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2755B -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52755B CN113552755B CN202110752946.3A CN202110752946A CN113552755B CN 113552755 B CN113552755 B CN 113552755B CN 202110752946 A CN202110752946 A CN 202110752946A CN 113552755 B CN113552755 B CN 1135527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display
- electrode
- segment code
- driving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6—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02F1/1681—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having two or more microcells partitioned by walls, e.g. of microcup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段码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电路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电路层包括至少一个显示电极和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和引出部,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显示电极;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显示介质,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阻离框矩阵,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阻离框矩阵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阻离框,所述阻离框内形成用于填充显示介质的容纳空间,所述阻离框覆盖所述引出部且暴露所述连接部。上述段码显示基板优化了制备工序,且降低材料及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段码显示技术已趋向成熟,从液晶显示模式拓展到电子纸(ElectrophoresisDisplay,EPD)显示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制备驱动电极和显示电极模块(简称为:驱显模块),与EPD公共电极产生感应电场,驱动电浆粒子以实现显示效果。市场上的段码产品按驱显模块的构造不同分为三种:单层段码产品、二层段码产品及三层段码产品。
其中,现有的三层段码产品中,第一层为驱动电极层,制作驱动电极用;第二层为绝缘层,掩盖驱动电极及通过开孔导通显示电极;第三层为显示电极(简称三层驱显),与EPD公共电极产生感应电场,驱动电子墨水,产品制备工序复杂,成本较高;此外,目前的电浆粒子多封装在胶囊膜片内,其制备过程复杂,易造成生产浪费,降低良率,且其制造成本可占据段码产品整个制造成本的50%以上,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段码产品制备工序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包括:
第一基板;
电路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电路层包括至少一个显示电极和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和引出部,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显示电极;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显示介质,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阻离框矩阵,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阻离框矩阵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阻离框,所述阻离框内形成用于填充显示介质的容纳空间,所述阻离框覆盖所述引出部且暴露所述连接部。
上述段码显示基板通过在驱动电极的引出部上增加绝缘的阻离框以屏蔽驱动电极对显示介质的感应作用,且阻离框暴露连接部,可保证驱动电极和显示电极之间的电连通;由于阵列分布的阻离框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填充显示介质的容纳空间,可避免使用昂贵的电子胶囊膜片,且同时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优化了制备工序,进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且降低材料及生产成本,有效改善了目前段码产品制备工序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离框包括多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共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相邻的所述阻离框之间共用一个所述侧壁,且所述侧壁覆盖所述引出部。如此,侧壁既可作为驱动电极引出部的绝缘层,以减弱驱动电极的电场对显示介质的感应作用,提升显示效果;多个侧壁还可实现显示介质的存储、隔离功能,同时也可作为显示介质厚度支撑层,从而提升段码显示基板的产品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层包括多个所述显示电极和多个所述驱动电极,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电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引出部,且每个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连接部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电极;
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显示电极覆盖在另一所述显示电极所对应的驱动电极的引出部上,并通过所述侧壁实现绝缘设置。如此,任一驱动电极的引出部都不会与其他显示电极电连通,可实现显示电极的单独显示,从而准确控制显示目标图像。
在一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相邻所述侧壁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或,
所述连接部包括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侧壁的宽度。如此,侧壁不能覆盖驱动电极的连接部,连接部整体可暴露在阻离框内;或侧壁不能完全覆盖驱动电极的连接部,连接部上的凸起可暴露在阻离框内,以后续与显示电极电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所述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引出部的宽度。如此,可保证侧壁对驱动电极引出部的完全覆盖,屏蔽驱动电极对显示介质的感应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离框矩阵为无机物,所述阻离框矩阵通过掩膜法沉积、丝印、或先沉积后掩膜干刻的方法制作而成;或,
所述阻离框矩阵为有机物,所述阻离框矩阵通过曝光显像、或有机胶丝印制作而成。如此,阻离框矩阵的材质及制备方法多样化,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且上述制备方法工艺成熟,可提高阻离框矩阵的成品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者为玻璃板或柔性板。如此,段码显示基板可适应不同使用环境要求;当基板为柔性板时,段码显示基板具备可弯曲功能,可适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段码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制备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和引出部;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作包括多个阻离框的阻离框矩阵,所述阻离框覆盖所述引出部且避让所述连接部设置;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备显示电极,使所述驱动电极的连接部与所述显示电极重叠且电连接;
向所述阻离框矩阵内填充显示介质;
在大气或真空状态下贴合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本实施例提出的段码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在驱动电极上一次制备阻离框矩阵后再制备与驱动电极对应电连接的显示电极,从而实现对驱动电极引出部的屏蔽作用驱动电极连接部与对应显示电极的驱动作用,且阻离框矩阵可以实现显示介质的存储、隔离、支撑功能以及对驱动电极的绝缘功能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可避免使用昂贵的电子胶囊膜片,优化了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精简了制备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所述显示介质为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晶。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所述显示介质为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子墨水。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通过在驱动电极的引出部上增加绝缘的阻离框以屏蔽驱动电极对显示介质的感应作用,且阻离框暴露连接部,可保证驱动电极和显示电极之间的电连通;由于阵列分布的阻离框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填充显示介质的容纳空间,可避免使用昂贵的电子胶囊膜片,且同时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优化了制备工序,进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且降低材料及生产成本,有效改善了目前段码产品制备工序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且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还可通过选择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不同材质以将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增加产品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段码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8”字段码的第一基板上驱动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8”字段码制作阻离框矩阵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8”字段码制作显示电极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8”字段码灌注显示介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8”字段码制作第二基板及涂框胶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8”字段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段码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段码显示基板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段码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00、段码显示基板;
10、第一基板;
20、电路层;21、显示电极;211、第一显示电极;212、第二显示电极;213、第三显示电极;22、驱动电极;221、连接部;222、引出部;223、凸起;
30、第二基板;31、透明电极;
40、显示介质;
50、阻离框矩阵;51、阻离框;511、侧壁;52、容纳空间;
60、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可用于EPD段码产品,也可适用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类TN、HTN、STN段码产品。
请参照图1至7,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段码显示基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电路层20、与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30、设于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显示介质40、以及阻离框矩阵50。
电路层20设于第一基板10上,电路层20包括至少一个显示电极21和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极22,驱动电极22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221和引出部222,连接部221电连接显示电极21。
阻离框矩阵50设于第一基板10上,阻离框矩阵50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阻离框51,阻离框51内形成用于填充显示介质40的容纳空间52,阻离框51覆盖引出部222且暴露连接部221。
可以理解,每个显示电极21对应电连接于一个驱动电极22。在本实施例中,阻离框51覆盖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且暴露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显示电极21通过重叠接触暴露于阻离框51内的连接部221,实现与驱动电极22之间的电连通,如此,驱动电极22既可实现与相对应显示电极21之间的电连接,还可避免与其他显示电极21电连通,驱动电极22的设置位置自由度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30朝向第一基板10的一侧设有透明电极31,透明电极31可包括ITO、银纳米线、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阻离框51用于覆盖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以减弱驱动电极22与阻离框51内的显示介质40之间的感应作用,避免影响显示效果。此外,阻离框51的存在,可使阻离框51内的显示介质40在阻离框51内运动,避免显示介质40的无序运动导致的混色,提高段码显示基板100的对比度和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显示介质40(含电浆粒子)可通过涂布、丝印或灌装的方式注入阻离框51,具体操作方式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先后制备驱动电极22和显示电极21于第一基板10上。首先在第一基板10(在本实施例中为Glass/PI基材)上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沉积导电膜层,例如通过溅射工艺或气相沉积制作金属膜层用于导电,然后通过光刻、蚀刻等方法制备驱动电极22的图形;其次,在显示区域制作阻离框矩阵50,通过相应的图形和大小设计,使得阻离框51可覆盖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而且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暴露于阻离框51内;再次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沉积导电膜层,例如通过溅射工艺或气相沉积制作金属膜层用于导电,然后通过光刻、蚀刻等方法制备显示电极21的图形,且保证显示电极21与对应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相重叠。可以理解,根据实际的产品需要,可以在导电膜层底下沉积其它附属功能层,在此不作限制。
上述段码显示基板100通过在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上增加绝缘的阻离框51以屏蔽驱动电极22对显示介质40的感应作用,并通过连接部221保证驱动电极22和显示电极21之间的电连通,由于阵列分布的阻离框51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之间形成多个用于填充显示介质40的容纳空间52,可避免使用昂贵的电子胶囊膜片,且同时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优化了制备工序,进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且降低材料及生产成本,有效改善了目前段码产品制备工序复杂且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阻离框矩阵50为无机物,阻离框矩阵50的材料包括但不下限于:SiO2、SiNx、SiONx,阻离框矩阵50通过丝网印刷方法一次制作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阻离框矩阵50丝印的图形为若干个侧壁511,丝印后,侧壁511能够遮蔽在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阻离框矩阵50还可通过掩膜法沉积工艺制作形成,也可以采用先沉积后掩膜干刻的方法一次制作形成阻离框矩阵50。
在另一实施例中,阻离框矩阵50为有机物,阻离框矩阵50通过曝光显像、或有机胶丝印制作而成。例如,阻离框矩阵50为感光胶材料制成,阻离框矩阵50可通过光刻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如此,阻离框矩阵50的材质及制备方法多样化,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且上述制备方法工艺成熟,可提高阻离框矩阵50的成品质量。
请参照图1至图4,阻离框51包括多个侧壁511,每个侧壁511连接于第一基板10,一组相邻的侧壁511组成阻离框51且与第一基板10共同形成容纳空间52,相邻的阻离框51之间共用一个侧壁511,且侧壁511覆盖引出部222。如此,侧壁511可作为驱动电极22引出部222的绝缘层,以减弱驱动电极22的电场对显示介质40的感应作用,提升显示效果;多个侧壁511还可实现显示介质40的存储、隔离功能,同时也可作为显示介质40厚度支撑层,从而提升段码显示基板100的抗压性和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511相连通并垂直交错连接,将整个显示区域划分为多个方形阻离框,如此,可保证整个显示区域的所填充的显示介质40的均匀程度,并提高显示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阻离框51的具体形状也可为其他,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五边形等。
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层20包括多个显示电极21和多个驱动电极22,每个驱动电极22均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221和引出部222,且每个驱动电极22通过连接部221电连接于对应的显示电极21。至少其中一个显示电极21覆盖在另一显示电极所对应的驱动电极的引出部上,并通过侧壁511实现绝缘设置。如此,任一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都不会与其他显示电极电连通,可实现显示电极21的单独显示,从而准确控制显示目标图像。
请参考图2至图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段码显示基板100的显示电极21为“8”字段码,包括七个显示电极21,可显示0-9任意一个数字。驱动电极22对应包括七个驱动电极22,并与各显示电极21对应连接设置。部分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与其他显示电极重叠设置,但由于各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上方均覆盖有阻离框矩阵50的侧壁511,因此,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并不会影响其他显示电极。如此,不同显示电极21之间互不影响,可通过逐个控制驱动电极22以实现对应显示电极21的显示情况,以控制显示目标数字。
请参考图1、8和9,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显示电极21为环形,另一显示电极位于环形显示电极内。如此,可以实现不同层次图案的显示,增强显示画面的层次感。在本实施例中,段码显示基板100的显示电极21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显示电极211、第二显示电极212和第三显示电极213。其中第一显示电极211为环形,设于最外侧;第二显示电极212和第三显示电极213均为独立的封闭字母形状,且均设于第一显示电极211内。驱动电极22也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驱动电极22、第二驱动电极22和第三驱动电极22,并与各显示电极21对应连接设置。其中,第二驱动电极22和第三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均与第一显示电极211相重叠,但由于第二驱动电极22和第三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上方均覆盖有阻离框矩阵50的侧壁511,因此,不同的显示电极21之间互不影响,且可通过逐个控制上述三个驱动电极22以实现对应显示电极21的显示情况。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第一基板10的方向,相邻侧壁511的间距大于连接部221的宽度,如此,侧壁511不能覆盖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连接部221整体可暴露在阻离框51内;或连接部221包括一凸起223,凸起223的宽度大于侧壁511的宽度。如此,侧壁511不能完全覆盖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且连接部221上的凸起223可暴露在阻离框51内,以实现后续与显示电极21电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侧壁511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壁511的横截面也可为其他多边形结构,例如梯形,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223为设于驱动电极22上的一矩形导电膜层。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221的形状也可与整个显示电极21相似,且略小于显示电极21。如此,也可实现连接部221与显示电极21之间的稳定电连接。因此,连接部221的形状多样,在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凸起223也可省略,只需控制阻离框矩阵50制备过程,使相邻两个或多个阻离框51相连通,增大其容纳空间52,以使相邻侧壁511的间距大于连接部221的宽度,以保证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可暴露在其容纳空间52内即可。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第一基板10的方向,侧壁511的宽度大于引出部222的宽度。如此,可保证侧壁511对驱动电极22引出部222的完全覆盖,屏蔽驱动电极22对显示介质40的感应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引出部222为一条直线段。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出部222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只需保证被阻离框矩阵50的侧壁511完全覆盖即可,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30中的至少一者为玻璃板或柔性板。如此,段码显示基板100可适应不同使用环境要求;当基板为柔性板时,段码显示基板100具备可弯曲功能,可适用于可穿戴设备领域,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为玻璃基板,第二基板30为PET基板。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可为厚度超薄的玻璃基板,此时,第一基板10也可具备一定的可弯曲能力。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还可为塑料材质,塑料包括PI、PEN、PET中的至少一种,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框胶60,用于后续密封固定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使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能够紧密黏住,并将显示介质40框限于段码显示基板100之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于真空或大气状态下通过封装贴合的技术相连接,以排出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空气,加强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之间的结合,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上述段码显示基板100通过在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上增加绝缘的阻离框51以屏蔽驱动电极22对显示介质40的感应作用,并通过连接部221保证驱动电极22和显示电极21之间的电连通,从而可实现不同位置关系的显示电极21之间的分别控制,以实现预期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0,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段码显示基板100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第一基板10上制备驱动电极22。
具体地,可预先做准备工作,将准备好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30的裸板清洗干净。
请参照图1和图2,通过溅射方式在第一基板10上做出电极层,然后通过光刻、蚀刻做出驱动电极22,其中,驱动电极22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221和引出部222。
步骤S20:在第一基板10上制作包括多个阻离框51的阻离框矩阵50。
请参照图1和图3,通过涂胶、曝光在第一基板10的合适位置上做出阻离框矩阵50,阻离框矩阵50包括多个阻离框51,阻离框51覆盖驱动电极22的引出部222且避让连接部221设置。
步骤S30:在第一基板10上制备显示电极21。
请参照图1、2和图4,通过溅射方式在第一基板10上做显示电极21层,然后通过光刻、蚀刻做出显示电极21,驱动电极22的连接部221与显示电极21重叠且电连接。
步骤S40:向阻离框矩阵50内填充显示介质40。
请参照图5,通过涂布的方式在阻离框51内灌注显示介质40,完成第一基板10制作。
步骤S50:在大气或真空状态下贴合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30。
具体地,请参照图1和图6,通过溅射方式在第二基板30上做出透明电极31,完成第二基板30制作。并在做好透明电极31的第二基板30上涂上框胶60。
请参照图1和图7,通过真空贴合方式将灌注好显示介质40的第一基板10与涂上边框胶60的第二基板30贴合好。并对贴合固化好的成盒产品进行分切,完成单粒产品制做。
可以理解,阻离框矩阵50也可设于第二基板30上,同时,将显示介质40涂布灌注在阻离框51内中。
本实施例提出的段码显示基板100的制造方法,通过在驱动电极22上一次制备阻离框矩阵50后再制备与驱动电极22对应电连接的显示电极21,从而实现对驱动电极22引出部222的屏蔽作用驱动电极22连接部221与对应显示电极21的驱动作用,且阻离框矩阵50可以实现显示介质40的存储、隔离、支撑功能以及对驱动电极22的绝缘功能的一种或多种功能,可避免使用昂贵的电子胶囊膜片,优化了现有生产工艺流程,精简了制备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段码显示基板100,显示介质40为填充于容纳空间52内的液晶,段码显示基板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包括段码显示基板100,显示介质40为填充于容纳空间52内的电子墨水,段码显示基板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纸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电路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电路层包括至少一个显示电极和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和引出部,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显示电极;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
显示介质,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阻离框矩阵,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阻离框矩阵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阻离框,所述阻离框与所述第一基板共同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显示介质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阻离框覆盖所述引出部且暴露所述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离框包括多个侧壁,每个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共同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相邻的所述阻离框之间共用一个所述侧壁,且所述侧壁覆盖所述引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层包括多个所述显示电极和多个所述驱动电极,每个所述驱动电极均包括电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引出部,且每个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连接部电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显示电极;
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显示电极覆盖在另一所述显示电极所对应的驱动电极的引出部上,并通过所述侧壁实现绝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者为玻璃板或柔性板;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相邻所述侧壁的间距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或,
所述连接部包括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侧壁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方向,所述侧壁的宽度大于所述引出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离框矩阵为无机物,所述阻离框矩阵通过掩膜法沉积、丝印、或先沉积后掩膜干刻的方法制作而成;或,
所述阻离框矩阵为有机物,所述阻离框矩阵通过曝光显像、或有机胶丝印制作而成。
7.一种段码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段码显示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制备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电连接的连接部和引出部;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作包括多个阻离框的阻离框矩阵,所述阻离框覆盖所述引出部且避让所述连接部设置;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制备显示电极,使所述驱动电极的连接部与所述显示电极重叠且电连接;
向所述阻离框矩阵内填充显示介质;
在大气或真空状态下贴合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所述显示介质为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晶。
9.一种电子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段码显示基板,所述显示介质为填充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电子墨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52946.3A CN113552755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52946.3A CN113552755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2755A CN113552755A (zh) | 2021-10-26 |
CN113552755B true CN113552755B (zh) | 2024-04-16 |
Family
ID=7813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52946.3A Active CN113552755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527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08393A (zh) * | 2021-07-07 | 2021-11-05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段码显示基板制作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8927A (en) * | 1976-09-01 | 1978-01-17 |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sis display with buried lead lines |
CN103424950A (zh) * | 2013-09-03 | 2013-12-04 | 大连东方科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驱动电泳型电子纸装置 |
CN105589252A (zh) * | 2016-03-11 | 2016-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阀元件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08181772A (zh) * | 2018-03-01 | 2018-06-19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分辨率的显示电浆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164661A (zh) * | 2018-09-07 | 2019-01-08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N209014877U (zh) * | 2018-11-16 | 2019-06-21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两道mask的段码电子纸显示屏基板 |
CN109946900A (zh) * | 2019-04-26 | 2019-06-28 |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 电子墨水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946868A (zh) * | 2017-11-29 | 2019-06-28 |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 光线方向控制装置及显示装置 |
CN211348944U (zh) * | 2019-12-20 | 2020-08-25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层曝光结构的显示电浆模组 |
CN213338261U (zh) * | 2020-05-27 | 2021-06-01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段码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纸显示屏 |
CN218767732U (zh) * | 2021-07-02 | 2023-03-28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15790B2 (en) * | 2000-01-28 | 2003-02-04 | Minolta Co., Ltd. | Reversible image display mediu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
EP2672478A4 (en) * | 2011-02-01 | 2016-04-13 | Sharp Kk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KR101952940B1 (ko) * | 2012-03-20 | 2019-05-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기영동 표시장치 |
US20180321568A1 (en) * | 2015-12-04 | 2018-11-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retic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
CN215833738U (zh) * | 2021-06-30 | 2022-02-15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段码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纸显示屏 |
CN113534562A (zh) * | 2021-07-26 | 2021-10-22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段码显示基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7-02 CN CN202110752946.3A patent/CN1135527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68927A (en) * | 1976-09-01 | 1978-01-17 |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 Electrophoresis display with buried lead lines |
CN103424950A (zh) * | 2013-09-03 | 2013-12-04 | 大连东方科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驱动电泳型电子纸装置 |
CN105589252A (zh) * | 2016-03-11 | 2016-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阀元件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946868A (zh) * | 2017-11-29 | 2019-06-28 |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 光线方向控制装置及显示装置 |
CN108181772A (zh) * | 2018-03-01 | 2018-06-19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分辨率的显示电浆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164661A (zh) * | 2018-09-07 | 2019-01-08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电子纸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CN209014877U (zh) * | 2018-11-16 | 2019-06-21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两道mask的段码电子纸显示屏基板 |
CN109946900A (zh) * | 2019-04-26 | 2019-06-28 |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 电子墨水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CN211348944U (zh) * | 2019-12-20 | 2020-08-25 |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层曝光结构的显示电浆模组 |
CN213338261U (zh) * | 2020-05-27 | 2021-06-01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段码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纸显示屏 |
CN218767732U (zh) * | 2021-07-02 | 2023-03-28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52755A (zh) | 2021-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277292A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80356922A1 (en) | Touch screen,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1129082A (zh)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 |
CN113552755B (zh) | 段码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
US8927091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1165573B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3338261U (zh) | 段码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纸显示屏 | |
CN218767732U (zh) | 显示基板、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 |
CN215833738U (zh) | 段码显示基板、液晶显示屏和电子纸显示屏 | |
JP2008180935A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US7652428B2 (en) |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11132656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218512773U (zh) | 显示基板 | |
JP4399202B2 (ja) | フラットパネ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060135091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8273024U (zh) | 电浆显示模组结构、电浆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 |
CN112582574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1459332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JP4810771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5251630A (ja) | 封止型表示パネル、封止型表示パネル基板、封止型表示パネルの形成方法 | |
JP4352708B2 (ja)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製造方法 | |
CN114122099A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536231B (zh) | 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其制备方法、阴极结构及微格阵列 | |
JPH0268523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3608393A (zh) | 段码显示基板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