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3182B -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3182B CN113773182B CN202111060565.5A CN202111060565A CN113773182B CN 113773182 B CN113773182 B CN 113773182B CN 202111060565 A CN202111060565 A CN 202111060565A CN 113773182 B CN113773182 B CN 1137731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ula
- compound
- reaction
- hydroxyethyl
- dichlor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61—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 C07C45/6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45/6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the formation of >C = O groups by isomerisation; by change of size of the carbon skeleton b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an ester group with a hydroxy grou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ix member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13/02—Seven-membered rings
- C07D313/04—Seven-membered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式(II)所示化合物7‑(2‑羟乙基)己‑2‑内酯在醇溶液中发生开环氯代,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6,8‑二氯辛酸酯,其中R为C1‑C4烷基,ROH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本发明的方法副反应少、产品收率高、纯度高,有利于工业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辛酸(Lipoic acid)化学名为1,2-二硫戊环-3-戊酸,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的辅酶,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一类化合物,在多酶系统中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成乙酸及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琥珀酸,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等生物组织中。硫辛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被誉为“万能抗氧剂”,其抗氧化效果胜过维生素,能消除加速老化与致病的自由基;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功能与心率变异数;治疗丙型肝炎、保护肾脏、胰脏、预防白内障等等,因而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6,8-二氯辛酸乙酯是合成硫辛酸的关键中间体之一,通过硫化后水解乙酯即可得到产品硫辛酸:
目前6,8-二氯辛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浙江化工》,2010,41(5),10-11,14.报道了以己二酸单乙酯为原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先将己二酸单乙酯与三光气(BTC)反应得到酰氯,然后再与乙烯发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氯酮中间体,氯酮中间体用硼氢化钾还原后得到氯醇中间体,最后氯醇中间体通过三光气氯代得到目标产物6,8-二氯辛酸乙酯(I)。另外专利文献CN101157614A、CN105693510A分别对最后一步的氯代反应提出了改进方案。总的来说,该方法中己二酸单乙酯原料价格很高,且使用三氯化铝所产生的三废较多,还原剂硼氢化钾价格较贵,难以大规模生产。
专利文献CN107673972A报道以环己酮和乙烯基乙醚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反应得到乙基醚中间体,乙基醚中间体通过Baeyer-Villiger氧化并开环得到开链的中间体酸,然后在三氯化铝的作用下断开醚键得到双羟基酸,最后在乙醇中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6,8-二氯辛酸乙酯(I)。该方法的问题在于三氯化铝的断开醚键的反应条件苛刻,三氯化铝用量大而且收率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专利文献CN112479878A以8-羟基辛醛为原料,先将其氧化并酯化成8-羟基辛酸乙酯,后经过脱水生成烯基酯中间体,烯基酯中间体再经过Prins缩合反应得到甲缩醛中间体,然后经过水解加氢得到得到双羟基化合物,最后经过氯化得到6,8-二氯辛酸乙酯(I)。该方法中,原料8-羟基辛醛价格昂贵,而且多步用到固体催化剂,脱水反应温度达350℃,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制备6,8-二氯辛酸酯方法中存在的原料价格高、生产成本高、三废多、操作繁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其能够以廉价的反应原料、温和的反应条件和较高的收率制得6,8-二氯辛酸酯,具有工业化生产可行性和经济性。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式(I)所示化合物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式(II)所示化合物7-(2-羟乙基)己-2-内酯在醇溶液中发生开环氯代,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6,8-二氯辛酸酯:
其中,R为C1-C4烷基,ROH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叔丁醇。优选ROH是乙醇或者甲醇,考虑到环保及原料经济性,更优选乙醇。
上述步骤A中开环氯代反应所用的试剂可以为氯化亚砜SOCl2、光气或者三光气BT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A中式(II)所示化合物7-(2-羟乙基)己-2-内酯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B.使式(III)所示化合物2-(2-羟乙基)环己-1-酮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
其中,所述氧化反应是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上述步骤B中氧化反应可以采用双氧水/乙酸体系、双氧水/甲酸体系、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体系。从原料经济性角度考虑,优选双氧水/乙酸体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B中式(III)所示化合物2-(2-羟乙基)环己-1-酮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C.使式(IV)所示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酯与环氧乙烷加成后脱羧,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C1-C4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上述步骤C中加成反应所用的碱可以选自甲醇钠、氢化钠、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从催化效率和经济性角度考虑,优选氢化钠;所用的溶剂选自甲苯、四氢呋喃、甲醇、或者它们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但不限于此。
上述步骤C中脱羧的条件可以包括在盐酸水溶液或者硫酸水溶液中加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C中式(IV)所示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酯可以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D.使式(V)所示化合物环己酮与碳酸酯在碱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C1-C4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优选地,R1为甲基或者乙基,即所述碳酸酯为碳酸二甲酯或者碳酸二乙酯。
上述步骤D中使用的碱可以为氢化钠,所用的反应溶剂可以为甲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D的产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酯(IV)无需进行分离纯化,可以直接进行步骤C,且无需再加碱,得到2-(2-羟乙基)环己-1-酮(III),这种连续反应操作能够降低整体工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6,8-二氯辛酸酯的化学合成途径,该方法中,原料环己酮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出的三废较少,操作简单,具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可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从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性构思考虑,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6,8-二氯辛酸酯的合成新途径。
本文中,有时将术语“式X所示化合物”表述为“式X化合物”或“化合物X”,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比如式(I)所示化合物和化合物(I)都是指代相同的化合物。
从廉价的化工原料环己酮出发、使用廉价易得的大宗化学品作为催化剂、溶剂等来制备式(I)所示化合物是比较经济的方案。
R、R1的定义如上所述。
例如,步骤D中选用的碳酸二甲酯(R1为甲基)、步骤A中选用的乙醇(ROH)都是同类化合物中价格最低廉的工业原料。此时,本发明的6,8-二氯辛酸乙酯(式I中R为乙基)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以环己酮(V)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得到中间体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
2)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与环氧乙烷加成后脱羧,得到中间体2-(2-羟乙基)环己-1-酮(III);
3)2-(2-羟乙基)环己-1-酮(III)再通过Baeyer-Villiger氧化得到中间体7-(2-羟乙基)己-2-内酯化合物(II);
4)7-(2-羟乙基)己-2-内酯化合物(II)在乙醇中开环氯代,即可得到6,8-二氯辛酸乙酯(I)。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各步骤反应完成后,可按本领域常识进行过滤、洗涤、脱色纯化、结晶、干燥等后处理操作。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的产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无需进行分离纯化,可以直接进行步骤2),且无需再加碱,得到2-(2-羟乙基)环己-1-酮(III),这种连续反应操作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本发明的经济性。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对其作出的各种改变或调整,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中涉及到多种物质的添加量、含量及浓度,其中所述的百分含量,除特别说明外,皆指质量百分含量。
本文的实施例中,如果对于反应温度或操作温度没有做出具体说明,则该温度通常指室温(15-30℃)。
实施例
试剂: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反应物和催化剂均为化学纯,可直接使用或根据需要经过简单纯化;有机溶剂等均为分析纯,直接使用。试剂均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检测仪器:
核磁共振仪型号:Bruker avance III 400MHz;
质谱仪(液质联用(LCMS)),型号:Agilent 6120B。
实施例1: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的制备
在1000mL四口瓶中加入400mL甲苯和50.0g碳酸二甲酯,氮气置换三次,分批加入31.0g氢化钠,加完之后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30分钟,滴加27.2g环己酮(V),大约2小时加完。保持回流状态反应8小时。中控反应结束,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滴加140mL的甲醇淬灭过量的氢化钠,得到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的溶液。该溶液用稀盐酸洗一次,再用少量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产物粗品,减压精馏(2mmHg),收集75~80℃的馏分,得到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36.8g,收率:85%。
1H NMR(400MHz,CDCl3)δ3.75(s,3H),2.27(t,2H),2.22(t,2H),1.65(m,5H)。
MS(ESI)m/z=157.1(M++1)。
实施例2:2-(2-羟乙基)环己-1-酮(III)的制备
在1000mL的高压釜中,将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36.8g溶于500mL的甲苯,再加入甲醇钠17.7g,再加入24.4g环氧乙烷,缓慢升温至50度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向体系中加入100mL水和100mL浓盐酸,升温至50度反应3小时,降至室温,静置分层,甲苯相用少量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产物粗品,减压精馏(2mmHg),收集120~125℃的馏分,得到2-(2-羟乙基)环己-1-酮(III)24.4g,收率73%。
1H NMR(400MHz,CDCl3)δ4.65(s,1H),3.83(t,2H),2.28(m,2H),2.12(m,1H),1.65(m,8H)。
MS(ESI)m/z=143.1(M++1)。
重复上述还原反应操作,采用不同的溶剂和碱,分离计算收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溶剂 | 碱 | 收率 |
1 | 甲苯 | 甲醇钠 | 73% |
2 | 甲苯 | 氢化钠 | 77% |
3 | 四氢呋喃 | 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 | 70% |
4 | 四氢呋喃 | 二异丙基氨基锂 | 67% |
5 | 甲醇 | 甲醇钠 | 52% |
由表中可知,氢化钠的催化效率最高。
实施例3:2-(2-羟乙基)环己-1-酮(III)的连续制备
在500mL四口瓶中加入200mL甲苯和25.0g碳酸二甲酯,氮气置换三次,分批加入15.5g氢化钠,加完之后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30分钟,滴加13.6g环己酮(V),大约2小时加完。保持回流状态反应8小时。监控反应结束,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滴加70mL的甲醇淬灭过量的氢化钠,得到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的溶液。该溶液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将2-氧代环己烷-1-羧酸甲酯(IV)的溶液转移至高压釜中,加入12.2g环氧乙烷,缓慢升温至50℃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向体系中加入50mL水和25mL浓硫酸(98%),升温至50℃反应3小时,降至室温,静置分层,甲苯相用少量水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得到产物粗品,减压精馏,收集120~125℃的馏分,得到2-(2-羟乙基)环己-1-酮(III)12.2g,总收率62%。
实施例4:7-(2-羟乙基)己-2-内酯化合物(II)的制备
将2-(2-羟乙基)环己-1-酮(III)10g加入乙酸20mL与双氧水(30%)20mL的混合液中,室温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加入二氯甲烷50mL,体系用5%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分离得有机层,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溶剂。残留液减压精馏,收集130-134℃馏分,得7-(2-羟乙基)己-2-内酯(II)6.8g,收率:63%。
1H NMR(400MHz,CDCl3)δ4.52(m,1H),3.81(m,2H),3.60(s,1H),2.67(m,2H),1.95(m,4H),1.82(m,1H),1.64(m,3H)。
MS(ESI)m/z=159.2(M++1)。
重复上述还原反应操作,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氧化条件,分离计算收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溶剂 | 碱 | 收率 |
1 | 醋酸 | 双氧水 | 63% |
2 | 甲酸 | 双氧水 | 70% |
3 | 二氯甲烷 | 间氯过氧苯甲酸 | 77% |
4 | 乙腈 | 间氯过氧苯甲酸 | 75% |
从表中,可以看出间氯过氧苯甲酸/二氯甲烷体系氧化效率最高,虽然双氧水/醋酸体系氧化效率相对较低,但能满足反应要求,从原料经济性角度考虑,双氧水/乙酸体系可以接受。
实施例5:6,8-二氯辛酸乙酯(I)的制备
将7-(2-羟乙基)己-2-内酯(II)5g加入到30mL乙醇中,降温至10℃,滴加11.2g氯化亚砜,升温至50℃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将体系浓缩干,加入50mL二氯甲烷,用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溶剂得到粗品,柱层析纯化得到6,8-二氯辛酸乙酯(I)5.9g,收率78%。
1H NMR(400MHz,CDCl3)δ4.01(q,2H),3.70(t,2H),3.21(m,1H),2.37(t,2H),1.79(q,2H),1.60(m,2H),1.45(q,2H),1.25(m,2H),1.03(t,3H)。
MS(ESI)m/z=242.1(M++1)。
重复上述还原反应操作,采用不同的氯化试剂,反应完成后,分离计算收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 氯化试剂 | 收率 |
1 | 氯化亚砜 | 78% |
2 | 三光气 | 63% |
3 | 三光气/DMF | 82%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光气/DMF体系催化的开环氯化效率最高,氯化亚砜/乙醇催化效率也能满足反应要求,从生产安全以及原料经济性角度考虑,氯化亚砜/乙醇可以接受。
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6,8-二氯辛酸酯合成路线,制备的产物纯度高,而且各步骤的后处理简单,能够显著降低6,8-二氯辛酸酯生产成本,因而更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虽然以上仅以6,8-二氯辛酸乙酯(即式I中R为乙基)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验证,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公开,本发明设计的工艺路线构思还可以适用于其他6,8-二氯辛酸酯的合成。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各种变形、修饰与应用,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式(II)所示化合物7-(2-羟乙基)己-2-内酯在醇溶液中发生开环氯代,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6,8-二氯辛酸酯:
其中,R为C1-C4烷基,ROH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和叔丁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所示化合物7-(2-羟乙基)己-2-内酯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B.使式(III)所示化合物2-(2-羟乙基)环己-1-酮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是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氧化反应采用双氧水/乙酸体系、双氧水/甲酸体系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采用双氧水/乙酸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2-(2-羟乙基)环己-1-酮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C.使式(IV)所示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酯与环氧乙烷加成后脱羧,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C1-C4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加成反应所用的碱选自氢化钠、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二异丙基氨基锂,所用的溶剂选自甲苯、四氢呋喃、甲醇、或者它们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脱羧的条件包括在盐酸水溶液或者硫酸水溶液中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V)所示化合物2-氧代环己烷-1-羧酸酯通过下述步骤合成:
D.使式(V)所示化合物环己酮与碳酸酯在碱的催化下反应,得到式(IV)所示化合物:
其中,R1为C1-C4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用的碱为氢化钠,所用的反应溶剂为甲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60565.5A CN113773182B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60565.5A CN113773182B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3182A CN113773182A (zh) | 2021-12-10 |
CN113773182B true CN113773182B (zh) | 2024-02-06 |
Family
ID=78842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60565.5A Active CN113773182B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318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9878B (zh) * | 2020-11-27 | 2023-03-28 | 上海巽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6,8-二氯辛酸乙酯的方法 |
CN116082156A (zh) * | 2022-11-19 | 2023-05-09 | 江西联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氯辛酸甲酯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10595A1 (de) * | 2000-03-03 | 2001-09-06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hlorcarbonsäurechloriden |
CN107673972A (zh) * | 2017-10-30 | 2018-02-09 | 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6,8‑二氯辛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CN109942426A (zh) * | 2019-04-02 | 2019-06-28 | 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硫辛酸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 |
CN112479878A (zh) * | 2020-11-27 | 2021-03-12 | 青岛化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6,8-二氯辛酸乙酯的方法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11060565.5A patent/CN1137731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010595A1 (de) * | 2000-03-03 | 2001-09-06 | Basf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hlorcarbonsäurechloriden |
CN107673972A (zh) * | 2017-10-30 | 2018-02-09 | 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6,8‑二氯辛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CN109942426A (zh) * | 2019-04-02 | 2019-06-28 | 福建科宏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硫辛酸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 |
CN112479878A (zh) * | 2020-11-27 | 2021-03-12 | 青岛化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6,8-二氯辛酸乙酯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 R) - α -硫辛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韩修 等;《应用化学》;第37卷(第11期);1236-1248 * |
Braude, E. A. et al.. A new synthesis of 6,8-thioctic acid.《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56, 3074-307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3182A (zh) | 2021-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73182B (zh) | 一种合成6,8-二氯辛酸酯的方法 | |
CN111187153A (zh) | 一种1,3-环己二酮的制备方法 | |
JP2011507830A (ja) | N−メチルピロリドンの製造方法 | |
EP1182184B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tetrafluoro benzenecarbaldehydes and tetrafluoro benzenemethanols | |
JPH10507166A (ja) | シクロプロパンカルボン酸及びその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 |
MXPA97002316A (en) |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iclopropancarboxilico acid and its deriva | |
CN114315575A (zh) | 一种光引发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0563568B (zh) | 一种三氟乙酰丙酮的制备方法 | |
CN1696096A (zh) | 艾地苯醌的合成方法 | |
CN101270048B (zh) | 1-氯-2-甲基-4-乙酰氧基-2-丁烯的合成方法 | |
CN113735712B (zh) | 一种邻硝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 |
EP1293495B1 (en)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romoisophthalic acid compounds | |
CA2072084A1 (en) |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4-bis(4-hydroxybenzoyl) benzene | |
CN108727178A (zh) | 钨酸铵催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 |
JP5000031B2 (ja) | 芳香族−o−ジアルデヒ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
CN111484407B (zh) | 一种1-卤代-2-甲基-4-取代羰基氧基-2-丁烯的制备方法 | |
CN116283573A (zh) | 合成6-羟基-8-氯辛酸乙酯的方法 | |
JPH06166652A (ja) | アルド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 |
US6469200B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2-alkylidene-4-bromoacetoacetic acid ester | |
EP0663394B1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5-aminodihydropyrrole, intermediate thereof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id intermediate | |
JP2618442B2 (ja) | ベンゾニトリル類の製造法 | |
JP3500794B2 (ja) | 2−シアノビフェニル類の製造方法 | |
KR910009234B1 (ko) | 2-(4-아미노페닐)-2-메틸프로필 알코올의 제조방법 | |
CN113214216A (zh) | 离子液体ttpt绿色高效催化合成缩酮 | |
JPS62164656A (ja) | シアノイソホロンの製造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