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4747A - 串联式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串联式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7A
CN1134747A CN94194117A CN94194117A CN1134747A CN 1134747 A CN1134747 A CN 1134747A CN 94194117 A CN94194117 A CN 94194117A CN 94194117 A CN94194117 A CN 94194117A CN 1134747 A CN1134747 A CN 1134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vaporator
chamber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94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赖因哈德·H·雷德马彻
广吉尔·金
威廉·莱斯利·考普科
于尔根·潘诺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Publication of CN1134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25D11/02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ith two or more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8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ans
    • F25D2317/0682Two or more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第一和第二蒸发器(2和6)冷却两个或更多室的制冷系统。在制冷循环开始阶段,制冷剂用于冷却储存新鲜食品的室(8),该室的保持在比冷冻室(4)高的温度下。当室(8)完成冷却后,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达到适于冷却室(4)的状态。此时冷冻室(4)的风扇(12)开始运转,而室(8)的风扇(14)被关断。除霜循环中冷冻室蒸发器风扇(12)和压缩机(18)停转而风扇(14)运转。除霜时,随着制冷剂在第二蒸发器中的蒸发,热虹吸效应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之间流动,从而实现除霜而无需除霜加热器。

Description

串联式制冷系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特别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待冷却即保持在不同温度的室的制冷系统。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在不同温度的室的制冷系统包括家用的和商用的(如餐馆、仓库等用)两类。典型的系统包括一个室运行在较其它一个或多个制冷室更低的温度,从而可以使不同的物品贮存在对其适宜的温度中。例如,第一个室可以用来保存低温物品,如冷冻食物,而第二个室则采用较第一个室为高的温度,如适于保存新鲜食品的温度。
为了实现在不同的室维持不同的温度,可以利用单一的蒸发器向不同的制冷室提供冷空气,而根据向不同的制冷室提供的冷空气流量的不同来实现不同的温度。但是采用上述结构实现对每个制冷室的温度均加以适当控制的目的是困难的,特别是当环境条件变化和冷却室中各自的贮存物品变化时(如开门或放入热的食品)更是如此。
有一种每个室中具有一个蒸发器的双室结构的冰箱,授于JASTER的5,150,583号美国专利即提供了一个上述结构的制冷系统的实例。其中冷冻室与冷藏室各有一个蒸发器,但是上述结构由于每个蒸发器均须加以独立控制而变得复杂,从而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并提高了制造与使用的费用,因此一种改进了的能够可靠的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室的冰箱提供经济而高效的制冷系统一直是人们的期望。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改进了的,可以可靠地将两个或更多的室维持在各自所需温度的制冷系统。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蒸发器从而使两个或更多的室均维持在各自所需温度的制冷系统,但该系统结构上相对简单,而且制造与使用均更为经济。
上述目的和其他一些目的和优点均由于目前的发明而得以实现。本发明中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室提供了第一和第二两个蒸发器,而借助该蒸发器将室的温度维持在希望的范围之内。为了方便起见,本系统将借助一个标准的,具有两个室,且其中第一个为冷冻室,第二个为冷藏室的家用电冰箱来加以说明。但无论如何应当指出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制冷系统,例如具有两个以上室的制冷系统,或其中一个室的工作温度甚至可以允许在冰点以上的制冷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在该系统开始工作时(即压缩机开始工作时),虽然此时制冷剂的状态不适于为冷冻室制冷,但它却被用来为工作温度较高的室(如冷藏室)制冷。这样在压缩机刚开始工作时冷藏室被制冷直至达到稳态。一旦冷藏室被制冷到适当温度且系统达到稳态之后,冷冻室就被制冷。作为上述工作流程的结果,该制冷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在系统达到稳态之前制冷作用就开始了。不仅如此,该系统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因为冷藏室的蒸发器可以直接与冷冻室的蒸发器相串联,从而不需要通过改变流经各自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来对温度进行控制。(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为本发明加装制冷剂流量控制。)如下面将要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的,该制冷系统同时具有一个便利而且高效的除霜循环。
与已知的制冷系统相比,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节能。(和标准的单级制冷系统相比大约节能10—20%)该节能效果的取得在于下述几个原因:(1)利用单一的压缩机;(2)具有两个相串联的蒸发器;(3)在任何时候,两个蒸发器均工作在同一压力之下(虽然系统压力可能变化,但两个蒸发器中的压力都始终相等);(4)在任何时刻仅一个风扇工作。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随着下面的说明而变得更加明显。
从下面结合相应图纸对本发明的详细介绍,对本发明将会得到更全面的了解,而许多附带的优点也将变得更为明显。附图包括:
图1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3为一种用于图2实施例中作为冷藏室蒸发器的中间冷却蒸发器。
图4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控制器的略图。
这里结合图1对本发明的第一个典型实施例加以说明。虽然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如前所述将借助于具有两个室的冰箱来加以说明,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具有两个以上独立冷却室的结构。不仅如此,虽然本发明借助于家用电冰箱中最常见的具有冷藏室与冷冻室两个制冷室的结构来加以说明,但不讲自明本发明同样适用于除了家用电冰箱之外的其他制冷系统,并且并不将各制冷室的温度局限在冷冻与冷藏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热交换器2,6,其中第一热交换器采用了第一蒸发器2的形式,用以为冷冻室4制冷,第二热交换器同样采用了蒸发器6的形式,且与第一个蒸发器2相串联用于为冷藏室8制冷。虽然图中冷藏室蒸发器6接于蒸发器2的下游,假如需要的话冷冻室的蒸发器也可安装于冷藏室蒸发器的下游。一条适当的管线10将两个蒸发器相连,从而当制冷剂流经冷冻蒸发器2后,所有的制冷剂将流入冷藏室蒸发器6。原理图中12,14所示的风扇用来为蒸发器2,6通风以交换热量。制冷剂在流出冷藏室蒸发器后,流经热交换器16,压缩机18和冷凝器20。大多数家用制冷系统的包括一个负压管式热交换器,如图1中热交换器16所示,但是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不用上述热交换器16。根据系统的结构不同,冷凝器20既可以备有风扇,也可以没有风扇,而两种结构均被大量地应用。流出冷凝器20之后,制冷剂将再次经过热交换器16,然后流经一个毛细管22。毛细管22的典型结构是一个细长的薄壁管,长约6英尺,为节约空间一般盘成圈。毛细管22的目的是用来限制制冷剂的流量,这点在下面还要进一步加以说明。通常毛细管22与热交换器16组成一体,毛细管绕成盘状放在热交换器中,更常见的是毛细管被焊在热交换器中的负压管(即装在热交换器低压侧的管)上。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利用一个膨胀阀来取代毛细管。
图中24所示的为选件一旁通管道,系统中用其来连接冷冻室蒸发器2的进口26与冷藏室蒸发器6的出口28。阀门30被安装在管道24上,使得正常工作时管道24被关闭,而在除霜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打开。
当系统不工作时,(既压缩机和蒸发器的各个风扇均关闭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将具有比工作过程中由压缩机所产生的更高的压力。不仅如此,一旦压缩机起动,该压力由动态过渡到稳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如3分钟)的延迟。这主要是由于毛细管对制冷剂的限流作用而引起的。以制冷剂R12为例在压缩机开始运转之前,制冷剂具有大约为30磅/平方英寸的压力。此时R12的状态不适于为冷冻室制冷用,因为该压力所对应的制冷剂的温度实际上将对冷冻室产生加热作用,或至少是不能使其充分制冷。但无论如何如前所述采用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甚至在系统初始运行阶段,其制冷剂适于为冷藏室制冷,这样在制冷系统达到稳态之前能量就不致于浪费掉。同时在本发明中由于冷冻室与冷藏室的蒸发器是相串联的,在制冷循环的开始阶段制冷剂处于过渡状态下时,冷藏室的风扇工作。在对冷藏室制冷完成之后,制冷剂已经或接近达到稳态,此时冷冻室的风扇12开始运转而冷藏室的风扇14则被关断,进行对冷冻室制冷。
这里以制冷剂R12的典型温度与压力为例对该系统的运行作一个介绍。应当指出本系统同样可以使用其他制冷剂,而且可以设计和运行在不同的压力/温度范围,当冷冻室和冷藏室均工作在所需的温度时,系统将停机,此时蒸发器的风扇和压缩机均停止运转。由于毛细管(或膨胀阀)22的作用位于毛细管下游和压缩机上游之间的系统部分属于低压侧或称负压侧,而其他部分则属于高压侧。当系统停机时,负压侧或低压侧的压力大约为30磅/平方英寸,当冷藏室中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或温度控制器将发出信号通知需要进行制冷。虽然在30磅/平方英寸压力下制冷剂的温度不适于为冷冻室制冷,但在本发明中在压缩机开始运行的初始阶段即对冷藏室8进行制冷。这样在收到需要制冷的信号后的初始阶段,冷冻室的风扇仍然静止,而冷藏的风扇14开始运转。
在初始运行阶段流出冷冻室蒸发器2的制冷剂为气、液两种状态的混合流体,其中蒸汽约占20%,而压力为30磅/平方英寸,当制冷剂流经冷藏室时即被气化,而风扇14所吹的空气通过蒸发器6时即被冷却,从而对冷藏室制冷。制冷剂在流出蒸发器6时已成为气态,在经过热交换器16时被进一步加热。而在流经压缩机18后制冷剂就处于高压高温(约为140°—180°F)的状态。当制冷剂流经冷凝器20时,由于自然对流或在有风扇时强迫对流的热传导作用下热量被吸收。在流出冷凝器后,制冷剂的压力不变,但已完全被液化,其温度大约为90°F(或比环境温度高10°F)。制冷剂然后再次流经热交换器16,此时该交换器将制冷剂冷却到比室温低20°—30°F。
其后制冷剂将流经毛细管22,毛细管的作用是确保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处于适合高效制冷的状态。但当压缩机18开始运转时低压侧或负压侧的压力大约为30磅/平方英寸,此时流入毛细管的制冷剂多于流出毛细管的制冷剂,从而使得低压侧的压力不会瞬间下降,而是从初始的不适于对冷冻室作有效制冷的30磅/平方英寸逐渐下降。过了一段时间后系统达到稳态,低压侧的压力将大约为10—20磅/平方英寸。此时假如冷藏室已经得到充分制冷,风扇14将停转,而冷冻室的风扇12开始运转,对冷冻室进行制冷。
从上述说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制冷系统,该系统中冷藏室与冷冻室的蒸发器工作在串联状态,其中冷藏室的蒸发器和风扇在制冷循环的初始阶段工作,其后当系统达到或接近稳态时,冷冻室的风扇/蒸发器开始工作。利用R12作为制冷剂的试验表明与标准的单级系统相比,本发明可以节能10—20%。
一般情况下冷藏室蒸发器不论在热交换面积还是在内部的容积上均比冷冻室蒸发器要大。这通常是取决于冷藏室与冷冻室的相对大小,因为冷藏室的容积一般均大于冷冻室。不仅如此,较小的冷冻室蒸发器有利于使得在对冷藏室制冷时,处于过渡状态中较热的制冷剂流经冷冻室蒸发器时的自然对流或自由对流过程最小化。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具有一个有效而且高效率的除霜循环。在除霜的过程中压缩机18和冷冻室风扇12停转,冷藏室蒸发器风扇14运转。同时旁通阀门30打开,此时冷冻室蒸发器的进口与冷藏室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由于风扇14的运转,冷藏室的热量被传递到冷藏室蒸发器,从而使得有可能聚集在两个蒸发器上的霜被融化。虽然这时压缩机停止转动,制冷剂仍然由于其在冷藏蒸发器6中被加热气化及而后在冷冻室蒸发器2中的冷凝而流动。因此在除霜过程中,由于冷藏室蒸发器6中制冷剂的被加热和气化产生了热虹吸效应。制冷剂的蒸汽通过旁通管道24进入冷冻室蒸发器并引起该蒸发器的除霜与化冰。当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冻室蒸发器2时,液态的制冷剂将同时由冷冻室蒸发器经管道10流入冷藏室蒸发器6。假如冷冻室和冷藏室的位置不同,制冷剂也可能以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流动,既蒸气流经管道10而液体流经旁通管道24进入冷藏室蒸发器6。应当注意上述旁通管道24和阀门30是选件,实际上蒸发器2和6之间气体与液体的对流也可以在同一管道10中进行。但是为了更有效地除霜,在系统没有旁通管道的情况下,建议管道10采用较大的直径以保证液体(从蒸发器2到蒸发器6)和蒸汽(从蒸发器6到蒸发器2)的对流能在管道10中进行。
本发明中除霜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借助一个独立的加热器来进行除霜和化冰,这导致较之通常的除霜系统节能约5%,特别是借助于在蒸发器间加装旁通管道和阀门,制冷剂可以利用热虹吸效应在除霜过程中自行循环。该除霜方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可在除霜过程中仍冷冻室中维持较低的温度。常规的除霜方法,冷冻室的温度在除霜过程中往往升高,甚至有时高于冰点从而使得如冰淇淋等物品变软甚至融化。而采用本发明的除霜系统由于是借助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来进行除霜,从而使冷冻室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
现在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图2中与图1实施例相同的单元均以带撇号的数字标法,而对其的说明则被略去。图2所示的系统与图1的系统基本相同,采用一对相串联的蒸发器分别对冷冻室和冷藏室4′,8′进行制冷。但在图2的结构中冷藏室采用了一个中间冷却式蒸发器26。该中间冷却式蒸发器26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流量控制,使得毛细管22′下游侧的蒸汽质量(quality)降到约为冷藏室中采用标准蒸发器的蒸汽质量的一半(既此实施例中毛细管22′下游蒸汽的百分比约为图1实施例中蒸汽百分比的一半)。除了流量控制得到改善之外,利用中间冷却式蒸发器对制冷剂作预冷却也导致进一步的节能。与图1实施例中可以把毛细管22装入热交换器16中的结构不同,毛细管22′必须如图2所示装在中间冷却蒸发器26的下游。在其他方面图2所示的系统与图1的系统工作原理相同。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作为选件的旁通管道24′和旁通阀门30可以用来改进除霜过程。
图3是图2实施例中中间冷却式蒸发器26的放大了的视图。如图3所示,由热交换器16′流出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26,且流经内管29。液态制冷剂流经内管后由31处流出,然后流向毛细管22′。内管装在导管或称外管33中,由冷冻室蒸发器流出的气液两态的制冷剂在10′处进入外管33。由于该制冷剂被用来对冷藏室8′制冷,故蒸发后的制冷剂将在28′处以气态流出外管33。上述中间冷却器的结构使得流出冷冻室蒸发器2′的气液两态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16后不仅用来为冷藏室8′制冷,并且使流出热交换器16的液态制冷剂进一步的冷却。从而使进入毛细管22′的制冷剂受到进一步的冷却上述措施使得流出毛细管的气态制冷剂为低品质(quility)的,从而改善了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和制冷系统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图。当控制器1接收到安装在冷藏室的传感器或温度控制器7的表示需要制冷的信号后,即在冷冻室蒸发器风扇停转的条件下打开冷藏室蒸发器风扇14。控制器确保风扇12与14相继运转,而不会同时作用,既在任何时刻仅一个风扇作用。因此在制冷循环中控制器的动作如同一个两位开关。当然也可用由控制器操作的独立的两位开关来控制风扇的运行。作为对冷藏室温度控制器7所给的需要制冷的信号的响应,控制器1同时起动压缩机18和冷凝器的风扇21(假定该冷凝器附有风扇的话)。当根据温度控制器发出的信号或经过一定的延时确定冷藏室已被充分制冷后,冷藏室的风扇14被关断,而冷冻室的风扇被打开,从而开始对冷冻室进行制冷,直至确定冷冻室被充分制冷,此时冷冻室风扇,压缩机和冷凝器风扇(假如备有的话)被关断。既冷藏室的制冷是在压缩机刚开始工作的阶段,此时流经蒸发器的制冷剂处于过渡状态,而冷冻室的制冷则是在冷藏室的制冷完成之后,此时制冷剂也达到更有利于对冷冻室进行制冷的状态。
在除霜过程中,压缩机和冷冻室蒸发器风扇被关断,而冷藏室蒸发器风扇14被打开,而且旁通阀门30(假定装有的话)被打开。除霜循环可以周期性地进行,也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假如在夜间此时冰箱通常被关闭时)进行,或者也可用传感器或逻辑装置发出的需要除霜的信号来控制。
在冷冻室温度控制器发出需要制冷的信号,但冷藏室温度控制器并没有发出需要制冷的信号时,系统仍可按上述流程运转,既在开始时对冷藏室制冷,然后转向对冷冻室制冷。但也可以加装一条独立的通道,仅用于对冷冻室的制冷,如可能,在压缩机工作之后而在冷冻室蒸发器风扇12起动之前的一段时间中作用。
从上面介绍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而又高效率的制冷系统,它特别适用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在不同温度的制冷室的系统。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个可靠和高效率的除霜方法,它不需要利用附加的加热器来对热交换器和每个制冷室中的蒸发器上聚集的冰进行除霜与融化。
显然根据上述说明可以对本发明作出许多改进与变化。因此十分明显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可能有不同于此处实施例所述的形式。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用于冷却至少两个室的制冷系统,它包括:
一个压缩机;
一个冷凝器;
一个待冷却的第一室,上述的第一室包括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与之组合的第一风扇;
一个待冷却的第二室,包括第二热交换器和与之组合的第二风扇,其中第一室保持在比第二室更低的温度;
一个控制系统,用于对压缩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进行控制,当收到上述第一和第二室之一需要制冷的信号后,控制系统使第二风扇和压缩机接通,而当上述第二室完成冷却时,控制系统将切断第二风扇而接通第一风扇来以便冷却第一室。
其中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串联布置,第一和第二两个热交换器中一个安装于另一个的上游,使流出所述一个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直接和全部流入所述另一个热交换器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包括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蒸发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室中各装有第一和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以向控制系统送出信号以便将第一和第二室的温度保持在所定的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控制器被调整得使第一室的温度比第二室的温度低。
4.一种用于冷却至少两个室的制冷系统,它包括:
一个压缩机;
一个冷凝器;
一个待冷却的第一室,上述的第一室包括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与之组合的一个第一风扇;
一个待冷却的第二室,包括第二热交换器和一个与之组合的第二风扇,其中第一室的温度被控制得低于第二室的温度;
一个用于对压缩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进行控制的控制系统,上述控制系统当接到第一和第二室之一需要制冷的信号后,即接通第二风扇和压缩机,而当第二室的冷却完成后,控制器将切断第二风扇并接通第一风扇以冷却第一室;
其中在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的进口与第二热交换器制冷剂的出口之间装有旁通管道,在旁通管道上装有阀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除霜过程中,控制系统打开上述阀门,并在保持第一风扇和压缩机关断的条件下接通第二风扇。
6.一种用于冷却至少两个室的制冷系统,它包括:
一个压缩机;
一个冷凝器;
一个待冷却的第一室,上述第一室包括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与之相组合的第一风扇;
一个待冷却的第二室,包括一个第二热交换器及与之组合的第二风扇,其中第一室被保持在较第二室低的温度;
一个控制系统,用于对压缩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进行控制,上述控制系统在收到第一和第二制冷室之一需要冷却的信号后即接通压缩机和第二风扇,而在第二室完成冷却之后,控制系统即将第二风扇关断,并接通第一风扇以冷却第一室。
其中上述第二热交换器是一个中间冷却蒸发器,该中间冷却蒸发器包括一个第一导管用以接收由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上述第一导管接在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的进口,该中间冷却蒸发器还包括一个接于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出口的第二导管,用来接收由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出口流出的气液两态制冷剂,上述第二导管中的气液两态的制冷剂被用来对上述第一导管中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冷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进口与中间冷却蒸发器第一导管之间的膨胀阀或毛细管。
8.一种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室制冷并使其维持在不同温度,使第一室的温度低于第二室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对第一室制冷的一个第一蒸发器和一个第一风扇;
提供为第二室制冷的一个第二蒸发器和一个第二风扇;
在接收到上述第一和第二制冷室中至少一个需要制冷的信号后起动制冷循环,其中在制冷循环的起始阶段,第二风扇即开始运转而第一风扇停转,其后第二风扇被关断,而第一风扇运转;
该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相串联,而将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中的一个置于另一个的上游,并包括使流经所述一个蒸发器中的全部制冷剂流入所述另一个蒸发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冷循环的初始阶段起动压缩机,而在压缩机工作的初始阶段起动第二风扇,在第二风扇工作期间,通过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处于过渡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制冷剂处于稳态时使第一风扇运转。
10.一种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室制冷并使其维持在不同温度,使第一室的温度比第二室温度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对第一室制冷的一个第一蒸发器和一个第一风扇;
提供为第二室制冷的一个第二蒸发器和一个第二风扇;
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中至少一个需要制冷的信号后起动制冷循环,其中第二风扇在制冷循环的开始阶段即开始运转,而此时第一风扇停转,其后第二风扇被关断而第一风扇运转。
该方法还包括将上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与第二蒸发器制冷剂出口相连的旁通管道,在上述旁通管道上装有一个阀门,该方法还包括在制冷过程中使该阀门保持关闭,而在除霜过程中使其打开。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除霜过程中第二风扇运转而第一风扇和压缩机则停止运转。
12.一种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室制冷并使其维持在不同温度,使第一室的温度低于第二室的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对第一室制冷的一个第一蒸发器和一个第一风扇;
提供为第二室制冷的一个第二蒸发器和一个第二风扇;
当接收到上述第一室和第二室中至少一个需要制冷的信号后,即起动制冷循环,其中第二风扇在制冷循环的开始阶段即运转,而第一风扇此时保持停转,其后将第二风扇关断而使第一风扇运转。
本方法还包括以一个中间冷却蒸发器作为第二蒸发器且利用上述中间冷却蒸发器对制冷剂在进入第一蒸发器之前进行冷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连接中间冷却蒸发器和第一蒸发器的导管设置膨胀阀和毛细管中的至少一个。
14.一种制冷系统,它包括:
一个第一蒸发器;
一个与上述第一蒸发器相串联的第二蒸发器;
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组合的第一和第二风扇;
一个连接于上述第一和第二风扇的两位开关,保证任何时候仅有一台风扇工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接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这样第一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直接和全部流入第二蒸发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室,其中第一蒸发器对第一制冷室制冷,第二蒸发器对第二制冷室制冷,上述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以对上述两位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在制冷循环中开始阶段第二风扇运行而在其后第一风扇运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也控制压缩机的运转,在制冷循环的初始阶段上述控制器起动压缩机,而在压缩机工作的初始阶段第二风扇工作,上述控制器还对除霜循环进行控制,控制器在除霜过程中保持压缩机和第一风扇停转,而使第二风扇运转进行除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接于第一蒸发器进口与第二蒸发器出口的旁通管道,该旁通管道中装有一个阀门,在除霜过程中控制器将上述阀门打开。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冷却至少两个室的制冷系统,它包括:
一个压缩机;
一个冷凝器;
一个待冷却的第一室,上述的第一室包括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与之相组合的第一风扇;
一个待冷却的第二室,包括第二热交换器和与之相组合的第二风扇,其中上述的第一室的工作温度低于第二室的工作温度;
一个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缩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上述的控制系统在接到第一和第二室之一需要制冷的信号后即起动第二风扇和压缩机,而当上述第二室的制冷完成后,控制系统将关闭第二风扇并起动第一风扇以对第一室制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串联布置,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中的一个热交换器安装于另一个热交换器的上游,而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这种互连的结构使得流出热交换器之一的制冷剂直接和全部流入所述另一个热交换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具有各自的第一和第二蒸发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室中分别装有第一和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为上述控制系统提供信号以便将第一和第二室的温度维持在所定的范围之中,其中第一温度控制器被调整得使第一室所维持的温度比第二室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的进口和第二热交换器制冷剂出口之间安装有旁通管道,在上述旁通管道中装有一旁通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除霜过程中,上述的控制系统打开上述的阀门,所述控制系统进而接通第二风扇,同时在上述除霜过程中保持第一风扇和压缩机的关闭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热交换器为一个中间冷却蒸发器,上述中间冷却蒸发器包括一个第一导管,用以接收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上述第一导管与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入口相连,中间冷却蒸发器还包括一个接于第一热交换器制冷剂出口的第二导管从接受由第一热交换器流出的气液两态的制冷剂,利用第二导管中的气液两态的制冷剂对第一导管中的液态制冷剂制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安装于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进口与中间冷却蒸发器的第一导管之间的膨胀阀或毛细管。
9.一种用于对第一和第二室制冷以便将第一和第二两个室保持在不同温度,而且使第一室保持在较上述第二室更低的温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对第一室制冷的一个第一蒸发器和一个第一风扇;
提供为第二室制冷的一个第二蒸发器和一个第二风扇;
当确定第一和第二室中至少有一个需要制冷时,起动制冷循环,其中第二风扇在制冷循环的初始阶段工作,而第一风扇停转,然后关断上述第二风扇并接通第一风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的开始阶段,使压缩机运转,从而在压缩机的初始运转阶段时第二风扇工作,在第二风扇工作时流经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处于过渡状态,而在第一风扇工作时,制冷剂则处于稳态。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串联设置第一和第二两个蒸发器,使第一和第二蒸发器中的一个安于另一个的上游,使所述一个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全部流入所述另一个蒸发器中。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间设置一个旁通管道,在上述旁通管道上设置一阀门,该方法包括在制冷过程中使上述阀门保持关闭状态,而在除霜过程中打开所述阀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除霜过程中接通第二风扇,而使第一风扇与压缩机保持关闭。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个中间冷却蒸发器作为第二蒸发器,并在制冷剂流入上述第一蒸发器之前利用上述中间冷却蒸发器冷却制冷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上述中间冷却蒸发器与上述第一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导管,设置膨胀阀和毛细管中的至少一个。
16.一种包括如下部分的制冷系统:
一个第一蒸发器;
一个与上述第一蒸发器相串联的第二蒸发器;
分别与第一和第二蒸发器相组合的第一和第二风扇;
一个连接于上述第一和第二风扇的两位开关,确保在任何时刻上述风扇中仅一个可以运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蒸发器的出口接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从而使流出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将直接和全部地流入第二蒸发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和第二室,上述第一蒸发器用于对第一室制冷,而第二蒸发器用于对第二室制冷,上述系统还包括控制上述两位开关的控制器,从而使在一个制冷循环中第二风扇在初始时间工作,然后第一风扇再工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器也控制压缩机的工作,控制器接通所述压缩机以开始制冷循环,而在压缩机的初始工作阶段时使第二风扇运转,控制器也控制除霜过程,在该过程中控制器将保持压缩机和第一风扇处于关的状态而接通第二风扇进行除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出口间装有一个旁通管道,上述旁通管道包括一个安装其上的阀门,在除霜过程中控制器将上述阀门打开。
CN94194117A 1993-11-12 1994-11-14 串联式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347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996 1993-11-12
US08/150,996 US5406805A (en) 1993-11-12 1993-11-12 Tandem refriger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7A true CN1134747A (zh) 1996-10-30

Family

ID=2253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94117A Pending CN1134747A (zh) 1993-11-12 1994-11-14 串联式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5406805A (zh)
EP (1) EP0728283A4 (zh)
JP (1) JP3185888B2 (zh)
KR (1) KR100230170B1 (zh)
CN (1) CN1134747A (zh)
AU (1) AU699381B2 (zh)
BR (1) BR9408046A (zh)
CA (1) CA2174949A1 (zh)
WO (1) WO199501351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2406B (zh) * 2006-08-11 2010-05-12 上海海事大学 热湿分别处理的小型中央空调机组
CN101263346B (zh) * 2005-08-02 2010-06-02 索拉克伊私人有限公司 热泵和加热流体的方法
CN101865574A (zh) * 2010-06-21 2010-10-20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06352573A (zh) * 2016-08-26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直接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257905A (zh) * 2015-01-05 2017-10-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CN108507265A (zh) * 2018-03-05 2018-09-0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风冷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0030754A (zh) * 2019-03-20 2019-07-19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提高多通道蒸发器入口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制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07209B2 (en) * 1994-11-11 1999-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having high efficiency multi-evaporator cycle (H.M. cy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0393776B1 (ko) * 1995-11-14 2003-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두개의증발기를가지는냉동사이클장치
KR0170878B1 (ko) * 1995-11-23 1999-03-20 윤종용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제어방법
US6286326B1 (en) 1998-05-27 2001-09-11 Worksmart Energy Enterprise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 refrigerator with two evaporating temperatures
KR100297026B1 (ko) * 1998-08-17 2001-10-26 윤종용 냉장고용냉동사이클장치
KR100549063B1 (ko) 1998-12-01 2006-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000055341A (ko) 1999-02-05 2000-09-05 윤종용 인터쿨러 냉장고의 제어방법
JP2003505011A (ja) * 1999-05-20 2003-02-12 スペシャルティ イクィップメント コンパニ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半冷凍食品ディスペンシング機械の弁およびドアアセンブリ
US6272867B1 (en) 1999-09-22 2001-08-14 The Coca-Cola Company Apparatus using stirling cooler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US6532749B2 (en) 1999-09-22 2003-03-18 The Coca-Cola Company Stirling-based heating and cooling device
US6266963B1 (en) 1999-10-05 2001-07-31 The Coca-Cola Company Apparatus using stirling cooler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TW507061B (en) * 2000-05-22 2002-10-21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rp Refrigerator
US6266968B1 (en) * 2000-07-14 2001-07-31 Robert Walter Redlich Multiple evaporator refrigerator with expansion valve
DE60028837T2 (de) 2000-11-03 2007-01-18 Arcelik A.S., Tuzla Abtauverfahren für kühlschrank
JP3576092B2 (ja) * 2000-11-10 2004-10-13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US6581389B2 (en) 2001-03-21 2003-06-24 The Coca-Cola Company Merchandiser using slide-out stirling refrigeration deck
US6550255B2 (en) 2001-03-21 2003-04-22 The Coca-Cola Company Stirling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 thermosiphon heat exchanger
US6938432B2 (en) * 2002-01-10 2005-09-06 Espec Corp. Cooling apparatus and a thermostat with the apparatus installed therein
US6694765B1 (en) * 2002-07-30 2004-02-2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air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US7726141B2 (en) * 2002-12-24 2010-06-0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the same
US6772601B1 (en) 2003-03-12 2004-08-10 Maytag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refrigerated compartment
SE0301938D0 (sv) * 2003-07-01 2003-07-01 Dometic Appliances Ab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US20050011222A1 (en) * 2003-07-15 2005-01-20 Dometic Appliances Ab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er
US7062936B2 (en) * 2003-11-21 2006-06-20 U-Line Corporation Clear ice making refrigerator
ATE434745T1 (de) * 2004-08-18 2009-07-15 Arcelik As Kühlvorrichtung
KR100560561B1 (ko) * 2004-09-17 2006-03-14 주식회사 헬쯔테크 연속 운전식 쇼케이스
KR100688166B1 (ko) * 2004-12-10 200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0726456B1 (ko) * 2005-09-24 2007-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7610773B2 (en) * 2006-12-14 2009-11-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ce 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127873B2 (en) * 2006-12-14 2015-09-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mpartment and method for a refrigerator
DE102007035110A1 (de) * 2007-07-20 2009-01-22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an Buren Klimaanlage für Kraft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ihrem Betrieb
KR101339519B1 (ko) * 2007-07-31 2013-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도어에 제빙실의 냉동 시스템이 설치된 냉장고
KR100885583B1 (ko) * 2007-08-24 2009-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ITMI20072106A1 (it) * 2007-10-31 2009-05-01 Bravo Spa Impianto frigorifero
US8806886B2 (en) * 2007-12-20 2014-08-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emperature controlled devices
US8099975B2 (en) * 2007-12-31 2012-01-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cemaker for a refrigerator
US8794026B2 (en) * 2008-04-18 2014-08-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Secondary 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refrigerator
US20090288445A1 (en) * 2008-05-21 2009-11-26 Sanjay Anikhindi Modular househol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375734B2 (en) * 2009-02-27 2013-02-19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Fresh food ice maker control
KR101666428B1 (ko) * 2009-12-22 2016-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제어방법
US20110146311A1 (en) * 2009-12-23 2011-06-23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lative humidity in a container
US8408016B2 (en) 2010-04-27 2013-04-02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Inc. Ice maker with rotating ice mold and counter-rotating ejection assembly
US9285153B2 (en) 2011-10-19 2016-03-15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High performance refrigerator having passive sublimation defrost of evaporator
US9310121B2 (en) 2011-10-19 2016-04-12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High performance refrigerator having sacrificial evaporator
KR101861832B1 (ko) 2011-11-04 2018-05-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공간부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KR20130050700A (ko) * 2011-11-08 2013-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공비 혼합냉매를 이용한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30291555A1 (en) 2012-05-07 2013-11-07 Phononic Devices, Inc.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trol scheme for high efficiency performance
US8893513B2 (en) 2012-05-07 2014-11-25 Phononic Device, Inc. Thermoelectric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 including protective heat spreading lid and optimal thermal interface resistance
CN102829572B (zh) * 2012-09-06 2015-05-27 苏州贝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节能型超低温保存箱
WO2014049717A1 (ja) * 2012-09-26 2014-04-03 ジャパン サイエンス アンド テクノロジー トレーディ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機能性連続急速冷凍装置
TW201418648A (zh) * 2012-11-14 2014-05-16 hui-jun Chen 利用自然循環之熱驅動除霜裝置
JP6302264B2 (ja) * 2013-08-28 2018-03-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および原子力設備
US9441866B2 (en) * 2013-09-04 2016-09-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riable expansion device with thermal choking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O2016004349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Ricotta Gesualdo Evaporator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9593871B2 (en) 2014-07-21 2017-03-14 Phononic Devic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 thermoelectric module to increase efficiency
US10458683B2 (en) 2014-07-21 2019-10-29 Phonon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heat rejection limitations of a thermoelectric module
KR102359300B1 (ko) * 2015-07-28 2022-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70319005A1 (en) 2016-05-03 2017-11-09 FBW,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rewing and cooling a beverage
US10712074B2 (en) * 2017-06-30 2020-07-14 Midea Group Co., Ltd. Refrigerator with tandem evaporators
CN107726711B (zh) * 2017-09-13 2020-03-31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与冰箱
US10718558B2 (en) 2017-12-11 2020-07-21 Global Cooling, Inc. Independent auxiliary thermosiphon for inexpensively extending active cooling to additional freezer interior walls
US11473830B2 (en) 2018-03-09 2022-10-18 Electrolux Do Brasil S.A. Adaptive defrost activation method
WO2020045868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frigerator
US11885544B2 (en) 2019-12-04 2024-01-30 Whirlpool Corporation Adjustable cooling system
KR20230010381A (ko) * 2021-07-12 2023-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11970048B2 (en) * 2021-08-20 2024-04-30 Thermo King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frosting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evaporator
CN114294850B (zh) * 2021-12-24 2023-09-29 黄石东贝制冷有限公司 一种冰淇淋机的自动分流系统、自动分流方法及冰淇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7511A (en) * 1956-04-02 1960-05-24 Gen Motors Corp Multiple temperature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DE1147607B (de) * 1959-04-06 1963-04-25 Gen Motors Corp Haushaltskuehlschrank
US3004401A (en) * 1960-07-08 1961-10-17 Gen Motors Corp Forced air cooled refrigerator
US3359751A (en) * 1966-10-14 1967-12-26 Admiral Corp Two temperature refrigerator
US3786648A (en) * 1973-03-05 1974-01-22 Gen Electric Cool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evaporators
DE2507706C2 (de) * 1975-02-22 1982-04-01 Bosch-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7000 Stuttgart Kühlmöbel, insbesondere Zweitemperaturen-Kühlschrank
US4240263A (en) * 1979-05-03 1980-12-23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439998A (en) * 1980-09-04 1984-04-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temperature of a two-evapora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US4416119A (en) * 1982-01-08 1983-11-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riable capacity binary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4577468A (en) * 1985-01-04 1986-03-25 Nunn Jr John O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pre-cooler
US4910972A (en) * 1988-12-23 1990-03-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or system with dual evaporators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US5150583A (en) * 1989-01-03 1992-09-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US5056328A (en) * 1989-01-03 1991-10-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US5109678A (en) * 1989-01-03 1992-05-0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US4966010A (en) * 1989-01-03 1990-10-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dual evaporator, dual fan refrigerator with independent temperature controls
US4936113A (en) * 1989-02-03 1990-06-26 Nivens Jerry W Thermal inter-cooler
US4918942A (en) * 1989-10-11 1990-04-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ual evaporators and suction line heating
US5157943A (en) * 1990-11-09 1992-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capillary tube/suction line heat transfer
US5134859A (en) * 1991-03-29 1992-08-0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xcess refrigerant accumulator for multievaporator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US5103650A (en) * 1991-03-29 1992-04-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systems with multiple evaporators
US5243837A (en) * 1992-03-06 1993-09-14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ubcooling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cycl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346B (zh) * 2005-08-02 2010-06-02 索拉克伊私人有限公司 热泵和加热流体的方法
CN101122406B (zh) * 2006-08-11 2010-05-12 上海海事大学 热湿分别处理的小型中央空调机组
CN101865574A (zh) * 2010-06-21 2010-10-20 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
US9752833B2 (en) 2010-06-21 2017-09-05 Sanhua (Hangzhou)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 Co., Ltd Heat exchanger
CN107257905A (zh) * 2015-01-05 2017-10-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US11029072B2 (en) 2015-01-05 2021-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oling device
CN106352573A (zh) * 2016-08-26 2017-01-25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直接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507265A (zh) * 2018-03-05 2018-09-07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风冷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8507265B (zh) * 2018-03-05 2020-09-0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风冷组件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10030754A (zh) * 2019-03-20 2019-07-19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提高多通道蒸发器入口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5013510A1 (en) 1995-05-18
JP3185888B2 (ja) 2001-07-11
JPH09509732A (ja) 1997-09-30
AU699381B2 (en) 1998-12-03
EP0728283A1 (en) 1996-08-28
KR100230170B1 (ko) 1999-11-15
CA2174949A1 (en) 1995-05-18
EP0728283A4 (en) 2000-05-31
US5406805A (en) 1995-04-18
BR9408046A (pt) 1996-12-24
AU1050195A (en) 1995-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47A (zh) 串联式制冷系统
CN101910770B (zh) 运输制冷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04813119B (zh) 冻结蒸发器盘管检测以及除霜起始
CA2434422C (en) High-speed defrost refrigeration system
EP1394481B1 (en) Refrigerator
WO1995013510A9 (en) Tandem refrigeration system
US6089033A (en) High-speed evaporator defrost system
JPH079929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65734C (zh) 商用制冷系统的运行方法
KR20160118748A (ko) 증발기 입출구 온도차에 의한 제상주기 결정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상시스템
CN107003050A (zh) 具有相变材料作为储热部的制冷装置
CN103471319B (zh) 冰箱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冰箱
KR102240394B1 (ko) 저온 냉동 창고의 냉장과 제상 동시 운전 시스템
CN201344688Y (zh) 自动除霜制冷装置
CN101685298B (zh) 冷却系统的控制装置
CN211424853U (zh) 运行状态可切换的多温区制冷系统
CN1217461A (zh) 冷冻机的快速除霜装置
JPH04288453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1397232A (zh) 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
CN111023692A (zh) 运行状态可切换的多温区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A2534513A1 (en) High-speed defrost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001153477A (ja) 冷凍装置
CA2453121C (en) High-speed defrost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002195734A (ja) 冷凍冷蔵庫
JPH04194564A (ja) 冷凍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