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9102B -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9102B CN113279102B CN202110549809.XA CN202110549809A CN113279102B CN 113279102 B CN113279102 B CN 113279102B CN 202110549809 A CN202110549809 A CN 202110549809A CN 113279102 B CN113279102 B CN 1132791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ddle
- warp
- cloth
- hole
- harness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3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09 ir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2—Heald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2—Healds
- D03C9/024—Eyelet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3/00—General weaving methods not special to the production of any particular woven fabric or the use of any particular loom; Weaves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ther single group
-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一组综丝,是由A综丝、B综丝和C综丝组成。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包括以下几种: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是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经向凹凸平布,是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是利用A综丝、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是利用A综丝、B综丝和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本发明可实现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经向凹凸平布,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让市场出现了新面料品种,深受欢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丝,还涉及织物,尤其涉及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技术及纺织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织造用的综丝也跟随着织机的进步和品种的需要而多样化起来,有为减少经密,而让综丝孔中心线偏上偏下的,有为织造双层织物也让综丝孔为中心线居上的上层经丝综丝和中心线居下的下层经丝综丝,也有为织造多层织物而让综丝从上至下有着多层经丝孔的多孔综丝,但这些综丝的综丝孔都是独立的,基本上是一个层面一个综丝孔。而有很多织物,现有的综丝还解决不了它的织造需求。例如,有一种既要平整,又要无限宽的平布,光织机加宽还满足不了,需要一幅一幅的拼接。又例如,有一种经向凹凸布,美观大方,手感柔软,靠后整理还整理不出来。又例如有一种双面布,正反面一样,还看不到经组织点,正反好穿,比现有的双面布漂亮很多。再例如一面丝绒绒毛,一面服装面料,虽然已有这种专利,但它结构复杂,工艺繁琐,稍有不慎,还是会露出绒根影响磨毛。然而,这几种织物,能否完美的织造出来,这是很多纺织厂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可实现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经向凹凸平布,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让市场出现了新面料品种,深受欢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组综丝,是由A综丝、B综丝和C综丝组成。
所述的A综丝,设置有A综丝上端和A综丝下端,A综丝上端和A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A综丝的中心线上面设置第一综丝孔,A综丝的中心线下面设置第二综丝孔,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紧挨着,呈8字型。
所述的B综丝,设置有B综丝上端和B综丝下端,B综丝上端和B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B综丝的中心线上面设置第三综丝孔,B综丝的中心线下面设置第四综丝孔,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紧挨着,呈8字型。
所述的C综丝,设置有C综丝上端和C综丝下端,C综丝上端和C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C综丝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五综丝孔。
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包括以下几种:
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是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
可以经向凹凸平布,是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
可以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是利用A综丝、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
可以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是利用A综丝、B综丝和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
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织造方法:
把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分别布左布边、布中间布、布右布边,布左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布中间布为常规经纱,布右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
步骤(1),整经
把布左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布中间布为常规经纱,布右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左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左布边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中间布经纱总根数的二分之一排列作为布中间布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右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右布边综丝,
步骤(2-2),穿综
将布左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布中间布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第四综丝孔,
将布右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制作结束。
由于A综丝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呈8字型却垂直于布面,经过经纬交织穿入A综丝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以及穿入B综丝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的经丝可以垂直于布面上,这是其他综丝一层布面只有一个综丝孔办不到的,要双层接结织造才能办到。而本发明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布左布边经纱只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布右布边经纱只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因此经过经纬交织,布左布边也只在布中间布的上半层,布右布边也在布中间布的下半层,而布中间布由于经丝重叠,比二边布边厚实一倍。由于布左布边和布右布边都是采用了低熔点涤纶纱,因此,将第二幅布的布左布边覆盖对准第一幅的布右布边,然后用电熨斗烫熨,即可将第二幅平布左布边即上半层拼接在第一幅平布的右布边即下半层,正好和布中间布一样厚,依次类推,即成为了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
可以经向凹凸平布的织造方法:
步骤(1),整经
按工艺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经向凹凸平布分成凹面、实面、凸面三个部分,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凹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实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四分之一作为A综丝,四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凸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步骤(2-2),穿综
将一个单元里面凹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实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凸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按此顺序进入下一单元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平布制作结束。
由于A综丝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呈8字型却垂直于布面,因此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相比较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经纱和穿入B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平面将显得凸出,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平面将显得凹进,而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经纱与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的经纱与纬纱交织的平面就显得实面,因此一种经纱凹凸平布就利用了这组综丝经过织造就可以实现了,然而如用一般的综丝,组织结构要复杂得多。要利用接结经纬纱或粗细经纬纱才能达到。
可以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织造方法:
步骤(1),整经
按工艺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经纱从左至右按3n-2,3n-1,3n划分好,其中n为正整数,
将第一根A综丝、第四根A综丝、…、第3n+1根A综丝纳入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第四根C综丝、…、第3n+1根C综丝纳入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第五根A综丝、…、第3n+2根A综丝纳入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C综丝、第五根C综丝、…、第3n+2根C综丝纳入第四综框,
将第三根A综丝、第六根A综丝、…、第3n+3根A综丝纳入第五综框,
将第三根C综丝、第六根C综丝、…、第3n+3根C综丝纳入第六综框,
步骤(2-2),穿综
将双面经第一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二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三根经纱穿入第二综框的第一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四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五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六根经纱穿入第四综框的第二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七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八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九根经纱穿入第六综框的第三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共九根经纱、六页综框、三根A综丝、三根C综丝一个循环,依次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一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第四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进入下一循环,轮番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制作结束。
本组综丝由于是A综丝和C综丝组合,A综丝的二个综丝孔承8字型与布面垂直,而C综丝的是一个综丝孔,因此,穿入C综丝的经纱在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二根经纱的中间。那么,与穿入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的经纱交织的纬纱的组织点也将处于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二根经丝的中间,很难发现。因此,就构成了只有这组综丝才能织造出来的双面布,如果用一般的综丝,不但组织结构要复杂,而且效果不会这么好。
可以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方法:
步骤(1),整经
按丝绒工艺要求,将地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将绒经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根据丝绒组织结构特特征,有上层基布、下层基布、连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之分,另外,绒背部分为磨毛的服饰面料,只要将绒根藏好即可。根据这个原理,
将第一根A综丝纳入上层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B综丝纳入上层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B综丝纳入下层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纳入下层第四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纳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排综。
步骤(2-2),穿综
将上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二综框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三综框B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四综框B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四综框A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绒经穿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穿综,
步骤(2-3),插筘
将上述七根经纱插入同一筘齿,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四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割绒、磨毛、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制作结束。
由于丝绒绒毛的绒根固结在上层的第二纬和下层的第一纬。而上层的第二纬恰以是与上层的第三经纱进行一下一上交织的,而上层的第三经纱是穿入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在上层基布中属于上层基布的下面,因此,固结在这一第二纬上的绒根就相对说藏匿在绒背里面,绒根上面左右二边有与第一纬、第三纬交织的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二根经纱,因此,在磨毛时,绒根是安全的。同样,下层的第一纬也恰巧是与下层第三经纱进行一下一土交织的,而下层第三经纱是穿入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中,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在上层基布中属于下层基布的上面,因此,固结在这一第一纬上的绒根就相对说藏匿在绒背里面,绒根上面二边有第一纬、第三纬交织的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的二根经纱,因此,在磨毛时,绒根时安全的。因此,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利用这组综丝是成功的,相对于一个层面只有一个综丝孔的综丝织造的磨毛丝绒要简单、实用的很多。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相对于普通平布,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布,布面不但平整,而且给予后道工序例如防水涂层等都带来极大的方便,相对于普通凹凸平布,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经向凹凸平布,新颖奇特,制作方便,相对于普通双面布,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无正反且看不刭组织点的双面布,更是使衣服可正反穿,深受市场欢迎,而相对于普通丝绒,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一面丝绒一面可磨毛的服装面料,大大的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消费层次,因此,由于这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的出现,让市场出现了新面料品种,新的领域,深受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组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组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平布的的组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平布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组织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剖视图。
图10为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织造过程图。
图11为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组综丝由A综丝、B综丝、C综丝组成。
A上代表A综丝的上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A下代表A综丝的下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A中代表A综丝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线,
1代表A综丝中心线上面的第一综丝孔,
2代表A综丝中心线下面的第二综丝孔,
B上代表B综丝的上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B下代表B综丝的下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B中代表B综丝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线,
3代表B综丝中心线上面的第三综丝孔,
4代表B综丝中心线下面的第四综丝孔,
C上代表C综丝的上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C下代表C综丝的下端有可以插入综直条的长孔,
C中代表C综丝的上端和下端的中心线,
5代表C综丝中心线居中的第五综丝孔。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
边平经1和边平经3都代表平布左边经纱,
边平经2和边平经4都代表平布右边经纱,
内平经1、内平经2、内平经3、内平经4都代表平布中间布经纱,
平纬1、平纬2都代表平布纬纱,
J代表布左布边,R代表布右布边,Z代表布中间布,JR代表布左布边和布右布边重叠处。
利用本发明一组综丝织造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织造方法如下:
步骤(1),整经
将平布的边平经1、边平经3、内平经1、内平经2、内平经3、内平经4、边平经2、边平经4按工艺要求排列整经在一个织轴上,其中边平经1、边平经3、边平经2、边平经4为低熔点涤纶纱,内平经1、内平经2、内平经3、内平经4为普通常规经纱。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左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左布边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中间布经纱总根数的二分之一排列作为布中间布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右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右布边综丝,
步骤(2-2),穿综
将布左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布中间布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第四综丝孔,
将布右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平纬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平纬2,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步骤(5),拼接,将第二幅平布的左布边叠放在第一幅平布的右布边,加电熨斗热烫拼接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
凸经1、凸经3代表平布凸经处的经纱,
实经1、实经2、实经3、实经4代表实经处的经纱,
凹经2、凹经4代表平布凹经处的经纱,
凹凸纬1.凹凸纬2代表凹凸布的纬纱
D代表平布的凸面,
O代表平布的实面,
H代表平布的凹面。
利用本发明的一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的平布的方法如下:
步骤(1),整经
按工艺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经向凹凸平布分成凹面、实面、凸面三个部分,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凹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实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四分之一作为A综丝,四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凸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步骤(2-2),穿综
将一个单元里面凹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实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凸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按此顺序进入下一单元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平布制作结束。
实施例三
如图6和图7所示,
双面经1、双面经2、双面经3、双面经4、双面经5、双面经6、双面经7、双面经8、双面经9代表双面布经纱,
正面纬1、正面纬2、正面纬3代表双面布正面纬纱,
反面纬1、反面纬2、反面纬3代表双面布反面纬纱,
可以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织造方法如下:
步骤(1),整经
按工艺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经纱从左至右按3n-2,3n-1,3n划分好,其中n为正整数,
将第一根A综丝、第四根A综丝、…、第3n+1根A综丝纳入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第四根C综丝、…、第3n+1根C综丝纳入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第五根A综丝、…、第3n+2根A综丝纳入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C综丝、第五根C综丝、…、第3n+2根C综丝纳入第四综框,
将第三根A综丝、第六根A综丝、…、第3n+3根A综丝纳入第五综框,
将第三根C综丝、第六根C综丝、…、第3n+3根C综丝纳入第六综框,
步骤(2-2),穿综
将双面经第一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二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三根经纱穿入第二综框的第一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四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五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六根经纱穿入第四综框的第二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七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八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九根经纱穿入第六综框的第三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共九根经纱、六页综框、三根A综丝、三根C综丝一个循环,依次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一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第四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进入下一循环,轮番织造,详见图10。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制作结束。
实施例四
如图8和图9所示、
绒地经上1、绒地经上2、绒地经上3代表上层地经,
绒地经下1、绒地经下2、绒地经下3代表下层地经,
绒地纬上1、绒地纬上2、绒地纬上3、绒地纬上4代表上层地纬,
绒地纬下1、绒地纬下2、绒地纬下3、绒地纬下4代表下层地纬,
绒M代表绒面,
绒B代表绒背,
可以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方法如下:
步骤(1),整经
按丝绒工艺要求,将地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将绒经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根据丝绒组织结构特特征,有上层基布、下层基布、连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之分,另外,绒背部分为磨毛的服饰面料,只要将绒根藏好即可。根据这个原理,
将第一根A综丝纳入上层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B综丝纳入上层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B综丝纳入下层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纳入下层第四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纳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排综。
步骤(2-2),穿综
将上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二综框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三综框B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四综框B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四综框A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绒经穿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穿综,
步骤(2-3),插筘
将上述七根经纱插入同一筘齿,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四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循环织造,详见图11。
步骤(4),割绒、磨毛、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制作结束。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利用一组综丝织造的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组综丝,是由A综丝、B综丝和C综丝组成,
所述的A综丝,设置有A综丝上端和A综丝下端,A综丝上端和A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A综丝的中心线上面设置第一综丝孔,A综丝的中心线下面设置第二综丝孔,第一综丝孔和第二综丝孔紧挨着,呈8字型,
所述的B综丝,设置有B综丝上端和B综丝下端,B综丝上端和B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B综丝的中心线上面设置第三综丝孔,B综丝的中心线下面设置第四综丝孔,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紧挨着,呈8字型,
所述的C综丝,设置有C综丝上端和C综丝下端,C综丝上端和C综丝下端分别设置有可以让综框内综直条插入的长孔,C综丝的中心线上设置有第五综丝孔;
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的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的织造方法:
把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分别布左布边、布中间布、布右布边,布左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布中间布为常规经纱,布右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
步骤(1),整经
把布左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布中间布为常规经纱,布右布边经纱为低熔点涤纶纱按顺序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左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左布边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中间布经纱总根数的二分之一排列作为布中间布综丝,
将A综丝与B综丝按1根:1根的比例排列,按布右布边经纱总根数排列作为布右布边综丝,
步骤(2-2),穿综
将布左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布中间布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和第四综丝孔,
将布右布边经丝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可以拼接成无限宽的平整的平布制作结束;
或利用A综丝、B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的经向凹凸平布的织造方法:
步骤(1),整经
按工艺要求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经向凹凸平布分成凹面、实面、凸面三个部分,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凹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然后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实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四分之一作为A综丝,四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将经向凹凸平布的一个单元里面的凸面所需的经纱根数的二分之一作为A综丝,二分之一作为B综丝,依次1根:1根排列,
步骤(2-2),穿综
将一个单元里面凹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实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第二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第四综丝孔,
将一个单元里面凸面的经纱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穿入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和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按此顺序进入下一单元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A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B综丝往上提,投入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依次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经向凹凸平布制作结束;
或利用A综丝、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的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织造方法:以变化纬缎为例:
步骤(1),整经
按工艺将经纱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将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的经纱从左至右按3n-2,3n-1,3n划分好,其中n为正整数,
将第一根A综丝、第四根A综丝、…、第3n+1根A综丝纳入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第四根C综丝、…、第3n+1根C综丝纳入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第五根A综丝、…、第3n+2根A综丝纳入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C综丝、第五根C综丝、…、第3n+2根C综丝纳入第四综框,
将第三根A综丝、第六根A综丝、…、第3n+3根A综丝纳入第五综框,
将第三根C综丝、第六根C综丝、…、第3n+3根C综丝纳入第六综框,
步骤(2-2),穿综
将双面经第一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二根经纱穿入第一综框的第一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三根经纱穿入第二综框的第一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四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五根经纱穿入第三综框的第二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六根经纱穿入第四综框的第二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七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八根经纱穿入第五综框的第三根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双面经第九根经纱穿入第六综框的第三根C综丝的第五综丝孔,
共九根经纱、六页综框、三根A综丝、三根C综丝一个循环,依次穿综,
步骤(2-3),插筘
按织物密度和工艺要求插筘,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第一综框、第三综框、第四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第二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第一综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第五综框、第六综框往上提,投入反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第四综框往上提,投入正面纬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进入下一循环,轮番织造,
步骤(4),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无正反且看不到组织点的双面布制作结束;
或利用A综丝、B综丝、C综丝的组合织造而成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的织造方法:
步骤(1),整经
按丝绒工艺要求,将地经整在一个织轴上,将绒经整经在一个织轴上,
步骤(2),穿综插筘
步骤(2-1),制作并排列综丝
根据丝绒组织结构特征,有上层基布、下层基布、连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绒经之分,另外,绒背部分为磨毛的服饰面料,只要将绒根藏好即可,根据这个原理,
将第一根A综丝纳入上层第一综框,
将第一根B综丝纳入上层第二综框,
将第二根A综丝纳入下层第三综框,
将第二根B综丝纳入下层第四综框,
将第一根C综丝纳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排综,
步骤(2-2),穿综
将上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一综框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上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二综框B综丝的第四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一经纱穿入第三综框A综丝的第二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二经纱穿入第三综框A综丝的第一综丝孔,
将下层地经第三经纱穿入第四综框B综丝的第三综丝孔,
将绒经穿入绒经综框,
依此顺序循环穿综,
步骤(2-3),插筘
将上述七根经纱插入同一筘齿,
步骤(3),提综投梭打纬织造
第一梭:将第一综框、第四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下沉,投入上层第一纬纱、下层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第二综框、第三综框往上提,将绒经综框往上提,投入上层第二纬纱、下层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按此顺序循环织造,
步骤(4),割绒、磨毛、后整理
至此,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一面丝绒绒毛、一面磨毛的服装面料制作结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9809.XA CN113279102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9809.XA CN113279102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9102A CN113279102A (zh) | 2021-08-20 |
CN113279102B true CN113279102B (zh) | 2022-07-08 |
Family
ID=77280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49809.XA Active CN113279102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79102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0974A (zh) * | 2020-11-12 | 2021-02-26 | 邵力群 | 一种隐性阴影图案的平纹布及其织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70315Y (zh) * | 1993-10-07 | 1994-06-29 | 张元省 | 一种多综眼钢片综丝 |
CN1325711C (zh) * | 2000-12-25 | 2007-07-11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综丝 |
JP4869190B2 (ja) * | 2007-09-13 | 2012-02-08 |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 二重織物の織成方法 |
CN202644031U (zh) * | 2012-07-03 | 2013-01-02 | 罗仲高 | 一种织机上用的高耐磨瓷质综丝结构 |
WO2015166556A1 (ja) * | 2014-04-30 | 2015-11-05 | 阪上織布株式会社 | 織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織物 |
CN108411431B (zh) * | 2018-06-01 | 2023-06-30 | 嘉兴市祥发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机用综框 |
CN112410975B (zh) * | 2020-11-12 | 2022-04-26 | 杭州中纺织造有限公司 | 一种有隐性图案的化纤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2021
- 2021-05-20 CN CN202110549809.XA patent/CN1132791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10974A (zh) * | 2020-11-12 | 2021-02-26 | 邵力群 | 一种隐性阴影图案的平纹布及其织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9102A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23664B (zh) | 一种家纺丝绒的生产工艺 | |
CN105755649A (zh) | 一种素色阴影双面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989148B (zh) | 一种工业丝绒的织造方法 | |
CN112267191A (zh) | 一种可以双色阴影的提花组合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110295449B (zh) | 一种双面倒顺提花毛圈布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440267B (zh) | 一种高低毛隐纬缎档组织毛巾及其织造工艺 | |
FTI | Advanced textile design | |
CN108239811B (zh) | 一种丝绒露底处为蜂巢布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112410974B (zh) | 一种隐性阴影图案的平纹布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8532094B (zh) | 一种毛巾组织及其织造工艺 | |
CN101787606A (zh) | 高密平绒的制织法 | |
CN113279102B (zh) | 一组综丝和利用这组综丝织造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8018640B (zh) | 一种无绒处为边框加粗的方孔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9989149B (zh) | 一种可控的仿竹节露纬的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8893839A (zh) | 一种用于织造宋锦的新型剑杆织机及其织造技术 | |
CN111334915B (zh) | 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三页斜纹丝绒的生产工艺 | |
CN222758441U (zh) | 一种多彩经缎纬花织物 | |
CN108728988A (zh) | 一种组合方格花纹布的织造工艺 | |
CN110205729B (zh) | 一种利用上下层错位和间距来产生衍光的纺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3265748B (zh) | 一种苔茸绉立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111364145B (zh) | 一种沙发布的织造方法 | |
CN217536282U (zh) | 一种苏绣风格的大提花面料 | |
CN112210871A (zh) | 一种双面异花毛巾 | |
CN108251947B (zh) | 一种无绒处将绒经转换成经网目曲经的提花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 |
CN217869323U (zh) | 一种仿十字绣毛巾缎档组织及缎档毛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