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934663B -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34663B
CN113934663B CN202111212624.6A CN202111212624A CN113934663B CN 113934663 B CN113934663 B CN 113934663B CN 202111212624 A CN202111212624 A CN 202111212624A CN 113934663 B CN113934663 B CN 113934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pin
port
display device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26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34663A (zh
Inventor
方明
张月圆
何培龙
王陶蓉
王磊
袁圆
邵景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262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34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3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4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34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34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9Mechan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02Serial port, e.g. RS232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显示系统端口或者转接器连接,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时序控制端口、供电端口连接;连接器包括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一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二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二支路;显示系统端口和时序控制端口分别连接在第一支路上,供电端口连接在第二支路上;转接器用于将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导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电路,可以实现系统与时序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连接,同时可以实现时序控制器与电源芯片之间的通讯连接,实现防串扰,防止系统在访问时序控制器时发生篡改电源芯片的数据;减少对于I2C高速信号的畸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笔记本产品,部分游戏和应用在使用显卡直连模式的时候帧数更高,性能更稳定;而在使用混合输出模式的时候,整机功耗更低。因此显卡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需要进行混合输出模式和显卡直连模式切换,此切换需要进入BIOS系统进行切换或者在电脑管家中切换后重启才能生效,较为繁琐。
现有技术中,采用提出DDS功能,可以在不同显卡模式进行切换时,不需要进入BIOS设置或者重启电脑,可以在系统界面打开“管理显示模式”,选中相应模式,系统会根据需要在几秒内完成显卡模式的切换,无需重启。
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开启DDS功能时,由于系统端、TCON和POWER在同一通信主路上,系统在和TCON通信的同时,也访问到POWER IC等,此项目中即发生GPU通过I2C访问到POWER IC等,篡改POWER IC内部VCOM数值,造成电压异常,屏幕闪烁的不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动态显示切换功能开启过程可能出现的POWER IC等数据被篡改导致显示异常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显示系统端口或者转接器连接,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时序控制端口、供电端口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一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所述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二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二支路;
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和所述时序控制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供电端口连接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所述转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
连接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一侧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或者所述转接器连接;
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另一侧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时序控制端口、供电端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第一金手指,所述第二接口为物理线的I2C引脚。
可选地,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和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在所述第一金手指上物理隔离。
可选地,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口相配合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二金手指在对应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的引脚为空脚。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内存端口连接,所述内存端口通过所述串行时钟引脚和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连接在第一支路上。
可选地,所述转接器包括:
转接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一侧的第一侧接口,所述第一侧接口用于与测试端口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端口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的测试提供测试信号;
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接口,所述第二侧接口用于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接口为与所述连接器相配合的第三金手指,所述第三金手指包括与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配合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配合的第二引脚,所述转接电路板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三金手指上为位置相邻的两个引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接口电路,所述方法包括测试模式和显示模式;其中,
在所述测试模式,将所述转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通过所述转接器导通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与所述供电端口连接;
在所述显示模式,将所述显示系统端口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在第一支路上的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采用如以上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电路,可以实现系统与时序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连接,同时可以实现时序控制器与电源芯片之间的通讯连接,实现防串扰,防止系统在访问时序控制器时发生篡改电源芯片的数据;本申请提供的接口电路无需增加其他显示装置上的布局,减少对于I2C高速信号的畸变,不需要客户端的任何硬件或者软件的变更,简化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40Pin的管脚定义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器的接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拟波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对于显示装置的适用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显示设备、手机、车载显示、导航、电子书、数码相框、广告灯箱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显示装置包括:存储器101,所述存储器101可以被CPU102、外设接口1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103,所述外设接口1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102和存储器101。
I/O子系统109,所述I/O子系统1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1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10,连接到外设接口103。I/O子系统1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1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112,所述触摸屏1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通讯模块113,用于和其他具备无线通讯模块的设备进行蓝牙网络连接以及数据通信。
I/O子系统109中的显示控制器1091从触摸屏1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1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1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1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1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1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1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1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1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1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1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1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111。
扬声器1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1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108,用于为CPU102、I/O子系统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用于驱动该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TCON)、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TCON能够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固定频率的控制信号,使得该栅极驱动电路可以按照该控制信号的频率对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进行扫描。时序控制器适配不同分辨率,显示面板可以访问TCON实现不同分辨率的切换。
请详见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包括:连接器200,所述连接器200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显示系统端口300或者转接器400连接,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时序控制端口500、供电端口600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器200包括串行时钟引脚SCL和第一串行数据引脚SDA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所述串行时钟引脚SCL和第二串行数据引脚SDA_P形成的第二支路;所述显示系统端口300和所述时序控制端口500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供电端口600连接在所述第二支路上;所述转接器400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在设置时,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器200包括:连接电路板201;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201一侧的第一接口202,所述第一接口202用于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300或者所述转接器400连接;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201另一侧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口203,所述第二接口203与时序控制端口500、供电端口60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202为第一金手指,所述第二接口203为物理线的I2C引脚。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SDA和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SDA_P在所述第一金手指上物理隔离。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相同类型的接口对I2C接口进行替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系统端口300与显示主板连接,时序控制端口500与时序控制器TCON进行连接,显示系统端口300与TCON在进行显示切换时采用两线式串行总线(英文:Inter-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2C),其中,SDA(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为主站和从站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线路,SCL(串行时钟线,Serial ClockLine)为承载时钟信号的线路。I2C通过SDA和SCL构成的串行总线,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在IC与IC之间进行双向传送,最高传送速率100kbps。对于并联在一条总线上的每个IC都有唯一的地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I2C在多个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为公知,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系统端口300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口202相配合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二金手指在对应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SDA_P的引脚为空脚。
以显示系统端口300与时序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接口为40Pin的eDP连接器200进行示例性说明。图4中示出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40Pin的管脚定义,其中Pin1、Pin34、Pin35均为NC(空接)。
新型的数字视频接口(EmbeddedDisplayPort,简称eDP)是一种基于DisplayPort结构和协议的数字接口,是视频电子协会(VESA)定义的一种新型数字音视频接口,用于取代传统模拟视频接口(VGA)、数字视频接口(DVI)、以及系统和面板之间的内部接口(LVDS接口)。其带宽较宽,支持高清及超高清分辨率,在高清显示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相关模块已经应用在FHD以及更高分辨率的显示模组上。
在应用时,将40Pin第一金手指上原为“NC”的Pin1设置为SCL,将原为“NC”的Pin34设置为SDA,通过该设置可以在开启DDS系统时通过I2C通讯协议访问TCON内部显卡切换的相关模块。
将第一金手指上原为“NC”的Pin35设置为SDA_P,通过该设置,可以在厂内进行烧录等操作时,将电源芯片与TCON连接到同一I2C网络上,实现烧录功能。
在对应的显示系统上的第二金手指可以在对应串行时钟引脚SCL的位置处设置为SCL,在对应第一串行数据引脚SDA的位置处设置为SDL,在对应第二串行数据引脚SDA_P的位置处设置为“NC”。通过此设置,实现在端口连接时,在SDA与SDA_P的隔离,使得显示系统端口300与电源芯片不在同一通信主路上,在系统访问TCON的同时,不会访问到电源IC,因此,不会发生篡改数据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40Pin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200还可以采用60Pin的标准连接器200、68Pin的标准连接器200、80Pin的标准连接器200或者96Pin的标准连接器200。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进行限制。在不违背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基础上,可以视不同器件和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不同设置。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器200通过所述第二接口203与内存端口连接,所述内存端口通过所述串行时钟引脚SCL和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SDA连接在第一支路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内存端口连接有数据暂存器EEPROM,由于TCON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庞大,为了暂存数据,同时也为了使TCON主体芯片更有通用性,在TCON主体芯片旁接入了一个数据暂存器,通过双向串行数据线SDA和SCL串行时钟线,根据I2C协议进行信息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CON用于不同显卡之间的切换,在应用时,可以通过EEPROM,使得各主机显卡会自动读取到所在通道的EEPROM内的显示器型号信息,完成启动时的显卡配置。
TCON上设置有显卡切换控制模块,显示切换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预设PCIE显示通路选择规则,这个规则规定了系统主板启动时,CPU如何选择PCIE通路发送显示信息。预设PCIE显示通路选择规则如下:当系统主板接入第一显卡时,CPU选择该显卡所在的PCIE通路发送显示信息;当系统主板接入第二显卡时,CPU选择该显卡所在的PCIE通路发送显示信息。
在进行显卡切换时,系统通过访问TCON进行内部显卡切换,无需重启设备,实现显卡自由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转接器400包括:转接电路板401;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401一侧的第一侧接口402,所述第一侧接口用于与测试端口700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端口700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的测试提供测试信号;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401另一侧的第二侧接口403,所述第二侧接口用于与所述连接器2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换器和显示系统端都与连接器200的第一接口202进行连接,因此,在设置上,显示系统端和转换器在在与第一接口202进行连接的位置处是具有相同的接线端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接口为与所述连接器200相配合的第三金手指,所述第三金手指包括与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SDA配合的第一引脚404以及与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SDA_P配合的第二引脚405,所述转接电路板在所述第一引脚404和所述第二引脚405处电连接,如图7所示。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三金手指上为位置相邻的两个引脚。
需要说明的是,转接电路板上包括与第三金手指连接的若干焊盘406以及与所述焊盘一一对应的引线40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焊盘设置为两排,每一排上的各个焊盘阵列排布,以背离引线位置的焊盘为第一排,以靠近引线位置的焊盘为第二排,其中,第二排上的焊盘设置在第一排焊盘之间的间隔位置处。通过此设置方案,可以节省焊盘布线空间,增加pin脚数量。
其中,在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对应的引线在转接电路板的某一位置处连接。在转接板的输入端口(即与测试系统连接的端口)处走线是各自独立,在靠近第三金手指的位置处进行短路设置。
如图8所示,在设置时,将40Pin第三金手指上原为“NC”的Pin1设置为SCL,将原为“NC”的Pin34设置为SDA,将原为“NC”的Pin35设置为SDA_P,在金手指上为独立的引脚,转接电路板上将Pin34和Pin35进行连接,实现在第三金手指上Pin34和Pin35可以进行通讯。通过该设置,可以在厂内进行烧录等操作时,将电源芯片与TCON连接到同一I2C网络上,实现烧录功能。
通过对于转接器400进行波形的模拟,获得的模拟波形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SDA和SDA_P的网络信号一致,TCON和电源芯片可以正常通讯。
时序控制器包括多种功能模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显示系统端口300进行连接的输入电路模块外,还包括与数据驱动电路之间的输出电路模块、驱动IC控制功能块、数据处理功能块、显示屏特殊技术功能块。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电源芯片进行通讯的为I2C主器件,属于显示屏特殊技术功能块。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显示屏需要的特殊处理可以是不同的,因此,相应的TCON功能块也是不同的。例如,常用的显示屏特殊技术相关功能块有数据交互、故障安全、ROM/串行总线结构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CON包括内置ROM和外置EEPROM,其中,内置ROM用于烧录固定的参数值,EEPROM用于调节各种参数值,例如,本申请中所述的显卡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接口与电源芯片连接,电源芯片上还包括与系统接口进行连接的接口,电源电路用于经系统接口输入的电压生成其他工作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口电路的eDP连接器200上设置与电源芯片进行连接的端口,可以在进行生成和调试时进行访问电源芯片,通过转接器400对于显示面板进行点灯,完成烧录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接口电路上设置与电源芯片进行通讯的电源接口并不影响在显示模式下的显示系统及TCON与电源芯片之间的通讯。
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接口电路,所述方法包括测试模式和显示模式;其中,
S02、在所述测试模式,将所述转接器400与所述连接器200连接,通过所述转接器400导通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500与所述供电端口600连接。
S04、在进行测试模式时,这样TCON和电源芯片通过SDA和SDA_P连接到同一I2C路线上,可以通过TCON访问电源芯片,进行VCOM调节及烧录等动作。
例如进行VCOM调节,Gamma调节,ACC Turning,EDID特征数据写入等多种功能,个性化定制模组单体,使模组单体性能达到最优。此种使用场景下,测试系统和TCON接入到SCL/SDA网络,电源IC等接入到SCL/SDA_P网络。通过转接器400将SDA和SDA_P这两个网络汇入同一网络,实现了TCON和POWER IC等连接到同一I2C通信网络。
在所述显示模式,将所述显示系统端口300与所述连接器200连接,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500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300在第一支路上的连接。
在进行显示模式时,来自整机主板的系统信号,通过显示系统端口300与时序控制器进行连接,通过TCON向驱动电路提供各种显示数据和时序控制信号,这些数据信号和信号的一部分传输给电源电路后,生成其他电路工作所需的电源电压。这些数据和信号的一部分传输给时序控制电路生成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数据驱动电路把来自TCON与显示数据有关的信号变换为模拟电压,数据到像素电极;扫描驱动电路生成高低电平的数字电压,输出至TFT晶体管的栅极,控制每一行的像素的开关状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三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与显示系统端口或者转接器连接,其余两个接口分别与时序控制端口、供电端口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器包括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一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所述串行时钟引脚和第二串行数据引脚形成的第二支路;
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和所述时序控制端口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供电端口连接在所述第二支路上;
所述转接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其中,所述转接器包括:
转接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一侧的第一侧接口,所述第一侧接口用于与测试端口连接,其中所述测试端口用于为所述显示装置的测试提供测试信号;
设置在所述转接电路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接口,所述第二侧接口用于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连接电路板,
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一侧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或者所述转接器连接;
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板另一侧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时序控制端口、供电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第一金手指,所述第二接口为物理线的I2C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和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在所述第一金手指上物理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口相配合的第二金手指,所述第二金手指在对应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的引脚为空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内存端口连接,所述内存端口通过所述串行时钟引脚和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连接在第一支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接口为与所述连接器相配合的第三金手指,所述第三金手指包括与所述第一串行数据引脚配合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第二串行数据引脚配合的第二引脚,所述转接电路板在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处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三金手指上为位置相邻的两个引脚。
9.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所述方法包括测试模式和显示模式;其中,
在所述测试模式,将所述转接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通过所述转接器导通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与所述供电端口连接;
在所述显示模式,将所述显示系统端口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实现所述时序控制端口与所述显示系统端口在第一支路上的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11212624.6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934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2624.6A CN11393466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2624.6A CN11393466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4663A CN113934663A (zh) 2022-01-14
CN113934663B true CN113934663B (zh) 2025-01-14

Family

ID=7928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2624.6A Active CN113934663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3466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208A (zh) * 2010-05-21 2011-1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转接卡
CN212411554U (zh) * 2020-07-28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1952B (zh) * 2010-02-01 2015-03-25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系统管理总线测试装置
CN106549706B (zh) * 2015-09-16 2019-04-26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口模块
CN107707362B (zh) * 2017-11-03 2020-09-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100g网络的转接卡、结构及方法
CN211627710U (zh) * 2019-12-17 2020-10-0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2c测试治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208A (zh) * 2010-05-21 2011-1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转接卡
CN212411554U (zh) * 2020-07-28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34663A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5180B1 (ko) 신호 전송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US7467250B2 (en) Data transfer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generating interface signal of signal type according to interface information set in internal register
US7634607B2 (en) Data transfer contro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8643657B2 (en) Field changeable rendering syste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US7621769B1 (en) Edge connector for field changeable graphics system
US797509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or capable of supplying power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connected thereto
EP2434477A1 (en) Transparent repeater device for handling displayport configuration data (DPCD)
WO2018214379A1 (zh) 一种电容屏智能平板
US20110043466A1 (en)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583846B2 (en) Extender
KR102670235B1 (ko) 드라이브 ic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KR20170049668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갖는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 회로
CN113934663B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接口电路、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428564A (zh) 显示装置
JP3786121B2 (ja)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5121002U (zh) 一种基于bmc的双路vga自动切换电路
KR20220156326A (ko) 터치를 인식하고, 디스플레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1727801B (zh) 用共享接脚控制显示模块及第一电路模块运作的集成电路
CN111104084A (zh) 工控机主板及工控机
KR100616451B1 (ko) 영상신호를 표시장치에 적용하기 위한 단일 반도체 칩
CN115733941B (zh) 接口电路、接口切换方法、显示设备及数据传输系统
CN211152096U (zh) 一种显示设备和批注系统
JP2012044311A (ja) 通信回路
CN212727185U (zh) 一种多路hdmi信号输出电路
TW202503553A (zh) 顯示裝置與其反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