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5805A -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65805A CN113565805A CN202110858665.6A CN202110858665A CN113565805A CN 113565805 A CN113565805 A CN 113565805A CN 202110858665 A CN202110858665 A CN 202110858665A CN 113565805 A CN113565805 A CN 1135658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valve
- pipeline
- overflow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00—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15B1/02—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8—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only one servom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4—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a single servom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0/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Applications of safety devices in fluid actuator systems; Emergency measures for fluid actuat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调节装置包括:供油组件;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供油组件和液压缸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通断阀;蓄能器,通断阀和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连接并连通;其中,通断阀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回油位置,回油位置处连接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可通断地设置。将本调节装置应用于AGV载货平台中,以对AGV载货平台的载货面进行水平调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AGV载货平台的液压调节系统难以在保证调节精度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使用AGV小车运输贵重物品、液态物品等时,往往需要AGV小车的载货平台保持一定的水平度,防止因地面不平而导致货物倾倒。
液压系统由于响应速度较快、负载大等特点,常常被用于对AGV小车的载货平台进行水平调节的场合。
现有的水平调节液压系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采用M型普通电磁换向阀来控制调平液压缸的动作;另外一类是采用O型比例电磁换向阀来控制调平液压缸的动作。
上述两类调节液压系统中,前者虽然能在电磁换向阀关闭时对液压泵进行卸荷,以使液压系统不会过热,但是这类液压系统的调平控制精度低,容易出现超调,且响应速度慢,调平效果差。
后者虽然能实现对AGV载货平台调平的精确控制,响应速度也快、调平效果好;然而,由于在AGV载货平台的调平作业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比例电磁换向阀所需的控制流量很少,会造成液压泵出口的流量和压力过大,因此会导致液压系统发热、液压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大、能量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AGV载货平台的液压调节系统难以在保证调节精度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其包括:供油组件;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供油组件和液压缸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通断阀;蓄能器,通断阀和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连接并连通;其中,通断阀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回油位置,回油位置处连接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可通断地设置。
进一步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卸荷阀,通断阀和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位置,卸荷阀与第一连接位置处连接并连通,以根据第一连接位置处的压力和卸荷阀的开启压力来控制卸荷阀的内部油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回油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卸荷阀具有第一通油腔、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与第一通油腔连通;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回油管段和第二回油管段,第一回油管段的两端分别与回油位置和第一进油口连接并连通,第二回油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出油口连接并连通;和/或,卸荷阀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通油腔内的第一活动件,第一活动件包括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遮挡部;当第一连通通道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以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连通时,卸荷阀的内部油路连通;当第一遮挡部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以在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卸荷阀的内部油路断开。
进一步地,沿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活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通油腔的位于第一活动件的第一侧的腔体与第一连接位置连通,第一活动件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通断阀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溢流位置,溢流位置处连接有溢流管路,溢流管路上设置有溢流阀,以通过溢流阀的内部油路的通断来控制溢流管路的通断;其中,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大于卸荷阀的开启压力。
进一步地,溢流阀具有第二通油腔、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第二通油腔连通;溢流管路包括第一溢流管段和第二溢流管段,第一溢流管段的两端分别与溢流位置和第二进油口连接并连通,第二溢流管段的一端与第二出油口连接并连通;和/或,溢流阀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二通油腔内的第二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包括第二连通通道和第二遮挡部;当第二连通通道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以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连通时,溢流阀的内部油路连通;当第二遮挡部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以在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溢流阀的内部油路断开。
进一步地,沿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活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通油腔的位于第二活动件的第一侧的腔体与第一溢流管段连通,第二活动件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通断阀为单向阀,以使供油组件向液压缸供油;和/或,连接管路的位于蓄能器和液压缸之间的路段上设置有调节阀,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以控制供给液压缸的油液流量;和/或,供油组件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油箱和液压泵,液压泵与连接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连接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路段、第二路段和第三路段,第一路段与供油组件连接并连通,第三路段与液压缸连接并连通;通断阀设置在第二路段上;蓄能器与第三路段和第二路段的连接处连接;和/或,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的连接处形成回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载货机构,其包括载货平台和上述的调节装置,载货平台的载货面为待调节面。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调节装置中,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供油组件和蓄能器,液压缸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以驱动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运动,进而实现对待调节面的调整。供油组件和液压缸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当连接管路上的通断阀打开,则连接管路为连通状态,此时供油组件能够向液压缸供油,且还能够向蓄能器充液;当液压缸所需的油液流量较小时,可以使通断阀关闭,由于通断阀和液压缸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连接并连通,此时可以通过蓄能器向液压缸供油,蓄能器的最大供油流量小于供油组件的最小供油流量,通过蓄能器向液压缸供油可以方便对液压缸的供油流量进行比较精确地控制。
由于通断阀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的回油位置处连接有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可通断地设置,当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较大时,可以使回油管路处于连通状态,以使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能够通过回油管路流出,进而实现对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卸荷,避免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过大,进而避免本调节装置出现发热、功率损失较大、能量浪费等现象,将本调节装置应用于AGV载货平台中,以对AGV载货平台的载货面进行水平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AGV载货平台的液压调节系统难以在保证调节精度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系统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卸荷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调节装置的溢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第一油箱;12、液压泵;13、过滤器;20、液压缸;40、蓄能器;50、通断阀;
311、第一路段;312、第二路段;313、第三路段;32、回油管路;321、第一回油管段;322、第二回油管段;33、溢流管路;331、第一溢流管段;332、第二溢流管段;341、回油位置;342、溢流位置;343、第一连接位置;344、第二连接位置;
61、卸荷阀;611、第一通油腔;612、第一活动件;613、第一弹性件;62、调节阀;63、溢流阀;631、第二通油腔;632、第二活动件;633、第二弹性件;71、第二油箱;72、第三油箱;81、第一控制管路;82、第二控制管路;83、连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调节装置包括供油组件、液压缸20和蓄能器40,液压缸20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供油组件和液压缸20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通断阀50;通断阀50和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40连接并连通;其中,通断阀50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回油位置341,回油位置341处连接有回油管路32,回油管路32可通断地设置。
在本发明的调节装置中,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20,液压缸20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以驱动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运动,进而实现对待调节面的调整。例如,载货平台的载货面通常需要保持水平,以防止载货平台上的货物倾倒;使载货平台的载货面形成上述待调节面,液压缸20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伸缩并与载货平台的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以驱动载货平台的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沿竖直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对载货平台的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的高度调节,从而保证载货平台的承载面保持水平;需要说明的是,当载货平台为板状,载货平台的上板面形成其载货面,液压缸20设置在载货平台的下方,液压缸20的输出轴与载货平台的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所对应地其下板面的相应位置处连接,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与其对应地下板面的相应位置处沿竖直方向分布,以实现液压缸20的输出轴与载货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
可选地,调节装置为多个,多个调节装置的液压缸20的输出轴与待调节面的多个预设部位处一一对应地连接,待调节面的多个预设部位处沿该待调节面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保证对待调节面的调整效果。
具体地,调节装置还包括供油组件和蓄能器40,供油组件和液压缸20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当连接管路上的通断阀50打开,则连接管路为连通状态,此时供油组件能够向液压缸20供油,且还能够向蓄能器40充液;当液压缸20所需的油液流量较小时,可以使通断阀50关闭,由于通断阀50和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40连接并连通,此时可以通过蓄能器40向液压缸20供油,蓄能器40的最大供油流量小于供油组件的最小供油流量,通过蓄能器40向液压缸20供油可以方便对液压缸20的供油流量进行比较精确地控制。
由于通断阀50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的回油位置341处连接有回油管路32,回油管路32可通断地设置,故当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较大时,可以使回油管路32处于连通状态,以使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能够通过回油管路32流出,进而实现对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卸荷,避免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过大,进而避免本调节装置出现发热、功率损失较大、能量浪费等现象,将本调节装置应用于AGV载货平台中,以对AGV载货平台的载货面进行水平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AGV载货平台的液压调节系统难以在保证调节精度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小的问题。
可选地,回油管路32的一端与上述回油位置341处连接并连通,回油管路32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箱71连通,以使回油管路32内的油液能够回流至第二油箱71内。
需要说明的是,回油位置341处的油液压力与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压力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路32上设置有卸荷阀61,以通过卸荷阀61来控制回油管路32的通断。
具体地,通断阀50和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位置343,卸荷阀61与第一连接位置343处连接并连通,以根据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和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来控制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的通断,进而控制回油管路32的通断。
具体地,第一连接位置343通过第一控制管路81与卸荷阀61连接并连通。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通断阀50打开时,从供油组件流出的油液会经过第一连接位置343和第一控制管路81流入卸荷阀61内,此时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与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压力相等,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与流入卸荷阀61内的油液压力相等,故可以根据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和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来控制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的通断,以控制回油管路32的通断,进而控制供油组件出口处是否能够卸荷;当流入卸荷阀61内的油液压力小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时,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保持断开状态,即卸荷阀61保持关闭状态,回油管路32保持断开状态;当流入卸荷阀61内的油液压力大于或等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时,卸荷阀61内部油路连通,即卸荷阀61打开,回油管路32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卸荷阀61具有第一通油腔611、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与第一通油腔611连通;回油管路32包括第一回油管段321和第二回油管段322,第一回油管段321的两端分别与回油位置341和第一进油口连接并连通,以使回油位置341处的管腔通过第一回油管段321的管腔与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二回油管段322的一端与第一出油口连接并连通,第二回油管段322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箱71连通,以使第一出油口通过第二回油管段322的管腔与第二油箱71连通。
具体地,卸荷阀61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一通油腔611内的第一活动件612,第一活动件612包括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遮挡部;当第一连通通道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以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连通时,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连通;当第一遮挡部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以在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断开。
具体地,沿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一活动件6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通油腔611的位于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腔体与第一连接位置343连通,即第一控制管路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位置343和第一通油腔611的位于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腔体连接并连通,以使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管腔通过第一控制管路81的管腔与第一通油腔611的位于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腔体连通;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13。
具体地,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遮挡部的分布方向与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分布方向相同。
具体实施过程中,从供油组件流出的油液会经过第一连接位置343和第一控制管路81流入第一通油腔611的位于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腔体内,并用于对第一活动件612产生压力和作用力,以使第一活动件612在油液的作用力和第一弹性件613的弹性作用力下可运动地设置;其中,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与流入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腔体的油液压力相等。通常情况下,当第一活动件612处于原始位置时,第一遮挡部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即卸荷阀61关闭;当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弹性件613的最大弹性力时,则第一活动件612保持其第一遮挡部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的状态,即卸荷阀61保持关闭状态;当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613的最大弹性力时,第一活动件612能够运动至使其第一连通通道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的状态,则卸荷阀61开启,此时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大于或等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其中,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弹性件613的最大弹性力。当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减小并小于第一弹性件613的最大弹性力时,第一活动件612回弹至使其第一遮挡部位于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之间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断阀50和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位置344,蓄能器40与第二连接位置344处连接并连通;具体地,蓄能器40通过连通管道83与第二连接位置344处连接并连通,以使蓄能器40通过连通管道83的管腔与第二连接位置344处的管腔连通。其中,第一连接位置343的油液压力和第二连接位置344处的油液压力相等。
可选地,第一连接位置343和第二连接位置344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断阀50为单向阀,以使供油组件向液压缸20供油,并防止蓄能器40内的高压油回流至供油组件,即防止蓄能器40内的高压油回流至液压泵12内,以避免液压泵12受到冲击而损坏。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回油管路32连通后,供油组件出口处的油液流向回油管路32,则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大于供油组件出口处的油液压力,进而使通断阀50断开;随着液压缸20的工作,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油液压力逐渐减小,即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和压力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通断阀50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溢流位置342,溢流位置342处连接有溢流管路33,溢流管路33可通断地设置;其中,溢流位置342处的油液压力和回油位置341处的油液压力相等,溢流位置342处的油液压力与供油组件出口处的油液压力相等。
可选地,溢流位置342和回油位置341重合。
具体地,溢流管路33上设置有溢流阀63,以通过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的通断来控制溢流管路33的通断;其中,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大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即当回油位置341处的油液压力小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时,卸荷阀61和溢流阀63均关闭;当回油位置341处的油液压力大于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并小于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时,卸荷阀61打开,溢流阀63关闭;当回油位置341处的油液压力大于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时,溢流阀63打开。通常情况下,当卸荷阀61出现故障时,才会使溢流阀63打开,即只有当卸荷阀61出现故障时,供油组件出口处的油液压力才可能大于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当卸荷阀61出现故障,液压泵12的出口处不能卸荷,会导致液压泵12的出口处的油液的压力过高,如果不通过溢流管路33卸油,会造成本调节装置损坏。
可选地,溢流管路33的一端与上述溢流位置342连接并连通,溢流管路33的另一端与第三油箱72连通,以使溢流管路33内的油液回流至第三油箱72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溢流阀63具有第二通油腔631、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第二通油腔631连通;溢流管路33包括第一溢流管段331和第二溢流管段332,第一溢流管段331的两端分别与溢流位置342和第二进油口连接并连通,以使溢流位置342处的管腔通过第一溢流管段331的管腔与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溢流管段332的一端与第二出油口连接并连通,第二溢流管段332的另一端与第三油箱72连通,以使第二出油口通过第二溢流管段332的管腔与第三油箱72连通。
具体地,溢流阀63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第二通油腔631内的第二活动件632,第二活动件632包括第二连通通道和第二遮挡部;当第二连通通道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以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连通时,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连通;当第二遮挡部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以在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断开。
具体地,沿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活动件6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通油腔631的位于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与第一溢流管段331连通,即溢流位置342处的油液压力与流入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的油液压力相等;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33。
具体地,第二连通通道和第二遮挡部的分布方向与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分布方向相同。
具体地,第二通油腔631的位于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通过第二控制管路82与第一溢流管段331连通,即第二控制管路8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和第一溢流管段331连接并连通。
具体地,第二控制管路82与第一溢流管段33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溢流管段331的第一端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第一溢流管段331的第二端与溢流位置342处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从供油组件流出的油液经过溢流位置342和第二控制管路82流入第二通油腔631的位于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内,并用于对第二活动件632产生压力和作用力,以使第二活动件632在油液的作用力和第二弹性件633的弹性作用力下可运动地设置。通常情况下,当第二活动件632处于原始位置时,第二遮挡部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即溢流阀63关闭;当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小于第二弹性件633的最大弹性力时,则第二活动件632保持其第二遮挡部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状态,即溢流阀63保持关闭状态;当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大于第二弹性件633的最大弹性力时,第二活动件632能够运动至使其第二连通通道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状态,则溢流阀63开启,此时溢流位置342处的油液压力大于或等于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其中,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弹性件633的最大弹性力。当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油液的作用力减小并小于第二弹性件633的最大弹性力时,第二活动件632回弹至使其第二遮挡部位于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之间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613和第二弹性件633均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路段311、第二路段312和第三路段313,第一路段311与供油组件连接并连通,第三路段313与液压缸20连接并连通;通断阀50设置在第二路段312上。
具体地,蓄能器40与第三路段313和第二路段312的连接处连接。
具体地,第一路段311和第二路段312的连接处形成回油位置341。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路的位于蓄能器40和液压缸20之间的路段上设置有调节阀62,调节阀62的开度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以控制供给液压缸20的油液流量,进而实现对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的精确调整。
具体地,调节阀62为比例阀,可以根据供给调节阀62的电流大小来精确控制调节阀62的开度。
具体地,调节阀62设置在第三路段313上。
可选地,调节阀62为电磁比例换向阀;例如,调节阀62为O型电磁比例换向阀。
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液压缸20所需的油液流量较小时,可以使调节阀62的开度较小,通断阀50关闭,此时仅由蓄能器40向液压缸20供油。当液压缸20所需的油液流量较大时,由供油组件向液压缸20供油。
在本实施例中,供油组件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油箱11和液压泵12,液压泵12与连接管路连通,以使液压泵12从第一油箱11内吸油,并使从第一油箱11内吸走的油液进入连接管路内,连接管路内的油液用于充入蓄能器40内或者供给液压缸2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供油组件出口处”是指液压泵12的出口处。
具体地,第一油箱11和液压泵12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还设置有过滤器13,以对从第一油箱11抽出的油液进行过滤处理。
可选地,上述第二油箱71与第一油箱11可以为同一个油箱;第三油箱72与第一油箱11可以为同一个油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货机构,其包括载货平台和上述的调节装置,载货平台的载货面为待调节面。
可选地,载货机构为AGV小车,载货平台为AGV载货平台。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调节装置中,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20、供油组件和蓄能器40,液压缸20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以驱动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运动,进而实现对待调节面的调整。供油组件和液压缸20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当连接管路上的通断阀50打开,则连接管路为连通状态,此时供油组件能够向液压缸20供油,且还能够向蓄能器40充液;当液压缸20所需的油液流量较小时,可以使通断阀50关闭,由于通断阀50和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与蓄能器40连接并连通,此时可以通过蓄能器40向液压缸20供油,蓄能器40的最大供油流量小于供油组件的最小供油流量,通过蓄能器40向液压缸20供油可以方便对液压缸20的供油流量进行比较精确地控制。
由于通断阀50和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的回油位置341处连接有回油管路32,回油管路32可通断地设置,故当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较大时,可以使回油管路32处于连通状态,以使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能够通过回油管路32流出,进而实现对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卸荷,避免供油组件出口的油液的流量和压力过大,进而避免本调节装置出现发热、功率损失较大、能量浪费等现象,将本调节装置应用于AGV载货平台中,以对AGV载货平台的载货面进行水平调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AGV载货平台的液压调节系统难以在保证调节精度的同时使系统的功率损失较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油组件;
液压缸(20),所述液压缸(20)的输出轴用于与待调节面的预设部位处连接;所述供油组件和所述液压缸(20)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通断阀(50);
蓄能器(40),所述通断阀(50)和所述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与所述蓄能器(40)连接并连通;
其中,所述通断阀(50)和所述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回油位置(341),所述回油位置(341)处连接有回油管路(32),所述回油管路(32)可通断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32)上设置有卸荷阀(61),所述通断阀(50)和所述液压缸(2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位置(343),所述卸荷阀(61)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343)处连接并连通,以根据所述第一连接位置(343)处的压力和所述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来控制所述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的通断,进而控制所述回油管路(32)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61)具有第一通油腔(611)、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均与所述第一通油腔(611)连通;
所述回油管路(32)包括第一回油管段(321)和第二回油管段(322),所述第一回油管段(3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回油位置(341)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段(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接并连通;和/或
所述卸荷阀(61)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油腔(611)内的第一活动件(612),所述第一活动件(612)包括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遮挡部;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以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均连通时,所述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连通;当所述第一遮挡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以在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所述卸荷阀(61)的内部油路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活动件(6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通油腔(611)的位于所述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一侧的腔体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343)连通,所述第一活动件(61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50)和所述供油组件之间的管路上具有溢流位置(342),所述溢流位置(342)处连接有溢流管路(33),所述溢流管路(33)上设置有溢流阀(63),以通过所述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的通断来控制所述溢流管路(33)的通断;其中,所述溢流阀(63)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卸荷阀(61)的开启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63)具有第二通油腔(631)、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均与所述第二通油腔(631)连通;
所述溢流管路(33)包括第一溢流管段(331)和第二溢流管段(332),所述第一溢流管段(3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溢流位置(342)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溢流管段(3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接并连通;和/或
所述溢流阀(63)包括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油腔(631)内的第二活动件(632),所述第二活动件(632)包括第二连通通道和第二遮挡部;当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以与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均连通时,所述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连通;当所述第二遮挡部位于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以在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之间形成遮挡时,所述溢流阀(63)的内部油路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的分布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活动件(63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通油腔(631)的位于所述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一侧的腔体与所述第一溢流管段(331)连通,所述第二活动件(632)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断阀(50)为单向阀,以使所述供油组件向所述液压缸(20)供油;和/或
所述连接管路的位于所述蓄能器(40)和所述液压缸(20)之间的路段上设置有调节阀(62),所述调节阀(62)的开度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以控制供给所述液压缸(20)的油液流量;和/或
所述供油组件包括相互连接并连通的第一油箱(11)和液压泵(12),所述液压泵(12)与所述连接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路段(311)、第二路段(312)和第三路段(313),所述第一路段(311)与所述供油组件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三路段(313)与所述液压缸(20)连接并连通;所述通断阀(50)设置在所述第二路段(312)上;
所述蓄能器(40)与所述第三路段(313)和所述第二路段(312)的连接处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路段(311)和所述第二路段(312)的连接处形成所述回油位置(341)。
10.一种载货机构,包括载货平台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所述载货平台的载货面为待调节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8665.6A CN113565805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58665.6A CN113565805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65805A true CN113565805A (zh) | 2021-10-29 |
Family
ID=7816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58665.6A Pending CN113565805A (zh) | 2021-07-28 | 2021-07-28 |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65805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90347U (zh) * | 2012-05-30 | 2013-01-23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混凝土泵摆缸液压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
CN104763690A (zh) * | 2015-03-25 | 2015-07-08 | 苏州福润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压力稳定的卸荷回路阀 |
CN105715590A (zh) * | 2016-03-18 | 2016-06-29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卸荷阀及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 |
CN206071978U (zh) * | 2016-05-17 | 2017-04-0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足式机器人腿部液压驱动回路系统 |
CN209795654U (zh) * | 2019-04-29 | 2019-12-17 |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自动导引运输车 |
CN111255843A (zh) * | 2020-01-15 | 2020-06-0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气液复合悬挂缸、液压系统及运输车 |
-
2021
- 2021-07-28 CN CN202110858665.6A patent/CN1135658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90347U (zh) * | 2012-05-30 | 2013-01-23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混凝土泵摆缸液压系统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
CN104763690A (zh) * | 2015-03-25 | 2015-07-08 | 苏州福润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系统压力稳定的卸荷回路阀 |
CN105715590A (zh) * | 2016-03-18 | 2016-06-29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卸荷阀及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 |
CN206071978U (zh) * | 2016-05-17 | 2017-04-05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足式机器人腿部液压驱动回路系统 |
CN209795654U (zh) * | 2019-04-29 | 2019-12-17 |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 自动导引运输车 |
CN111255843A (zh) * | 2020-01-15 | 2020-06-09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气液复合悬挂缸、液压系统及运输车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国柱: "液压技术", 30 November 1990, 吉林科技出版社, pages: 134 - 135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S63186002A (ja) | 少なくとも2つのアクチュエータの流体圧駆動用制御装置 | |
CN105822613A (zh) | 一种基于负载反馈控制的集成阀块及系统 | |
CN101255881A (zh) | 液压阀装置 | |
CN103375450A (zh) | 液压系统 | |
CN207568956U (zh) | 曲挠脉冲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 |
CN106438555B (zh) | 液压控制阀和液压系统 | |
CN113565805A (zh) | 调节装置及载货机构 | |
CN104863913B (zh) | 具有浮动位置的控制阀装置 | |
CN110645211A (zh) | 升降机构弹簧装置和升降机构 | |
CN204628143U (zh) | 一种控制摊铺机输料的液压系统 | |
CN104176639A (zh) | 变恒压网络液压系统、液压控制方法及起重机 | |
CN207178338U (zh) | 一种螺纹插装阀 | |
US5245827A (en) | Supply valve arrangement for closed center hydraulic system | |
CN109578352B (zh) | 负载敏感系统和高空作业平台 | |
CN103482502A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吊臂变幅控制系统 | |
CN104099853B (zh) | 工程机械及其配重调节装置 | |
WO2023070896A1 (zh) | 一种装卸平台调控用液压系统 | |
JPH0384204A (ja) | ロードセンシング型油圧回路の合流弁装置 | |
GB2075132A (en) | An hydraulic apparatus comprising two pumps | |
CN107816468A (zh) | 负载传感式驱动系统 | |
CN108097538A (zh) | 光伏组件的打胶系统及打胶方法 | |
CN210087713U (zh) | 一种动作互锁型液压缸速度调节阀组 | |
CN204197007U (zh) | 车辆及其转向控制系统 | |
CN208106857U (zh) | 液压源 | |
CN106194864A (zh) | 一种通用管路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