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01445A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01445A CN113701445A CN202010442918.7A CN202010442918A CN113701445A CN 113701445 A CN113701445 A CN 113701445A CN 202010442918 A CN202010442918 A CN 202010442918A CN 113701445 A CN113701445 A CN 1137014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section
- fan
- control method
- trigger signal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02—Defroster control
- F25D21/004—Control mechan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3—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humidification
- F25D2317/04131—Control mean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2—Tim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D2600/06—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fi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冷藏冷冻装置包括限定有冷却室和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于冷却室内的蒸发器以及包括主管段和旁通管段的排水输气复合管,主管段由冷却室延伸至箱体外,旁通管段由主管段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区段上的一接合部向箱体外延伸,旁通管段的内部设有风机;且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用于指示风机转动的触发信号;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冷藏冷冻装置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以及若是,则控制风机反转,以促使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和主管段流向冷却室,从而促使冷却室内的空气流向储物间室,进而对储物间室进行加湿,提高了储物间室内的保湿效果,且设计思路新颖,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储物空间内的湿度主要依赖于食材自身的水分蒸发,保湿能力有限,保湿效果较差,无法保证食材水分不过度流失。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保湿或加湿结构及方式都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但可实施性却不高。
冰箱的排水管通常用来排出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用途比较单一。现有技术中尚不存在将冰箱的排水管与储物间室的加湿联系起来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的冷藏冷冻装置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湿效果好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降低冷藏冷冻装置的能耗、提高其化霜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小蒸发器化霜对储物间室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包括限定有冷却室和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以用于向所述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的蒸发器以及包括主管段和旁通管段的排水输气复合管,所述主管段由所述冷却室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以用于排出所述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所述旁通管段由所述主管段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区段上的一接合部向所述箱体外延伸,所述旁通管段的内部设有风机;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所述风机转动的触发信号;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以及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以促使所述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和所述主管段流向所述冷却室,从而促使所述冷却室内的空气流向所述储物间室,进而对所述储物间室进行加湿。
可选地,所述储物间室内设有保湿抽屉,所述保湿抽屉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处设有送风风门;其中
所述预设加湿条件包括所述蒸发器处于没有制冷剂流过的非制冷状态、且所述保湿抽屉内的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且
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送风风门打开所述送风口,以允许所述冷却室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口流进所述保湿抽屉对所述保湿抽屉内的空间进行加湿。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送风风门打开所述送风口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保湿抽屉内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送风风门关闭所述送风口、并控制所述风机停止反转,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进入有制冷剂流过的制冷状态的制冷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风机停止转动。
可选地,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开始启动化霜的第二触发信号;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以促使所述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和所述主管段流向所述冷却室,从而利用环境空气对所述蒸发器进行化霜。
可选地,所述旁通管段处还设有用于选择性地阻断和/或导通所述旁通管段的可控遮蔽机构;且
当所述触发信号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或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且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可控遮蔽机构,以导通所述旁通管段。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风机反转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先停止所述风机,然后再关闭所述可控遮蔽机构,以阻断所述旁通管段。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风机未启动和/或在停止所述风机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风机未停止,则输出用于指示所述风机出现故障的第一故障提示信号,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相等或不等;且/或
若在打开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后的第四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可控遮蔽机构未打开和/或在关闭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后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可控遮蔽机构未关闭,则输出用于指示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出现故障的第二故障提示信号;所述第四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相等或不等。
可选地,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化霜结束的第三触发信号;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正转,以促使所述冷却室内的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流向所述箱体外,从而排出所述蒸发器化霜时产生的热量。
可选地,所述主管段和所述旁通管段的向所述箱体外延伸的末端均位于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仓内;且
所述压缩机仓内设有压缩机和接水盘,所述主管段延伸出所述箱体外部的末端伸入所述接水盘内,以将所述蒸发器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汇集到所述接水盘内。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由于设有风机的旁通管段与主管段通过接合部相连通,用于排放化霜水的主管段的末端所处空间的湿度较大。因此,当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为用于指示冷藏冷冻装置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时,可控制风机反向转动,从而促使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和主管段的部分区段流向冷却室,由此可在接合部的位置处产生负压,在该负压作用下,主管段末端所处空间内的湿度较大的空气经主管段流向冷却室,进而促使冷却室内的空气流向储物间室,流向储物间室的空气不但包含冷却室内原有的空气,还包括经旁通管段和主管段流向冷却室的湿度较大的环境空气,因此可以利用环境空气中的水分对储物间室进行加湿,提高了储物间室内的保湿效果。并且,本申请不用对现有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箱体结构做任何改动,只需要对排水管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为用于指示蒸发器开始启动化霜的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风机反转,可促使箱体外的温度较高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和主管段流向冷却室,从而利用温度较高的环境空气对蒸发器进行化霜,降低了冷藏冷冻装置的能耗。若冷藏冷冻装置本身存在加热器化霜,则可提高冷藏冷冻装置的化霜效率。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为用于指示蒸发器化霜结束的第三触发信号时控制风机正转,可促使冷却室内的因蒸发器除霜而产生的热气通过主管段的部分区段和旁通管段排放至箱体外,进而散失到环境空间,减小了蒸发器的除霜操作对储物间室内的温度的影响,缩短了储物间室再次进行制冷时恢复制冷温度的时间,降低了冷藏冷冻装置的能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水输气复合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再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1包括箱体10。箱体内限定有冷却室130和用于储存物品的储物间室110。图1所示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0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具体地,箱体10可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有保温层,以使箱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热隔离,便于储物间室保持温度较低的储存环境。外壳可包括位于冷藏冷冻装置1两侧的侧面板、位于冷藏冷冻装置1底部的底钢和位于冷藏冷冻装置1后部的后背板。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蒸发器20,蒸发器20设置于冷却室130内,用于向储物间室110提供冷量。蒸发器20对从储物间室110流入冷却室130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形成冷却气流供向储物间室110。冷藏冷冻装置1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冷却室130内的风机,以促使空气在储物间室和冷却室130之间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排水输气复合管40。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水输气复合管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1和图2,排水输气复合管40包括主管段41和旁通管段42。主管段41由冷却室130延伸至箱体10外,以用于排出蒸发器20化霜产生的化霜水。旁通管段42由主管段41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区段上的一接合部413向箱体10外延伸,旁通管段42的内部设有受控地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的风机43。当风机43正向转动时,可驱动冷却室130内的空气通过主管段41的位于冷却室130和接合部413之间的区段和旁通管段42排放至箱体10外,当风机43反向转动时,可驱动箱体10外部的空气通过旁通管段42和主管段41的位于冷却室130和接合部413之间的区段流向冷却室130。
具体地,冷却室130的底壁132可包括由其周向边缘向其中间倾斜向下延伸的若干个斜面,在若干个斜面的交汇处或最低端形成排水口131。主管段41与排水口131连通,从而与冷却室130连通。主管段41可穿过内胆和外壳的底钢之间形成的保温层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排水输气复合管40的主管段41和旁通管段42可以一体成型,即排水输气复合管40为具有主体部分和旁通分支的一根管。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排水输气复合管40还可由两根独立的单管通过适当的方式固定连接而成,例如主管段41可与旁通管段42通过焊接或插紧配合等方式固定连接。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储藏温度在0度以上的储物间室,例如通常所说的冷藏间室、温度在0度以上的变温间室、保鲜间室等等。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于指示风机43转动的触发信号;
步骤S102,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冷藏冷冻装置1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若是,则转步骤S103;
步骤S103,控制风机43反转,以促使箱体10外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42和主管段41流向冷却室130,从而促使冷却室130内的空气流向储物间室110,进而对储物间室110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1中,由于设有风机43的旁通管段42与主管段41通过接合部413相连通,用于排放化霜水的主管段41的末端所处空间的湿度较大。因此,当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为用于指示冷藏冷冻装置1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时,可控制风机43反向转动,从而促使箱体10外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42和主管段41的部分区段流向冷却室130,由此可在接合部413的位置处产生负压,在该负压作用下,主管段41末端所处空间内的湿度较大的空气经主管段41流向冷却室130,进而促使冷却室130内的空气流向储物间室110,流向储物间室110的空气不但包含冷却室130内原有的空气,还包括经旁通管段42和主管段41流向冷却室130的湿度较大的环境空气,因此可以利用环境空气中的水分对储物间室110进行加湿,提高了储物间室110内的保湿效果。并且,本申请不用对现有的冷藏冷冻装置1的箱体结构做任何改动,只需要对排水管进行简单的改进即可,简化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
上述预设加湿条件至少包括蒸发器20处于没有制冷剂流过的非制冷状态。本发明所称的蒸发器20的非制冷状态意指其内没有制冷剂流过的状态,即蒸发器20处于不制冷的状态,其包含了蒸发器20的除制冷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例如处于化霜过程的除霜状态、处于暂时不制冷的暂停状态等。蒸发器20的制冷状态意指其内有制冷剂流过正在制冷的状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加湿条件还可以同时包括其他条件。
由于利用环境空气对储物间室110进行加湿时,蒸发器20中并没有制冷剂流过,因此环境空气中的水气不会在蒸发器20上凝结成霜,避免了蒸发器20凝霜严重的现象。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储物间室110内设有保湿抽屉111,保湿抽屉111的后侧开设有与冷却室130连通的送风口112,送风口112处设有送风风门113。对于图4所示实施例,上述预设加湿条件不但包括蒸发器20处于没有制冷剂流过的非制冷状态,而且还包括保湿抽屉111内的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加图5,在控制风机43反转的步骤S103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4,控制送风风门113打开送风口112,以允许冷却室130的空气通过送风口112流进保湿抽屉111对保湿抽屉111内的空间进行加湿。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控制送风风门113打开送风口112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5,当保湿抽屉111内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送风风门113关闭送风口112、并控制风机43停止反转,其中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其中步骤S105可以用以下步骤替代:当风机反转的时长达到第八预设时长时,关闭送风口112、并控制风机43停止反转。
也就是说,可选择性地向保湿抽屉111内输送高湿气流以维持保湿抽屉111内的湿度。在保湿抽屉111内不需要高湿气流时,送风风门113关闭送风口112。此时,保湿抽屉111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空间,其内的高湿空气不会返回冷却室130,因此可避免蒸发器20结霜更加严重。当风机43反转时,首先要确保蒸发器20中没有制冷剂流过,就是确保蒸发器20没有处于制冷状态,以避免外部湿度较高的环境空气进入冷却室130后,其中的水气遇到蒸发器20后在蒸发器20上凝结成水或霜,这样既达不到对保湿抽屉111进行加湿的目的,又会加重蒸发器20的结霜程度而影响其制冷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保湿抽屉111通常处于温度为零度以上的环境,因此,其所在的储物间室110的储藏温度大于零。第一预设湿度阈值和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可以是预设在冷藏冷冻装置中的相对湿度值,例如,第一预设湿度阈值可以为50~70%之间的任一湿度值,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可以为85~95%之间的任一湿度值。
本申请通过将传统冰箱的排水管替换成排水输气复合管40,并在其旁通管段42内设置可反向转动的风机43即可确保保湿抽屉111内形成具有预设湿度的保湿环境,结构非常简单,完全摒弃了现有技术中在保湿抽屉上设置保湿膜、透湿膜或加湿器等传统的设计思想,设计思路巧妙,保湿效果良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风机43反转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用于指示蒸发器20进入有制冷剂流过的制冷状态的制冷启动信号时,控制风机43停止转动。也就是说,当储物间室110需要制冷时,蒸发器20进入制冷状态后,风机43也会停止转动,以避免对储物间室110的制冷产生影响。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加图6,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6,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蒸发器20开始启动化霜的第二触发信号;若是,则转步骤S107;
步骤S107,控制风机43反转,以促使箱体10外的环境空气经旁通管段42和主管段41流向冷却室130,从而利用环境空气对蒸发器20进行化霜。
由此,降低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能耗。若冷藏冷冻装置本身存在加热器化霜,则可提高冷藏冷冻装置1的化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1还包括邻近蒸发器20设置的除霜加热器70,以对蒸发器20进行加热除霜。具体地,除霜加热器70可以为电加热丝。除霜加热器70优选邻近地设置在蒸发器20的下方,以使得除霜加热器70位于排水输气复合管40的主管段的上方。由此,通过排水输气复合管40送往冷却室130内的气流会先流经除霜加热器70后再流经蒸发器20,从而便于将除霜加热器70产生的热量均匀地、快速地吹向蒸发器20,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20化霜的效率和均匀性,避免了蒸发器20下部化霜快、上部化霜慢的问题。
图6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6发生在步骤S102之后,即当判定触发信号不是第一触发信号后,接着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第二触发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步骤S106和步骤S102是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的,也就是说,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106也可发生在步骤S102之前,即先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第二触发信号,若不是的话再判断是否为第一触发信号。
图7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加图7,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8,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蒸发器20化霜结束的第三触发信号;若是,则转步骤S109;
步骤S109,控制风机43正转,以促使冷却室130内的空气经旁通管段42流向箱体10外,从而排出蒸发器20化霜时产生的热量。
图7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8发生在步骤S106之后,即当判定触发信号不是第二触发信号后,接着判断触发信号是否为第三触发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步骤S108、步骤S106和步骤S102是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制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106也可发生在步骤S102之前、也可以发生在步骤S102之后且步骤S106之前。
可见,本申请通过对现有的排水管结构进行简单的改进,就可以将其功能扩展到用于排放蒸发器除霜产生的热气、用于向储物间室内输送高湿气流、高温气流等多方面,既起到了良好的排水输气效果,又使冷藏冷冻装置1的结构非常简单,并且不用对现有的冷藏冷冻装置1的箱体结构做改动,保证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保温性能,从而真正地降低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通管段42处还设有用于选择性地阻断和/或导通旁通管段42的可控遮蔽机构45。具体地,可控遮蔽机构45可以为设置在旁通管段42的末端422端口外侧的遮挡板,该遮挡板与风机43可枢转地连接,以选择性地遮蔽和/或打开旁通管段42的末端422端口。遮挡板遮蔽旁通管段42的末端422端口时阻断了旁通管段42与环境空间的连通,遮挡板打开旁通管段42的末端422端口时导通了旁通管段42与环境空间之间的连通。进一步地,可控遮蔽机构45的朝向风机43的内侧可设有密封件,以在可控遮蔽机构45遮蔽旁通管段42的末端端口时通过密封件实现可控遮蔽机构45与旁通管段42的末端端口之间的密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二者之间的密封,彻底地避免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冷量流失。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控遮蔽机构45还可以为设置在旁通管段42内部的可控风门。进一步地,旁通管段42的与接合部413相连的一端内部设有防水透气件47,以避免化霜水经接合部413流向旁通管段42。防水透气件47具体可以为防水透气膜或防水透气网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触发信号为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且控制风机43反转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以导通旁通管段42。例如,在图8所示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中,在步骤S102之后、步骤S103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10: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以导通旁通管段42。在步骤S106之后、步骤S107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11: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以导通旁通管段42。由此,可避免风机43不转动时冷却室130中的冷量经旁通管段42泄漏。
相应地,当触发信号为第三触发信号、且控制风机43正转之前,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也可以包括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以导通旁通管段42。例如,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在步骤S108之后、步骤S109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12: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以导通旁通管段42。
进一步地,在控制风机43反转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风机43反转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先停止风机43,然后再关闭可控遮蔽机构45,以阻断旁通管段42。由此,可避免风机43不转动时,冷却室130中的冷量通过旁通管段42流失到外部环境空间。
例如,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13:当风机43反转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先停止风机43,然后再关闭可控遮蔽机构45,以阻断旁通管段42。在步骤S107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114:当风机43反转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先停止风机43,然后再关闭可控遮蔽机构45,以阻断旁通管段42。
进一步地,在控制风机43正转之后,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风机43正转的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时,先停止风机43,然后再关闭可控遮蔽机构45,以阻断旁通管段42。由此,可避免风机43不转动时,冷却室130中的冷量通过旁通管段42流失到外部环境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在控制风机43反转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风机43未启动和/或在停止风机43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风机43未停止,则输出用于指示风机43出现故障的第一故障提示信号,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三预设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在打开可控遮蔽机构45后的第四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可控遮蔽机构45未打开和/或在关闭可控遮蔽机构45后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可控遮蔽机构45未关闭,则输出用于指示可控遮蔽机构45出现故障的第二故障提示信号。其中,第四预设时长和第五预设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进一步地,第一故障提示信号和第二故障提示信号可以不同,以便于区分故障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段41和旁通管段42的向箱体10外延伸的末端均位于冷藏冷冻装置1的压缩机仓140内,压缩机仓140与环境空间相连通。压缩机仓140内设有压缩机50和接水盘60,主管段41延伸出箱体10外部的末端412伸入接水盘60内,以将蒸发器20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汇集到接水盘60内。由于压缩机仓140内设置有压缩机50等产热量较大的部件,因此其内的温度通常比较高。主管段41的末端412伸入接水盘60内,接水盘60中的化霜水蒸发使得压缩机仓140内的湿度较高,进一步提高了旁通管段42的末端422所处空间内的湿度。当由于保湿需要风机43反转时,可将压缩机仓140内湿度较高的气流输送至冷却室130,从而快速地提高储物空间110内的湿度,提高了冷藏冷冻装置1的保湿效率。当由于蒸发器20化霜需要风机43反转时,可将压缩机仓140内温度较高的气流输送到冷却室130,从而对蒸发器20进行辅助化霜,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20的化霜效率。
具体地,接水盘60可设置于压缩机50的上方,以利用压缩机50工作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加快蒸发接水盘60中收集的化霜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60的位置并不限定在压缩机50的上方,例如,接水盘60还可位于压缩机50的旁边,以其他的方式排出或蒸发掉接水盘60中收集的化霜水。
进一步地,压缩机仓140可位于冷却室130的下方。旁通管段42由接合部413倾斜向下延伸,以避免由主管段41内的化霜水通过接合部413进入到旁通管段42内,从而避免排水输气复合管40的输气和排水功能相互干涉或影响。旁通管段42倾斜向下延伸的末端422使得旁通管段42的出风方向倾斜朝下、进风方向倾斜朝上,避免旁通管段42的出风方向和进风方向正对箱体造成旁通管段42排气不畅、进气量小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通管段42的下部区段与主管段41之间连接有支撑筋44,以通过支撑筋44对旁通管段42的下部进行支撑,避免长时间使用后旁通管段42固定不牢或向下摆动倾斜影响旁通管段42与主管段41之间的密封连通。
进一步地,支撑筋44水平延伸或由主管段41向旁通管段42倾斜向上延伸,以加强支撑筋44的支撑效果和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合部413位于主管段41的处于箱体10外的区段上。由于主管段41由冷却室130延伸至箱体10的外部,因此其必然穿过箱体10的保温层。也就是说,主管段41的部分区段位于箱体10内,并与箱体10的保温层紧密抵接接触,主管段41的其他区段暴露于箱体10外。为了使整个旁通管段42都位于箱体10外,将接合部413设置在主管段41的处于箱体10外的区段上,可不破坏箱体的保温层,简化排水输气复合管40的装配。
进一步地,接合部413所在的主管段41的区段朝向旁通管段42的方向凸出弯曲,以减少主管段41的接合部413所在侧的内壁的导水量,从而进一步避免化霜水经接合部413进入旁通管段42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涉及的冷藏冷冻装置1可以为冰箱、冰柜、酒柜、冷藏罐或其他具有冷藏或冷冻功能的装置。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具有单系统制冷系统的冷藏冷冻装置,即不管储物装置110的数量为多少个,冷藏冷冻装置1仅具有一个蒸发器20。本发明附图中提供的仅为部分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上文中提及的更多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冷藏冷冻装置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不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冷藏冷冻装置包括限定有冷却室和储物间室的箱体、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内以用于向所述储物间室内提供冷量的蒸发器以及包括主管段和旁通管段的排水输气复合管,所述主管段由所述冷却室延伸至所述箱体外以用于排出所述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所述旁通管段由所述主管段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区段上的一接合部向所述箱体外延伸,所述旁通管段的内部设有风机;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指示所述风机转动的触发信号;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冷藏冷冻装置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第一触发信号;以及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以促使所述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和所述主管段流向所述冷却室,从而促使所述冷却室内的空气流向所述储物间室,进而对所述储物间室进行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储物间室内设有保湿抽屉,所述保湿抽屉的后侧开设有与所述冷却室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处设有送风风门;其中
所述预设加湿条件包括所述蒸发器处于没有制冷剂流过的非制冷状态、且所述保湿抽屉内的湿度小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且
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送风风门打开所述送风口,以允许所述冷却室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口流进所述保湿抽屉对所述保湿抽屉内的空间进行加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送风风门打开所述送风口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保湿抽屉内的湿度大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送风风门关闭所述送风口、并控制所述风机停止反转,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湿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进入有制冷剂流过的制冷状态的制冷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风机停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开始启动化霜的第二触发信号;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以促使所述箱体外的环境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和所述主管段流向所述冷却室,从而利用环境空气对所述蒸发器进行化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旁通管段处还设有用于选择性地阻断和/或导通所述旁通管段的可控遮蔽机构;且
当所述触发信号为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或所述第二触发信号、且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打开所述可控遮蔽机构,以导通所述旁通管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风机反转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先停止所述风机,然后再关闭所述可控遮蔽机构,以阻断所述旁通管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在控制所述风机反转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风机未启动和/或在停止所述风机后的第三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风机未停止,则输出用于指示所述风机出现故障的第一故障提示信号,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长相等或不等;且/或
若在打开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后的第四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可控遮蔽机构未打开和/或在关闭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后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可控遮蔽机构未关闭,则输出用于指示所述可控遮蔽机构出现故障的第二故障提示信号;所述第四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五预设时长相等或不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触发信号是否为用于指示所述蒸发器化霜结束的第三触发信号;
若是,则控制所述风机正转,以促使所述冷却室内的空气经所述旁通管段流向所述箱体外,从而排出所述蒸发器化霜时产生的热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主管段和所述旁通管段的向所述箱体外延伸的末端均位于所述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仓内;且
所述压缩机仓内设有压缩机和接水盘,所述主管段延伸出所述箱体外部的末端伸入所述接水盘内,以将所述蒸发器除霜时产生的化霜水汇集到所述接水盘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2918.7A CN113701445A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42918.7A CN113701445A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01445A true CN113701445A (zh) | 2021-11-26 |
Family
ID=7864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42918.7A Pending CN113701445A (zh) | 2020-05-22 | 2020-05-22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0144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5599A (zh) * | 2022-12-22 | 2023-05-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低温存储设备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87277Y (zh) * | 1995-09-28 | 1998-08-05 | 安徽博西扬家用冷柜有限公司 | 冰箱加湿装置 |
CN1435616A (zh) * | 2002-01-29 | 2003-08-1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电冰箱蒸发器的除霜装置 |
JP2007225178A (ja) * | 2006-02-22 | 2007-09-06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KR100786824B1 (ko) * | 2007-02-07 | 2007-12-20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가습장치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
US20140109601A1 (en) * | 2012-10-22 | 2014-04-24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Low energy evaporator defrost |
CN104792094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N104807279A (zh) * | 2015-04-29 | 2015-07-29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N105466117A (zh) * | 2015-11-19 | 2016-04-0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 |
CN206001774U (zh) * | 2016-08-31 | 2017-03-08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冰箱 |
CN107606844A (zh) * | 2017-08-18 | 2018-01-19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7763957A (zh) * | 2017-09-14 | 2018-03-0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应用该方法、装置的制冷设备 |
CN209085142U (zh) * | 2018-09-21 | 2019-07-09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风冷冰箱 |
-
2020
- 2020-05-22 CN CN202010442918.7A patent/CN1137014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87277Y (zh) * | 1995-09-28 | 1998-08-05 | 安徽博西扬家用冷柜有限公司 | 冰箱加湿装置 |
CN1435616A (zh) * | 2002-01-29 | 2003-08-13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电冰箱蒸发器的除霜装置 |
JP2007225178A (ja) * | 2006-02-22 | 2007-09-06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KR100786824B1 (ko) * | 2007-02-07 | 2007-12-20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가습장치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
US20140109601A1 (en) * | 2012-10-22 | 2014-04-24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Low energy evaporator defrost |
CN104792094A (zh) * | 2015-04-29 | 2015-07-2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N104807279A (zh) * | 2015-04-29 | 2015-07-29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CN105466117A (zh) * | 2015-11-19 | 2016-04-0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 |
CN206001774U (zh) * | 2016-08-31 | 2017-03-08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冰箱 |
CN107606844A (zh) * | 2017-08-18 | 2018-01-19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7763957A (zh) * | 2017-09-14 | 2018-03-06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应用该方法、装置的制冷设备 |
CN209085142U (zh) * | 2018-09-21 | 2019-07-09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风冷冰箱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45599A (zh) * | 2022-12-22 | 2023-05-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控制方法、装置及低温存储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95368B2 (en) | Refrigerator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 |
KR20080070511A (ko)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2967103B (zh) | 冰箱以及冷冻装置 | |
CN105452785B (zh) | 冰箱 | |
CN108626952A (zh) |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风道组件和控制方法 | |
CN105972905A (zh) | 一种风冷冰箱增湿模块的控制方法 | |
WO2019052512A1 (zh) | 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冰箱 | |
CN215447048U (zh) | 一种除霜模块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12665286A (zh) | 一种冰箱除湿化霜装置、控制方法和冰箱 | |
CN106766508B (zh) | 自循环保湿冰箱及其保湿控制方法 | |
CN106568270A (zh) | 冰箱 | |
US3115017A (en) | Defrost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installation | |
CN113074491A (zh) | 一种风冷冰箱 | |
JP3452781B2 (ja) | 冷蔵庫 | |
CN113701445A (zh) | 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3049425B2 (ja) | 2つの蒸発器を備えた冷蔵庫 | |
JP2000258028A (ja) | 冷蔵庫 | |
CN113701427A (zh) | 一种双系统冰箱的控制方法 | |
CN109780776A (zh)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778130U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CN212619569U (zh) | 冷藏冷冻装置 | |
JP2000283626A (ja) | 冷蔵庫 | |
WO2019052513A1 (zh) | 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冰箱 | |
JPH10267504A (ja) | 冷蔵庫 | |
CN211782226U (zh) | 冰箱及风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2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