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3348719B -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719B
CN113348719B CN201980089927.8A CN201980089927A CN113348719B CN 113348719 B CN113348719 B CN 113348719B CN 201980089927 A CN201980089927 A CN 201980089927A CN 113348719 B CN113348719 B CN 113348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uration
timer
time
repe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9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719A (zh
Inventor
米翔
铁晓磊
单宝堃
罗之虎
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4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一种面向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的网络,是未来通信领域的一类重要网络。目前,在NB-IoT中引入了数据早传(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技术。EDT是基于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的一种数据传输技术,在EDT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消息3传输上行数据,从而避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释放等流程,进而降低终端设备功耗。
在EDT中,终端设备在该计时器超时之前,一直监听NPDCCH搜索空间(searchspace),以接收该消息4或重传调度。终端设备如果在NPDCCH搜索空间中检测到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DCI调度了消息4,且消息4中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否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失败。现有技术中规定,该计时器的开启时刻为消息3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
在EDT中,终端设备发送消息3的实际传输的重复(repetition)数可以小于或等于基站的调度值,且终端设备不会将该重复数告知基站,因此基站只能通过盲检来确定消息3实际传输的重复数。由于无线网络环境的干扰等原因,基站通过盲检确定出的消息3传输的重复数,可能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实际传输的重复数不一致。比如,终端设备针对该消息3的重复传输为64次,相应地,在终端设备侧该消息3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即第一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64次重复传输结束对应的时刻;而基站可能通过盲检确定出该消息3传输的重复数为32,相应地,在基站侧该消息3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即第二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32次重复传输结束对应的时刻。
由于基站和终端设备分别在上述第一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和第二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上述计时器,因此在基站盲检确定出的消息3传输的重复数与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3实际传输的重复数不一致时,基站与终端设备会在不同时刻开启该计时器,导致在终端设备发送消息3之后,基站发送消息4或重传调度的时间窗可能与终端设备监听NPDCCH搜索空间的时间窗只有部分重叠或完全不重叠,该终端设备可能无法在NPDCCH搜索空间中检测到DCI,终端设备则会因为未检测到DCI而认为随机接入失败,因此会再次发起随机接入,从而导致终端设备浪费资源和功耗,并增加了传输时延。其他的信息传输方式可能有类似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使得终端设备在基站发送DCI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到DCI。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虽然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但是仍然在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监听PDCCH搜索空间,从而保持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DCI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DCI。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中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重复次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虽然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但是约定网络设备仍然在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发送第二信息,从而保持与终端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重复次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在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第二重复次数时,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网络设备在解调第一信息成功时,也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从而保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解调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中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约定终端设备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网络设备在解调第一信息成功时,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从而保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解调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消息3时,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EDT过程中的消息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所述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所述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七时长与第八时长之和,所述第七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八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约定终端设备在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从而保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解调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九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十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九时长和所述第十时长之和,所述第九时长以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十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九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与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之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消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约定终端设备在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网络设备也在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从而保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解调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消息3时,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EDT过程中的消息4。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PUR传输的信息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监听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在第六时长内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在第六时长内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比如,所述装置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步骤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means),所述功能或单元或手段(means)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处理单元、收发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对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以完成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其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一种可能的方式,存储器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完成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具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比如,所述装置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涉及步骤所对应的模块或单元或手段(means)。所述功能或单元或手段(means)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收发单元,处理单元、收发单元执行的功能可以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涉及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相对应。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以完成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
其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一种可能的方式,存储器保存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必要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完成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可能的设计或实现方式中中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EDT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时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序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时序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等其它通信系统,具体的,在此不做限制。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组成一个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也可以向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6发送下行数据。此外,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也可以组成一个通信系统,此时在该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的下行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5,终端设备5再转发给终端设备4、终端设备6。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通信。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
网络设备,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还可用于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等。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场景以无线通信网络中NB-IoT网络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多种监听方法,用于解决终端设备如何监听PDCCH搜索空间的问题,下面将分别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监听PDCCH搜索空间”,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描述,例如可以称为“监听PDCCH”,或者称为“监听PDCCH候选(candidate)集合”等,以上表达均是指相同的含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均统一称为“监听PDCCH搜索空间”。
相应的,PDCCH也可以称为“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NPDCCH)”,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将PDCCH或NPDCCH均统一称为“PDCCH”。
第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步骤202: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
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步骤203: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PDCCH搜索空间。
步骤204: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步骤205: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步骤201中,第二重复传输次数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也可以为预先约定的。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重复次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重复传输次数并不一定是专门针对第一信息配置的重复传输次数,即终端设备传输的任何消息或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均可以为第二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传输第一信息的第一重复传输次数,当然终端设备确定的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不能大于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例如,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为128,当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较小,不需要重复传输128次,只需要重复传输44次即可,那么终端设备在传输第一信息时,只重复传输44次。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不会将传输第一信息的第一重复次数,发送至网络设备,因为这样可能会消耗大量的上行资源和功耗,特别是在NB-IoT网络的场景中。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一种可能的场景为EDT,在该场景下,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EDT过程中的消息3。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EDT过程中可以存在以下消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前导码,前导码即消息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消息,即消息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3,消息3中包括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如果正确接收该消息3,则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4,如果未正确接收该消息3,则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消息3的重传调度。图3中,以网络设备发送消息4为例进行描述。以上只是示例,EDT过程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为上行免调度传输,在该场景下,终端设备在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s,PUR)中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即第一信息为终端设备通过PUR传输的。
步骤202中,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以及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可以参考图4所示。图4中,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始传输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时,在时刻T2结束第一信息的传输,时刻T2就是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时刻T3就是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即终端设备按照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步骤203中,终端设备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时,可以不立即监听PDCCH搜索空间,而是在传输第一信息的最后一个子帧之后的第X个子帧的起始时刻,至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PDCCH搜索空间。X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为3。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图5中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时刻T4,终端设备传输第一信息的最后一个子帧之后的第X个子帧的起始时刻为时刻T5,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时刻T6。终端设备在时刻T4至时刻T5之间不监听PDCCH搜索空间,在时刻T5至时刻T6之间监听PDCCH搜索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EDT场景下,终端设备在监听PDCCH搜索空间的过程中,可能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DCI,该DCI调度了消息4,终端设备从而可以根据该DCI的调度信息接收消息4;或者,该DCI用于指示第一信息的重传调度,终端设备从而需要重传第一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行免调度传输场景下,终端设备在监听PDCCH搜索空间的过程中,可能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反馈消息,反馈消息的具体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反馈消息可以用于指示成功接收第一信息,也可以用于调度第一信息的重传等,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5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EDT场景下,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EDT过程中的消息3,当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第二信息可以为EDT过程中的消息4;相应的,当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第二信息可以为第一信息的调度重传。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行免调度传输场景下,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通过PUR传输的信息,当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缓存,此时相当于隐式指示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当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第二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或者,第二信息可以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虽然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但是仍然在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监听PDCCH搜索空间,从而保持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DCI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DCI。
上面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虽然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但是仍然在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下面详细描述。
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步骤602: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PDCCH搜索空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第二重复次数时,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步骤603: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步骤604: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步骤601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中,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是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时,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始传输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时,在时刻T2结束第一信息的传输,时刻T2就是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即第三时长。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即第四时长。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的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在时刻T4,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综上,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时刻T2至时刻T4之间的时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时,可以不立即监听PDCCH搜索空间,而是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第五时长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时刻T1,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的时长为第五时长,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时刻T3,时刻T2至时刻T3之间的时长为第六时长。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终端设备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之后,在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不监听PDCCH搜索空间,在时刻T2至时刻T3之间监听PDCCH搜索空间。
步骤603中,网络设备具体如何解调第一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4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EDT场景下,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EDT过程中的消息3,当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第二信息可以为EDT过程中的消息4;相应的,当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第二信息可以为第一信息的调度重传。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行免调度传输场景下,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通过PUR传输的信息,当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缓存,此时相当于隐式指示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当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第二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网络设备可以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所述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所述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网络设备在解调第一信息成功时,也在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从而保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的行为一致。当网络设备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了第二信息时,终端设备能够检测到该第二信息,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解调成功。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在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下面详细描述。
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9,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步骤902: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PDCCH搜索空间。
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七时长与第八时长之和,所述第七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八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步骤903: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步骤904: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步骤901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902中,举例来说,如图10所示,时刻T1为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始传输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时,在时刻T2结束第一信息的传输,时刻T2就是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时刻T1至时刻T2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时刻T3就是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的时长,就是按照第二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的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在时刻T4,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综上,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时刻T1至时刻T4之间的时长。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时,可以不立即监听PDCCH搜索空间,而是在第九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十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九时长和所述第十时长之和,所述第九时长以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十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第九时长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与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之和。
举例来说,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始传输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传输次数传输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时刻T2,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的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时刻T4,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的时长为第十时长。终端设备在时刻T1开启或重启定时器,终端设备开启或重启定时器之后,在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不监听PDCCH搜索空间,在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监听PDCCH搜索空间。
步骤903以及步骤904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步骤603以及步骤6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听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
步骤1201: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具体可以参考步骤20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202: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
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步骤1203: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步骤1204: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在第六时长内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示例性的,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在第六时长内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步骤1202至步骤1204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步骤602至步骤604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动作,该通信装置1300包括:处理单元1301和收发单元1302。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2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时:
收发单元1302,用于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重复次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302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2中网络设备的动作时:
处理单元1301,用于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收发单元1302,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收发单元1302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重复次数。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6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时:
收发单元1302,用于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处理单元1301,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在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第二重复次数时,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1301,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302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302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6中网络设备的动作时:
处理单元1301,用于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收发单元1302,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所述定时器;
所述收发单元1302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所述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9中终端设备的动作时:
收发单元1302,用于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处理单元1301,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七时长与第八时长之和,所述第七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八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1301,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302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单元1301具体用于: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九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十时长内通过所述收发单元1302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九时长和所述第十时长之和,所述第九时长以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起始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十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该通信装置1300执行图9中网络设备的动作时:
处理单元1301,用于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收发单元1302,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4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为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上述图2至图12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可选的,该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其中所述芯片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芯片,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电路结构和/或分立器件。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收发器1403、天线1404以及输入输出装置1405。处理器1401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无线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无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等。存储器1402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收发器1403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1404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1405,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外,终端设备1400中的处理器1401、收发器1403具体执行的动作,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图2至图12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5仅示出了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其中所述芯片系统包含至少一个芯片,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电路结构和/或分立器件。可选的,以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为例,如图15所示,网络设备1500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收发器1503、天线1504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外,网络设备1500中的处理器1501、收发器1503具体执行的动作,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在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第二重复次数时,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5.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中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
6.一种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消息3时,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EDT过程中的消息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存。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所述定时器,并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所述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在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第二重复次数时,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通过所述收发单元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第五时长内不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在第六时长内通过所述收发单元间监听所述PDCCH搜索空间,其中,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第五时长和所述第六时长之和,所述第五时长以所述实际传输结束时刻为起始时间,所述第六时长以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的时刻为结束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时长为三个子帧的持续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中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解调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按照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重复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重复次数,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成功时,网络设备在所述第一信息的实际传输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和,所述第一时长为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第三时长与第四时长的差值,所述第三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按照所述第一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所需的时长;
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二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数据早传EDT过程中的消息3,或者,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消息3时,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EDT过程中的消息4。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通过预配置的上行资源PUR传输的信息时,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成功解调所述第一信息或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清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缓存。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解调失败时,在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开启或重启所述定时器;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或停止之前,在所述PDCCH搜索空间中发送响应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信息的重传,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解调所述第一信息失败;所述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预设时长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长;所述第一信息的调度结束时刻为按照所述第二重复次数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结束时刻。
CN201980089927.8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348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75276 WO2020164138A1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719A CN113348719A (zh) 2021-09-03
CN113348719B true CN113348719B (zh) 2022-10-28

Family

ID=7204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9927.8A Active CN113348719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096416B2 (zh)
EP (1) EP3914020A4 (zh)
CN (1) CN113348719B (zh)
WO (1) WO202016413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714A (zh) * 2018-04-26 2018-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94A (zh) * 2017-05-02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9040976A (zh) * 2016-08-12 2018-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9562B2 (en) * 2000-11-08 2011-04-19 Genesi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esponse time to events in queue
US7913176B1 (en) * 2003-03-03 2011-03-22 Aol Inc. Applying access controls to communications with avatars
JP6195467B2 (ja) * 2013-05-08 2017-09-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GB201602150D0 (en) * 2016-02-05 2016-03-23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098783A (ja) * 2016-12-13 2018-06-21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ーム管理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33017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Convida Wireless, Llc ENHANCED MODE DRX PROCEDURES ENHANCED FOR NR
CN108616993B (zh) * 2018-05-09 2021-03-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信道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10297139A1 (en) * 2018-07-02 2021-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Recovery with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WO2020132617A1 (en) * 2018-12-21 2020-06-25 Apple Inc. A method for enabling fast mobility with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EP4447601A3 (en) * 2019-01-04 2024-12-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US11539763B2 (en) * 2019-02-13 2022-12-27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 (SIP) 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access network bitrate recommendation (ANBR) capability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0976A (zh) * 2016-08-12 2018-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811094A (zh) * 2017-05-02 2018-11-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8513714A (zh) * 2018-04-26 2018-09-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 of T300 and Contention Resolution Timer for EDT in eFeMTC and FeNB-IoT";Kyocera;《3GPP TSG-RAN WG2 #101 R2-1803415》;20180216;正文第2节 *
"Discussion on remaining issues of EDT for NB-IoT";Xiaomi Communication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3 R1-1807137》;20180511;正文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719A (zh) 2021-09-03
WO2020164138A1 (zh) 2020-08-20
EP3914020A1 (en) 2021-11-24
EP3914020A4 (en) 2022-01-26
US20210377966A1 (en) 2021-12-02
US12096416B2 (en) 202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647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173885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5174327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MX2014010061A (es) Control, dependiente del tiempo de procesamiento, de transmision de bloques de datos.
CN1127408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0515174A (ja) Mtc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harq−ackフィードバック
WO2020221093A1 (zh) 搜索空间的监测、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84571A1 (zh)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14303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with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2067549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368505A1 (en)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230128028A (ko) 사용자 장비에 대한 향상된 불연속 수신 및 절전
JP7605963B2 (ja) データ送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8149280A1 (zh)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
JP2024503648A (ja) リソース選択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21031023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217786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348719B (zh) 一种监听方法及装置
CN1133835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30300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248A1 (zh) 传输资源选择方法、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1083122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40214127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2703793B (zh) 用于早期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08748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