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373859A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73859A
CN113373859A CN202110653509.6A CN202110653509A CN113373859A CN 113373859 A CN113373859 A CN 113373859A CN 202110653509 A CN202110653509 A CN 202110653509A CN 113373859 A CN113373859 A CN 113373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bag
pipe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35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晓瑞
刘欣
方艳丽
管惠领
薛晓娜
王亚坤
杨洋
刘闯
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535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738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73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738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00Equipment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gener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e.g. protection of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stra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4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14Telescopic props
    • E21D15/44Hydraulic, pneumatic, or hydraulic-pneumatic p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5/00Shores or struts; Chocks
    • E04G25/04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 E04G2025/047Shores or struts; Chocks telescopic which telescoping action effected by a pis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设有一组气动推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开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的内部设有柔性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内部设有填充物,且装有填充物的收纳袋在受压时能够变形,同时装有填充物的收纳袋高度大于支撑腔的深度;本发明使得收纳袋顶部及内部的填充物在支撑板的压力下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与支撑顶部表面充分的贴合,使得支撑板通过对填充物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建筑施工时经常需要进入地下进行施工作业,由于地下施工环境的多变性,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现有的水利施工支撑保护装置,主要采用支撑柱进行支撑,这样的支撑方法存在这一些缺点和不足,如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不方便进行高度调整,当支撑顶部存在倾斜角时,上述的支撑保护装置也不能进行支撑角度的调整。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水利工程施工支撑保护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一项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20211925628,该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部均匀设置有防滑锯齿条,所述基板四角处均贯穿插接设置有竖向螺栓,所述基板顶部中央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腔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顶部套接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顶部设置有顶部平板,所述顶部平板与顶座之间均匀焊接设置有加固牛腿,所述顶部平板顶部中央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腔活动插接设置有调节支撑板,该支撑保护装置实现高度调节的同时对支撑角度也可调节,同时调节支撑板与U型架之间可实现拆卸,方便调节支撑板的更换或者维修。
但上述技术中的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在使用时,虽然支撑板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以适应倾斜的支撑顶部,但由于支撑顶部往往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使得支撑板难以与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进行充分的接触贴合,从而使得未与支撑板相贴合的支撑顶部容易发生塌陷,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支撑板难以与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进行充分的接触贴合,从而使得支撑顶部容易发生局部塌陷,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设有一组气动推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开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腔的内部设有柔性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内部设有填充物,且装有填充物的收纳袋在受压时能够变形,同时装有填充物的收纳袋高度大于支撑腔的深度;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在使用时,虽然支撑板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以适应倾斜的支撑顶部,但由于支撑顶部往往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使得支撑板难以与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进行充分的接触贴合,从而使得未与支撑板相贴合的支撑顶部容易发生塌陷,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本发明的支撑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板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在气动推杆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随后将类似水或沙土材质的填充物填充在收纳袋中,并将盛有填充物的收纳袋放置在支撑腔中,随后气动推杆带动支撑板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顶端的收纳袋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此时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能够对收纳袋施加压力,并使得收纳袋顶部及内部的填充物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与支撑顶部的形状相匹配并能与之充分的贴合,此时支撑板能够通过对填充物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在支撑板工作前灌入收纳袋内部;工作时,在支撑板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前,将新制备的水泥砂浆灌入收纳袋中,随后收纳袋在支撑板的带动下与支撑顶部相压合,此时水泥砂浆顶端能够在支撑板的挤压下与支撑顶部的形状匹配并与之充分贴合,随后水泥砂浆在逐渐凝固后能够形成更加坚固且一体式的水泥砂浆层,大大提高了填充物对支撑顶部的支撑强度,当需要更换支撑位置时,此时只需将收纳袋从支撑腔内部取出,再重新放入灌有水泥砂浆的收纳袋即可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支撑腔的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状,所述支撑腔内设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撑腔与凸起的形状,使得收纳袋与内部的水泥砂浆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更换时,方便从支撑腔内部脱离,减少收纳袋从支撑腔取出时,两者之间的摩擦过大而难以脱离的情况,同时脱离后的收纳袋底端在凸起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凹陷部,随后通过支撑杆等结构插入凹陷部内部,并将支撑杆底端顶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将收纳袋与水泥砂浆层抵压在隧道顶部,并能持续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收纳袋的内壁上固连有一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内部设有混合的水泥黄沙,所述加强管的顶端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形腔,所述漏斗形腔的内部设有弹性的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加强管内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漏斗形腔顶端所对应的收纳袋内壁上固连有顶杆;工作时,当收纳袋内部的水泥砂浆凝固时,此时穿插在水泥砂浆层内部的加强管能够加强水泥砂浆层的强度,且通过控制水泥砂浆中加入的水,使得水泥砂浆相对较稀,增加了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水泥砂浆与支撑顶部挤压贴合时能够更有效的适应其形状,且支撑顶部对收纳袋顶端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此时收纳袋顶端的顶杆对封堵块施加的作用下也同步增加,直至封堵块受压变形并穿过漏斗形腔,此时封堵块在弹簧的作用下远离漏斗形腔并不再对其封堵,此时水泥砂浆中的一部分水能够流入加强管中并被干燥的水泥黄沙所吸附,使得加强管中的水泥黄沙在与水接触后凝固成块,提高了加强管的整体强度,同时能够对收纳袋中水泥砂浆中多余的水进行利用,减少收纳袋中的水泥砂浆因水量较多而影响其凝固强度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加强管与漏斗形腔相对应的外壁位置处设有网格板所组成的限位腔,所述顶杆的自由端位于限位腔内部并与之滑动相连;工作时,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顶杆与限位腔,使得顶杆在限位腔的限位下能够准确的抵压在封堵块上,减少顶杆在外界的干扰下与封堵块发生错位,而无法有效的对封堵块进行作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加强管与漏斗形腔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处设有与封堵块相配合的压力腔,所述加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中间窄两端宽的沙漏形,所述通孔内端设有弹性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一侧所对应的加强管内壁上设有网格板制成的连接板,所述封堵件与对应的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体;工作时,当封堵块在顶杆与弹簧的压力下向压力腔内端运动时,此时封堵块能够压缩加强管内部的气压,使得封堵件在加强管内部气压的作用下,从通孔中部向远离通孔的一侧弹出,从而使得通孔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收纳袋外部水泥砂浆中的水分更有效的流入加强管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砂浆层与加强管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加强管的中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储存有水的存水管,所述存水管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存水管与转管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相互错位的连通槽,且两转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压板,所述封堵块的底端连接有能够对两压板进行压动的压杆;工作时,当封堵块在顶杆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时,此时封堵块能够带动压杆对压杆进行压动,使得转管发生转动,直至转管上的连通槽与存水管上的连通槽对齐并连通,此时存水管内部的积水能够从两连通槽内部流出,提高了加强管中水泥黄沙与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进而提高了加强管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存水管内部分别设有伸缩囊,所述伸缩囊在存水管内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工作时,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存水管内部,使得伸缩囊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转管与加强管上的连通槽相互连通后,此时伸缩囊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能够将存水管内部的积水有力的压出,从而使得存水管内部的积水能够充分利用并与加强管内部水泥黄沙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拨片,所述转管的端部通过扭簧与加强管的端部转动相连;工作时,当封堵块在顶杆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时,此时封堵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反复抖动,并带动压杆对压板来回撞击,使得转管在压杆与扭簧的作用下能够来回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拨片对加强管内部的水泥黄沙进行来回搅动,促进了水泥黄沙和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的整体强度。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支撑保护装置,该方法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支撑板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在气动推杆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
S2:随后将填充物填充在收纳袋中,并将盛有填充物的收纳袋放置在支撑腔中;
S3:随后气动推杆带动支撑板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顶端的收纳袋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通过对填充物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在支撑板设置收纳袋,使得收纳袋顶部及内部的填充物在支撑板的压力下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与支撑顶部的形状相匹配并能与之充分的贴合,使得支撑板通过对填充物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腔与凸起的形状,使得收纳袋与内部的水泥砂浆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更换时,方便从支撑腔内部脱离,同时脱离后的收纳袋底端在凸起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凹陷部,随后通过支撑杆等结构插入凹陷部内部,并将支撑杆底端顶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将收纳袋与水泥砂浆层抵压在隧道顶部,并能持续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二中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图;
图中:支撑板1、气动推杆2、支撑腔3、收纳袋4、填充物5、凸起6、加强管7、漏斗形腔8、封堵块9、弹簧10、顶杆11、限位腔12、压力腔13、通孔14、封堵件15、连接板16、弹性体17、存水管18、转管19、连通槽20、压板21、压杆22、伸缩囊23、拨片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底端设有一组气动推杆2,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上开设有支撑腔3,所述支撑腔3的内部设有柔性的收纳袋4,所述收纳袋4内部设有填充物5,且装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在受压时能够变形,同时装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高度大于支撑腔3的深度;工作时,现有技术中的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在使用时,虽然支撑板1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以适应倾斜的支撑顶部,但由于支撑顶部往往存在凹凸不平的情况,使得支撑板1难以与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进行充分的接触贴合,从而使得未与支撑板1相贴合的支撑顶部容易发生塌陷,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本发明的支撑保护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支撑板1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1在气动推杆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随后将类似水或沙土材质的填充物5填充在收纳袋4中,并将盛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放置在支撑腔3中,随后气动推杆2带动支撑板1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1顶端的收纳袋4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此时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能够对收纳袋4施加压力,并使得收纳袋4顶部及内部的填充物5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与支撑顶部的形状相匹配并能与之充分的贴合,此时支撑板1能够通过对填充物5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1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所述填充物5为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在支撑板1工作前灌入收纳袋4内部;工作时,在支撑板1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前,将新制备的水泥砂浆灌入收纳袋4中,随后收纳袋4在支撑板1的带动下与支撑顶部相压合,此时水泥砂浆顶端能够在支撑板1的挤压下与支撑顶部的形状匹配并与之充分贴合,随后水泥砂浆在逐渐凝固后能够形成更加坚固且一体式的水泥砂浆层,大大提高了填充物5对支撑顶部的支撑强度,当需要更换支撑位置时,此时只需将收纳袋4从支撑腔3内部取出,再重新放入灌有水泥砂浆的收纳袋4即可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方便快捷。
所述支撑腔3的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状,所述支撑腔3内设有若干个凸起6,所述凸起6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撑腔3与凸起6的形状,使得收纳袋4与内部的水泥砂浆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更换时,方便从支撑腔3内部脱离,减少收纳袋4从支撑腔3取出时,两者之间的摩擦过大而难以脱离的情况,同时脱离后的收纳袋4底端在凸起6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凹陷部,随后通过支撑杆等结构插入凹陷部内部,并将支撑杆底端顶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将收纳袋4与水泥砂浆层抵压在隧道顶部,并能持续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的效果。
所述收纳袋4的内壁上固连有一组加强管7,所述加强管7的内部设有混合的水泥黄沙,所述加强管7的顶端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形腔8,所述漏斗形腔8的内部设有弹性的封堵块9,所述封堵块9与加强管7内端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漏斗形腔8顶端所对应的收纳袋4内壁上固连有顶杆11;工作时,当收纳袋4内部的水泥砂浆凝固时,此时穿插在水泥砂浆层内部的加强管7能够加强水泥砂浆层的强度,且通过控制水泥砂浆中加入的水,使得水泥砂浆相对较稀,增加了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水泥砂浆与支撑顶部挤压贴合时能够更有效的适应其形状,且支撑顶部对收纳袋4顶端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此时收纳袋4顶端的顶杆11对封堵块9施加的作用下也同步增加,直至封堵块9受压变形并穿过漏斗形腔8,此时封堵块9在弹簧10的作用下远离漏斗形腔8并不再对其封堵,此时水泥砂浆中的一部分水能够流入加强管7中并被干燥的水泥黄沙所吸附,使得加强管7中的水泥黄沙在与水接触后凝固成块,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同时能够对收纳袋4中水泥砂浆中多余的水进行利用,减少收纳袋4中的水泥砂浆因水量较多而影响其凝固强度的情况。
所述加强管7与漏斗形腔8相对应的外壁位置处设有网格板所组成的限位腔12,所述顶杆11的自由端位于限位腔12内部并与之滑动相连;工作时,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顶杆11与限位腔12,使得顶杆11在限位腔12的限位下能够准确的抵压在封堵块9上,减少顶杆11在外界的干扰下与封堵块9发生错位,而无法有效的对封堵块9进行作用的情况。
所述加强管7与漏斗形腔8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处设有与封堵块9相配合的压力腔13,所述加强管7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截面形状为中间窄两端宽的沙漏形,所述通孔14内端设有弹性的封堵件15,所述封堵件15一侧所对应的加强管7内壁上设有网格板制成的连接板16,所述封堵件15与对应的连接板16之间连接有弹性体17;工作时,当封堵块9在顶杆11与弹簧10的压力下向压力腔13内端运动时,此时封堵块9能够压缩加强管7内部的气压,使得封堵件15在加强管7内部气压的作用下,从通孔14中部向远离通孔14的一侧弹出,从而使得通孔14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收纳袋4外部水泥砂浆中的水分更有效的流入加强管7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砂浆层与加强管7的强度。
所述加强管7的中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储存有水的存水管18,所述存水管18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管19,所述存水管18与转管19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相互错位的连通槽20,且两转管1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压板21,所述封堵块9的底端连接有能够对两压板21进行压动的压杆22;工作时,当封堵块9在顶杆11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8时,此时封堵块9能够带动压杆22对压杆22进行压动,使得转管19发生转动,直至转管19上的连通槽20与存水管18上的连通槽20对齐并连通,此时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能够从两连通槽20内部流出,提高了加强管7中水泥黄沙与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进而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
所述存水管18内部分别设有伸缩囊23,所述伸缩囊23在存水管18内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工作时,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存水管18内部,使得伸缩囊23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转管19与加强管7上的连通槽20相互连通后,此时伸缩囊23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能够将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有力的压出,从而使得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能够充分利用并与加强管7内部水泥黄沙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所述转管19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拨片24,所述转管19的端部通过扭簧与加强管7的端部转动相连;工作时,当封堵块9在顶杆11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8时,此时封堵块9在弹簧10的作用下反复抖动,并带动压杆22对压板21来回撞击,使得转管19在压杆22与扭簧的作用下能够来回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拨片24对加强管7内部的水泥黄沙进行来回搅动,促进了水泥黄沙和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支撑保护装置,该方法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支撑板1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1在气动推杆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
S2:随后将填充物5填充在收纳袋4中,并将盛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放置在支撑腔3中;
S3:随后气动推杆2带动支撑板1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1顶端的收纳袋4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从而使得支撑板1能够通过对填充物5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1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工作时,首先将支撑板1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1在气动推杆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随后将类似水或沙土材质的填充物5填充在收纳袋4中,并将盛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放置在支撑腔3中,随后气动推杆2带动支撑板1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1顶端的收纳袋4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此时不平整的支撑顶部能够对收纳袋4施加压力,并使得收纳袋4顶部及内部的填充物5发生变形,从而能够与支撑顶部的形状相匹配并能与之充分的贴合,此时支撑板1能够通过对填充物5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减少支撑板1与支撑顶部因接触不充分,导致支撑顶部受力不均匀与不充分的情况,减少支撑顶部发生局部塌陷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支撑板1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前,将新制备的水泥砂浆灌入收纳袋4中,随后收纳袋4在支撑板1的带动下与支撑顶部相压合,此时水泥砂浆顶端能够在支撑板1的挤压下与支撑顶部的形状匹配并与之充分贴合,随后水泥砂浆在逐渐凝固后能够形成更加坚固且一体式的水泥砂浆层,大大提高了填充物5对支撑顶部的支撑强度,当需要更换支撑位置时,此时只需将收纳袋4从支撑腔3内部取出,再重新放入灌有水泥砂浆的收纳袋4即可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支撑腔3与凸起6的形状,使得收纳袋4与内部的水泥砂浆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更换时,方便从支撑腔3内部脱离,减少收纳袋4从支撑腔3取出时,两者之间的摩擦过大而难以脱离的情况,同时脱离后的收纳袋4底端在凸起6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凹陷部,随后通过支撑杆等结构插入凹陷部内部,并将支撑杆底端顶在地面上,从而能够将收纳袋4与水泥砂浆层抵压在隧道顶部,并能持续对隧道顶部起到支撑的效果;当收纳袋4内部的水泥砂浆凝固时,此时穿插在水泥砂浆层内部的加强管7能够加强水泥砂浆层的强度,且通过控制水泥砂浆中加入的水,使得水泥砂浆相对较稀,增加了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水泥砂浆与支撑顶部挤压贴合时能够更有效的适应其形状,且支撑顶部对收纳袋4顶端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时,此时收纳袋4顶端的顶杆11对封堵块9施加的作用下也同步增加,直至封堵块9受压变形并穿过漏斗形腔8,此时封堵块9在弹簧10的作用下远离漏斗形腔8并不再对其封堵,此时水泥砂浆中的一部分水能够流入加强管7中并被干燥的水泥黄沙所吸附,使得加强管7中的水泥黄沙在与水接触后凝固成块,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同时能够对收纳袋4中水泥砂浆中多余的水进行利用,减少收纳袋4中的水泥砂浆因水量较多而影响其凝固强度的情况;通过设置滑动连接的顶杆11与限位腔12,使得顶杆11在限位腔12的限位下能够准确的抵压在封堵块9上,减少顶杆11在外界的干扰下与封堵块9发生错位,而无法有效的对封堵块9进行作用的情况;当封堵块9在顶杆11与弹簧10的压力下向压力腔13内端运动时,此时封堵块9能够压缩加强管7内部的气压,使得封堵件15在加强管7内部气压的作用下,从通孔14中部向远离通孔14的一侧弹出,从而使得通孔14处于打开状态,方便收纳袋4外部水泥砂浆中的水分更有效的流入加强管7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砂浆层与加强管7的强度;当封堵块9在顶杆11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8时,此时封堵块9能够带动压杆22对压杆22进行压动,使得转管19发生转动,直至转管19上的连通槽20与存水管18上的连通槽20对齐并连通,此时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能够从两连通槽20内部流出,提高了加强管7中水泥黄沙与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进而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存水管18内部,使得伸缩囊23在水压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转管19与加强管7上的连通槽20相互连通后,此时伸缩囊23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能够将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有力的压出,从而使得存水管18内部的积水能够充分利用并与加强管7内部水泥黄沙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当封堵块9在顶杆11的作用下越过漏斗形腔8时,此时封堵块9在弹簧10的作用下反复抖动,并带动压杆22对压板21来回撞击,使得转管19在压杆22与扭簧的作用下能够来回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拨片24对加强管7内部的水泥黄沙进行来回搅动,促进了水泥黄沙和水的混合,提高了水泥黄沙的凝固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加强管7的整体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端设有一组气动推杆(2),所述支撑板(1)的顶面上开设有支撑腔(3),所述支撑腔(3)的内部设有柔性的收纳袋(4),所述收纳袋(4)内部设有填充物(5),且装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在受压时能够变形,同时装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高度大于支撑腔(3)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5)为水泥砂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腔(3)的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状,所述支撑腔(3)内设有若干个凸起(6),所述凸起(6)的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袋(4)的内壁上固连有一组加强管(7),所述加强管(7)的内部设有混合的水泥黄沙,所述加强管(7)的顶端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形腔(8),所述漏斗形腔(8)的内部设有弹性的封堵块(9),所述封堵块(9)与加强管(7)内端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漏斗形腔(8)顶端所对应的收纳袋(4)内壁上固连有顶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7)与漏斗形腔(8)相对应的外壁位置处设有网格板所组成的限位腔(12),所述顶杆(11)的自由端位于限位腔(12)内部并与之滑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7)与漏斗形腔(8)相对应的内壁位置处设有与封堵块(9)相配合的压力腔(13),所述加强管(7)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截面形状为中间窄两端宽的沙漏形,所述通孔(14)内端设有弹性的封堵件(15),所述封堵件(15)一侧所对应的加强管(7)内壁上设有网格板制成的连接板(16),所述封堵件(15)与对应的连接板(16)之间连接有弹性体(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7)的中部两侧对称连接有存水管(18),所述存水管(18)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管(19),所述存水管(18)与转管(19)的侧壁上分别连接有相互错位的连通槽(20),且两转管(1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压板(21),所述封堵块(9)的底端连接有能够对两压板(21)进行压动的压杆(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管(18)内部分别设有伸缩囊(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管(19)的侧壁上连接有一组环形均布的拨片(24),所述转管(19)的端部通过扭簧与加强管(7)的端部转动相连。
10.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支撑板(1)移动至需要支撑的隧道处,同时支撑板(1)在气动推杆(2)的带动下向下运动至隧道底端;
S2:随后将填充物(5)填充在收纳袋(4)中,并将盛有填充物(5)的收纳袋(4)放置在支撑腔(3)中;
S3:随后气动推杆(2)带动支撑板(1)向上运动,使得支撑板(1)顶端的收纳袋(4)率先与凹凸不平的支撑顶部相贴合,从而使得支撑板(1)通过对填充物(5)施加压力间接对支撑顶部进行支撑。
CN202110653509.6A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33738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509.6A CN113373859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3509.6A CN113373859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73859A true CN113373859A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73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3509.6A Withdrawn CN113373859A (zh) 2021-06-11 2021-06-11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738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54281A (zh) * 2024-08-19 2024-10-11 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钢制装配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54281A (zh) * 2024-08-19 2024-10-11 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钢制装配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7731B (zh) 一种分区段柔性隔振袋、隔振装置及方法
CN105937407B (zh)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充填墙环形气囊的施工方法
WO2020233145A1 (zh) 一种斜向钢管组合结构形成受力体的施工方法
CN108661664A (zh) 一种隧道破碎带施工方法及组合支护装置
CN106592595A (zh) Phc管桩孔口气囊封堵方法
CN113027503B (zh) 一种可移动式填充非牛顿流体抵御冲击力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373859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支撑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35578B (zh) 一种规则扩底尺寸囊注包及囊注成型方法
KR20030004323A (ko) 토질 강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94250B (zh) 一种沿空留巷混凝土充填墙环形气囊模板
CN111502702B (zh) 一种巷道钢支撑用混凝土填充装置
CN110093920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边坡加固锚杆
CN111502751B (zh) 一种井下胶结充填用气囊式挡墙及施工方法
CN217923586U (zh) 超长灌注桩爬升移动式后注浆装置
CN111963236A (zh) 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的灌浆充填支护装置
CN214993785U (zh) 一种规则扩底尺寸囊注包
CN100532735C (zh) 为建筑物提供打桩基础的方法,打桩基础和一种提供增大的底脚的气囊
CN110656643A (zh) 一种灌浆式旋转钢管桩及施工方法
CN113225964B (zh) 一种节能同心双转钻机用控制系统的高强度防护装置
CN114808943A (zh) 一种微型钢管注浆施工工艺
CN115305911A (zh) 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637999A (zh) 一种盾构隧道防上浮管片及其安装方法
CN209397585U (zh)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挤密桩施工装置
CN107119677A (zh) 一种管桩桩顶摩擦‑剪切型耗能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5875515B (zh) 一种水利管道安装用可调式支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