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677244A -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 Google Patents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7244A
CN113677244A CN202080028330.5A CN202080028330A CN113677244A CN 113677244 A CN113677244 A CN 113677244A CN 202080028330 A CN202080028330 A CN 202080028330A CN 113677244 A CN113677244 A CN 113677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rocking
sleep
sec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8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龟井正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0/0068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208950A1/ja
Publication of CN113677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72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不是通过旋转、高频率的振动器的振动而是通过与在呈弧状稍微弯曲的接近水平的面内的缓慢的上下运动相伴的左右方向上的缓缓的摇动,使因失眠症等苦恼的人能够效率良好地入眠。具备:支承部(2),其具有上表面弯曲部(2a),该上表面弯曲部(2a)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成为朝下凸出的弧状;摇动部(3),其沿着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以及驱动单元,其使摇动部(3)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为1.5m≤r≤25m,设定为由驱动单元驱动的摇动部(3)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幅(d)在0cm<d≤10cm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且振动频率(f)在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

Description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促进使用者入眠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有利用在床的床垫部分埋入的振动装置赋予微振动的振动式床、使床自身摇动的摇动式床。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防止重症患者、长期身体活动受到限制的患者因不能活动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医疗用床,公开了如下纵摆型摇动床,其中,在头部侧及腿部侧在床的长度方向中心分别安装1台伸缩驱动单元而在纵向上上下转动。
在专利文献2中,同样地,关于医疗用床而公开了如下摇动式床,其中,在装配于床垫装配用休息架的下侧的马达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臂的上端,当臂的前端部的滚柱伴随马达的正转反转而沿着铅垂引导构件被上下引导时,输出轴被左右摇出,休息架以摇动轴线为中心轻轻且缓慢地转动。
在专利文献3中,作为一边极力抑制人的头部的上下摇动,一边给身体赋予睡眠所需要的舒畅的摇动而能够促进睡眠的睡眠促进用摇动床,公开了如下睡眠促进用摇动床,其中,该睡眠促进用摇动床具备:床基台;摇动框架,其以能够摇动的方式支承于床基台;床板,其支承于摇动框架;以及摇动驱动单元,其将摇动框架与床板一起摇动驱动,摇动框架的摇动中心轴线沿着在床板上仰卧的使用者的身长方向延伸,并纵向通过使用者的头部。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如下摇动床,其中,包括基台、以能够沿床宽度方向往复运动的方式支承的摇动体、安装于基台且使摇动体往复运动的驱动用具、以及承载就寝者的床体,以使承载就寝者的腰部的腰床体部分在床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为基本,以腰部为中心,给肌肉、关节赋予舒畅的横向摆动的刺激、运动,提供舒适的睡眠。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如下带引导睡眠功能的床,其中,在设置于床的振动板上设置连续微振动发生器和间歇的单冲振动发生器,向躺卧的人体复合作用连续微振动和间歇的单冲振动,以起到良好的睡眠导入作用,其中,该连续微振动发生器产生如行驶中的电车的振动等那样的连续的微振动,该间歇的单冲振动发生器产生由导轨的接缝产生的振动等那样的由导轨的接缝产生的振动等那样的以大致一定的周期反复进行的单冲的振动。
在专利文献6中,关于不会妨碍被护理者的安眠地能够安全且平静安稳地变换被护理者等的体位的医疗用可动床系统,公开了如下可动床系统,其中,使用线性致动器来调整被沿长度方向左右分割的床底板的各部分的倾斜角度。
在专利文献7中,作为在使用者躺卧的状态下实施按摩、康复治疗或促进睡眠的引导的摇动床,公开了如下人体用摇动装置,其中,所述人体用摇动装置具备配置于设置场所的固定部、在其上配置的被摇动部、使被摇动部往复移动的摇动用驱动部、使被摇动部相对于固定部沿着摇动方向摇动的第一滑移机构、利用垂直面来限制被摇动部的横向偏移的第二滑移机构、以及控制各驱动部的控制部、各种传感器及操作盘。
在非专利文献1中,叙述了如下意旨,其中,基于自古以来日常进行的对乳幼儿的脊背“咚咚”刺激而帮助入眠的经验上的效果,为了验证以一定的周期的节奏进行刺激带来的清醒意识等级的变化和放松(relax)效果,以健康的43名女学生为对象,对右侧卧位的被实验者的背部进行了10分钟的约0.33~0.67Hz的节奏刺激(约30次/分钟),其结果是,得到了表示放松的结果,暗示交感神经活动的平静化,并且认为得到了主观上的放松效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124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33297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第4590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50866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2004-02467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2016-067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国特开2018-13976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广井寿美及其他,10分钟的周期性的节奏刺激给清醒意识等级带来的影响,一般社团法人日本看护技术学会,日本看护技术学会杂志,2010年,Vol.9,No.2,pp29-37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摇动床作为医疗用的床,是为了防止例如卧床不起的患者的褥疮、并发症而能够前后或者左右旋转的床,不是用于引导睡眠的床。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睡眠促进用摇动床成为如下构造,其中,载置有床板的摇动框架经由三角形形状的悬吊臂而轴支于位于床的前后端的侧框架的支承轴,并在该状态下通过摇动驱动单元而左右摇动。摇动驱动单元将固定支承于床基台的底部框架的中间部的制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经由偏心板、偏心轴、连结棒、摇动臂等以规定的振幅将摇动框架左右摇动驱动。
在该专利文献3的睡眠促进用摇动床的情况下,使用者躺卧的床板仅仅其前后端对于前后的侧框架的支承轴经由三角形形状的悬吊臂而被轴支,因此全部负荷作用在支承轴与床板的悬吊臂连接的连接部,在使用者翻身而移动到床的单侧的情况等下,作用于床板或者摇动框架的弯曲应力、剪切应力增大,安全设计变得困难。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睡眠促进用摇动床中使用的摇动驱动单元的情况下,用于设置制动马达、偏心板、偏心轴、连结棒、摇动臂、摇动框架的空间大,床整体大型化,除此之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下部的床基台与上部的床板之间产生大的间隙空间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摇动床通过以腰部为中心从旋转中心的偏心量为1~10mm且偏心单元的转速为400~800rpm的横向摆动的刺激、运动,赋予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效果等,提供舒适的睡眠,即使存在由振动器的微振动、高频率带来的按摩效果,也难以期待因失眠症等苦恼的人的引导睡眠效果。
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带引导睡眠功能的床同时使用赋予模拟了电车的振动的振动的连续微振动发生器和模拟了由导轨的接缝产生的振动的间歇的单冲振动发生器,但由振动发生器对身体的哪个部分怎样施加低频率的振动、以及其效果不明确。
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可动床系统在作为医疗、护理用的用途中,能够使用线性致动器将床上的患者、被护理者的体位安全且平静安稳地变换为侧卧位,而不是以促进引导使用者睡眠为目的的床系统。
专利文献7所记载的摇动床在使床沿前后方向摇动的构造中,设置有限制被摇动部的横向偏移的单元,但未考虑除了前后方向以外的摇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作为用于引导睡眠的摇动式床而提供如下引导睡眠床,其中,不是通过旋转、高频率的振动器的振动而是通过与在呈弧状稍微弯曲的接近水平的面内的缓慢的上下运动相伴的左右方向上的缓缓的摇动,使因失眠症等苦恼的人能够效率良好地入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具备:支承部,其具有上表面弯曲部,该上表面弯曲部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成为朝下凸出的弧状;摇动部,其沿着该支承部的所述上表面弯曲部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以及驱动单元,其使摇动部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其特征在于,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满足1.5m≤r≤25m,设定为:由驱动单元驱动的所述摇动部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幅d在0cm<d≤10cm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且振动频率f在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
在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在通常的床中使用的床垫能够设置于摇动部之上。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将床垫直接铺在摇动部之上,也可以在之间经由某些介在物或者床垫的固定单元等而间接地设置。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的支承部也能够相当于位于通常的床的下部的床底等的床主体,但也可以在床主体的上部另行设置。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均以在支承部的上表面形成上表面弯曲部为前提。
振幅d处于0cm<d≤10cm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是指例如通过设计而以1.5cm≤d≤8cm、2cm≤d≤6cm这种方式在该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同样地,振动频率f处于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是指例如通过设计而以0.15Hz≤f≤0.5Hz、0.2Hz≤f≤0.4Hz这种方式在该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振幅d是半振幅,在1周期T的期间整体位移2d。另外,振动的宽度的端部到端部(2d的距离)的移动时间成为T/2=(1/2f)秒。
在该特定的范围内,能够根据每个使用者的身体特性、当天的身体条件、心情等,利用开关、拨盘的切换来调整摇动装置的驱动单元或者随附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动作即可。另外,能够通过计时装置的设定等,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地停止。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不同于以躺卧于以往的床上的使用者的身体为中心左右或前后旋转、或者施加由赋予高频率的振动器的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产生的刺激,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原则上以使用者在床上躺卧的状态在呈弧状稍微弯曲的接近水平的面内缓缓、通常在躺卧的使用者的身体的左右方向上缓缓摇动,通过人的呼吸、心搏程度的频率程度的刺激少的轻轻的摇动,自然且效率良好地引导睡眠。
考虑摇动部的往复运动中的振幅d(半振幅)最大为10cm左右是在赋予安全且舒适的睡眠方面的界限,可以优选能够在1.5cm≤d≤8cm程度的范围内调整振幅。这是因为:当振幅过小时,摇动的效果小,当振幅过大时,以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施加相应加速度的力,不能保持安静的状态。另外,若是d=8cm或者d=10cm程度,则在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关系上,也比较地容易设计,另外,与床周边的物体的接触等也不易成为问题。
考虑摇动部的往复运动中的振动频率f与振幅也存在关系,但最大为0.7Hz左右是在赋予安全且舒适的睡眠方面的界限,在本发明中,设为0.1Hz<f≤0.6Hz。可以优选能够在0.15Hz≤f≤0.5Hz程度的范围内调整振动频率,更优选能够在0.2Hz≤f≤0.4Hz程度的范围内调整振动频率。这是因为:当振动频率过小时,摇动的效果小,当振动频率过大时,以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而施加相应加速度的力,不能保持安静的状态。
例如,0.15Hz是1分钟9次往复(9T),因此向单侧的移动(振动的半周期)的定时为1分钟18次,是成人的通常时的呼吸数程度,0.5Hz是1分钟30次往复,因此向单侧的移动(振动的半周期)的定时是1分钟60次,是安静状态的抖动程度。能够也从非专利文献1的实验中的0.33~0.67Hz的节奏刺激带来的清醒意识等级低、放松效果、母亲健康且情绪稳定时的有节奏的抖动给胎儿带来的安心感、打拍子的舒畅度等,考虑优选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非专利文献1的实验不是本发明中的摇动这样的往复运动而是碰撞的定时,因此,作为刺激的定时与本发明的摇动引起的刺激的定时(例如、0.15Hz×2~0.5Hz×2)接近。
在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将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设为1.5m≤r≤25m是因为:在将摇动部设想为沿着上表面弯曲部摇动的摆的摆锤、将曲率半径设想为摆的长度的情况下,使由驱动单元驱动的强制的摇动的振动频率与摆的振动频率同步、或者成为相近的振动频率,由此能够将驱动单元的驱动力抑制到最小。即,若使驱动单元驱动的强制的摇动的振动频率与摆的振动频率同步,则能够以微小的驱动力使摇动部沿着上表面弯曲部摇动,能够通过紧凑的小输出的驱动单元使摇动部摇动。
振幅小时的摆的振动频率能够如以下表示
f=ω/2π=(g/l)1/2/2π…(1)
在此,表示为
f:振动频率(1/s)
ω:角振动频率(rad/s)
g:重力加速度(9.8m/s2)
l:摆的长度(m)。
根据上式(1),摆的长度l成为
l=g/(2π×f)2…(2)。
向式(2)代入振动频率f=0.10Hz,成为
l≈9.8/(2×3.14×0.10)2≈24.87m。
同样地,
在f=0.15Hz时,成为l≈11.05m、
在f=0.20Hz时,成为l≈6.21m、
在f=0.25Hz时,成为l≈3.70m、
在f=0.30Hz时,成为l≈2.76m、
在f=0.40Hz时,成为l≈1.55m、
在f=0.50Hz时,成为1≈0.99m、
在f=0.60Hz时,成为l≈0.69m。
可是,在将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的与上述摆的长度1对应的曲率半径R设为比1.5m短的情况下,出于针对上表面弯曲部进行支承部的制作未必容易、床垫或者褥子等的设置、在其上躺卧的使用者的稳定性受损等理由,本发明中的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的下限设为1.5m。另外,也可以不完全同步,因此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R的上限设为与振动频率f=0.10Hz的摆的长度l大致对应的25m。
在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也可以是,摇动部相对于支承部借助使用了低摩擦材的滑移面而支承。具体而言,与在建筑物的抗震装置等中使用的滑移支承等同样地,例如能够适用在支承部的上表面安装不锈钢板、在摇动部的下表面安装氟树脂制的片材或板材而得到的构造等。
通过使滑移面介在,从而在摇动部与支承部接触的接触面,摩擦阻力也变小,因此能够利用输出小的紧凑的驱动装置进行摇动。另一方面,通过使滑移面的接触面积取大的面积,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承向摇动部及支承部施加的铅垂力(床、人体的载荷等)。
另外,作为缩小摇动部与支承部接触的接触面处的摩擦阻力的单元,也可以采用借助多个一方向的滚柱或者全方向发挥功能的球辊(ball roller)而支承摇动部的构造。
除此之外,设置沿着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的弯曲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两条以上的导轨,使摇动部沿着导轨滑动,也能得到稳定的支承构造。在该情况下,设为在导轨的滑动面使轴承介在而支承摇动部的构造,由此能够将摩擦等的影响抑制到最小,能够实现流畅的摇动。
作为在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使用的驱动单元,能够使用具备线性伺服马达(包括线性致动器、轴马达等)、或者滚珠丝杠和向滚珠丝杠赋予旋转运动的旋转型马达的驱动单元等。
在线性伺服马达、滚珠丝杠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紧凑的机构进行的直线往复运动来实现摇动部的水平方向上的摇动,振幅、振动频率的可变控制也容易。另外,在配置多个线性伺服马达或者滚珠丝杠的情况下,也容易地使它们同步并进行控制。
它们基本地控制直线往复运动,通过与连杆机构组合,从而能够使摇动部沿着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或者,也可以是,使伺服马达的轨道自身成为与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配合而得到的弧状。
另外,作为驱动单元也可以利用绞车机构。例如,考虑为如下的构造,即,在支承部侧安装绞车装置,经由方向转换用的滑车将绞车绳的前端安装于摇动部侧,通过绞车装置的驱动使摇动部沿着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摇动。
另外,并用借助将摇动部呈摆状支承的悬吊机构以摆的运动圆与支承部的上表面弯曲部对应的方式进行悬吊支承的结构,也能够减轻驱动单元的负荷。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磁悬浮引导式的装置将摇动部以从支承部磁悬浮的状态电磁地控制往复运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不同于以躺卧于以往的床上的使用者的身体为中心左右或前后旋转、或者施加由赋予高频率的振动器的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产生的刺激,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原则上以使用者在床上躺卧的状态在呈弧状稍微弯曲的接近水平的面内缓缓、通常在躺卧的使用者的身体的左右方向上缓缓摇动,通过人的呼吸、心搏程度的频率程度的刺激少的轻轻的摇动,能够自然且效率良好地引导睡眠。
上部弯曲面在摇动前的使用者笔直地伸展身体而在床的中央躺卧的状态下,床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最低、两侧稍微高,因此相对于伴随沿着上部弯曲面的缓慢的上下运动的左右方向上的摇动,不存在由倾斜引起的滚转这样的感觉,因此能够以安心的心情利用。
在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中,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为1.5m≤r≤25m,设定为由驱动单元驱动的振动频率f在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因此,能够控制为在设想为沿着上表面弯曲部摇动摇动部的摆的摆锤的情况下的、由驱动单元驱动的强制的摇动的振动频率与摆的振动频率成为同步的关系或接近同步的关系,能够以微小的驱动力使摇动部沿着上表面弯曲部摇动,能够利用紧凑的小输出的驱动单元使摇动部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基本原理的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一实施方式的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与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中的摇动部的支承构造而使用球辊的情况下的支承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中的摇动部的支承构造而使用将导轨与轴承隔开的支承构件的情况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中的驱动单元而将线性伺服马达与连杆机构组合使用的情况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中的驱动单元而使用液压型的致动器的情况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床用摇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床用摇动装置的设置位置的一例的简要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床用摇动装置的设置位置的另一例子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随附的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1具备:支承部2,其具有上表面弯曲部2a,该上表面弯曲部2a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成为朝下凸出的弧状;摇动部3,其沿着该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在床1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以及驱动单元(在图1中省略),其使摇动部3在床1的左右方向上摇动。
在图1中,进行简化,设想作为接近一般的单人床的宽度而使床宽度为W=1000mm、且在摇动部3上铺设有厚度90mm的床垫4的状态。当假设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的曲率半径为2178mm,并以半振幅d=50mm进行计算时,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0mm(半振幅)时,计算为床垫4的一方的端部向上方抬起约12mm,相反侧的端部下降约11mm。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摇动部3设想为沿着上表面弯曲部2摇动的摆的摆锤并将曲率半径R设想为摆的长度1的情况下,摆相对于摆的长度l的振动频率成为f=0.356Hz。若以该振动频率左右的振动频率施加来自驱动单元的驱动力,则能够以小的驱动力摇动。可是,实际上也需要考虑上表面弯曲部2中的摩擦阻力等。
在使用者S保持躺卧于床垫4之上的状态下,当摇动部3在左右水平方向上移动50mm时,使用者S也在左右水平方向上移动50mm,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与床垫4的端部相比微小但缓慢的上下运动。
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不同于以躺卧于以往的床上的使用者的身体为中心而左右或前后旋转、或者施加由赋予高频率的振动器的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产生的刺激,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原则上以使用者在床上躺卧的状态在呈弧状稍微弯曲的接近水平的面内缓缓、通常在躺卧的使用者S的身体的左右方向上缓缓摇动,在人的呼吸、心搏程度的频率程度的刺激少的轻轻的摇动的作用下,自然且效率良好地引导睡眠。
图2表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一实施方式,在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与摇动部3接触的接触面使用低摩擦材、例如不锈钢板与氟树脂的组合等,形成弧状的滑移面,摇动部3能够以低摩擦在构成滑移面的上表面弯曲部2a的上表面摇动。
作为驱动单元,在支承部2侧安装线性伺服马达21,经由连杆22使摇动部3以规定的振动频率f、规定的振幅d摇动。连杆22的一端能够绕线性伺服马达21的可动部21a侧的销22a转动,连杆22的另一端经由销22b与摇动部3侧连接。通过销22b在连杆22的端部的引导槽22c内移动,从而线性伺服马达21的可动部21a的左右方向的摇动经由连杆22变换为在圆弧上的摇动。
关于振动频率f、振幅d,如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中所述,作为优选的范围,例如能够将振幅d在1.5cm≤d≤8cm的范围内调整、将振动频率f在0.15Hz≤f≤0.5Hz的范围内调整、或者在0.2Hz≤f≤0.4Hz的范围内调整,也能够通过遥控器操作等与使用者S配合而调整,或者组合计时功能、以及其他控制机构。
即在特定的范围内能够根据每个使用者的身体特性、当天的身体条件、心情等通过开关、拨盘的切换来调整摇动装置的驱动单元或者随附的动力传递机构的动作即可。另外,也可以通过计时装置的设定等,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地停止。
图3表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是将床垫4铺在摇动部3上的情形,但图3的实施方式是向摇动部3组装床垫等使摇动部3与床垫一体化的情况。驱动机构与图2的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的又一实施方式而示出了将绞车机构用于驱动单元的情况的例子。在该例子中,在支承部2侧安装绞车装置31,并经由方向转换用的滑车32、33,将绞车绳34的前端安装于摇动部3侧,使绞车装置31驱动,由此使摇动部3沿着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摇动。
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也与图2、图3的实施方式同样,在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部2a与摇动部3接触的接触面使用低摩擦材,形成弧状的滑移面,摇动部3能够以低摩擦在构成滑移面的上表面弯曲部2a的上表面摇动。
而且,在该例子中,成为并用悬吊件35而悬吊件35负担摇动部3、以及铺在其上的床垫4、使用者、铺盖等上载载荷的一部分的结构。悬吊件35的上部与另行设置的支承框体或者顶棚等连接,该情况在图中省略。
图5示出了作为本发明中的摇动部的支承构造而在支承部2的上部弯曲面2a使用球辊41的情况下的支承部2的一部分。通过使球辊41介在,从而减小摇动部与支承部2接触的接触面中的摩擦阻力,上载载荷所施加的摇动部的摇动流畅。
图6同样地,作为用于使摇动部的摇动流畅的构造示出了在支承部2的上表面弯曲面2a设置与上表面弯曲面2a配合的弧状的导轨51,设置沿着该导轨51借助轴承(省略图示)滑动的多个支承板52,并在支承板52上固定摇动部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6中,省略了驱动机构,能够使用后述的图7、图8所示那样的驱动机构、利用了前述的图4的绞车装置的驱动机构、或者磁悬浮引导式的驱动机构等。
图7是作为驱动单元而将线性伺服马达21与连杆22组合使用的情况的示意图,前述的图2及图3的实施方式是该类型。
线性伺服马达21与连杆机构的设置位置例如考虑在床的前端部(使用者的头侧)和后端部(使用者的脚侧)这两个部位设置,使它们同步而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驱动机构的设置比较容易,但驱动机构为两个,需要同步的控制。
另外,也能够是如下构造:在支承部2的中央部设置凹部,将驱动机构设置于该凹部内,将连杆22的上部收纳于摇动部3内。在该情况下,能够将驱动机构设为一个,但支承部2、摇动部3的构造变得复杂。
图8是作为驱动单元而使用流体压缸型的致动器61的情况的示意图,成为在支承部2设置立起部2b并在立起部2b与摇动部3之间安装致动器61并摇动的构造。
在以上的图1~图8中,说明了作为摇动式引导睡眠床1的作为床整体的构造,也能够如图9所示作为床用摇动装置1A单体而组装于现有的床。
图9的床用摇动装置11具备:支承装置12,其具有上表面弯曲部12a,该上表面弯曲部12a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成为朝下凸出的弧状;摇动板13,其沿着该支承装置12的上表面弯曲部12a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以及线性伺服马达21和连杆22,它们作为驱动单元且使摇动板13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由驱动单元驱动的摇动板13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幅d在0cm<d≤10cm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振动频率f在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
关于摇动板13的支承构造,与图1~图8说明的内容同样,考虑使用滑移面的方式、借助多个滚柱或球辊支承的方式、导轨与轴承的组合等的变更(variation),另外,关于驱动机构,考虑线性伺服马达或者工作缸形式的致动器与连杆机构的组合、利用了绞车机构的方式、使用磁悬浮引导式的装置的方式等的变更。
图10简要地示出了将床用摇动装置11设置于床主体1a与床垫4之间的情况。在图10的例子中,在床主体1a之下设置有腿部14。
另外,图11是将床用摇动装置11设置于床板面与床主体1a之间的情况。在该例子中,在床用摇动装置11的下表面设置有腿部14,但也可以是在任意的情况下均不存在腿部14。
附图标记说明:
S…使用者、
1…摇动式床、1a…床主体、2…支承部、2a…上表面弯曲部、2b…立起部、3…摇动部、4…床垫、
11…床摇动装置、12…支承装置、12a上表面弯曲部、13…摇动板、14…腿部、
21…线性伺服马达(驱动装置)、21a…运转部、22…连杆、22a…销、22b…销、22c…引导槽、
31…绞车装置、32…滑车、33…滑车、34…绞车绳、35…悬吊件、
41…球辊、
51…导轨、52…支承板、
61…致动器。

Claims (8)

1.一种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具备:
支承部,其具有上表面弯曲部,该上表面弯曲部与床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成为朝下凸出的弧状;
摇动部,其沿着所述支承部的所述上表面弯曲部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以及
驱动单元,其使所述摇动部在床的左右方向上摇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表面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为1.5m≤r≤25m,
设定为: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的所述摇动部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幅d在0cm<d≤10cm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且振动频率f在0.1Hz<f≤0.6Hz的范围内的特定的范围内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摇动部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床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借助使用了低摩擦材的滑移面而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借助多个滚柱或球辊而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动部被支承为在两条以上的导轨上滑动,所述导轨沿着所述上表面弯曲部的弯曲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是将线性伺服马达与连杆机构组合而得到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是具备绞车机构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动式引导睡眠床具备将所述摇动部沿着所述上表面弯曲部呈摆状支承的悬吊单元。
CN202080028330.5A 2019-04-12 2020-02-20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Pending CN1136772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6008 2019-04-12
JP2019076008 2019-04-12
JP2020-022692 2020-02-13
JP2020022692A JP2020171679A (ja) 2019-04-12 2020-02-13 揺動式睡眠誘導ベッド
PCT/JP2020/006840 WO2020208950A1 (ja) 2019-04-12 2020-02-20 揺動式睡眠誘導ベ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7244A true CN113677244A (zh) 2021-11-19

Family

ID=72830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8330.5A Pending CN113677244A (zh) 2019-04-12 2020-02-20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71679A (zh)
CN (1) CN1136772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3142A (zh) * 2022-12-06 2023-03-21 崔立宏 一种智控悠悠坐卧类家具
TWI850609B (zh) * 2021-12-15 2024-08-01 維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穩定擺動之床架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8004B (zh) * 2021-09-14 2024-05-14 哈工天愈(中山)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新的睡眠障碍康复理疗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机器人
CN114766875A (zh) * 2022-03-09 2022-07-22 深圳市松堡王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儿童助睡功能的软硬可调智能床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8925U (ja) * 1991-12-05 1993-06-29 浩一 中村 ローリングベッド
JPH06113934A (ja) * 1992-10-05 1994-04-26 Michiya Obara ベッド
JP2006094917A (ja) * 2004-08-31 2006-04-13 Takeuchi Techno Co Ltd 睡眠促進用揺動ベッド
CN101176600A (zh) * 2006-11-10 2008-05-14 刘晓东 自动摇摆床
JP2016067429A (ja) * 2014-09-26 2016-05-09 株式会社ミツバ 可動ベッドシステム
CN109549394A (zh) * 2019-01-23 2019-04-02 珠海中信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催眠摇摇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166A (ja) * 1985-07-19 1987-01-27 根本 國市 ベツド
JP2002017516A (ja) * 2000-07-07 2002-01-22 Teruo Mizuno ブランコ風ベッド
JP2017118904A (ja) * 2015-12-28 2017-07-06 山田 憲嗣 ベッ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8925U (ja) * 1991-12-05 1993-06-29 浩一 中村 ローリングベッド
JPH06113934A (ja) * 1992-10-05 1994-04-26 Michiya Obara ベッド
JP2006094917A (ja) * 2004-08-31 2006-04-13 Takeuchi Techno Co Ltd 睡眠促進用揺動ベッド
CN101176600A (zh) * 2006-11-10 2008-05-14 刘晓东 自动摇摆床
JP2016067429A (ja) * 2014-09-26 2016-05-09 株式会社ミツバ 可動ベッドシステム
CN109549394A (zh) * 2019-01-23 2019-04-02 珠海中信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催眠摇摇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50609B (zh) * 2021-12-15 2024-08-01 維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穩定擺動之床架結構
CN115813142A (zh) * 2022-12-06 2023-03-21 崔立宏 一种智控悠悠坐卧类家具
CN115813142B (zh) * 2022-12-06 2025-01-21 崔立宏 一种智控悠悠坐卧类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1679A (ja) 2020-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77244A (zh) 摇动式引导睡眠床
WO2020208950A1 (ja) 揺動式睡眠誘導ベッド
CN100475173C (zh) 放松设备
CN110063611A (zh) 床架系统、用于使床摇动的方法及用于使用户摇动的系统
JP7612981B2 (ja) ベッド用水平揺動装置
US3405709A (en) Reciprocating gyratory massage assembly
WO2000057828A1 (en) Device for moving body
US10912702B2 (en) Method of passive mechanotherapy and exercise machine for implementation thereof
US7591035B2 (en) Bed with movable matress
KR20150119783A (ko) 곡형 레일을 갖춘 마사지 의자
US20230270261A1 (en) Oscillating sleep induction bed
US7653952B2 (en) Bed with movable mattress
DE3416742C1 (de) Medizinisches Schwingbett
KR20100115035A (ko) 견인 꺼꾸리 침대.
JP7221326B2 (ja) 身体揺動装置
KR20160067539A (ko) 성장촉진 및 관절과 근육을 이완시켜주는 침대
CN212817071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WO2022024603A1 (ja) 身体バランス矯正装置および身体バランス矯正方法
CN210301677U (zh) 一种机械振动脊椎治疗仪
KR200454691Y1 (ko) 복합안마기
JP2001161764A (ja) 腰痛治療・矯正装置
RU114855U1 (ru) Виброкушетка
RU83703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лаксации
CN101091682B (zh) 睡眠启动/维持床
CN110141412A (zh) 一种脊柱牵引矫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