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99190A -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9190A
CN113999190A CN202111373760.3A CN202111373760A CN113999190A CN 113999190 A CN113999190 A CN 113999190A CN 202111373760 A CN202111373760 A CN 202111373760A CN 113999190 A CN113999190 A CN 113999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eroxide
epoxy chloropropane
epichlorohydrin
microchannel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37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怡明
申高忠
张晓阳
张巍伟
李正启
陈正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xia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737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9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9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9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3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0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halogen atoms, nitro radicals or nitroso radic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过程如下:置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以及催化剂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冷却降温所得反应液并进行连续分层,油相连续化脱水精馏即得环氧氯丙烷;所述色度偏高环氧氯丙烷色度为25‑50;所述催化剂为NaOH、KOH、Ca(OH)2、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通过将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和催化剂泵入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连续流反应,在碱催化作用下,除去环氧氯丙烷中的微量有色杂质,再经脱水精馏后得到色度正常的环氧氯丙烷。

Description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氯丙烷(3-氯-1,2-环氧丙烷,Epichlorohydri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医药、电子电器等行业。目前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有甘油氯化法、氯丙烯法、醋酸丙烯酯法和烯丙基氯直接催化氧化法。甘油氯化法是以甘油与氯化氢作为原料,氯化生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再经环化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近些年由于生物柴油厂家连续扩产,使得副产甘油的市场需求供过于求,价格低廉,所以用甘油来合成环氧氯丙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微通道反应器是微化工技术发展过程中研发的新型反应器产品,该类型反应器具有微米级尺寸的反应通道。相比于传统化工设备,微通道反应器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流体与器壁间有充分的接触面积;微反应器采用微管道中连续流动的方式进料,可以精确控制物料在反应条件下的停留时间,方便引发或终止反应;另外还可以提高均匀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单通道三传状态的重现性和多通道间的抗干扰性。可应用于快速混合、强放热及易燃易爆的化工反应过程,并且能显著提高过程安全性以及实现连续化操作的过程。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工艺采用的未精制粗甘油及外购副产盐酸,难以通过蒸馏、精馏等常规方法去除微量有色杂质,从而导致部分产品色度不满足客户要求,销售困难,因此亟需一种环氧氯丙烷脱色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解决的是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色度偏高、含有色杂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过程如下:置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以及催化剂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冷却降温所得反应液并进行连续分层,油相连续化脱水精馏即得环氧氯丙烷;
所述色度偏高环氧氯丙烷色度为25-50;所述催化剂为NaOH、KOH、Ca(OH)2、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25wt%,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02-10wt%。
进一步地,所述双氧水浓度为1%-27.5%。
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的反应模块以及冷却模块,所述反应模块温度为25-100℃,所述冷却模块温度为0-20℃。
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氯丙烷于反应模块中的停留时间为5-150s。
进一步地,于所述反应过程中,双氧水浓度为4%-6%,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5-10wt%,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1-0.2wt%,微通道反应温度70℃-80℃,停留时间为20-40s。
进一步地,于所述分层过程中,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油相,向所述水相中补加双氧水及催化剂,并回用至脱色反应过程中。
进一步地,所述于所述分层过程中,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油相,所述水相以汽提法回收环氧氯丙烷并回用至粗甘油预氯化工序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通过双氧水在碱催化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中微量有色杂质反应,对环氧氯丙烷脱色,有效改善了环氧氯丙烷色度偏高的问题;
(2)本发明反应过程均在微通道反应器内完成,停留时间短,反应效率高,可有效控制环氧氯丙烷水解,同釜式反应相比产品收率更高;
(3)本发明通过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反应过程持液量小,全流程实现连续化,本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过程如下:置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以及催化剂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冷却降温所得反应液并进行连续分层,油相连续化脱水精馏即得环氧氯丙烷。
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微通道反应器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是通过将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和催化剂泵入微通道反应器进行连续流反应,在碱催化作用下,除去环氧氯丙烷中的微量有色杂质,再经脱水精馏后得到色度正常的环氧氯丙烷。
于上述反应过程中,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25wt%,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02-10wt%,双氧水浓度为1%-27.5%。上述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的反应模块以及冷却模块,反应模块温度为为25-100℃,冷却模块温度为0-20℃,环氧氯丙烷于反应模块中停留时间为5-150s。
于分层过程中,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油相,向部分水相中补加双氧水及催化剂,并回用至脱色反应过程中,剩余部分水相汽提回收环氧氯丙烷并回用至粗甘油预氯化工序中。
以下结合实施例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20%,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5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2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30℃,反应停留时间4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5℃,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8.58%。
实施例2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5%,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6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04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60℃,反应停留时间12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10℃,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8,环氧氯丙烷收率97.04%。
实施例3
将色度45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5%,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0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2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80℃,反应停留时间6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0℃,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7.43%。
实施例4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10%,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6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04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100℃,反应停留时间6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20℃,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8.27%。
实施例5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2%,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0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90℃,反应停留时间10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16℃,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8,环氧氯丙烷收率97.82%。
实施例6
将色度25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5%,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2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2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60℃,反应停留时间12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5℃,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8,环氧氯丙烷收率97.46%。
实施例7
将色度3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10%,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5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5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55℃,反应停留时间4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6℃,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9.05%。
实施例8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5%,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6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2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75℃,反应停留时间2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15℃,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3,环氧氯丙烷收率99.37%。
实施例9
将色度5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5%,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0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1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75℃,反应停留时间4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15℃,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3,环氧氯丙烷收率99.06%。
实施例10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10%,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6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2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35℃,反应停留时间1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7℃,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8.62%。
实施例11
将色度40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碱催化剂同时泵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双氧水浓度2%,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2wt/%,32%氢氧化钠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5wt%(折百氢氧化钠),反应温度67℃,反应停留时间60s,反应液进入微通道冷却模块后迅速降温至9℃,降温后油水连续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10,环氧氯丙烷收率97.91%。
对比实施例1
取实施例同批次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1000g直接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40,环氧氯丙烷收率99.50%。
对比实施例2
取实施例同批次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1000g,加入2%双氧水100g、氢氧化钠0.4g,搅拌升温至35℃,保温2h,静置后油水分层,油层脱水精馏,产品色度值5,环氧氯丙烷收率98.90%。
综上优选双氧水浓度4%~6%,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5~10wt%,碱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1~0.2wt%,微通道反应温度70℃~80℃,停留时间20~40s。在此条件下可将环氧氯丙烷脱色至色度3,产品收率>99%。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置色度偏高的环氧氯丙烷、双氧水以及催化剂于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冷却降温所得反应液并进行连续分层,油相连续化脱水精馏即得环氧氯丙烷;
所述色度偏高环氧氯丙烷色度为25-50;所述催化剂为NaOH、KOH、Ca(OH)2、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1-25wt%,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02-1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浓度为1%-2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依次串联的反应模块以及冷却模块,所述反应模块温度为25-100℃,所述冷却模块温度为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氯丙烷于反应模块中的停留时间为5-150s。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程中,双氧水浓度为4%-6%,双氧水进料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5-10wt%,催化剂用量为环氧氯丙烷进料量的0.1-0.2wt%,微通道反应温度70℃-80℃,停留时间为20-4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分层过程中,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油相,向所述水相中补加双氧水及催化剂,并回用至脱色反应过程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分层过程中,上层为水相,下层为油相,所述水相汽提回收环氧氯丙烷,并回用至粗甘油预氯化工序中。
CN202111373760.3A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Pending CN113999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760.3A CN113999190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3760.3A CN113999190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9190A true CN113999190A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2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3760.3A Pending CN113999190A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919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653A (ja) * 1992-07-01 1994-01-25 Tokuyama Soda Co Ltd エピクロロヒドリンの脱色方法
CN103709124A (zh) * 2013-12-06 2014-04-09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04591967A (zh) * 2013-12-30 2015-05-06 连云港环海化工有限公司 粗甘油的处理及其在环氧氯丙烷生产中的应用
CN110078684A (zh) * 2019-05-09 2019-08-02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10156725A (zh) * 2019-05-10 2019-08-23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11808049A (zh) * 2020-06-18 2020-10-23 浙江豪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法制环氧氯丙烷的装置和方法
CN112062736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653A (ja) * 1992-07-01 1994-01-25 Tokuyama Soda Co Ltd エピクロロヒドリンの脱色方法
CN103709124A (zh) * 2013-12-06 2014-04-09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04591967A (zh) * 2013-12-30 2015-05-06 连云港环海化工有限公司 粗甘油的处理及其在环氧氯丙烷生产中的应用
CN110078684A (zh) * 2019-05-09 2019-08-02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连续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10156725A (zh) * 2019-05-10 2019-08-23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11808049A (zh) * 2020-06-18 2020-10-23 浙江豪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法制环氧氯丙烷的装置和方法
CN112062736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莲荷: "《水处理药剂及配方手册》", 31 January 200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刘兆利等: ""微反应器在化学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化工进展》 *
郭红卫: ""微通道反应器在精细化工行业的安全应用"", 《现代职业安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7012B (zh) 一种用于萃取精馏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萃取剂及其用途和处理方法
CN104761429B (zh) 一种生产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的方法
CN102617432A (zh) 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的制备方法
CN104163922B (zh) 一种平衡状态下的二甲基二氯硅烷浓酸水解工艺
CN109912544B (zh) 一种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的方法
WO2021129377A1 (zh) 一种含氟烯烃生产过程中副产氯化氢的处理方法
CN105503582A (zh) 三氟一氯菊酸连续化生产方法
CN107840808B (zh) 连续反应精馏生产氰乙酸酯化物、丙二酸酯化物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13999190A (zh) 一种微通道连续流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CN114195675B (zh) 一种微反应器连续流制备乙基肼的方法
CN102617273B (zh) 高温气相氯化法生产三氟三氯乙烷
CN101973884A (zh) 偏苯三甲酸三异壬酯的制备方法
CN103588622A (zh) 连续水解反应合成2-甲基烯丙醇的方法
CN117695694A (zh) 一种合成乙二醇单烯丙基醚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03362A (zh) 六氟丙烯二聚体制备全氟异丁基醚的装置
CN110204514A (zh) 一种环氧植物油的生产工艺
CN112624925B (zh) 一种利用废弃物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12961055A (zh) 一种氯甲酸酯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15611771A (zh) 一种阴离子树脂制备乙二醇双(丙腈)醚的方法
CN104447328A (zh) 一种4,4-二氟乙酰乙酸烷基酯的制备方法
CN209537352U (zh) 六氟丙烯二聚体制备全氟异丁基醚的装置
CN113666842A (zh) 一种连续流特立氟胺制备工艺
CN112142690A (zh) 一种利用氯化石蜡含氯尾气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工艺
CN114105912A (zh) 一种环氧氯丙烷双氧水脱色的方法
US3259661A (en) Production of terpene hydrocarbon hydroperoxi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