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555721A -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5721A
CN113555721A CN202110430355.4A CN202110430355A CN113555721A CN 113555721 A CN113555721 A CN 113555721A CN 202110430355 A CN202110430355 A CN 202110430355A CN 113555721 A CN113555721 A CN 113555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ug connector
connector module
engagement means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03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乌尔里希·埃根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a Draexlmai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Lisa Draexlmai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a Draexlmaier GmbH filed Critical Lisa Draexlmai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555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领域中的各个电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模块,其中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具有: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一个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各个接触元件的排接元件,其中该排接元件为此具有与第一接合装置互补设计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合装置,其中每个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排接开口以用于使至少一个排接元件推入并穿过。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连接为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Description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领域中的电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模块。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连接成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插接连接器通常在车辆领域中被用于分隔和连接电导线。由此,插接连接器具有用于接收电导线的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车辆中特别地需要多个插接连接器,因此通常使用模块化的插接连接器。由此,各个模块化的插接连接器具有带有用于接收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的多个接触插件或接触元件,所述接触插件或接触元件通常通过保持架或者壳体彼此布置。
例如,从DE 10 2015 222 561 A1中已知一种用于固定插接连接器模块的保持架,其中各个插接连接器模块可插入到该保持架内。在此,位于插接连接器模块上的插接模块保持装置与位于保持架的位置相对置的侧部上的保持架保持装置协同作用。
这种带有保持架或壳体的模块化设计的缺点是,必须为各个接触插件设置一个适配的凹缺。这意味着,必须首先确定在该保持架或壳体内应该使用的接触插件的数量。因此,各个接触插件的随意排列是不可能的。这也意味着为构造各个接触插件的随意组合不断地需要大量不同的壳体或保持架。
因此致力实施无需保持架或壳体的模块化设计。由此,各个接触插件通常彼此直接连接在一起。这意味着,各个接触插件具有彼此互补的连接元件,例如具有凹口和弹簧,各个接触插件可以通过连接元件彼此连接在一起。然而,在每个此类设计中,机械稳定性受到很大损害,尤其当大量的接触插件需要被连接时。此外,必须高成本地制造各个接触插件,因为它必须分别具有至少两个互补的连接元件。
因此,对于已知的模块化的插接连接器或插接连接器模块存在一个问题,它们不能被足够灵活地使用,并且仅具有较低的机械稳定性。此外它们通常在其制造中过于昂贵。
发明内容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尤其用于车辆领域中的电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模块,其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和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领域中的电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模块,它们可以被灵活使用,表现出高的机械稳定性,并且同时能够低成本地制造。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连接成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该方法也消除了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和缺点。
这些技术问题将通过各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在各个从属要求中尤其给出了本发明的各种可能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领域中的电接触部的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其中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具有下列特征:至少两个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一个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装置;和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接触元件的排接元件,其中该排接元件为此具有与第一接合装置互补设计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合装置,其中每个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排接开口,以使至少一个排接元件推入并穿过。
优选地,每个接触元件具有多个用于接收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所述电接触部例如布置在可被插接入到接触元件内的插头上。
优选地,该排接元件具有多个第二接合装置。此外,该插接连接器模块优选地具有多个接触元件。
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和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例如可以被设计为卡锁装置。由此,所述第二接合装置可以被设计为卡锁凸起而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可以被设计为卡锁凹槽,反之亦然。
在连接各个接触元件时,将该排接元件沿插入方向穿过各个接触元件。为此,每个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排接开口,可以将该排接元件推入并穿过该排接开口。各个紧邻的接触元件也以此方式邻接布置,以便各个排接开口彼此齐平地对准。
该排接开口从该接触元件的第一侧延伸到该接触元件的第二侧,其中在该接触元件的第一侧上和在该接触元件的第二侧上形成贯通口。沿该排接元件的插入方向可见的排接开口的横截面可以在整个接触元件上保持不变。还可以设想,该接触元件的中央区域内的排接开口的横截面与位于贯通口处的横截面不同。例如可以将两个贯通口之间的接触元件设计为中空的。
在该排接元件推入并穿过接触元件的排接开口时,第二接合装置与互补设计的第一接合装置相接合,以固定接触元件相对于该排接元件的位置。因此也可以固定各个接触元件彼此之间的位置。
本插接连接器模块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例如昂贵的框架或壳体,便可将各个接触元件彼此之间容易地固定。而在使用框架和壳体时,必须此外预先已知待使用的各个接触元件的数量和尺寸。因此不可能灵活地使用各个插接连接器模块。与此相反,本插接连接器模块在此不限于一个规定尺寸。实际上可能的是,将所需数量的各个接触元件前后相继地布置,并且通过该排接元件将其连接。唯一的前提条件是排接元件足够长以连接所期望数量的各个接触元件。
如果该排接元件过长,则可以简单地仅切除超出的区域。排接元件可以例如是米制的商品,其可以被切割成所需长度并且相应地低成本。尤其优选地,该排接元件可以由板材制成。此外,该插接连接器模块的制造成本也很低,因为可以相对简单地构造各个接触元件。这仅需第一接合装置和至少一个排接开口。与此相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可连接到一起的各个接触元件明显被更复杂地构造,并且因此在制造上更是昂贵。此外,该排接元件为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带来高的机械稳定性。这尤其在于将该排接元件作为连续的元件设计。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模块,使该技术问题以满意的方式得以解决。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可以尤其地灵活使用,其具有高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低成本地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至少一个排接元件具有彼此以规则间距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接合装置。
各个第二接合装置彼此之间以规则的间距布置意味着,每两个紧邻的第二接合装置之间的间距总是大小相同。
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规定,每两个紧邻的第二接合装置之间的间距等于一个单位长度,其中每个接触元件在该排接元件的插入方向上具有一个延伸长度,其等于该单位长度或该单位长度的整数倍数。
因此,该单倍的单位长度也等于该排接元件在插入方向上的一个接触元件的最小长度。因为在该排接元件上的两个紧邻的第二接合装置之间的间距总是精确地等于该单位长度,所以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接触元件,即使用具有各种不同延伸长度的接触元件。在此,唯一的限制是每个接触元件的延伸长度必须总是该单位长度的整数倍。
总之,该单位长度的引入因此实现了不同尺寸接触元件的可用性,所以该插接连接器模块的应用将更为灵活。
本发明的一个尤其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将排接开口设计为狭缝形,并且将至少一个排接元件设计为至少基本上是板状。
由于该排接开口的狭缝形的设计和该排接元件对应地至少基本上板状的设计,实现了尤其高的机械稳定性。尤其在接触元件和排接元件之间获得了尤其大的接触区域。对于被设计为狭缝形的排接开口,在接触元件的第一侧上和第二侧上形成细长的贯通口。尤其优选地,各贯通口由此被设计为几乎自第一侧或第二侧的第一边缘到第一侧或第二侧的对置的第二边缘。此外,尤其优选地,各细长的贯通口被设计为平行于将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连接的第三边缘。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接触元件被设计为至少基本上是长方体形的并且具有四个外周面和两个侧面,其中排接开口的各贯通口被设计在各个侧面上,其中至少一个接触开口被设计在第一外周面上,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接合装置被设计在第二外周面上。
该长方体的两个侧面是到此为止被标记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各侧的两个面。尤其优选地是第二外周面,在其上设计有至少一个被邻接于第一外周面布置的第一接合装置,在该第一外周面上至少设计有一个接触开口。
总之,产生了接触元件的简单和紧凑的结构形式,以便其可以低成本地被制造。长方体形的各个接触元件也尤其适合于彼此连成一行。为此,作为替代,也可以设想的是将该最短的接触元件(即,具有与单元长度相等的一个延伸长度的接触元件)设计为立方体。然后仅需将较大的接触元件设计为长方体。
根据此实施方案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排接开口的贯通口分别布置于与第二外周面相接的边缘的附近处,并且平行于该对应的边缘延伸。
在此,该边缘对应于此前被标记为第三边缘的边缘。据此实现了尤其高的稳定性。因此,该排接元件可以非常紧密地在平面上由第二卡锁装置导向。此外,以此方式布置在该接触元件的边沿处的排接元件不需要用于接收该电接触部所需的任何功能性结构空间。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具有两个排接元件,并且每个接触元件具有用于每个排接元件的一个排接开口。
通过两个排接元件进一步提高了该插接连接器模块的稳定性。各个排接元件可以被设计为彼此相同,以便在此处可以使用相同零件。如上所述,尤其可使用使用成本低的米制商品。两个排接元件彼此平行地延伸穿过各个接触元件。尤其优选地是,两个排接开口被布置于该接触元件的侧面的两个对置的边缘附近处。
一个更易于操作的的设计规定,两个排接元件在插接入各个接触元件内之前已经彼此连接到一起。
因此,各个排接元件被设计成一个单元。尤其是将各个排接元件设计成卡扣装置。然后,所述排接元件可以两个同时在一个安装步骤中插接入各个接触元件内。两个排接元件优选地相互平行地延伸。对应地,接触元件在两个对置侧或两个对置面上具有第一接合装置。总之,在此将高的稳定性和简单的安装结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至少一个排接元件从第一个和/或最后一个接触元件延伸而出,并且具有用于固定插头的固定装置。
该插接连接器模块的彼此成行连接的各个接触元件中的前一接触元件或后一接触元件被标记为第一个接触元件或最后一个接触元件。用于固定插接连接器的固定装置被布置于从对应的接触元件延伸而出的区域。插接式连接器通常是应被安放在各个接触开口内的各个电接触部的载体。该排接元件因此实现了一个附加的第二功能,实际上是各个电接触部的可靠的固定。然而,此固定装置可以示例为一个孔。为此,作为其替代,固定装置例如也可以是一个卡锁装置。
从对应的接触元件延伸出的区域可以尤其优选地是将第一排接元件与第二排接元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区域。因此,可以将该排接元件作为卡扣装置的设计所产生的优点和由具有固定装置的设计所产生的优点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此外包括,给出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连接为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各个步骤:提供至少两个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和此外至少一个排接开口;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这样地邻接地布置,使得各个排接开口相互齐平地对准;并且将至少一个排接元件推入并穿过接触元件的排接开口,以便接触元件由该排接元件彼此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接合装置并且所述排接元件具有至少两个互补设计的第二接合装置,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相接合。
在此,适用于已涉及该插接连接器模块所讨论的所有方面。尤其是针对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其通过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连接为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所获得,可以是上述插接连接器模块之一。对应地,上述所有的方面和优点也适用于方法。由此产生的各种优点已参考装置被讨论,因而在此不再重复。
下文根据实施例的描述并且通过各个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其中,以下描述和各个专利权利要求的整体形成了本发明的其它的各个有利的实施方案和各个特征组合。
附图说明
在用于解释各个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
图1是示出了多个接触元件彼此连成一行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示出了一个排接元件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的俯视图;和
图4是示出了由两个排接元件形成的卡扣装置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此描述中所有的方向信息都是从站立在该插接连接器模块前方并且朝向接触开口的观察者(即,如在图3中的俯视图所示)的视角观察。
图1示出了多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彼此连成一行的示意性图示。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至少基本上为长方体形,并且具有四个外周面C、D、E、F和两个较小的侧面A、B。
通过实线图示了第一接触元件110c,并且通过虚线示出了第二接触元件110b和第三接触元件110a。为简单起见,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被设计为相同大小。这意味着,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沿主延伸方向的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L。
接触元件110c在外周面C的前侧上具有六个接触开口111,其中仅一个接触开口被设置有附图标记111。其它的接触元件110b和110a也在其对应侧上具有接触开口111。各个接触开口111用于接收例如插接连接器的电接触部。
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前后相继排列,其中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可以通过图2中所示的排接元件120连接在一起。对此,该接触元件110c在侧面A上具有两个排接开口112a和112b。各个排接开口112a和112b从侧面A直至侧面B延伸穿过整个接触元件110b。
在图1上清楚示出的侧面A上,尤其可见排接开口112a和112b的各贯通口。因为各个接触元件110b和110a(即便在图1中不可见)具有已经与各个排接开口112a或112b齐平地对准的对应排接开口,所以可以将排接元件120通过各个排接开口112a、112b插接入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内,并且将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连接到一起。
各个排接开口112a和112b至少基本上被设计为狭缝形。其中,各贯通口被设计为细长的并且平行于边缘113延伸,该边缘将侧面A与外周面D连接到一起。这同样适用于将侧面A与外周面F连接到一起的边缘,然而,其未被设置有附图标记。
接触元件110a在外周面D上具有第一接合装置114c。对应地,各个接触元件110b和110a也具有各个第一接合装置114b和114a。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各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和114c是卡锁凹槽。对此作为替代,当然也可设想将各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和114c设计为卡锁凸起。
在图2中所示的排接元件120具有多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其中,所示的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例示为各个卡锁凸起。当在此当然也可再次构思,将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替代地设计为卡锁凹槽。由此而论,重要的仅是已经将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与各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和114c互补地设计。
该排接元件120被设计为至少基本上是板状的。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以恒定的间距相互间隔。正如在图2中可见,此间距等于单位长度L。
同时观察图1和图2时可见,图2中的该排接元件120可以被插接入排接开口112a内或排接开口112b内。
其中,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前后相继地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和114c相接合。接合装置在此被彼此设计为,该排接元件120可以沿推入方向被进一步推入并穿过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对于三个所示的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这意味着在将该排接元件120插接入接触元件110a的排接开口内时,该第二接合装置121a首先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接触。在将该排接元件120a进一步插接时,第二接合装置121a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的接触松开,并且第二接合装置121a与第一接合装置114b接触,并且第二接合装置121b开始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接触。对应地,在进一步插接排接元件120时各个接触松开,然而,其中第二接合装置121a与第一接合装置114c接触,第二接合装置121b与第一接合装置114b接触,而且第二接合装置121c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接触。
这同样适用于该排接开口112b,然而,其中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沿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的外周面F的方向对准。在图1中未示出布置于外周面F上的各个第一接合装置。
当然,在两种情况中也可首先将排接元件120插接入到该接触元件110a的排接开口112a、112b内,并且从那里向前插接入到其它各个接触元件110b、110c内。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和110c因此可从左和/或从右连接。
在图3中示出了一个示例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图3更详细地示出了插接连接器模块100的俯视图。尽管图3中的该接触元件110b和该接触元件110c被设计为比图1中的更长,然而各个附图标记得以保留以便尽可能易于保持描述。其中,正是在此处显示出本发明的各大优点。因此,具有不同长度的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和110d彼此连接到一起。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和110d的长度因此等于该单位长度L或该单位长度L的整数倍。在图3中示出的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和110d中,接触元件110a和110d的长度被设计为与单位长度L等长。然而各个接触元件110b和110c的长度被设计为是该单位长度L的两倍。
因为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分别以等于单位长度L的间距布置在排接元件120a和120b上,所以该第二接合装置121a与该接触元件110d接合,并且两个第二接合装置121b和121c与该接触元件110c相接合。该接触元件110c对应地还具有两个第一接合装置,为简单起见在图3中未将其示出。
图4示出了卡扣装置130的示意性图示。该卡扣装置130由两个排接元件120a和120b形成。其中,两个排接元件120a和120b通过一个连接区域122连接。该连接区域122将各个排接元件120a和120b以这一方式相互隔开,它们可以被插接入相应的排接开口112a和112b内。被设计为卡锁凸起的各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和121c指向外部,以便它们可以与与其互补的各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和114c接触。各个排接元件120a和120b尤其地彼此平行地对准和布置。在图4中示出的卡扣装置130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各个排接元件120a和120b已经连接到一起,所以排接元件120a和120b可以被一起(即,在一个共同的安装步骤中)插接入各个排接开口112a和112b内。以此方式简化了安装。
在连接区域122处布置有一个固定装置123。该固定装置123可以例如用于固定插接连接器,其载有插接入各个接触开口111内的各个电接触部。该卡扣装置130因此实现了一个附加的第二功能,实际上是各个电接触部的可靠固定。然而,该固定装置123,如图所示,可以仅示例为一个孔。
附图标记列表
100 插接连接器模块
110a、110b、110c、110d 接触元件
111 (接触元件的)接触开口
112a、112b 排接开口
113 (接触元件的)边缘
114a、114b、114c (接触元件)的第一接合装置
120、120a、120b 排接元件
121a、121b、121c (排接元件)的第二接合装置
122 连接区域
123 固定装置
130 卡扣装置
L 单位长度
A、B (接触元件的)侧面
C、D、E、F (接触元件的)外周面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领域中的电接触部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该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具有:
-至少两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一个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111),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和
-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的排接元件(120),其中该排接元件(120)为此具有与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互补设计的至少两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121c),
其中每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具有至少一个排接开口(112a、112b)用于使至少一个排接元件(120)推入并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至少一个排接元件(120)具有彼此以规则间距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121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
两个相邻的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121c)之间的间距等于一个单位长度(L),并且
其中,每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沿该排接元件(120)的插入方向具有一个等于该单位长度(L)或该单位长度(L)的整数倍的延伸长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排接开口(112a、112b)被设计为狭缝形,并且将至少一个排接元件(120)设计为至少基本上是板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
其中各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被设计为至少基本上是长方体形的,并且具有四个外周面(C、D、E、F)和两个侧面(A、B),并且
其中,排接开口(112a、112b)的贯通口被设计在各个侧面(A、B)上,其中,至少一个接触开口(111)被设计在第一外周面(C)上,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被设计在第二外周面(D)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排接开口(112a、112b)的贯通口分别布置在与所述第二外周面(D)相接的边缘的附近处,并且平行于对应的边缘(113)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所述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具有两个排接元件(120a、120b),并且每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为每个排接元件(120a、120b)设有一个排接开口(112a、112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两个排接元件(120a、120b)在插接入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内之前已经彼此连接到一起。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连接器模块(100),其中至少一个排接元件(120a、120b、120c)从第一个和/或最后一个的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延伸而出,并且具有用于固定插头的固定装置(123)。
10.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连接为一个插接连接器模块(100)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提供至少两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所述接触元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接触部的接触开口(111),并且此外具有至少一个排接开口(112a、112b);
将至少两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这样地彼此邻接地布置,使得各个排接开口(112a、112b)相互齐平地对准;以及
将至少一个排接元件(120)推入并穿过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的各个排接开口(112a、112b),以便各个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由所述排接元件(120)相互连接到一起,
其中,所述接触元件(110a、110b、110c、110d)具有至少两个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并且所述排接元件(120)具有至少两个互补设计的第二接合装置(121a、121b、121c),所述第二接合装置与所述第一接合装置(114a、114b、114c)相接合。
CN202110430355.4A 2020-04-23 2021-04-21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Pending CN113555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11079.0 2020-04-23
DE102020111079.0A DE102020111079B3 (de) 2020-04-23 2020-04-23 Steckverbindermodul für elektrische kontakte im fahrzeugbereich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mindestens zwei kontaktelementen zu einem steckverbindermodu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721A true CN113555721A (zh) 2021-10-26

Family

ID=75625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0355.4A Pending CN113555721A (zh) 2020-04-23 2021-04-21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7754B2 (zh)
EP (1) EP3902068A1 (zh)
CN (1) CN113555721A (zh)
DE (1) DE102020111079B3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3297A (ja) 2003-12-22 2005-07-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956323B2 (ja) 2007-08-10 2012-06-2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6599151B2 (ja) * 2015-07-23 2019-10-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積層タイプコネクタのガタ詰め構造
DE102015118263A1 (de) * 2015-10-27 2017-04-27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Baugruppe eines Steckverbinderteils mit einem Halterahmen zum Aufnehmen von modularen Kontakteinsätzen
DE102015222561B4 (de) 2015-11-16 2018-05-30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zur Halterung von Steckverbindermodulen
DE102017119287B4 (de) 2017-08-23 2019-08-08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Modularer Steckverbinder für Leiterplatten
DE102019126469B4 (de) * 2019-10-01 2021-08-05 Lisa Dräxlmaier GmbH Steckverbinder zur modularen anordnung von kontakteinsätzen sowie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37754B2 (en) 2022-09-06
EP3902068A1 (de) 2021-10-27
US20210336373A1 (en) 2021-10-28
DE102020111079B3 (de)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72409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ground member obliquely extending with respect to an arrangement direction of a number of contacts
US74103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elective arrangement of signal and ground contacts
EP1113530B1 (en) High speed card edge connectors
US87024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2257639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접촉 캐리어
CN102176557B (zh) 高密度底板连接器
US20040043660A1 (en) Multi-sequenced contacts from single lead frame
US7824187B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20100071953A1 (en) Joint connector, joint terminal and a wiring harness with a joint connector
US85293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72662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067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elective arrangement of signal and ground contacts
CN105098516B (zh) 夹层插座连接器
US20190288449A1 (en) Connector Housing, Adapter, And Modular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2231372A (ja) 分割コネクタ
CN105098517A (zh) 夹层式连接器组件
EP3467946A1 (en) Surface mounting type connector
US20190334301A1 (en) Connector
CN111108652B (zh) 针对电子器件的具有数个接线模块的模块式端子排
WO201821589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555721A (zh) 插接连接器模块和将接触元件连成插接连接器模块的方法
US6612869B1 (en)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11817642B2 (en) Modular plug connector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10741964B2 (en) Joint connector with short circuit members shorting selected tabs
JP3257336B2 (ja) 電気接続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