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422233A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2233A
CN113422233A CN202110716860.5A CN202110716860A CN113422233A CN 113422233 A CN113422233 A CN 113422233A CN 202110716860 A CN202110716860 A CN 202110716860A CN 113422233 A CN113422233 A CN 113422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contact
grooves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68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2233B (zh
Inventor
尹新剑
马陆飞
周国奇
杨龙
王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68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2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2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2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包括绝缘体、接触件、锡球,绝缘体上开设有使绝缘体各处壁厚均匀的工艺槽,接触件的直线区上设有在其料厚方向上翘起的过盈处,所述过盈处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绝缘体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均开设有通槽,通槽对称设置在绝缘体的两端面。绝缘体增加了大量的工艺槽,使绝缘体各处壁厚尽量均匀,避免翘曲变形过大。接触件料厚方向上设置过盈处,该结构,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在料宽方向上过盈,增加了接触件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接触件需要固定在绝缘体上的要求,应力释放后,不会发生翘曲。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1至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其中的大尺寸薄壁的绝缘体1,在制造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翘曲变形。常规的结构及常规的测量方法是以其最大外形边缘为测量基准进行测量,在图中为测量基准I4、测量基准II5。此种选取基准的方式的缺点是该基准的尺寸不稳定,因为该基准本身会发生翘曲变形,造成测量人员误判。
如图1-3-1至1-3-2所示,绝缘体1背面的凸起I101基本都是如图所示的结构,凸起101延伸到绝缘体1的边缘,缺点是,在使用注塑的方式生产绝缘体1时,模具的上下模仁的结合处在边缘,容易跑胶,导致产品外观不良,从而影响装配。
如图1-4-1至图1-4-4所示,接触件2固定在绝缘体1上的方式基本为,接触件2料宽方向上的倒刺207与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该接触件2应用在高密度的连接器结构时,两倒刺离得过近,会导致连接器的绝缘耐压问题;而且当连接器尺寸较大时,如果依然采用料宽方向的倒刺过盈配合方式,装配后的应力释放,会让整个连接器的翘曲更严重,锡球3的共面度更难控制。
如图1-3-1至1-3-4所示,绝缘体1通常是通过注塑生产的,小尺寸绝缘体的翘曲变形不太明显,但是当绝缘体尺寸变大,对绝缘体的翘曲变形要求较高时,由于塑料成型时流动方向的收缩比垂直方向的大,使结构件各向收缩比不同而翘曲;又由于注射充模时不可避免的在结构件内部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而引起翘曲,会导致绝缘体翘曲严重而影响使用。
如图1-5-1所示,电连接器尾部的焊球3直接与PCB板上的焊盘通过回流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当尾部的锡球3高度不一致时,在与电路板焊接时,容易产生虚焊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连接器不能准确装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接触件、锡球,绝缘体上开设有使绝缘体各处壁厚均匀的工艺槽,接触件的直线区上设有在其料厚方向上翘起的过盈处,所述过盈处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绝缘体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均开设有通槽,通槽对称设置在绝缘体的两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的正面分布有多条肋,接触件插装在肋的两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槽开设在绝缘体的正面、背面的边缘以及每一条肋上。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还包括分别位于直线区两端的接触区、引脚区,所述过盈处靠近引脚区。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贯通绝缘体,且在绝缘体正面、背面投影形状相同,均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上的插装孔分行设置,绝缘体背面的每行插装孔之间设有凸起II,凸起II端部的端面不与绝缘体的端面平齐。
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电连接器包括接触件、绝缘体,接触件包括直线区、引脚区,直线区靠近引脚区的顶部设有肩部,接触件通过冲压制成,绝缘体通过注塑制成,该方法还使用工装,工装上分布有压肩,所有压肩共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插装:接触件预插装在绝缘体上的插装孔内,预插装后,接触件上的肩部高出绝缘体底部平面;
(2)、加载工装:预插装后,压肩与接触件上的肩部一一对应,并且压肩与对应的肩部接触;
(3)、最终插装:以预设的压力、速度、持续时间对工装进行按压,同时,工装对接触件上的肩部施力,使得接触件继续插装入绝缘体,插装完毕,连接器上所有接触件上的pad面共面。
进一步的,接触件冲压加工时,在直线区上靠近引脚区位置处冲压过盈处,冲压的方向为接触件的料厚方向;预插装和最终插装时,过盈处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绝缘体注塑加工时,绝缘体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注塑形成通槽,形成的通槽对称设置在绝缘体的两端面,并贯通绝缘体,通槽在绝缘体正面、背面投影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绝缘体注塑加工时,绝缘体上注塑形成分布的工艺槽,保证绝缘体各处壁厚相等。
进一步的,绝缘体注塑加工时,注塑形成的插装孔分行设置,两行插装孔之间同样注塑形成有凸起II,形成的凸起II端部的端面不与绝缘体的端面平齐,保证注塑时,避免跑胶。
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工装,电连接器为上述电连接器,包括用于放置连接器并与绝缘体的正面接触的底块、用于按压接触件上的肩部的压块、工装导向柱,工装导向柱两端分别设置在底块上表面、压块下表面;工装导向柱与底块或压块中任意一块滑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包括顶板,顶板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压头板,压头板底面中间位置设置凹槽,凹槽底部分布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压肩,压肩的分布位置与接触件上的肩部的分布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底块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定位板,定位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产品垫板,产品垫板上分布有槽,绝缘体上的肋与产品垫板上的槽位置对应,连接器放置在产品垫板上时,肋抵在产品垫板的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导向柱共设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压块、底块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绝缘体增加了大量的工艺槽,使绝缘体各处壁厚尽量均匀,避免翘曲变形过大。
2、接触件料厚方向上设置过盈处,该结构,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在料宽方向上过盈,增加了接触件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接触件需要固定在绝缘体上的要求,应力释放后,不会发生翘曲。
3、该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保证终压后的所有pad面的共面度达到设计的标准,满足产品的要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1为现有技术电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
图1-3-1为图1-1绝缘体的背部朝向外侧的立体图;
图1-3-2为图1-3-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3-3为图1-1中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1-3-4为图1-1中绝缘体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4-1为图1-1中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4-2为图1-1中另一形式的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4-3为图1-1中另一形式的接触件的正视图;
图1-4-4为图1-1中另一形式的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5-1为图1-1的正面局部视图;
图1-5-2为图1-5-1中绝缘体的局部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背面视图;
图2-2为图2-1的正面视图;
图2-3为图2-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4为图2-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5为图2-1中绝缘体背面朝向外侧的立体图;
图2-6为图2-5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2-1中绝缘体正面朝向外侧的立体图;
图2-8为图2-1中绝缘体的正面视图;
图2-9为图2-8中E处的放大图;
图2-10为图2-1中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2-11为图2-1中接触件的正视图;
图2-12为图2-1中接触件的俯视图;
图2-13为图2-1的侧面局部视图;
图3-1为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工装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2为图3-1中压块底部朝向外侧的立体图;
图3-3为图3-1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4为图3-1中底块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绝缘体,101-凸起I,102-定位柱,103-导向槽,104-导向柱,105-肋,106-槽I,107-槽II,108-孔I,109-孔II,110-避位区I,111-避位区II,112-固定区,113-通槽,114-凸起II,115-工艺槽,116-避位区III,2-接触件,201-信号针,202-接地针,203-接触区,204-直线区,205-引脚区,206-连筋,207-倒刺,208-凹坑,209-止裂槽,210-pad面,211-凸点,212-过盈处,213-肩部,214-撕裂处,215-凹槽,3-锡球,401-测量基准I,402-测量基准II,403-测量基准位置I,404-测量基准位置II,405-基准X,406-基准Y,501-压块,50101-顶板,50102-压头板,50103-压肩,502-工装导向柱,503-底块,50301-底板,50302-定位板,50303-产品垫板,5030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至图1-5-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接触件2、锡球3,接触件2包括信号针201、接地针202,绝缘体1的整体形状为一块长方形板,以绝缘体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其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该电连接器的插接面为正面,以该电连接器的另一面为背面,以接触件与另一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配合部分为头部,以接触件另一端为尾部。锡球3焊接在接触件的尾端。通常以绝缘体1的外轮廓作为测量基准,即绝缘体1的较长边为测量基准I401,以绝缘体1的较短边为测量基准II402。接触件2是在具有一定厚度的料带上裁切而成,裁切而成的接触件2与料带表面平行的方向为料宽方向,与料带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为料厚方向。
如图1-1至图1-2,绝缘体1上插装有信号针201以及接地针202,信号针201以及接地针202组成多行队列,每行队列与第一方向平行,每行队列的信号针201以及接地针202间隔分布。以S代表信号针201,以G代表接地针202,每一行队列信号针201以及接地针202的分布规律为:G-G-S-S-G-G-……。每个信号针201以及接地针202的尾部焊接有锡球3,锡球3与PCB板接触加热冷却后实现信号针201与PCB板的导通连接。
如图1-3-3至图1-3-4,绝缘体1正面较长边的边缘上设有与另一电连接器插装的导向槽103、导向柱104。绝缘体1背面较长边的边缘设有定位柱102,定位柱103在将该电连接器安装在PCB板上起定位作用。绝缘体1正面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肋105。肋105沿第一方向的两侧部均开设有槽,插装信号针201的槽为槽I106,插装接地针202的槽为槽II107。
如图1-5-2所示,槽I106及槽II107的底部以及对应位置处的绝缘体1上开设有贯通绝缘体1的插装孔,与槽I106对应的孔为孔I108,与槽II107对应的孔为孔II109。孔I108与孔II109在贯通方向上均分为固定区112、避位区I110、避位区II111,避位区I110位于对应的槽I106或槽II107的底部,固定区112、避位区I110位于肋105与肋105之间的绝缘体1上,固定区112位于避位区I110、避位区II112之间。位于同一行每四个相邻的孔分为一组,一组中的中间两个相邻的孔为孔I108,用于插装对应的信号针201,外侧的两个孔为孔II109,用于插装对应的接地针202。
如图1-3-1至图1-3-2所示,在绝缘体1的背面,每一行插装孔之间均设有凸起I101,凸起I101延伸至绝缘体1的边沿,在将该电连接器压接在PCB板上时,凸起I101增大了电连接器与PCB板之间的间距,保证锡球8不会被压扁。
如图1-4-1至图1-4-4所示,接触件2包括接触区203、直线区204、引脚区205。接触件2整体为一块长条形板,主体为直线区204。接触区203位于接触件2的头部,处于直线区204的延伸方向,并向一侧凸起。直线区204的另一延伸方向为引脚区205,引脚区205位于接触件2的尾部,接触件2的末端折弯,折弯部分为引脚区205,折弯方向与接触区203的凸起方向相同。直线区204靠近引脚区205位置设有倒刺207,倒刺207位于直线区204两侧端面,倒刺207用于卡在绝缘体1内,从而固定接触件2的位置。直线区204与引脚区205之间通过连筋206连接,连筋206的数量为一条或两条。靠近连筋206根部的直线区顶部为接触件2的肩部213,肩部213靠近连筋206侧端面处设有止裂槽209。引脚区205的底面为pad面210,其上设置有凹坑208,或者为一个平面,用于放置锡球3。
信号针201的接触区203位于槽I106中,接地针202的接触区203位于槽II107中,接触区203凸的方向朝向外侧,用于与另一电连接器的信号针及接地针接触导通连接。接触件的倒刺207卡在固定区112内,倒刺207在料宽方向上与固定区112在宽度方向上过盈配合。引脚区205位于对应的避位区I110、避位区II111,然后用锡焊的方式在接触件2的引脚区205焊出锡球3。
如图1-5-1所示,两个相邻信号针201组成一个差分对,一个差分对的接触区203外侧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L1,小于同一行相邻组的两个相邻接地针202的接触区的外侧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同时小于隔壁行相邻组的两个相邻接地针202的接触区的外侧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L3,大于相邻接地针202的接触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两者间距L2,两个相邻信号针201接触区外侧在第二方向上的投影落入隔壁行两个接地针202的接触区的外侧的范围之内。
在以上现有技术中,图1-1至图1-2中的测量基准I401、测量基准II402为目前常见测量基准选取的方式,但是,该绝缘体为大尺寸的薄壁绝缘体,在制造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翘曲变形,导致基准不稳定,可能会因为基准本身的问题,造成测量人员的误判。
本发明中,图2-1至图2-4为本发明的测量基准选取方式。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绝缘体1两侧部分别设有通槽113,通槽113开设于绝缘体较短边的端面上,形状为长方形。左侧的通槽113作为测量基准位置I403,右侧的通槽113作为测量基准位置II404,两个通槽113相对于绝缘体1的中心线对称,两个通槽113中心线连线即为基准X405,与基准X405垂直的基准为基准Y406。通槽113贯通绝缘体1,在绝缘体1正反面投影形状相同,均为长方形。该测量基准位置处的尺寸好控制、较稳定,并且对该电连接器进行正反两侧检测时,基准统一,更方便检测。
图1-3-1至1-3-2为现有技术中绝缘体1背面的凸起I101的设置方式,该凸起I101延伸至绝缘体1的边缘,在使用模具生产时,模具的上下模仁的结合处在边缘,容易跑胶,导致产品外观不良。
图2-5至图2-6为本发明凸起的设置方式,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凸起I101缩短,形成如图2-6所示的凸起II114,凸起II114的两端面在第一方向上距离绝缘体1的两端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在模具生产时,凸起II114不在边缘处,跑胶风险很小,产品外观及品质好。
图1-4-1至图1-4-4为现有技术中接触件的结构形式,接触件1整体在料宽方向上与绝缘体上对应的插装孔过盈配合,即倒刺207的最大外径与插装孔上的固定区112的最大内径过盈配合。该结构应用在高密度的连接器结构时,两倒刺207离得过近,导致连接器的绝缘耐压问题;而且当连接器尺寸较大时,如果依然采用料宽方向的倒刺207过盈,装配后的应力释放,会让整个连接器的翘曲更严重,锡球的共面度更难控制。
图2-6为本发明接触件的结构形式,该结构把现有接触件在料宽方向的过盈改为料厚方向的过盈,即将倒刺207的过盈改为料厚方向的过盈。在本实施例中,在现有技术中倒刺207的位置处设置由刺破产生的过盈处212,在接触件2上的刺破方向为料厚方向,刺破之后,该过盈处212向料厚方向翘起,能够卡在固定区112中。该结构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在料宽方向上过盈,增加了接触件2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接触件2需要固定在绝缘体上的要求,应力释放后,不会发生翘曲。
如图2-13所示,直线区204靠近中间位置的两侧面各设有一个凸点211,凸点211对称设置在直线区204两侧端面,用于定位在绝缘体1的插装孔内,防止接触件2的晃动,增加可靠性,保证接触件2在插装入绝缘体1的插装孔内时,接触件2在插装孔中能够居中,防止连接器插合时出现掉pin问题出现。
图1-3-1至图1-3-4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绝缘体的结构形式,绝缘体1通常是通过注塑产生的,小尺寸绝缘体的翘曲变形不太明显,但是当绝缘体尺寸变大,对绝缘体的翘曲变形要求较高时,由于塑料成型时流动方向的收缩比垂直方向的大,使结构件各向收缩比不同而翘曲;又由于注射充模时不可避免的在结构件内部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而引起翘曲,会导致绝缘体翘曲严重而影响使用。
图2-5至图2-8所示为本发明中绝缘体1的结构形式,在现有绝缘体1的基础上,该结构增加了大量的工艺槽105,使绝缘体各处壁厚尽量均匀,避免翘曲变形过大。在本实施例中,工艺槽105设置在绝缘体1的正面和背面两者的边缘以及肋105上。
如图1-2所示,连接器尾部的焊球3直接与PCB板上的焊盘通过回流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当尾部的锡球3高度不一致时,在与电路板焊接时,容易产生虚焊等问题。
本发明采取一种焊盘高度一致的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来避免虚焊的发生,具体步骤如下:
S1、设计绝缘体1的结构:在满足产品使用的前提下,通过仿真分析,对绝缘体1的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壁厚不一致的位置,为了使壁厚均匀,需确定工艺槽105形成的位置和形状以及确定作为测量基准的通槽113的位置和形状;
S2、加工:通过注塑工艺制作本发明中的绝缘体1,通过冲压工艺生产本发明中的接触件2;
S3、装针:将接触件2预插在绝缘体1对应的插装孔中,使得接触件2肩部213高出绝缘体1底部平面;
S4、根据接触件2的排列位置、形状,设计及生产压制工装;
S5、终压:工装上用于按压肩部213的压肩50103的位置与接触件2的肩部213位置对应设置,保证所有的压肩50103均与接触件的肩部213位置对应,用压力机或其他装置对工装施加力,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动压力机,设置终压的力、速度、持续时间(按压深度),进行按压,保证终压后的所有pad面210的共面度达到设计的标准,满足产品的要求。
采用冲压工艺冲压接触件2时,在接触件2的直线区204靠近引脚区205位置处设有过盈处212,在接触件2预插装在绝缘体1上时,过盈处212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
绝缘体1进行设计时,绝缘体1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均设计有通槽113,通槽113对称设置在绝缘体1的两端面。
通槽113贯通绝缘体1,其在绝缘体1正面、背面投影形状相同,均为长方形。
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分行设置,在对绝缘体1进行设计时,每行插装孔之间设有凸起II114,凸起II114端部的端面不与绝缘体1的端面平齐,保证注塑时,避免跑胶。
上述一种焊盘高度一致的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中的工装如图3-1至图3-4所示,该工装包括底块503、压块501、工装导向柱502。底块503、压块501整体均为长方形的板,压块501位于底块503上方,在压块501与底块503之间设置工装导向柱502,工装导向柱502的顶部设置在压块501的底部,底部设置在底块503的顶部,工装导向柱502共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压块501、底块503的两端。
底块503包括底板50301、定位板50302、产品垫底50303、限位块50304。工装导向柱502一端设置在底板50301上,底板50301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板50302,定位板50302较长边边缘端面与底板50301边缘端面平齐,定位板50302中间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设有用于放置预插装后电连接器的产品垫板50303,产品垫板50303上表面设置有多条槽,连接器的正面放置在产品垫板50303上,绝缘体1上的肋105与产品垫板50303上的槽位置对应,将连接器正面放置在产品垫板50303上时,绝缘体1上的肋105正好抵在产品垫板50303上槽的底部。定位板50302的其中一侧部设有限位块50304,限位块50304共有两个,设置在定位板50302同一侧,限位块50304滑动设置在定位板50302上,其一端伸入到定位板50302中的凹槽中,另一端位于定位板50302外侧,在连接器放置到位后,推动限位块50304,使限位块50304内侧的一端压紧在绝缘体1的外侧壁上,从而固定连接器。
压块501包括顶板50101、压头板50102、压肩50103。工装导向柱502另一端设置在顶板50101上,顶板50101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压头板50102,压头板50102较长边的边缘端面与顶板50101边缘端面平齐。压头板50102中间位置设有凹槽,凹槽底部分布有用于安装压肩50103的安装孔,压肩50103在凹槽底部的分布与接触件2的肩部213在连接器上的分布相对应,压肩50103的形状为柱体。当连接器放置在底块503上时,压块501向下移动,每个压肩50103对应压在与其对应的肩部213上,同时压肩50103不接触连接器的其他部分。压块501与压力机或其他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气动压力机,对工装施加力。当压块501抵在底块503上时,压肩50103正好将肩部213推压至与绝缘体1底部平面平齐。
工装导向柱502与底块503或压块501中的其中一个滑动设置,与另一个固定设置,在力的作用下,与工装导向柱502滑动设置的压块501或底块503与工装导向柱502发生向对位移,以便于按压接触件2。
如图1-5-1至图1-5-2所示,现有技术中,接触件2装配到绝缘体1上时,接触件2是从绝缘体1的背面直接压入到位,所以在绝缘体1上的对应位置需要上设置避位区I110、避位区II111。该结构的缺点是,在接触件2和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尺寸相近,接触件2在装配时,容易歪斜或者两个连接器在对插时,接触件2容易陷进绝缘体1的避位区内。
在本发明中,如图2-8至图2-9所示,本发明采取特有的装配方式,绝缘体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只保留一个避位区,如图2-9所示的避位区III116,避位区III116在原有的避位区II111基础上扩大,以保证一个避位区III116依然能够顺利插装接触件2。接触件2与绝缘体1插装孔内壁贴合面没有避位区,会使产品状态更稳定,可靠性更高。
如图1-4-3所示,现有的接触件2折弯部位两侧会有止裂槽209,该结构的缺点是,当连接器的频率越来越高时,对阻抗一致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该结构应用在高速产品的接触件上时,会因为接触件宽度发生突变而导致阻抗不一致,从而导致SI(signalintegrity信号完整性)性能变差。
本发明中,如图2-10所示,在原来接触件2的止裂槽209位置处,原本应被切除的部位保留下来,并采用撕裂的方式对该部位进行改造,如图2-10所示的撕裂处214,在接触件2的肩部213靠近连筋206的位置,向直线区204延伸方向进行撕裂,撕裂深度≥1倍料厚。该结构可以避免阻抗突变,使产品性能更好。
现有技术中,接触件2的pad面210和接触件2的本体不在同一个平面或者相互垂直时,两者由一个连筋206相连,连筋206一般是等宽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程容易,缺点是,这种结构应用在高速产品的接触件上时,会因为接触件宽度发生突变而导致阻抗不一致,从而导致SI(signal integrity)性能变差。
在本发明中,在现有技术的连筋206的两侧面各增加一处凹槽215,凹槽215靠近引脚区205。该结构的好处为:①避免爬锡,从而使得锡球在接触件2的pad面210形成圆形规整的、面积较大的接触区,使得结合力大且均匀。②增大锡球3与pad面210的接触面积,增加结合力。
尽管已经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接触件(2)、锡球(3),其特征在于:绝缘体(1)上开设有使绝缘体(1)各处壁厚均匀的工艺槽(115),接触件(2)的直线区(204)上设有在其料厚方向上翘起的过盈处(212),所述过盈处(212)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所述绝缘体(1)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均开设有通槽(113),通槽(113)对称设置在绝缘体(1)的两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的正面分布有多条肋(105),接触件(2)插装在肋(105)的两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槽(115)开设在绝缘体(1)的正面、背面的边缘以及每一条肋(1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2)还包括分别位于直线区(204)两端的接触区(203)、引脚区(205),所述过盈处(212)靠近引脚区(2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13)贯通绝缘体(1),且在绝缘体(1)正面、背面投影形状相同,均为长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分行设置,绝缘体(1)背面的每行插装孔之间设有凸起II(114),凸起II(114)端部的端面不与绝缘体(1)的端面平齐。
7.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电连接器包括接触件(2)、绝缘体(1),接触件(2)包括直线区(204)、引脚区(205),直线区(204)靠近引脚区(205)的顶部设有肩部(213),其特征在于:接触件(2)通过冲压制成,绝缘体(1)通过注塑制成,该方法还使用工装,工装上分布有压肩(50103),所有压肩(50103)共面,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插装:接触件(2)预插装在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内,预插装后,接触件(2)上的肩部高出绝缘体(1)底部平面;
(2)、加载工装:预插装后,压肩(50103)与接触件(2)上的肩部(213)一一对应,并且压肩(50103)与对应的肩部(213)接触;
(3)、最终插装:以预设的压力、速度、持续时间对工装进行按压,同时,工装对接触件(2)上的肩部施力,使得接触件(2)继续插装入绝缘体(1),插装完毕,连接器上所有接触件(2)上的pad面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触件(2)冲压加工时,在直线区(204)上靠近引脚区(205)位置处冲压过盈处(212),冲压的方向为接触件(2)的料厚方向;预插装和最终插装时,过盈处(212)在料厚方向上与绝缘体(1)上的插装孔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体(1)注塑加工时,绝缘体(1)的较短边边缘端面上注塑形成通槽(113),形成的通槽(113)对称设置在绝缘体(1)的两端面,并贯通绝缘体(1),通槽(113)在绝缘体(1)正面、背面投影形状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体(1)注塑加工时,绝缘体(1)上注塑形成分布的工艺槽,保证绝缘体(1)各处壁厚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绝缘体(1)注塑加工时,注塑形成的插装孔分行设置,两行插装孔之间同样注塑形成有凸起II(114),形成的凸起II(114)端部的端面不与绝缘体(1)的端面平齐,保证注塑时,避免跑胶。
12.一种用于电连接器制造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工装包括用于放置连接器并与绝缘体(1)的正面接触的底块(503)、用于按压接触件(2)上的肩部(213)的压块(501)、工装导向柱(502),工装导向柱(502)两端分别设置在底块(503)上表面、压块(501)下表面;工装导向柱(502)与底块(503)或压块(501)中任意一块滑动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01)包括顶板(50101),顶板(50101)底部中间位置设置压头板(50102),压头板(50102)底面中间位置设置凹槽,凹槽底部分布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压肩(50103),压肩(50103)的分布位置与接触件(2)上的肩部(213)的分布位置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块(503)包括底板(50301),底板(50301)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定位板(50302),定位板(50302)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凹槽,凹槽底部设置有产品垫板(50303),产品垫板(50303)上分布有槽,绝缘体(1)上的肋(105)与产品垫板(50303)上的槽位置对应,连接器放置在产品垫板(50303)上时,肋(105)抵在产品垫板(50303)的槽底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方法所使用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导向柱(502)共设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压块(501)、底块(503)的两端。
CN202110716860.5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Active CN113422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6860.5A CN1134222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6860.5A CN1134222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233A true CN113422233A (zh) 2021-09-21
CN113422233B CN113422233B (zh) 2022-07-29

Family

ID=77717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6860.5A Active CN113422233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22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1835A (zh) * 2021-12-15 2022-04-15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传输速率连接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5776Y (zh) * 1998-02-11 2000-02-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20040175970A1 (en) * 2003-03-06 2004-09-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Terminal press-fitting device
TW200536193A (en) * 2004-04-16 2005-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201142501Y (zh) * 2007-09-20 2008-10-2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663340U (zh) * 2009-12-11 2010-12-0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软板连接器组装治具
CN102651509A (zh) * 2011-02-25 2012-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1424172A (zh) * 2012-11-29 2014-06-16 Samtec Inc 順應銷連接器安裝系統與方法
CN107230851A (zh) * 2017-06-09 2017-10-0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9119482U (zh) * 2019-01-18 2019-07-16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用直公基座
CN110350342A (zh) * 2019-07-02 2019-10-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孔接触件
CN110690593A (zh) * 2018-07-06 2020-01-14 申泰公司 顶部和底部具有插装接触件的连接器
CN111786209A (zh) * 2020-06-19 2020-10-16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高传输速率连接器
CN211929871U (zh) * 2020-06-10 2020-11-13 丹东英普亿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将端子埋入专用连接器的工装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5776Y (zh) * 1998-02-11 2000-02-2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US20040175970A1 (en) * 2003-03-06 2004-09-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Terminal press-fitting device
TW200536193A (en) * 2004-04-16 2005-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201142501Y (zh) * 2007-09-20 2008-10-2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663340U (zh) * 2009-12-11 2010-12-0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软板连接器组装治具
CN102651509A (zh) * 2011-02-25 2012-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1424172A (zh) * 2012-11-29 2014-06-16 Samtec Inc 順應銷連接器安裝系統與方法
CN107230851A (zh) * 2017-06-09 2017-10-0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0690593A (zh) * 2018-07-06 2020-01-14 申泰公司 顶部和底部具有插装接触件的连接器
CN209119482U (zh) * 2019-01-18 2019-07-16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用直公基座
CN110350342A (zh) * 2019-07-02 2019-10-1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孔接触件
CN211929871U (zh) * 2020-06-10 2020-11-13 丹东英普亿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将端子埋入专用连接器的工装
CN111786209A (zh) * 2020-06-19 2020-10-16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高传输速率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1835A (zh) * 2021-12-15 2022-04-15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传输速率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2233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5588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4144593U (zh) 电连接器
US592800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604950B2 (en) Low pitch,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5584709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20756B2 (en) Midd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75025B2 (en) Matrix socket
CN113422233B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装
US6830461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using same
CN216145800U (zh) 一种具有防翘曲结构的电连接器
US20050014424A1 (en) Connector terminal material, connector terminal,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nector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bstrate with connector
CN11378306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6145799U (zh) 一种具有高密度装配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01488637B (zh)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616792B (zh) 电连接装置及芯片模块连接装置
CN102280792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9190755B2 (en) Electrci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eature good to automatic mass production
US632858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 element with large flexibility and a short transmission path
CN219419768U (zh) 一种双联usb type-c母头连接器
US8449307B2 (en)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with multiple beams jointly grasping ball of IC package
TWI858074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6102748A (e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0264163A (ja) インサート金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面実装型コネクタ
CN109037992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1632875U (zh) 一种共用单一料带的双排端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