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3624B -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903624B CN113903624B CN202111073518.4A CN202111073518A CN113903624B CN 113903624 B CN113903624 B CN 113903624B CN 202111073518 A CN202111073518 A CN 202111073518A CN 113903624 B CN113903624 B CN 1139036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flow
- flow channel
- air
- pcb board
- pc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2—Ventilating; Cooling; Heat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of the relay and designed to obtain desir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r to provide energising curr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其包括安装电气元件的PCB板、设置在PCB板内部的多个平面线圈以及设置在PCB板下方的覆铜板,多个所述平面线圈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和宽的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平面线圈呈螺旋形状,所述PCB板与覆铜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柱连接,所述PCB板内部且在平面线圈周围设置有中空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内部相互连通,并且空气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均与PCB板的外部连通。本申请具有改善继电器工作过程中,PCB板容易发热问题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元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但是现有的继电器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现有的典型的继电器包括:极芯(pole core),通过电流被磁化;电枢,通过极芯的磁力而操作;以及可动触点,通过电枢的操作而移动来与固定触点接触或隔开。当电枢通过极芯的磁化而附接到极芯时,可动触点连接到固定触点,并且当电枢通过极芯的磁化释放而与极芯隔开时,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
继电器通常以在继电器的主体与印刷电路板(PCB)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多个端子联接到PCB的电路的方式安装。
目前,在自动控制领域,固态继电器由于可靠性高和环境适应性强,使其广泛应用于军工和重要工业控制领域。但是随着我国电子装备和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子装备的小型化、集成化、高密度组装已是必然趋势,在这种应用背景下,目前的通用固态继电器由于体积较大、输出组数少,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亟需与之配套的具有小体积、多组输出、耐大电流冲击的密封固态集成控制器,来满足应用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继电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极芯通电容易发热,长时间使用容易使PCB板的温度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继电器工作过程中,PCB板容易发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包括安装电气元件的PCB板、设置在PCB板内部的多个平面线圈以及设置在PCB板下方的覆铜板,多个所述平面线圈沿PCB板的长度方向和宽的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平面线圈呈螺旋形状,所述PCB板与覆铜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柱连接,所述PCB板内部且在平面线圈周围设置有中空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内部相互连通,并且空气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均与PCB板的外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PCB板内部且平面线圈相邻两线圈之间设置的空气流道,并且空气流道内部与PCB板外部连通,能够将PCB板外部的气体引入到PCB板内部,提高空气流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带走PCB板上的热量,从而对平面线圈周围的PCB板进行散热,避免PCB板的温度升高。
可选的,所述空气流道呈螺旋形状,并且空气流道的螺旋方向与平面线圈的螺旋方向相同,空气流道位于平面线圈内相邻两线圈之间,并且空气流道与平面线圈之间相互嵌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螺旋形状设置且与平面线圈螺旋方向同向设置的空气流道,提高了气体在PCB板内部流经的区域和面积,使气体能够流经PCB板上主要的发热源位置,直击发热源,避免温度从发热源的位置向外扩散,提高整体降温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空气流道呈螺旋形状,并且空气流道的螺旋方向与平面线圈的螺旋方向相同,空气流道位于平面线圈内相邻两线圈之间,并且空气流道与平面线圈之间相互嵌套,所述空气流道沿其螺旋方向呈蛇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平面线圈螺旋方向蛇形分布的空气流道,大大增加了空气流道的长度,并且也增加了在PCB板上流经的面积,能够对PCB板上更多的区域进行降温,提高了对PCB板降温的区域,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空气流道呈螺旋形状,并且空气流道的螺旋方向与平面线圈的螺旋方向相同,空气流道与平面线圈之间相互嵌套,并且在空气流道的螺旋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开设在PCB板上的多个气体腔,气体腔位于平面线圈内相邻两线圈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气流道螺旋方向设置的气体腔,能够在气体腔内部积存一定量温度较底的气体,并且设置的气体腔能够对其附近的PCB板进行大范围的降温,提高对PCB板降温的速度,当气体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在气体循环流动的作用下,气体腔内部的气体又重新更换新的冷气体。
可选的,所述PCB板与覆铜板之间设置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上连通有多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每个空气流道的首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导风筒,能够将继电器模块外部的气体更快的引入到空气流道内,加快空气流道内气体的流动,提高对PCB板散热的速度。
可选的,所述导风筒为进风口直径大于出风口直径的锥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锥形设置的导风筒能够避免风量直接从导风筒的出风口流出,从而使大部分风量通过进风管流入到空气流道内,加快空气流道内气体的流动。
可选的,所述PCB板与覆铜板之间填充有导热环氧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热环氧树脂能够将PCB板的温度及时传递到覆铜板上,通过覆铜板进行快速的散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在PCB板内部且平面线圈相邻两线圈之间设置的空气流道,并且空气流道内部与PCB板外部连通,能够将PCB板外部的气体引入到PCB板内部,提高空气流道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在气体流动的过程中,带走PCB板上的热量,从而对平面线圈周围的PCB板进行散热,避免PCB板的温度升高;
2.沿平面线圈螺旋方向蛇形分布的空气流道,大大增加了空气流道的长度,并且也增加了在PCB板上流经的面积,能够对PCB板上更多的区域进行降温,提高了对PCB板降温的区域,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
3.设置的气体腔能够积存一定量的冷气体,从而能够对其附近的PCB板进行大范围的降温,提高对PCB板降温的速度,当气体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在气体循环流动的作用下,气体腔内部的气体又重新更换新的冷气体;
4.导风筒能够将继电器模块外部的气体更快的引入到空气流道内,加快空气流道内气体的流动,提高对PCB板散热的速度,并且呈锥形设置的导风筒,能够将大部分的冷气体通入到空气流道内,避免气体流量的丧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实施例1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平面线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实施例2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实施例3空气流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PCB板;2、覆铜板;3、平面线圈;4、空气流道;41、气体腔;5、进风口;6、出风口;7、导风筒;8、进风管;9、导热环氧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包括PCB板1和设置在PCB板1下方的覆铜板2,PCB板1上设置有电气元件,PCB板1和覆铜板2均呈矩形,并且在PCB板1和覆铜板2之间设置有多个金属材质的连接柱,连接柱竖直设置,连接柱的上端与PCB板1焊接,连接柱的下端与覆铜板2焊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PCB板1内部设置有多个平面线圈3,多个平面线圈3沿PCB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等距阵列分布,本申请实施例中,平面线圈3的数量为8个,8个平面线圈3在PCB板1上呈两行四列分布,8个平面线圈3分别对应八组相互隔离设置的开关,并且每组开关分别对应4个连接柱,4个连接柱分为两个正负的控制引脚和两个正负的输出引脚,八组开关的32根引脚沿PCB板或者覆铜板的四个方向均匀分布,并且相邻两个引脚之间的距离为2.54mm;平面线圈3呈螺旋状,该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平面线圈3会通过电流,长时间工作后,平面线圈3在PCB板1密封区域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及时的散热,会融化PCB板1上其它电气元件的焊点,导致其它电气元件与PCB板1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在PCB板1内部且位于平面线圈3的位置处设置有空气流道4,设置的空气流道4能够对工作过程中发热的平面线圈3进行散热,空气流道4为螺旋形状,空气流道4和平面线圈3之间相互嵌套,并且空气流道4的螺旋方向与平面线圈3的螺旋方向相同以及两者的螺旋圈数相同,空气流道4位于平面线圈3内相邻两线圈之间,空气流道4为在PCB板1内部开设的螺旋形腔体,从螺旋中心到外端为相互连通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空气流道4的中心位置定义为空气流道4的首端,空气流道4的外部定义为空气流道4的末端,在PCB板1上且位于空气流道4的首端设置有与PCB板1下表面连通的进风口5,在PCB板1上且位于空气流道4的末端设置有与PCB板1上表面连通的出风口6,从而使空气流道4内的气体进行循环流动,以至于能够对平面线圈3附近的PCB板1进行散热。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PCB板1与覆铜板2之间设置有一对导风筒7,两导风筒7沿PCB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两导风筒7与两行平面线圈3相对应,在导风筒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进风管8,多个进风管8与空气流道4一一对应,进风管8的一端与导风筒7内部连通,进风管8的另外一端与PCB板1上且位于空气流道4首端处的进风口5连通,在工作时,导风筒7的一端与继电器开关模块应用位置处的散热风扇对准,散热风扇吹出的风能够流经导风筒7,然后从进风管8流入到空气流道4内,加快空气流道4内气体的流动,从而提高对PCB板1的降温速度。
进一步的,导风筒7呈锥形的筒状,并且导风筒7的进风口5直径大于导风筒7的出风口6直径,当同等的风量流入到导风筒7后,呈锥形设置的导风筒7能够避免风量直接从导风筒7的出风口6流出,从而使通入到导风筒7内的大部分风量通过进风管8流入到空气流道4内,加快空气流道4内气体的流动。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PCB板1与覆铜板2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导热环氧树脂9,设置的导热环氧树脂9与PCB板1的下表面紧密贴合,并且与覆铜板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当继电器开关模块超负荷工作后,设置的空气流道4不能将PCB板1快速进行降低的情况下,导热环氧树脂9能够将PCB板1的温度及时传递到覆铜板2上,通过覆铜板2进行快速的散热。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继电器开关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导风筒7内部通入的温度较低的气体能够通过进风管8进入到螺旋形的空气流道4内,在从空气流道4内首端循环到空气流道4末端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平面线圈3周围的PCB板1进行散热降温,然后温度升高后的气体能够从空气流道4的出风口6排出。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空气流道4位于平面线圈3相邻两线圈之间,并且空气流道4沿平面线圈3的螺旋方向蛇形分布,在PCB板1内部呈蛇形分布的空气流道4增加了空气流道4流经PCB板1内部的面积,并且呈蛇形分布的空气流道4更加靠近平面线圈3发热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对PCB板1进行降温。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继电器开关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导风筒7内部通入的温度较低的气体能够通过进风管8进入到呈蛇形的螺旋形空气流道4内,在从空气流道4内首端循环到空气流道4末端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平面线圈3周围的PCB板1进行散热降温,然后温度升高后的气体能够从空气流道4的出风口6排出。
实施例3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空气流道4与平面线圈3之间相互嵌套,在空气流道4的螺旋形方向上且从首端到末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气体腔41,气体腔41开设在PCB板1内部,并且气体腔41呈弧形且横截面为矩形,气体腔41的两侧与平面线圈3更加贴近,当气体流入到气体腔41内部后,能够在气体腔41内部积存一定量温度较底的气体,气体在空气流道4内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气体在气体腔41内部进行循环,然后在通过空气流道4流入到下一个气体腔41内,设置的气体腔41能够对其附近的PCB板1进行大范围的降温,提高对PCB板1降温的速度。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继电器开关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导风筒7内部通入的温度较低的气体能够通过进风管8进入到螺旋形的空气流道4内,在从空气流道4内首端循环到空气流道4末端过程中,能够依次将冷气体充满气体腔41内部,及时对平面线圈3周围的PCB板1进行散热降温,然后温度升高后的气体能够从空气流道4的出风口6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电气元件的PCB板(1)、设置在PCB板(1)内部的多个平面线圈(3)以及设置在PCB板(1)下方的覆铜板(2),每个平面线圈(3)分别对应一个隔离开关,多个所述平面线圈(3)沿PCB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平面线圈(3)呈螺旋形状,所述PCB板(1)与覆铜板(2)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与隔离开关连接,所述PCB板(1)内部且在平面线圈(3)周围设置有中空的空气流道(4),所述空气流道(4)内部相互连通,并且空气流道(4)的首端和末端均与PCB板(1)的外部连通;
其中,所述空气流道(4)呈螺旋形状,所述空气流道(4)与所述平面线圈(3)之间相互嵌套,并且所述空气流道(4)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平面线圈(3)的螺旋方向相同以及两者的螺旋圈数相同,所述空气流道(4)位于所述平面线圈(3)内相邻两线圈之间,所述空气流道(4)为在所述PCB板(1)内部开设的螺旋形腔体,从螺旋中心到外端为相互连通的结构;将所述空气流道(4)的中心位置定义为所述空气流道(4)的首端,所述空气流道(4)的外部定义为所述空气流道(4)的末端,在所述PCB板(1)上且位于所述空气流道(4)的首端设置有与所述PCB板(1)下表面连通的进风口(5),在所述PCB板(1)上且位于所述空气流道(4)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PCB板(1)上表面连通的出风口(6);
其中,在所述PCB板(1)与覆铜板(2)之间设置有一对导风筒(7),两导风筒(7)沿所述PCB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两导风筒(7)与两行所述平面线圈(3)相对应,在所述导风筒(7)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进风管(8),多个所述进风管(8)与所述空气流道(4)一一对应,所述进风管(8)的一端与所述导风筒(7)内部连通,所述进风管(8)的另外一端与所述PCB板(1)上且位于所述空气流道(4)首端处的进风口(5)连通;
所述导风筒(7)呈锥形的筒状,并且所述导风筒(7)的进风口(5)直径大于所述导风筒(7)的出风口(6)直径;在所述PCB板(1)与所述覆铜板(2)之间的空间填充有导热环氧树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道(4)沿其螺旋方向呈蛇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流道(4)的螺旋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开设在所述PCB板(1)上的多个气体腔(41),所述气体腔(41)位于所述平面线圈(3)内相邻两线圈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73518.4A CN113903624B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73518.4A CN113903624B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03624A CN113903624A (zh) | 2022-01-07 |
CN113903624B true CN113903624B (zh) | 2024-11-15 |
Family
ID=7902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73518.4A Active CN113903624B (zh) | 2021-09-14 | 2021-09-14 |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90362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2471A (zh) * | 2018-08-29 | 2019-01-11 | 武汉壹风互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一种层叠式平板线圈装置 |
CN112242230A (zh) * | 2019-07-16 | 2021-01-19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强制风冷导热管及强制风冷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69819B2 (ja) * | 1992-05-28 | 2000-07-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ヒートシンク並びに該ヒートシンクに用いるヒートシンク取付具及びヒートシンクを用いた可搬型電子装置 |
PL193094B1 (pl) * | 2004-11-15 | 2007-01-31 | Adb Polska Sp | Urządzenie elektroniczne z płytą montażową z obwodami drukowanymi i płyta montażowa z obwodami drukowanymi |
CN202983870U (zh) * | 2012-11-06 | 2013-06-12 | 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大型自冷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EP3118881A4 (en) * | 2014-03-11 | 2018-01-03 | Shenzhen Zhiyou Batter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Reed switch relay |
KR101879656B1 (ko) * | 2017-04-11 | 2018-07-18 | 주식회사 서연전자 |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장치 |
KR101964819B1 (ko) * | 2017-10-31 | 2019-04-02 |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 릴레이 |
CN212062318U (zh) * | 2020-05-06 | 2020-12-01 | 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用线圈组件 |
-
2021
- 2021-09-14 CN CN202111073518.4A patent/CN1139036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2471A (zh) * | 2018-08-29 | 2019-01-11 | 武汉壹风互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一种层叠式平板线圈装置 |
CN112242230A (zh) * | 2019-07-16 | 2021-01-19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强制风冷导热管及强制风冷式分体真空管道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903624A (zh) | 2022-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22681B (zh) | 用于连接到变压器绕组上的半导体组件和变压器装置 | |
TWI488409B (zh) | 定子模組及其磁力產生構件 | |
US20080061048A1 (en) | Power Supply Cooling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 | |
KR20170104460A (ko) | 램프 헤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어셈블하는 방법들 | |
CN113903624B (zh) | 一种多路继电器开关模块 | |
US11469035B2 (en) |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magnetic component and magnetic component having the same | |
CN119170383B (zh) | 一种高频变压器 | |
WO2011093578A1 (en) | Cooling unit for nuclear reactor control rod driving apparatus | |
CN111163618A (zh) | 一种基于液冷散热的3u-vpx液冷电源壳体及方法 | |
US20080061046A1 (en) | Power Supply Cooling System | |
CN117894773A (zh) | 一种水冷及油冷喷淋复合散热功率模块器件 | |
CN220651787U (zh) | 组合型变压装置 | |
CN212033005U (zh) | 一种功率模块 | |
CN210467527U (zh) | 磁性组件及具有该磁性组件的电源模块 | |
CN221687345U (zh) | 具有冷却系统的电抗器装置 | |
CN220710073U (zh) | 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 |
CN216133729U (zh) | 一种电磁操动机构 | |
CN118647189B (zh) | 基于记忆合金驱动的多级调控射流冲击换热器 | |
CN118804570B (zh) | 散热模组和应用装置 | |
CN219163108U (zh) | 一种高功率高散热制动电阻箱 | |
CN117526126B (zh) | 一种配电柜控温结构及其配电柜 | |
CN218821267U (zh) | 温控层及温控载物台 | |
CN116844914B (zh) | 一种新型插拔式固态继电器 | |
CN115064353B (zh) | 降低温升的冷却介质通路结构、变压器及降低温升的方法 | |
CN221580643U (zh) | 一种高温试验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