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973A -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1973A CN113871973A CN202111209468.8A CN202111209468A CN113871973A CN 113871973 A CN113871973 A CN 113871973A CN 202111209468 A CN202111209468 A CN 202111209468A CN 113871973 A CN113871973 A CN 1138719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tial signal
- transmission module
- shielding cover
- metal shielding
- mounting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信号传输模块A和信号传输模块B,信号传输模块A包括塑封壳体A、差分信号导线A、差分信号端子A和金属屏蔽罩A,金属屏蔽罩A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靠近安装基座的一侧,金属屏蔽罩A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A。通过设在信号传输模块A和信号传输模块B上采用相接触的金属屏蔽罩A和金属屏蔽罩B,达到了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在降低串扰方面,主要通过增大走线间距、降低屏蔽罩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距离、降低耦合长度等方法实现,效果差强人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是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对连接器的信号完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5G时代到来,高速连接器大规模应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对连接器的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信号完整性问题也越来越棘手,其中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在降低串扰方面,主要通过增大走线间距、降低屏蔽罩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距离、降低耦合长度等方法实现,本专利对差分信号对采用四周全包围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信号传输模块A和信号传输模块B,信号传输模块A包括塑封壳体A、差分信号导线A、差分信号端子A和金属屏蔽罩A,金属屏蔽罩A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靠近安装基座的一侧,金属屏蔽罩A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A,而差分信号导线A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A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A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A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A远离金属屏蔽罩A的一端,金属屏蔽罩A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A靠近安装基座的一端与安装基座的端面插接,信号传输模块B包括塑封壳体B、差分信号导线B、差分信号端子B和金属屏蔽罩B,金属屏蔽罩B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靠近安装基座的一侧,金属屏蔽罩B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B,而差分信号导线B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B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B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B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B远离金属屏蔽罩B的一端,金属屏蔽罩B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B靠近安装基座的一端与安装基座的端面插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传输模块A和信号传输模块B有互不相同的结构,信号传输模块A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之间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或者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信号传输模块A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之间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或者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信号传输模块A上的信号差分端子A所处的平面和信号传输模块B上的信号差分端子B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封壳体A和塑封壳体B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一个,差分信号导线A和差分信号端子A的数量与塑封壳体A和通腔的数量相互匹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基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塑封壳体A和塑封壳体B远离安装基座的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防分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在信号传输模块A和信号传输模块B上采用相接触的金属屏蔽罩A和金属屏蔽罩B,分别将安装基座两头的边沿耦合差分信号端子A、差分信号端子B和宽边耦合差分信号端子四周完全包裹起来,降低差分信号端子A之间、差分信号端子B之间的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达到了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在降低串扰方面,主要通过增大走线间距、降低屏蔽罩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距离、降低耦合长度等方法实现,效果差强人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中信号传输模块A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中信号传输模块B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中防分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安装基座;2、信号传输模块A;21、塑封壳体A;22、差分信号导线A;23、差分信号端子A;24、金属屏蔽罩A;3、信号传输模块B;31、塑封壳体B;32、差分信号导线B;33、差分信号端子B;34、金属屏蔽罩B;4、防滑块;5、防分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包括安装基座1,安装基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块4,增强该位置的防滑性能,防止手动操作的时候滑动,安装基座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信号传输模块A2和信号传输模块B3,信号传输模块A2和信号传输模块B3为相同性能的m模块,为了便于区分,故分别命名,信号传输模块A2和信号传输模块B3有互不相同的结构,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23之间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或者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23之间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或者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信号差分端子A所处的平面和信号传输模块B3上的信号差分端子B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A2包括塑封壳体A21、差分信号导线A22、差分信号端子A23和金属屏蔽罩A24,金属屏蔽罩A24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21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侧,金属屏蔽罩A24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A,而差分信号导线A2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A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A22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21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A23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A22远离金属屏蔽罩A24的一端,金属屏蔽罩A24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A22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的端面插接。
所述信号传输模块B3包括塑封壳体B31、差分信号导线B32、差分信号端子B33和金属屏蔽罩B34,金属屏蔽罩B34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31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侧,金属屏蔽罩B34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B,而差分信号导线B3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B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B32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31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B33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B32远离金属屏蔽罩B34的一端,金属屏蔽罩B34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B32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的端面插接。
所述塑封壳体A21和塑封壳体B31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一个,差分信号导线A22和差分信号端子A23的数量与塑封壳体A21和通腔的数量相互匹配,多组塑封壳体A21和塑封壳体B31平行排列设计,塑封壳体A21和塑封壳体B31远离安装基座1的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防分罩5,该防分罩5将多个塑封壳体A21进行罩住,防止该位置的塑封壳体A21分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差分信号导线A22内置于塑封壳体A21的内部,然后金属屏蔽罩A24的上的一个通腔A对应一组差分信号导线A22的一端,从而将差分信号导线A22的端面四周包裹起来,然后将差分信号导线A22的另一端固定差分信号端子A23,该差分信号端子A23宽边相邻宽边耦合或者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然后将信号传输模块A2通过金属屏蔽罩A24插接在安装基座1上,另一组信号传输模块B3按上述操作组装,从而实现金属屏蔽罩A24和金属屏蔽罩B34将差分信号导线A22和差分信号导线B32的周围包裹,降低差分信号端子A23之间、降低差分信号端子B33之间的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从而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的容性耦合与感性耦合,从而降低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包括安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两端分别插接有信号传输模块A(2)和信号传输模块B(3),信号传输模块A(2)包括塑封壳体A(21)、差分信号导线A(22)、差分信号端子A(23)和金属屏蔽罩A(24),金属屏蔽罩A(24)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21)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侧,金属屏蔽罩A(24)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A,而差分信号导线A(2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A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A(22)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A(21)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A(23)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A(22)远离金属屏蔽罩A(24)的一端,金属屏蔽罩A(24)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A(22)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的端面插接,信号传输模块B(3)包括塑封壳体B(31)、差分信号导线B(32)、差分信号端子B(33)和金属屏蔽罩B(34),金属屏蔽罩B(34)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31)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侧,金属屏蔽罩B(34)的内部设置有数量大于等于一个数量的通腔B,而差分信号导线B(3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通腔B的内部,差分信号导线B(32)固定连接在塑封壳体B(31)的内部,差分信号端子B(33)固定连接在差分信号导线B(32)远离金属屏蔽罩B(34)的一端,金属屏蔽罩B(34)的表面和差分信号导线B(32)靠近安装基座(1)的一端与安装基座(1)的端面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A(2)和信号传输模块B(3)有互不相同的结构,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23)之间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或者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差分信号端子A(23)之间为宽边相邻(宽边耦合)或者为窄边相邻(边沿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A(2)上的信号差分端子A所处的平面和信号传输模块B(3)上的信号差分端子B所处的平面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壳体A(21)和塑封壳体B(31)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一个,差分信号导线A(22)和差分信号端子A(23)的数量与塑封壳体A(21)和通腔的数量相互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块(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壳体A(21)和塑封壳体B(31)远离安装基座(1)的一端的表面活动套接有防分罩(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9468.8A CN113871973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09468.8A CN113871973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1973A true CN113871973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000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09468.8A Pending CN113871973A (zh) | 2021-10-18 | 2021-10-18 |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71973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90806A (zh) * | 2018-12-12 | 2019-02-26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屏蔽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
CN109599726A (zh) * | 2017-09-29 | 2019-04-0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分连接器组件及其差分连接器 |
US20200194941A1 (en) * | 2018-12-17 | 2020-06-18 |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socket connector and grounding plate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
2021
- 2021-10-18 CN CN202111209468.8A patent/CN1138719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9726A (zh) * | 2017-09-29 | 2019-04-0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差分连接器组件及其差分连接器 |
CN109390806A (zh) * | 2018-12-12 | 2019-02-26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屏蔽件、插接件以及连接器 |
US20200194941A1 (en) * | 2018-12-17 | 2020-06-18 |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 High 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socket connector and grounding plate |
CN111682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9-18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107370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terminals and shielding ground terminals around signal terminals | |
CA2262727C (en) | Low crosstalk connector configuration | |
US11749949B2 (en) | Terminal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20050159040A1 (en) | Impedance-tuned terminal contact arrangement and connectors incorporating same | |
CN102195223B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 |
CN202150590U (zh) | 线缆插头连接器 | |
EP1413014B1 (en) | High-density, impedance tuned connector | |
WO2002061883A3 (en) | High-density plug connector for twisted pair cable | |
CN2660734Y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871973A (zh) | 一种低串扰的高速连接器 | |
CN212849138U (zh) | 电连接件模组 | |
CN20128593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2412343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257408Y (zh) | 线插头装置 | |
CN217283704U (zh) | 对时终端模块 | |
CN20207658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519455Y (zh) | 插座连接器 | |
KR101567948B1 (ko) | 누화 특성이 개선된 커넥팅 블록 | |
CN214176308U (zh) | 一种具有排线结构的电子连接器 | |
TWI392155B (zh) |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 |
CN251949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039918U (zh) | 一种可翻盖的屏蔽式连接器 | |
WO2022218232A1 (zh) | 信号传输单元、连接器模组及通信设备 | |
CN215732441U (zh) | 一种防脱型线板连接器 | |
CN211605472U (zh) | 一种串连接地pin提高接地面积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