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056A -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0056A CN114110056A CN202111457023.1A CN202111457023A CN114110056A CN 114110056 A CN114110056 A CN 114110056A CN 202111457023 A CN202111457023 A CN 202111457023A CN 114110056 A CN114110056 A CN 1141100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hydraulic cylinder
- bracket
- piston
- fixing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8—Brake suppo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其中,制动卡钳包括:支架、第一活塞、第二活塞以及活动连接于支架的钳体、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钳体在支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互不相通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制动片设于第一液压缸的缸口,第二制动片设于第二液压缸的缸口。第一活塞可活动地设于第一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第一制动片,用以行车制动,第二活塞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第二制动片,用以驻车制动;驱动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可带动钳体相对支架运动,以带动另一活塞相对应的制动片。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使该制动卡钳既可提供驻车制动力,又可提供行车制动力,从而减小制动系统占用的空间,以优化整车的空间布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交通工具制动系统需要提供两种单独的制动力: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行车制动力用以减慢交通工具的速度,并在必要时使交通工具停下;当交通工具处于静止时,例如,当驻车时,需要驻车制动力以保持交通工具静止。现有技术中,交通工具上通过两个单独的卡钳分别提供不同的制动力,一般采用固定式活塞卡钳来提供行车制动力,采用机械集成式卡钳来提供驻车制动力,导致制动系统占用过大的空间,而影响整车的空间布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动卡钳,旨在使该制动卡钳既可提供驻车制动力,又可提供行车制动力,从而减小制动系统占用的空间,以优化整车的空间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制动卡钳,包括:
支架;
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钳体在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互不相通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口相向而设;
制动片,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制动片包括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所述第一制动片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口,所述第二制动片设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口;
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片,用以行车制动,所述第二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片,用以驻车制动;
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中的一者,可带动所述钳体相对所述支架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中的另一者对应的制动片。
可选地,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弹片,所述制动片通过所述连接弹片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可选地,所述制动片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架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弹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弹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弹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弹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制动片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并活动设于所述连接弹片的背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弹片具有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在其运动方向上相对分布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邻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而设;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安装槽内弯折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两侧设有限位挡凸,两所述限位挡凸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间隔设置,以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于两所述限位挡凸之间。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而设,所述第一夹持部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相对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以及背离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排气螺钉,所述排气螺钉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排气孔。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以及连接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均设置为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制动片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端,所述第二制动片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支架与所述钳体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另一者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
可选地,所述支架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相邻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所述连接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所述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后桥总成,包括前述的制动卡钳。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后桥总成。
在本发明的制动卡钳中,向不同的液压缸内通入制动液,均可带动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共同夹紧制动盘,以实现制动,且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互不连通,也即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相独立地设置,制动卡钳由此能够独立地分别提供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本发明中,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均由同一个制动卡钳提供,能够减小制动系统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优化整车的空间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与制动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制动卡钳的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一局部结构装配图;
图8为本发明制动卡钳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装配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支架 | 200 | 钳体 |
101 | 第一固定架 | 201 | 排气孔 |
102 | 第二固定架 | 210 | 第一液压缸 |
103 | 连接架 | 211 | 第一活塞 |
110 | 第二连接部 | 220 | 第二液压缸 |
111 | 安装槽 | 221 | 第二活塞 |
112 | 第一限位凸台 | 230 | 排气螺钉 |
113 | 第二限位凸台 | 400 | 连接弹片 |
120 | 连接螺栓 | 410 | 主体部 |
300 | 制动片 | 411 | 第一部分 |
301 | 第一制动片 | 412 | 第二部分 |
302 | 第二制动片 | 413 | 第三部分 |
310 | 第一连接部 | 420 | 限位部 |
311 | 第一侧面 | 421 | 限位挡凸 |
312 | 第二侧面 | 422 | 导向段 |
313 | 第三侧面 | 430 | 第一夹持部 |
314 | 第四侧面 | 440 | 第二夹持部 |
315 | 端面 | 10 | 制动盘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动卡钳。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制动卡钳,包括支架100、第一活塞211第二活塞221以及活动连接于支架100的钳体200、制动片300。钳体200在支架1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互不相通的第一液压缸210、第二液压缸220,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的缸口相向而设,制动片300包括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第一制动片301设于第一液压缸210的缸口,第二制动片302设于第二液压缸220的缸口,第一活塞211可活动地设于第一液压缸210,并驱动连接于第一制动片301,用以行车制动,第二活塞221可活动地设于第二液压缸220,并驱动连接于第二制动片302,用以驻车制动。驱动第一活塞211和第二活塞221中的一者,可带动钳体200相对支架100运动,以带动第一活塞211和第二活塞221中的另一者对应的制动片300。
可以理解,支架100固定安装于车架后,第一制动片301、第二制动片302分别设于制动盘10的两侧,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均与制动盘10保持间隙,当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共同夹紧制动盘10,即可实现制动。
具体地,在利用本发明的制动卡钳进行行车制动时,当制动液进入第一液压缸210后,在制动液的驱动下,第一活塞211推动第一制动片301,第一制动片301即压向制动盘10,当第一制动片301抵接于制动盘10后,钳体200在反作用力下被带动,而带动第二制动片302压向制动盘10,当第二制动盘10抵接于制动盘10后,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共同夹紧制动盘10,由此实现行车制动;
在利用本发明的制动卡钳进行驻车制动时,当制动液进入第二液压缸220后,在制动液的驱动下,第二活塞221推动第二制动片302,第二制动片302即压向制动盘10,当第二制动片302抵于制动盘10后,钳体200在反作用力下被带动,而带动第一制动片301压向制动盘10,当第一制动盘10抵于制动盘10后,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共同夹紧制动盘10,由此实现驻车制动。
在本发明中,向不同的液压缸内通入制动液,均可带动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共同夹紧制动盘10,以实现制动,且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互不连通,也即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相独立地设置,制动卡钳由此能够独立地分别提供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本发明中,行车制动力和驻车制动力均由同一个制动卡钳提供,能够减小制动系统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优化整车的空间布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弹片400,制动片300通过连接弹片40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在制动片300相对支架100运动时,制动片300不会直接与支架100发生碰撞,而当制动片300碰撞于连接弹片400,或连接弹片400碰撞于支架100时,因连接弹片400具备弹性,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能够吸收一定的碰撞冲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制动片300直接连接于支架10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制动片30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310,支架100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110,第一连接部310和第二连接部110分别位于连接弹片400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部310活动连接于连接弹片400,第二连接部110固定连接于连接弹片400。本实施例中,连接弹片400设置于制动片300和支架100的连接处,而将制动片300与支架100分隔。其中连接弹片400固定连接于支架100,制动片300活动连接于连接弹片400,制动片300于连接弹片400上运动,即可相对支架100运动,且制动片300碰撞于连接弹片400后,连接弹片400能够吸收一定的碰撞冲击,以避免对支架100造成过大的冲击力。另外,可以理解,制动片300仅在活塞的轴向上具备自由度,也即第一连接部310仅可在连接弹片400上沿并行于活塞的轴向的方向运动,以保证制动片300和支架100具备一定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制动片300固定连接于连接弹片400,连接弹片40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连接部110凹设有安装槽111,连接弹片400安装于安装槽111,第一连接部310凸设于制动片300的端部,第一连接部310插入安装槽111,并活动设于连接弹片400的背离安装槽111的一侧。安装槽111可以在连接弹片400及第一连接部310安装时提供定位,以便于制动片300与支架100进行装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连接弹片400具有位于安装槽111内的主体部410,主体部410安装于安装槽111内,第一连接部310具有在其运动方向上相对分布的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以及邻接于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第三侧面313和第四侧面314,安装槽1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台112,第一限位凸台112与第三侧面313相对而设,安装槽111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凸台113,第二限位凸台113与第四侧面314相对而设。
进一步地,主体部410在安装槽111内弯折延伸形成限位部420,限位部420的两侧设有限位挡凸421,两限位挡凸421分别与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相对且间隔设置,以第一连接部310可活动地设于两限位挡凸421之间。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20包括两侧的限位挡凸421以及连接两限位挡凸421的导向段422,两限位挡凸421相对地分布在第一连接部310的运动方向上,制动片300沿活塞的轴向运动,第一连接部310对应沿导向段422在两限位挡凸421之间运动。具体地,主体部410由相对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三侧面313设置的第一部分411、相对第一连接部310的第四侧面314设置的第二部分412以及相对相对第一连接部310的端面315设置的第三部分413,第二部分412在靠近第一侧面311的一侧二次弯折延伸形成一限位挡凸421,两次弯折的方向反向且都并行于第一侧面311,由此,该限位挡凸421与第一侧面311相对设置;且该限位挡凸421的两端均靠近于主体部410的第二部分412,也即靠近第一连接部310的第四侧面314,该限位挡凸421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410的第二部分412,另一端继续沿并行于第四侧面314的方向延伸,以形成相对第四侧面314设置的导向段422;导向段422越过第二侧面312后沿并行于第二侧面312的延伸方向朝第三侧面313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另一限位挡凸421,该限位挡凸421与第二侧面312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主体部410朝背离第一连接部31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夹持部430,第一夹持部430夹持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10。可选地,第一夹持部430可以是由主体部410的第一部分411背离第一连接部310的第三侧面313弯折延伸形成,此时,第一夹持部430夹持固定于第一限位凸台112;第一夹持部430也可以是由主体部410的第二部分412背离第一连接部310的第四侧面314弯折延伸形成,此时,第一夹持部430夹持固定于第二限位凸台113;第一夹持部430还可以是由主体部410的第三部分413背离第一连接部310的端面315弯折延伸形成,此时,第一夹持部430夹持固定于第一限位凸台112和第二限位凸台113之间的第二连接部110。主体部410通过第一夹持部430与第二连接部110相固定,能实现连接弹片400与支架100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主体部410沿第一限位凸台112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部440,第二夹持部440夹持固定于第一限位凸台112。具体地,主体部410的第二部分412沿第一凸台弯折延伸而形成第二夹持部440,第二夹持部440夹持于第一限位凸台112,以提升连接弹片400与支架100的连接稳定性。特别地,当第一夹持部430同样夹持第一限位凸台112时,可调整第二夹持部440,以使第二夹持部440具备与第一夹持部430不同的夹持方向,在不同的方向上限制连接弹片400,从而确保连接弹片400与支架10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主体部410的第一部分411的远离第三部分413的一端沿第二限位凸台113弯折延伸,以在制动片300与支架100相对靠近的位置提供缓冲作用,避免制动片300直接撞击于第二限位凸台113。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430朝背离第一连接部310的端面315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一夹持部430夹持固定于第一限位凸台112和第二限位凸台113之间的第二连接部110,能实现连接弹片400与支架100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部440夹持固定于第一限位凸台112的相对第三侧面313的一侧以及背离第三侧面313的一侧。可以理解,主体部410的第二部分412作为第二夹持部440的一部分,第二夹持部440还具有与其相对设置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夹持于第一限位凸台112的不同侧,以增强在第三侧面313和第四侧面314的分布方向对连接弹片400的限制力,从而提升连接弹片400与支架100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均设置有排气孔201,制动卡钳还包括排气螺钉230,排气螺钉230可拆卸地设于排气孔201。如此,将排气螺钉230拆下,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即可通过排气孔201排气,排气完成后,再将排气螺钉230装上,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的内部也能形成密闭环境。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支架100包括第一固定架101、第二固定架102以及连接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的连接架103,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均设置为拱形结构,第一制动片301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架101的两端,第二制动片30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架102的两端。第一固定架101的端部即作为第二连接部110与第一制动片301的第一连接部310通过连接弹片400活动连接,第二固定架102的端部即作为第二连接部110与第二制动片302的第一连接部310通过连接弹片400活动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为拱形结构,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均适配设置于拱形结构的内侧,钳体200与支架100相对扣设,并使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均位于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二液压缸220之间,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通过连接架103连接,而使第一固定架101与第二固定架102之间能具备一定的距离,如此,第一制动片301和第二制动片302之间能够保持距离,以供制动盘10容置;
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的两端均具有设置有安装槽111的第二连接部110,制动片3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0,第一制动片30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310各通过一个连接弹片400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架101两端的第二连接部110,第二制动片302两端的第一连接部310各通过一个连接弹片400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架102的两端第二连接部110。如此,能进一步提升制动片300与支架100的连接稳定性。
另外,考虑到行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大于驻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故使第一液压缸210的容积大于第二液压缸220的容积,第一活塞211的体积也将大于第二活塞221的体积,以便于提供更大的行车制动力。对应地,第一固定架101的体积也大于第二固定架102,以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来支撑第一液压缸210和第一活塞21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螺栓120,支架100与钳体200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连接螺栓120,另一者活动连接于连接螺栓120。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连接螺栓120固定连接于支架100,钳体200活动连接于连接螺栓120,以实现支架100与钳体200的活动连接。具体地,支架100设有两个连接架103,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的相邻端分别连接于一个连接架103的两端,以确保支架100的结构稳定性。连接螺栓120也对应设置为两个,一个连接螺栓120固定安装于一个连接架103,钳体200与两个连接螺栓120均活动连接。如此,钳体200与支架100通过两个连接螺栓120活动连接于支架100,能够提升钳体200与支架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外,连接螺栓120还可在钳体200运动时起到导向作用,在两个连接螺栓120的导向下,钳体200的运动稳定性也能得到提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后桥总成,该后桥总成包括制动卡钳,该制动卡钳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后桥总成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后桥总成,因此,同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钳体在所述支架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互不相通的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口相向而设;
制动片,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制动片包括第一制动片和第二制动片,所述第一制动片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口,所述第二制动片设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口;
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片,用以行车制动,所述第二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并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制动片,用以驻车制动;
驱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中的一者,可带动所述钳体相对所述支架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中的另一者对应的制动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弹片,所述制动片通过所述连接弹片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架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弹片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弹片,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弹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凹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弹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所述制动片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并活动设于所述连接弹片的背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片具有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在其运动方向上相对分布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邻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而设;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安装槽内弯折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两侧设有限位挡凸,两所述限位挡凸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且间隔设置,以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设于两所述限位挡凸之间;
和/或,所述主体部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和/或,所述主体部沿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而设,所述第一夹持部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相对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以及背离所述第三侧面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均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排气螺钉,所述排气螺钉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排气孔;
和/或,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以及连接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均设置为拱形结构,所述第一制动片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端,所述第二制动片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端;
和/或,所述制动卡钳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支架与所述钳体中的一者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另一者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两个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相邻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架的两端,所述连接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所述钳体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螺栓。
9.一种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卡钳。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后桥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57023.1A CN114110056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57023.1A CN114110056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0056A true CN114110056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6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57023.1A Pending CN114110056A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0056A (zh)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56277A (en) * | 1967-02-20 | 1969-06-25 | Teves Gmbh Alfre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ydraulic Disk Brakes |
US5188202A (en) * | 1990-04-20 | 1993-02-23 | Niss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action force type disk brake |
JP2012007632A (ja) * | 2010-06-22 | 2012-01-12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CN203374701U (zh) * | 2013-07-15 | 2014-01-01 | 泛博制动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用于把持摩擦片的支架 |
WO2015098780A1 (ja) * | 2013-12-26 | 2015-07-02 |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US20160273600A1 (en) * | 2015-03-20 | 2016-09-22 |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 Disc brake pad retention system and mounting method |
CN206708267U (zh) * | 2017-04-20 | 2017-12-05 | 武汉理工大学 | 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卡钳 |
CN206874707U (zh) * | 2017-05-19 | 2018-01-12 | 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综合驻车制动钳 |
CN207673754U (zh) * | 2017-11-30 | 2018-07-31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轮摩擦片固定装置 |
CN108368896A (zh) * | 2015-08-21 | 2018-08-03 | 自由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 |
CN110219910A (zh) * | 2019-05-08 | 2019-09-1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 |
CN210034238U (zh) * | 2019-04-30 | 2020-02-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卡钳及车辆 |
CN210440494U (zh) * | 2019-08-30 | 2020-05-01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
CN112628315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集轴向径向制动一体的刹车机器人 |
CN213478994U (zh) * | 2020-05-28 | 2021-06-18 | 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动器制动块回位的弹簧片以及制动器 |
CN113027947A (zh) * | 2019-12-09 | 2021-06-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以及车辆 |
CN113167344A (zh) * | 2018-11-21 | 2021-07-23 | 法国博瑞克基金会 | 提供对活塞施加到至少一个制动片上的推力的平衡分布的盘式制动器 |
CN214092807U (zh) * | 2020-12-24 | 2021-08-31 | 浙江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总成 |
CN113700775A (zh) * | 2021-08-30 | 2021-11-26 | 江门市力翔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单活塞cbs制动卡钳 |
-
2021
- 2021-11-30 CN CN202111457023.1A patent/CN1141100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56277A (en) * | 1967-02-20 | 1969-06-25 | Teves Gmbh Alfre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ydraulic Disk Brakes |
US5188202A (en) * | 1990-04-20 | 1993-02-23 | Niss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action force type disk brake |
JP2012007632A (ja) * | 2010-06-22 | 2012-01-12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CN203374701U (zh) * | 2013-07-15 | 2014-01-01 | 泛博制动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 用于把持摩擦片的支架 |
WO2015098780A1 (ja) * | 2013-12-26 | 2015-07-02 | 曙ブレー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US20160273600A1 (en) * | 2015-03-20 | 2016-09-22 | Bendix Spicer Foundation Brake Llc | Disc brake pad retention system and mounting method |
US20180245645A1 (en) * | 2015-08-12 | 2018-08-30 | Liberty Vehicle Technologies | Brake calipers |
CN108368896A (zh) * | 2015-08-21 | 2018-08-03 | 自由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 |
CN206708267U (zh) * | 2017-04-20 | 2017-12-05 | 武汉理工大学 | 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卡钳 |
CN206874707U (zh) * | 2017-05-19 | 2018-01-12 | 青岛华瑞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综合驻车制动钳 |
CN207673754U (zh) * | 2017-11-30 | 2018-07-31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轮摩擦片固定装置 |
CN113167344A (zh) * | 2018-11-21 | 2021-07-23 | 法国博瑞克基金会 | 提供对活塞施加到至少一个制动片上的推力的平衡分布的盘式制动器 |
CN210034238U (zh) * | 2019-04-30 | 2020-02-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卡钳及车辆 |
CN110219910A (zh) * | 2019-05-08 | 2019-09-10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 |
CN210440494U (zh) * | 2019-08-30 | 2020-05-01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总成及汽车 |
CN113027947A (zh) * | 2019-12-09 | 2021-06-2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卡钳以及车辆 |
CN213478994U (zh) * | 2020-05-28 | 2021-06-18 | 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制动器制动块回位的弹簧片以及制动器 |
CN112628315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羽源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集轴向径向制动一体的刹车机器人 |
CN214092807U (zh) * | 2020-12-24 | 2021-08-31 | 浙江力邦合信智能制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轮毂电机的制动器总成 |
CN113700775A (zh) * | 2021-08-30 | 2021-11-26 | 江门市力翔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单活塞cbs制动卡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84415B1 (en) | Brake caliper with cooling system | |
US7198139B2 (en) | Air guide for cooling a vehicle brake assembly | |
CN208442184U (zh) | 制动钳及汽车 | |
CN206988333U (zh) | 汽车盘式浮动卡钳 | |
CN114110056A (zh) | 制动卡钳、后桥总成和车辆 | |
CN213478994U (zh) | 一种用于制动器制动块回位的弹簧片以及制动器 | |
CN205101440U (zh) | 制动钳总成 | |
AU9066491A (en) | Pad support for disc brake assembly | |
CN111306221A (zh) | 一种具有定制固定卡扣的卡钳罩 | |
US10302160B2 (en) |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
KR20230112519A (ko) | 디스크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패드 스프링을 갖는 브레이크 패드 어셈블리 및 디스크 브레이크 시스템 | |
US20070151814A1 (en) | Multi-disc brake with fixed center brake pad assembly | |
US20250052288A1 (en) | Disc brake | |
CN220581564U (zh) | 一种卡簧、制动系统及汽车 | |
CN221162713U (zh) | 一种车用制动油管结构 | |
CN221195829U (zh) | 一种耐热衰退液压盘式制动器碟刹 | |
CN214304959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钳 | |
CN222067431U (zh) | 一种具有复位结构的刹车弹簧片 | |
CN219159407U (zh) | 一种十活塞刹车制动钳 | |
JP3863679B2 (ja) |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キャリパボディ支持構造 | |
CN218882848U (zh) | 一种具有卡簧组件的汽车浮钳盘式制动器 | |
CN213451426U (zh) | 一种乘用车降噪盘式制动器 | |
CN222046454U (zh) | 一种低噪高稳定性制动钳 | |
CN218817754U (zh) | 制动钳回位簧、制动钳及车辆 | |
CN217301354U (zh) | 一种盘式制动器钳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