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0178B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80178B CN113380178B CN202110935013.8A CN202110935013A CN113380178B CN 113380178 B CN113380178 B CN 113380178B CN 202110935013 A CN202110935013 A CN 202110935013A CN 113380178 B CN113380178 B CN 1133801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electronic switch
- module
- driving circuit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04—Matrix technologies
- G09G2300/0408—Integration of the drivers onto the display substrat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6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other than drivers for liquid crystal, plasma or OLED display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6—Details of a shift regis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89—Details of voltage level shift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1—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for resetting or blank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包括展宽模块、控制模块、自举模块和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展宽模块、自举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自举模块与输出模块电连接,通过展宽模块生成的展宽信号可以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保证输出模块在接收自举信号时可以达到或超过预设电位,从而避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电压不稳定以及避免栅极驱动信号提前中止输出的现象,以提高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在提高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在娱乐、教育、安防等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DL(Gate Driver Less,阵列基板行驱动)技术是指将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IC)直接制作在阵列(Array)基板上,实现对栅极逐行扫描的驱动方式。GDL技术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制备工序,省去水平扫描线方向的芯片邦定(Bonding)工序,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集成度,使显示面板更轻薄化。
目前,用户对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高栅极扫描的频率,从而栅极驱动器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频率也要提高,导致栅极驱动器每次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的充电时间减少,栅极驱动信号容易在输出过程中出现电压不稳定的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GDL技术栅极驱动信号输出不稳定,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自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展宽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展宽模块、所述自举模块以及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自举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
所述展宽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第一传递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传递信号包括至少两个时序不同的子传递信号,所述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根据所述第一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确定;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所述展宽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自举模块;
所述自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所述自举信号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以及发送所述第二传递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2a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和n个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驱动电路;
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与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与第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时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所述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与第j+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π/2a;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在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时,泄放所述时钟信号;
其中,a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2a的整数,i∈[1,n-2a],j=1,2,…,2a,k=0,1,2,…,⌊n/2a⌋,j+2ka小于或等于n。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展宽模块、控制模块、自举模块和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展宽模块、自举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自举模块与输出模块电连接,通过展宽模块生成的展宽信号可以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保证输出模块在接收自举信号时可以达到或超过预设电位,从而避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电压不稳定以及避免栅极驱动信号提前中止输出的现象,以提高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在提高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电路进行级联设置并配合时钟信号发生器构成的驱动装置,使用的输入信号少且结构简单,使驱动装置可以稳定循环运行并持续输出多时序的栅极驱动信号,具有抗干扰性能强、成本低廉、输出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第一传递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及控制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传递信号在自举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至复位模块的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及第三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当a=3,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第1个时钟信号至第7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第7个时钟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接收第i+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接收第i+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当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和第三传递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应用中,栅极驱动器在输出栅极驱动信号之前需要进行充电,栅极驱动器在充电结束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器的充电时间越长,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越好。随着用户对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提高栅极驱动器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频率时,传统的栅极驱动器每次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的充电时间变短从而无法达到预设电位,栅极驱动信号容易在输出过程中出现电压骤降现象,导致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的稳定性下降,使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不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显示面板,通过展宽模块生成的展宽信号可以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可以保证输出模块在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前达到预设电位,从而避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电压不稳定以及避免栅极驱动信号提前中止输出的现象,以提高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在提高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在应用中,显示面板可以是基于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基于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基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有机电激光显示面板、基于QLED(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曲面显示面板等。
如图1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1,包括展宽模块10、控制模块20、自举模块30和输出模块40,控制模块20分别与展宽模块10、自举模块30以及输出模块40电连接,自举模块30与输出模块40电连接;
展宽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第一传递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展宽信号,并将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第一传递信号包括至少两个时序不同的子传递信号,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根据第一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确定;
控制模块20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展宽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输出模块40和自举模块30;
自举模块3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自举信号至输出模块40;
输出模块40还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接收到自举信号时,根据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显示面板2的子像素210以及发送第二传递信号。
在应用中,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比较器、逻辑门、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电平信号和时钟信号可以通过时序控制器(Timer Control Register,TCON)或片上芯片(System on Chip,SOC)生成并输入至驱动电路;电平信号可以是高电平信号,也可以是低电平信号,时钟信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TCON或SOC进行移相得到具有相位差的多个时钟信号。
在应用中,展宽模块接收的第一传递信号可以是显示面板的另一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输出的第二传递信号;第一电平信号可以是直流的高电平信号,展宽模块可以在接收到第一传递信号时导通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并在未接收到第一传递信号时关断并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生成展宽信号,通过延长第一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延长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具体的,第一传递信号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时序不同的子传递信号,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和第一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相同。通过将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可以对控制模块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
在应用中,控制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展宽信号时导通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在未接收到展宽信号时关断并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至输出模块和自举模块;控制信号的时间长度和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相同,具体的,由于展宽单元可以延长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因此控制模块可以延长导通时间,实现延长控制信号的时间长度。
在应用中,输出模块在接收到高电平的控制信号时,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上拉至第一高电位,然而第一高电位小于预设电位,会导致输出模块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不稳定。
在应用中,自举模块可以在控制信号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自举信号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在接收到自举信号时,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可以上拉至第二高电位,使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可以达到预设电位或超过预设电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面板的显示特性,根据刷新率的频率发送的栅极驱动信号才能用于控制子像素偏转,因此,输出模块可以按照刷新率的频率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至子像素,以控制子像素偏转,容易理解的是,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和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从而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不会用于控制子像素偏转;此外,当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在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之前输出时,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可以用于对子像素进行预充电。
其中,预设电位是根据显示面板实际需要的栅极驱动信号电压大小和时间长度确定的,如果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可以通过充电达到预设电位,则可以生成完整且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此外,输出模块在接收到自举信号时,还可以生成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其中,控制信号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时的同一时刻,时钟信号可以从低电平切换至高电平;控制模块与输出模块、自举模块的连接处为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自举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进行充电。
在应用中,自举模块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进行充电以积累电荷,并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时释放上述积累的电荷,从而生成自举信号。
在应用中,输出模块可以为不同的输出对象提供独立的信号,具体的,当输出对象为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时,输出模块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可以对显示面板的一行或多行子像素进行充电,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其中,一个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数量根据上述显示面板使用的时钟信号数量确定;当输出对象为显示面板的另一个驱动电路时,输出模块可以提供一个第二传递信号,从而为上述另一个驱动电路的展宽模块提供第一传递信号。通过为不同的输出对象提供独立的信号,可以避免输出至不同的输出对象的信号之间出现干扰,提高显示面板工作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对输出模块的输出对象的类型和数量不做任何限制。
在应用中,通过展宽模块生成的展宽信号可以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保证输出模块在接收自举信号时可以达到或超过预设电位,使输出模块在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时,可以充分导通并提高信号传输效率,以及避免模块提前关断导致的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中止输出,以提高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的稳定性。
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电平信号、第一传递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图。
如图3所示,基于图1所对应的第一实施例,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展宽模块10包括第一展宽单元110和第二展宽单元120,第一展宽单元110和第二展宽单元120分别与控制模块20电连接;
第一展宽单元110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一子展宽信号,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
第二展宽单元120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第二子传递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二子展宽信号,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
其中,展宽信号包括第一子展宽信号和第二子展宽信号。
在应用中,展宽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展宽单元,每个展宽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展宽模块的工作原理一致,区别在于,每个展宽单元通过连接不同的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获取子传递信号,每个展宽单元可以根据子传递信号生成一个子展宽信号,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子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与对应的子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相同,由于每个子传递信号的时序不同,且展宽模块发送的展宽信号由所有子展宽信号组成,因此,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根据子传递信号的数量和时序确定。通过延长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延长控制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时间长度。
具体的,展宽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为了区分不同的展宽单元接收的不同的传递信号,定义第一展宽单元接收的传递信号为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二展宽单元接收的传递信号为第二子传递信号。
图4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及控制信号的时序图,以下结合图4对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保持接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展宽单元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的t0时刻导通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并在未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时的t1时刻关断并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在第一时间段t01生成高电平的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展宽单元可以在接收到第二子传递信号的t1时刻导通并输出第一电平信号,并在未接收到第二子传递信号的t2时刻关断并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在第二时间段t12生成第二子展宽信号;其中,第一子传递信号的时序和第一子展宽信号的时序可以相同,同理,第二子传递信号的时序和第二子展宽信号的时序也可以相同,通过控制第一子传递信号和第二子传递信号的时序,可以确定展宽信号的时序,具体的,第一子传递信号和第二子传递信号可以是电压大小相同,相位相差九十度的高电平信号,展宽信号由第一子展宽信号和第二子展宽信号组成。
如图5所示,基于图3所对应的第二实施例,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第一展宽单元110包括第一电子开关111,第二展宽单元120包括第二电子开关121,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源极与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漏极分别与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漏极和控制模块20电连接;
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源极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栅极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时,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漏极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一子展宽信号,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
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源极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栅极接收到第二子传递信号时,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漏极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二子展宽信号,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20。
在应用中,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可以是任意的具有电子开关功能的器件或电路,例如,三极管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具体的,可以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TFT)。
以下结合图4的时序图和图5的结构图对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电子开关的源极和第二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的t0时刻导通,使第一电子开关的漏极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一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未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的t1时刻关断,使第一电子开关的漏极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在第一时间段t01生成高电平的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接收到第二子传递信号的t1时刻导通,使第二电子开关的漏极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二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未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的t2时刻关断,使第二电子开关的漏极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在第二时间段t12生成高电平的第二子展宽信号。
在应用中,第一电子开关构成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电子开关构成的第二展宽单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输出稳定和低成本的优点,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并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如图6所示,基于图5所对应的第三实施例,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控制模块20包括第三电子开关201,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栅极分别与第一电子开关111的漏极和第二电子开关121的漏极连接,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漏极分别与自举模块30和输出模块40电连接;
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源极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栅极接收到展宽信号时,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漏极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自举模块30和输出模块40。
在应用中,第三电子开关的选型与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选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4的时序图对第三电子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三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第三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接收到展宽信号的t0时刻导通,使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输出第一电平信号,第三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未接收到第一子传递信号的t2时刻关断,使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停止输出第一电平信号,从而在第一时间段t01和第二时间段t12连续生成高电平的控制信号。
在应用中,第三电子开关构成的控制模块,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输出稳定和低成本的优点,配合具有相同优点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并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如图7所示,基于图6所对应的第四实施例,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输出模块40包括第一输出单元410和第二输出单元420,第一输出单元410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201和自举模块30电连接,第二输出单元420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201和自举模块30电连接,第一输出单元410的输入端口与第二输出单元420的输入端口连接构成输出模块40的输入端口430;
第一输出单元410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接收到自举信号时,根据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显示面板2的子像素210;
第二输出单元420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接收到自举信号时,根据时钟信号生成第二传递信号,发送第二传递信号;
第二输出单元420还用于接收第一子传递信号,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时,泄放时钟信号。
在应用中,输出模块可以包括多个输出单元,每个输出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模块的工作原理一致,输出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输出模块连接的输出对象的数量确定,每个输出单元用于为一个输出对象提供独立的信号。
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图,以下结合图8对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保持接收时钟信号;第一输出单元可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的t0时刻开始充电并持续到t2时刻,以将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的电位上拉至第一高电位,从而在第一时间段t01第一输出单元输出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在t2时刻,第一输出单元未接收到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由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且第一输出单元接收到自举信号时,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的电位被进一步拉高至第二高电位,使第一输出单元充分导通并开始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一输出单元在未接收到自举信号的t3时刻关断并停止输出时钟信号,从而在第三时间段t23保持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二输出单元与第一输出单元的工作原理一致,不再赘述,区别在于,第二输出单元在t01时间段可以将时钟信号进行泄放从而不输出第二传递信号,第二输出单元在第三时间段t23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二传递信号。其中,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和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相等,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大小根据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和自举信号的电压大小确定,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和自举信号的电压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9所示,基于图7所对应的第五实施例,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第一输出单元410包括第四电子开关411,第二输出单元420包括第五电子开关421和第六电子开关422;
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与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漏极连接,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漏极与显示面板2的子像素210连接,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漏极及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分别与自举模块30电连接,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构成第一输出单元410的输入端口412;
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与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连接,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漏极与第六电子开关422的源极连接,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构成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423;
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源极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接收到自举信号时,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漏极用于根据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显示面板2;
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源极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接收到自举信号时,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漏极用于根据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发送第二传递信号;
第六电子开关422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子传递信号,在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接收到控制信号,且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源极接收到时钟信号时,第六电子开关422的漏极用于根据第一子传递信号泄放时钟信号。
在应用中,第四电子开关和第五电子开关的选型与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选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8的时序图对第四电子开关、第五电子开关及第六电子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四电子开关的源极和第五电子开关的源极保持接收时钟信号;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可以在接收到控制信号的t0时刻开始充电并持续到t2时刻,以将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上拉至第一高电位,从而在第一时间段t01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输出不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在t2时刻,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未接收到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由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且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自举信号,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的电位被进一步拉高至第二高电位,使第四电子开关充分导通并开始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在未接收到自举信号的t3时刻关断,且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停止输出时钟信号,从而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在第三时间段t23保持输出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五电子开关与第四电子开关的工作原理一致,不再赘述,区别在于,第六电子开关的栅极在第一时间段t01接收第一子传递信号,使第六电子开关导通并泄放时钟信号,从而使第五电子开关在第一时间段t01不输出第二传递信号,此外,第五电子开关的漏极在第三时间段t23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二传递信号。
在应用中,第四电子开关构成的第一输出单元,第五电子开关和第六电子开关构成的第二输出单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输出稳定和低成本的优点,配合具有相同优点的第一展宽单元、第二展宽单元及控制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电路的稳定性并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如图10所示,基于图9所对应的第六实施例,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自举模块30包括第一电容301,第一电容301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漏极、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以及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连接,第一电容30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漏极和显示面板连接;
第一电容301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对第一电容301进行充电;
第一电容301的第一端还用于在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自举信号至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和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以将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和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上拉至第二高电位。
在应用中,根据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可以确定第一电容能够积累的最大电荷量,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越大,第二高电位与第一高电位的电位差越大,其中,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二高电位大于或等于预设电位。
以下结合图8的时序图对第一电容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在接收到高电平的控制信号的t0时刻开始充电,使第一电容积累电荷,充电持续到控制信号由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的t2时刻,在t2时刻,第一电容的第一端释放在第一时间段t01和第二时间段t12积累的电荷,即发送自举信号至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和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以将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和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上拉至第二高电位。
在应用中,选用电容作为自举模块的储能元件可以进行快速且稳定的循环充放电,保证驱动电路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的同时,可以提高驱动电路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如图11所示,基于图10所对应的第七实施例,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50,复位模块50分别与控制模块20、自举模块30及输出模块40电连接;
复位模块5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
复位模块50包括第七电子开关501,第七电子开关501的源极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201的漏极、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栅极连接、第五电子开关421的栅极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第七电子开关501的源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在第七电子开关501的栅极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第七电子开关501的漏极用于发送控制信号至接地端。
在应用中,第三传递信号可以在输出模块发送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之后的任意时刻发送至复位模块,具体发送时刻可以是在栅极驱动信号或第二传递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也可以是在栅极驱动信号或第二传递信号切换至低电平后的时钟信号的六分之一周期处,复位模块可以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避免控制模块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以外的时间继续输出控制信号,并可以将残留在驱动电路中的控制信号导出从而使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归零,以提高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的稳定性以及驱动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模块还用于接收自举信号,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将自举信号发送至接地端。
在应用中,第三传递信号还可以在自举模块发送自举信号之后的任意时刻发送至复位模块,具体发送时刻可以是在自举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也可以是在自举信号切换至低电平后的时钟信号的六分之一周期处,复位模块可以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避免自举模块在第三时间段以外的时间继续输出自举信号,并可以将残留在驱动电路中的自举信号导出从而使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归零,以提高自举模块输出自举信号的稳定性以及驱动电路运行的稳定性。
在应用中,第七电子开关的选型与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选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图12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三传递信号在自举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至复位模块的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及第三传递信号的时序图。
以下结合图12对第七电子开关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第七电子开关的源极保持接收控制信号和自举信号;第七电子开关的栅极可以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的t3时刻导通并发送自举信号至接地端,在未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的t4时刻关断并停止发送自举信号至接地端,从而在第四时间段t34将自举信号发送至接地端,使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归零。其中,第三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13所示,基于图11所对应的第八实施例,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还包括截止模块60,截止模块60与输出模块电连接;
截止模块60用于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在接收到截止信号时,发送栅极驱动信号至接地端;
截止模块60包括第八电子开关601;
第八电子开关601的源极分别与第四电子开关411的漏极和第一电容301的第二端连接;
第八电子开关601的源极用于接收栅极驱动信号,在第八电子开关601的栅极接收到截止信号时,第八电子开关601的漏极用于发送栅极驱动信号至接地端。
在应用中,第八电子开关的选型与上述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的选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应用中,截止信号可以是控制信号的反相信号,截止信号可以通过将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至反相器得到,反相器的类型可以是TTL(Transistor Transistor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平)非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反相器。截止信号用于在输出模块未进行充电的时间段将第二输出单元接地,避免多余或残留的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显示面板,可以提高栅极驱动信号输出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展宽模块、控制模块、自举模块和输出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展宽模块、自举模块以及输出模块电连接,自举模块与输出模块电连接,通过展宽模块生成的展宽信号可以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保证输出模块在接收自举信号时可以达到或超过预设电位,从而避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电压不稳定以及避免栅极驱动信号提前中止输出的现象,以提高输出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在提高显示面板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同时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包括2a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和n个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
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与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一展宽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1002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二输出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1002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二展宽单元与第i+a个驱动电路1003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时钟信号,并发送至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与第j+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π/2a;
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一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第i个驱动电路1002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二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第i+a个驱动电路1003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其中,a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2a的整数,i∈[1,n-2a],j=1,2,…,2a,k=0,1,2,…,⌊n/2a⌋,j+2ka小于或等于n。..
图14示例性的示出了当第i个驱动电路接收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时钟信号时的结构示意图,并示出了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及第三传递信号的输入输出关系。
在应用中,驱动装置包括n个级联的驱动电路,每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连接;驱动电路的数量根据显示面板的子像素行数确定,例如,驱动电路的数量可以等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行数,也可以等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行数加2a。
在应用中,栅极驱动信号可以根据第1个驱动电路至第n个驱动电路的顺序依次发送至显示面板的第1行子像素至第n行子像素,上一次发送的栅极驱动信号和下一次发送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时间间隔为π/2a。其中,上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时间间隔根据时钟信号发生器的数量确定,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性能确定时钟信号发生器的数量;TCON或SOC可以在需要通过驱动装置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时,向任意一个驱动电路的控制模块发送与展宽信号波形一致的高电平信号,以触发驱动装置开始工作。
下面分别以a=3,n=7以及a=1,n=4为例对驱动装置中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举例说明:
当a=3,n=6时,驱动装置包括6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和7个驱动电路,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至第6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分别与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至第6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还与第7个驱动电路连接;第1(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4(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7(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7(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5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6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7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5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6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5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5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7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6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6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
当a=1,n=4时,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和5个驱动电路,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分别与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连接,第2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分别与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单元连接;第1(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2(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3(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3(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3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第4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第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发送第二传递信号。
在应用中,每个驱动电路生成的第二传递信号和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的波形相同;每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子传递信号和第二子传递信号可以根据驱动装置的其余驱动电路发送的第二传递信号得到,具体的,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与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可以发送第二传递信号至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以作为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一子传递信号;第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与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连接,并可以发送第二传递信号至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以作为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的第二子传递信号。
在应用中,由于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与第j+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π/2a,且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发送至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因此,第i个驱动电路生成的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二传递信号),与第i+1个驱动电路生成的稳定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二传递信号)的相位差也为π/2a,且上述第i+2a个驱动电路接收的第一子传递信号与第i+2a个驱动电路生成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相位差为π/2,上述第i+2a个驱动电路接收的第二子传递信号与第i+2a个驱动电路生成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相位差为π。根据第一子传递信号和第二子传递信号生成的展宽信号使自举模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电的工作原理可以参照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在赘述。
图15示例性的示出了当a=3,第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第1个时钟信号至第7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第7个时钟信号的时序示意图。
图16示例性的示出了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与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与第i+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与第i+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第i+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第i+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
图17示例性的示出了在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接收第i+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接收第i+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第一电平信号、第一子传递信号、第一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第二子传递信号、第二子展宽信号、展宽信号、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时钟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及第二传递信号的时序图。
在应用中,由于传输第一子展宽信号的第一电子开关和传输第二子展宽信号的第二电子开关的硬件限制,第一子展宽信号和第二子展宽信号的传输可能具有延迟,从而组成的展宽信号也具有延迟,因此存在控制信号在t2时刻之后仍保持输出的风险,导致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在第三时间段t23无法及时上拉至第二高电位,影响第三时间段t23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和时间长度。
在应用中,为了避免控制信号在t2时刻之后仍保持输出,在控制信号的时间长度能够满足让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达到第二高电位的前提下,可以调整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的连接关系,具体的,可以将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与第i+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将第i+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与第i+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以缩减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并预留π/a的时间用于避免展宽信号在t2时刻之后仍保持输出。
在应用中,通过将驱动电路进行级联设置并配合时钟信号发生器构成的驱动装置,使用的输入信号少且结构简单,使驱动装置可以稳定循环运行并持续输出多时序的栅极驱动信号,具有抗干扰性能强、成本低廉、输出稳定的优点。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复位模块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1004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第i+2a个驱动电路1001的复位模块用于接收到第i+3a+1个驱动电路1004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
在应用中,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并可以接收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传递信号,以作为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的第三传递信号,可以进一步将每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传递信号进行复用,提高信号利用率和驱动装置的集成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n-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至第n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不具有对应的输出模块提供第三传递信号,第n-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至第n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可以与TCON或SOC连接,以获取第三传递信号。
在应用中,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可以与第i+3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以及第i+3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之后的任意一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可以根据复位的速度快慢确定连接关系,具体的,第1+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可以与第i+3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则第三传递信号与控制信号的相位差为π/2,或者,可以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则第三传递信号与控制信号的相位差为π/2+π/a,或者可以与第i+3a+2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则第三传递信号与控制信号的相位差为π/2+2π/a,本申请实施例对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具体连接的驱动电路不作任何限制。
图18示例性的示出了当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自举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的电位和第三传递信号的时序图。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自举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展宽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展宽模块、所述自举模块以及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自举模块与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所述展宽模块包括第一展宽单元和第二展宽单元,所述第一展宽单元和所述第二展宽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展宽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第一传递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展宽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传递信号包括第一子传递信号和第二子传递信号,所述展宽信号的时间长度根据所述第一传递信号的时间长度确定;
所述第一展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子传递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一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展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子传递信号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二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展宽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子展宽信号和所述第二子展宽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接收到所述展宽信号时,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自举模块;
所述自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自举信号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和第二传递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以及发送所述第二传递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展宽单元包括第一电子开关,所述第二展宽单元包括第二电子开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漏极和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第一子传递信号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一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第二子传递信号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生成第二子展宽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三电子开关,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栅极分别与第一电子开关的漏极和第二电子开关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分别与所述自举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平信号,在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展宽信号时,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第一电平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自举模块和所述输出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和所述自举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和所述自举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连接构成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
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第二传递信号,发送所述第二传递信号;
所述第二输出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子传递信号,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时,泄放所述时钟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第四电子开关,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包括第五电子开关和第六电子开关;
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与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及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自举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构成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
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与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漏极与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构成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口;
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并将所述栅极驱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时钟信号,在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自举信号时,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所述时钟信号生成所述第二传递信号,发送所述第二传递信号;
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的栅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传递信号,在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源极接收到所述时钟信号时,所述第六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传递信号泄放所述时钟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以及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子开关的漏极和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对所述第一电容进行充电;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还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时,发送所述自举信号至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和所述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自举模块及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
所述复位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接收到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
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七电子开关,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的源极分别与第三电子开关的漏极、第四电子开关的栅极连接、第五电子开关的栅极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的源极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的栅极接收到所述第三传递信号时,所述第七电子开关的漏极用于发送所述控制信号至接地端。
8.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a个时钟信号发生器和n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与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与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与第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时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第j+2ka个驱动电路的输出模块,所述第j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与第j+1个时钟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π/2a;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一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一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展宽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二子传递信号时,将第二子展宽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一子传递信号,在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时,泄放所述时钟信号;
其中,a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n为大于2a的整数,i∈[1,n-2a],j=1,2,…,2a,k=0,1,2,…,⌊n/2a⌋,j+2ka小于或等于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与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第i+2a个驱动电路的复位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i+3a+1个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单元发送的第三传递信号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接地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5013.8A CN113380178B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EP21942129.4A EP4390903A1 (en) | 2021-08-16 | 2021-12-30 |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device |
PCT/CN2021/143430 WO2023019866A1 (zh) | 2021-08-16 | 2021-12-30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KR1020227041978A KR102612202B1 (ko) | 2021-08-16 | 2021-12-30 |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회로와 구동 장치 |
JP2022573523A JP7623405B2 (ja) | 2021-08-16 | 2021-12-30 |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回路及び駆動装置 |
US18/002,341 US11978377B2 (en) | 2021-08-16 | 2021-12-30 |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device for display pane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5013.8A CN113380178B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80178A CN113380178A (zh) | 2021-09-10 |
CN113380178B true CN113380178B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7577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5013.8A Active CN113380178B (zh) | 2021-08-16 | 2021-08-16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78377B2 (zh) |
EP (1) | EP4390903A1 (zh) |
JP (1) | JP7623405B2 (zh) |
KR (1) | KR102612202B1 (zh) |
CN (1) | CN113380178B (zh) |
WO (1) | WO20230198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80178B (zh) * | 2021-08-16 | 2022-01-0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CN118192839B (zh) * | 2024-02-23 | 2025-02-18 | 深圳汉王友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手写显示控制装置、电磁手写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3895B (zh) | 2008-06-17 | 2011-07-2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缓存器 |
CN102723064B (zh) * | 2012-03-28 | 2015-05-06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驱动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KR102234096B1 (ko) * | 2014-11-07 | 2021-03-3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스캔 구동부와 이를 포함한 표시장치 |
US9341905B1 (en) | 2014-11-10 | 2016-05-17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6601667B2 (ja) * | 2014-12-03 | 2019-11-06 |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 シフトレジスタ回路及びゲートドライバ並びに表示装置 |
CN104464671B (zh) * | 2014-12-12 | 2017-01-1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扫描驱动电路 |
CN104537991B (zh) * | 2014-12-30 | 2017-04-1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正反向扫描的栅极驱动电路 |
CN104505048A (zh) * | 2014-12-31 | 2015-04-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goa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04882108B (zh) * | 2015-06-08 | 2017-03-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
CN104916265B (zh) * | 2015-07-03 | 2017-10-20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5427830A (zh) * | 2016-01-12 | 2016-03-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KR102557841B1 (ko) * | 2016-04-29 | 2023-07-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게이트 구동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
KR102544566B1 (ko) | 2016-05-27 | 2023-06-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
CN109196576B (zh) * | 2016-06-01 | 2020-12-25 | 夏普株式会社 | 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其的显示装置、其的驱动方法 |
US10490144B2 (en) * | 2016-07-01 | 2019-11-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FT circuit and shift register circuit |
WO2018020613A1 (ja) * | 2016-07-27 | 2018-02-01 |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
CN106205538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goa驱动单元及驱动电路 |
CN106572215A (zh) * | 2016-11-04 | 2017-04-19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电池盖 |
CN106898290B (zh) * | 2017-04-21 | 2019-08-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扫描驱动电路 |
GB2603878B (en) * | 2017-05-19 | 2022-10-26 | Displaylink Uk Ltd | Adaptive Compression by Light Level |
CN107424552B (zh) * | 2017-06-13 | 2019-11-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CN107492335A (zh) * | 2017-09-26 | 2017-12-1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补偿信号生成的方法、结构及修复系统 |
CN107845403B (zh) * | 2017-11-07 | 2021-04-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CN111508448B (zh) | 2020-05-28 | 2022-03-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908235B (zh) * | 2021-01-26 | 2022-09-23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3380178B (zh) | 2021-08-16 | 2022-01-0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
2021
- 2021-08-16 CN CN202110935013.8A patent/CN113380178B/zh active Active
- 2021-12-30 KR KR1020227041978A patent/KR102612202B1/ko active Active
- 2021-12-30 EP EP21942129.4A patent/EP439090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30 JP JP2022573523A patent/JP762340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12-30 WO PCT/CN2021/143430 patent/WO20230198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2-30 US US18/002,341 patent/US1197837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19866A1 (zh) | 2023-02-23 |
KR102612202B1 (ko) | 2023-12-11 |
EP4390903A1 (en) | 2024-06-26 |
JP2023541753A (ja) | 2023-10-04 |
KR20230028257A (ko) | 2023-02-28 |
US11978377B2 (en) | 2024-05-07 |
US20240119879A1 (en) | 2024-04-11 |
CN113380178A (zh) | 2021-09-10 |
JP7623405B2 (ja) | 2025-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79477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6910468B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 |
CN104575436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US10770162B2 (en) | Shift register,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4900184B (zh) |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栅极驱动电路及其单元 | |
US8242834B2 (en) | Charge pump circuit | |
CN106652867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3380178B (zh)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驱动装置 | |
CN104269145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
US10872549B2 (en) | Gate driving circuit,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WO2021057067A1 (zh) | 扫描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8461814B2 (en) | Boost/buck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t | |
CN114519977B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US10885830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color shift | |
CN113570996B (zh) |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8682381A (zh) | 移位寄存器、栅极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7818758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发光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
CN110503913A (zh) | 一种扫描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
CN111682399B (zh) | 激光发射器驱动电路、系统及高速光通信装置 | |
CN114299863B (zh) | 一种信号产生电路、扫描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20199000A1 (en) | Pixel circuit sharing driving transistor | |
CN113781947B (zh) | 一种移位寄存电路和显示面板 | |
US11301093B2 (en) | Positive and negative voltage driving circuit, chip, active stylus and driving method | |
CN111739475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显示面板 | |
CN111739476B (zh) |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