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8868B -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58868B CN114058868B CN202111375243.XA CN202111375243A CN114058868B CN 114058868 B CN114058868 B CN 114058868B CN 202111375243 A CN202111375243 A CN 202111375243A CN 114058868 B CN114058868 B CN 1140588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 frame
- pipe
- converter
- mov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3/00—Obtaining lead
- C22B13/06—Refin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包括固定架、中转炉和安装架,所述中转炉的正面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正面设置有导料机构,所述中转炉的顶端设置有通口,且通口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本发明通过在中转炉的一侧设置导料架,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内部的溜槽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连接管和进料管进入中转炉中,完成对液态还原铅的送料处理,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的内部进行保温存放,最后通过铅泵将中转炉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减少了还原铅铸锭‑转运‑再熔化的工序,缩短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铅大都采用火法冶炼,所用设备为反射炉、鼓风炉、回转窑、短窑和电炉,熔炼温度1350~1500℃,铅回收率85~95%。目前在对再生铅进行冶炼还原铅精炼过程中,需要将还原铅进行铸锭后再转运,接着对铸锭进行再熔化处理,整个处理工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成本消耗较大,对于再生铅的连续生产能力差。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解决了目前在对再生铅进行冶炼还原铅精炼过程中,需要将还原铅进行铸锭后再转运,接着对铸锭进行再熔化处理,整个处理工序不仅费时且成本消耗大,连续生产能力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包括固定架、中转炉和安装架,所述中转炉设置在固定架的内部,且安装架的底部与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中转炉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一端设置有铅泵,所述中转炉的正面连通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正面设置有导料机构,所述中转炉的顶端设置有通口,且通口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
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一侧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导料架,且导料架的内部开设有溜槽,所述导料架靠近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内部与进料管的内部连通;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动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且活动架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密封盖,且连接盖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且烟气管的底端延伸至密封盖的底部,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板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活动推杆,所述活动推杆的底端与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料架内部靠近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板,且导料架的顶部开设有与挡料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挡料板的底部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架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架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活动块相配合的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接盖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方设置有桁架,且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
优选的,所述烟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集气泵,且集气泵的出风口设置有除尘布管。
优选的,所述中转炉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导热螺旋管,所述中转炉的内部设置有耐火层,且耐火层的周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导热螺旋管设置在保温层的周面,所述中转炉的正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流管,且两个导流管的一端均与导热螺旋管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料架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管,且两个换热管的一端均与导流管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转炉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安装架的上方设置有桁架,并且在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利用桁架驱动连接盖在活动架的内部滑至中转炉的上方,接着将连接板中部的活动推杆向下压,活动推杆的底端将密封盖从连接盖的内部推入中转炉顶部的通口中,完成对中转炉内部的密封处理;
步骤二、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内部的溜槽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连接管和进料管进入中转炉中,最后通过将挡料板沿着滑槽推至导料架的内部,停止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
步骤三、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换热管中的换热介质对导料架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换热介质通过导流管进入导热螺旋管中,导热螺旋管中换热介质交换的热量用于对中转炉内部的保温处理;
步骤四、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的内部产生含铅烟气,通过集气泵和烟气管进行连接,将中转炉内部的烟气进行抽取;
步骤五、通过铅泵和出料管进行连接,将中转炉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中转炉的一侧设置导料架,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内部的溜槽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连接管和进料管进入中转炉中,完成对液态还原铅的送料处理,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的内部进行保温存放,最后通过铅泵将中转炉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减少了还原铅铸锭-转运-再熔化的工序,缩短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通过在中转炉的顶部设置密封组件,同时在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桁架,可以灵活的带动密封盖对中转炉的顶部进行密封,并且在密封盖的顶部还设置有烟气管,可以对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内部进行送料过程中产生的含铅烟气进行抽取,避免中转炉内部的烟气逸散出来造成环境污染。
(3)通过在导料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液态还原铅通过导料架内部的溜槽送入中转炉中,换热管中的换热介质对导料架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换热介质通过导流管送入导热螺旋管中,通过导热螺旋管利用换热介质交换的热量用于中转炉内部的保温处理,避免了导料架中热量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转炉与连接架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导料架与连接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架与活动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盖与通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转炉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0、固定架;20、中转炉;30、安装架;40、出料管;50、进料管;60、通口;101、连接架;102、导料架;103、溜槽;104、连接管;105、挡料板;106、滑槽;201、活动架;202、连接盖;203、密封盖;204、连接板;205、烟气管;206、连接块;207、活动推杆;208、活动块;209、活动槽;301、导热螺旋管;302、耐火层;303、保温层;304、导流管;305、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包括固定架10、中转炉20和安装架30,其中中转炉20的周面上设置有液位观察口,可以方便对中转炉20中的液位进行探测,液位观察口在附图中未示出。中转炉20设置在固定架10的内部,且安装架30的底部与固定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中转炉2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40,且出料管40的一端设置有铅泵,通过铅泵将中转炉20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减少了还原铅铸锭-转运-再熔化的工序,缩短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中转炉20的正面连通有进料管50,且进料管50的正面设置有导料机构,中转炉20的顶端设置有通口60,且通口6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
导料机构包括连接架101,且连接架101的一侧与固定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101的内部设置有导料架102,且导料架102的内部开设有溜槽103,导料架102靠近固定架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04,且连接管104的内部与进料管50的内部连通,其中导料架102内部的溜槽103配合连接管104实现对液态铅的密封输送。导料架102内部靠近连接管104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板105,且导料架102的顶部开设有与挡料板105相配合的滑槽106,挡料板105的底部与滑槽106的内部滑动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在连接架101内部设置的导料架102,以及在导料架102一侧设置的连接管104,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102内部的溜槽103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103、连接管104和进料管50进入中转炉20中,完成对液态还原铅的送料处理,最后通过将挡料板105沿着滑槽106推至导料架102的内部,停止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送料过程平稳。
密封组件包括活动架201,安装架30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201,且活动架2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盖202,连接盖2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密封盖203,且连接盖20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04,密封盖203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205,且烟气管205的底端延伸至密封盖203的底部,连接板204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06,且连接板204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活动推杆207,活动推杆207的底端与密封盖203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通过在安装架30的上方设置有桁架,并且在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其中直线滑移组件通过螺杆以及在螺杆表面螺纹设置的滑动块构成,利用桁架驱动连接盖202在活动架201的内部滑至中转炉20的上方,接着将连接板204中部的活动推杆207向下压,活动推杆207的底端将密封盖203从连接盖202的内部推入中转炉20顶部的通口60中,完成对中转炉20内部的密封处理,同时对烟气管205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集气泵,利用集气泵将中转炉20内部的烟气进行抽取,避免中转炉20内部的烟气逸散出来造成环境污染。
活动架201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活动块208,且活动架20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活动块208相配合的活动槽209,两个活动块208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活动槽209的内部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块208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接盖202的两侧固定连接;
通过桁架中的直线滑移组件带动连接盖202进行滑动的过程中,连接盖202两侧的活动块208分别在两个活动槽209的内部进行滑动,保证连接盖202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发明中中转炉20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导热螺旋管301,中转炉20的内部设置有耐火层302,且耐火层302的周面设置有保温层303,导热螺旋管301设置在保温层303的周面,中转炉20的正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流管304,且两个导流管304的一端均与导热螺旋管301的内部连通,导料架10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管305,且两个换热管305的一端均与导流管304的一端连通;
在使用时,液态还原铅通过导料架102内部的溜槽103送入中转炉20中,换热管305中的换热介质对导料架102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换热介质通过导流管304送入导热螺旋管301中,通过导热螺旋管301利用换热介质交换的热量用于中转炉20内部的保温处理,避免了导料架102中热量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安装架30的上方设置有桁架,并且在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利用桁架驱动连接盖202在活动架201的内部滑至中转炉20的上方,接着将连接板204中部的活动推杆207向下压,活动推杆207的底端将密封盖203从连接盖202的内部推入中转炉20顶部的通口60中,完成对中转炉20内部的密封处理;
步骤二、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102内部的溜槽103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103、连接管104和进料管50进入中转炉20中,最后通过将挡料板105沿着滑槽106推至导料架102的内部,停止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
步骤三、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换热管305中的换热介质对导料架102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换热介质通过导流管304进入导热螺旋管301中,导热螺旋管301中换热介质交换的热量用于对中转炉20内部的保温处理;
步骤四、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20的内部产生含铅烟气,通过集气泵和烟气管205进行连接,将中转炉20内部的烟气进行抽取;
步骤五、通过铅泵和出料管40进行连接,将中转炉20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包括固定架(10)、中转炉(20)和安装架(30),所述中转炉(20)设置在固定架(10)的内部,且安装架(30)的底部与固定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炉(2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40),且出料管(40)的一端设置有铅泵,所述中转炉(20)的正面连通有进料管(50),且进料管(50)的正面设置有导料机构,所述中转炉(20)的顶端设置有通口(60),且通口(6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组件;
所述导料机构包括连接架(101),且连接架(101)的一侧与固定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101)的内部设置有导料架(102),且导料架(102)的内部开设有溜槽(103),所述导料架(102)靠近固定架(10)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04),且连接管(104)的内部与进料管(50)的内部连通;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活动架(201),所述安装架(30)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架(201),且活动架(20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盖(202),所述连接盖(20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密封盖(203),且连接盖(20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04),所述密封盖(203)的顶部设置有烟气管(205),且烟气管(205)的底端延伸至密封盖(203)的底部,所述连接板(204)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206),且连接板(204)顶部的中部设置有活动推杆(207),所述活动推杆(207)的底端与密封盖(203)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导料架(102)内部靠近连接管(104)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板(105),且导料架(102)的顶部开设有与挡料板(105)相配合的滑槽(106),所述挡料板(105)的底部与滑槽(106)的内部滑动连接;
所述中转炉(20)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导热螺旋管(301),所述中转炉(20)的内部设置有耐火层(302),且耐火层(302)的周面设置有保温层(303),所述导热螺旋管(301)设置在保温层(303)的周面,所述中转炉(20)的正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流管(304),且两个导流管(304)的一端均与导热螺旋管(301)的内部连通;
所述导料架(102)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热管(305),且两个换热管(305)的一端均与导流管(304)的一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201)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活动块(208),且活动架(20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活动块(208)相配合的活动槽(209),两个所述活动块(208)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活动槽(209)的内部滑动连接,且两个活动块(208)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接盖(202)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0)的上方设置有桁架,且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205)的一端设置有集气泵,且集气泵的出风口设置有除尘布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转炉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安装架(30)的上方设置有桁架,并且在桁架的内部设置有直线滑移组件,利用桁架驱动连接盖(202)在活动架(201)的内部滑至中转炉(20)的上方,接着将连接板(204)中部的活动推杆(207)向下压,活动推杆(207)的底端将密封盖(203)从连接盖(202)的内部推入中转炉(20)顶部的通口(60)中,完成对中转炉(20)内部的密封处理;
步骤二、利用富氧侧吹炉产出液态还原铅,将液态还原铅导入导料架(102)内部的溜槽(103)中,液态还原铅经过溜槽(103)、连接管(104)和进料管(50)进入中转炉(20)中,最后通过将挡料板(105)沿着滑槽(106)推至导料架(102)的内部,停止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
步骤三、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换热管(305)中的换热介质对导料架(102)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接着换热介质通过导流管(304)进入导热螺旋管(301)中,导热螺旋管(301)中换热介质交换的热量用于对中转炉(20)内部的保温处理;
步骤四、在对液态还原铅进行送料的过程中,液态还原铅在中转炉(20)的内部产生含铅烟气,通过集气泵和烟气管(205)进行连接,将中转炉(20)内部的烟气进行抽取;
步骤五、通过铅泵和出料管(40)进行连接,将中转炉(20)内部的液态还原铅打入精炼锅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75243.XA CN114058868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75243.XA CN114058868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58868A CN114058868A (zh) | 2022-02-18 |
CN114058868B true CN114058868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027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75243.XA Active CN114058868B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5886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22890A (en) * | 1973-03-02 | 1976-01-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Heat-insulation-lined tank for low-temperature liquids |
CN103215393A (zh) * | 2013-04-27 | 2013-07-24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一种冶金液态炉渣处理工艺及设备 |
CN105734301A (zh) * | 2016-03-11 | 2016-07-06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铅冶炼方法 |
CN205687983U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向富氧底吹炉补液态铅的设备 |
-
2021
- 2021-11-19 CN CN202111375243.XA patent/CN1140588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22890A (en) * | 1973-03-02 | 1976-01-28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Heat-insulation-lined tank for low-temperature liquids |
CN103215393A (zh) * | 2013-04-27 | 2013-07-24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一种冶金液态炉渣处理工艺及设备 |
CN105734301A (zh) * | 2016-03-11 | 2016-07-06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铅冶炼方法 |
CN205687983U (zh) * | 2016-06-16 | 2016-11-16 | 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向富氧底吹炉补液态铅的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58868A (zh) | 2022-0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28476U (zh) | 直接炼铅炉 | |
CN114058868B (zh) | 一种再生铅冶炼还原铅精炼用的中转炉装置 | |
CN209926898U (zh) | 一种精铅冶炼炉烟快速冷却装置 | |
CN107990745A (zh) | 一种冶炼熔炉的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6887209U (zh) | 一种箱式氮化多用炉 | |
CN219572665U (zh) | 一种铜合金熔铸设备 | |
CN209816231U (zh) | 一种真空电渣重熔炉 | |
CN114774603B (zh) | 一种高炉出铁沟高温辐射热的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5810149U (zh) | 一种改进型铝合金熔化炉 | |
CN116753505A (zh) | 一种能板式余热锅炉装置 | |
CN219797979U (zh) | 一种炉渣余热回收利用机构 | |
CN214950527U (zh) | 一种石墨加工用提纯炉 | |
CN106801149B (zh) | 一种利用还原镁渣余热预熔炼粗镁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4623689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电炉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160937U (zh) | 一种推板窖炉 | |
CN214276501U (zh) | 再生铝自动化熔炼设备 | |
CN206706172U (zh) | 一种利用还原镁渣余热预熔炼粗镁的装置 | |
CN111394529A (zh) |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高温熔渣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5491121U (zh) | 一种电热前床侧吹炉 | |
CN203518583U (zh) | 新型高温平台炉 | |
CN215176896U (zh) | 一种粗锌提炼中高温液态金属导流器 | |
CN213873838U (zh) | 一种镍铁电炉用冷却装置 | |
CN215598107U (zh) | 一种钒氮合金炉窑进气装置 | |
CN221611856U (zh) | 一种热处理炉的废气余热利用设备 | |
CN204514075U (zh) | 一种用于氩氧脱碳精炼炉除尘系统的机力冷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36000 Industrial Park in Xiaokou Town, Taihe County,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Declaration Commitment) Patentee after: Anhui Lu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Industrial Park, Xiaokou Town, Taihe County,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Chao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