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5780B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95780B CN113395780B CN202010177082.2A CN202010177082A CN113395780B CN 113395780 B CN113395780 B CN 113395780B CN 202010177082 A CN202010177082 A CN 202010177082A CN 113395780 B CN113395780 B CN 1133957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terminal
- channel
- downlink
- puc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6—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using beam correspondence; using channel reciprocity, e.g. downlink beam training based on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8—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using quasi-colocation [QCL] between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NR(New Radio,新空口)系统中,上行信道包括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和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目前,对于高频传输,由于传输范围受限,通常上行信道会经过波束赋形后进行传输以增强覆盖。为了确定赋形波束的方向,需要进行上行或者下行的参考信号波束扫描,选择波束质量好的参考信号,基于此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但是,基于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实现方式单一,降低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所述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用于终端,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可选地,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所述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所述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所述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用于基站,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接收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可选地,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可选地,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侧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站侧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若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在NR系统中,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
目前,对于高频传输,由于传输范围受限,通常上行信道会经过波束赋形后进行传输以增强覆盖。为了确定赋形波束的方向,需要进行上行或者下行的参考信号波束扫描,选择波束质量好的参考信号,基于此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上行信道传输的波束。
比如:对于PUCCH,基站选择的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是通过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半静态的直接配置给终端的;
对于PUSCH,基站选择的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是由动态信令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中SRI(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Indicator,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资源指示)所指的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道探测参考信号)资源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间接指示的。
但是,PUSCH传输的波束虽然可以动态指示,但只能由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而PUCCH传输的波束只能半静态配置,无法动态改变,从而限制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以提高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或无线与有线结合的系统。包括但不限于5G系统(如NR系统)、6G系统、卫星系统、车联网系统、演进型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上述系统的后续演进通信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通常所用的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5G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发送和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有可以被称为用户设备等。终端包括单不限于手持设备、车载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具体地,上行波束可以通过上行波束管理来获得,并用于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其中,上行波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其中,最近的RACH可以指的是终端在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另外,下行波束可以通过下行波束管理来获得,并用于进行下行传输。其中,下行波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波束;
下行CORESET(Control-resource set,控制资源集)的波束;
下行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中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CR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indicator,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其中,最近一次CRI上报可以指的是终端在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步骤120:根据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也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其中,设定规则可以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
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基站通过动态指令指示给终端的。
上行信道可以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130:使用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20中的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120中根据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时,可以先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再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指示设定规则中生效的子规则。
比如:终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设定规则中生效的子规则,并根据该生效的子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和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从而丰富了确定第一波束的选择方式,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20中的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第一PUSCH,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中包括该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120时: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或
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或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和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其中,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二波束发送第一PUSCH,从而提高了PUSCH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与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对应的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1-1)至(1-8)中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1-1)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调度第一PUS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下行PDCCH信道的波束方向由TCI(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Indication,传输配置指示)状态指示的参考信号所使用的波束确定。假设所述TCI状态指示CSI-R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1,则说明下行PDCCH信道的波束方向与CSI-RS资源1的波束方向相同。根据(1-1)所示子规则,终端可以将接收CSI-RS资源1的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1-2)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CORESET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用于所述第一PUSCH的第一CORESET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上述(1-2)中的第一CORESET可以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ID(Identity document,标识号)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CORESET可以是ID最小的CORESET。终端确定接收此ID最小的CORESET的接收波束,将此接收波束作为第一PUSCH的发送波束。
(1-3)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PDSCH中的DMRS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第一PDSCH中的DMRS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上述(1-3)中第一PDSCH可以包括: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使用MAC-CE(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信令指示终端使用上述(1-3)所示子规则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终端基于该MAC CE信令指示,获取最近一次PDSCH传输中的DMRS参考信号(其中,最近一次PDSCH指的是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其中,所述DMRS参考信号使用的波束由QCL(QuasiCo-Location,准共址)信息指示的参考信号确定。若所述QCL信息指示SSB1(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即所述DMRS使用SSB1的发送波束传输。终端将接收SSB1的接收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1-4)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CR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indicator,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终端在第一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的设定规则中包括第二波束根据终端最近一次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最近一次CRI上报指的是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近一次CRI上报)。根据基站侧的配置,终端在时刻n进行了CSI上报,上报内容包括CRI和L1-RSRP(Layer-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层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若终端上报了多组CRI和L1-RSRP,可以进一步在上述规则中约定使用L1-RSRP最大的CRI指示CSI-RS资源的波束确定。基站侧在时刻n+K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且在时刻n与时刻n+K之间没有CRI的上报。这样,根据上述规则,终端确定时刻n上报的CRI所对应的CSI-RS资源,将接收此CSI-RS资源的接收波束确定为n+K时刻使用的第二波束,并利用该第二波束发送对应的PUSCH。
(1-5)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第一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使用MAC-CE信令指示终端使用上述(1-5)所示子规则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终端基于该MAC CE信令指示,获取最近一次RACH的发送波束(其中,最近一次RACH指的是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并将该最近一次RACH的发送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1-6)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其中,预定义的第二PUSCH可以是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使用MAC-CE信令指示终端使用上述(1-6)所示子规则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终端基于该MAC CE信令指示,获取最近一次PUSCH的波束(其中,最近一次PUSCH指的是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并将该最近一次PUSCH的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1-7)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SRS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SRS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的设定规则包括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下行PDSCH信道传输波束的SRS的波束确定。基站根据上行SRS波束扫描,选择SRS资源1的波束用于确定PDSCH的波束。此PDSCH的波束可以通过DCI指示,其指示域为SRS资源1。终端根据所述DCI指示,确定SRS资源1的发送波束。再根据上述(1-7)所示子规则,将SRS资源1的发送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通过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配置SRS资源1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为CORESET1,此配置说明终端使用接收CORESET1的接收波束用于传输SRS资源1。类似的,基站配置SRS资源2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为CORESET2,SRS资源3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为CORESET3。经过上行SRS波束扫描后,在时刻n,基站传输的DCI信令中的SRI域指示SRS资源1,指示与SRS资源1使用相同的波束传输PUSCH。在时刻n+K,基站传输DCI信令的SRI域指示SRS资源3,这样终端将与SRS资源3使用相同的波束,即将接收CORESET3的接收波束确定为n+K时刻的第二波束,并利用该第二波束发送对应的PUSCH,从而实现了通过DCI的不同指示信息来改变上行波束。
类似的,所述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也可以是下行DMRS信号、下行PDSCH信道、上行PUCCH信道等。
(1-8)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上述(1-8)中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可以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可选地,上述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固定的PUCCH资源;或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的设定规则包括所述第二波束根据最低索引的PUCCH的波束确定。所述最低索引的PUCCH的波束通过RRC信令的空间关系信息(SpatialRelationInfo)配置,假设其配置为SRS资源1。终端根据上述规则,将SRS资源1的发送波束确定为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对应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二波束发送第一PUSCH,从而提高了确定第二波束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20中的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第二PUCCH,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中包括该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120时: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或
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或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和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其中,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三波束发送第二PUCCH,从而提高了PUCCH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与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对应的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1-9)至(1-14)中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1-9)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通过DCI信令指示PUCCH的传输波束。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是参考信号的ID,例如指示SRS资源1。终端根据此指示信息,确定第二PUCCH的传输波束与SRS资源1的波束相同,并发送所述第二PUCCH。基站侧根据DCI信令指示,使用接收SRS资源1的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第二PUCCH。所述接收波束可以由上行波束管理过程获得。
或者,所述DCI信令指示CSI-RS资源1。终端根据此指示信息,确定第二PUCCH的传输波束与终端接收CSI-RS资源1的接收波束相同,并使用此波束发送所述第二PUCCH。基站侧根据DCI信令指示,使用发送CSI-RS资源1的发送波束来接收所述第二PUCCH。
其中,DCI是下行控制信令,此信令通过上述(1-9)中的下行PDCCH信道传输。
(1-10)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预定义的设定规则包括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其中,PDCCH信道的波束通过TCI状态指示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若TCI状态指示下行CSI-RS资源1,则所述PDCCH信道的波束使用CSI-RS资源1的波束发送:
基站侧在时刻n,通过PDCCH信道调度终端通过PUCCH信道反馈HARQ-ACK(Hybrid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终端根据上述设定规则,确定接收PDCCH信道的接收波束,所述波束与TCI状态指示的CSI-RS资源1的发送波束相同。进一步,将接收PDCCH信号的接收波束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基站侧根据上述设定规则,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与PDCCH信道的接收波束相同,并根据PDCCH的TCI状态信息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所述第三波束与TCI状态指示的CSI-RS资源1的下行发送波束相同。
另外,对于没有PDCCH调度的PUCCH,其无法使用上述设定规则。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固定的CORESET的波束。或者使用ID最小的CORESET的波束来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1-11)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上述(1-11)中的所述第三PUSCH可以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1-12)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1-13)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用于PUCCH的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用于PUCCH的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上述(1-13)中的所述第二CORESET可以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规则中包括上述(1-11)、(1-12)和(1-13)这三个子规则,具体为: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根据最近的PUSCH(即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确定;或者根据最近的RACH(即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或者使用搜索空间存在的最近的时隙(即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的波束确定。
进一步,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指示当前系统采用的子规则。例如使用MAC-CE指示根据最近一次的PUSCH的波束确定,则使用与此PUSCH的波束相同的波束发送第二PUCCH,所述PUSCH的波束是通过DCI信令中的SRI进行指示的,所述SRI指示的是一个SRS资源,说明所述PUSCH使用与指示的SRS资源相同的波束。
若MAC-CE信令指示根据最近一次的RACH波束确定,则终端根据最近的一次RACH的发送波束用于发送第二PUCCH。
若MAC-CE信令指示使用搜索空间存在的最近的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的波束确定,则终端确定所述PUCCH最近的包含搜索空间的时隙,并确定接收此搜索空间内ID最小的CORESET的接收波束,根据配置的子规则,使用此接收波束用于传输所述第二PUCCH。
(1-14)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规则中包括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关联表示PUCCH信道用于传输所述PDSCH信道的ACK-NACK(确认-非确认)信息。终端确定待反馈ACK-NACK信息的PDSCH信道,所述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由TCI状态指示,例如TCI状态指示CSI-RS资源0。这样PDSCH信道使用CSI-RS资源0的波束进行发送。终端根据上述设定规则,确定CSI-RS资源0的接收波束,并将该接收波束确定为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对应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三波束发送第二PUCCH,从而提高了确定第三波束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可以用于基站。如图2所示,该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具体地,上行波束可以通过上行波束管理来获得,并用于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其中,上行波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其中,最近的RACH可以指的是终端在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另外,下行波束可以通过下行波束管理来获得,并用于进行下行传输。其中,下行波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PDCCH的波束;
下行CORESET的波束;
下行PDSCH中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其中,最近一次CRI上报可以指的是终端在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步骤220:根据用于波束管理的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也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其中,设定规则可以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
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基站通过动态指令指示给终端的。
上行信道可以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步骤230:使用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20中的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220中根据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时,可以先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再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比如:基站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设定规则中生效的子规则,并根据该生效的子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和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从而丰富了确定第一波束的选择方式,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20中的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第一PUSCH,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中包括该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220时: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或
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或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和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其中,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二波束接收第一PUSCH,从而提高了PUSCH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与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对应的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所述第一PUSCH的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对应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二波束接收第一PUSCH,从而提高了确定第二波束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20中的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第二PUCCH,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中包括该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与此对应的,在执行步骤220时: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或
可以根据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用于波束管理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或
可以根据设定规则和第二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其中,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三波束接收第二PUCCH,从而提高了PUCCH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与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对应的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用于PUCCH的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对应的一项或多项子规则,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三波束接收第二PUCCH,从而提高了确定第三波束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该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可以用于终端;如图3所示,该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二确定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发送模块33,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所述第二确定模块32在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时,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能够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并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对本装置实施例中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以及有益效果进行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的模块框图,该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可以用于基站;如图4所示,该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四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接收模块43,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所述第四确定模块42中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时,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进一步地,建立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能够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并能够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对本装置实施例中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同内容以及有益效果进行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其他的用户接口503。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例如: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502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501用于: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501还用于:
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的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子设备(车载电脑)等。如图6所示,该终端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610、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处理器660、音频电路67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680和电源69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6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6301。触控面板630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30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30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660,并能接收处理器66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301。除了触控面板6301,输入单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02,其他输入设备630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302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01。其中显示面板840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01。
应注意,触控面板630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640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6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RF电路6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网络侧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66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通常,RF电路6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620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6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处理器66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620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620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6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620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或该第二存储器6202内的数据,处理器660用于: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60还用于:
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基站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接口703,以及收发机704。基站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总线系统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系统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703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系统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2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具体地,处理器701可以用于: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
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701还用于:
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基站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后,可以结合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从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来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以及使用该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从而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波束的灵活选择,还提高了上行信道传输的效率。
上述主要从基站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
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基站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是非短暂性(英文:nontransitory)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0)
1.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用于终端,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13.一种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19.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用于终端,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20.一种上行信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传输装置用于基站,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接收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21.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发送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一时隙中标识号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一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内;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D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DSCH在一个时间窗外。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包括:
预定义的PUCCH资源的波束;或
动态调度的用于反馈确认ACK或非确认NACK信息的PUCCH资源的波束。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义的PUCCH资源包括:
固定的PUCCH资源;或
资源索引按照指定规则变化的PUCCH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1或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USCH包括: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或
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PUSCH,且所述最后一个PUSCH不超过一个时间窗。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ORESET包括:
固定的CORESET;或
在搜索空间存在的第二时隙中ID最小的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时隙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存在搜索空间的最后一个时隙。
33.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
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使用所述第一波束接收上行信道;
所述上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最近的RACH的波束;
预定义的PUSCH的波束;
上行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下行波束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
下行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
下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
终端最近一次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
用于确定下行PDSCH中的SRS的波束;
下行PDSCH信道使用的波束;
所述设定规则是系统预先定义的规则;所述上行信道包括PUSCH和PUCCH中的至少一个。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中包括多个子规则;
所述根据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以及设定规则,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包括:
获取基站为终端配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子规则生效的标识;
根据所述设定规则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从所述上行波束或下行波束中确定上行信道传输使用的第一波束。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一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一PUSCH传输使用的第二波束。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一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终端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RI上报中的参考信号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CRI上报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次CRI上报;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CH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一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二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二PUS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用于确定PDSCH传输波束的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二波束根据第一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
37.根据权利要求33或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包括第二PUCCH,所述第一波束中包括所述第二PUCCH传输使用的第三波束。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规则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子规则: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下行PDCCH信道指示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调度所述第二PUCCH的PDCCH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预定义的第三PUSCH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RACH信道使用的波束确定;其中,所述第二RACH用于表征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三波束之前的最后一个RACH;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第二CORESET的波束确定;
所述第三波束根据与PUCCH关联的PDSCH使用的波束确定。
3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步骤。
4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082.2A CN11339578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US17/909,749 US20230144956A1 (en) | 2020-03-13 | 2020-12-16 |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20/136875 WO2021179725A1 (zh) | 2020-03-13 | 2020-12-16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EP20923812.0A EP4120759A4 (en) | 2020-03-13 | 2020-12-16 | UPLINK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77082.2A CN11339578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95780A CN113395780A (zh) | 2021-09-14 |
CN113395780B true CN113395780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7761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177082.2A Active CN113395780B (zh) | 2020-03-13 | 2020-03-13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44956A1 (zh) |
EP (1) | EP4120759A4 (zh) |
CN (1) | CN113395780B (zh) |
WO (1) | WO20211797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30037590A (ko) * | 2020-07-14 | 2023-03-16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상향 전송 파라미터의 결정 방법 및 단말 디바이스 |
CN116684043A (zh) * | 2022-02-18 | 2023-09-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Msg3发送方法、Msg3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88921A (zh) * | 2017-08-11 | 2018-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信息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
CN109150453A (zh) * | 2017-06-16 | 2019-0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波束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WO2020020128A1 (zh) * | 2018-07-25 | 2020-01-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多波束发送上行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N110809331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02939A1 (en) * | 2017-03-24 | 2020-02-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dicating a transmitter configuration for a wireless device |
KR20190044875A (ko) * | 2017-10-23 | 2019-05-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기준신호 또는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JP2021516892A (ja) * | 2018-02-14 | 2021-07-08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物理上り共有チャネルの伝送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
US11812449B2 (en) * | 2018-08-10 | 2023-1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tive beam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and capability signaling |
CN110838861B (zh) * | 2018-08-17 | 2023-03-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波束确定方法及其装置 |
-
2020
- 2020-03-13 CN CN202010177082.2A patent/CN113395780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16 WO PCT/CN2020/136875 patent/WO20211797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12-16 EP EP20923812.0A patent/EP412075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12-16 US US17/909,749 patent/US2023014495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0453A (zh) * | 2017-06-16 | 2019-0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波束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
CN108988921A (zh) * | 2017-08-11 | 2018-1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信息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
WO2020020128A1 (zh) * | 2018-07-25 | 2020-01-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多波束发送上行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CN110809331A (zh) * | 2018-08-06 | 2020-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UL beam management R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87,R1-1612496》;2016111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79725A1 (zh) | 2021-09-16 |
CN113395780A (zh) | 2021-09-14 |
EP4120759A1 (en) | 2023-01-18 |
US20230144956A1 (en) | 2023-05-11 |
EP4120759A4 (en) | 2024-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13593A1 (zh) | 一种波束管理信息的配置、处理方法、终端及基站 | |
WO2018082543A1 (zh) |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1164748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grant-free and grant-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 |
WO2021175146A1 (zh) | 频率补偿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75149A1 (zh) | 一种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
WO2021174994A1 (zh) | 波束推荐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8809547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 |
CN113395780B (zh) | 上行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9413756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JP7319476B2 (ja) | 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 |
EP3664339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22012171A1 (zh) | Csi反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215037A1 (en) |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30291521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18228409A1 (zh) |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2028138A1 (zh) |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17369A1 (en) |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3328831B (zh) | Harq-ack反馈方法终端、基站和存储介质 | |
CN111818643B (zh) | Pucch发送、信息配置方法和设备 | |
CN113473607B (zh) | Pucch传输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和存储介质 | |
WO2022022135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