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8353B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58353B CN113558353B CN202110828595.XA CN202110828595A CN113558353B CN 113558353 B CN113558353 B CN 113558353B CN 202110828595 A CN202110828595 A CN 202110828595A CN 113558353 B CN113558353 B CN 1135583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 mounting surface
- groove
- limiting plate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部件、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主体部件具有安装面,且设有开口位于安装面的第一限位槽;固定组件的端部与安装面相对设置;连接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卡扣设置于端部和安装面之间,且与固定组件在平行于安装面的方向上固定;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使卡扣具有沿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进入第一限位槽的趋势;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安装面设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在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上对端部相对于安装面进行限位,便于实现快速安装。以上,由于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均未占用主体部件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如智能手表的出现,使表盘内布置的器件越来越多,但为确保美观,表盘的尺寸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此,内部空间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而用户对于表带与表盘有快速拆卸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快速拆卸,通常需要占用表盘内部空间,会影响天线性能以及表盘的有效显示区大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用于便于主体部件和固定组件快速拆卸,同时不占用固定组件内部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或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手环等。该可穿戴设备包括:主体部件、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主体部件具有安装面,且设有开口位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主体部件环绕固定于用户身体,所述固定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端部和所述安装面之间,且与所述固定组件在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使所述卡扣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趋势;所述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面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在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对所述端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进行限位。
在上述可穿戴设备中,当拆卸主体部件和固定组件时,通过控制卡扣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可以使卡扣沿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从第一限位卡槽中出来,从而,解除在平行于安装面的方向上的限位;沿平行于安装面的方向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分离,解除垂直于安装面方向上的限位;最终实现完全地快速拆卸。而在安装主体部件和固定组件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平行于安装面的方向上相互配合组装,以在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上限位,而卡扣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第一限位槽内,实现快速安装。以上,由于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均未占用主体部件内部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限位板装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限位板装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过渡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过渡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过渡部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趋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过渡部向远离所述端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板避让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时,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端部之间;其中,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时,所述弹性件处于释能状态;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间隙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端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卡扣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并相对于所述过渡部向远离所述端部的方向延伸,以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具有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边缘的避让凹陷,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避让凹陷内;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避让凹陷的开口方向相反的表面形成有导向面,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限位面,当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限位面适配。
可选地,所述卡扣还包括拨动部,所述拨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过渡部的一端,且所述拨动部具有开口背离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端部的拨动槽,所述端部形成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的部分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面,另一部分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面,所述拨动部沿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避让槽中。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塑胶件和金属固定件,所述金属固定件嵌入于所述塑胶件一端内,与所述塑胶件的对应端配合形成所述端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金属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固定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表面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凸起部。
可选地,所述金属固定件形成有第二避让槽;当所述卡扣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卡扣的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可选地,所述金属固定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底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组件与连接组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4表示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出图1中主体部件与固定组件插接配合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垂直”和“平行”等表示位置关系的词允许存在工程上允许的误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是手表或具有健康监测功能的手环,其可以是固定于腿部,也可以是环绕固定于手臂或手腕,具体固定位置不限定,且均具有主体部件和固定组件,主体部件内具有电路板、显示屏、芯片和其它电子元器件,以使其完成相应的功能,而固定组件用于将主体部件穿戴于用户的腿部、手臂和手腕等位置。
下面以手表作为具体实施例,说明该可穿戴设备的结构。
参考图1至图5,手表包括主体部件20、固定组件10和连接组件;固定组件10具体是表带,呈带状,也可以呈其它细长的条形结构,图1中的表带仅表示出了一段与主体部件20连接的部分,并未完全示出完整的表带,并环绕固定用户手腕等身体部位;主体部件20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底壁25,以及沿底壁25边缘延伸的围壁,此处,底壁25呈矩形,围壁包括沿底壁25的每条侧边一一对应设置的侧壁21、侧壁23、侧壁22和侧壁24,侧壁21和侧壁22相对且平行设置,该壳体围成一个槽型结构,该槽型结构围成的空间内设置电路板、芯片、电池和天线等,槽型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显示屏,用于显示时间、健康监测数据等信息。其中,固定组件10可以是包括一整条一体式的表带,该表带的一端与侧壁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侧壁22可拆卸连接,或者,一端与侧壁2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侧壁22固定连接;或者,固定组件10也可以包括两条子表带,一条子表带与侧壁21可拆卸连接,另一条子表带与侧壁22可拆卸或固定连接,两条子表带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可拆卸的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两条子表带的连接方式。
并且,应当理解,该主体部件20的壳体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其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用来与固定组件连接即可。
下面以固定组件10与侧壁21的连接为例。侧壁21背离侧壁22一侧具有安装面T1,该侧壁21中部具有第一限位槽K1,第一限位槽K1的开口位于安装面T1,固定组件10的端部与安装面T1相对设置,以便于与侧壁21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2和图3,固定组件10包括塑胶件11和金属固定件16,该塑胶件11由塑胶注塑等方式形成,具有一定弹性,佩戴舒适,塑胶件11整体呈条状结构;金属固定件16的材质具体可以为硬质合金、铜和铁等,在塑胶件11的一端的端面形成容纳槽R,该金属固定件16嵌入于该容纳槽R内,由于塑胶件11具有一定弹性,并能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可以将金属固定件16固定在其中。金属固定件16与塑胶件11的对应端配合形成固定组件10的一个端部。
金属固定件16朝向安装面T1的表面(以下称端面T2)设有间隔设置的凸起部111和凸起部112,端面T2平行(允许有工程上的误差)于安装面T1。固定组件10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2,该第一限位板12可以选用钢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第一限位板12上具有与凸起部111对应的定位孔121,和凸起部112对应的定位孔122,通过螺钉131穿过定位孔121与凸起部111可拆卸连接,类似地,螺钉132穿过定位孔122穿过定位孔122与凸起部112可拆卸连接。
凸起部112和凸起部111使第一限位板12与端面T2之间支撑开一定距离,形成第一间隙U1。凸起部112和凸起部111为第一限位板12提供了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点,有利于第一限位板12与金属固定件16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第一限位板12发生偏斜,凸起部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但当凸起部数量限于两个时可以同时兼顾稳定性和第一限位板12形成第一间隙U1的有效面积的大小,便于后续与第二限位板26(后文进行介绍)有较大的配合面积,提高固定组件10与主体部件20配合的稳定性。其中,塑胶件11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佩戴舒适度,而金属固定件16则为固定第一限位板12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支撑。
连接组件包括卡扣15和弹性件14,卡扣15包括过渡部c、第一限位部e、第二限位部d和拨动部151,其中,过渡部c呈条状且基本平行于端面T2,第一限位部e连接于过渡部c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第二限位部d连接于过渡部c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过渡部c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间隙U1内,允许部分结构位于第一间隙U2外。在图2中,过渡部c完全位于第一间隙U1内。
拨动部151包括基板a和限位围板b,基板a与第一限位部e背离过渡部c的一端连接,且基板a的面积大于第一限位部e的截面面积,限位围板b沿基板a的三侧边缘延伸,与基板a围成簸箕状结构,该簸箕状结构限位成拨动槽K6,拨动槽K6的部分开口背离塑胶件11(朝向主体部件20),另一部分开口背离过渡部c,便于用户手指进入拨动槽K6向远离主体部件20的方向拨动卡扣15。
金属固定件16具有开口朝向第一限位板12的第三限位槽K3,弹性件14具体可以为螺旋弹簧或者其它在直线方向弹性伸缩的结构,弹性件14的部分结构收容于第三限位槽K3内,弹性件14的伸缩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三限位槽K3的槽底抵接,另一端与过渡部c远离第一限位板12的面抵接,且自然状态下,用户没有拨动上述拨动部151时,弹性件14的弹性回复力使过渡部c抵接于第一限位板12,且当拨动部151被拨动时,弹性件14被进一步压缩,弹性件14可全部收容于第三限位槽K3内,弹性件14也总使过渡部c保持与第一限位板12抵接的趋势。此时,具体是靠弹性件14的压缩后的回复力使过渡部c与第一限位板12抵接,这种方式可节省第一限位板12和过渡部c之间的空间,但也可以在第一限位板12和过渡部c之间设置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拉力使过渡部c保持与第一限位板12靠近的趋势。当过渡部c与第一限位板12抵接时,弹性件14处于最长的状态,称为释能状态;当过渡部c与第一限位板12具有间隙时弹性件14被压缩为较短的状态,此时弹性件14积蓄了弹性势能,称为蓄能状态。
塑胶件11朝向主体部件2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避让槽K4,第一避让槽K4的部分开口朝向安装面T1,另一部分开口方向背离金属固定件16,也就是该第一避让槽K4具有与拨动槽K6相同的开口朝向。以便于在向远离主体部件20的方向拨动上述拨动部151时,拨动部151可以滑动配合于拨动槽K6内,以避免占用塑胶件11的外部空间,提高佩戴舒适度和美观度。
应当理解,固定组件1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金属固定件16全部内嵌于塑胶件11中的情况,也可以使塑胶件部分嵌入于金属固定件16中,当固定组件10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固定组件10与主体部件20的配合的端部结构也发生变化,总之,只要确保在固定组件10的上述端部形成有开口方向与拨动槽K6一致的避让结构即可。
第一限位部e相对于过渡部c向远离塑胶件11、靠近主体部件20的方向延伸而凸出,第二限位部d相对于过渡部c向远离塑胶件11、靠近主体部件20的方向延伸而凸出。
第一限位板12形成有开口方向平行于安装面T1方向的第三避让槽123,该第三避让槽123的具体朝向可以与主体部件20的壳体围成的槽状结构的朝向相反。具体地,第三避让槽123的侧壁呈阶梯状,以与卡扣15的形状适配,对第一限位部e和拨动部151进行避让。应当理解,也可以在第一限位板12设置通孔来对第一限位部e避让。
金属固定件16形成有第二避让槽K5,该第二避让槽K5的开口与第三避让槽123的开口方向相同,当向远离主体部件20的方向拨动上述拨动部151时,第三避让槽123的阶梯状结构用于避让第一限位部e和拨动部151。
第一限位板12的中部设有第二限位槽K2,第二限位槽K2在此处为通槽,也就是具有两个开口,分别朝向固定组件10和主体部件20。第二限位部d由朝向固定组件10的开口进入第二限位槽K2内,对卡扣15在平行于安装面T1的方向上限位。也可以仅保留第二限位槽K2朝向固定组件10的端部的开口。
侧壁21在背离侧壁2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板26,第二限位板26与安装面T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U2,第二限位板26与侧壁21通过连接壁27固定连接,连接壁27沿第二限位板26与侧壁21的三个边缘延伸,以围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板12的槽,如此,可以将第一限位板12更多的部分容纳于该槽中。但当第一限位板12的中部通过一个中间连接件与安装面T1连接也可以对第二限位板26固定,但会对第一限位板12形成阻挡,需要在第一限位板12上开避让槽。
第二限位板26具有开口位于第二限位板26一侧边缘的避让凹陷P1,上述避让凹陷P1的内壁呈阶梯状,第一限位板12沿平行于安装面T1的方向,配合于第二间隙U2内,同时,第二限位板26配合于第一间隙U1内,此时,避让凹陷P1对凸起部111和112收容于避让凹陷P1内,而过渡部c至少部分收容于避让凹陷P1内。
其中,第一限位部e与避让凹陷P1的开口方向相反的表面形成有导向面M2,第一限位部e与导向面M2的相反的面形成垂直于安装面T1的抵接面M3。
当沿着平行于安装面T1的方向装配固定组件10和主体部件20时,侧壁21与导向面M2配合,将第一限位部e推向固定组件10,在第一限位部e与第一限位槽K1对齐时,弹性件14使第一限位部e向靠近第一限位槽K1的方向移动,直至完全进入第一限位槽K1,实现了快速且较为自动化地安装。第一限位槽K1具有限位面M4以及与限位面M4相对的阻挡面M5,当所述第一限位部e配合于第一限位槽K1中时,导向面M2与限位面M4适配,阻挡面M5对抵接面M3抵接并形成阻挡,以与侧壁21稳定配合。
当需要拆卸时,向远离主体部件20的方向拨动上述拨动部151,第一限位部e从第一限位槽K1出来,解除平行于安装面T1的方向上的限位,沿平行于安装面T1的方向使固定组件10和主体部件20分离。
应当理解,并不限于第一限位板12和第二限位板26的具体形式,也可以在固定组件10的端部设置多个第一挂钩作为第一连接结构,在安装面T1设置多个第二挂钩,与上述第一挂钩一一对应,在垂直于安装面T1的方向上限位,形成第二连接结构。只要分别在固定组件10的端部形成第一连接结构,在安装面T1形成第二连接结构,以在垂直于安装面T1的方向上对上述端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T1进行限位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件、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主体部件具有安装面,且设有开口位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主体部件环绕固定于用户身体,所述固定组件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面相对设置;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扣和弹性件,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端部和所述安装面之间,且与所述固定组件在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固定;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用于使所述卡扣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趋势;
所述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面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在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对所述端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面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端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所述卡扣包括:过渡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过渡部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过渡部具有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趋势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且相对于所述过渡部向远离所述端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板避让所述第一限位部,以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时,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
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端部的第二限位槽;所述卡扣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并相对于所述过渡部向远离所述端部的方向延伸,以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过渡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过渡部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安装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限位板装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所述第二限位板装配于所述第一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端部之间;其中,
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抵接时,所述弹性件处于释能状态;
当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具有间隙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具有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边缘的避让凹陷,所述第一限位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避让凹陷内;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避让凹陷的开口方向相反的表面形成有导向面,
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限位面,当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时,所述导向面与所述限位面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还包括拨动部,所述拨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过渡部的一端,且所述拨动部具有开口背离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端部的拨动槽,所述端部形成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的部分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面,另一部分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面,所述拨动部沿远离所述安装面的方向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避让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塑胶件和金属固定件,所述金属固定件嵌入于所述塑胶件一端内,与所述塑胶件的对应端配合形成所述端部;
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金属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固定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表面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件形成有第二避让槽;
当所述卡扣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卡扣的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部分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底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扣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28595.XA CN113558353B (zh) | 2021-07-22 | 2021-07-22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28595.XA CN113558353B (zh) | 2021-07-22 | 2021-07-22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8353A CN113558353A (zh) | 2021-10-29 |
CN113558353B true CN113558353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7816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28595.XA Active CN113558353B (zh) | 2021-07-22 | 2021-07-22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58353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6156A (zh) * | 2019-01-07 | 2019-06-0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腕戴设备 |
CN211833162U (zh) * | 2020-03-27 | 2020-11-03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腕戴设备 |
CN212117323U (zh) * | 2020-03-25 | 2020-12-11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穿戴设备 |
CN212661270U (zh) * | 2020-07-23 | 2021-03-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电子设备腕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
CN213428729U (zh) * | 2020-11-30 | 2021-06-1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40268B (zh) * | 2017-12-22 | 2018-11-1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穿戴式裝置 |
-
2021
- 2021-07-22 CN CN202110828595.XA patent/CN1135583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6156A (zh) * | 2019-01-07 | 2019-06-07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腕戴设备 |
CN212117323U (zh) * | 2020-03-25 | 2020-12-11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穿戴设备 |
CN211833162U (zh) * | 2020-03-27 | 2020-11-03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腕戴设备 |
CN212661270U (zh) * | 2020-07-23 | 2021-03-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电子设备腕带连接结构和可穿戴电子设备 |
CN213428729U (zh) * | 2020-11-30 | 2021-06-15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8353A (zh) | 2021-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33162U (zh) | 腕戴设备 | |
CN108135335B (zh) | 表带连接件、表带及手表 | |
CN113229578A (zh) |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7120943A (zh) | 外装部件、外壳以及钟表 | |
WO2022156415A1 (zh) | 锁合结构、壳体组件、智能穿戴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3558353B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210227145U (zh) | 表带连接机构及手表 | |
CN210015333U (zh) | 安装锁合机构、壳体组合件及可穿戴设备 | |
CN216147383U (zh) | 卡扣组件及穿戴设备 | |
CN111920151A (zh) | 一种卡扣结构及手表 | |
CN210471217U (zh) | 腕戴设备 | |
CN114721245A (zh) | 壳体及钟表 | |
US8257851B2 (en) |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4081252B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3662337A (zh) | 一种表带及手表 | |
CN217743370U (zh)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
CN111920152A (zh) | 穿戴设备 | |
US8145281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keypad module | |
CN217039139U (zh)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 |
US8223502B2 (en) | Chip card hol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210895031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4468497B (zh) | 一种腕戴设备 | |
CN219625879U (zh) | 显示模组和腕戴设备 | |
CN211910747U (zh) | 表带长度调节装置及手表 | |
CN221690283U (zh) | 连接器、表带及手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