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6509B -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66509B CN113866509B CN202111096071.2A CN202111096071A CN113866509B CN 113866509 B CN113866509 B CN 113866509B CN 202111096071 A CN202111096071 A CN 202111096071A CN 113866509 B CN113866509 B CN 1138665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rent
- resistance value
- direct current
- grounding electrode
- limiting resis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 G01R27/20—Measuring earth resistance; Measuring contact resistance, e.g. of earth connections, e.g. plat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合理准确选取限流电阻的阻值范围。在本发明中,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根据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及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得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根据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及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得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国内直流工程建设和投入使用不断增长。直流工程接地极占地较大,选址限制因素较多,部分工程选址存在困难,同时为了节省直流工程建设用地和建设成本,越来越多直流工程采用共用接地极方式建设。
直流输电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均需进行接地钳位。以两端直流系统为例,在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下,两端换流站均通过接地极接地。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下,其中一端换流站接地钳位,接地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经接地极接地和经站内地网接地。
对于金属回线运行方式采用站内地网钳位的直流工程,其工作元件如图2所示,大地回线运行方式下,换流站接地极回线隔离开关Q5合位,站内高速接地开关HSGS分位,通过共用接地极SGE钳位;金属回线运行方式下,钳位站高速接地开关HSGS合位,隔离开关Q5分位,通过换流站地网GGCS钳位。在单极金属和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转换过程中,金属回线钳位站会存在隔离开关Q5和高速接地开关HSGS同时处于闭合的情况。单极大地转单极金属过程中,合上高速接地开关HSGS后断开隔离开关Q5;单极金属转单极大地过程中,合上隔离开关Q5后断开高速接地开关HSGS。隔离开关Q5和高速接地开关HSGS开关同时闭合期间,金属回线钳位站的接地极、接地极线路与站内接地网会形成分流回路。当直流系统2因处于单极大地运行或者双极大地不平衡运行导致共用接地极SGE存在入地直流电流时,在直流系统1开展单极大地和单极金属运行方式转换期间,直流电流将经分流回路流入直流系统1的换流站接地网GGCS。流入换流站地网的分流Icg1可通过共用接地极SGE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直流电流Idc2、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Rge、本回直流接地极线路电阻Rgel以及换流站地网电阻Rgg进行计算:由于该直流电流较大,站内隔离开关Q5无法开断,将导致开关烧蚀、直流系统闭锁、站内地网过流、变压器偏磁电流超标等问题。因此,如图3所示,需要在高速接地开关HSGS接地侧加装限流电阻Rlim及与之并联的旁路开关QR,降低流入换流站地网直流电流的大小,使隔离开关Q5开关可以转移该小电流。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提出相关的方法以合理准确选取限流电阻Rli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合理准确选取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的阻值,解决直流运行方式转换过程共用接地极对换流站的相互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包括: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Rmin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Rge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Ilim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Idc2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Rge1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Rgg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Rmax=λRP;
其中,Rmax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λ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RP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Ud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P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最小电阻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第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最大电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Rmin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Rge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Ilim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Idc2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Rge1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Rgg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Rmax=λRP;
其中,Rmax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λ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RP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Ud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P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的阻值选取综合考虑限流要求和中性母线的电压抬升限制,能够合理准确选取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的阻值,进而有效解决直流运行方式转换过程共用接地极对换流站的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电流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站内地网的分流回路示意图;
图3是在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换流站HSGS与地网之间装设限流电阻和与之并联的隔离开关的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是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的编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顺序或者技术含义,不能理解为规定或者暗示所描述的对象的重要性。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包括:
S11: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S12: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S13: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S14: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S15: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S16: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其中,本发明的执行顺序并不限定于按照步骤S11~步骤S16依次执行,步骤S13只需要在步骤S11、步骤S12之后执行即可,步骤S16只需要在步骤S14、S15之后执行即可,而步骤S11~步骤S13和步骤S14~步骤S16可以是先执行一个后执行另一个或者并行执行。
具体而言,直流输电系统采用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方案,单极大地转金属和金属转大地的运行方式转换过程如下:
1)大地转金属过程:
初始状态:接地极线路隔离开关Q5合位,高速接地开关HSGS分位,限流电阻旁路开关QR合位。
第一步:断开QR。
第二步:合上HSGS,限流电阻接入。
第三步:断开Q5,钳位点由站外转移至站内,金属回线经限流电阻接地。
第四步:合上QR,旁路限流电阻。金属回线经站内地网接地。
2)金属转大地过程:
初始状态:HSGS及QR合位,接地极线路Q5分位。
第一步:拉开QR,金属回线经限流电阻接地。
第二步:合上接地极线路隔离开关Q5,小电阻接地状态退出。
第三步:拉开HSGS退出旁路限流电阻。钳位点由站内转移至站外。
第四步:合上限流电阻旁路开关QR。
其中,大地转金属和金属转大地两种转换方式均仅在转换过程的第二步为同时合上Q5和HSGS的站内接地网分流状态,此时流入站内地网的直流电流经限流电阻可限制在一定范围。第三步分别为断开接地极线路隔离开关Q5和断开HSGS,此时需转移的直流电流为限流状态下的小电流:
限流电阻阻值应考虑限流状态和金属回线经限流电阻接地钳位状态综合选取。一方面,限流电阻阻值选取应使流入本回直流系统换流站内的分流电流限制在分流限制期望值Ilim以内,如10A,因此该限流电阻的电阻值不宜太小。因而,可以得到限流电阻阻值的最小电阻为:
其中,Rmin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Rge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Ilim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Idc2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Rge1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Rgg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由此可以得到,Rlim≥Rmin。
另一方面,加入限流电阻后,在单极大地转金属和金属转大地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段经限流电阻接地的状态,电阻的大小不应明显抬高中性母线的电位,否则可能影响直流运行状态和非钳位换流站中性母线避雷器的安全运行,因此电阻值不宜太大。建议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按照加入后按照中性母线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抬升不超过1%直流额定电压进行控制。
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下,极母线将通过线路电导向金属回线充电,在经站内限流电阻接地时,限流电阻将一定程度抬高中性母线的电压。
直流架空线路电导的主要来源为与空气电离有关的有功功率损耗,即电晕损耗,另外还包括沿绝缘的泄漏电流所致的有功功率损耗及绝缘子介质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影响电晕损耗大小的因素包括输电线路导线型号、极间距、分裂间距、线路对地高度、线路海拔、大气条件等。
金属回线电压低,基本不起晕,对地等值电阻仅为线路泄漏电阻,远大于极线电晕产生的对地等值电阻,而极线对地等值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和接地极线路电阻,即RM>>RP>>Rlim>>Rgg、Rge1、Rge。其中,RM为金属回线对地等值电阻,RP为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
当金属回线(即中性母线)通过限流电阻经站内地网接地时,金属回线对地电压:
其中,Ud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中性母线的直流额定电压。
因此,在金属回线运行方式下,中性母线电压抬升的幅度近似于限流电阻和极线对地等值电阻的比值。由于线路参数一定,考虑极线对地电压下的电晕损耗范围,极线对地等值电阻在一定范围内,在直流系统单极大地和单极金属转换过程中接入限流电阻期间,金属回线(中性母线)对地电压升高由限流电阻阻值决定。
因而,可以得到限流电阻阻值的最大电阻为:
其中,Rmax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λ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RP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Ud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P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作为一个距离,在图3中,假设共用接地极的直流系统2过负荷电流Idc2=3750A、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Rge=0.5Ω、直流系统1的接地极线路电阻为Rge1=0.5Ω、换流站地网电阻为Rgg=0.5Ω,以将直流系统1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控制在10A以下为目标,限流电阻阻值要求(其中,由于Rge、Rge1、Rgg的阻值较小,计算时也可以忽略):
以直流系统1的中性母线稳态电压抬升不超过1%直流额定电压为目标,限流电阻阻值要求:
Rmax=λRP=0.01RP。
以直流系统1的额定电压±800kV,直流线路长度2000km,以单极直流极线电晕损耗5W/m为例进行计算,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
因此,限流电阻阻值的最大电阻值为:
Rmax=λRP=0.01×64000=640Ω。
由此可以得到:Rlim≤Rmax。
综合以上因素,限流电阻的阻值范围186Ω~640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接地限流电阻的阻值选取综合考虑限流要求和中性母线电压抬升限制,能够准确选取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的阻值,进而有效解决直流运行方式转换过程共用接地极对换流站的相互影响。
应当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的全部流程及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如图4所示,所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最小电阻计算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24,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第四数据获取模块25,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最大电阻计算模块26,用于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Rmin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Rge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Ilim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Idc2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Rge1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Rgg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Rmax=λRP;
其中,Rmax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λ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RP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Ud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P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设备能够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的全部流程及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包括: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3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32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所称处理器3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31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32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31内的数据,实现所述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3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所述存储器3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结构示意图仅仅是上述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效的明显变型方式和/或等同替换方式,这些明显变型方式和/或等同替换方式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限流电阻和与之并联的隔离开关装设于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换流站与站内地网之间。
2.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以及共用接地极的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由共用接地极的另外一回直流系统流入共用接地极的电流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站内分流直流电流的分流限制期望值;
最小电阻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所述换流站地网电阻值、所述共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值、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以及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计算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
第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第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中性母线稳态电压基于额定直流电压的电压抬升限制比例;
最大电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以及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计算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
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小电阻值,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为分流至本回直流系统的所述分流限制期望值,为所述另一回直流系统的最大直流电流,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接地极线路电阻值,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地网电阻值;
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所述限流电阻的最大电阻值,为所述电压抬升限制比例,为所述本回直流系统的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
所述直流极线对地等效电阻值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
其中,为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系统的额定单极直流电压,为单极直流运行时的极线电晕损耗;
限流电阻和与之并联的隔离开关装设于共用接地极的本回直流换流站与站内地网之间。
3.一种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6071.2A CN11386650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96071.2A CN11386650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66509A CN113866509A (zh) | 2021-12-31 |
CN113866509B true CN113866509B (zh) | 2024-07-30 |
Family
ID=7899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96071.2A Active CN113866509B (zh) | 2021-09-17 | 2021-09-17 |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665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79635B (zh) * | 2023-07-27 | 2024-06-04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 共用接地极电阻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6163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同塔双回线路间感应电流电压的抑制系统及方法 |
CN104242333A (zh) * | 2014-09-19 | 2014-12-24 | 华南理工大学 |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自励起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87918B1 (ko) * | 2003-08-25 | 2006-06-14 | 한국전력공사 | 운전중인 변전소 접지전류 분류계수 측정 및 접지저항분석시스템 |
CN107508308A (zh) * | 2017-09-29 | 2017-12-22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换流站内接地装置及直流输电系统 |
CN108829989B (zh) * | 2018-06-22 | 2022-04-01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含有超导直流限流器的柔性直流系统直流侧主回路参数设计方法 |
-
2021
- 2021-09-17 CN CN202111096071.2A patent/CN1138665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6163A (zh) * | 2014-05-29 | 2014-08-13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同塔双回线路间感应电流电压的抑制系统及方法 |
CN104242333A (zh) * | 2014-09-19 | 2014-12-24 | 华南理工大学 |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自励起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66509A (zh) | 2021-12-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equence for recovery and reconfiguration of an offshore integrated MMC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 under DC faults | |
CN102934310A (zh) | 使用接地开关的ac和dc系统之间的接口装置 | |
CN102916436B (zh) |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暂态分析方法及系统 | |
CN113866509B (zh) | 共用接地极的换流站接地限流电阻阻值选取方法及装置 | |
Li et al. | A novel restart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MMC-based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06711968B (zh) | 一种用于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4142512B (zh) | 基于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的柔性直流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 |
Kocar et al. | General and simplified computation of fault flow and contribution of distributed sources in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
CN108146261B (zh) |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的故障保护方法及装置 | |
Xiao et al. | An accurate analysis method for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DC line faults i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DC systems | |
CN105870956A (zh) | 一种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断路器选型方法 | |
Alam et al. | Power loss reduction in a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 us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 |
Yang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a novel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into Newton-Raphson load flow | |
CN111614116A (zh) | 一种柔性直流系统的接地方法和装置 | |
CN113447803B (zh) | 断路器开断能力校核的短路电流计算电压系数取值方法 | |
CN116842692A (zh) | 级联电池储能机组储能单元等效模型及仿真方法和系统 | |
CN214755544U (zh) |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器隔离电路 | |
CN115980474A (zh) | 一种三绕组变压器的温升试验方法及装置 | |
CN104462391B (zh) | 一种基于广度搜索的矿井高压电网设备参数快速录入方法 | |
Acosta et al. | Transient behaviour of non-conventional multi-circuit power lines with different voltages levels at the same tower | |
CN113258597B (zh) | 双极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050594B (zh) | 一种获取常规直流换流母线短路比的方法及系统 | |
Chen et al. | Analysis of transfer operation between metallic and ground return configurations for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s | |
CN116073379B (zh) | 柔性互联开关的主回路参数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 |
CN113805094B (zh)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短路比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