置(或者,当前位置和移动方向)识别终端所属的区域,并且可以基于区域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来识别映射到终端所在的区域(例如,区域ID)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S905)。当将使用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时,终端可以基于当前位置(或者,当前位置和移动方向)识别终端所属的区,并且可以基于区与侧链路资源之间的映射信息来识别映射到终端所在的区(例如,区ID)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S905)。
可替代地,当基站知道终端所属的区或区域时,在步骤S904中,可以接收关于映射到终端所属的区或区域的侧链路资源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使用在步骤S904中接收的RRC消息所指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
终端可以使用映射到终端所属的区域或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资源池)执行侧链路通信(S906)。当执行侧链路通信时,终端可以根据预设周期将其移动性状态信息、移动性状态变化信息、位置信息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到基站。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可由各种计算机执行并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或其组合。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专门为本公开设计和配置,或者可以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和可用。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硬件设备,例如ROM、RAM和闪存,它们被专门配置为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由例如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以及使用解释器可由计算机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上述示例性硬件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作为至少一个软件模块来操作,以便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反之亦然。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为侧链路通信选择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
基于将所述终端的移动性和所述移动性条件进行比较的结果,选择应用于所述终端的资源分配方案;
基于所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确定资源池;以及
使用所确定的资源池执行所述侧链路通信,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
其中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所述资源池,并且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一个区来配置所述资源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当所述终端的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变化;当所述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属于每个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区列表和速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所述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所述第一映射信息或所述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资源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基站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指示所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所述终端所属的区的标识符、所述终端所属的区域的标识符、所确定的资源池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个。
7.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为侧链路通信选择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所述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所述区域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区,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
其中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所述资源池,并且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所述资源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指示由所述终端基于将所述终端的移动性和所述移动性条件进行比较的结果而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当所述终端的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变化;当所述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1.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向基站发送包括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的第一消息;
从所述基站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指示基于比较所述移动性信息和移动性条件的结果而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
基于所述资源分配方案确定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池;以及
使用所述资源池执行所述侧链路通信,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
其中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所述资源池,并且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所述资源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当所述终端的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所述基站选择的所述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所述基站选择的所述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变化;当所述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所述基站选择的所述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通过所述基站选择的所述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所述第一映射信息或所述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资源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映射信息包括关于映射到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的所述资源池的信息,所述第二映射信息包括关于映射到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区的所述资源池的信息。
16.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从终端接收包括所述终端的移动性信息的第一消息;
基于将所述移动性信息和移动性条件进行比较的结果,选择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案;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包括指示所述资源分配方案的信息的第二消息,
其中所述资源分配方案分为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和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并且
其中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包括多个区的区域配置所述资源池,并且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中,基于区配置所述资源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当所述终端的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所述移动性是速度变化;当所述终端的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1-资源分配方案;并且当所述终端的所述速度变化满足所述移动性条件中用于应用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的移动性条件时,所述选择的资源分配方案是所述类型2-资源分配方案。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区域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一映射信息以及区与资源池之间的第二映射信息,其中基于所述第一映射信息或所述第二映射信息确定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资源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映射信息包括关于映射到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区域的所述资源池的信息,所述第二映射信息包括关于映射到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区的所述资源池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962871025P | 2019-07-05 | 2019-07-05 | |
US62/871,025 | 2019-07-05 | ||
KR10-2020-0056700 | 2020-05-12 | ||
KR1020200056700A KR20210004823A (ko) | 2019-07-05 | 2020-05-12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
PCT/KR2020/006283 WO2021006473A1 (ko) | 2019-07-05 | 2020-05-13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28322A true CN114128322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74113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49398.1A Pending CN114128322A (zh) | 2019-07-05 | 2020-05-13 | 侧链路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08421B2 (zh) |
CN (1) | CN114128322A (zh) |
DE (1) | DE112020003228T5 (zh) |
WO (1) | WO202100647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39093A1 (en) * | 2023-08-18 | 2025-02-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01617B2 (en) | 2018-06-04 | 2022-04-12 | Zuor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error recovery in data transmissions |
US11169998B2 (en) | 2018-06-04 | 2021-11-09 | Zuora, Inc. | Multi-tenant system for providing arbitrary query support |
US10956243B2 (en) | 2018-06-04 | 2021-03-23 | Zuor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niform access in a multi-tenant system |
WO2020054812A1 (en) * | 2018-09-13 | 2020-03-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election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for v2x messages |
US11409586B2 (en) | 2019-06-03 | 2022-08-09 | Zuor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the data model of a monolithic database through a microservice for a multi-tenant platform |
US11615066B2 (en) | 2019-06-03 | 2023-03-28 | Zuor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ustom objects for a multi-tenant platform with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
CN114223303A (zh) * | 2019-08-14 | 2022-03-2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V2x的资源池配置和使用 |
WO2022016916A1 (en) * | 2020-07-23 | 2022-01-27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via ue-to-network relay |
KR20240115096A (ko) * | 2023-01-18 | 2024-07-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인 항공기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직접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자원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36001A1 (en) * | 2016-02-05 | 2017-08-1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ular user equipment (ue) communication |
CN107211470A (zh) * | 2014-09-26 | 2017-09-26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
CN108886767A (zh) * | 2016-03-25 | 2018-11-23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用于车辆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改进的分派 |
CN109565791A (zh) * | 2016-09-30 | 2019-04-02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优先级的终端自主重选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11565A1 (ko) * | 2015-12-24 | 2017-06-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의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EP3404939A4 (en) | 2016-01-14 | 2019-08-14 | LG Electronics Inc. -1-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Y A D2D TERMI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178693B2 (en) * | 2018-12-14 | 2021-11-16 | Apple Inc. | V2X side-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
CN114423080A (zh) * | 2019-01-18 | 2022-04-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
2020
- 2020-05-13 US US17/624,998 patent/US1210842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5-13 DE DE112020003228.0T patent/DE112020003228T5/de active Pending
- 2020-05-13 CN CN202080049398.1A patent/CN114128322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5-13 WO PCT/KR2020/006283 patent/WO2021006473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11470A (zh) * | 2014-09-26 | 2017-09-26 |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改善资源分配 |
WO2017136001A1 (en) * | 2016-02-05 | 2017-08-1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ular user equipment (ue) communication |
CN108886767A (zh) * | 2016-03-25 | 2018-11-23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用于车辆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改进的分派 |
CN109565791A (zh) * | 2016-09-30 | 2019-04-02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优先级的终端自主重选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R1-1906010"", 3GPP TSG_RAN\\WG1_RL1, 4 May 2019 (2019-05-04) * |
HUAWEI: "R5-170988 "Work plan for Support for V2V services based on LTE sidelink (LTE_SL_V2V-UEConTest) – Status after RAN5#74"", 3GPP TSG_RAN\\WG5_TEST_EX-T1, no. 5, 17 February 2017 (2017-02-17) * |
张正一;张道煦;罗汉文;: "一种基于用户位置的设备到设备模式选择和资源分配方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2, 15 April 2016 (2016-04-1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39093A1 (en) * | 2023-08-18 | 2025-02-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06473A1 (ko) | 2021-01-14 |
US20220287024A1 (en) | 2022-09-08 |
US12108421B2 (en) | 2024-10-01 |
DE112020003228T5 (de) | 2022-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5604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beam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1185592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bandwidth part for groupcas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12108421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EP409975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1199765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groupcast communication | |
US2022027268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2030395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ter-ue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30269759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r-ue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in sidelink | |
EP429750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ensing and selection for one or more link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rx operation | |
CN113475146A (zh) | 侧链组播通信技术的装置及方法 | |
US2023042221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n basis of inter-ue adjustment inform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3026975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ci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US2023019980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436641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ter-ue coordination inform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CN113366902A (zh) | 用于侧链路组播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EP423176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on sidelink | |
US2023036289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election based on mode 2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CN114051742A (zh) | 通信系统中组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
EP422496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ci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
EP4240097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nk recovery in sidelink relay communication | |
KR20210004823A (ko)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 |
KR20220071951A (ko) |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부분 센싱 동작의 결과를 공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208230A (zh) | 用于侧链路通信中非周期性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37999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in sidelink | |
EP427738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ource selection based on mode 2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