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719285B -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19285B
CN113719285B CN202111115809.5A CN202111115809A CN113719285B CN 113719285 B CN113719285 B CN 113719285B CN 202111115809 A CN202111115809 A CN 202111115809A CN 113719285 B CN113719285 B CN 113719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b
wall body
spraying
roof
side en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8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19285A (zh
Inventor
郝兵元
任兴云
李宪军
张涛
刘建彪
乔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1158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19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1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19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19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8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for brown or hard co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03Dams, e.g. for venti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属于煤炭行业无煤柱开采领域,可解决现有沿空留巷技术存在的巷旁墙体接顶和支撑性能差、巷道围岩支护结构维护困难、所留巷道采空区漏风、留巷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中锚索高预应力支护,可防止巷道顶板离层,保持沿空留巷顶板岩层的整体性。巷道顶板、墙体、底板一体化设计,内置横向拉筋和纵向拉筋,沿空留巷的围岩结构稳定。堆喷形成的巷旁墙体强度上升速度快,及时支撑不让压,强力切断采空侧顶板,减小沿空留巷的围岩应力,临时支护时间短。巷旁墙体微膨胀,接顶密实不漏风,有效隔绝采空区。采煤与沿空留巷互不干扰,堆喷构筑巷旁墙体紧跟采煤工作面,可实现高产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行业无煤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煤炭资源的减少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回采率势在必行。在理论研究的技术支撑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是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索与回采煤层赋存条件及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沿空留巷方法。
沿空留巷是由煤帮、巷旁墙体及巷道上方顶板岩层所围成的空间,留巷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保持此围岩结构的稳定。煤系岩层为脆性材料,巷道顶板离层或下沉变形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发生断裂破坏。沿空留巷围岩由巷内锚网支护及巷旁墙体共同承载,由于巷内锚网支护能力有限,因此,必须要求巷旁墙体尽早形成对顶板的高强支撑,阻止留巷顶板离层及下沉变形,同时能够发挥类似切顶柱的作用,切断采空侧的悬臂顶板,使沿空留巷的基本顶岩层在采空区一侧断裂。
因此,留巷成功的关键在于巷旁墙体能够尽早对顶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沿空巷道上方顶板离层或脆性断裂,同时还能切断采空区侧一定厚度的悬臂顶板,减轻沿空巷道所承受的支承压力。
目前可使用的沿空留巷技术包括柔性膜袋高水材料方法、刚性模板泵注混凝土方法、切顶卸压矸石支撑方法。这些沿空留巷技术存在的缺陷可概括为:采空侧的墙体无法完全接顶以及支撑性能差、留巷顶板下沉和底鼓变形大、留巷围岩结构维护困难、采空区漏风、临时支护使用单体支柱数量大及时间长、成本高等。单体支柱在留巷内的滞留时间远远超过了临时支护的范畴,已经成为永久支护,给沿空留巷临时支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寻一种安全快速高效低廉的沿空留巷技术方法。
堆喷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构筑混凝土墙体的方法(CN201810566315.0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堆喷混凝土快速筑墙方法),是将砂石料、水泥、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在潮湿(或干燥)状态下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将混合料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合,并高速喷射至作业面形成喷层或构筑墙体。
堆喷工艺构筑的混凝土墙体或喷层具有如下特点:①一次喷层厚度大,墙体成型快,施工无需支模和养护;②喷层具有高粘附性,降尘封水,回弹率小于5%;③早强且不损失最终强度,终期强度超过C30,配合砼内配筋则抗拉抗剪能力更强;④接顶效果好,喷层与岩层共同承受荷载;⑤墙体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微膨胀特性,密实不漏风;⑥施工设备体积小,快速灵活方便,节约投资和劳力,施工效率高。
堆喷工艺构筑混凝土墙体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不损失混凝土强度、成本低,符合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要求。堆喷工艺筑墙的速度主要和喷射机的喷射能力有关,在喷射机的喷射能力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堆喷工艺的筑墙速度可以达到7~8m3/h,对提高筑墙速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工作面回采与沿空留巷筑墙同步,促进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沿空留巷技术存在的巷旁墙体接顶和支撑性能差、留巷顶板下沉和底鼓变形大、巷道围岩支护结构维护困难、所留巷道采空区漏风、临时支护使用单体支柱数量大和时间长、留巷成本高等问题,尤其是综放工作面的上述问题。利用混凝土材料的高强度特性和安全快速高效的堆喷施工工艺,提供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锚索高预应力支护,防止巷道顶板离层,保持顶板岩层的整体性:
超前回采工作面,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和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打孔安装强力锚索,并施加安装预紧力,对巷道顶板形成高预应力支护;其中,锚索锚固到稳定的顶板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超过10m时,锚索长度根据超过自然平衡拱高度的2m确定;
第二步,液压支架后方采空侧临时封闭采空区:
紧跟采煤工作面,与工作面回采循环进度一致,在巷道采空侧边缘支设U型钢支柱,同时在U型钢支柱靠巷道侧挂设一层挡矸钢筋网片,并在该挡矸钢筋网片靠巷道侧铺设一层阻燃防静电的纤维布,临时挡矸和封闭采空区;
第三步,巷旁墙体结构设计:
矿压与煤层赋存地应力有相关性,地应力越大,矿压越大,需要的承载能力越高,设计的巷旁墙体就越厚。当煤层赋存地应力在0~10MPa低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0.6m;当地应力在10~18MPa中等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0.8m;当地应力在18~30MPa高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1.0m;
第四步,巷道顶板、巷旁墙体、底板一体化结构设计,使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稳定:
在巷道底板筑墙位置开挖基础坑,并在基础坑底部中间位置打设若干底板锚杆,并在基础坑底部铺设一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铺满基础坑的底部,在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部分和底板锚杆的外露部分都进入巷旁墙体内部,从而对巷道顶板、巷旁墙体、底板形成一体化结构设计,增强沿空留巷的顶板、底板、巷旁墙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步,巷旁墙体内置配筋,增强抗拉抗剪能力:
在巷旁墙体两侧各设置一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接顶触底,沿巷旁墙体高度方向搭设若干两端带弯钩的圆杆横向拉筋,并用绑丝将横向拉筋的弯钩与钢筋网片绑扎牢固,沿巷旁墙体走向搭设若干两端带弯钩的圆杆纵向拉筋,并用绑丝将纵向拉筋的弯钩与横向拉筋绑扎牢固;
第六步,堆喷混凝土墙体的强度上升快,及时支撑不让压,强力切断采空侧顶板,沿空留巷仅需要7天的临时支护:
堆喷构筑的巷旁墙体的强度上升速度快,3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2MPa,7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6MPa,28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40MPa,且后期强度不损失,能够对巷道顶板形成及时支撑,阻止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变形,同时可以强力切断采空区一侧的顶板,减小留巷围岩压力,沿空留巷在巷旁墙体的高强支撑作用下,围岩结构能够保持稳定,沿空留巷内仅需要7天的单体支柱临时支护;
第七步,墙体微膨胀,接顶密实不漏风,隔绝采空区:
堆喷施工工艺可以使混凝土快速成形,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形成巷旁墙体,堆喷设备的喷射管出口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喷射速度,接顶密实,能够完全隔绝采空区;同时巷旁墙体具有微膨胀特性,不会产生收缩裂缝,密实不漏风;
第八步,采煤与沿空留巷互不干扰,堆喷构筑巷旁墙体紧跟采煤工作面,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利用矿车下料至井下临时料场内,临时料场与采煤工作面的距离为200m,沿巷道轴向铺设一道外径为60mm的输料管路,在材料场按堆喷工艺要求的配料比例混合好堆喷干料,堆喷设备在材料场利用压风将干混合料通过管路输送至采煤工作面后方的构筑巷旁墙体的位置,紧跟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架,堆喷形成巷旁墙体,实现沿空留巷。
进一步地,第一步中所述强力锚索的直径为Φ21.8mm,破断载荷为580kN,配套使用300mm×300mm×16mm的高强度可调心金属托盘及锁具,锚固长度为2.0m,施加的安装预紧力为300kN。
进一步地,第一步中所述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5m,锚固长度为2.0m;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2m,锚固长度为2.0m。
进一步地,第二步中所述U型钢支柱的排距为0.5m,挡矸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
进一步地,第四步中所述基础坑的深度为0.5m,宽度与第三步的设计的巷旁墙体厚度一致。
进一步地,第四步中所述底板锚杆的间距为0.5m,规格为Φ20mm×2000mm,材质为MG335材质的左旋螺纹钢锚杆,屈服载荷为105kN,底板锚杆的锚固长度为1.0m,外露长度为1.0m。
进一步地,第四步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
进一步地,第五步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横向拉筋的间距为1.0m、排距为0.6m,横向拉筋的直径为20mm、长度与巷旁墙体厚度一致;纵向拉筋的间距为0.3m、每层2根,纵向拉筋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1.2m。
进一步地,第八步中所述堆喷设备为煤矿使用的混凝土喷射机,喷射输送距离为200m,喷射能力为7~8m3/h。
进一步地,第八步中所述堆喷混合料为砂子、石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堆喷工艺的要求比例配制而成,参考专利号CN201810566315.0,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堆喷混凝土快速筑墙方法。
所述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是采用机械研磨法进行细化的无机纳米级材料,是一种集促凝、早强、减水为一体的多效多功能型外加剂,呈灰白色粉末状,无毒无味,不燃,密度为2.1~2.3g/cm3,粒径为0.3~0.5μm,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不良影响。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是由山西吉昌泰矿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喷射混凝土外加剂,使用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可实现使喷射层粘结力增加且不收缩,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最终强度,减少喷溅回弹,成型快,增加喷层厚度,接顶密实等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以构造配筋和堆喷混凝土工艺为基础,提出的新型沿空留巷技术,相比现有方法具有安全快速高效、沿空留巷内临时支护时间短、无需超前切顶、留巷成本低等技术优势。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锚索高预应力支护,可以防止巷道顶板离层,保持沿空留巷顶板岩层的整体性。巷道顶板、墙体、底板一体化结构设计,内置横向拉筋和纵向拉筋两种配筋,沿空留巷的围岩结构稳定。堆喷形成的巷旁墙体的强度上升速度快,及时支撑不让压,强力切断采空侧顶板,减小沿空留巷的围岩应力,临时支护时间短。巷旁墙体微膨胀,接顶密实不漏风,有效隔绝采空区。采煤与沿空留巷互不干扰,堆喷构筑巷旁墙体紧跟采煤工作面,可以实现高产高效。堆喷混凝土筑墙沿空留巷仅需一台矿用混凝土喷射机,井下临时料场上料,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设备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成本投入低,能够适用于大采高、快速推采、地压大、埋深大、自燃发火煤层等复杂工程条件,适应能力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沿空留巷工艺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沿空留巷生产系统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巷旁墙体配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横向拉筋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纵向拉筋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钢筋网片示意图;
其中:1-巷旁墙体;2-U型钢支柱;3-钢筋网片;4-采空区;5-基础坑;6-液压支架;7-采煤工作面;8-沿空留巷;9-输料管路;10-喷射机;11-料场;12-煤层;13-锚索;14-底板锚杆;15-横向拉筋;16-纵向拉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采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的发明内容及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锚索高预应力支护,防止巷道顶板离层,保持顶板岩层的整体性;
超前回采工作面,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和巷旁墙体中间位置,打孔安装规格为Φ21.8mm的强力锚索,并施加300kN的安装预紧力,对巷道顶板形成高预应力支护。在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5m,锚固长度为2.0m;在顶板中线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2m,锚固长度为2.0m。锚索长度根据巷道顶板煤岩层的情况确定,必须把锚索锚固到稳定的顶板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超过10m时,锚索长度根据超过自然平衡拱高度的2m确定。
第二步:液压支架后方采空侧临时封闭采空区;
紧跟采煤工作面,与工作面回采循环进度一致,在巷道采空侧边缘支设U型钢支柱,U型钢支柱的排距为0.5m;同时在U型钢支柱靠巷道侧挂设一层直径为6.0mm、网格尺寸为0.1m×0.1m的挡矸钢筋网片,并在该挡矸钢筋网片靠巷道侧铺设一层阻燃防静电的纤维布,临时挡矸和封闭采空区。
第三步:巷旁墙体结构设计;
矿压与煤层赋存地应力有相关性,地应力越大,矿压越大,需要的承载能力越高,设计的巷旁墙体就越厚。当煤层赋存地应力在0~10MPa低应力等级时,设计墙体厚度为0.6m;当地应力在10~18MPa中等应力等级时,设计墙体厚度为0.8m;当地应力在18~30MPa高应力等级时,设计墙体厚度为1.0m。
第四步:巷道顶板、墙体、底板一体化结构设计,使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稳定;
堆喷混凝土构筑的巷旁墙体的厚度根据煤层赋存的地应力等级,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步确定。在巷道底板筑墙位置开挖深度为0.5m、宽度与巷旁墙体厚度一致的基础坑,并在基础坑底部中间位置按照间距0.5m打设一排规格为Φ20mm×2000mm的底板锚杆,底板锚杆的锚固长度为1.0m,外露长度为1.0m;并在基础坑底部铺设一层直径为6.0mm、网格尺寸为0.1m×0.1m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铺满基础坑的底部。在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部分和底板锚杆的外露部分都进入巷旁墙体内部,从而对巷道顶板、墙体、底板形成一体化结构设计,增强沿空留巷的顶板、底板、墙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步:墙体内置配筋,增强抗拉抗剪能力;
在墙体两侧各设置一层直径为6.0mm、网格尺寸为0.1m×0.1m的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接顶触底。沿巷旁墙体高度按照间距1.0m、排距0.6m搭设两端带弯钩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1.0m的圆杆横向拉筋,并用绑丝将横向拉筋的弯钩与钢筋网片绑扎牢固。沿墙体走向按照间距0.3m、每层2根搭设直径为20mm、长度为1.2m的圆杆纵向拉筋,并用绑丝将纵向拉筋的弯钩与横向拉筋绑扎牢固。
第六步:堆喷混凝土墙体的强度上升快,及时支撑不让压,强力切断采空侧顶板,沿空留巷仅需要7天的临时支护;
堆喷构筑的巷旁墙体的强度上升速度快,3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2MPa,7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6MPa,28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40MPa,且后期强度不损失,能够对巷道顶板形成及时支撑,阻止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变形,同时可以强力切断采空区一侧的顶板,减小留巷围岩压力。沿空留巷在巷旁墙体的高强支撑作用下,围岩结构能够保持稳定,沿空留巷内仅需要7天的单体支柱临时支护。
第七步:墙体微膨胀,接顶密实不漏风,隔绝采空区;
堆喷施工工艺可以使混凝土快速成形,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形成巷旁墙体。堆喷设备的喷射管出口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喷射速度,接顶密实,能够完全隔绝采空区;同时巷旁墙体具有微膨胀特性,不会产生收缩裂缝,密实不漏风。
第八步:采煤与沿空留巷互不干扰,堆喷构筑巷旁墙体紧跟采煤工作面,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利用矿车下料至井下临时料场内,临时料场与采煤工作面的距离为200m,沿巷道轴向铺设一道外径为60mm的输料管路,在材料场按堆喷工艺要求的配料比例混合好堆喷干料,堆喷设备在材料场利用压风将干混合料通过管路输送至采煤工作面后方的构筑巷旁墙体的位置,紧跟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架,堆喷形成巷旁墙体,实现沿空留巷。
所述堆喷设备为煤矿使用的混凝土喷射机,喷射输送距离为200m,喷射能力为7~8m3/h。
所述堆喷混合料为砂子、石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堆喷工艺的要求比例配制而成。
所述顶板锚索为直径21.8mm的预应力钢绞线,破断载荷为580kN,配套使用300mm×300mm×16mm的高强度可调心金属托盘及锁具,锚固长度为2.0m,安装预紧力为300kN。
所述底板锚杆为直径20mm、长度2000mm的MG335材质的左旋螺纹钢锚杆,屈服载荷为105kN,锚固长度为1.0m。
所述横向拉筋为直径20mm、长度与巷旁墙体厚度一致且两端带弯钩的圆钢。
所述纵向拉筋为直径20mm、长度为1.2m且两端带弯钩的圆钢。
所述钢筋网片为直径6mm、网格尺寸为100mm×1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网片尺寸根据巷道高度制作。

Claims (10)

1.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锚索高预应力支护,防止巷道顶板离层,保持顶板岩层的整体性:
超前回采工作面,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和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打孔安装强力锚索,并施加安装预紧力,对巷道顶板形成高预应力支护;其中,锚索锚固到稳定的顶板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超过10m时,锚索长度根据超过自然平衡拱高度的2m确定;
第二步,液压支架后方采空侧临时封闭采空区:
紧跟采煤工作面,与工作面回采循环进度一致,在巷道采空侧边缘支设U型钢支柱,同时在U型钢支柱靠巷道侧挂设一层挡矸钢筋网片,并在该挡矸钢筋网片靠巷道侧铺设一层阻燃防静电的纤维布,临时挡矸和封闭采空区;
第三步,巷旁墙体结构设计:
矿压与煤层赋存地应力有相关性,地应力越大,矿压越大,需要的承载能力越高,设计的巷旁墙体就越厚;
当煤层赋存地应力在0~10MPa低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0.6m;当地应力在10~18MPa中等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0.8m;当地应力在18~30MPa高应力等级时,设计巷旁墙体厚度为1.0m;
第四步,巷道顶板、巷旁墙体、底板一体化结构设计,使沿空留巷围岩结构稳定:
在巷道底板筑墙位置开挖基础坑,并在基础坑底部中间位置打设若干底板锚杆,并在基础坑底部铺设一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铺满基础坑的底部,在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部分和底板锚杆的外露部分都进入巷旁墙体内部,从而对巷道顶板、巷旁墙体、底板形成一体化结构设计,增强沿空留巷的顶板、底板、巷旁墙体围岩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步,巷旁墙体内置配筋,增强抗拉抗剪能力:
在巷旁墙体两侧各设置一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接顶触底,沿巷旁墙体高度方向搭设若干两端带弯钩的圆杆横向拉筋,并用绑丝将横向拉筋的弯钩与钢筋网片绑扎牢固,沿巷旁墙体走向搭设若干两端带弯钩的圆杆纵向拉筋,并用绑丝将纵向拉筋的弯钩与横向拉筋绑扎牢固;
第六步,堆喷混凝土墙体的强度上升快,及时支撑不让压,强力切断采空侧顶板,沿空留巷仅需要7天的临时支护:
堆喷构筑的巷旁墙体的强度上升速度快,3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2MPa,7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6MPa,28天的单轴抗压强度可以达到40MPa,且后期强度不损失,能够对巷道顶板形成及时支撑,阻止沿空留巷的顶板下沉变形,同时可以强力切断采空区一侧的顶板,减小留巷围岩压力,沿空留巷在巷旁墙体的高强支撑作用下,围岩结构能够保持稳定,沿空留巷内仅需要7天的单体支柱临时支护;
第七步,墙体微膨胀,接顶密实不漏风,隔绝采空区:
堆喷施工工艺可以使混凝土快速成形,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形成巷旁墙体,堆喷设备的喷射管出口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喷射速度,接顶密实,能够完全隔绝采空区;同时巷旁墙体具有微膨胀特性,不会产生收缩裂缝,密实不漏风;
第八步,采煤与沿空留巷互不干扰,堆喷构筑巷旁墙体紧跟采煤工作面,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利用矿车下料至井下临时料场内,临时料场与采煤工作面的距离为200m,沿巷道轴向铺设一道外径为60mm的输料管路,在材料场按堆喷工艺要求的配料比例混合好堆喷干料,堆喷设备在材料场利用压风将干混合料通过管路输送至采煤工作面后方的构筑巷旁墙体的位置,紧跟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架,堆喷形成巷旁墙体,实现沿空留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强力锚索的直径为Φ21.8mm,破断载荷为580kN,配套使用300mm×300mm×16mm的高强度可调心金属托盘及锁具,锚固长度为2.0m,施加的安装预紧力为300k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巷旁墙体中间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5m,锚固长度为2.0m;在巷道顶板中线位置安装的顶板锚索的外露长度为0.2m,锚固长度为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U型钢支柱的排距为0.5m,挡矸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基础坑的深度为0.5m,宽度与第三步的设计的巷旁墙体厚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底板锚杆的间距为0.5m,规格为Φ20mm×2000mm,材质为MG335材质的左旋螺纹钢锚杆,屈服载荷为105kN,底板锚杆的锚固长度为1.0m,外露长度为1.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所述钢筋网片的直径为6mm,网格尺寸为0.1m×0.1m;横向拉筋的间距为1.0m、排距为0.6m,横向拉筋的直径为20mm、长度与巷旁墙体厚度一致;纵向拉筋的间距为0.3m、每层2根,纵向拉筋的直径为20mm、长度为1.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所述堆喷设备为煤矿使用的混凝土喷射机,喷射输送距离为200m,喷射能力为7~8m3/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堆喷混合料为砂子、石子、425#普通硅酸盐水泥、JCT-1喷射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堆喷工艺的要求比例配制而成。
CN202111115809.5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Active CN113719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809.5A CN11371928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809.5A CN11371928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285A CN113719285A (zh) 2021-11-30
CN113719285B true CN113719285B (zh) 2023-08-22

Family

ID=78684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809.5A Active CN113719285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19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482B (zh) * 2021-12-27 2024-02-1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软顶煤层无爆破切顶卸压沿空巷道方法
CN115478898A (zh) * 2022-09-21 2022-12-1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预隔断墙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2762A (en) * 1969-04-18 1971-08-11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Mine roadway temporary support
DE2905919A1 (de) * 1979-02-16 1980-08-21 Bochumer Eisen Heintzmann Verfahren zum abfangen der hangendschichten und sichern des streckensaums in den abbaustrecken des untertagebergbaus
CN101761338A (zh) * 2010-03-13 2010-06-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固体充填采煤半断面单腿棚沿空留巷方法
CN103967519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山东科技大学 复合顶板倾斜煤层采空区冒落矸石加固沿空留巷方法
CN105715297A (zh) * 2016-01-26 2016-06-29 山东科技大学 急倾斜煤层沿空留巷矸石治理方法
CN107035370A (zh) * 2017-05-05 2017-08-1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静态破碎切顶卸压方法
CN108222935A (zh) * 2015-06-24 2018-06-29 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 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装备系统
CN10973680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无预掘巷道前进式砌块充填采煤方法
WO2020087906A1 (zh) * 2018-11-02 2020-05-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锚杆 - 锚索协同变形受力的支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2762A (en) * 1969-04-18 1971-08-11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Mine roadway temporary support
DE2905919A1 (de) * 1979-02-16 1980-08-21 Bochumer Eisen Heintzmann Verfahren zum abfangen der hangendschichten und sichern des streckensaums in den abbaustrecken des untertagebergbaus
CN101761338A (zh) * 2010-03-13 2010-06-30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固体充填采煤半断面单腿棚沿空留巷方法
CN103967519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山东科技大学 复合顶板倾斜煤层采空区冒落矸石加固沿空留巷方法
CN108222935A (zh) * 2015-06-24 2018-06-29 北京中矿创新联盟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 无巷道无煤柱自留巷开采工法的装备系统
CN105715297A (zh) * 2016-01-26 2016-06-29 山东科技大学 急倾斜煤层沿空留巷矸石治理方法
CN107035370A (zh) * 2017-05-05 2017-08-1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静态破碎切顶卸压方法
WO2020087906A1 (zh) * 2018-11-02 2020-05-07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锚杆 - 锚索协同变形受力的支护方法
CN109736806A (zh) * 2019-01-09 2019-05-10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无预掘巷道前进式砌块充填采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倾角煤层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于瑞爽;;煤炭技术(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19285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0462B (zh) 短壁综采矸石充填注浆的开采工艺
CN112031775B (zh) 一种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
CN107035405B (zh) 一种用于沿空留巷双充填墙结构切顶卸压方法
CN109595029B (zh) 坚硬顶板条件下采空区局部充填支撑结构体及其构筑方法
CN108316941B (zh) 一种破碎围岩及软岩巷道u型钢套棚支护方法
CN108930543A (zh) 一种大断面沿空掘巷耦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847356A (zh) 一种薄小矿体的开采方法
CN105317459A (zh) 一种用于控制坚硬顶板大面积垮落灾害的分区充填方法
CN108119144A (zh) 一种基于井壁破裂程度分类的不同修复加固方法
CN113719285B (zh) 一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堆喷混凝土沿空留巷方法
CN104763434A (zh) 一种无煤柱双巷掘进方法
CN115142854B (zh) 矿山法隧道单层衬砌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2337925B (zh) 一种用于综采放顶煤无煤柱开采巷道扩帮充填支护方法
CN105937400B (zh) 一种一次掘进留设双巷采掘作业生产线
CN106014443A (zh) 一种预防沿空留巷的巷道底鼓及墙体滑移的方法
WO2021237912A1 (zh) 一种岩矸配合成形的伪采空层支护限沉回采方法
CN110645018B (zh) 矿井下强动压巷道预应力锚充一体化支护结构及方法
CN116877184A (zh) 一种采空区二氧化碳矿化注浆充填防灭火系统及方法
CN112112672A (zh) 基于矸石水泥基材料的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体构筑方法
CN118640060B (zh) 一种工作面内老窑井筒封闭结构及方法
CN108590655A (zh) 垒砌墙体实现沿空留巷的方法
CN115217474B (zh) 一种厚大破碎矿体长锚索预护顶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CN114856691B (zh) 一种冲击地压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方法
CN202578781U (zh) 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巷旁分层承载充填结构
CN116575934A (zh) 一种使用陶粒封堵与钢拱架联合的巷道冒顶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