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5211A -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25211A CN113425211A CN202010208912.3A CN202010208912A CN113425211A CN 113425211 A CN113425211 A CN 113425211A CN 202010208912 A CN202010208912 A CN 202010208912A CN 113425211 A CN113425211 A CN 1134252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umidity
- air
- tank
- humidity sensor
- out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0018—Controlling processes, i.e. processes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the machi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A47L15/0021—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steps within the washing processe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from the detergent nature or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ckery
- A47L15/0034—Drying phases, including dripping-off pha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8—Drying arrang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A47L15/48—Drying arrangements
- A47L15/486—Blower arrang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401/00—Automatic detection in controlling methods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e.g.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sensors entered into controlling devices
- A47L2401/19—Air humidit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11—Air hea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501/00—Output in controlling method of 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i.e. quantities or components controlled, or actions performed by the controlling device executing the controlling method
- A47L2501/12—Air blower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壳体;槽,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湿度传感器(30),其设置在能够接触到槽内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湿度获取部,其基于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干燥控制部(60),其基于由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餐具等被干燥物干燥的干燥机、用于控制该干燥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一种被组装于整体厨房(system kitchen)的橱柜等的洗碗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一般的餐具清洗机向被收纳于内部的餐具等被清洗物喷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在清洗之后,通过使用风扇等对机内湿润的空气进行换气,来使被清洗物干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2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一般的餐具清洗机中,驱动风扇等来对被清洗物进行干燥,直到经过预先设定的干燥时间为止。因此,干燥明明还不充分就已经结束干燥,或者明明已经能够充分地干燥却持续运转到设定时间为止。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高干燥机的干燥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某个方式的干燥机具备:壳体;槽,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能够接触到槽内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湿度获取部,其基于由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干燥控制部,其基于由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具备:探测数据获取部,其从湿度传感器获取表示所探测到的湿度的数据,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接触到干燥机的槽的内部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其中,所述槽设置于所述干燥机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湿度获取部,其基于由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干燥控制部,其基于由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式是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湿度传感器获取表示所探测到的湿度的数据,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接触到干燥机的槽的内部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其中,所述槽设置于所述干燥机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基于由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基于获取到的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此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的组合、本发明的表述在方法、装置、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之间进行变换所得到的方式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是有效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干燥机的干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以及图1(c)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结构的图。
图2(a)和图2(b)是将排气口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示出使被清洗物干燥时的湿度的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4是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控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示出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排气口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示出使被清洗物干燥时的湿度的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控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排气口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将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排气口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截面的图。
图12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截面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截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餐具清洗干燥机;2:壳体;3:清洗槽;4:前盖;10:风扇;11:吸气口;12:吸气风路;13:导入口;14:加热器;20:导出口;21:排气流路;22:排气口;23:挡板;24:风扇;25:除湿部;30:湿度传感器;31:操作部;40:容器;41:开口;42:盖;50:控制装置;51:工序控制部;52:清洗控制部;53:控制部;60:干燥控制部;61:探测数据获取部;62:机外湿度获取部;63:槽内湿度获取部;64:风扇控制部;65:加热器控制部;66:挡板控制部;67:干燥结束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另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也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1]
图1(a)、图1(b)以及图1(c)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结构。图1(a)示出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正面,图1(b)示出拆下前盖4后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正面,图1(c)是图1(b)的A-A截面的立体图。
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壳体2和设置在壳体2的内部的清洗槽3。清洗槽3被拉出轨道等单元(未图示)支承为能够从壳体2的前方开口部沿前后方向拉出。清洗槽3在上方具有开口部,能够从开口部取出放入餐具等被清洗物。
在清洗槽3的近前侧的侧面设置有吸气部、排气部以及控制装置50等,其中,该吸气部用于在使被清洗物干燥时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吸入到清洗槽3的内部,该排气部用于将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该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的清洗、干燥等动作。
吸气部包括风扇10、吸气口11、吸气风路12、导入口13以及加热器14。风扇10被驱动,以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从吸气口11吸入并导入到清洗槽3的内部。从吸气口11吸入的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在吸气风路12中被加热器14加热后从导入口13导入到清洗槽3的内部。由于向清洗槽3内导入湿度比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的湿度低的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因此能够促进对被清洗物的干燥。另外,由于在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导入到清洗槽3内,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对被清洗物的干燥。
排气部包括导出口20、排气流路21以及排气口22。导出口20设置在清洗槽3的下方。排气口22设置在清洗槽3的上方。排气流路21沿着大致铅直方向设置。从导出口20导出到排气流路21的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的温度高于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因此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由于烟囱效应而在排气流路21内上升,并被从排气口22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由此,能够促进向清洗槽3内吸气。另外,由于将含有大量水蒸气的清洗槽3内的空气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因此能够促进对被清洗物的干燥。此外,也可以是,导出口20设置在清洗槽3的上方,排气口22设置在清洗槽3的下方。
在排气口22附近的排气流路21内设置湿度传感器30。如后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基于由1个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的湿度(机外湿度)和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的湿度(槽内湿度)这双方。由此,能够抑制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制造成本并且提高干燥效率。
在清洗工序中,使用者将清洗槽3从壳体2向前方拉出,并将被清洗物载置于清洗槽3内。使用者向清洗槽3内投入洗涤剂,将清洗槽3收纳于壳体2后开始进行清洗。控制装置5经由供水阀从外部向清洗槽3内供给水或热水,一边通过清洗泵使清洗水循环一边对被清洗物进行清洗。当经过了所设定的清洗时间时,控制装置50结束清洗工序,转移到冲洗工序。
在冲洗工序中,控制装置50经由供水阀从外部向清洗槽3内供给水或热水,来对被清洗物进行冲洗。当经过所设定的冲洗时间时,控制装置50结束冲洗工序,转移到干燥工序。为了提高被清洗物的表面的亲水性来促进所附着的水滴的蒸发,控制装置50也可以向冲洗水中注入冲洗剂(干燥完成剂)。
在干燥工序中,控制装置50驱动风扇10,来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清洗槽3内。含有在清洗槽3内蒸发出的水蒸气的空气被从排气口22排出。在干燥工序中,控制装置50基于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来计算出机外湿度和槽内湿度,基于计算出的机外湿度和槽内湿度来对干燥进行控制。控制装置50基于机外湿度和槽内湿度来控制加热器14的输出、风扇10的转速等。另外,控制装置50基于机外湿度和槽内湿度来判定干燥工序的结束。
图2(a)和图2(b)是将排气口22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在排气口22的附近的排气流路21设置挡板23,在挡板23与排气口22之间设置湿度传感器30。挡板23作为用于切换向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流入的空气的切换部的一例即开闭部发挥功能。
如图2(a)所示,在挡板23关闭时,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不流入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因此湿度传感器30接触到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因而,能够将此时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机外湿度。为了湿度传感器30更精确地探测到机外湿度,湿度传感器30优选设置于排气口22的附近。
如图2(b)所示,在挡板23打开时,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流入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几乎不流入排气流路21内。因而,能够将此时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槽内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干燥工序中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清洗槽3的内部,因此槽内湿度为包含从壳体2的外部导入到清洗槽3内的空气和在清洗槽3内蒸发出的水蒸气的空气的湿度。在干燥工序中不向清洗槽3的内部导入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而使空气在壳体2的内部循环的情况下,槽内湿度为含有在清洗槽3内蒸发出的水蒸气的空气的湿度。
在干燥工序中,控制装置50将挡板23打开,一边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槽内湿度,一边将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从排气口22排出。在获取机外湿度时,控制装置50将挡板23关闭来进行阻断,使得避免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流入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将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设为机外湿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由于在湿度传感器30与清洗槽3之间设置挡板23,因此能够抑制在运转停止状态下由于在清洗槽3内、排气流路21内残留的水的蒸发而在湿度传感器30上产生凝露。另外,能够在清洗工序中抑制清洗水、洗涤剂的泡沫等附着于湿度传感器30。因而,能够长期维持湿度传感器30的探测精度。
图3示出使被清洗物干燥时的湿度的变化的例子。控制装置50在清洗工序开始之前或干燥工序开始之前,在将挡板23关闭的状态下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机外湿度。认为机外湿度在短期间内不会大幅地变化,因此可以直到运转结束为止使用在运转开始之前获取到的机外湿度。控制装置50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槽内湿度。当被清洗物完全干燥而成为在清洗槽3内没有残留水滴的状态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的槽内湿度为与机外湿度相同的值。在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控制装置50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在图3示出的例子中,在干燥工序中,槽内湿度逐渐下降,在时刻t1,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控制装置50在时刻t1以后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使风扇10和加热器14停止。
图4概要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功能结构。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湿度传感器30、操作部31以及控制装置50。控制装置50通过微型计算机、微型控制器、集成电路等硬件来实现。
控制装置50具备工序控制部51、清洗控制部52、冲洗控制部53以及干燥控制部60。这些结构在硬件上通过任意的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它LSI等实现,在软件上通过被下载到存储器中的程序等来实现,但是在此描述了通过它们之间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块。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的是,这些功能块能够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组合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实现。
工序控制部51控制由餐具清洗干燥机1执行的清洗、冲洗、干燥等工序。工序控制部51从设置于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壳体2的由按钮、开关等构成的操作部31接受由使用者发出的指示,按照指示对工序进行控制。工序控制部51既可以连续地执行清洗工序、冲洗工序以及干燥工序,也可以仅执行其中任一个工序,还可以以任意的顺序执行任意的2个以上的工序的组合。
清洗控制部52控制清洗工序。清洗控制部52在清洗工序中控制供水阀、清洗泵等要素。
冲洗控制部53控制冲洗工序。冲洗控制部53在冲洗工序中控制供水阀、清洗泵等要素。
干燥控制部60控制干燥工序。干燥控制部60具备探测数据获取部61、机外湿度获取部62、槽内湿度获取部63、风扇控制部64、加热器控制部65、挡板控制部66以及干燥结束判定部67。
探测数据获取部61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表示湿度的数据。
机外湿度获取部62基于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获取到的表示湿度的数据来获取机外湿度。机外湿度获取部62例如将在使餐具清洗干燥机1运转之前或者挡板23关闭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机外湿度。
槽内湿度获取部63基于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获取到的表示湿度的数据来获取槽内湿度。槽内湿度获取部63例如将在挡板23打开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槽内湿度。
风扇控制部64控制风扇10。风扇控制部64在干燥工序中驱动风扇10,来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输送到清洗槽3内。风扇控制部64也可以根据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来控制风扇10的转速。例如,在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时,可以使风扇10的转速比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的转速快。由此,能够提高干燥效率。
加热器控制部65控制加热器14。加热器控制部65在干燥工序中驱动加热器14,来对向清洗槽3内导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器控制部65也可以根据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来控制加热器14的输出。例如,在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为规定值以上时,可以使加热器14的输出比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的输出高。由此,能够提高干燥效率。
挡板控制部66为了切换与湿度传感器30接触的空气而控制挡板23的开闭。挡板控制部66可以通过风扇10的开启和关闭来将挡板23开闭。如上所述,在直到运转结束为止持续使用在清洗工序开始之前或干燥工序开始之前获取到的机外湿度的情况下,挡板控制部66在清洗工序开始之前或干燥工序开始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机外湿度时,使风扇10停止来关闭挡板23,在干燥工序中驱动风扇10来打开挡板23。在干燥工序中也获取机外湿度的情况下,挡板控制部66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10停止来关闭挡板23。在该情况下,挡板23构成为,在风扇10停止时,在由于烟囱效应而在排气流路21中上升的排气的压力下不打开,通过风扇10被驱动时的排气的压力而被打开。挡板23也可以通过电动机等驱动部而被开闭。在该情况下,挡板控制部66通过控制驱动部来将挡板23开闭。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风扇10。
干燥结束判定部67基于由机外湿度获取部62获取到的机外湿度和由槽内湿度获取部63获取到的槽内湿度,来判定干燥工序的结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参照图3所说明的那样,在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规定值可以设为能够由使用者设定。也可以根据被清洗物的种类、量、用途、外部气温等气象条件、季节、月日、时间等时期性的条件等来决定规定值。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控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机外湿度获取部62在干燥工序开始之前获取在通过挡板控制部66关闭了挡板23的状态下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来作为机外湿度(S10)。干燥控制部60使风扇控制部64和加热器控制部65驱动风扇10和加热器14,以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清洗槽3内,来使被清洗物干燥(S12)。干燥控制部60在经过所设定的最低干燥时间之前(S14的“否”)持续进行干燥(S12)。当经过了最低干燥时间时(S14的“是”),槽内湿度获取部63获取在通过挡板控制部66打开了挡板23的状态下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来作为槽内湿度(S16)。干燥结束判定部67计算由槽内湿度获取部63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由机外湿度获取部62获取到的机外湿度之差,若差为规定值以上(S18的“是”),则将干燥时间延长规定时间(S20),返回到S16。若差小于规定值(S18的“否”),则干燥结束判定部67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S2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排气流路21中设置挡板23的例子,但也可以代替挡板23或者除了挡板23以外,在排气流路21的、清洗槽3的内部与湿度传感器30之间的为止设置用于抑制向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流入的清洗槽3内的空气的流量的流入抑制部。流入抑制部既可以是设置在排气流路21内的分隔板等,也可以是设置于排气流路21的内表面的肋(日文:リブ)等。另外,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的排气流路21的内表面可以由管路阻力高的材质或形状形成。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将在利用流入抑制部抑制了向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流入的清洗槽3内的空气的流量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机外湿度,并且将在驱动风扇10使更多的清洗槽3内的空气流入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设为槽内湿度。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对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清洗槽3内的风扇10的开启关闭或旋转方向进行切换,来切换作为湿度传感器30探测湿度的对象的空气。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将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排气口22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也是在排气流路21的排气口22的附近的位置设置挡板23,在挡板23与排气口22之间设置湿度传感器30。
在风扇10向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的方向旋转时,从壳体2的外部导入的空气伴随着在清洗槽3的内部蒸发出的水分而从排气流路21排出。此时,如图6(a)所示,挡板23通过排气而被打开。此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是包含从壳体2的外部导入的空气和在清洗槽3内蒸发出的水蒸气的空气的湿度。
在风扇10停止时,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由于烟囱效应而被从排气流路21排出。此时,如图6(b)所示,挡板23根据由排气产生的风压与自重的关系而打开或关闭。从清洗槽3的内部向壳体2的外部排出的空气从吸气口11等流入清洗槽3的内部,但是相比于风扇10进行正向旋转时而言量较少,因此此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大致能够视为不包含机外湿度的槽内湿度。
在风扇10进行反向旋转时,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从排气口22流入排气流路21内。此时,如图6(c)所示,挡板23被关闭。此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到的湿度为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的湿度、即机外湿度。
通过在风扇10的以上3种状态中的任意的2种以上的状态之间切换风扇10,能够由1个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机外湿度和槽内湿度双方。
图7示出使被清洗物干燥时的湿度的变化的例子。控制装置50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10暂时停止,并确认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的湿度的变化。如上所述,在风扇10被驱动的期间,湿度传感器30探测机外湿度与槽内湿度之间的值,但当风扇10停止时,湿度传感器30探测槽内湿度。在清洗槽3内残留大量水分的状态下,槽内湿度高于机外湿度,因此当风扇10停止时,由湿度传感器30探测的湿度上升。在风扇10停止时的湿度与从风扇10停止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后的湿度之差、即风扇10停止之前与之后的湿度的上升量小于规定值时,控制装置50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在图7示出的例子中,风扇10停止时的湿度的上升量逐渐减少,在时刻t2,上升量小于规定值。控制装置50在时刻t2以后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使风扇10和加热器14停止。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控制方法的过程的流程图。干燥控制部60使风扇控制部64和加热器控制部65驱动风扇10和加热器14,以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导入到清洗槽3内,来使被清洗物干燥(S32)。干燥控制部60在经过所设定的最低干燥时间之前(S34的“否”)持续进行干燥(S32)。当经过了最低干燥时间时(S34的“是”),机外湿度获取部62获取在风扇10被驱动的状态下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来作为风扇停止时湿度Hi(S36)。风扇停止时湿度Hi是包含利用风扇10从壳体2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和清洗槽3内的空气的空气的湿度。风扇控制部64使风扇10停止规定时间(S38)。槽内湿度获取部63获取在风扇10停止的状态下由探测数据获取部61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来作为风扇停止后湿度He(S40)。风扇停止后湿度He是不包含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的清洗槽3内的空气的湿度。干燥结束判定部67计算风扇停止后湿度He与风扇停止时湿度Hi之差,若差为规定值以上(S42的“是”),则使干燥时间延长规定时间(S44),返回到S36。若差小于规定值(S42的“否”),则干燥结束判定部67判定为结束干燥工序(S4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挡板23不是作为用于切换向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流入的空气的切换部而设置的,而是为了抑制在湿度传感器30上产生凝露或附着清洗水等、或者为了防止从排气口22向排气流路21内落下异物等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也可以不设置挡板23。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排气部,该排气部具有用于将清洗槽3内的空气吸出到壳体2的外部的风扇。
图9是将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排气口22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在排气流路21的排气口22的附近的位置设置风扇24,在风扇24的内部设置湿度传感器30。挡板23既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湿度传感器30既可以设置在风扇24的周边,也可以设置在排气口22的外侧的壳体2等。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既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既可以是,将在干燥工序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用作机外湿度,在干燥工序中,在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10停止,当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除湿部,该除湿部与清洗槽3内连通,用于对清洗槽3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图10是将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排气口22附近进行了放大的局部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在排气流路21的排气口22的附近的位置设置除湿部25,在除湿部25的内部设置湿度传感器30。
除湿部25对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进行除湿。除湿部25既可以通过空冷或水冷等使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冷却并产生凝露,也可以通过沸石等多孔性的材料、氯化钙等具有潮解性的材料进行除湿。
湿度传感器30既可以设置在除湿部25的周边,也可以设置在排气口22的外侧的壳体2等。可以在除湿部25与排气口22之间设置用于将通过了除湿部25的空气吸出到壳体2的外部的风扇24。可以在吸气部设置用于将壳体2的外部的空气吸入到清洗槽3内的风扇10。挡板23既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既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既可以是,将在干燥工序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用作机外湿度,在干燥工序中,在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10停止,当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在吸气部或排气部设置风扇的情况下,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停止,当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容器,该容器与清洗槽3内连通,具有能够开闭的开口。
图11示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截面。在餐具清洗干燥机1中设置有容器40,该容器40与清洗槽3的内部连通,用于积存清洗槽3的内部的水分等。容器40具有能够通过盖42而开闭的开口41。湿度传感器30设置在开口41的上方且与壳体2的外部连通的位置。通过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盖42的开闭。
盖42作为用于切换向湿度传感器30的附近流入的空气的切换部而发挥功能。在盖42关闭时,湿度传感器30探测机外湿度。在盖42打开时,湿度传感器30探测槽内湿度。风扇10、风扇24、挡板23既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将在盖42关闭时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用作机外湿度,在干燥工序中,在盖42打开时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结束干燥工序。在吸气部或排气部设置风扇的情况下,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停止,在盖42被打开的状态下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
[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不具备排气部,在清洗工序和冲洗工序结束之后,打开清洗槽3的开口,使水蒸气从清洗槽3的开口向壳体2的外部排出,来使被清洗物干燥。
图12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截面的立体图。湿度传感器30设置于清洗槽3的上方的开口处。湿度传感器30也可以设置于清洗槽3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等、使清洗槽3的内部的空气向壳体2的外部流出的任意的位置。
在清洗槽3的开口关闭时,湿度传感器30探测机外湿度。在清洗槽3的开口打开时,湿度传感器30探测槽内湿度。风扇10、风扇24、挡板23既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将在清洗槽3的开口关闭时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用作机外湿度,在干燥工序中,在清洗槽3的开口打开时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情况下,结束干燥工序。在吸气部设置风扇10的情况下,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10停止,当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
[实施方式7]
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具备2个以上的湿度传感器30。
图13示出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的截面。湿度传感器30a设置于排气口22的附近或外部。湿度传感器30b设置于吸气口11的附近或外部。由湿度传感器30a探测槽内湿度,由湿度传感器30b探测机外湿度。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湿度传感器。风扇10、风扇24、挡板23既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在从湿度传感器30a获取到的槽内湿度与从湿度传感器30b获取到的机外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在吸气部或排气部设置风扇的情况下,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餐具清洗干燥机1也可以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控制方法对干燥工序进行控制。即,也可以是,在干燥工序中以规定的定时使风扇停止,当在停止之前从湿度传感器30a获取到的湿度与在停止之后从湿度传感器30a获取到的湿度之差小于规定值时,结束干燥工序。
以上,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为例示,在这些各构成要素、各处理过程的组合中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变形例,另外,这些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上方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3被设置成能够从在前方具有前方开口部的壳体2沿前后方向取出放入的例子,但在其它例子中,清洗槽3的开闭门也可以设置在清洗槽3的上方。在该情况下,清洗槽3既可以被设置成能够从壳体2沿前后方向取出放入,也可以被固定地收纳在壳体2的内部。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餐具清洗干燥机被收纳在厨房的内部的例子,但在其它例子中,餐具清洗干燥机也可以构成为独立的装置。
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对餐具进行清洗并干燥的餐具清洗干燥机的例子,但是还能够在用于对衣物等其它被干燥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中应用本发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在用于对餐具等被干燥物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中利用本发明。
Claims (16)
1.一种干燥机,具备:
壳体;
槽,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
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能够接触到所述槽内的空气、以及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
湿度获取部,其基于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
干燥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所述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切换部,该切换部用于切换向所述湿度传感器的附近流入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是设置在所述槽的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之间的流路中的开闭部,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比于所述开闭部而言靠外部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设置在用于从所述流路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排出空气的排气口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送风部,该送风部用于向所述流路输送空气,
所述开闭部通过利用所述送风部输送的空气而被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将所述开闭部开闭的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槽的内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之间的流路,
所述干燥机还具备流入抑制部,该流入抑制部设置于所述流路的、所述槽的内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之间的位置,用于抑制向所述湿度传感器的附近流入的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是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所述槽内或者将所述槽内的空气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送风部,
所述湿度获取部基于在通过所述送风部使空气以从所述槽内去向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方向流动时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以及在所述送风部停止时或者通过所述送风部使空气以从所述湿度传感器去向所述槽内的方向流动时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度获取部基于在通过所述送风部使空气以从所述槽内去向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方向流动时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包含所述槽内的空气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空气的湿度,基于在所述送风部停止时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或者基于在通过所述送风部使空气以从所述湿度传感器去向所述槽内的方向流动时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是为了将空气吸入到所述槽内而设置的,
所述湿度传感器被设置在用于将空气排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排气口的周边。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是为了将所述槽内的空气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而设置的,
所述湿度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送风部的内部或周边。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除湿部,该除湿部与所述槽内连通,用于对所述槽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所述湿度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除湿部的内部或周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容器,该容器与所述槽内连通,具有能够开闭的开口,
所述湿度传感器在所述开口的附近被设置在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度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槽之间的位置,或者被设置在所述槽的开口的周边。
15.一种控制装置,具备:
探测数据获取部,其从湿度传感器获取表示所探测到的湿度的数据,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接触到干燥机的槽的内部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其中,所述槽设置于所述干燥机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
湿度获取部,其基于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
干燥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湿度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所述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16.一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湿度传感器获取表示所探测到的湿度的数据,该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能够接触到干燥机的槽的内部的空气、以及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位置,其中,所述槽设置于所述干燥机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收纳被干燥物;
基于由所述湿度传感器探测到的湿度,来获取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以及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槽内的空气的湿度和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或向所述槽内导入的空气的湿度,来控制对被收纳在所述槽内的被干燥物的干燥。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8912.3A CN113425211A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JP2020181108A JP7491812B2 (ja) | 2020-03-23 | 2020-10-29 | 乾燥機、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8912.3A CN113425211A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25211A true CN113425211A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775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8912.3A Pending CN113425211A (zh) | 2020-03-23 | 2020-03-23 |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91812B2 (zh) |
CN (1) | CN113425211A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14715A (ko) * | 1995-09-28 | 1997-04-28 | 배순훈 | 식기건조기의 자동건조방법 |
JP2001314121A (ja) * | 2000-05-09 | 2001-11-13 | Mk Seiko Co Ltd | 穀物保管庫 |
WO2004019750A1 (en) * | 2002-08-30 | 2004-03-11 | Asko Cylinda Ab | A method for drying washed dishes, and a devi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
JP2008161505A (ja) * | 2006-12-28 | 2008-07-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食器洗浄機 |
JP2011200392A (ja) * | 2010-03-25 | 2011-10-13 | Rinnai Corp | 食器洗浄乾燥機 |
CN106510596A (zh) * | 2016-12-14 | 2017-03-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洗碗机的通风控制方法、装置及洗碗机 |
CN207949765U (zh) * | 2017-07-21 | 2018-10-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机装置及洗碗机 |
CN109589060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718390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消毒柜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9205598A (ja) * | 2018-05-29 | 2019-12-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食器洗い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5637B2 (ja) | 2013-04-23 | 2017-06-1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食器洗い乾燥機 |
-
2020
- 2020-03-23 CN CN202010208912.3A patent/CN113425211A/zh active Pending
- 2020-10-29 JP JP2020181108A patent/JP7491812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70014715A (ko) * | 1995-09-28 | 1997-04-28 | 배순훈 | 식기건조기의 자동건조방법 |
JP2001314121A (ja) * | 2000-05-09 | 2001-11-13 | Mk Seiko Co Ltd | 穀物保管庫 |
WO2004019750A1 (en) * | 2002-08-30 | 2004-03-11 | Asko Cylinda Ab | A method for drying washed dishes, and a device for its implementation |
JP2008161505A (ja) * | 2006-12-28 | 2008-07-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食器洗浄機 |
JP2011200392A (ja) * | 2010-03-25 | 2011-10-13 | Rinnai Corp | 食器洗浄乾燥機 |
CN106510596A (zh) * | 2016-12-14 | 2017-03-2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洗碗机的通风控制方法、装置及洗碗机 |
CN207949765U (zh) * | 2017-07-21 | 2018-10-1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机装置及洗碗机 |
CN109589060A (zh) * | 2017-09-30 | 2019-04-09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洗碗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718390A (zh) * | 2017-10-30 | 2019-05-0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消毒柜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9205598A (ja) * | 2018-05-29 | 2019-12-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食器洗い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146192A (ja) | 2021-09-27 |
JP7491812B2 (ja) | 2024-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55900A (en) | Dishwasher with drying cycle | |
AU2005203177B8 (en) | Washing machine combined with dry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0867122B1 (ko) |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06239401A (ja) | 洗濯機及びその泡除去方法 | |
JP5151894B2 (ja) | 食器洗い乾燥機 | |
JP2008307416A (ja) | 洗濯乾燥機 | |
KR102005441B1 (ko) | 식기세척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3227409B2 (ja) | 食器洗い乾燥機およびその乾燥制御方法 | |
WO1998033427A1 (en) | A dish-washer wherein the humidity control is made by a temperature sensor | |
KR102005442B1 (ko) | 식기세척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08272222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2008161396A (ja) | 洗濯乾燥機 | |
CN113425211A (zh) | 干燥机、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
JPH07227374A (ja) | 乾燥機及び洗浄機 | |
JP5322984B2 (ja) | 食器洗浄乾燥機 | |
JP4286847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2005137503A (ja) | 衣類乾燥機 | |
CN109629168B (zh) | 洗涤干燥机 | |
JP5297314B2 (ja) | 洗濯乾燥機 | |
KR20180031164A (ko) | 세탁 건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
JP2008307417A (ja) | 洗濯乾燥機 | |
JP2972947B2 (ja) | 食器洗浄機 | |
KR101191211B1 (ko) | 건조기의 제어방법 | |
JP2004344238A (ja) | 衣類乾燥機 | |
JP2004261295A (ja) | 食器洗浄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