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9845A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99845A CN113299845A CN202110658845.XA CN202110658845A CN113299845A CN 113299845 A CN113299845 A CN 113299845A CN 202110658845 A CN202110658845 A CN 202110658845A CN 113299845 A CN113299845 A CN 1132998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emitting
- pixel light
- electroluminescent
- pix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69 display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应用于屏下摄像头区域,该电致发光单元包括:透明阴极,透明阴极用于接入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负极以及电致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阳极,阳极用于接入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正极;位于透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像素发光单元,像素发光单元包括像素发光层、设置在像素发光层一侧的电子功能层以及设置在像素发光层另一侧的空穴功能层;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像素发光单元之间的连接层,连接层的一侧为电子功能层,另一侧为空穴功能层,连接层用于向所述电子功能层提供电子,以及用于向所述空穴功能层提供空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有源矩阵发光二级光(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AMOLED)的每个像素由下方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控制输入电流,进而控制每个像素的亮度。
屏下摄像头(Camera Under Panel,CUP)能够对摄像头具有很好的隐藏效果,使电子设备的屏幕位置更加美观、完整。屏下摄像头区域需要高的透过率,以满足电子设备的摄像头使用条件。相对于屏幕的其他区域,屏下摄像头区域的像素面积更小,像素之间的间隔也更大。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屏下摄像头区与屏幕的其他区域位置保持亮度一致,使屏下摄像头区域的单个像素的电致发光单元的亮度高于其他区域。这样会导致屏下摄像头区域的像素材料老化速度更快,降低使用寿命。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屏下摄像头区域与屏幕的其他区域亮度明显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至少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致发光单元,该电致发光单元包括:
透明阴极,所述透明阴极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负极以及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
阳极,所述阳极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正极;
位于所述透明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像素发光单元,所述像素发光单元包括像素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一侧的电子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另一侧的空穴功能层;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发光单元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一侧为电子功能层,另一侧为空穴功能层,所述连接层用于向所述电子功能层提供电子以及用于向所述空穴功能层提供空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
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为所述电致发光单元输入电流;
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叠设置,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透明阴极靠向所述薄膜封装层一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像素发光层两侧的电子功能层和空穴功能层使电子和空穴能够在像素发光层之中复合成激子并发光,增加了电致发光单元发光效率以及提高了发光颜色的准确性,进而使该电致发光单元在满足亮度需求的同时需要施加的电流更小,降低了显示材料的老化速度。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发光单元的交错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300-薄膜封装层,301-薄膜晶体管,302-像素限定层,303-红色电致发光单元,304-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5-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6-透明阴极,307-像素发光单元,3071-电子功能层,3072-像素发光层,3073-空穴功能层,308-连接层,3081-P型半导体层,3082-N型半导体层,310-阳极,4-触控层,5-阵列层,6-光学透明胶,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致发光单元,该电致发光单元包括:
透明阴极306,所述透明阴极306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负极以及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
阳极310,所述阳极310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正极;
位于所述透明阴极306和所述阳极310之间的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像素发光单元307,所述像素发光单元307包括像素发光层3072、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一侧的电子功能层3071以及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另一侧的空穴功能层3073。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发光单元307之间的连接层308。所述连接层308的一侧为电子功能层3071,另一侧为空穴功能层3072。所述连接层用于向所述电子功能层3071提供电子,以及向所述空穴功能层3072提供空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像素发光层3072两侧的电子功能层3071和空穴功能层3073使电子和空穴能够在像素发光层3072之中复合成激子并发光,增加了电致发光单元发光效率以及提高了发光颜色的准确性,进而使该电致发光单元在满足亮度需求的同时需要施加的电流更小,降低了显示材料的老化速度。
例如,连接层308具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述连接层308的靠近相邻的所述电子功能层3071一侧的N型半导体的浓度大,靠近相邻的所述空穴功能层3072一侧的P型半导体的浓度大。这样能够使连接层308更容易向对应侧提供电子或空穴。
P型半导体能够提供空穴,连接层308能够通过P型半导体为空穴功能层3073提供空穴。N型半导体能够提供电子,连接层308能够通过N型半导体为电子功能层3071提供电子。这样使连接层308两侧的像素发光单元能够有效地进行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以形成激子并进行发光。
P型半导体能够使相邻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空穴功能层3073稳定传输空穴,N型半导体能够使相邻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电子功能层3071稳定传输电子。这样能够使电子和空穴在电子功能层3071与空穴功能层3073之间的像素发光层3072中复合成激子并发光。相对于现有技术,该实施例能够更有效地使激子在像素发光层3072发光,提高了发光效率,同样的电流下发出的亮度更大。并且会使复合形成的激子发光准确对应像素发光层3072的像素材料所对应的颜色。提高了发光颜色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层308包括层叠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3081和N型半导体层3082,所述N型半导体层3082靠近相邻的所述电子功能层3071一侧,所述P型半导体层3081靠近相邻的所述空穴功能层3073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P型半导体层3081靠近对应侧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空穴功能层3073,以用于提供空穴。N型半导体层3082靠近对应侧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电子功能层3071,以用于提供电子。
参考图1中的方位,连接层308具有位于上层的P型半导体层3081和位于下层的N型半导体层3082。位于上层的P型半导体层3081向连接层308上侧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空穴功能层3073提供空穴。位于下层的N性半导体层3082向连接层308下侧的像素发光单元307中的电子功能层307提供电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包括母体以及掺杂在所述母体中的发光材料。
或,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为发光材料层。
在该实施例中,像素发光层3072中的发光材料用于在复合出激子时使发出的光对应发光材料的颜色,以使像素发光层3072能够准确地发出对应颜色的光。
例如,将像素发光层3072通过发光材料形成,使发光材料层只具有发光材料。这样能够使在像素发光层3072复合而成的激子准确地发出对应发光材料的颜色的光。提高了发光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绿色像素发光层或蓝色像素发光层的其中一种。每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只具有一种颜色的像素发光层3072。
在该实施例中,电致发光单元中的像素发光层3072决定着电致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色。通过选择像素发光层3072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绿色像素发光层或蓝色像素发光层,能够使电致发光单元形成红色电致发光单元303、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或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5。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
薄膜晶体管301,所述薄膜晶体管301用于为所述电致发光单元输入电流。薄膜晶体管301向电致发光单元的透明阴极306提供电路负极接通,以及向电致发光单元的阳极310提供电路正极接通。
薄膜封装层300,所述薄膜封装层300与所述薄膜晶体管301层叠设置。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300与所述薄膜晶体管301之间,所述透明阴极306靠向所述薄膜封装层300一侧。
所述薄膜封装层300的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301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有触控层4、阵列层5、光学透明胶6和盖板7。
图2所示部分为该显示面板的发射器件部分,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在薄膜封装层300上的触控层4、阵列层5、光学透明胶6和盖板7。
薄膜封装层300、薄膜晶体管301以及电致发光单元形成显示面板的光发射器件。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电致发光单元在显示面板中分布。相邻的电致发光单元通过像素限定层302分隔开。
该显示面板的光线从透明阴极306出射。该显示面板的发光更加准确,能够准确对应每个电致发光单元中的像素发光层3072的像素材料。并且该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更高,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同样的输入电流下,该显示面板中的电致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具有更高的亮度。在满足发光需求的条件下,该显示面板中向电致发光单元输入的电流更小,降低了老化速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单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的每层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的颜色相同。
在多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至少包括具有像素发光层3072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像素发光层3072为绿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和像素发光层3072为蓝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
颜色不同的像素发光层3072所在的电致发光单元之间交替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红色像素发光层所在的电致发光单元为红色电致变发光单元303,绿色像素发光层所在的电致发光单元为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蓝色像素发光层所在的电致发光单元为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5。
显示面板上的红色电致变发光单元303、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和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5通过发出对应颜色显示不同的画面图像。发光的颜色不同的电致发光单元交替分布在显示面板上,通过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颜色相同的所述像素发光层3072。
在该实施例中,三层所述像素发光单元307层叠能够使发出的光叠加出的亮度更大,从而能够在降低薄膜晶体管301向像素发光单元307输入的电流的情况下,满足发光的亮度需求。降低了输入的电流,能够降低老化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多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像素发光层307为绿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两层像素发光层307,像素发光层307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像素发光层307,像素发光层307为蓝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像素发光层307。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红色电致变发光单元303、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和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5用于发光并形成对应的图像。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相对于红色电致变发光单元303和蓝色电致发光单元305的发光效率更高。将绿色电致发光单元304中的像素发光层307设置为两层就可以满足绿色像素的亮度需求。这样能够节省电致变发光单元中的像素发光单元307的材料,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在该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中的电致发光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更低的输入电流下能够满足发光亮度的需求。有效地及更低了电致发光单元的老化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且该电致发光单元的发光准确性更高,提高了图像显示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屏下摄像头,所屏下摄像头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区域相对,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头区域。
在该实施例中,屏下摄像头区域能够用于显示面板的成像。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区域与屏下摄像头相对,屏下摄像头能过通过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区域的位置向外拍摄。该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区域在满足像素发光需求的同时需要输入的电流更小,减小了该区域内的点质变发光单元的老化速度,提高了使用寿命。
该显示面板能够有效地避免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屏下摄像头区域与显示面板的其他区域亮度不同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致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阴极,所述透明阴极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负极以及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光线射出;
阳极,所述阳极用于接入所述电致发光单元的电路正极;
位于所述透明阴极和所述阳极之间的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像素发光单元,所述像素发光单元包括像素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一侧的电子功能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像素发光层另一侧的空穴功能层;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发光单元之间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一侧为电子功能层,另一侧为空穴功能层,所述连接层用于向所述电子功能层提供电子,以及用于向所述空穴功能层提供空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包括层叠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所述N型半导体层靠近相邻的所述电子功能层一侧,所述P型半导体层靠近相邻的所述空穴功能层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发光层包括母体以及掺杂在所述母体中的发光材料;
或,所述像素发光层为发光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发光层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绿色像素发光层或蓝色像素发光层的其中一种。
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单元;
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为所述电致发光单元输入电流;
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叠设置,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之间,所述透明阴极靠向所述薄膜封装层一侧;
所述薄膜封装层的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的一侧依次层叠设置有触控层、阵列层、光学透明胶和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的每层所述像素发光层的颜色相同;
在多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至少包括具有像素发光层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像素发光层为绿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和像素发光层为蓝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
颜色不同的像素发光层所在的电致发光单元之间交替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颜色相同的所述像素发光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中,像素发光层为绿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两层像素发光层,像素发光层为红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像素发光层,像素发光层为蓝色像素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单元具有三层像素发光层。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下摄像头,所屏下摄像头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屏下摄像头区域相对,所述电致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屏下摄像头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58845.XA CN113299845A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2/097550 WO2022257951A1 (zh) | 2021-06-11 | 2022-06-08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58845.XA CN113299845A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99845A true CN113299845A (zh) | 2021-08-24 |
Family
ID=7732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58845.XA Pending CN113299845A (zh) | 2021-06-11 | 2021-06-11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99845A (zh) |
WO (1) | WO2022257951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06249A (zh) * | 2022-06-07 | 2022-07-0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064648A (zh) * | 2022-08-05 | 2022-09-1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257951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8828A (zh) * | 2002-02-15 | 2003-08-27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具有层叠的场致发光单元的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
CN101447555A (zh) * | 2008-12-29 | 2009-06-0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基于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产生层作为连接层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法 |
CN104134753A (zh) * | 2011-12-31 | 2014-11-05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104979482A (zh) * | 2014-04-07 | 2015-10-1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电子器件 |
CN107579102A (zh) * | 2017-08-31 | 2018-01-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957849A (zh) * | 2018-07-02 | 2018-12-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
KR20190047363A (ko) * | 2017-10-27 | 2019-05-08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전하 생성 접합층을 포함하는 박막형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11755617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
CN112835207A (zh) * | 2021-01-22 | 2021-05-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CN112864211A (zh) * | 2021-01-27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89824B1 (ko) * | 2017-12-29 | 2022-04-25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유기발광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CN113299845A (zh) * | 2021-06-11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6-11 CN CN202110658845.XA patent/CN11329984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08 WO PCT/CN2022/097550 patent/WO202225795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8828A (zh) * | 2002-02-15 | 2003-08-27 | 伊斯曼柯达公司 | 具有层叠的场致发光单元的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
CN101447555A (zh) * | 2008-12-29 | 2009-06-0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基于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电荷产生层作为连接层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法 |
CN104134753A (zh) * | 2011-12-31 | 2014-11-05 |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CN104979482A (zh) * | 2014-04-07 | 2015-10-14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电子器件 |
CN107579102A (zh) * | 2017-08-31 | 2018-01-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KR20190047363A (ko) * | 2017-10-27 | 2019-05-08 |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전하 생성 접합층을 포함하는 박막형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8957849A (zh) * | 2018-07-02 | 2018-12-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组件及电子装置 |
CN111755617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屏下摄像组件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
CN112835207A (zh) * | 2021-01-22 | 2021-05-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
CN112864211A (zh) * | 2021-01-27 | 2021-05-2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57951A1 (zh) * | 2021-06-11 | 2022-1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CN114706249A (zh) * | 2022-06-07 | 2022-07-0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706249B (zh) * | 2022-06-07 | 2022-09-20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064648A (zh) * | 2022-08-05 | 2022-09-1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57951A1 (zh) | 2022-1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10454B2 (en) | OLED device with improved power consumption | |
KR102081117B1 (ko) |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 |
EP2983207B1 (en)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JP2005317548A (ja) | マルチカラー電子発光ディスプレイ | |
KR20140079273A (ko) |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 |
CN113299845A (zh) | 电致发光单元、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109004000B (zh) |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
CN110265431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 |
KR20170080287A (ko) | 백색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270074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0232911A1 (zh) |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
JP2010039241A (ja) | 有機el表示装置 | |
US20220190297A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panel | |
CN111276619A (zh) |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 |
KR20000073118A (ko) |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 |
CN105355644A (zh) | 一种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8258023B (zh) |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58458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261666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975813A (zh) |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429844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1373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KR101729166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13026132U (zh)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081889B (zh) | 照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