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0936A -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90936A CN113690936A CN202110991042.6A CN202110991042A CN113690936A CN 113690936 A CN113690936 A CN 113690936A CN 202110991042 A CN202110991042 A CN 202110991042A CN 113690936 A CN113690936 A CN 1136909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 direct current
- module
- bus
- conver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power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using a single network for simultaneous distribution of AC power and of DC powe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connecting networks of the same frequency but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 H02J3/06—Controlling transfer of power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Controlling sharing of load between connected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量路由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包括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控制单元以及储能单元,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设置有双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且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通过若干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负载和发电系统,控制单元分别与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通信连接,且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的电流损耗大,发热严重,制造成本高,端口类型过于单一,功能性差,供能类型单一,稳定性差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量路由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背景技术
“能量路由器”定义为:是融合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自治,以及即插即用的接入通用性的智能体,具有如下基本特点:采用全柔性架构的固态设备;兼具传统变压器、断路器、潮流控制装置和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的功能;可以实现交直流无缝混合配用电;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装置即插即用接入;具有信息融合的智能控制单元,实现自主分布式控制运行和能量管理;集成坚强的通信网络功能。能量路由器是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是一种在现有电网基础上,基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灵活多样的电气接口,实现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各种用电负载接入电网,并且具有通讯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对电力网络能量流、信息流主动管理的智能电力设备。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现有的能量路由器的结构往往是使用一条直流母线连接多个电力电子装置,并且通过控制多个电力电子装置来实现多个端口的能量交互,这种情况下对于直流母线的电流质量要求高,并且在大功率情况下,其直流母线上会产生较大的电流损耗,线路和电力电子装置发热严重,增加制造成本,另外单一直流母线只能支持与之相应电压等级的设备,设备兼容性差。
2)现有的能量路由器虽然设置有多端口,但是端口类型过于单一,功能性差,并且能量路由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往往基于单一的直流母线或者交流母线,无法满足同时给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进行供能,也无法实现交流母线-直流母线之间的电能转移和调度。
3)现有的微电网系统中,仅仅在母线之间进行能源调度,无法实现母线、储能系统以及发电系统之间的能源调度,导致其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差,当发电系统产生大量电能进行并网,导致微电网发生电压电流振荡,容易烧坏负载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流损耗大,发热严重,制造成本高,端口类型过于单一,功能性差,供能类型单一,稳定性差以及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包括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控制单元以及储能单元,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设置有双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且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通过若干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负载和发电系统,控制单元分别与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通信连接,且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双直流母线包括两条直流电压等级不同的直流母线,交流母线组包括至少两条的交流电压等级不同的交流母线。
进一步地,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包括逆变器模块、变换器模块以及能量控制器,逆变器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逆变器模块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交流母线,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交流负载,能量控制器与逆变器模块和变换器模块通信连接,且能量控制器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逆变器模块包括若干离网逆变器,每个离网逆变器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每个离网逆变器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有一段交流母线,每个第一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每段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对应交流电压等级的交流负载。
进一步地,变换器模块包括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的一端均分别通过第二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隔离风电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系统,每个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隔离光伏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光伏发电系统,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另一端均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直流负载,交错式直流变换器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模块、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以及储能管理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能量控制器、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储能管理模块、第一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通信连接,若干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逆变器模块和对应的交流母线之间,且若干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变换器模块和对应的直流负载之间,发电接入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有外部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管理模块与储能单元通信连接,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
进一步地,双直流母线包括一条750V直流母线和一条375V直流母线,交流母线组包括一条220V交流母线以及一条110V交流母线。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
直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直流负荷采集器和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变换器模块与直流负载之间,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双直流母线中的每一条直流母线;
交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交流负荷采集器和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逆变器模块与交流负载之间,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直流母线。
进一步地,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的应用为储能能量路由器与负载和发电系统之间进行电能调度,电能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采集双直流母线和所有交流母线的母线数据,并将母线数据发送至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生成电能调度方案,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根据电能调度方案,控制单元控制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和储能单元结合负载和发电系统进行电能调度。
进一步地,电能调度方案包括: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和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
进一步地,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荷电能调度、源-荷电能调度、储-荷电能调度、源-储电能调度、网-储电能调度、源-网电能调度以及网-网电能调度;
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网-荷电能调度、储-网-荷电能调度、源-网-荷电能调度、源-网-储电能调度以及源-网-荷-储电能调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采用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通过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实现端口之间的能量交换,并且通过交流接入端口为交流负载供能,通过直流接入端口为直流负载供能,端口类型全面,功能性强,并且实时调节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之间的能量传递,保证电流电压质量,降低了电流电压损耗和制造成本,同时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能够提高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出,提高了能量路由器的兼容性。
2)本发明的多端口储能能量路由器,实现了源-网-荷-储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调度,并且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以及交流/直流负载的接入,提高了能量路由器的稳定性差,避免了微电网发生电压电流振荡导致的容易烧坏负载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的电能调度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包括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控制单元以及储能单元,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双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储能单元,且该端通过若干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负载和发电系统,控制单元分别与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通信连接,且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双直流母线包括两条直流电压等级不同的直流母线;
调度中心采集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的电能运行数据,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储能单元负载以及发电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实现源-网-荷-储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调度,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进行若干直流母线之间的电能稳定,保证输出多路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压,进而通过直流接入端口为直流负载供能,稳定的直流母校与交流母校进行双向有功的调节,同时控制单元控制若干交流母线之间的电能转换,进而通过交流接入端口为交流负载供能。
作为优选,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包括逆变器模块、变换器模块以及能量控制器,逆变器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逆变器模块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交流母线,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交流负载,能量控制器与逆变器模块和变换器模块通信连接,且能量控制器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
逆变器模块实现直流母线与交流母线之间的电能传递,同时交流母线连接交流负载,提供交流负载供能通道,变换器模块实现直流母线与直流负载、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之间的电能传递,为电能调度提供了电路基础,能量控制器检测每条交流母线的实时电压和交流母线之间的实时电压比值,通过控制逆变器模块和变换器模块的能量传递维持所有直流母线的稳定输出。
作为优选,逆变器模块包括若干离网逆变器,每个离网逆变器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每个离网逆变器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有一段交流母线,每个第一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每段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对应交流电压等级的交流负载;
离网逆变器将输入的直流电推挽升压,再经过逆变桥SPWM正弦脉宽调制技术把直流逆变成交流电压,实现了直流母线与交流母线的电能传输,当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某一母线电能下降时进行调节,保证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的稳定供能。
作为优选,变换器模块包括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的一端均分别通过第二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隔离风电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系统,每个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隔离光伏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光伏发电系统,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另一端均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直流负载,交错式直流变换器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
如图2所示,隔离风电变流器U3保证直流母线和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传输,实现风力发电系统对直流母线的并网,隔离光伏变流器U4保证直流母线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传输,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对直流母线的并网,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采用交错式PWM方法将隔直电容电压与输入分压电容电压解耦的同时保证前者一直维持在理想值附近,大大简化了均压策略,只需要调节驱动信号间的相位差便可以实现电压平街,实现了储能单元与直流母线的稳定双向传输,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保证了双直流母线的各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和多端口储能能量路由器的供能质量,同时通过能量控制器对交错式直流变换器、隔离直流变换器等模块的功率控制,实现了双直流母线的两条直流母线的电能交互,保持两条直流母线在不同负载下仍能够维持在对应的电压等级,隔离式的变流器设置避免了的设备和组件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了直流电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模块、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以及储能管理模块,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能量控制器、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储能管理模块、第一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通信连接,若干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逆变器模块和对应的交流母线之间,且若干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变换器模块和对应的直流负载之间,发电接入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有外部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管理模块与储能单元通信连接,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
主控制模块对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的电能运行数据、调度中心的调度控制数据以及与各负载、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的电能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静态双路切换模块STS是实现逆变器模块和交流母线之间的快速转换电子开关装置,静态双路切换模块的切换开关的切换时间为小于4ms,为数字设备、控制设备或其它对电源供电连续性要求极高的用电设备提供供电保障,当一路电源超限或断电后,迅速地切换至另一路电源保证设备运行及数据安全提高能量路由器供电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静态双路切换模块控制逆变器模块在PQ模式和VF模式运行之间进行切换,发电接入管理模块控制发电系统接入直流母线的并网工作,储能管理模块控制储能单元接入直流母线的并网工作,第一断路器用于接通和断开双直流母线和逆变器模块的连接线路,实现不同等级的直流母线与交流母线的电能传输,第二断路器用于接通和断开双直流母线和变换器模块的连接线路,实现不同等级的直流母线与发电系统、储能单元以及直流负载的电能传输。
作为优选,双直流母线包括一条750V直流母线和一条375V直流母线,交流母线组包括一条220V交流母线以及一条110V交流母线;750V直流母线和375V直流母线提供750V和375V的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压,保证多种类型的直流负载的稳定供能,降低了电流损耗和线路发热,220V交流母线和110V交流母线提供220V和110V的电压等级的交流电压,保证多种类型的交流负载的稳定供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
直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直流负荷采集器和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变换器模块与直流负载之间,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双直流母线中的每一条直流母线;
交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交流负荷采集器和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逆变器模块与交流负载之间,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直流母线;
直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直流母线的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等运行数据,交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交流母线的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等运行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发送至控制单元,实现了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的实时检测。
本发明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采用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通过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实现端口之间的能量交换,并且通过交流接入端口为交流负载供能,通过直流接入端口为直流负载供能,端口类型全面,功能性强,并且实时调节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之间的能量传递,保证电流电压质量,降低了电流电压损耗和制造成本,同时多条直流母线和多条交流母线能够提高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出,提高了能量路由器的兼容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的电能调度方法,基于储能能量路由器,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采集双直流母线和所有交流母线的母线数据,并将母线数据发送至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生成电能调度方案,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根据电能调度方案,控制单元控制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和储能单元结合负载和发电系统进行电能调度。
作为优选,电能调度方案包括: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和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荷电能调度、源-荷电能调度、储-荷电能调度、源-储电能调度、网-储电能调度、源-网电能调度以及网-网电能调度;
网-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如图2所示,直流母线1和直流母线2通过能量控制器的控制形成直流供能母线,通过隔离直流变换器进行变压至直流220V为直流负载供能;交流母线1工作在离网状态下,提供交流220V为交流负载供能,交流母线2工作在离网状态下,提供交流110V为交流负载供能;
源-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流向直流负载,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流向直流负载,直接实现为重要直流负载供能;
储-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储能单元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向直流负载,直接实现为重要直流负载供能;
网-储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双直流母线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向储能单元进行存储;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为了恢复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储能单元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入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
源-储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和双直流母线流向储能单元,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和双直流母线流向储能单元,将电能输入储能单元进行存储;
源-网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为了恢复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流向双直流母线,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流向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
网-网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为了恢复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交流母线1双向运行PQ模式,用于进行双向有功的调节,交流母线2的电能流向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当交流母线1失电时,交流母线1的静态双路切换模块跳转至VF模式,双直流母线的电能流向交流母线1,保证交流母线1维持正常的电压;
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网-荷电能调度、储-网-荷电能调度、源-网-荷电能调度、源-网-储电能调度以及源-网-荷-储电能调度;
网-网-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交流母线1失电且交流母线2正常时,交流母线1的静态双路切换模块跳转至VF模式,交流母线2与双直流母线双向运行PQ模式,双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2的电能流向通过离网逆变器流入交流母线1,保证交流母线1上的重要交流负载正常供能;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交流母线1和交流母线2均与双直流母线双向运行PQ模式,用于进行双向有功的调节,交流母线1和交流母线2的电能均通过离网逆变器流入双直流母线,保证双直流母线上的重要直流负载正常供能;
储-网-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交流母线1失电且交流母线2正常时,交流母线1的静态双路切换模块跳转至VF模式,储能单元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入双直流母线,在保证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同时,双直流母线和储能单元的电能通过离网逆变器流入交流母线1,保证交流母线1上的重要交流负载正常供能;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储能单元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入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电能通过隔离直流变换器流入直流负载,为双直流母线上的重要直流负载正常供能;
源-网-荷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当双直流母线失电时,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流向双直流母线,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流向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电能通过隔离直流变换器流入直流负载,为双直流母线上的重要直流负载正常供能;
源-网-储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流向双直流母线,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流向双直流母线,再由能量控制器进行功率控制,保证双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入储能单元;
源-网-荷-储电能调度的电能流向为: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风电变流器U3流向双直流母线,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通过隔离光伏变流器U4流向双直流母线,双直流母线的电能优先用于直流负载的供能,双直流母线冗余的电能通过交错式直流变换器U2流入储能单元,当交流母线1或交流母线2失电时,通过网-网电能调度,将冗余的电能用于交流负载的供能。
本发明的多端口储能能量路由器,实现了源-网-荷-储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调度,并且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储能单元以及交流/直流负载的接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差,避免了微电网发生电压电流振荡导致的容易烧坏负载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多端口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控制单元以及储能单元,所述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设置有双直流母线和交流母线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且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通过若干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负载和发电系统,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与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储能单元以及发电系统通信连接,且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所述的双直流母线包括两条直流电压等级不同的直流母线,所述的交流母线组包括至少两条的交流电压等级不同的交流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包括逆变器模块、变换器模块以及能量控制器,所述的逆变器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逆变器模块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交流母线,所述的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交流负载,所述的能量控制器与逆变器模块和变换器模块通信连接,且能量控制器分别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器模块包括若干离网逆变器,每个所述的离网逆变器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每个离网逆变器的另一端一一对应的电性连接有一段交流母线,每个所述的第一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每段所述的交流母线通过交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对应交流电压等级的交流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换器模块包括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所述的隔离风电变流器、隔离光伏变流器、隔离直流变换器以及交错式直流变换器的一端均分别通过第二断路器与双直流母线中每条直流母线电性连接,且隔离风电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风力发电系统,每个所述的第二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隔离光伏变流器的另一端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光伏发电系统,所述的隔离直流变换器的另一端均通过直流接入端口电性连接有直流负载,所述的交错式直流变换器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模块、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以及储能管理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分别与能量控制器、静态双路切换模块、通讯模块、发电接入管理模块、储能管理模块、第一断路器以及第二断路器通信连接,若干所述的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逆变器模块和对应的交流母线之间,且若干静态双路切换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于变换器模块和对应的直流负载之间,所述的发电接入管理模块通信连接有外部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所述的储能管理模块与储能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的通讯模块通信连接有调度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直流母线包括一条750V直流母线和一条375V直流母线,所述的交流母线组包括一条220V交流母线以及一条110V交流母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模块、直流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交流数据采集模块通信连接;
所述的直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直流负荷采集器和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所述的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变换器模块与直流负载之间,所述的直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双直流母线中的每一条直流母线;
所述的交流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交流负荷采集器和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所述的直流负荷采集器接入逆变器模块与交流负载之间,所述的交流电流/电压采集器接入直流母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的应用为储能能量路由器与负载和发电系统之间进行电能调度,所述的电能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采集双直流母线和所有交流母线的母线数据,并将母线数据发送至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生成电能调度方案,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根据电能调度方案,控制单元控制能量路由器拓扑电路和储能单元结合负载和发电系统进行电能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调度方案包括: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和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荷电能调度、源-荷电能调度、储-荷电能调度、源-储电能调度、网-储电能调度、源-网电能调度以及网-网电能调度;
所述的多端口电能调度方案包括:网-网-荷电能调度、储-网-荷电能调度、源-网-荷电能调度、源-网-储电能调度以及源-网-荷-储电能调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1042.6A CN113690936A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91042.6A CN113690936A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90936A true CN113690936A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583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91042.6A Pending CN113690936A (zh) | 2021-08-26 | 2021-08-26 |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9093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13178A (zh) * | 2024-02-06 | 2024-03-15 | 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一种风光储直柔微电网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143633A (ja) * | 2016-02-09 | 2017-08-17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
CN108767843A (zh) * | 2018-07-02 | 2018-11-06 | 上海大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
US20180342869A1 (en) * | 2016-10-26 | 2018-11-29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home smart micro-grid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10148933A (zh) * | 2019-04-30 | 2019-08-20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多单元多母线直流微电网架构及分区分层智能控制系统 |
CN111641227A (zh) * | 2020-06-01 | 2020-09-08 | 南京米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储能型低压交直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柔性控制系统 |
CN111668915A (zh) * | 2020-05-19 | 2020-09-15 | 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中小型发电机组的一体化低压配电系统 |
CN112117765A (zh) * | 2020-09-22 | 2020-12-2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五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配电供电系统 |
-
2021
- 2021-08-26 CN CN202110991042.6A patent/CN1136909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143633A (ja) * | 2016-02-09 | 2017-08-17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源システム |
US20180342869A1 (en) * | 2016-10-26 | 2018-11-29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 home smart micro-grid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08767843A (zh) * | 2018-07-02 | 2018-11-06 | 上海大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
CN110148933A (zh) * | 2019-04-30 | 2019-08-20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 | 多单元多母线直流微电网架构及分区分层智能控制系统 |
CN111668915A (zh) * | 2020-05-19 | 2020-09-15 | 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中小型发电机组的一体化低压配电系统 |
CN111641227A (zh) * | 2020-06-01 | 2020-09-08 | 南京米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储能型低压交直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柔性控制系统 |
CN112117765A (zh) * | 2020-09-22 | 2020-12-22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五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配电供电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程翔;陆莹;贺军;邵乔乐;叶琪超;钟玲;: "基于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微网系统及其调试", 科学技术与工程, no. 13, 8 May 2020 (2020-05-08)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13178A (zh) * | 2024-02-06 | 2024-03-15 | 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一种风光储直柔微电网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67843B (zh) |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 |
CN205986144U (zh) | 基于多电源‑多电压等级负荷家用智能能量路由器装置 | |
CN106058844B (zh) | 一种用于直流微网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 |
EP3651305A1 (en) | Chained multi-port grid-connected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12117767B (zh) | 基于多站融合的供配电系统 | |
CN111641227A (zh) | 基于储能型低压交直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柔性控制系统 | |
CN209805420U (zh) | 一种高兼容性楼宇直流配电系统 | |
CN208078661U (zh) | 一种低压柔性配网供电系统 | |
CN105337306A (zh) | 一种光储一体化发电系统 | |
CN116388143B (zh) | 基于能量路由器的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架构 | |
CN205921397U (zh) | 基于交流母线的微电网组网 | |
CN109378866A (zh) | 一种能量路由器及控制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能量流的方法 | |
CN111711196A (zh) |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 |
CN112448414B (zh) | 一种四端口电能路由器及其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 |
CN111064195B (zh) |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混合微电网双端供电拓扑系统及其多运行模式自适应控制方法 | |
CN112152261A (zh) | 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交直流混合组网的配电网系统 | |
CN113690936A (zh) | 一种多端口的储能能量路由器 | |
CN105305493A (zh) | 一种用于互联运行的光储独立微电网拓扑 | |
Deng et al. | Coordinated control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terminal DC distribution system | |
CN111884242A (zh) | 一种分布式电能源系统多母线网络拓扑结构 | |
Chen et al. |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grouped distribution station areas based on flexible DC interconnection | |
CN217848963U (zh) | 一种具有智能开关阵列的楼宇能量路由器 | |
CN216959346U (zh) | 针对综合能源站的交直流微网路由器系统 | |
CN113890103B (zh) | 一种光伏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994019B (zh) | 柔性互联配电网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